1、育龄期夫妻二孩生育意愿的比较研究基于“单独二孩”生育政策背景方雅倩聂欢迎张天睿吴翱翔(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研究分析育龄期夫妻在“单独二孩”生育政策背景下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单独二孩”等生育政策的实行提供可行性的建议。自行设计了针对育龄夫妻的调查问卷,运用调查问卷法、入户访谈法、参与观测法、抽样法调查了合肥市512g城乡居民二孩生育意愿。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育龄期夫妻中男性生育意愿高于女性;传统生育观念转变,男性偏好减少。【关键词】“单独二孩” ;生育意愿;育龄期夫妻“单独二孩”的生育政策放开前,我国曾长期处在严控生育政策的时期,总体来说严格执行计划生
2、育政策的积极意义大于悲观意义,但还是出现了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劳动力短缺、独生子女养老承担重等不可忽视的人口问题和社会后果。为了使我国人口结构更加健康与完善,2023 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 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 本国策,启动实行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 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简 称“单独二孩”政策)。表白了政府正在逐步放开严控生育 政策,向“放开二胎”过渡,这是生育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 展形势做出的重大调整,客观地反映了我囯在调整人口结构 上的努力和与时俱进。、文献回顾“单独二孩”政策
3、放开后,各方围绕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相关研究的焦点多集中政策实行 的意义、政策影响及人口变动等方面,研究内容重要涉及单 独二孩政策的实行对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人口结构的影响 及生育政策的变动对我国经济、社会将带来的影响等。王广州、张丽萍2023 )通过随机微观人口仿真模型研究放开“单 独” 二孩政策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出生人口规模的影响,认为放开“单独” 二孩政策也不会引起很大的出生人口堆积;蒋莱在从“单独二孩”政策看性别评估机制在公共政策中 的缺席与问题中谈到“单独二孩”政策的负面影响时,提 出了生育成本与保障压力重要还是由家庭特别是生育女性承 担,职业女性的利益受损和维
4、权成本仍然只能由本人承担。 即使现在男女平等事业巳有很大进步,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根 深蒂固,家庭中女性承担家务劳动和照顾孩子的时间明显多 于男性,这样女性的就业环境与条件更加严峻;原新在“人 口转型”后的计划生育政策走向中提到,“单独二孩”政 策存在不公正性,它将只是一个过渡性政策,生育政策还将 继续调整,普遍二孩的时机将在未来某个节点上被释放。“单 独二孩”这一政策并非简朴的人口政策改革的“试水”,而 是调整人口结构的必经的“过渡”阶段,但它的实行一定要 遵循人口的客观规律。以上学者更专注家庭对生育决策的影 响,而事实上夫妻意愿的不同会更加影响家庭生育决策,我 们着力于研究夫妻生育意愿之差异。
5、二、调査设计与样本分析本文重点分析了合肥市符合“单独二孩”政策育龄期夫妻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通过对合肥市一定数量的家庭情况的具体分析,引申到对合肥市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的大体情况的推论和预测,实现从微观到宏观的整合,为“单独 二孩”政策宣传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为构建和谐家庭指明方 向。研究内容涉及夫妻的文化限度、职业、健康状况、收人水平、户口类型、若已生育第一个孩子,第一个孩子的性别 及身体状况如何、是否乐意生育二孩、生育的抱负子女数、 生育间隔、影响单独家庭生育意愿的因素等,并且对夫妻二 孩生育意愿进行比较研究。本次调查根据合肥市行政区划,采用多阶段的抽样方式研究对象,抽取包河区、蜀山区、瑶
6、海区作为调查的样本地区,以15-49周岁(育龄期)居住在所调查区域的常住人口(包含合肥市户籍和居住时间3 0.5年非合肥市户籍)为研究对象。并于2023年9月-2023年11月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居 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12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3%。由于我国生育政策的严格实行,在以往的生育意愿调研中,研究对象往往有所顾忌,从而影 响调査结果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而今“单独二孩”政策的实行,居民了解政策并支持政策的实行,在调査研究中,通过对问卷问题的科学设计,可以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意愿和其家庭的生育计划。团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査问卷,小组成员进行面对面调査,研究家庭
7、中丈夫和妻子对家庭中生育情况的见解与意愿,做出不同的意愿比较,并且比较不同性别、户籍、年龄、文化限度、婚育状况、职业、独生子女情况等人群的生育意愿,通过这些问题从多方面对一个家庭的生育意愿进 行分析,立足于对家庭角色的实证分析,从而保证调研结果的科学与全面。采用22.0中文版本进行数据双录 人与资料记录和分析,进行回归分析和卡方检查,以10.05 为差异有记录学意义。三、育龄期夫妻二孩生育意愿比较研究在调核对象的性别构成中,男性占37.5%,女性占 62.59%,以女性居多,户口类型上以城市户口的居多,占 61.5%,年龄重要集中在20-30岁,文化限度以高中和大学为主,职业以公司职工为主。见
8、表1。表1 调核对象分布情况人口学特性人数构成比()人数构成比()性别职业男192375务农2549女320625公司职工299584户口类型个体工商户58I13城市3156L5事业单位人员72141农村197385公务员2345年龄单位I临聘人员91820-30206402待业l2233l4o187365其他14274149l17229文化限度月收入初中及以下l382702023元以下8817-2高中或中专14728720233000元230449大学19427930005000元147287研究生及以上33645ooO元以上4792(一)夫妻双方意愿生育子女数 课题组用“假如没有政策的限制
9、,完全依照个人意愿,您乐意生育多少个孩子”这一问题来考察夫妻双方对抱负子 女数的见解,抱负子女数分为“0个”、“1个”、“2个”和 “2个以上”四种情况。从调查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在抱负子女数上,夫妻双方有一定的差异,男性被调査者中乐意生育一个子女的比例为18.89%,而女性中这一比例为25.6%,男性被调查者中乐意生育两个以上孩子的比例为13.0%,而女性这一比例为6.6%,乐意生育两个孩子的夫妻占了大多数,其比例差异不大,不乐意生育孩子的夫妻在总体中只占了极小比例。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卡方为0.008, 夫妻双方生育意愿的差异有着记录学意义。虽然总体上乐意 生育两个孩子的夫妻占了
10、大多数,但只乐意生育一个孩子的 女性比例较男性明显较高,而乐意生育两个以上孩子的男性的比例比女性高,反映出了夫妻中男性生育意愿高于女性的现象。表2 夫妻双方生育孩子的抱负个数性别生育意愿0个1个2个2个以上男436127252.1188661130女l8221621_325.667566 夫妻双方抱负生育数目的差异重要体现在乐意生育一个孩子和两个以上的比例上,相比起男性,女性只乐意生育一个孩子的比例明显较高,乐意生两个以上的比例明显较低。其因素也许有:1.在生育行为中,女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育自身对女性来说就是一种高风险,高成本的行为,女性要比男性承受更大的痛苦和身心压力,女性在生育上所担负
11、的成本也比男性较高。2“单独二孩”政策在一定限度上会影响一部分女性的发展,特别是加剧女性就业困境,生育和照料孩子也许使得 更多的女性从公领域走进私领域,再次回归家庭。同时,用人单位也也许由于二孩问题对女性就业设立更高的门槛,限制了女性在事业上的发展。女性在全职受雇的情况下,还要承担与男性不成比例的大量家务,这其中也涉及照顾孩子所 消耗的精力,而男性重要扮演一种赚钱养家的角色,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较少。3.离婚率的提高,这也是很多女性的顾虑。一方面离婚率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是国家对离异母亲并没有政策上的倾斜。前者导致越来越多的女性对生孩子抱有顾虑,后者导致女性觉得一旦离婚,生活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12、,单身母亲 很难承担孩子的抚养成本,而父亲要付的养育费几乎是杯水车薪,假如离异后丈夫重组家庭,那么对于前妻和孩子的经 济照顾也会受很大的影响。4女性地位的提高,传统社会中,女性重要是依附者的角色,随着男女平等事业的发展,男尊女卑的思想越来越弱,女性与男性的地位日趋平等。女性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敢于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幸福,社会也开始转变将女性视作生育的机器或者传宗接代的工具的传统观念。5.男性由于多生育子女所付出的成本较女性少,再加上传统观念“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影响,男性还是倾向于将生育看做光宗耀祖的事业。这也提醒二孩政策在实行时要更加关注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境况,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分析
13、该政策对两性的不同影响以及也许引起的性别地位变化,在此基础上推出相配套的保障措施,以避免“单独二孩”政策成为女性变成绝望的家庭主妇的推手,不要让女性在“生”还是“升”中纠结。(二) 夫妻双方对于生育二孩的性别倾向的比较在调查问卷中,通过对已生育一个孩子的单独家庭提出“假如生育第二个孩子,您希望第二个孩子的性别是什么” 这一问题,来考察单独家庭中育龄夫妻对生育二孩的性别倾向。表3夫妻双方生育二孩性别倾向性别二孩性别倾向男孩女孩无特殊性别倾向未考虑过夫301565126663328421妻56175892788727241-3从调査结果中(见表3可以看出,在已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中,夫妻双方无性别倾
14、向的分别为32.8%和27.2%, 通过卡方检查,p值大于0.05,育龄期夫妻对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性别倾向没有明显的差异。表3夫妻双方生育二孩性别倾向针对这一结果,因素也许有:1.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存在性别价值的差异论,强调男性比女性更有经济价值和传宗接代的特权,男性偏好导致着“重男轻女”的性别观念,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随着社会的进步,性别平等事业的发展,政府的“生儿生女都同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大力宣传,同时也吸取了许多外来的因素, 特别是当时盛行于西方世界的女权主义思潮的传人,人们的生育观念开始向现代生育观念转型不再注重男性偏好。1男孩的养育成本高于女孩,以贝克尔“家庭效用最大化”理论为代表
15、的西方人口经济学和新家庭经济学理论从经济学角度对生育性别偏好进行分析。他基于经济学的“理性人”基本假设,认为无论人们作出何种选择,都是出于对自己有用或有利而考虑的。他认为,家庭对孩子的需求取决于 孩子的养育成本、价值和实际收人。男孩和女孩具有不同的 价值,这种价值是多元的和多层次的,男孩与女孩在教育, 医疗和生活等方面的养育成本大体相称,但是男孩在结婚成 家方面要比女孩消费高出很多。由于传统生育观念的根深蒂固、性别选择技术的滥用和政策法律的不完善等因素,使得现代社会中人口性别比失调和加剧,同时加剧了相称一部分 适婚男性在择偶过程中的难度,也加剧了其父母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女性地位的提高,不同于过
16、去的家庭中男孩的地位较髙,可以享受更多的资源分派和权利,在现代社会中,不管男女都能享受较为公平的教育就业医疗机会,女孩也可认为 家庭带来同样的收人与回报;同时,孩子的教育与生活成本明显增长,女孩有时候需要的资源与投人比男孩更多,这种 情况下已经生育一个女孩的家庭也许会考虑到家庭经济能力 的因素而放弃生第二个孩子。4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进步,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生育男孩的因素之一是养儿防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使小病报销和大病统筹的贯彻,为人们解除了看病贵的后顾之忧,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经济保障,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殷实。形成了生育行为中“男女平等观念”的一
17、种拉力,使男孩偏好的弱化成为也许。四、结语通过对合肥市512名育龄期夫妻二孩生育意愿的调查,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第一,在关于育龄期夫妻生育意愿的调查中,通过记录学方法的检查,得出夫妻双方在生育的意愿有差异,虽然总体上乐意生育两个孩子的夫妻占了大多数,但只乐意生育一个孩子的女性比例较男性明显较高,而乐意生育两个以上孩子的男性的比例比女性高,反映出了夫妻中男性生育意愿高于女性的现象。由于女性的生育成本 和风险较男性大,生育限制了职业女性事业的发展,对离婚 等事件的担忧,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男性更加重视传宗接代,所以女性的生育意愿不如男性。第二,对于育龄期夫妻生育二孩性别倾向的记录学分析中
18、,结果得出夫妻对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性别倾向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与传统男性偏好的生育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以贝克尔“家庭效用最大化” 理论为代表的西方人口经济学和新家庭经济学理论从经济学 角度出发,得出男孩的养育成本高于女孩,特别在结婚和成家方面。同时女性地位的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弱化了 男性偏好,传统生育观念已经向现代生育观念转变。从家庭社会学角度出发,长期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将对新一代人的婚恋择偶观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未婚人士而言,也许催生“为孩而婚”的择偶观,出现独生子女“走俏”的社会现象。假如两位非独生子女相恋,由于政策的约 束使得他们一旦结婚后就不能生育二孩;只要有一方父母对 生育两
19、个孩子持坚决态度,便也许会遭到极力反对,使得两 人迫于家庭压力而选择分手。因此,要做好社会婚育观念引 导使人们理性对待择偶标准和生育。从社会性别角度出发, 该政策的实行要更加关注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境况,保障女性 的权利,分析该政策对两性的不同影响以及也许引起的性别 地位变化,在此基础上推出相配套的保障措施。在遵循人口 客观规律和国情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预测和分析“单独二孩”政策的实行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把也许出现的负面效应控制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防范其延伸风险。政府应当尽快调整政策细则,贯彻具体细则,解决群众困惑,通过对政策的大力宣传,让群众了解并支持政策的实行。政府部门更要做好监督工
20、作,严格执行新政策,同时不放松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执行。参考文献1石智雷,杨云彦符合 “单独二孩”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人口研究,2023(09)2蒋莱从“单独二孩”政策看性别评估机制在公共政策中的缺席与问题_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3(02)【3原新“人口转型”后的计划生育政策走向探索与争鸣,2023(04)【4】贾玉芳“单独二孩”政策对昆山市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潜在影响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08)【5】李桂燕社会性别视角下“单独二孩”政策分析】_中华女子学院报,2023(02)6宋全成,文庆英我国单独二胎人口政策实行的意义、现状与问题】南通大学学报,2023(01)基金项目:本论文系安徽大学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中的国家级项目“单独家庭成员二孩生育意愿比较研究 基于家庭角色理论的实证分析” 的项目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方雅倩,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社会学系本科生;指导老师:田飞,安徽大学专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任教于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人口研究所,为美国记录学会会员。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