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辅助资料第一部分 重要补充内容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无产阶级求解放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统一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化的主要贡献是,科学地阐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 人类社会将经历在无产阶
2、级专政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消灭三大差别的发展阶段,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和世界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理解) 1、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是指引人民争取解放、建设幸福生活的科学理论
3、。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07)2、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人历尽艰辛才找到的救国真理。一百多年来,为了民族振兴,先进的中国人学习、引进、实验了各种各样的理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各种思潮,如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都先后在我国流行过、尝试过,但它们都失败了,成了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只有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深深扎根,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胜利。引领中华民族走上了光明之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历尽艰辛、付出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才找
4、到的救国真理。(280)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包括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在内的我们党的许多早期革命家,最初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真诚的爱国主义者。目睹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惨状,在他们头脑中首先产生的是救国救民的意识。他们接触、研究过各种各样的主义,最后认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的许多进步人士,他们之所以能同共产党肝胆相照、精诚合作,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和共产党人相近甚至相同的救国救民的思想起点,他们也是经过复杂的探索过程以后才信服马克思主义的。为了寻求救国真理,无数革命先烈牺牲在反动派的屠刀之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的
5、选择。 (29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一步步引导中国走向繁荣昌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导人民取得了社会
6、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82)三、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难探索(了解)1、学习资本主义的一切尝试都归于失败试图发展资本主义的太平天国起义(1851-1865)被帝国主义和清政府联合镇压。洋务运动(试图引进西方技术图强)以失败告终。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只维持了百日。辛亥革命赶跑了皇帝,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
7、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以俄为师,确立了在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之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四、近代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掌握)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的国情和国际形势决定的。第一,是中国人民百年求索的结果。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试图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结果总是失败,连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都做不到。最终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为中华民族复兴扫清了政治障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了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是国际形势决定的。由于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始终要把中国作为它们的殖民地和
8、半殖民地。近代中国已经丧失了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机遇。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同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国要想富强起来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决定的。经过浴血奋斗取得当家作主地位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不愿意再被压迫、受剥削。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必然是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共同富裕。(432)五、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的保证 (理解)在一个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如何走社会主义道
9、路?这是史无前例的事业。在马恩列的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答案。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特殊问题。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的保证。一、实事求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主要体现:1、根据国情,确定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2、正确认识中国阶级状况解决了革命领导权问题。3、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4、创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创造了全新的战略战术。5、创造性地解决了统一战线问题。6、发展了马列主义党建理论,成功建设了一个强大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党。二、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主要体现:1、准确地把握机会。在时间安排上,打破原来的
10、设想,不是等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后再过渡,而是发现条件具备便立即开始过渡。2、采取逐步过渡与和平改造的办法。根据个体私有者和资本家都愿意接受改造的具体国情,不采取激烈的方式,而采取逐步的、和平的方式对私有制经济进行改造,取得巨大成功。(457)六、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理解)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在一定时期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改造是改革的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改革也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
11、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一些失误和偏差,遗留了一些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进一步发展,使社会主义优越性不能得到很好发挥,改革是在继承社会主义改造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纠正这些失误和偏差,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都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要环节,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改革就无从谈起;没有社会主义改革也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发展。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战乱不断的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
12、的基本统一,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变革,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P54-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13、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为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P72-2)八、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代替资本主义的新社会的根本属性的观点(理解)从哲学上讲,事物的本质是一个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最根本的属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是,废除了私有制的,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形式。详见以下论述:1847年11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写道:“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制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全面的发展;这一切,都将是废除私有制的最主要的结果”
14、 。社会将会“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替代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页)。随后,在资本论第1卷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1877年,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分析当时俄国普遍存在的农村公社的情况,认为可以通过革命
15、使农村公社成为新社会的起点,并将新社会概括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1880年,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显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属性。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等,则是实现本质的途径和手段,也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人们误把基本特征当作本质,把
16、手段当作目的,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就不能不在实践中产生失误。九、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理解)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包含的基本观点 1、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要保证生产力高度发展达的思想。2、纠正了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点。3、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有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任务。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包含的基本观点:1、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2、指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只能在发展中逐步得到体现。是最终而不是立即实现
17、共同富裕。在生产力实现高度发达之前,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贫富差距和剥削现象,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是不可避免的。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了,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37)十、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解)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的。一般地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生产力的三要素都会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科学技术可以改进和创新劳动工具,可以提升劳动对象的价值,同时也必然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代新科技革命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力量。二十世纪以前,经济的发展规律是,生产推动技术,技术推动科学;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五、
18、六十年代以来,是科学推动技术,技术引领生产。一项重要的科学发现或发明,可以很快地转化为生产技术,形成一个甚至一系列新的产业,创造出过去无法想象的社会价值,推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因此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十一、正确理解坚持一个中心与坚持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 (掌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不可偏废,不可分离,必须全面坚持,以一贯之。三者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物质基础,就谈不上发展和进步;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P107-1)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19、也是辩证统一的。1、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脱离四项基本原则,意味着走资本主义道路 ,方向就错了。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内在地要求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必须改革不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体制和制度;必须学习世界各国的长处。也就是必须改革开放;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要改善党的领导,要改革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方面的弊端,要吸取世界各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也必须改革开放; 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物质基础必须依靠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十二、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理解)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方向
20、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一切巨大进步都来自改革开放,由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 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中国决不能走回头路。改革开放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找到的一条强国之路。走回头路放弃改革开放,就意味着回到封闭僵化,回到停滞落后,意味着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就会成为泡影。深化改革开放是继续发展的动力。目前,中国的发展还面临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依靠深化改革开放。“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动改革开放
21、的伟大事业。(390)十三、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掌握,见教材P146-150) 提示:主要依据是两方面。一是,中国的社会性质。二是,中国社会生产落后的现状。 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体现,没有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是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前提
22、,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以确保公有制主体地位为条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改变我国社会生产落后的现状。现阶段,我国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不平衡,为了促进多层次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类型的所有制形式。非公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撑发展、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将是中国长期的基本经济制度。(390)十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既不能搞全盘私有化,也不能搞单一公有制(理解)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搞全盘私有化,就是否定社会主义,就是走资本主义
23、道路。必然是少数人致富多数人贫穷,就会出现社会大动荡、大倒退。中华民族复兴就会成为泡影。搞单一公有制,不适合中国现实生产力水平。会在很多领域重新出现生产关系脱离实际生产力水平的情况,就是回到僵化的模式,就会损失已有的成果和发展活力,从而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调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使我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实践证明,这个基本经济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否定目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搞全盘私有化或单一公有制,都是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违背的,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不能接受的。(356)十五、提高自主创新
24、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理解)是加快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我们必须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提高原始创新和关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产力高度发达。是赢得和保持发展主动权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关键是科技实力,核心科学技术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我国必须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
25、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要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解决节约资源、能源,防治污染,保护和恢复生态,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司题只能依靠科技创新。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400)十六、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西方式的“三权分立”(理解)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人大制度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产生的,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一再见证,君主立宪制在中国行不通; “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在中国也破了产,建立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尝试屡遭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不断探索着适合
26、中国国情的政治体制,通过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抗日时期的参议会和解放战争时期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权力机构的实践,最后产生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大制度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议行合一”,既反映民意又体现集中和效率,有强大的生命力。4、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我国人民主权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我们决不能搞西方式“三权分立”(338)十七、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理解)西方国家的两党、多党竞争,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对政权的争夺。中国的历史和
27、现实国情与西方不同,不能搞“两党制”或“多党制”。第一,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形成的。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共同选择。第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容动摇。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搞多党制就是否定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第三,中国的经济、政治基础与西方国家不同。经济上,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使得人民内部矛盾可以在统一的政治领导下,通过改革调整得以解决,从而避免多党制的弊端;政治上,中国的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反对党、在野党,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第四,实践证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成功的。实现了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
28、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所以,中国决不搞“两党制”或“多党制”。如果人为地搞多党制,只能造成社会混乱、无政府主义,决不会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415)十八、必须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理解)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集体主义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础。集体主义是人的社会性的客观要求。任何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环境。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倡导集体主义就是倡
29、导人类本性的回归。由于资产阶级鼓吹极端个人主义,人类曾经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就是源于对私有制、对个人主义的批判。社会主义要共同富裕、要永续发展,决不能只顾个人、只顾当前利益。集体主义是新科技革命的客观要求。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劳动者的全局观念、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等成为第一位的重要品质。许多企业把团队精神列为录用员工的首要条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是当代世界的共同趋势。日本、新加坡、世界500强企业,都重视“团队精神”。连最崇尚个人价值的美国,也在提倡和推广“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国革
30、命、建设和改革的一切胜利都是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结果。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对国际竞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以合作双赢精神替代“零和”规则,要求顾及各方利益,这也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集体主义精神是人类通向新文明的基石。未来社会不仅要消灭私有制而且要消除私有观念,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不断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直到成为每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十九、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原因,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战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原因:(理解) 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是根本动因。现代科学技术大大加快了信息、物资、资金、
31、技术和人才的全球流动,使相隔千万里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为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全球经济的现代化是人类迈向新文明的必然过程。 发达国家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与其国内资源、市场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动因。发展中国家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得不投入到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去,这是又一个内在动因。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掌握)机遇: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新的机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促使发展中国家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新科技的传播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超越式发展的可能;挑战:全球化是
32、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它们是主要获益者。因此,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加剧了国际竞争和国际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冲击;南北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应对战略:(理解)正确认识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人类迈向新文明的阶梯。必须正视现实,积极参与。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努力发展本国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注意提高防范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互惠双赢的多边经济体制。实现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二十、中国现代化任务的扩展(了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提出了实现四个
33、现代化的目标,这四个现代化是指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这四个目标涵盖了我国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发展和对人类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化,我国现代化的内涵已经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现代化(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六大领域。不仅范围大大扩展,任务也更加艰巨复杂。 二十二、怎样营造有利于我国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的内外环境(理解)为了保证中国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我们需要稳定的内部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提出观点)当前,影响国内稳定的主要问题是,权力腐败和贫富差距扩大。另外两岸关系依然存在不确定因素。(分析国内情况,提出主要问题)为了营造内部团结、和谐、稳定的局面,必须
34、着重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和庸官懒政,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第二,着力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首先,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发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第三,维护台海和平。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努力发展两岸交流与合作,继续遏制和打击台独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大陆建设的和平环境。为此我们还必须加强军队和国防建设,切实保障我国的领土、
35、主权完整和国家安全。由于中国已经深深融入世界,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的战略是: 第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 。第二,贯彻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坚持独立自主处理国际事务,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与合作,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第三,以“反霸、包容、互信、和谐”为宗旨,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在政治上和平相处、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取长补短、安全上互相协作、环保上协力推进。这些,就是营造我国和平建设环境的基本方略。第二部分 练 习 题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选择题一、单
36、项选择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 ) A.科学发展观B. 毛泽东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A邓小平理论 B科学发展观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党的十七大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概括为( )A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B.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C.中共七大D.延安整风5中
37、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6邓小平理论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什么是实事求是,如何坚持实事求是B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如何发展毛泽东思想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的中心问题 (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8.科学发展观围绕的中心问题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建设马克思主义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D建设什么
38、样的党,怎么建设党。9.毛泽东在_中对实事求是进行了科学的界定。A、改造我们的学习B、反对本本主义C、古田会议决议D、实践论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唯物辩证法B、科学社会主义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事求是11.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党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十五大12.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 ) 。A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13中国
39、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出自己的路B解放思想,与进俱进,开拓创新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14.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和前提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C坚定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5.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基础并做出最突出贡献的是( )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 邓小平16.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
40、的关系是( ) A.替代关系 B.继承关系 C.发展关系 D.继承和发展 18.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和平 C.革命与战争 D.经济全球化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 ( ) A实事求是B. 解放思想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20 实事求是中的“是”表达了下列哪一项内容 ( )一切客观事物 人们必须研究的客观事物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二、多项选择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毛泽东个人的独创
41、2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C. 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D.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3.以下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被中国传统文化包装了的马克思主义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毛泽东思想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5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
42、方面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解放思想 6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因 为( )。 A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 B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 C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 D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认识是一样的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 )A.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A. 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3、B.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C.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9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具体含义是 ( )A人的正确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 B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的认识才是真理C正确的认识是在反复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D认识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没有止境的过程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体现在提出了( )A要不断解放思想 B要与时俱进 C. 要求真务实 D要走自己的路11.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应当把握的要点是( ) A. 它们是两个
44、各自完全独立的理论体系B. 两大成果的共同理论基础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C.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是( )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1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它们( ) A. 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B. 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C. 都是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产生的D. 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简答题(只要求答出要点
45、)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4)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3)2.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5)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共同点。(4) 4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具体内容。(4)5. “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3)6. 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应该怎样分析问题?(5)7. 怎样理解理论联系实际?(5)8. 怎样做到理论联系实际?(4)9.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具体含义(4)四、论述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五、辨析题(提示:先判断观点正误,再说明理由。对错误的观点要加以纠正,下同)【观点】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一切从实
46、际出发。六、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材料2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