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6年人类与社会任务3答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317075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人类与社会任务3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年人类与社会任务3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年人类与社会任务3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种族有哪些特征?当前在种族问题上有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答:本题有两问,一是关于种族的定义和特征。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属于人在生物学方面的属性。二是当前在种族问题上出现了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2008年2月,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代表政府向澳土著居民正式道歉;2008年6月,加拿大总理哈珀正式向土著人后代道歉。2008年11月,有着非洲血统的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这一切都表明,因肤色或种族而形成的偏见或歧视,正在遭到社会文明的唾弃,社会多元文化日趋包容与开放。 但是另一方面,当今世界,国际上仍然屡屡发生种族争端,种族主义者的“白种人种族优越论”依然存在。第二章

2、具体分析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答: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利用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其中,自然资源提供着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社会资源则提供着加速社会发展的劳力、技术、知识及各种思想等。(一)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人类社会的大厦是建立在各种自然资源基础之上的,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人类长期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从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到现代高科技产业的腾飞,充分说明自然资源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因此,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自然资源是发展的根据,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科学的进步只能起到加快社会发展步伐的作用。(二)自然对人类社

3、会的报复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不断使用会导致其减少甚至枯竭,从而产生资源危机;而且,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般都有残余物回流自然或干扰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过程,这将对自然环境或自然资源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在农业社会里,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是有限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融洽和谐的。自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生产力水平获得了持续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由于无知导致的盲目和贪婪产生的驱动,人类只知一味地从自然中掠夺和索取各种资源,不愿对大自然的生命循环过程进行维护,导致大自然不堪重负,以各种形式向人类表达着她的抗议。当前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日益

4、紧张。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我们就应举出实例,运用以上的相关理论进行具体分析,说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婚姻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答:婚姻是基于性爱基础之上的,为社会或国家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的一种合法形式。一般的婚姻都经历了择偶过程、嫁娶过程、维持适应过程和自然或人为的解体过程。它是通过一定的仪式以及由此所衍生的社会关系具体表现出来的。婚姻的存在有其客观的生理基础、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当一个正常人达到一定的年龄和生理成熟阶段后,就会出现对异性的向往和性的要求,婚姻的心理基础主要表现在由男女遗传因素所决定的性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冲动性、直觉性和隐含性的特点。婚姻的社会基础表现在社

5、会环境因素对婚姻关系生成、维持适应和解体的制约作用,主要包括性环境因素、个体的经济社会地位、社会意识形态和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等。面对当代社会婚姻家庭的变化,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婚姻家庭观? 答: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组织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类的婚姻家庭出现了多种形式,并表现出不同特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迁的根本动因。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婚姻家庭关系呈现多种变化我们认为因该树立这样的正确的婚姻家庭观: l、独立、弹性的夫妻角色规范。中国女性(主要是城市女性)在家庭中所享受的民主、平等地位,标准曾经令许多发达国家的妇女羡慕。在职业流动频繁、社

6、会变动剧烈的今天,社会更应推祟角色的独立和弹性、夫妻角色不固定化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对换”或“反串”。性别角色的双性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潮流。已婚男女只有不拘泥于传统、不为固定的两性角色规范所束缚,在顺应社会变革的进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性别角色,增加独立自主性和角色的弹性,才能真正实现夫妻的平等伙伴关系和两性的全面发展。 2、多元、开放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随着文化市场的全面开放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的余暇追求和生活方式趋向多元、开放。政治对个人私生活行政干预的减少,也使个人生活开始和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相分离。个人的隐私权为社会所逐渐认可,人们对自己的人生设计更多样、生活方式的选择更自由,夫妻双方

7、的相互关系也更具独立空间、更宽松。婚前财产公证或约定制、试婚同居、独身不婚、周末夫妻、“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同性恋、婚外恋和家庭内离婚等已为众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和文化程度较高者所宽容、接受或实践。社会态度趋向宽容和理性,道德不再成为束缚个性、压抑人性的政治教条、纪律棍子,这无疑是社会文化开明、进步的演绎。然而,新时期的婚姻家庭道德在注入了以个体本位为特征的现代价值的同时,不可忽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无论是追求个人幸福、张扬个性自由还是保留个人隐私,都有一个“度”的界限,即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拐卖婚、婚外性关系、重婚纳妾和家庭暴力等就不属于应保护的个人隐私或无须法律、道德干

8、预的范畴。当然,道德、法律建设不仅在修订规范时要注入新价值,使道德、法律规范不仅警示人、制约人,更要发展人、完善人。并通过强化灌输力度和改善灌输艺术来唤起和培养人们内在的道德、法律意识,逐渐便道德、法律规范的遵循更多地依赖个人的自觉履约。第四章历史上有过哪些国家形态?答:人类历史上有过四种基本国家形态。一是奴隶制国家,最早产生于古埃及。之后有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二是封建制国家。三是资本主义国家。四是社会主义国家。公元前18世纪,位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出现了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汉穆拉比法典,是奴隶制国家的法典。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是维护本阶级统治的工具。 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资

9、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和生产社会化矛盾运动的基础上,由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根据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打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国家。因此,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是真正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阶层分化?答: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新的社会群体和利益冲突不断出现,社会处于分化和整合过程中,各个新旧阶层都还处于不稳定状态,高速度、大规模的阶层分化仍在继续。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

10、机制。社会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分配(收入)结构的改变是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分化的根本因素。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变化,正确认识各个社会阶层的地位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各个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从中得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阶层结构的科学结论,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政策。第五章具体说明城市化的发生动力包括哪些方面?答:(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工业革命造成城市的大量发展。被机器替换下来的农业工人为寻求就业而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市场的扩大又促使制造业更为集中。可见城市化在实质上

11、是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力分工在空间上的反应。(2)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现代社会的生产流通容量加大,市场交换的频率加快,要求企业想方设法提高经济效益,千方百计地为用户服务,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于是出现一批专业性的非生产性服务产业,而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使第三产业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并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就业部门。于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吸纳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并为工业企业在区域内分散布局提供了可能。(3)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基础。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

12、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七章什么是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答:宗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宗教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也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体要求,改变其统治阶级麻痹人们的工具或逃避现实的避风港的功能,成为一种个人信仰的私事。因此,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基本内容包括: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在允许人们信仰宗教的同时,也允许人们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坚持宗教与政权、司法、教育分离的原则,使宗教信仰真正成为公民自由选择的私事;对宗教界人土采取争取、团结、教育的方针,教育他们爱国守法,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充分发挥爱国宗教组织的作用,使其在宪法

13、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成为党和政府争取、团结、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桥梁;既要积极开展宗教方面的国际友好往来,又要坚决抵制外国宗教敌对势力的渗透,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把宗教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抓紧抓好。第八章简述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答: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已成为世界形势发展的两大潮流。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前题。没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就不可能实现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追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实现各国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反之,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则是维持和平的根本保障,因为世界性的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的扩大,是造成矛盾和冲突的深层次原因。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扩大随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世界贫富差距的缩小,以及由此出现的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将是制约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