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14∕T 191-2023 何首乌生产技术规程(商丘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331349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0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14∕T 191-2023 何首乌生产技术规程(商丘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4114∕T 191-2023 何首乌生产技术规程(商丘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4114∕T 191-2023 何首乌生产技术规程(商丘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4114∕T 191-2023 何首乌生产技术规程(商丘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4114∕T 191-2023 何首乌生产技术规程(商丘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38 4114 商丘市地方标准 DB 4114/T 1912023 何首乌生产技术规程 2023-08-02 发布 2023-09-02 实施 商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4/T 191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育苗.1 5 定植.3 6 田间管理.3 7 病虫害防治.4 8 通用施肥要求.5 9 农药使用要求.5 10 采收与加工.5 11 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6 12 建立生产档案.6 DB 4114/T 191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商丘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夏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夏邑县农业农村局、商丘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柘城县农业农村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飞、夏工厂、杨可可、孟蔚、朱小连、刘金灿、汪涛、李坤鹏、苏寒、杨光、郭红艳、刘文龙、黄清册。DB 4114/T 1912023 1 何首乌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何首乌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建立生产档案等。本文件适用于商丘市区域何首乌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

3、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何首乌 何首乌是蓼科属多年生草本藤

4、蔓植物。当年生茎中空,多年生根部木质化;叶互生,叶片狭卵形至心脏形;圆锥花序顶生,花多,绿白色;种子三角形,熟后黑色;地下结块根,多呈纺锤形,表皮赤红色,故又称赤首乌。3.2 长乌肥 指立秋后(8月9月)对何首乌施一次基肥,每667 m2一般施腐熟有机肥1500 kg、45%有机复合肥(15-15-15)50 kg60 kg。3.3 农药包装废弃物 农药使用后被废弃的与农药直接接触或含有农药残余物的包装物,包括瓶、罐、桶、袋等。4 育苗 DB 4114/T 1912023 2 品种选择 4.1 选择抗逆性强、平均单株结块根3 个以上的品种,允许使用野生何首乌的不同变种。育苗方式 4.2 何首乌

5、育苗方式有种子直播育苗、种根育苗、扦插育苗、压条繁殖等多种,商丘市常用的育苗方式是扦插育苗和种根育苗。苗床选址 4.3 何首乌育苗对土壤选择较为严格,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水源方便、排灌方便的地块为宜。苗床管理 4.4 露地扦插育苗要采用遮阳网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拔除杂草;温室育苗时,保持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0 15。新茎长10 cm、根长3 cm时,通风炼苗7 d。整地施足基肥 4.5 先把苗床地深翻30 cm,暴晒15 d25 d。结合深翻施基肥,要求每m2施腐熟农家肥10 kg。深翻后整地,先清除杂草根,再整细整平。扦插育苗 4.6 4.6.1 插条选择 选择一年生直径0.1

6、 cm以上的何首乌半木质化藤蔓,剪成15 cm20 cm段,每个段有3 个节。4.6.2 插条处理 插条下端剪成马蹄形,上端剪成平口,口要平滑。上剪口距插条邻近节3 cm,下剪口距邻近节1 cm,剪后插前保持插条湿润。4.6.3 扦插 扦插繁殖株行距10 cm10 cm,两节入土,另一节留在土外,扦插后浇一次透水。种根育苗 4.7 4.7.1 选留好种根(或购买)在上年刨收时,选择无病虫、无冻害、无破损、健壮饱满的主块根作种根。留种根的数量70 kg/667 m280 kg/667 m2,并将种根贮藏在地窖中越冬。地窖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干燥的地方挖建,一般深1.5 m,宽1.5 m,长度按贮

7、量而定。4.7.2 种根处理 播种前将种根放在清水中浸泡0.5 h1 h,然后切成3 cm长的小块根。4.7.3 适期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上旬,平均气候稳定在10 以上时进行。4.7.4 播种方法及密度 DB 4114/T 1912023 3 播种时拉线开沟,沟深6 cm10 cm,行距25 cm,穴距15 cm,每穴栽入1个小块根。播后覆土、镇压保水保墒或用地膜覆盖。5 定植 产地选择 5.1 何首乌喜温暖、湿润气候,怕积水。选择土层深厚疏松、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产地环境符合GB 3095、GB 15618和NY/T 5010的规定。施足基肥 5.2 基肥

8、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少施或不施氮肥。整地前每667 m2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 kg1500 kg,过磷酸钙40 kg50 kg,硫酸钾15 kg20 kg。整地及土壤及时消毒 5.3 定植前15 d深翻30 cm,耙细整平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 倍液喷施地面,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 mL拌25 kg细土撒施于土壤中。选壮苗定植 5.4 苗高25 cm30 cm,直径0.3 mm以上,有褐色根3 条以上,叶片健壮,无病虫害。定植时间 5.5 9月10月或第2 年3月5月。定植方法 5.6 采用高垄栽培,垄高25 cm30 cm、宽80 cm。起垄后用乙草胺封闭,双色除草

9、地膜覆盖,膜下两行中间铺设滴灌管道。定植密度:每垄2 行,行间距60 cm,穴距30 cm,每穴4 株6 株,每667 m2定植3500 穴。采用“打孔法”植入幼苗,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并清理好垄沟。6 田间管理 补苗 6.1 定植后定期检查幼苗成活情况,发现缺苗后及时补苗。施提苗肥 6.2 当苗高大于20 cm后,追施中药材专用肥料30 kg/667 m2或尿素20 kg/667 m2,以促进幼苗生长。搭架 6.3 定植一个月后或何首乌苗高30 cm40 cm时,将2 cm3 cm粗、2 m长的竹竿插于两颗何首乌苗之间,搭建成“人”或“品”字形竹架,上端用绳子捆绑固定,人工辅助何首乌茎藤按顺时

10、针方向缠绕于竹架上,每株何首乌只保留2 根茎蔓,用剪刀将其余弱、小枝蔓从基部剪去。除草 6.4 DB 4114/T 1912023 4 当发生草害时,及时进行人工拔除或用小锄头浅锄除草。打顶 6.5 当何首乌茎藤长至2 m长时,用镰刀或枝剪剪去顶芽。当侧枝生长过旺时,适当剪去部分侧枝和从茎部萌发的徒长枝,并去除下部(基部35 cm以下)老叶及不留种的花蕾,以利通风透光。施长乌肥 6.6 立秋后8月9月对何首乌施一次长乌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500 kg、45%复合肥(15-15-15)50 kg60 kg。在两行之间沟施或在两株之间穴施,施后灌水。留种与除花序 6.7 除留种地外,在

11、何首乌出现花蕾时用枝剪及时剪去花枝。灌水排水 6.8 夏季遇高温干旱时及时灌水,一次灌透,建议下午四点后灌水,雨季注意及时疏沟排水。追肥 6.9 定植后第2年起,每年3月中旬萌芽前冲施44%硫酸钾复合肥(12-15-17)20 kg/667 m225 kg/667 m2;每年8月9月施“长乌肥”一次。7 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 7.1 7.1.1 发病特点 引起叶斑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夏季田间湿度大、温度高、通风透光条件差等。病变主要在叶部,先出现枯死的病斑,病斑破裂脱落为孔洞,后期叶片病斑上有小黑点,最后植株枯死。7.1.2 防治技术 7.1.2.1 农业防治 雨季要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清

12、洁田园,及时搭建支架,适当疏除过密藤蔓,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7.1.2.2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喷洒1:1:120 波尔多液,每隔7 d10 d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 次3 次。根腐病 7.2 7.2.1 发病特点 根腐病主要在夏季发生,发生初期,只是须根变成褐色腐烂,以后逐渐向主根发展,最后导致根都全部腐烂。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藤蔓上的叶片逐渐变黄,最后自下而上逐渐枯死。7.2.2 防治技术 DB 4114/T 1912023 5 7.2.2.1 农业防治 雨季要及时排水,定期中耕除草,及时拔除病株,病穴撒上石灰盖土踏实。7.2.2.2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500 倍液淋穴

13、,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1000 倍液或用75%百菌清1500 倍液喷洒茎基,每隔7 d10 d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 次3 次。锈病 7.3 7.3.1 发病特点 何首乌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期4月8月,以7月8月份为害重,常先在叶背出现针头状大小突起的黄点,即夏孢子堆。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夏孢子堆可在藤上、叶片周缘发生,但以叶背为主。严重者可造成叶片破裂、穿孔,以致脱落。7.3.2 防治技术 7.3.2.1 农业防治 清除病枝残叶,减少病原;适当疏除过密藤蔓,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7.3.2.2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喷波美0.3 度石硫合剂,或喷25%粉锈宁可湿

14、性粉剂1500 倍液,每7 d10 d喷洒一次,连喷2 次3 次;发病期用75%百菌清1000 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每15 d左右喷一次,连喷2 次3 次。虫害防治 7.4 7.4.1 蚜虫 用10%吡虫啉乳油兑水800 倍液喷雾,连喷2 次3 次。7.4.2 蛴螬 每667 m2用5.7%氟氯氰菊酯50 mL、5%氯氰菊酯200 mL混合,结合滴灌冲施。7.4.3 蜗牛 用40%四聚乙醛悬浮液600 倍液喷雾,连喷2 次3 次。8 通用施肥要求 合理施肥,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的规定。9 农药使用要求 合理施用农药,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

15、)、NY/T 1276和NY/T 393的规定。10 采收与加工 DB 4114/T 1912023 6 首乌藤(夜交藤)的采收 10.1 大田种植3 年后的何首乌,于10月11月叶片出现枯黄后,选择无雨天,先拆除竹架,除去未木质化的细小枝条以及嫩枝后,将木质化的何首乌茎藤切成85 cm长度,捆扎成捆,运回晒干,阴凉通风处保存。以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紫红色、木质部黄白色或淡棕色,具多数小孔为佳。何首乌的采收 10.2 大田种植3 年后的何首乌,于10月11月叶片枯黄后,选择无雨天采挖。采挖的时候,首先将茎蔓割除,然后小心将块根挖出,抖去泥土,去除顶根和根蒂后,按大小分级、装框、运回库房。何首乌块根入土比较深,采挖时要深翻土壤,小心挖取,避免挖伤何首乌的根茎。何首乌产地初加工 10.3 洗净泥土,大的切成2 cm左右的厚片,小的不切,晒干或烘干即成。以体重、质坚、粉性足者佳。11 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 农药使用者将农药包装废弃物集中收集,交回农药经营者或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不得随意丢弃。12 建立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记录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浇水和采收等生产过程中的农事活动。生产档案保存期2 年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