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第九课说“木叶”第1页经经 典典 晨晨 读读第2页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第3页【作者背景】韦应物(737约79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期任侠负气,15岁时成为唐玄宗近侍。后入太学,立志读书。代宗朝入仕途,历任洛阳丞、县令、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卒于任所。在他早期所写一部分作品里,不乏昂扬开朗人生意气。罢官后,作品中慷慨为国昂扬意气消失了,代之以看破世情无奈和散淡。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平和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其反应民间疾苦诗,颇富于同情心。
2、他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诗人。李儋,字元锡,是作者诗交挚友。此诗作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春。此时韦应物仍任滁州刺史。第4页【主旨感悟】这首诗表示了诗人感怀时事、思念友人情怀。开头意在说明花落花开,别来不觉又是一年。中间四句触景生情,写一年来感受。世事渺茫难料,因而愁绪满怀;从本身来讲,既多病而思归,又为没有做好父母官而自愧。最终两句表示渴望和友人畅叙。【艺术鉴赏】质朴语言格调。诗一开始,便用质朴语言,亲切地叙说别离之情:“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从去年春天花开时节分别写起,说到今年又见花开,睹物思人,很自然地表示了思念之情。第5页中间四句,转述自己情况。“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
3、眠。”这两句诗反应了当初作者处境不佳,内心烦忧。“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这两句诗意思是说:自己年已衰老,身多疾病,所以思归田里。再说,自己身为一州之长,却没能替老百姓解除疾苦,使他们安居乐业。在自己辖区,还有没有衣无食四处逃荒穷人。徒拿俸钱,深感愧疚。从诗结构上看,后一句是补充思归田里原因,也是主要原因。第6页最终两句:“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作者心情既然如此愁苦,当然希望友人前来,相聚谈心,以慰思念之情。现在得知友人有意前来,所以非常高兴;几个月以来,一直计算着与友人相聚日期,他登楼望月,月亮都圆了好几回了,还不见友人到来。“西楼望月几回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期望友
4、人到来迫切心情。这首诗经过思念友人,表示了作者为未能为老百姓解除疾苦而自愧和痛苦心情,流露出思归田里不愿为官思想。在封建时代,像韦应物这么表露忧虑民生疾苦诗作不少,但像他这么真诚地表示居官自愧诗却不多见,无怪乎范仲淹读了“邑有流亡愧俸钱”,叹为“仁人之言”。第7页学学 习习 目目 标标第8页1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表现技巧和归纳方法;积累古诗名句,提升学生学习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普通规律能力。2借助品味诗句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热情。3把握“木”字艺术特征。第9页课课 前前 预预 习习第10页1走近作者林庚,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
5、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汉字系。1933年秋天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新诗人开始尝试新格律体,先后出版了诗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它。(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第11页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研究主要包括楚辞、唐诗、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最著名论点是“盛唐气象”。与“盛唐气象”紧相连接,是他对盛唐诗歌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结果聚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楚辞研究和他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
6、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方面考释,也有一些叙述屈原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文章。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创见。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汉字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6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第12页2了解背景新诗创作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万马飞跃、千帆竞发辉煌,发展到现在。当代诗坛展现出一派萎靡不振景象,专门发表诗歌报纸杂志寥寥无几。著名诗人如:海子卧轨自杀,食指进了精神病院,顾城杀妻后自杀针对这种现实状况,林庚曾说:“当代诗歌路子不对诗歌语言,是艺术语言,诗化语言,精练语言,需要从日常生活语言中不停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
7、超越生活语言。”他写说“木叶”一文,正是经过对古代诗歌中“木”字艺术特征阐释,说明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第13页(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第14页2掌握词义(1)亭皋:水边平地。亭,平。皋,水旁地。(2)萧萧:文中形容草木摇落声音。(3)灼灼:形容明亮。(4)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样子。(5)寒砧:秋后捣衣声。诗词中惯用来象征凄凉萧瑟景象。砧,捣衣石。(6)歧路:岔路。第15页(7)冉冉:(毛、枝条等)柔软下垂样子。(8)翩翩: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9)绵密:(言行、思虑)细密周到。(10)迢远:遥远。(11)相去无几:相互间存在距离不大。第16页第17页第18页第19页4积累熟语碌碌无为
8、:平平庸庸,无所作为。如:近年来,各地向庸官开刀事屡见报端,很多机关干部因为不思进取、受到问责,一些干不了事、干不好事、连续误事干部,因为平庸混日子和“不在状态”而受到问责。年高德劭: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如:前纳斯达克交易所主席马多夫曾是一位商界榜样,是全球顶级对冲基金、私人银行和超级富豪们衷心信赖资金管理人,其马多夫投资证券企业管理资金终年拥有两位数回报率。第20页强词夺理: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如:陈水扁明明是恶迹昭昭、罪证确凿,却还、玩弄雕虫小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即使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错误。如:民主少一点,便成了“民王”。民王与民主虽只
9、有一点之差,但其意义则天悬地隔,这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道理。第21页进进 入入 课课 堂堂第22页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形象。而“木叶”形象关键在一个“木”字。(一)精读文本,自主研讨第一课时(研读课文第一部分)第23页1第一段列举四个名句说明了什么观点?答:列举四个名句,说明木叶之美,说明“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喜爱形象,为下文分析张本。2第二段开头列举“后皇嘉树”“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等名句,证实了什么现象?答:证实有“树”名句多,有“树叶”名句少。3含“树叶”名句少,含“木叶”名句多,证实了什么观点?答:
10、说明洗练并不是独用“叶”理由。第24页4第二段中“而实际上正是这么,自从屈原以惊人天才发觉了木叶奥妙,今后诗人们也就再不愿轻易把它放过”。为何说屈原“以惊人天才”?答:因为只有从屈原开始,才吟唱出了含有“木叶”鲜明形象感人诗句,这一鲜明形象,影响了今后历代诗人,许多为人传诵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所以说,这是“惊人天才”。第25页1第二段最终“这里我们也能够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再深入指出宁用“落木”而不用“落叶”,又非偶然现象,悬念设置使人急欲搞清原因。此处言简意丰。一是指出创新路径:“在前人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学习中创造”;二是指出个例中表达普遍性;三是
11、含蓄地告诉我们,这么细致地琢磨是观赏诗精妙。(二)教师点拨,引领思绪第26页2第三自然段中“原来诗歌语言精妙不一样于普通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这句话关键意思是什么?这句话指出诗歌语言和普通语言不一样。诗歌形象思维(意象)和普通概念(指表示事物名称普通名词)有很大差异,这是诗歌语言精妙之处。这句话非常关键,下文探幽发微分析实际上以此为基础。第27页3我国古代诗歌中为何极少用“树叶”而多用“木叶”?我国古代诗歌中多用“木叶”而少用“树叶”,是因为:一、“树”与“叶”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
12、单独“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古典诗歌中,所以也就从来极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一样。二、“木叶”比“树叶”显得“单纯”,它能准确地用在秋风叶落季节之中,有落叶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整个疏朗清秋气息;而“树叶”就缺乏艺术暗示性。第28页4“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意味有什么不一样?(1)“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但在意味上,“木”普通是在秋风叶落情景中取得鲜明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多来表示饱满感情。(2)“树叶”:“树”与“叶”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联想。所以“树叶”可简化为“叶”。“
13、木叶”:“木”含有普通“木头”“木料”“木板”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极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形象之外。“木”与“叶”形象之间是不一致。(3)“落木”与“落叶”不一样: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繁密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但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第29页B 第30页C 第31页【解析】溢美之词:表示过分吹嘘话语。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关键点和精神。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不足挂齿:表示不值得一提。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有放矢: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明确。第32
14、页A 第33页【解析】B项,“首批被确定为”语序不妥,“首批”应在“被确定为”之后。C项,“基层民众、青少年一代和一线民众”不合逻辑。D项,“惩处”与“问题”搭配不妥。第34页B 第35页A既又因而比如很 无疑B不但还从而 比如 更 无疑C不但还进而 比如 较/D既又/比如会/第36页C 第37页D“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谁都逃脱不了天道处罚,从出生就无限靠近死亡,这是一条永远改变不了规律。【解析】A项“回故乡”与“无故人”不符;B项季节不恰当;D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指逃脱不了天道处罚,不能用于说命运第38页A 第39页A 第40页D 第41页C 第42页A李白望天门山吴均答柳恽庾信哀江
15、南赋 萧纲折杨柳B杜甫登高 吴均答柳恽屈原九歌 萧纲折杨柳C杜甫登高 曹植野田黄雀行屈原九歌 萧纲折杨柳D李白望天门山 曹植野田黄雀行庾信哀江南赋 萧纲折杨柳第43页C 第44页C“木叶”与“落叶”是同一概念,都是属于风而不是属于雨,属于清朗晴空而不属于沉沉阴天,都是一个经典清秋性格。D“落木”比“木叶”更进一层,“木叶”是疏朗与绵密交织,“落木”则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解析】“木叶”与“落叶”是同一概念错。第45页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说明了“木”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何有这些特征。作者在一系列举例分析之后,得出了“木”字含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
16、比“树”更显单纯,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原因;其二,“木”是干枯黄色,是触觉上干燥之感,它必定是瑟瑟秋风中产物,透过它,“我们好像听见了离人叹息,想起了游子漂泊”。(一)精读文本,自主研讨第二课时(研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总结全文)第46页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在艺术形象领域,“木”与“树”相差千里。原本相差不了多少词,在艺术领域中却有天壤之别,这一结论能给予读者震撼可想而知。即使文章写完了,但留给读者“余震”却不停,每一位读者都会掩卷深思:自己在今后阅读诗歌时,阅读文学作品时,该怎样字斟句酌地对待每一处细微差异呢?这表面细小差异之后,有着多少霄壤之分,有着多少感情波澜?能引发我们这一番思索,本
17、文成功之处就十分明确了。第47页1阅读第四自然段,说明“木”和“树”相同又不一样地方是什么?答:“木”和“树”在概念上是一致,木就是树。但在形象意义上不一样,“木”普通是秋风叶落情景中取得鲜明形象;空阔、单纯;而“树”则要借助树叶多来表示饱满感情。“落木”比“木叶”更显空阔,洗净了“叶”这个字所保留一点绵密之意。2为何说诗歌暗示性“好像是概念影子,经常躲在概念背后”?答:所谓“暗示性”是指词语形象色彩和联想意义,因其不是词语普通意义(词典可查)而又与普通意义相关,它是词语潜在,需要读者自己体会挖掘意义,所以说“好像是概念影子,经常躲在概念背后”。第48页1“木”意象有哪些艺术特征?第一,“木”
18、好像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原因。它有着普通“木头”“木料”“木板”等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极少想到叶子,“叶”所以经常被排斥在“木”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比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空阔。(二)教师点拨,引领思绪第49页第二,“木”还暗示了它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而不是湿润,我们所习见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愈加空阔。“木叶”中“叶”带有绵密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一点绵密之意也洗
19、净了。第50页2课文第五段“这暗示性好像是概念影子”,“暗示性”是指什么?“丰富多彩一言难尽言说”是指什么而言?(1)所谓“暗示性”,就是指词语形象色彩和联想意义。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一样,引发联想也不一样。“木”含有“木头”、“木料”、“木板”等影子,或者说木质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极少想到非木质叶子。“叶”所以常被排斥到“木”疏朗形象之外,这排斥也就暗示着落叶。第51页(2)第一,是说诗人应具备条件是敏感而有涵养。“敏感”是指诗人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力量,就是说不但知道词语概念意义,而且熟悉它丰富而微妙形象色彩、感情色彩。“有涵养”
20、是指诗人能够把语言形象中潜在力量与概念中意义交织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言说。第二,是说诗歌应有艺术效果应是“一言难尽”“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性特征,是由诗语暗示性决定。庄子“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个“意”就是词语字面意义之外意味,也就是文中所说语言形象“潜在力量”。“富于感染性启发性”是说诗语暗示性最能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从而受到感染,如由“木”引发落叶联想。第52页3文章是怎样进行比较分析?文章一个主要特征是采取比较分析方法,引领读者一起进入“树叶”与“木叶”不一样意境,品味“木叶”形象魅力。在比较分析过程中,采取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思维模式
21、。先由诗句总结“木叶”出现场所,再由此深入到诗歌语言暗示性问题。因为作者紧紧围绕诗句,并对诗句意境进行想象挖掘,使读者也一同进入诗歌鉴赏境界,自然学会品味诗歌内部和外部语言。第53页4课文所阐释是诗歌语言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暗示性”,你认为怎样?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暗示性”,整个文章行为思绪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角度来叙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练原因,再从它用于秋天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原因,最终才触及诗歌语言暗示性问题并加以
22、阐释。这么,把深奥文学理论付诸并渗透于相关“木叶”诗句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表达了作者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阅读心理。“说木叶”拟题应该是本文一个亮点。第54页第55页本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大量实例,进行了精到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作者对“木”在形象上艺术特征作了极为精细辨析,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精微之处颇有启发。第56页1选题小,论理深。文章意在阐释文艺学原理诗歌语言暗示性,若从纯理论角度写,恐怕会写成比较艰深学术论文,故作者选取“木叶”形象作为论题,把深奥道理附着并渗透于相关“木叶”诗句品读玩味中,这么言近而旨远。第57页2利用了例证法和比较分析方法。作者围绕
23、“木叶”列出了古典诗歌中大量实例(例子略),能够让读者从详细可感诗句中认识到这一意象普遍性。诗中在分析“木叶”独特意味时,举了大量例子来进行分析比较。诗中讲了“木叶”与“树叶”、“树叶”与“叶”、“木叶”与“落木”、“树叶”与“落叶”等几个方面比较,使读者对意象有了详细感知。比如,曹植诗中“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繁密叶子,是碧绿柔软叶子;屈原诗中“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叶子。二者颜色、质感、密度、动感都有差异。司空曙诗中“黄叶”没有“木叶”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木叶”是风中窸窣飘零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属于爽朗晴空而不属于沉沉阴天,是经典清秋性格。第58页3逐层剥笋
24、式结构。古代诗人为何用“木叶”而不用“树叶”,作者不急于兜底,而是以探寻目光层层分析。先排除文字洗练原因,再由它用于秋天情景中发觉含有落叶等原因,最终才触及诗歌语言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释。这么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表达了作者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阅读心理。第59页C 第60页C 第61页第62页【解析】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诡辩。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妥。晶莹剔透:形容器物精巧,光亮透明,结构细巧。不用于形容“人心”。蚌病成珠:本义指珍珠由蚌痛苦孕育而成,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放马后炮:比喻事情过去才发表议论。高谈弘论:高深空洞不切实际谈论。是贬义词。凄风苦雨
25、:形容天气恶劣;也比喻悲惨凄凉境遇。第63页D 第64页【解析】A项关联词位置不妥,“假如”应移到句首;B项成份残缺,首句应改为“浩如烟海关于海子研究和回想性文章”;C不合逻辑。“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迅猛增加”与“不文明驾驶问题”不存在因果关系。第65页C 第66页【解析】“就”,表示加强必定。应为递进关系。“不论”“不论”都表示条件关系,“不论”书面语色彩更浓,更为正式。“从而”,所以就,因果关系更浓,此处应用表递进关系“进而”。“必须”,一定要;“必定”事理上确实定不移,和“偶然”相对A就既又不论/必定B/既又不论从而必定C就不但更不论进而必须D/不但更不论/必须第67页B 第68页第69页五
26、个“它”字分别指什么?_两个“此”字指什么?_【答案】指“木”这个字;指暗示性;均指暗示性与概念中意义交织组合而形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言说。两个“此”都指暗示性。第70页名著博览论语人物观赏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又作季路),春秋末鲁国之卞(今山东泗水县东)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子路出身贫贱,为“鄙人”(荀子大略),“常食藜藿之实”(说苑建本)。少孔子9岁,是孔门弟子中年纪较长一个。为人豪爽,自述其志道:“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性格耿直、好勇、果敢、鲁莽,孔子常以“由也好勇过我”(论语公冶长),“由也果”(论语雍也),“由也兼人
27、”(论语先进),第71页“野哉,由也”(论语子路),“子路,行行如也”(论语先进)等语来评论他。子路有轻视学问倾向,认为“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须读书,然后为学”,所以孔子认为他在学问上“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提醒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最能做到躬行实践一个人,听到了就要去实施,“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意即当听到了一件事,还没有做到时候,就怕再听到另外一件事。第72页子路在论语中出现过38次,是孔门弟子中对后世影响较大一个。孟
28、子曾称赞他有闻过则喜态度,把他与禹、舜相提并论。唐玄宗时,被追封为“卫侯”;北宋真宗时又追封为“河内公”。颜回:(前521 前490年),春秋鲁国人,字子渊,又号颜渊,孔子优异学生。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孔子渊博知识,持之以恒,从不满足。天资明睿,性情温良,贫而好学,乐而忘忧。孔子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他有问必答,呵护有加。回向孔子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并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第73页颜回刻苦钻研,29岁就白了头,备受孔子牵挂,32岁先孔子死于贫困苦学。孔子非常悲痛,说:唉,老天爷真要了我命了!人劝孔子莫过于悲伤。子曰:我不为他悲伤还为谁悲伤呢!孔子与弟子们厚葬颜回。后人尊颜回为复圣。曾参:(前505 前4)鲁国武城(今费县)人,字子舆,名参,尊称曾子。孔子高足,事亲至孝。每日按孔子教诲三省吾身,重视言传身教。言必行、行必果,为人处世认真严谨,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犯而不校”准则,终其一生。著述有大学、孝经,他把学问传给了孔子孙子子思。后世尊他为宗圣。第74页第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