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施工技术交底书
编号:
工程名称
雾布冲隧道
部位
工序名称
防排水施工
交底日期
2023 年 3月2 日
一、施工要素
1、防水混凝土
(1)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
(2)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3、防水层
(1)隧道二次衬砌防水层由防水板和无纺布组成,防水板和防水层应分离设立。
(2)防水板材料采用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防水板。
(3)防水板幅宽2-4m;厚度1.5mm;耐穿刺性好,具有阻燃性;耐久性、耐水性、耐腐蚀性、耐菌性好。
(4)无纺布采用土工无纺布;其单位面积重量不小于350g/m2。
(5)无纺布应具有良好的过滤和排水功能。
(6)无纺布应具有良好的耐穿刺性、耐水性、耐腐蚀性、耐菌性。
(7)无纺布具有一定的阻燃性。
4、施工缝、变形缝
(1)施工缝、变形缝的防水应妈妈族施工方便、检修容易、适应变形、防水可靠的规定。
(2)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宜少设,或结合施工缝的位置设立。
(3)止水带应采用高分子材料。
(4)中埋式止水带采用橡胶止水带和钢边橡胶止水带,当碰到腐蚀介质应采用氯丁橡胶止水带;当碰到有霉菌腐蚀的也许时,应考虑止水带的防霉性,其等级不小于2级;在低温情况下,应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止水带。
(5)塑料止水带、橡胶止水带应采用原材料,不得使用再生材料。
(6)止水带表面不能有开裂、缺胶,海绵状等缺陷,中心孔偏心不能超过管状断面厚度的1/3.
(7) 橡胶止水带的宽度应大于25cm,钢边止水带宽度应大于24cm。
(8)变形缝嵌缝材料选用聚硫建筑密封膏B类一等品或优等品,变形缝嵌缝材料最大拉伸强度不小于0.2MPa,最大拉伸率大于300%,且拉、压缩环性能80℃时拉伸-压缩率不小于±20%,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粘结的柔性材料,并具有在环境介质中不老化、不变质的性能。
三、施工规定
1、洞口内外水沟的衔接
(1)隧道洞内双侧排水沟和中心暗管应与洞外连接水沟或路基侧沟妥善顺接,以保证洞内顺畅派出洞外。
(2)设保温水沟的隧道洞口检查井与洞外暗沟连接时,其连接暗沟采用内经60c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为提高流速并防止水流冻结,暗沟坡度不小于2%,沟身应设立在动接线以下。
2、洞内防排水
(1)暗作衬砌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拱墙部位铺设防水板和无纺布,仰拱部位沿欢向施工缝设立一幅宽的防水板和无纺布。
(2)隧道衬砌纵向施工风采用采用:中埋式钢边止水带+混凝土界面剂。
(3)环向施工缝采用外贴式塑料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复合防水措施。
(4)变形缝采用外贴式塑料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嵌缝材料复合防水措施。
(5)二次衬砌拱部预留充填注浆孔,待混凝土达成设计强度后进行充填注浆。
3、排水
(1)洞内设立双侧排水沟加中心暗管,衬砌背后设立环向、纵向盲管,将衬砌外地下水引入洞内侧沟,经侧沟的汇集和沉淀后再由侧沟和中心暗管派出洞外。
(2)水沟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在隧道平坡段范围内,排水沟底部应有不小于1‰的坡度。
(3)双线隧道应设立双侧排水沟和中心排水沟,中心水沟应通过设横向盲管与双侧排水沟连通,盲管间距宜为50m。
(4)洞内排水沟在靠道床侧的墙壁应预留泄水孔,泄水孔孔径为4-10cm,间距为1-3m,在电缆槽底面紧靠水沟侧的墙壁应预留泄水槽,槽宽不能小于4cm,间距不能大于5m。
(5)水沟的设立应便于清理和检查,应铺设钢筋混凝土盖板,双线隧道中线暗管应设检查井,检查人员可以进入水沟内,检查井间距为50m。
(6)保温水沟采用浅埋方式(即浅于隧道内的最大冻结深度),在水沟内采用保温措施,以达成冬季水流不冻结的目的,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5℃地区的隧道,距两端洞口500m范围设立双层盖板保温水沟,双层盖板间设聚氨酯保温材料。
4、防水层
(1)基面应平整牢固、清洁干燥、无锋利物。当有铁管、钢筋、铁丝等凸出物存在,应从根部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水泥砂浆覆盖解决,当喷射混凝土表面出现的锋利的石子等硬物,应凿除干净或用1:2.5水泥砂浆覆盖解决。
(2)防水板应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并验收合格后进行铺设。
(3)防水板与无纺布分开,应先在初期支护上吊挂无纺布,再运用无纺布设立的粘结点把防水板固定在无纺布上。
(4)防水板固定期应注意合理的拟定其松弛限度,并留出一定的赋予量,不得拉的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铺设的防水板应与基面凹凸起伏一致,保持自然,平整,伏贴,以免影响二衬灌注混凝土的尺寸或使防水板脱离圆垫片。
(5)防水板采用热溶法手工焊接在塑料圆垫片上,焊接应牢固可靠,避免浇浇筑和振捣混凝土使防水板脱落。
(6)防水板之间缝采用双焊缝进行热溶焊接,搭接宽度大于10cm,焊接前应先取小样进行实验,以拟定最佳的焊接温度和走行速度,焊接完毕后焊缝迹应无杂质,无气泡。
(7)防水板铺设完毕后,应对其表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破损及时进行步焊,补丁应剪成圆角,不得有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尖角存在,补丁边沿距破损边沿不得小于7cm,补丁应满焊,不得有翘边空鼓部位,补丁应进行漏气检查。
(8)防水板铺设应超过二次衬砌施工20-25m,并设临时挡板防止机械损伤或电火花灼伤防水板。
5、施工缝
(1)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缝的中心线重合。
(2)止水带应妥善固定,宜采用专用的钢筋套或扁钢固定。
(3)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露浆。
(4)止水带在转角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转角半径不小于200mm。
6、变形缝
(1)嵌缝材料的嵌入厚度与变形缝的宽度之比宜为2:3,嵌缝材料与混凝土表面宜留有一定的距离,一般视温度高低宜留5-10mm。
(2)变形缝嵌缝施工应保证缝内两侧平整、清洁、无渗水,缝底应先设立与嵌缝材料无粘结力的背衬材料,背衬材料可用隔离纸,嵌缝应密实。
7、充填注浆
(1)注浆浆液一般为水泥砂浆,施工前浆液的配合比必须经现场的实验后拟定。
(2)注浆顺序为从下坡方向向上坡方向,注浆压力小于0.5MPa。
(3)注浆结束的标准可根据注浆压力,注浆量及有关的检测资料综合判断拟定。
(4)注浆结束后,应将注浆孔封填密实。
8、材料
防排水施工所使用材料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
四、施工环节及方法
1、 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如下:
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达成防水可靠,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的。
隧道防水等级必须达成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等级标准,衬砌结构不允许渗水,表面无湿渍。
隧道结构防水一般由喷射混凝土、全封闭柔性卷材防水层和二次衬砌结构自防水等组成。本线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不低于P8;拱墙设立EVA塑料防水板加无纺布,;施工缝设立缓膨胀橡胶止水条和背贴式止水带、防水板和无纺布;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后,拱部进行充填注浆。
2、结构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Y
Y
检查净空及初期支护表面情况
割除外露超长的钢筋、锚杆,修整凹凸不平的表面以及渗漏水解决
原材料检查和实验
灌注混凝土
拆模养生
铺设防水板
隐蔽检查
安装环、纵向透水盲管和盲沟
N
N
Y
安装施工缝止水带
N
隐蔽检查
Y
衬砌台车定位
充气及隐蔽检查
3、排水盲管施工
排水盲管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定位 安装锚栓 捆绑盲管 盲管纵向环向连接。
(1)环向排水盲管施作方法
隧道拱墙设直径50mm软式透水管环向盲管,环向盲管每隔6~10m设立,并每隔6~10m在中心水管留泄水孔,并采用三通接盲管与纵向盲管相连。
(2)纵向排水盲管施作方法
纵向排水盲管沿纵向布设于左、右墙角,为两条直径为80mm的软式透水管盲沟。
纵向排水盲管按设计规定划线,以使盲管位置准确合理,盲管安设的坡度与线路坡度一致。
排水管采用钻孔定位,定位孔间距在30cm~50cm。将膨胀锚栓打入定位孔或将锚固剂将钢筋头预埋在定位孔中,固定钉安在盲管的两端。用无纺布包住盲管,用扎丝捆好,用卡子卡住盲管,然后固定在膨胀螺栓上。
采用三通与环向透水管、连接盲管相连。
(3) 排水盲管施工控制要点
①纵向贯通排水盲沟安装应按设计规定划线,以使盲管位置准确合理,划线时注意盲管尽也许走基面的低凹处和有出水点的地方。
②盲管与支护的间距不得大于5cm,盲管与支护脱开的最大长度不得大于110cm。
③集中出水点沿水源方向钻孔,然后将单根集中引水盲管插入其中,并用速凝砂浆将周边封堵,以使地下水从管中集中引出。
④盲管上接头用无纺布的渗水材料包裹,防止混凝土或杂物进入堵塞管道。
4、防水板施工
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见。
隧道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N
1.防水板质量检查/检查;
2.划焊缝搭接线;
3.防水板可分拱部和边墙两段截取,对称卷起备用。
1.工作平台就位;
2.初支及渗漏水解决
3.切除锚杆及钢筋网端头;
4.如超挖超过铺板规定,编铁丝网回填;
5.拱顶画出隧道中线第一环及垂直隧道中线的横断面线。
准备工作
洞
外
准
备
洞
内
准
备
电热压焊器及爬行式热合器,垫上隔热纸
固定防水板
焊缝补强
Y
移工作平台
下一循环
焊接防水板搭接缝
质量检查
(1)施工准备
洞外准备:检查防水板质量检查防水板有无断裂、变形、穿孔等缺陷,保证材料符合设计、质量规定,用铅笔划焊接线及拱顶分中线,按每循环设计长度截取,对称卷起备用。
洞内准备:铺设台架行走轨道;施工时采用两个作业台架,一个用于基面解决,一个用于挂防水板,基面解决超前防水板两个循环;。
断面量测:测量断面,对隧道净空进行量测检查,对个别欠挖部位进行解决,以满足净空规定;对喷射混凝土表面凹凸部位进行分层喷射找平;同时准确测放拱顶分中线。
基面解决:
a、局部漏水采用注浆堵水或埋设排水管直接排水到边。
b、钢筋网等凸出部分,先切断后用锤铆平抹砂浆素灰(如下图)。
有凸出的管道时,用砂浆抹平(如下图)。
锚杆有凸出部位时,螺头顶预留5mm切断后,用塑料帽解决(如下图)。
初期支护应无空鼓、裂缝、松酥,表面应平顺,凹凸量不得超过±5cm(如下图)。
(2)铺设防水板
防水板超前二次衬砌5~20m施工,用自动爬行热焊机进行焊接,铺设采用专用台车进行。
a、铺设前进行精确放样,弹出标准线进行试铺后拟定防水板一环的尺寸,尽量减少接头。
b、分离式防水板铺设采用从下向上的顺序铺设,松紧应适度并留有余量(实铺长度与弧长的比值为10:8),检查时要保证防水板所有面积均能抵到围岩。
c、分离式防水板铺挂前,用带热塑性圆垫圈的射钉将缓冲层平整顺直地固定在基层上(见下图),缓冲层搭接宽度50mm,可用热风焊枪点焊,每幅防水板布置适当排数垫圈,每排垫圈距防水板边沿40cm左右,垫圈间距:侧壁80~150cm,1~2个垫圈/m2,顶部50~80cm,2个垫圈/m2。
暗钉圈固定缓冲层示意
d、两幅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e、环向铺设时,下部防水板应压住上部防水板。
f、防水板之间的搭接缝应采用双焊缝、调温、调速热楔式功能的自动爬行式热合机热熔焊接,细部解决或修补采用手持焊枪,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5mm,焊接严密,不得焊焦焊穿。
g、防水板纵向搭接与环向搭接处,除按正常施工外,应再覆盖一层同类材料的防水板材,用热焊焊接。防水板的接头处应擦干净,接头处应牢固,强度应不小于同一种材料。
h、三层以上塑料防水板的搭接形式必须是“T”型接头。
i分段铺设的卷材的边沿部位预留至少30cm的搭接余量并且对预留部分边沿部位进行有效的保护。
j、绑扎或焊接钢筋时,采用措施应避免对卷材导致破坏。
k、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不得接触防水板,以防防水板受到损伤。
l、防水板的搭接缝焊接质量检查应按充气法检查,将5号注射针与压力表相接,用打气筒进行充气,当压力表达成0.2MPa时停止充气,保持3min,压力下降在20%以内,说明焊缝合格;如压力下降过快,说明有未焊好处。用肥皂水涂在焊缝上,有气泡的地方重新补焊,直到不漏气为止。
m、施工要点控制
防水板表面平顺,无褶皱、无气泡、无破损等现象。
当基面轮廓凸凹不平时,要预留足够的松散系数,使其留有余地,并在断面变化出增长悬挂点,保证缓冲面与混凝土表面密贴。
防水板搭接用热焊器进行焊接,接缝为双焊缝,焊接温度应控制在150~180oC为宜,并保持适当的温度即控制在0.15~0.2m/min范围内。太快焊缝不牢固,太慢焊缝易焊穿、烤焦。
焊缝若有漏焊、假焊应予补焊;若有烤焦、焊穿处以及外露的固定点,必须用塑料片焊接覆盖。
焊接钢筋时在其周边用石棉水泥板进行遮挡,以免溅出火花烧坏防水层;灌注二衬砼时输送泵管不得直接对着防水板,避免混凝土冲击防水板引起防水板被带滑脱,防水板下滑。
所有防水材料必须采用合格厂家生产的定型产品,所有产品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查证明。
具体记录各种防水材料的安放部位,做到可追溯性。
防水材料在使用前应做好相应的实验、检查工作,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对防水材料进行检测。
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生产厂家或供应商联系,以求尽快解决,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用于本工程。
(3)塑料防水板保护措施
①在二次衬砌前,严禁在铺设防水板的地段进行爆破作业。
②在浇筑混凝土时,严禁模板、堵头板等损坏防水板。
5、止水带及止水条施工
二次衬砌的变形缝、施工缝是隧道施工的薄弱环节,也是隧道工程防水的重点,在施工中要高度重视。
(1)止水带施工
止水带施工工艺流程:
挡头模板钻钢筋孔 穿钢筋卡 放置止水带 下一环节止水带定位 灌注混凝土 拆挡头板 下一环止水带定位
施作方法:沿衬砌轴线每隔不大于0.5m钻一φ12的钢筋孔。将制成的钢筋卡,由待灌混凝土侧向另一侧穿过挡头模板,内侧卡进止水带一半,另一半止水带平靠在挡头板上。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挡头板,将止水带拉直,然后弯钢筋卡紧止水带。
施工控制要点:
①检查待解决的施工缝附近1m范围内围岩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渗漏水,如有则采用必要的挡堵(防水板隔离)和引排措施。
②按断面环向长度截取止水带,使每个施工缝用一整条止水带,尽量不采用搭接,除材料长度因素外只允许有左右两侧边基上部两个接头,接头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且要将搭接位置设立在大跨以下或起拱线以下边墙位置。
③止水带对称安装,伸入模内和外露部分宽度必须相等,沿环向每0.5m设二根φ6mm短钢筋夹住,以保证止水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位置的对的。止水带处砼表面质量应达成宽度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填塞密实,外表光洁。
④浇注混凝土时,注旨在止水带附近振捣密实,但不得碰止水带,防止止水带走位。止水带施工中泡沫塑料对止水带进行定位,避免其在混凝土浇筑中发生移位。
(2)止水条施工
止水条施工工艺流程:
制作专用端头模板 浇筑先浇衬砌段时形成预留槽 浇筑下一段衬砌混凝土前安装止水条。
施作方法:水平施工缝先浇筑混凝土在初凝后、终凝前根据止水条的规格在混凝土端面中间压磨出一条平直、光滑槽。环向或竖向施工缝采用在端头模板中间固定木条或金属构件等,混凝土浇筑后形成凹槽。槽的深度为止水条厚度的一半,宽度为止水条宽度。清洗后,在灌注下循环混凝土之前,将止水条粘贴在槽中。
施工控制要点:
①二衬混凝土初凝后,拆除端头模板,将凹槽压平、抹光,凹槽的
宽度略大于止水条的宽度。
②止水条安放前,先已浇筑混凝土端部充足凿毛、清洗干净。
③止水条在衬砌台车移动前4h左右安装,安装前最佳先在凹槽内涂抹一层氯丁胶粘剂,止水条顺凹槽拉紧嵌入,保证止水条与槽底密贴,并用水泥钉固定牢固,同时在端部混凝土面上涂抹一层界面剂。
④止水条若有搭接,则可将止水条切成对口三角形,用氯丁胶水粘结。接口处不得有空隙。
⑤在二衬混凝土浇筑前,先在水平施工缝基面铺设25~30mm与浇筑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经均匀、充足振捣后使基面与新浇筑混凝土有25~30mm水泥砂浆,新老混凝土结合牢固。
五、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工程材料,特别是防水用料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衬砌不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3、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符合设计规定;
4、防水层连接紧密,无渗水现象,立面拐角的防水毯无空鼓和皱褶;
5、材料甩头预留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其收边和保护达成了设计规定;
6、防水层的破损处已按规定修补达标;
7、防水层与其它防水材料的连接符合设计规定;
8、防水作业人员必须通过培训上岗,技术人员应加强现场指导,严把质量关。
9、对设计采用的注浆防水等措施,严格按照设计和有关技术规定执行。
10、施工缝垂直设立,不留斜缝,保证止水条形成全封闭的防水圈。
11、防水砼拌和前,应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查,合格的材料方能用于施工。在浇注过程中应加强振捣,保证砼的密实性。
12、洞口段施工时,应注意隧道中心水沟和边墙侧沟与洞外排水设施的顺接,保证排水畅通。
六、安全保障措施
1、坚持“科学施工,安全生产”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的方针,全面贯彻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组织以领导与安检员为首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把施工安全检查作为重要职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定期检查工地的施工安全,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定好安全规则,搞好安全教育,消除事故隐患,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认真坚持执行定期安全教育,安全发言,安全检测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坚持和发挥群众安全人员的作用,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和危及到工程、人身安全的事项,要立即解决,做出记录,限期改正,贯彻到人。
4、施工中临时结构必须向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大型临时结构必须进行安全设计和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特殊工种的操作工人要做到有安全操作证才干上岗工作。
6、在工程现场周边,设立必要的标志牌,涉及警告与危险标志、安全标志等。
交 底
接受人
见人员签到表
复 核
日 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