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堰至天水国家高速公路甘肃段徽县(大石碑)至天水公路十天高速ST13协议段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汇报河北燕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企业十天高速ST13标项目经理部概 述本次公路桥梁与隧道安全施工风险评估根据十天高速项目办和驻地办规定,由十天高速13标项目部组织,并负责搜集、整顿、提供资料,由13标项目部参与评估人员参与,共同完毕了本项目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通过评估小组组员认真讨论、听取项目部评估领导意见,先对项目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源进行识别,然后对多种风险发生概率大小与风险损失大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大小制定了对应风险施工控制措施,最终得出项目公路桥梁与隧
2、道安全施工风险评估总结,并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进行编辑,特制定了本项目公路桥梁与隧道安全施工风险评估汇报。 目 录1编制根据42工程概况4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性43.1地质资料43.2气象资料54项目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与措施54.1风险源识别64.2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评估114.3风险等级确实定144.4风险应对措施154.4.1高度风险源应对措施154.4.2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265项目公路桥梁与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总结281编制根据十天高速公路ST13协议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以及招投标文献。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原则、规范、导则、规程、措施等,重要有:(1)公路工程施
3、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送部;(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GD8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送部;(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4)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2工程概况ST13协议段起讫桩号为YK618+781K625+100,全长6.319公里。挖方32525.4m3,填方197106.7m3;大桥1089m/3座,中桥223.85m/3座,涵洞38.5m/2座;中长隧道829m/1座,长大隧道3113m/2座,依次为金沙寺隧道米、何坪隧道829米、石峡隧道
4、1106米。协议造价合计4.66亿。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性3.1地质资料 桥梁:桥址区地层岩性较为简朴,重要为:第四系(Q)坡积及崩坡积碎石土、冲洪积碎石土等。坡积碎石土重要分布于峡河两侧坡岸及坡顶,重要为基岩全风化后坡积形成,含少许砾石,一般干燥,较松散稍密,厚度不均匀。崩坡积碎石重要分布于峡河河道两侧坡岸坡脚,为两侧基岩受风化、卸荷作用形成,重要由块石、碎石构成,堆积较松散,局部架空。隧道:隧道区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腹地,属于秦岭地槽褶皱带范围。隧道位于秦岭印支褶皱带次级构造上。隧道址区重要为上第三系(N)地层,产状平缓,地层稳定。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调查,隧址区无区域构造通过,区域稳定
5、性相对很好。3.2气象资料项目区位于暖温带,海拔在1100m之间,降雨量在500800mm之间。根据甘肃自然区划及环境参数研究,拟建项目属巴山地湿润区。数年平均气温8.7;,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3.7;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19.8。年积雪日数为29.2,最大积雪深度12cm,最大冻土深度46cm,年平均风速1.6m/s,最大风速15 m/s。4项目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与措施本项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首先是通过对类似构造工程安全风险发生状况调查,以及评估小组现场或书面调查,在研究分析施工阶段也许发生安全风险诱因基础上,确定风险源,并完毕安全风险列表;二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措施,对
6、风险源风险发生概率及损失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发生也许性及严重程度;三根据已确定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和风险损失等级,按照风险等级确定有关规定,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四是针对不一样安全风险等级,研究提出对应应对措施。评估小组人员名单及职称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1赵会峰河北燕峰路桥建设有限企业企业副总2赵占伟十天高速ST13协议段项目经理3阎滨十天高速ST13协议段项目总工4王涛十天高速ST13协议段副经理5黄书才十天高速ST13协议段安质部副部长6李海生十天高速ST13协议段工程部部长4.1风险源识别1、评估小组先进行了现场查看,搜集了项目工程基础资料。所搜集资料包括: (1)类似工程事故资料。 (
7、2)桥梁和隧道设计文献。 (3)工程区域内水文、地质、自然环境等资料。 (4)工程区域内建(构)筑物(含管线、民防设施、公路等)资料。 2、评估小组对所搜集资料进行了分析、归纳填写完毕风险源普查表。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序号风险源判断根据1人工挖孔桩(抗滑桩)作业小组调查与讨论2系梁、 承台施工小组调查与讨论3 墩柱施工小组调查与讨论4盖梁施工小组调查与讨论5梁板预制小组调查与讨论6桥面施工小组调查与讨论7隧道开挖施工小组调查与讨论8隧道衬砌施工小组调查与讨论9施工便道施工小组调查与讨论10拌和站建设小组调查与讨论11钢筋加工场小组调查与讨论12临时用电施工小组调查与讨论13爆破施工小组调查与
8、讨论3、根据本项目桥梁和隧道工程建设条件施工技术,对照风险源普查成果表,分析目前桥梁和隧道工程中存在风险源,评估小组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也许导致事故致险因子进行分析,致险因子分析采用系统安全工程措施,通过评估小组讨论会形式实行,并采用鱼刺图法进行分析。鱼刺图法进行事故致因分析分析致险因子时找到也许导致事故发生多种原因,并结合以往施工中发生经典事故得出如下检查表。风险源检查表序号风险源危险致因产生影响1人工挖孔桩作业人工挖孔桩作业及防护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严禁违章操作机械伤害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机械伤害护壁产生裂缝坍塌开挖爆破不妥人员伤亡提高装置失灵机械
9、伤害桩顶洞口防护不到位物体打击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严禁违章操作机械伤害孔内地下水涌注沉没、坍塌钢筋笼制作及沉放吊车未经检查、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事故机械伤害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覆盖易发生化学性爆炸。火灾、爆炸2系梁、 承台施工基坑开挖边坡开挖防护不到位易塌方。坍塌、材料堆放不规范。坍塌事故机械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机械伤害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触电、火灾模板拆除及安装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物
10、体打击机械伤害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覆盖易发生化学性爆炸。火灾、爆炸吊车未经检查、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事故。机械伤害信号指挥不规范。物体打击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严禁违章操作机械伤害材料堆放不规范。物体打击坍塌砼浇筑机械未经检查出现故障。机械伤害脚手板搭接不牢固。坍塌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严禁违章操作机械伤害3墩身施工模板安装与拆除材料堆放不规范。坍塌吊车未经检查、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事故。机械伤害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机倾斜。事故伤害施工中未按操作规程规定对操作。事
11、故伤害信号指挥不规范。物体打击脚手板搭接不牢固。高处坠落事故伤害安全防护不到位。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人员为按规定对佩戴安全带高处坠落钢筋安装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机械伤害物体打击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覆盖易发生化学性爆炸。化学爆炸火灾砼浇筑信号指挥不规范。物体打击机械未经检查出现故障。机械伤害安全防护设置不到位。高处坠落高空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系安全带。高处坠落人员未按规定对佩戴安全带。高处坠落4梁预制浇筑施工模板安装及拆除模板安装、拆除未按施工环节实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立体交叉作业易发生物体打击。物体打击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
12、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机械伤害物体打击机械未经检查出现故障。机械伤害信号指挥不规范。物体打击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爆炸、火灾吊物在空中倾斜坠落。人员伤害钢筋制作及安装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信号指挥不规范。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立体交叉作业易发生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爆炸砼浇筑及梁张拉机械未检查合格。机械伤害周围防护不到位。高处坠落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物体打击立体交叉作业。物体打击机具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触电张拉设备未校正。机械伤害张拉人员未参与培训
13、。事故伤害机械伤害张拉未按操作规程操作。事故伤害锚具不符合规定。机械伤害5施工便道挖掘机等现场机械设备未经检查,人员无操作证。机械及人员伤害机械无定期保养。机械伤害机械无操作规程。机械及人员伤害夜间施工照明局限性。人员、车辆伤害6混凝拌合场水泥储存罐防雷设施不到位或达不到防雷规定。雷击搅拌站作业平台保护设施不到位。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人员不佩戴或未对使用安全带。高处坠落夜间砼施工照明局限性。车辆伤害7钢筋加工制作吊装设备无检查合格证。车辆伤害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机械伤害物体打击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爆炸施工机具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接零
14、保护。触电作业人员未对佩戴劳保用品。人员伤害夜间施工照明局限性。人员伤害8盖梁施工模板安装与拆除材料堆放不规范。坍塌吊车未经检查、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事故。机械伤害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机倾斜。事故伤害施工中未按操作规程规定对操作。事故伤害信号指挥不规范。物体打击脚手板搭接不牢固。高处坠落事故伤害安全防护不到位。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人员为按规定对佩戴安全带高处坠落钢筋安装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机械伤害物体打击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覆盖易发生化
15、学性爆炸。化学爆炸火灾砼浇筑信号指挥不规范。物体打击机械未经检查出现故障。机械伤害安全防护设置不到位。高处坠落高空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系安全带。高处坠落人员未按规定对佩戴安全带。高处坠落9临时用电施工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触电、火灾10隧道开挖施工作业人员未对佩戴劳保用品。人员伤害夜间施工照明局限性。人员伤害施工中未按操作规程规定对操作。事故伤害挖掘机等现场机械设备未经检查,人员无操作证。机械及人员伤害支护不到位坍塌11隧道衬砌施工作业人员未对佩戴劳保用品。人员伤害夜间施工照明局限性。人员伤害施工中未按操作规程规定对操作。事故伤害现场机械设备未经检查,人员无操作证。机械及人
16、员伤害支护不到位坍塌通风条件不好人员伤害12爆破施工炸药库位置不合适,防火防潮不到位爆炸爆破人员操作不妥人员伤害爆破时安全防护不到位人员伤害13桥面施工作业人员未对佩戴劳保用品人员伤害安全防护设置不到位高处坠落施工中未按操作规程规定对操作事故伤害吊装设备无检查合格证车辆伤害4.2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评估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评估是采用定性和定量措施对风险事故发生也许性及严重程度进行估算。1、根据现场调查和设计资料分析确定各风险原因导致风险事件也许发生概率和也许产生后果。在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设计有关资料后,将多种风险原因导致对应事故发生概率及后果分别用1-5五个数值表达,其中,概率等级“1-5”分
17、别代表“很不也许”、“ 不也许”“偶尔”、“也许”、“很也许”,后果等级“1-5”分别代表“轻微”、“ 较大”“ 严重”“ 很严重”“ 劫难性” 如下表: 人员伤亡等级原则等级54321后果等级劫难性很严重严重较大轻微人员伤亡死亡(失踪)30或重伤10010死亡(失踪)30或50重伤10010死亡(失踪)30或10重伤50死亡(失踪)3或5重伤10重伤5事故发生概率等级原则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很也许50.030.30.1也许40.0030.030.01偶尔30.00030.0030.001不也许20.00030.0001很不也许1注:(1)当概率值难以获得时,可用频率替代
18、概率。 (2)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对数平均值。经济损失等级原则后果定性描述劫难性很严重严重较大轻微后果等级54321经济损失(万元)10000500010000100050005001000500注: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导致工程项目发生多种费用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多种费用2、评估小组结合本项目工程施工内容、安全管理方案、也许发生事故特点等原因确定,通过指标体系法对本项目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进行了估测,形成了本项目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汇总表。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汇总表 编号风险源风险估测作业内容严重程度也许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1人工挖孔桩作业1132系梁、 承台施工1113 墩柱施工31
19、44盖梁施工2145梁板预制1126桥面施工2127隧道开挖施工3238隧道衬砌施工3139施工便道施工11310拌和站11211钢筋加工场11312临时用电施工11413爆破施工4224.3风险等级确实定评估小组运用风险矩阵法即采用概率理论对风险发生概率和后果进行评估,根据已经确定了风险评估指标、每个风险原因后果等级、每个风险原因概率等级,将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和后果等级分别列在风险矩阵图上,两者垂直坐标交点区域为风险等级。1、风险等级原则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风险等级原则将风险指数分为“极高(级)、高度(级)、中度(级)、低度(级)”四个等级。其事故发生概率、后果等
20、级与风险等级(指数)关系如表4所示:表4 风险等级关系 后果等级概率等级轻微较大严重很严重劫难性12345很也许 5高度(II级)高度(II级)极高(I级)极高(I级)极高(I级)也许4中度(III级)高度(II级)高度(II级)极高(I级)极高(I级)偶尔3中度(III级)中度(III级)高度(II级)高度(II级)极高(I级)不也许2低度(IV级)中度(III级)中度(III级)高度(II级)高度(II级)很不也许1低度(IV级)低度(IV级)中度(III级)中度(III级)高度(II级)2、项目风险评估小组,将项目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汇总表与风险等级关系表相对照得出本项目各个风险源风险等级
21、。安全风险源等级表序号风险源等级大小1人工挖孔桩作业2系梁、 承台施工3 高墩施工4盖梁施工5梁板预制6桥面施工7隧道开挖施工8隧道衬砌施工9施工便道施工10拌和站11钢筋加工场12临时用电施工13爆破施工4.4风险应对措施为发明一种安全稳定施工环境,并保证项目管理目顺利实现和项目施工过程中方案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多种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决策风险等不稳定原因,针对本项目特点,针对也许存在高度风险源与一般风险编制了相对应应对措施。4.4.1高度风险源应对措施1、墩柱、盖梁施工应对措施(1)、参与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前应检查所有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品(安全帽、安全带、
22、梯子、跳板、脚手架、安全网等)必须安全可靠,严禁无防护作业。(2)、高处作业所用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必须从指定路线,严禁人员随起吊物一起上下。不得在高空投掷材料或工具等物,不得将易滚易滑材料堆放在高空作业平台上。(3)、工作完毕应及时将工具、零星材料、零部件等一切易坠落物件清理洁净,以防落下伤人,上下大型零件时,应采用可靠起吊工具。(4)、施工中应常常与当地气象台站获得联络,遇有雷雨、六级(含)以上大风时,必须停止施工,并将作业平台上设备、工具、材料等固定,人员撤离。(5)、运用塔吊施工时,应采用对应安全技术措施(6)、支立模板要按工序操作,当一块或几块模板单独竖立和竖立较大模板
23、时,应设置临时支撑,上下必须牢,整体模板合拢后应及时用拉杆斜撑固定。(7)、拆除模板作业时,应按次序分段拆除,不得留有松动或悬挂模板,严禁硬砸或用机械大面积拉倒,在起吊模板前,应先检查连接螺杆与否所有卸掉,确认无连接后方叫一起吊。(8)、浇注和振捣混凝土时不得冲击、振动模板及其支撑物。(9)、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照明,便携式照明应采用36V(含)如下安全电压,固定照明灯具距平台不得不不小于2.5米。2、临时用电安全控制措施(1)、施工现场用电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且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不小于4;供电系统始端、末端必须作反复接地;但线路较长时,线路中间应增设反复接地,其电阻值不应不小于10。(2
24、)、用电设备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漏电保护器)一箱(配电箱);漏电保护装置与设备相匹配。不得用一种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用电设备。(3)、熔断器规格应满足被保护线路和设备规定;熔体不得削小或合股使用,严禁用金属丝替代,熔体应有保护罩,管型熔断器不得无管使用,有填充材料熔断器不得改装使用;熔体熔断后必须查明原因并排出故障后方可更换,装好保护罩后方可送电;插销和插座必须配套使用。(4)、电焊机外壳应可靠接地,不得多台串联接地,电焊机裸露导电部分和转动部分应装安全保护罩;电焊机电源线必须绝缘良好。(5)、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电气着火,应立即将有关电源切断,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砂灭火3、隧道
25、工程施工安全措施一、进洞施工安全防备措施1)洞口土石方开挖洞口土石方开挖前,精确放出开挖边线,根据洞口地形状况,在开挖线以外510m开挖并作截水天沟,做好临时截排水设施,待洞门构造浇筑并回填完毕后及时施工永久排水系统。洞口段土石方开挖,采用挖掘机纵向分段、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高度35m,岩体坚硬时,采用人工配合机械修凿。开挖后及时对边、仰坡实行喷锚网加固防护。明洞段隧底开挖完毕后进行检查基底承载力,必要时进行地基处理,保证地基承载力满足规定,然后进行仰拱施工。施工过程中对坡面稳定、基底稳定等进行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坡面动态和支护工作状态,保证基坑稳定和施工安全。2)超前大管棚隧道进、出口地段岩
26、体较破碎,为保证进洞安全,设计为大管棚超前支护,待洞口预加固桩、开挖支护完毕后,则施工大管棚,大管棚施工措施和工艺如下:(1)施工导向墙在洞口岩壁上施工砼套拱作为大管棚导向墙,内设型钢钢架,按设计管棚位置埋设套管并与钢架焊接。套拱采用型钢钢架支设模板浇筑。(2)搭设脚手架砼到达一定强度后,在洞口搭设脚手架,钻机就位对中后固定,然后开始钻孔,钻孔过程中由专人测定钻孔精度,保证孔位精确。(3)钻孔与顶管运用管棚钻机作为钻孔机械。钻机就位后,由测量工按设计图精确画出钻孔位置。钻孔时,钻机大臂顶紧在掌子面上,当第一节钻杆钻入岩层,尾部剩余2030cm时停止钻进,接长第二根钻杆,用联接套把两根钻杆连接牢
27、固,又重新钻孔,直至钻孔到达规定深度(比管棚长0.5m以上)后,按同样措施拆卸钻杆。用钻机将大管棚逐节顶入孔内,连接管路并密封孔口,进行压水检查到达规定后,进行注浆。(4)大管棚注浆根据设计压注水泥砂浆,进行围岩加固。注浆参数符合设计规定。管棚施工见图1大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测量布孔钻机就位钻孔钻杆分节退出卸下顶管棚管节接长连接管路及密封孔口压水检查到达规定压浆质量检查到达规定压浆结束拌浆管内注浆(5)保证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施工前根据设计洞门里程和标高刷好洞门仰坡,假如边仰坡石质不良或为土质时,应根据地质状况用水平锚杆、挂网、喷砼加固,保证其稳定。设置两榀临时钢支撑工字梁拱架,焊好纵向连接
28、钢筋,并注意预留保护层。在两榀钢拱架上,按管棚设计位置(间距和水平标高、仰角),精确地焊上套管,套管外端焊一种法兰盘,用来平衡钻孔和压浆后座力,里面一端用胶纸封口,以防砂浆流入。套管导向直接影响管棚质量,必须严格按设计安装、焊牢。导管所有焊好加固模板后即可灌注套拱砼,边墙部分不影响管棚施工,可以在洞身开挖后一并施工。钻孔时应随时检查孔眼方向与外插角,以免超过误差程度。钻眼到达设计长度后,检查管内钻碴与否冲洗洁净,否则再用较小钻头加高压水在管内钻除余碴。压浆时注意将压浆管伸入孔底,保证压浆饱满。待水泥砂浆到达70%设计强度即可进行洞身拱部开挖。二、围岩稳定性差,开挖易发生掉块、塌方现象防止措施采
29、用超前小导管预支护施工技术,超前小导管采用无缝钢管制作,管长采用3.5m(预留止浆段不不不小于3m),导管加工在现场专业车间进行,其注浆孔采用钻床成孔,先将导管一端做成尖形,另一端加焊6管箍,并经质检人员检查合格方可交付使用。小导管钻孔前,先进行孔位测量放样,孔位测量做到位置精确,钻孔严格按放样进行,防止导致串孔,影响注浆效果。孔位外插角度符合设计规定。钻孔完毕后,先用高压风(或水)清孔,然后进行注浆施工。根据设计采用压注水泥砂浆进行围岩加固,必要时在施工中对富水地段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围岩加固。注浆压力控制在0.51.0Mpa。注浆前认真做好机具设备检修工作,并用清水进行试运转,发现问
30、题及时排除和修复,使其处在良好工作状态。对注浆管路系统包括接头、阀门等进行认真检查,如有破损予以更换,不好用接头、阀门不使用,防止注浆时在较高压力下发生脱扣。注浆管止浆和固定:在注浆管预定位置,用沾有胶泥麻丝缠绕成不不不小于钻孔直径纺锤形柱塞,把管子插入孔内,再用台车把顶管顶入孔内。使麻丝柱塞与孔壁充足挤压紧,然后在麻丝与孔口空余部分填充胶泥。注浆作业完毕后,对所有机具设备,尤其是搅拌机、注浆管、接头、阀门、贮浆桶等认真清洗洁净,收好后撤出洞外,并定期进行检查、保养,保证其处在良好状态,以备下段注浆使用。拌浆准备工作封 闭工作面制 作钢插管安 装钢插管钻 孔注浆联接管路及密封管口机具设备检查压
31、水到达规定压力流量到达规定结 束否否是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2、 隧道中防排水安全控制措施本隧道防排水设计采用“以堵为主防、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原则。富水地段通过超前帷幕注浆,减少围岩渗透系数,从而减小地下水渗出,同步二次衬砌采用内掺HE型抗裂高效防水剂,抗渗等级不得不不小于P8防水混凝土;通过系统治理,到达隧道不渗不漏无湿渍防水目。防水板质量检查:防水板铺设应均匀持续,搭接部位采用双焊缝,中间留出空隙以便充气检查。钢筋绑扎时要对防水层进行防护,所有靠防水板一侧钢筋弯钩及绑扎铁丝接口应设在背离防水板一侧。富水地段防水处理:对成股向外涌水地段,根据水量大小,采用埋设多根大直径
32、塑料管来取代软式透水管,采用喷混凝土来替代喷锚支护;在淋水地段,防水板打湿后,焊缝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预铺一层防水板引水,然后再按设计铺设防水板。隧道排水采用在衬砌背后环向和纵向设置软式透水管盲沟,隧道内设双侧沟加中心沟方式排水。环向透水管盲沟纵向每810m和集中出水口设置一环,两侧墙壁角设纵向盲沟,每隔812m将地下水引入洞内侧沟,纵向盲沟管与环向排水盲管、泄水管用变径三通连为一体,形成完整排水系统。三、洞身浅埋段易坍塌安全控制措施(1)加强跨沟壑浅埋段超前预测,为该段掘进和有效支护提供可靠参数。(2)若线下该段围岩破碎、节剪发育,需采用台阶施工法。开挖至起拱线下1米,坚持“弱爆破、短进尺、
33、强支护”原则;围岩暴露后首先找顶清除松动岩石后立即对围岩进行初喷砼cm封闭,然后按3榀/2米间距设H160工字钢,纵向用22螺纹钢间距1米电焊连接,铺设8( 1515)钢筋网、环向设置25中空组合砂浆锚杆间距1米梅花形布置、喷射砼至设计厚度。开挖高度要考虑洞内施工设备净空规定。 (3)制定落底开挖方案,即当弧形开挖、支护510米时,可进行台阶落底,采用微爆破或机械开挖1米,人工修戳、初喷封闭、安装落底边墙工字钢、纵向连接、挂网、锁脚环向锚杆、喷射砼、埋设水平收敛和沉降观测点。(4)下半断面落底施工。落底施工采用跳马口半幅开挖法,马口长度2.4m,以隧道中心线为界,先开挖右半幅下断面,接长边墙钢
34、架至墙底,进行锚、网、喷初期支护。然后跳马口开挖左半幅下断面,接长边墙钢架至墙底,进行锚、网、喷初期支护。与此同步,主副上断面掌子面继续向前短进尺掘进。(5)当左、右侧边墙支护到达15m时,先开挖右半幅仰拱,每次开挖5m,及时施工仰拱混凝土,安装中心排水沟模板,浇筑仰拱填充混凝土。再开挖左半幅仰拱,及时施工仰拱、填充混凝土。至此,斜井交叉口段正洞全断面支护封闭成环形成受力构造,为下步主洞正常迅速开挖施工发明了良好安全条件。(6)当开挖支护30m后,仰拱施工完毕开始推进衬砌台车,进行模筑混凝土二次衬砌施工,保证浅埋段施工安全顺利通过。(7)在衬砌前坚持对初期支护监控量测,提高监控量测频率,根据测
35、量数据成果及时调整开挖措施和修正支护参数。(8)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及专职安全人员必须加强值班检查,督促防止各类安全、质量事故发生。四、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隧道是地下工程,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特性,首先隧道周围及掌子面前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对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关系重大,不良地质条件极易引起隧道塌方、突泥涌水,不仅在技术上给隧道施工带来极大困难,也常常由于突发事故导致人身伤害、设备损失、工期延误;另首先,由于一般工程勘察手段局限性,无法完全精确查明洞身围岩状况,导致围岩划分段落误差,施工中假如完全照搬就有也许导致巨大挥霍或安全事故。结合该区隧道特点,本项目设计中采用地质雷达对掌子面
36、前方围岩进行预测。施工时接个水平超前地质钻孔进行核查和确认。五、其他风险控制措施(1)交通安全控制措施隧道洞内施工工作面多,装载、运送设备进出频繁,为防止交通安全事故,应保证装载、运送设施良好工作状态,装载、运送设施按照安全技术规程作业,安全警示标志、限速标志齐全,作业人员与运送设施按道行驶。洞内通风照明能见度满足行车规定,同步加强所有参建人员交通安全教育,遵守交通安全规章制度,保证安全行驶。(2)消防安全控制措施隧道内严禁明火作业。防水板铺设、钢筋安装施工区域设置有效且足够消防器材,放在易取位置并且设置明显标志。多种器材做到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不得挪用。4爆破施工控制措施一、爆破物品发放、
37、领取、退库制度1、各工班每次爆破作业前,必须填写爆破物品领用申请单,经现场领工员和工班长签字后送项目安全环境保护部复核签字,然后报主管安全项目领导审核签认后,方可到炸药库领取炸药雷管等爆破物品。2、必须具有安全员、爆破员资格证人员,才能领取爆破物品,并认真填写登记表。爆破物品领用申请单填写不规范、签字不全或无安全员、爆破员资格证人员到炸药库领取爆破物品,炸药库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发放爆破物品。爆破物品出库后,要有专人看守,严禁爆破物品无人看守。3、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私拿、私用、私藏、赠送、转让、转卖、转借爆破器材。严禁使用爆破器材炸鱼、炸兽。4、领取爆破器材时,领取人要对所领取爆破器材进行仔细清点
38、,并进行详细登记、签字。5、保管员在接到开据发料单后,首先要检查日期与否属当日;另一方面要检查前来领火工品人员与否属规定有资格人员,并且不少于两人,确认无误后安排在值班室等待,严禁领用人私自进入库房。当把所领取火工品数量清点移交完毕,领取人在发放台账上签好字后方能离开。保管员要将发料单妥善收存,月底与材料室查对。6、保管员每次要认真填写火工品使用追踪卡,领用人员凭追踪卡退还剩余火工品以及申请下次火工品数量,发出火工品数量要与现场使用追踪卡数量相符。7、严禁将炸药、雷管混装一起转运;严禁将爆炸物品直接发放给民工队保管和使用。8、当日未使用完爆破品必须退库,管库员须认真做好退库登记,保证账物相符。
39、二、爆破物品使用及有关规定1、各工班从事爆破作业人员,必须是持有爆破证并在当地公安机关立案爆破员,严禁非专业爆破人员实行爆破作业。2、各综合队使用爆破物品时,必须严格执行领用清退制度,爆破员领取爆破物品数量不得超过当班使用量。爆破作业人员要逐日做好爆破物品耗用记录,剩余爆破物品必须当日退库,并作好登记;否则,将对其进行严厉处理。3、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在危险区边界,设置警戒岗哨和标志;在爆破前发出信号,待危险区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后,始准爆破。爆破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发出解除警戒信号。、爆破作业人员有关规定:1、爆破工必须通过地方公安部门
40、正规培训,并持有公安部门颁发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方可上岗作业。2、爆破工必须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和各级政府制定条例、规章等制度。爆破作业必须按照爆破安全技术设计实行。3、爆破设计人员必须通过公安部门培训,持有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安全作业证,方能进行对应等级爆破设计。、露天爆破作业1、爆破作业应根据地形、地质和施工地区环境详细状况,采用对应防护措施。2、爆破器材应由装炮负责人按一次需用量提取,随用随取。放炮后剩余材料,应经专人检查查对后及时交还入库。3、装药应符合下列规定:、装药前,非装药人员应撤离装药地点;装药区内严禁烟火;装药完毕,应检查并记录装炮个数、地点;、不得使用金属器皿
41、装药;、起爆药包应在现场装药时制作;4、大雾天、傍晚和夜间不应进行爆破。确需在夜间爆破时,应采用有效安全措施。遇雷雨时应停止爆破作业,并迅速撤离危险区。5、起爆前应作好下列防护工作:、起爆应由值班指挥人员监督和统一指挥;、警戒区周围必须设警戒人员;警戒范围:小药量爆破应距离放炮地点200m以外,用药量较多爆破警戒距离应通过计算确定;、警戒区内人、畜应撤离,施工机具不能撤离应有可靠防护;、在有车、船通过施工地段,确定爆破时间,应事先与有关运送部门获得联络。6、起爆应符合下列规定:、导火索起爆时,点炮人员必须有计划地依次点炮并选好撤离线路及躲炮地点。每人每次点火应以信号雷管控制点炮时间,信号雷管引
42、线长度应比最短点炮引线短0.8m,其总长不得不不小于1米。、火花起爆必须用导火索或专用点火器材,严禁使用火柴、烟头和打火机。爆破中应记录起爆个数,最终一炮响后20min,方准进入爆破区检查。、当近处有闪电和雷声或云雨弥漫也许忽然发生雷电时,严禁使用电雷管起爆。、同一施工地段有若干地点同步爆破时,必须统一指挥,在所有警戒和防护工作未完毕之前,严禁任何一处起爆。7、起爆器手柄应一直由爆破组长一人保管。8、处理瞎炮应符合下列规定:、应由装药人当场处理;处理瞎炮时,不得撤除警戒;遇特殊状况,经施工负责人准许后,可在下次放炮或休息时处理;瞎炮位置应设置明显标志,其周围5m内严禁人员通行。、炮眼中爆破线路
43、、导火索、导爆索等检查完好时可将引线或电线重新接通,再行起爆。、应在取出堵塞物后重装起爆药包。、不得在残眼中继续打眼。、可在距瞎炮不不不小于0.6m处打一平行炮眼进行诱爆。、硝铵类炸药可用水冲淡。三、废爆炸物品销毁及事故汇报制度1、由于管理不妥、贮存条件不好或贮存时间过长,致使爆破器材安全性能不合格或失效变质时,必须及时销毁。2、销毁爆破器材必须通过检查。爆破器材在运送、贮存过程中由于外界条件恶化也许引起爆破器材变质,继续使用也许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故而不能只根据出厂有效期。3、经检查确认已经失效或不符合技术规定国标爆破器材,必须登记造册并编写书面汇报。汇报中应阐明需要销毁爆破器材名称、数量、销毁措施、销毁地点、销毁时间以及销毁原因,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由爆破专业人员按照爆破安全规程选择合适地点和措施进行。4、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