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兴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96672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兴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兴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兴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兴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兴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兴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单一国家已经难以独自面对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图。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

2、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表明,这一伟大创举是对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超越与创新。它致力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

3、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帮助各参与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各参与国是平等贡献者、受益者,甘苦与共、命运相连,携手应对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一带一路”建设还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4、、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文明多样带来文明交流,文明交流孕育文明融合,文明融合推动文明进步-文明差异不应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才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一带一路”建设高度尊重文明多样性,致力于于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为形成国际合作新格局、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选自2018年1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使得中国有能力为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提供中国智慧。B. 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

5、处于发展瓶颈期,积极寻找与他国新的合作方式已成为全球共识。C. “一带一路”建设是为了实现合作共赢,它重构了现有国际机制,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D. 在中国的领导下,“一带一路”建设的各参与国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论述了“一带一路”产生的背景、具体措施和重要意义,思路清晰,重点突出。B. 文章谈及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找到历史依据。C. 第三段用“共享的百花园”设喻,指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为了实现与其它国家的共同发展。D. 文章末段立足“文明”的角度,高屋

6、建瓴地论述了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见解深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既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又有美好的前景,可以说是植根历史,面向未来。B. “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彰显了广阔的全球视野和博大的人类情怀。C. 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可以解决当前全球化面临的问题。D. 文明多样会促进文明进步,所以“一带一路”建设高度尊重文明多样性,致力于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参考答案:1. A 2. A 3. C1.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知

7、识的理解分析能力。B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处于发展瓶颈期”于文无据。C项,“它重构了现有的国际机制”不对,与原文“一带一路建设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矛盾。D项,“在中国的领导下”错,有悖原文“各参与国是平等贡献者、受益者”的说法。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代词与指代内容之间的联系,将指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2.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

8、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A项,文章没有论述“一带一路”的具体措施。3. 试题分析:题干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C项,“可以解决当前全球化面临的问题”错,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只是为解决当前全球化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李利军表妹结婚,我开车带着表弟,从上海赶回泗阳参加

9、婚礼。路过蒋坝已日近午时,厨师表弟职业病犯了,说,去年在电视里看到,蒋坝在搞什么百船宴,看看吧。边走边看风景,一下子就到了湖边,车无法通行了。这时,肚子咕咕起了反应。湖边只有孤零零的两三户人家。一个老汉正在院外一小块水泥地上翻晒着泥鳅。老汉红红的脸庞,宽松的大腰裤,对襟褂子纽扣不扣,露出黑红的胸膛,一看,就是个每天干活,并且喜欢喝两口的人。“老人家,我们想找个地方吃中饭,哪里比较近?”他抬头望我们一眼:“很远呢,十几里地!走,到我家吃去!”看来,老汉家在搞渔家乐。跟着老汉下了大堤,堤下就是他的家。洪泽湖的水拍岸弄潮,几只湖鸭呱呱叫着,碧绿的水草婀娜摇曳。老伴在厨房烧饭,老汉说:“来人了,烧菜吃

10、饭!”老伴瘦瘦高高的个,一脸黝黑,她手扶门框,伸出头来问:“想吃什么?”“烧个鱼吧,随便什么鱼。”我说。湖水煮湖鱼,原汁原味。况且,靠湖吃湖,也不会贵到哪里去吧?没个规整的餐厅,也没像样的厨房,更没有服务员,这饭钱他们会怎么收?两个老人看起来淳朴,倒不像会宰人的样子。不一会儿,四个菜端上来,老汉和我们一起坐了下来。“大妈一起来吧?”我们邀请。大妈摆手。也许,怕账不好算吧?我们也就没再强求。“你喝酒吧?”老汉忽然想起什么,问我。“不喝,要开车。”我摆手。老汉说:“男人到湖边哪有不喝酒的?”冲表弟噘噘嘴,“你喝,让这个小青年开车!”老汉到屋里拿出一瓶貌似比较高档的原装酒,啪地打开,倒在两个玻璃杯子

11、里,示意我端一杯。我心一紧,这瓶酒也要算在我们头上了!只好硬着头皮端过杯子。青椒炒小虾,红烧鲢鱼,炒小藕,水芹菜炒干子,都是我爱吃的菜。估计菜一百块钱,酒就算两百块吧,三百块应该够了,放大点,总不会超过五百吧?我刚准备示意表弟去结账,见门口有个人影闪了一下,老汉大声说:“大砍刀,进来吧!”门外就进来一个粗壮的矮脚汉子,方头方脸,真像一把砍刀,我看着就发憷。大砍刀搓着手,嘿嘿地笑:“四爷,要帮忙吗?”我心里一惊,这下怕是碰着孙二娘的馒头店了,明早我和表弟就成包子馅,表妹的婚礼看来是参加不了了!“没啥,就两个人,你四娘就能搞定!”老汉自信地说。我心里暗暗叫苦,被宰几百块钱和失去生命来说,真的是小菜

12、一碟呀!我递个眼色给表弟,示意他瞅准机会打110报警,他个傻蛋却以为我要他去拍湖景,屁颠屁颠地拿着手机去拍照了。我心里凉了半截,恨由心生,都怪他要看什么百船宴,这下好,把小命都搭上了!表弟照一会儿湖景,回头看我有些坐立不安的样子,就掏钱去结账。“怎么能收钱呢?!”老汉啪地把筷子拍在桌上。当然不要钱!要命!我从头凉到脚后跟。这荒天野地的湖边,搞两条人命真是分分钟的事情,原先两个老人对付我们可能有些吃力,这下来个大砍刀做帮手,如果菜里下了蒙汗药,酒里做点手脚我的头真的晕了,眼前出现幻觉。“你这不是骂人吗?请还请不到呢!”老汉一脸不高兴。“就是!”大砍刀一脸讨好,连声说,“这湖边,十天半月的难得来个

13、人,晚上到俺家再喝几盅!”门口,不知何时,聚了四五个女人和孩子,拘谨地朝这边望。这可不是幻觉,我悄悄伸手掐了一下大腿。“湖里人家来客,添双筷子加个碗,收钱?湖里人做不出来!”老汉有些不屑,老伴也附和着说,“就是的!”大砍刀嘿嘿地笑,手不知道朝什么地方放,女人和孩子们不再拘谨,也呵呵地笑。告别渔翁夫妇,表弟开着车,转脸看我一眼,疑惑地问:“表哥,空调打够低了,你脑门上怎么都是汗哪?”“好好开你的车!”我擦着汗,问他,“下次再来的话,你还能找到这里吗?”(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7期)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是故事的亲历者,以“我”的口吻

14、叙述“我”和表弟寻餐馆、到老汉家吃饭结账等情节,有利于增强小说的真实性,也让读者更容易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B. 在跟着老汉往家走的时候,小说写了“我”眼前洪泽湖的景致,烘托了“我”在肚子咕咕起了反应时,能顺利找到吃饭地方的庆幸与放松,也使得小说张弛有致。C. 表弟在小说中是个配角,但也能反衬“我”,与“我”相比,表弟显得随性简单些。告别了渔家夫妇后,表弟才故意打趣我“空调打够低了,你脑门上怎么都是汗哪”。D. 小说用“我”问表弟能不能找得到这处湖边人家来结尾,问话里有害怕确实找不到的担心,因为这只是两三户人家的一处湖边;当然,更写出了能再与这些美好相遇的渴望。8. 文本中三处划线句子都是“我”

15、眼中老汉的言行,在“我”看来,非常突兀,请结合小说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分别分析对于老汉来说为什么也在情理之中。9. 试分析大砍刀这个形象在小说中的意义。参考答案:7. C 8. (1)我们是到了车无法通行的湖边见到老汉的,这一带连车路都没有,自然少有人去,应该是没受商品经济冲击的地方,老汉在“来的都是客”这个最淳朴的反应里邀约了“我”和表弟去他家做客。(2)这里是只有两三户人家居住的地方,邻里之间应该都很熟悉,所以老汉能认出闪过的人影,从大砍刀后面的问话里也知道邻里间平时是互相帮衬着的,老汉对我们陌生人都要相邀,当然会喊大砍刀进来吃饭。(3)从开始描写老汉每天干活、喜欢喝酒的形象可知老汉应该是个

16、直率的汉子,而且是他自己邀约的“我们”,拍桌子是这个热情仗义的汉子在遭受误解时最直接的一个反应。 9. (1)丰富了渔家劳动者群体形象:老汉和“大砍刀”是乡亲,大砍刀主动上门想提供帮助、邀请“我”去他家吃饭等有利于塑造渔家劳动者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群体形象。(2)使情节再生波澜:大砍刀和老汉的对话,让“我”从担心被宰几百块钱到了开始担心失去生命,大砍刀的形象加深了我对湖边人家的误会,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强化了小说讴歌单纯而温暖的人性美的主旨:大砍刀这个形象更加突出了“我”的戒备心理,反衬了湖边渔民的简单善良。【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

17、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表弟才故意打趣我”理解不准确,依据原文“示意他瞅准机会打110报警,他个傻蛋却以为我要他去拍湖景”“回头看我有些坐立不安的样子,就掏钱去结账”“转脸看我一眼,疑惑地问”,表明表弟还是没有揣摩出“我”的心思,不懂我当时的心理,所以,不是“故意打趣”。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句子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

18、富含意;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本题:第一处“走,到我家吃去!”,这是老汉的一句语言描写,表现了老汉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这句话的表达,在我看来,在这个商品经济社会中,没有想到老汉会邀请我们去他家,对于老汉来说“这荒天野地的湖边”,根本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所以他主动邀请陌生路人到他家吃饭,这是他最淳朴的反应;第二处“大砍刀,进来吧!”这是老汉对“大砍刀”的一句语言描写,表现了老汉对邻里的热情招待。这句话在我看来,着实让我大惊,本以为是老汉请来的一个“帮手”,对于老汉来讲,“门口有个人影闪了一下”他就能判断出是“大砍刀”说明他对“大砍刀”的熟悉,

19、也说明这个地方生活的人们很少,彼此都很熟悉,再加上“大砍刀”的一句“四爷,要帮忙吗?”又说明他们邻里之间处得关系很好,所以,老汉会很自然的邀请他也来吃饭;第三处“老汉啪地把筷子拍在桌上。”这是老汉的一个动作描写,这个动作,对“我”来讲,着实害怕,担心自己的小命会交代在这里,而对于老汉来讲,他把“我们”当做客人招待,而我们却要“掏钱”结账,这让好汉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因而不高兴了,再加上,前文“老汉红红的脸庞,宽松的大腰裤,对襟褂子纽扣不扣,露出黑红的胸膛,一看,就是个每天干活,并且喜欢喝两口的人。”对老汉的描写,一看老汉就是一个性子粗犷直爽的人,所以,这一动作对于老汉来讲很是自然的。【9题详解

20、】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形象及在文中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次要人物作用分析一般是指向主要人物、情节发展、主题表达等几个方面,但一定要结合文本内容做具体分析,不能照搬套话。本题:从人物上看,通过“四爷,要帮忙吗?”“这湖边,十天半月的难得来个人,晚上到俺家再喝几盅!”等语言描写,表现“大砍刀”乐于助人、热情善良、好客、淳朴的性格特点,他是渔家傲劳动者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群体形象的代表,因此他的意义在于“丰富了渔家劳动者群体形象”;从情节上看,“大砍刀”的一句“四爷,要帮忙吗?”与“没啥,就两个人,你四娘就能搞定!”老汉自信地说,他们之间的对话,让我产生“心里暗暗叫苦,被宰几百块钱和失去生命

21、来说,真的是小菜一碟呀!”“我心里凉了半截,恨由心生,都怪他要看什么百船宴,这下好,把小命都搭上了!”等误会,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情节再生波澜;从主题上看,正是“大砍刀”这一次要人物的心底善良,更有利反映现实生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心理,通过“大砍刀”,赞扬了单纯而温暖的人性美,强化了小说的主旨。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刘节:史家风骨士子魂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山大学历史系,以名流云集著称,陈寅恪地位最尊,自不待言。陈又与岑仲勉并称“二老”,加上刘节、梁方仲,则号称“四大教授”。刘节一度担任历史系主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在当时堪称岭南史学界的一大“重镇”。1926年,刘节考入清华

22、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和陈寅恪,专攻中国哲学史。清华国学研究院同学王力对刘节的印象和评价:“君待人无贵贱,一接以礼。视友事若己事,蔼然似长者。”在整个中国学术界,刘节与陈寅恪的师生情谊广为人知。据中山大学历史系老师回忆,逢年过节,刘节去拜望陈寅恪时,必对老师行下跪叩头大礼,一丝不苟,旁若无人。刘节还曾对学生说:“你们想学到知识,就应当建立师生的信仰。”但这句话在当时被当作罪证受到学生猛烈批判。1952年到1969年,在送恩师陈寅恪最后一程的陈门弟子中,长期陪伴老师左右的,唯独刘节一人。他是在任何压力下都绝不批陈的学生,义无反顾地与恩师同甘共苦,其自身所受苦难之深重已达无以复加之地,却还

23、经常主动把老师要受的苦难都揽到自己头上。1967年底,红卫兵要抬陈寅恪教授去大礼堂批斗,陈夫人出面阻止,被造反派狠狠推倒在地。刘节挺身而出,代替老师去挨斗。批斗会上,“小将”们对刘节轮番辱骂、殴打,之后又问他有何感想,刘节昂起头回答:“我能代替老师挨批斗,感到很光荣!”抗日烽火绵延,家国罹难,导致学人不能安于讲席,经受乱离流浪之苦,刘节可谓体验得真切。从刘节日记中可以看出,尽管背井离乡,生活条件恶劣,要靠中英庚款的研究经费资助才得以勉强度日,他却安贫乐道,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以治学和研究为乐。在治学上他主张求真、自信。他说,“考据学是求真之学”,“历史学家要有很强的自信力,一个历史学家要

24、坚定不移,不要为一时的风浪而动摇不定”。在“文革”期间,刘节先后遭受60多场批判,受到戴高帽、剃光头、被抄家、遭殴打、罚劳改等等非人待遇,在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刘节仍写下这样掷地有声的话:“人格同学问是一致的,决没有学问好而人格有亏的伟人。”表示“假定有一种势力要打破我的信仰,使我不能安静为学,我当然要抵抗设若有一种势力要阻碍我的志向,使我不能如愿以偿,我当然要拿出毅力来”。面对这类政治运动,现存的刘节日记没有留下这一时期的直接记录,但读书的人自能感受到他是以平常心、宽恕心处之的。这有一个旁证,据其学生姜伯勤后来回忆,作为“白专”学生的典型,他也参与批判了刘节唯心主义史学,但1959年本科毕业时

25、,刘节却向学校的党委领导表示:“你们要把姜某留下来,这个人能成器。”这既可见刘节的眼光,也可见其胸襟。刘节对子女的教育一贯民主、宽容,据刘节的儿子刘显曾回忆,“我感觉他对我们兄弟俩是慈爱而不溺爱,严格而不严厉”。在他看来,虽然父亲可以说“孔子的门徒”,但回想起来,父亲对儿子、妻子都是很平等、民主的。“他从来不说重话,可以说对儿子亦子亦友、对我母亲亦妻亦友”。在刘显曾20岁生日时,父亲对其说“感情要专一”。当时刘显曾正在上高中,当天他亲自来学校要儿子回家过生日,“在他看来这是我的成年礼了,所以要告诉我这个重要原则。【相关链接】 刘节,近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著述颇丰。在研究先秦古史、先秦诸子思想、

26、史学史方面有卓著成就,为了不被古代多种传说迷惑,他通过对古代文字的钻研去发现古史的真实材料。他多年开设史料学和史学史课程,著有中国史学史稿,这本书对历代修史制度、史籍之宏富多样和著名史家的成就均有翔实的论述,见解独到,尤其重视历史哲学的发展,是中国史学史学科重要代表作之一,著名史学家白寿彝称誉本书为“必传之作”。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20世纪50 年代以后的中山大学历史系,有大师陈寅恪、与陈并称“二老”的岑仲勉,再加上刘节、梁方仲两位教授,名流云集,堪称史学界的一大“重镇”。B. 文章第三段叙述了刘、陈的师生情谊。刘节对陈寅恪行下跪叩头大礼,任何压力下

27、不批陈,与恩师同甘共苦,代替老师挨批斗,这份诚挚的士子情怀令人钦佩。C. 文章在刻画刘节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刻画了刘节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挺身而出”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D. “文革”让刘节经历了非人的生活,而他却没有在日记中留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记录,可见他处事的平常心、宽恕心,姜伯勤事件也能从侧面表现这一点。5. 本文是如何体现传记文学的真实性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刘节先生身上体现着怎样的“风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参考答案:4. B 5. 引用了同时代的王力及刘节儿子等人对刘节的评价,从侧面烘托了传主形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引用

28、传主自己的言论、介绍他的著作,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叙写传主不同时期的真实经历,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6. 坚持信仰,保持独立的人格。“文革”期间,刘节遭受了非人待遇,他以平常心、宽恕心对待;艰难岁月中,以顽强的毅力,矢志不移,坚守人格和学问的纯净。安贫乐道,保持乐观心态。离乱岁月里,他背井离乡,勉强度日,却能保持乐观心态,以治学和研究为乐。治学严谨,不被传说迷惑,钻研,求真。他主张治学要求真、自信,也用一生践行著这一主张,对于学术,认真考据,不为政治风浪左右。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实用类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基本知识: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3.答题:“规范作

29、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中A项原文为“刘节一度担任历史系主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在当时堪称岭南史学界的一大重镇。”“史学界”应为“岭南史学界”;C项并没有心理描写。D项原文为“现存的刘节日记没有留下这一时期的直接记录”,而选项“他却没有在日记中留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记录”,表述不当。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

30、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

31、去随意评说。文章是传记,传记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确。本题中错误的选项基本都属于,曲解文意,只要回到文本中一一对照,便可发现错误。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文是如何体现传记文学的真实性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题目要求概括“真实性特点”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传记文学的真实性,主要体现在材料的真实性,比如文章中引用的材料,时间、事件等。考生筛选相关材料,组织答案即可。6. 试题分析:题干 “刘节先生身上体现着怎样的风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这是一道综合探究题,探究的题目有两类,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本题要求总结“风骨”也就是“优秀品质”应该是向内挖掘,考生要抓住主

32、要事件,明确观点,然后向内挖掘课文,联系文章。点睛:探讨文本反映得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价值影响,并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艺术处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

33、点。具体步骤: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 3”,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校书郎岁歉馑,其家虽给,而每饭不过一器,岁丰乃复。或问之,答曰:“四方病饥,独能饱乎?”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立诛之,寇亦引去。召为吏部郎中。逾月,拜御史中丞。李吉甫复

34、当国,出为湖南观察使。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元和十一年,为李道古代还,除给事中,拜京兆尹。方赴府,有神策校乘马不避者,即时搒死。帝怒其专杀,公绰曰:“此非独试臣,乃轻陛下法。”帝曰:“既死,不以闻,可乎?”公绰曰:“臣不当奏。在市死,职金吾;在坊死,职左右巡使。”帝乃解。以母丧去官。服除,为刑部侍郎,改礼部尚书,以家讳换左丞。俄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行部至邓,县吏有纳贿、舞文二人同系狱,县令以公绰素持法,谓必杀贪者,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奸吏坏法,法亡。”诛舞文者。太和四年,为河东节度。遭岁恶,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钧。北虏遣梅禄将军李畅以马万匹来市,所过皆

35、厚劳,饬兵以防袭夺。至太原,公绰独使牙将单骑劳问,待以至意,辟牙门,令译官引谒,宴不加常。畅德之,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以病乞代,授兵部尚书,不任朝请。忽顾左右召故吏韦长,众谓属诿以家事。及长至,乃曰:“为我白宰相,徐州专杀李听亲吏,非用高瑀不能安。”因瞑目不复语,后二日卒,年六十八。赠太子太保,谥曰元。(节选自新唐书卷 列传第八十八,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校书郎/B.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校书郎/C.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

36、/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校书郎/D.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校书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B. 神策,作为禁卫军是唐朝重要的军事支柱,负责守护京师、宿卫宫廷及行征伐事。C. 赠,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文中柳公绰受赠官职,可见朝廷对他肯定。D.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太宗、文忠。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柳公绰关注民生,很有恻隐之心

37、。灾荒之年,他家虽然供给充足,但他看到百姓受苦挨饿,就不忍心独自饱食,每顿饭吃得很少,直到丰年才恢复如常。B. 柳公绰意志坚定,斩杀懦弱下属。他任开州刺史时,少数名族军队经常袭扰开州城,他显示了坚定的退敌决心,杀掉了动摇军心的胆小下属,之后敌军退去。C. 柳公绰权衡轻重,维护法律尊严。他断案出乎邓县县令的意料,认为破坏法律比触犯法律的罪行更严重,所以只杀死了那个接受贿赂而关押在狱中的县吏。D. 柳公绰精忠无私,临终惦念国事。他临终前命人召来老部下韦长,大家都认为他要托付家事,他却一心想着徐州乱局,嘱咐韦长将他的建议转达给宰相。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怒其专杀,公绰曰:

38、“此非独试臣,乃轻陛下法。”(2)遭岁恶,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钧。参考答案:10. B 11. D 12. C 13. (1)皇帝对他擅自杀人生气。公绰说:“这不只是试探我的权威,(更)是轻视陛下的法规。”(2)遇到年成不好,他节省开支(费用),停止宴请宾客,吃穿与士兵一样。【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起居”表达“作息、举止”之意,应与“皆有礼法”构成主谓关系;“礼法”是一个词

39、,不能分开,排除AD;“举”表达“中举,考中”之意,不能与“法”相连;“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不断开,是唐代科举常选之外的制科,用于选用特殊人才。所以选B。【1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此题D句中“托疾”的意思是称病推托(可以推托的事项很多),并非只指居官者请求辞官。故选D。【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

40、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对象有误,杀死的不是“那个接受贿赂而关押狱中的县吏”,而是那个“玩弄法律行奸使诈的县吏”。故选C。【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专,擅自;试,称量,试探;乃,是;轻,轻视。第二句得分点:岁恶,年成不好;撙节,节省;辍,停止;钧,通“均”,一样。【点睛】对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

41、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县人。年幼时,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作息、举止都有礼法。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补授为校书郎。荒年歉收,他家虽然丰衣足食,但他每餐饭都不超过一碗,到丰年才恢复饭量。有人问他,他回答说:“四方的人都困苦饥饿,我

42、怎能独自吃饱呢?”经连续提升,任开州刺史。开州土地连着夷族部落,敌军经常逼近开州城袭扰,他属下的一个官员说:“我们的兵力不能阻止他们,希望暂时由他们的首领担任重要官职。”公绰说:“你与他们同流合污吗?怎么能违犯法律?”立即杀了他,敌军也就领军退走了。召回朝任吏部郎中。过了一个月,任命公绰为御史中丞。李吉甫再次主持朝政,让公绰外任湖南观察使。因湖南潮湿荒僻,不能迎接侍奉父母同去,请求在东都洛阳分司任职,没有被批准。元和十一年,柳公绰被李道古替代后返回朝廷,任命为给事中,拜授为京兆尹。公绰正去府衙途中,有一个神策军军校骑马不回避,立即用棍打死。皇帝对他擅自杀人生气。公绰说:“这不只是称量(试探)我

43、的权威,更是轻视陛下的法规。”皇帝说:“已经处死了,不向我报告,对吗?”公绰说:“这事不应该我报告,在大街上打死了人,(向上报告)是金吾的职责;在街坊间打死了人,(向上报告)是左右巡使的职责。”皇帝怒意才消释。公绰因为给母亲守丧而辞去官职。守丧期满,任刑部侍郎,又改任礼部尚书,因避祖父的讳改任左丞。不久,任命为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他巡行所辖地来到邓县,有两个县吏各因接受贿赂和玩弄法律条文一起囚禁在狱中。县令因为公绰一向秉公执法,认为一定会杀死贪污的县吏。公绰断案说:“贪污的县吏犯法,法律还在;奸猾的县吏毁法,法律就灭亡了。”就杀死了玩弄法律行奸使诈的县吏。太和四年,公绰出任河东节度使

44、。遇到年成不好,他节约开支(费用),停止宴请宾客,吃穿与士兵一样。北方的部族派梅禄将军李畅赶一万匹马来做生意,所经过的地方都热情地招待他,同时又加强兵力防止他们突袭掠夺。李畅到达太原,公绰只派牙将一人一骑去慰劳,用极友好的态度接待他,打开牙门,使翻译官引入拜见,宴席不超过常规。李畅感激他的恩德,还流出眼泪,在路上慢慢行进,不敢胡乱奔驰打猎。公绰因为生病请求朝廷派人代替他,回朝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可以不上朝见礼。忽然命亲随召来老部下韦长,大家认为公绰要把家事托付给他。到韦长来了,竟对他说:“替我报告宰相,徐州擅自杀害李听的亲信部下,除非任用高瑀镇守徐州,否则不能安宁。”接着闭上眼睛不再说话,过了两

45、天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八岁。追封为太子太保,追赠谥号“元”。5. 参考答案:9B 10D 11C 12B 13虽然多次因意见不合而贬官到外地,他的言论却更激切,不因为利害祸福而动摇自己的本意。所以(因此),最后曾公在同当政者意见不合中去世。当政者喜欢他的少,史书就果真可信吗?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李业字巨游,广汉梓潼人也。少有志操,介特。习鲁诗,师博士许晃。元始中,举明经,除为郎。会王莽居摄,业以病去官,杜门不应州郡之命。太守刘咸强召之,业乃载病诣门。咸怒,出教曰:“贤者不避害,譬犹彀驽射市,薄命者先死。闻业名称,故欲与之为治,而反托疾乎?”令诣狱养病,欲杀之。客有说咸曰:“赵杀

46、鸣犊,孔子临河而还。未闻求贤而胁以牢狱者也。”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及公孙述僭号,素闻业贤,征之,欲以为博士,业固疾不起。数年,述羞不致之,乃使大鸿胪尹融持毒酒、奉诏命以劫业:若起,则受公侯之位;不起,赐之以药。融譬旨曰:“方今天下分崩,孰知是非?而以区区之身。试于不测之渊乎!朝廷贪慕名德,旷官缺位,于今七年,四时珍御,不以忘君。宜上奉知己,下为子孙。身名俱全,不亦优乎!今数年不起,猜疑寇心,凶祸立加,非计之得者也。”业乃叹曰:“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投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

47、”业曰:“丈夫断之于心久矣,何妻子之为?”遂饮毒而死。述闻业死,大惊,又耻有杀贤之名,乃遣使吊祠,赙赠百匹。业子翚,逃避不受。蜀平,光武下诏表其闾,益部纪载其高节,图画形象。选自后汉书列传?独行列传【注】鸣犊即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鸣犊,后亦泛指贤臣。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B. 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C. 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D. 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11. 下列对文中

48、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居摄,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谓“居摄”。文中意为王莽代皇帝处理政事。B. 僭号,冒用帝王的称号或者超越自己本来地位的称号:“僭”意为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C. 博士,古为官名,是草拟文书奏章、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后也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的官员。D. 赙赠,古代丧葬礼极为隆重,耗财力很多,届时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常拿财物助丧家办理丧事,称之为“赙赠”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赶上王葬代替皇帝处理政事,李业托病辞去官职,关起门来不接受州郡的任命,以此表示不愿同流合污。B. 太守刘咸慕其名声,强行召其为官。李业以病相辞,激怒刘咸,刘咸欲将其下狱,诛杀他,幸得说客劝解,李业才没有入狱。C. 公孙述羞于不能将李业召来,派大鸿胪尹融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