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北京怀柔区渤海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乐知高山遇知音,心齐东海有大爱齐东海从小就喜欢音乐。一把口琴,让他的童年充满阳光和憧憬。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是学校文艺方面的骨干,协助老师组织每班同学在周会上的表演。他弹钢琴、做指挥、唱由聂耳等创作的进步音乐大路歌、毕业歌、送别等,还表演话剧。带着对音乐的爱好和执着,齐东海考取了北洋大学,那时他依然是大学的音乐活跃分子之一。他回忆说:“这期间的教育是我人生成长中最值得怀念的阶段。这个时期,不仅培养了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也为以后的爱乐之路打下基础。” 鉴于爱因斯坦、罗
2、曼罗兰、尼采、钱学森等中外杰出科学家、艺术家极好的音乐造诣,齐老师认为音乐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提升,意义重大。从1982年起齐老师开始举办交响乐欣赏讲座,1996年开设交响乐欣赏选修课,直至2006年结束,坚持10年。交响乐欣赏浓缩着交响乐的魅力和作曲家的人生精华,通过讲解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和他们的经典名曲,让学生通过音乐走进作曲家的人生世界,不仅培养学生对欣赏交响乐的兴趣、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欣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和谐的人、完美的人、有高尚人格的人。他编写了交响乐知识与欣赏、走近交响乐、音乐文化与音乐人生等教材,10年间,有近6
3、000名学生选修了交响乐欣赏这门课。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民族精神、与困难做斗争的顽强意志,通过音乐启迪学生智慧,拓宽学生人生视野。齐老师为营造高雅校园文化氛围,他每年亲自策划组织并具体操作6至7次音乐演出活动,如钢琴演奏音乐会、小提琴演奏音乐会、艺术歌曲和民族歌曲独唱音乐会、毛主席诗词合唱音乐会等。十年来,这样的音乐艺术活动先后举办了60余场。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齐老师邀请国内著名音乐家、艺术家、艺术教育专家、科学家、艺术团体,来校做讲座、搞演出,著名指挥家郑小瑛、著名音乐家卞祖善、艺术教育专家沈致隆、中科院院士郝柏林、杨叔子等都曾来学校。郑小瑛老师在报告前,对学生们说,“你们应该为有
4、像齐东海教授这样的老师感到骄傲。”1999年,在团委、学生会等配合下,齐老师还组织有器乐演奏特长的学生,组建了学生管弦乐团,举办纪念贝多芬、莫扎特、冼星海等诞辰、逝世周年音乐会40多场。为推动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歌咏活动,齐老师协助土木水利学院组建了:120人的大学生合唱团,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又组建了校大学生合唱团。齐东海教授今年已81岁,他曾担任过大连理工大学水利系副主任,他是土木水利工程领域的专家,更是国内知名的音乐教育领域的专家。2008年,学校教务处和党委统战部为齐东海从事音乐教育10周年举行了座谈会,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在理工科院校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一音乐教育。他被誉为
5、“大连理工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带头人和音乐教育家”。(选自陈肖东记音乐教育家齐东海教授,有删节)(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从小学到大学的音乐教育,特别是在北洋大学期间的音乐教育,不仅培养了齐东海教授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也为他以后的爱乐之路打下了基础。B像爱因斯坦、罗曼罗兰、尼采、钱学森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极好的音乐造诣,这充分说明,音乐培养了人的创新能力。C齐老师开设的交响乐欣赏选修课,浓缩着交响乐的魅力和作曲家的人生精华,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交响乐的爱好和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如何做人。D著名指挥家郑小瑛说的“你们应该为有像齐东海教授这样的老师感
6、到骄傲”这句话, 高度赞美了齐东海教授在培养音乐人才方面为大连理工学校所作的伟大贡献。E这篇传记以平实的语言,表现了齐老师热爱教育,执着音乐,敢于创新,并为此努力终身的高尚品质。文章主旨突出,结构清晰。(2)为了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精神以及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齐东海教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请分条加以概括。(3)开头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4)在理工院校设置音乐欣赏课,这一行为有人赞同,也有人不以为然。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参考答案:(1)BD 解析:B项说“音乐培养了人的创新能力”有点绝对化,文意为“音乐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提升,意义
7、重大”;D项说“培养音乐人才方面”不对,文中无此意。(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2)(6分)举办交响乐欣赏讲座,开设交响乐欣赏选修课,编著音乐教材,举办音乐艺术演出活动,邀请国内著名艺术家来校做讲座搞演出,组建管弦乐团,组建校大学生合唱团。(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6点即得6分) (3)(6分)文章这两段写齐东海教授在学生时期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2分)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使他的音乐天赋得以充分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他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也为以后的爱乐之路打下基础。(2分)他感觉到音乐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为他后来从事音乐教育打下了伏笔。(2分)(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答出三个要点的6分) (4)(
8、8分)示例:观点一:我赞成这种的做法。目前青年学A文知识文化素质比较欠缺,需要高尚音乐熏陶;音乐可以培养人审美情趣,提高其欣赏能力;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提升,意义重大;在高等院校设置音乐欣赏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 观点二:我不同意这种的做法。理工学院学生应该专注于科学研究,搞很多音乐活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科学是严谨的,务实的,而音乐是艺术的,是浪漫的,在短暂的大学学习中,两者的结合不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许多科学家都有极好盼音乐造诣,但并不是说每一个取得伟大成绩的人都需要音乐的熏陶。(两种观点都可以。意思基本正确、言之成
9、理即可。观点2分,理由每条2分。表述不全、不清,酌情扣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总想为你唱支歌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
10、的孤岛,四周为浩输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日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日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躜躜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
11、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苦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那天就是这
12、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大西北并不苍白
13、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4.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第段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B. 文章第段“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表明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C. 文章第段“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表明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突出强调了大西北的坚韧顽强。D. 文章第段和第段通过议论和抒情,写出了作者对大西北的深情。5. 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
14、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 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 A 5. 第一问: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第二问: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风貌。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6. 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内容判断正误,此题A项考核文章的艺术手法,BC项考核句子的含义和作用,D项考核表达方式,其中A项,没有“夸张”,从
15、文中的“仿佛”、“胳膊”、“尸体”等词,不难看出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而面对因缺水而死亡的胡杨林,作者把它想象成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自然是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一般都是为了达到生动形象地塑造某种形象的效果,这里也不例外。作者又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把因缺水而死的胡杨林方阵想象成古战场,把痉曲干枯的树枝比喻成战士的胳膊,又用拟人的手法,叙述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死去的自己呐喊,形象生动地塑造了胡杨林死而不屈的形象,震撼人心,就连作者自己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5.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重点考核情节概括,情节概括往往概括物象的
16、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以及表达方式变换的句子。此题概括物象的特征,答题时注意根据文章中的重点句子“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概括其“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分析作用要结合全文,文章的主旨是歌颂大西北,“民勤人”“左公柳”是大西北的典型形象,写这两个形象就是要“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风貌”“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答出情节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内容和读者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17、。此题首先根据结尾段落中的语句“它体不盈握,状苦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概括其“美丽”的特征,然后结合语段的位置在结尾,应该和文章的主旨有关,结合文中句子“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概括“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
18、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3.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过度在意健康反而不利于健康西班牙趣味月刊载文说,为了预防疾病的侵袭,药品和营养品产业推出了一系列产品、生活准则和应摒弃的不良习惯清单,为的是能让人们延年益寿。在药片综合症流行的今天,人们过度在意健康反而不利于健康,在抢占市场的战略引导下,大型医药企业甚至开始觊觎健康人群的医药市场。文章说,英国医学旅行杂志曾在其读者中做过一项民意调查,旨在确定那些最常见的“非疾病”。调查结果显示200多种状态属于“非疾病”,名列首位的是老年人的一些怪癖,然后是倦怠厌烦的情绪、黑眼圈、秃顶、雀斑、
19、招风耳、灰头发或白头发、分娩和时差反应等等。商业公司试图说服人们相信那些正常的生理过程属于病症,促使人们相信一些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个人困扰也属于健康问题。性格腼腆被称为社交焦虑紊乱;工作中缺乏恒心和自制力则变成注意力不足;失去至亲或是一段感情破裂带来的痛苦成了创伤后抑郁症;月经前的情绪波动成了月经前营养不良或机能障碍。为此,在美国调整血清素含量的药物已经被普遍使用,如最为人所知的氟西汀。近年来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疾病类型,比如荷兰科学家宾格豪尔斯在对3%的荷兰人调查后提出的“空闲病”,表现为一些人对假日或空余时间无所适从。还有“思乡病”,通常是指那些移居他国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另外,还有蜘蛛恐惧症、
20、天文恐惧症、恐雨症和恐海症等一系列精神病学上记录在案的恐惧症。目前医药产业经常使用的另一个策略是把一些轻微症状定性为严重疾病的征兆。比如说把疲倦定性为慢性疲乏症状,或是把周期性的腹泻和便秘定性为应激性结肠炎的症状。在美国和新西兰对处方药品直接进行广告宣传是合法的,这和医药产业夸大其词的策略也有很大关系。汉诺威达特茅斯医学院的莉萨施瓦茨提醒人们注意避免把一些日常的小问题诊断为某种疾病的危险倾向,比如认为普通的鼻腔黏膜炎是过敏性鼻炎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提法,健康可以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的极好状态”,而如果完全按照该定义的字面意思,很少有人能达到健康的标准。人们对于健康的狂热追求没有限度。
21、现在有些人已经不需要出现任何症状,只要了解患有某种疾病会有何危害,就会自动把自己归入病人行列。调查显示,越是富有的国家在医疗体制上的投入越多,饮食也越好,而人们感觉自己患有某种疾病的倾向也越明显。有什么办法能抑制这种倾向呢?解决方法可以是使用那些建立在确凿实验基础上的药物,并且只有在验证有效的情况下再采取进一步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文章说,“患者”本人也可以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因为现在人们通常对健康的过度在意恰恰是不利于健康的。我们的需要是一致的:让健康人安静地生活吧。1、以下对相关行业“抢占市场”做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试图说服人们相信那些正常的生理过程属于病症。、促使人们相信一些社会生活
22、中遇到的个人困扰属于健 康问题。、经常把一些轻微症状定性为严重疾病的征兆。、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的极好状态”。、以下表述,不属于“过度在意健康”的一项是()、英国医学旅行杂志曾在其读者中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在美国调整血清素含量的药物已经被普遍使用。、某些科学家提出“空闲病”“思乡病”等许多新的疾病类型。、人们了解患有某种疾病会有何危害,就自动把自己归入病人行列。、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药品和营养品产业推出一系列产品、生活准则和应摒弃的不良习惯清单,也是为了实施抢占市场战略。B、医药产业无孔不入,觊觎健康人群的医药市场,又夸大其词,如在美国和新西兰对处方药品直接进
23、行广告宣传合法化。C、某些西方国家在医疗体制上的投入越多,饮食也越好,而人们感觉自己患有某种疾病的倾向也越明显。D、为了抑制“杞人忧天”的倾向,要让健康人安静地生活,也可以使用建立在确凿实验基础上的药物,并且再采取进一步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参考答案:1D2A3B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戊子中秋记游 【清】 袁枚佳节也,胜境也,四方之名流也,三者合,非偶然也。以不偶然之事,而偶然得之,乐也。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乾隆戊子中秋,姑苏唐眉岑挈其儿主随园,数烹饪之能,于烝彘首也尤,且曰:“兹物难独噉,就办治,顾
24、安得客?”余曰:“姑置具,客来当有不速者。”已而泾邑翟进士云九至。亡何,真州尤贡父至。又顷之,南郊陈古渔至,日犹未昳。眉岑曰:“予四人皆他乡,未揽金陵胜,盍小游乎?”三人者喜,纳屦起,趋趋以数,而不知眉岑之欲饥客以柔其口也。从园南穿篱出,至小龙窝,双峰夹长溪,桃麻铺芬。一渔者来,道客登大仓山,见西南角烂银坌涌,曰:“此江也。”江中帆樯如月中桂影,不可辨。沿山而东至蛤蟆石,高壤穹然。金陵全局下浮,曰谢公墩也。余久居金陵,屡见人指墩处,皆不若兹之旷且周。窃念墩不过土一抔耳,能使公有遗世之想,必此是耶。就使非是,而公九原有灵,亦必不舍此而之他也。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
25、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方知不从其外观之,竟不知居其中者之若何乐也。还园,月大明,羹定酒良,彘首如泥,客皆甘而不能绝于口以醉。席间各分八题,以记属予。嘻!余过来五十三中秋矣,幼时不能记,长大后无可记。今以一彘首故,得与群贤披烟云,辨古迹,遂历历然若真可记者。然则人生百年,无岁不逢节,无境不逢人,而其间可记者几何也!余又以是执笔而悲也。【注】噉:同“啖”,吃 昳(di):午后太阳偏斜,指午后 羹定:肉熟。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姑苏唐眉岑挈其儿主随园, 挈:带领B、数烹饪之能 数:技艺C、予四人皆他乡,未揽金陵胜 揽:游览D、竟不知居
26、其中者之若何乐也 竟:竟然5、一下各组句子中,不能直接体现金陵胜景的一组是:(3分) ( )A、从园南穿篱出,至小龙窝,双峰夹长溪,桃麻铺芬。B、江中帆樯如月中桂影,不可辨。沿山而东至蛤蟆石,高壤穹然。C、就使非是,而公九原有灵,亦必不舍此而之他也。D、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快乐过了怕忘记,就必然用文字写下来保存它。这次中秋游记还真是这样,待游客作诗文后,作者主动提出为诗文写一篇记。B、苏州唐眉岑烹蒸猪头的本领很高。这从文章最后的肉已熟酒又醇,猪头烂如泥,客人都觉得味道美而吃个不停可以看出唐眉
27、岑的厨艺确实高。C、金陵胜景多多。翟云九、尤贡父、陈古渔和唐眉岑都不是金陵本地人,后大家一起游金陵,先从园南穿篱出,最后登永庆寺亭,此时太阳已经落山。D、作者认为,使谢公产生出世思想的,必是蛤蟆石这个地方。因为虽然作者久居金陵,心想墩不过是一堆土, 但多次见人指点的谢公墩位置都不如蛤蟆石。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5分) (2)今以一彘首故,得与群贤披烟云,辨古迹,遂历历然若真可记者。(5分) 参考答案:附:文言文翻译:佳节、胜景、四方的名流,三件事合在一起,不是偶然的事。不偶然的事能偶然得到,真是快乐。快乐过了怕它忘记,就必然
28、用文字写下来保存它,古代人都是这样的。乾隆戊子年中秋节,苏州唐眉岑带着他儿子住在随园,向我数说他的烹调本领,以蒸猪头为最好,又说:“这东西难以独吃,如现在做好,哪里就有客人来?”我说:“暂且备办起来,或许有不速之客来。”过了一会儿,泾县翟云九进士到。再过一会儿,仪征尤贡父到。又过了一会儿,南郊陈古渔到,这时太阳还未西斜。眉岑说:“我们四个人都是外地人,没有游览过金陵的胜景,何不出去游玩一下?”三人很高兴,穿上鞋站起来,几次显出很急迫的样子,却不知道眉岑是想要让客人饥饿一下以便有好胃口。从随园南面穿过篱笆出来,到小龙窝,两座山峰之间夹着一条长长的小溪,桃林和麻田散发着清香。来了一个渔夫,领着客人
29、登上大仓山,见西南角上银白闪光水浪汹涌,渔夫说:“这是长江。”江中船帆桅杆像月亮中的桂树影,依稀分辨不清。沿着山向东到蛤蟆石,高山像帐篷顶一样中间高四面低。整个金陵都在脚下漂浮,渔夫说这是谢公墩。我久住金陵,多次见人指点谢公墩的位置,都不如这里旷大而四面都可看到。心想墩不过是一堆土罢了,能够使谢公产生出世思想的,必定是这儿!就算不是,谢公如地下有灵,也必然不会舍弃这里而到别处去。从蛾眉岭登上永庆寺的亭子,太阳已经落山,四处升起了晚霞,看随园的楼台,像罩上了一层轻轻的面纱,高低远近似隐似现,又像用镜子自照,喜爱自己的俊美。这才知道不从外面观看,竟然不知道住在里面是多么快乐。回到随园,月亮大放光明
30、,肉已熟酒又醇,猪头烂如泥,客人都觉得味道美而吃个不停,直到喝醉。酒席上分八个题目各作诗文,叫我做记。嘻! 我过了53个中秋节,年幼时的情景不记得,长大后没有什么好记的。如今因为一个猪头的缘故,能和众贤才游赏胜景,辨识古迹,于是清清楚楚好像真值得记下来。然而人生百年,没有一年不逢节日,没有一处不遇到人,这中间真值得记的有多少呢!因为这个缘故,我握着笔又感到很悲哀。略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憧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中书监高允每叹曰:“
31、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倦乃不觉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李孝怡礼上座博士严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乃不遗一字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以才名拜太学博士,征署彭城王元勰法曹行参军,甚见重。尚书令王肃曾咏悲平城诗,勰甚嗟其美,欲使肃更咏,乃失语云:“王公吟咏情性,声律殊佳,可更为诵悲彭城诗乎?”肃因戏勰云:“何意悲平城为悲彭城也?”勰有惭色,莹在座,即云:“所有悲彭城,王公自未见耳。”肃云;“可为诵之。”莹应声云:“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肃甚嗟赏之,勰亦
32、大悦,退谓莹曰:“即定是神口。今日若不得卿,几为吴子所屈。”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命途多舛者,以命归之,必尽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孝昌中,于广平王第掘得古玉印,敕召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令辨何世之物,莹云:“此是于阗国王晋太康中所献。”乃以墨涂字观之,果如莹言,时人称为博物。累迁国子祭酒,及出帝登阼,莹以太常行礼,封文安县子。稍以功迁仪同三司,进爵为伯。薨,赠尚书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节选自魏书祖莹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生徒悉集/莹夜读倦/乃不觉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李孝怡
33、礼上座/博士严/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乃不遗一字/B. 生徒悉集/莹夜读倦/乃不觉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李孝怡礼上座/博士严/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乃不遗一字/C. 生徒悉集/莹夜读倦/乃不觉/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李孝怡礼上座/博士严/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乃不遗一字/D. 生徒悉集/莹夜读倦/乃不觉/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李孝怡礼上座/博士严/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乃不遗一字/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博士”,官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传授。B. “孝昌”,是指年号,
34、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C. “伯”,古代被君主封赏的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D. “薨”,古代称诸侯之死,位高之人专用,后世也指有封爵的大官或大夫之死。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祖莹勤奋好学,声名日盛。他日夜苦读,父母怕他生病,但阻止不了,他常偷偷地等父母睡下,燃火读书,并遮盖窗户,后被发觉,因此声誉更盛。B. 祖莹才思敏捷,处变不惊。元勰想让王肃再吟咏一遍悲平城,由于说错名字而觉惭愧,祖莹随机应变当即诵读悲彭城,王肃惊叹,元勰大喜。C. 祖莹直爽侠义,受人赞美。处境困窘失意、命运充满不顺屡受挫折的士大夫,都
35、会托命于他,他必然会尽力关怀救助,因此他周围的士人越来越多。D. 祖莹博闻多识,辨物准确。皇帝下诏让祖莹与李琰之辨别所挖宝印为何世之物,祖莹说是于阗国王在晋太康时献给皇上的礼物,经验证,果如所言。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2)以才名拜太学博士,征署彭城王元勰法曹行参军,甚见重。参考答案:10. A 11. D 12. C 13. (1)中书监高允常常赞叹说:“这青年的才能和器局,不是诸生所能赶得上的,终将有远大前途。”(2)祖莹凭借才学名声被任命为太学博士,被征召为彭城王元勰的法曹行参军,很被器重。【10题详解】本题
36、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捕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晓”应作“觉”的宾语,应断在前,故排除C、D项;“于前”应和“置礼”相连,应断在前,故排除B。译文:学生们全部集合,祖莹晚上读书太劳累了,竟不知天亮了。博士十分着急地催促他去讲课,忙乱中祖莹误把同房间学生李孝怡的礼拿到讲台上去了。博士十分严厉,祖莹
37、不敢回去换书,于是只好把礼放在前面,背诵尚书里三篇文章,竟不漏一字。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大夫的死为“卒”。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
38、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理解有误,“多”,赞美,与现代汉语“多”义不同。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注意以下重点字词:(1)每:常常;才器:才能和器局;及:比得上;远至:有远大前途。(2)以:凭借;拜:授予官职
39、或任命;征署:征召,任命;见,被。【点睛】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有着特殊的阅读规律和方法。一、以表明时间的词语为纲绳,去串起人物的一生经历。二、以表明官职的升贬为轴心,去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三、以问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以及事件经过为切口,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四、以传记的写作特点为楔子,去把握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观点。参考译文:祖莹,字元珍,是范阳遒县人。祖莹刻苦好学,沉湎于书籍之中,夜以继日,父母担心他会读出病来,想禁止他苦读却禁止不了。他经常在炭灰之中藏着火种,赶走仆人,等父母睡觉之后,燃火读书,用衣被遮住窗户,以防泄漏光亮,被家人发觉。由此他的声誉更高了。中书监高允常常赞叹说:“这青年的才
40、能和器局,不是诸生所能赶得上的,终将有远大前途。”当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授尚书,选他为都讲。学生们全部集合,祖莹晚上读书太劳累了,竟不知天亮了。博士十分着急地催促他去讲课,忙乱中祖莹误把同房间学生李孝怡的礼拿到讲台上去了。博士十分严厉,祖莹不敢回去换书,于是只好把礼放在前面,背诵尚书里三篇文章,竟不漏一字。讲完之后,李孝怡感到惊异,向博士说明了原委,学中师生全都大为惊奇。后来高祖听说此事,召他入内宫,要他诵背五经章句,并讲述大义,皇帝赞叹不已。祖莹凭借才学名声被任命为太学博士,被征召为彭城王元勰的法曹行参军,很被器重。尚书令王肃曾经吟咏一首悲平城诗,彭城王元勰很是叹赏其文辞优美,想让王肃再吟咏,
41、却失口说:“王公您吟咏情性,词语声律,都特别优美,是不是可以再吟一遍悲彭城诗?”王肃就开玩笑说:“怎么悲平城变成了悲彭城了?”元勰面有惭愧之色。祖莹当时在座,就说:“有悲彭城,只不过是王公您没有见过。”王肃说:“可以为我们读一读。”祖莹应声诵读:“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王肃听罢,很是惊叹赞赏。元勰也大为高兴,回来对祖莹说:“你真是神嘴啊。今天若不是你,我差点被吴子所压服。”祖莹以文学为世人所重,他常对人说:“文章必须自出匠心,成一家风骨,怎能和别人求同呢?”祖莹性情豪爽,气节很高,处境困窘失意、命运充满不顺屡受挫折的士大夫,都会托命于他,他必然会尽力关怀救助,当时人也因
42、此夸奖他。孝昌年间,在广平王府第挖得古代玉印,皇帝下诏让祖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去辨别它是什么时代的东西。祖莹说:“这是于阗国王在晋朝太康年间献给皇上的礼物。”于是用墨涂字验看,果然像祖莹所说那样,当时人称赞他博闻多识。他多次升迁后担任国子祭酒,等到出帝登基,祖莹以太常卿的身份主持大礼,被封为文安县子。渐渐地因功迁升仪同三司,晋封为伯爵。他去世以后,朝廷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6.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
43、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_2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3_,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斧斤以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斯天下之民至焉A. 与相同,与相同B. 与不同,与不同C. 与相同,与不同D. 与不同,与相同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
4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C. 黎民不饥不寒。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填然鼓之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 弃甲曳兵而走5. 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生产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B. 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C. 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D. 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
45、了。6. 翻译: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参考答案:2. B 3. C 4. D 5. C 6. (1)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不满。(2)老百姓不挨冻受饿,能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人啊。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言虚词的把握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 题中种“以”是“按照”; “以”解释为“用”; “之”代词; “之”结构助词“的”,与不同,与不同,B项判断正确。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言实词中古今异
46、义词的把握能力。选项中A. “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B项中 “谷”是粮食作物的总称;C“黎民”与现代汉语相同;D“然而”古义为“这样却”。答案为C项。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题干中所给例句中的“鼓”是名词作动词,解释为“敲鼓”,选项ABC中,都是名词作动词,D项中没有活用,“走“是古今异义词,解释为“跑”。5.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C项, “表明害民的是荒年”表述错误,应该是要批评,梁惠王推脱责任的错误认识。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6.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语句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析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句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