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义和尚真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珠子灯 汪曾祺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几个女佣人,穿了干净的衣服,头梳得光光的,戴着双喜字大红绒花,一人手里提着一盏灯;前面有几个吹鼓手吹着细乐。远远听到送灯的箫笛,很多人家的门就开了。姑娘、媳妇走出来,倚门而看,且指指点点,悄悄评论。这也是一年的元宵节景。一堂灯一般是六盏。四盏较小,大都是染成红色或白色而画了红花的羊角琉璃泡子。一盏是麒麟送子:一个染色的琉璃角片
2、扎成的娃娃骑在一匹麒麟上。还有一盏是珠子灯:绿色的玻璃珠子穿扎成的很大的宫灯。灯体是八扇玻璃,漆着红色的各体寿字,其余部分都是珠子,顶盖上伸出八个珠子的凤头,凤嘴里衔着珠子的小幡,下缀珠子的流苏。这盏灯分量相当的重,送来的时候,得两个人用一根小扁担抬着。这是一盏主灯,挂在房间的正中。旁边是麒麟送子,玻璃泡子挂在四角。到了“灯节”的晚上,这些灯里就插了红蜡烛。点亮了。从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接连点几个晚上。平常这些灯是不点的。屋里点了灯,气氛就很不一样了。这些灯都不怎么亮(点灯的目的原不是为了照明),但很柔和。尤其是那盏珠子灯,洒下一片淡绿的光,绿光中珠幡的影子轻轻地摇曳,如梦如水,显得异
3、常安静。元宵的灯光扩散着吉祥、幸福和朦胧暧昧的希望。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王常生在南京读书,秘密地加入了革命党,思想很新。订婚以后,他请媒人捎话过去:请孙小姐把脚放了。孙小姐的脚当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来就不像裹过的。孙小姐是个才女。孙家对女儿的教育很特别,教女儿读诗词。除了长恨歌、琵琶行,孙小姐能背全本西厢记。嫁过来以后,她也看王常生带回来的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和林译小说迦茵小传、茶花女遗事两口子琴瑟和谐,感情很好。不料王常生在南京得了重病,抬回来不到半个月,就死了。王常生临死对夫人留下遗言:“不要守节。”但是说了也无用。孙王
4、二家都是书香门第,从无再婚之女。改嫁,这种念头就不曾在孙小姐的思想里出现过。这是绝不可能的事。从此,孙小姐就一个人过日子。这六盏灯也再没有点过了。她变得有点古怪了,她屋里的东西都不许人动。王常生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永远是什么样子,不许挪动一点。王常生用过的手表、座钟、文具,还有他养的一盆雨花石,都放在原来的位置。孙小姐原是个爱洁成癖的人,屋里的桌子椅子、茶壶茶杯,每天都要用清水洗三遍。自从王常生死后,除了过年之前,她亲自监督着一个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女佣人大洗一天之外,平常不许擦拭。里屋炕几上有一套茶具:一个白瓷的茶盘,一把茶壶,四个茶杯。茶杯倒扣着,上面落了细细的尘土。茶壶是荸荠形的扁圆的,茶
5、壶的鼓肚子下面落不着尘土,茶盘里就清清楚楚留下一个干净的圆印子。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除了逢年过节起来几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整天地躺着。除了那个女佣人,没有人上她屋里去。她就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屋里一点声音没有。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的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女佣人在扫地时,常常扫到一二十颗散碎的珠子。她这样躺了十年。她死了。她的房门锁了起来。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
6、上的声音。(节选自汪曾祺全集)(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 结尾一段形象地写出了孙淑芸的命运,语言含蓄,内涵丰富。B. 孙小组变得古怪了,这是因为她无力反抗命运,而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封建伦理 的不满。C. “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这句话暗示读者,王常生婚后不到三年就死了。D. 小说开头描写了当地元宵送灯的风俗,颇为详细,虽然与小说主体没有什么关系,却体现了作者对民间文化的喜爱。E. 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孙淑芸的命运的深切同情。(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鉴赏画线的句子(6分)答:(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孙淑芸”这一人物形象。(6分)答:(4)小说为
7、什么以“珠子灯”为题,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拟题的理由。(8分)答:参考答案:(1)BD 解析:B项孙小姐并没有表现出对封建伦理的怨恨,D项小说开头对风俗的描写与小说是有机融合的,并不是没有关系。(2)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对屋外动物活动的描写,写出麻雀、斑鸠等动物充满生机的生命活动。动物们的热闹与屋中死寂的氛围、孙小姐枯寂的内心世界对比(或反衬),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孤寂。(3)孙淑芸是一个知识、有文化但有非常浓重的封建贞节思想的旧中国女性形象。她虽然受过较为开明的教育,接触过新的思想,但却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丈夫死后,她为了恪守封建贞操观,维护家庭“荣誉”,在“新房”里默默地躺了十
8、年,终于寂寂死去。(4)因为珠子灯是小说线索,在小说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珠子灯表现了风俗人性、传统文化,为小说营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社会环境;因为珠子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它的华与衰与小说人物的兴与亡是同步的;因为珠子灯表现主题,通过珠子灯的这一形象,作者了对孙小组悲剧命运的同情与深度思考。解析:本文以“珠子灯”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通读全文,可推知它是贯穿全文。【思路点拨】小说标题含意与用意答题注意事项: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挖掘含意,注意表里虚实,指代双关比喻;体会用意,注重多个角度,时
9、间地点氛围;形象为题,侧重线索情节,强调主旨情感;思路清晰,答题分清要点,尽量对号入座。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人的一生中会遇到一些特别重要的人,他们照耀了你的生命,成为了你人生故事中最美好的一部分。有些人,你或许许久未见;有些人,一直在你身边。也许,我们应该写写关于他们的事情。写不完所有人,就写某个人;写不完所有事,就写某些事。以“生命中最美好的人”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书写规范,行文流畅,结构完整,使用细节描写增强文章表现力,有真情实感。800字以上。提示:每一篇文章,除了符合写作要求,你还应该意识到,你是在展现最好的自己。结构清晰、书写规范有优势。
10、希望你的版面是这样的:参考答案: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人一路走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题记“亭亭院中桂,深秋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万点金黄,幽香闻十里的金秋,一阵阵清风吹来时浓时淡的桂花香,让我不由自主地思念起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人祖母。祖母院中有一棵亭亭玉立的桂花树,小时候祖母经常坐在桂树下的藤椅上,戴上老花镜,给我念童话书上故事,我静静地看着祖母,她脸上的皱纹似桂树的年轮一条一条。祖母有一双神奇的手,她会在闲暇时做些桂花糕。每每桂花开放最盛时,她总会拿出些橙黄黄的花儿,与糯米粉和在一起,在秋日的光晕中,在溢满花香的桂花树下,眼睛微眯着不紧不慢地搓揉那沁人心脾的桂花糕香与祖母浓浓的爱融合,
11、就是舌尖之极。我童年的快乐时光便是在这桂花香的熏陶中和祖母一起度过的,那时我就认为她是最爱我的,也是我生命最美好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就过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为了回城求学,我必须离开祖母。成长的脚步跌跌撞撞,碰碎了无忧无虑的笑容,临行前的我愈加无助迷茫,我究竟要寻找什么?坐在桂树下,看着满天繁星,不知道属于我的那颗星在何方?不知什么时候,祖母坐到了我身边,她绕过我的手放在桂树上,那纵横交错的鳞状树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布满的皱纹。“这树从小树苗开始就知道自己一定要在金秋时绽放,所以才能馥郁香千里,一年胜似一年。因为她始终知道只有开花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人不也是吗?要坚守自己的内心
12、啊!”我心口仿佛敞开了一道门,畅通无阻,清香舒畅,我紧紧握住祖母瘦骨嶙峋的手,指节上仍然是不变的温存,就像那灰白粗糙的桂花树,虽已渐渐老去,仍不忘初心,才拥有了开出香飘千里桂花的力量。当时光流逝,当繁花落尽,祖母,你将我的童年惹了满身的香,你将我的记忆染香,让我在远行时光里,窥见生活的美好。而今,能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保持自己最纯真的心态,守住内心,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因为你,我不曾迷路,没有丢失了自己。现在,虽不在一起,但你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是上天恩赐我的一份贵重的礼物,因为你教给了我做人的真理。又是一年金秋,一阵阵清风吹过,一簇簇桂花飞扬而下,那便是祖母对我深深的爱。她化身进了那一
13、朵朵桂花,每一年花开时都会朝我而来。【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借助材料引出的话题作文。考生首先要注意结合对材料的理解,找准写作立意的角度。根据对原材料的把握:人的一生中会遇到一些特别重要的人,他们照耀了你的生命,成为了你人生故事中最美好的一部分。有些人,你或许许久未见;有些人,一直在你身边。考生要从以下角度立意:生命中重要的人、身边的人、成就你的人。以上都可以是考生话题的写作角度。同时考生要注意作文的要求是:以“生命中最美好的人”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书写规范,行文流畅,结构完整,使用细节描写增强文章表现力,有真情实感。800字以上。这个话题要求让考生写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14、,注意记叙文的要求是要充分对人和事件进行描述,要有真实感,要能打动读者,要从生活中截取最感人的最真实的画面进行写作。【点睛】记叙文写作的要领如下: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是用来做什么的?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了故事性的记叙文,即便文笔一般,文章也差不到哪里去。通常情况下,学生写的记叙文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的框架、选材和情节没有构造好,文章显得平庸乏味。学生写记叙文要从故事性入手,有故事则有内容,有内
15、容才有精彩。高考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记叙文要完整生动地叙述故事,名家名作无不是寓巧妙的情节构思于完整的故事之中。故事的情节是要靠矛盾的发展去推动的,因而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如果片面求新而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就会得不偿失。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
16、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要领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人物的肖像描写,主要指描写人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肖像刻画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形神兼备的肖像描写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的时代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人物的语言描写要做到立片言而尽显人物精神。人物语言包括独白和对话两种。独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描写,常说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
17、的赞誉,也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人物的动作描写要做到在举手投足之间见到人物的真性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则要做到洞幽烛微,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窥视人物的心灵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的神韵,必须抓住景物的层次和主要特征有序描写。场面描写要突出场面的特点,要把人物置于场面之中。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就是对故事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进行描写。细节虽小,却往往通过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
18、。写人记事绘景,可正面描摹,以见真形;也可侧面烘托,以显神韵。正面描摹,即对作文中要写的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正面而直接的、具体、生动、形象的刻画。侧面烘托,则是借他人他物或环境,以衬托此人此物此景而显出精神的一种方法。这样,写事件则场面活现,写人物则栩栩如生。要领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抒情,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叙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抒情的文字有时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即间接抒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
19、基础上直接抒发,也就是直抒胸臆。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咖啡和茶 人类以咖啡和茶作为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两种植物中均含有咖啡碱,对人体能起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劳动效率和思维活力等多种作用。 咖啡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全球年消费量为茶叶的三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其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塞俄比亚的阿族人就已经在咖法省的热带高原采摘和种植咖啡了,尔后咖啡就逐渐成了人们的饮料。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一提到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是自豪地说:“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件礼物。”而今南
20、美洲的巴西是咖啡的最大生产国,其咖啡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植物。干燥的咖啡种子中一般含有1%2%的咖啡碱,咖啡的香味主要来自咖啡种子中的香精油和咖啡醇。在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地已引种栽培。饮用咖啡要讲究科学,早晨在咖啡中添加牛乳,既能提神又可增加营养;下班后喝上一杯,可加速脉搏跳动,消除疲惫,振奋精神;饭后饮上一杯,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但产妇、孕妇及胃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喝咖啡。 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作饮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
21、年的历史,约成书于公元前300年的尔雅一书中,就已有茶叶的记载。唐代茶叶专家陆羽,撰写了世界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世界各地的栽茶技艺、制茶技术、饮茶习惯等都源于我国。现在,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全世界饮茶的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我国人民不但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创新发展。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种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最多,称为完全发酵茶,如产于安徽省祁门的“祁红”。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持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称作不发酵茶,如产于黄
22、山市的“屯绿”、苏州的“碧螺春”。青茶为半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和黑茶为后发酵茶。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新制成的茶叶中含有4%的咖啡碱,以及茶单宁、维生素、芳香油等。其中茶单宁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凝固,有杀菌之功效。茶叶中的钾、磷、钙等元素,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经常饮茶除了可以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外,对龋齿、癌症、慢性支气管炎、痢疾、肠炎、贫血及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节选自李鹏翔三大植物饮料,有删改)14下列对咖啡或茶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至今已有四千多
23、年的栽种历史。B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三百年的历史。C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的高价值特种经济植物,它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D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有密切联系,根据不同的发酵类型,我国的茶叶可分为六大类。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茶和咖啡两者都是人类的重要饮料,对人的身体有一定好处,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最好饮茶,不要喝咖啡。B人类喝茶的历史比喝咖啡的历史短得多,现在茶叶的年消费量约为咖啡的三分之一,但世界上饮茶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50%
24、。C咖啡和茶都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加速脉搏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D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栽茶技艺、制茶技术和饮茶习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茶叶品种的国家。16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国的白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状况接近“碧螺春”,而和“祁红”有较大区别。B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C在茶叶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维生素含量成正比,发酵程度越低,维生素含量越少。D咖啡和茶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以在我国广泛地种植。参考答案:14D (D项中
25、“我国的茶叶可分为六大类”的依据是“依据制作过种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而不是“茶叶发酵的程度”。)15C (“咖啡和茶都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加速脉搏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中说咖啡能降低胆固醇,那么为什么后文又说对心血管患者最好不要喝?依据文章第一段可以看到“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是两者的功用,而“加速脉搏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只是茶的作用。可以参见文章第三段结尾处的表述。)16A (B项“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中无因果关系,绿茶之所以是茶叶中的
26、精品,是因为它富含维生素而不是保留了鲜叶的原色。C项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维生素含量成正比,发酵程度越低,维生素含量越少。”无依据。D项“可以在我国广泛地种植”说法有些绝对,文章中是说有些地方可以种植。)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日:“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日:“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
27、走也。” 日:“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玉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 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28、,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接:交锋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耽误D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发现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例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则移其民于河东 A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B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C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其皆出于此乎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 青,取之于蓝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斯天下之民至焉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D 蟹六跪而二螯11.下列各句,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夫晋,何厌之有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治国胜于“邻国之政”,遇到饥荒年岁,能移民移粟,赈灾救民。他 的这种做法就算是仁政了。 B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 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 C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这种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 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D孟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批评了统治者的虐政,希望绕治者不归罪于年成不 好,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谨庠序之教,申
30、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分)参考答案: 8D(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9C(A代词,它的;B代词,他们的;C与例句同,代词,表指示,那或那些;D副词,表推测、估计。) 10.B(A项介词,和,与介词,从。B项,均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代词,这里语气词。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 11A(定语后置,其余均为宾语前置) 12.A(“他的这种做法就算是仁政了”错。)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
31、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项重物在路上行走了。(3分,谨、申、颁白,介宾结构后置) (2) -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自身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昵?(3分,七庙、隳、被动句式)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自余为僇(l)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
32、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di),若穴,尺寸千里,攒(cun)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隙:空闲B. 梦亦同趣 趣:趋向,归向C. 始指异之 异:觉得奇异D.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就:于是7
3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醉则更相枕以卧 及时相遣归 B. 因坐法华西亭 因求假暂归 C. 箕踞而遨 侣鱼虾而友麋鹿 D. 故为之文以志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B无远不到C然后知是山之特立D颓然就醉9.对文章内容理解的有误的一项是A从观赏景物方面而言,作者欣赏领略了西山高峻特立;从精神收获而言,作者为西山高峻特立的形象所慑服,与万物合一,对人生的荣辱得失看得通达起来,因朝廷的罪责的恐惧也一扫而空。B本文的“意”是由贬谪引发的惴栗之感,是将忧惧抑郁寄情于山水之中,尽情享受山水之乐,享受与民同乐
34、。C本文写西山从三个方面写其特立。数州的土地都在衽席之下,由俯视写视野之广,突出西山是永州一带最高的山。写眼底所见,由远视以对比手法写西山的高峻;描写青山白水与天相接,由环视所见强调西山的高耸形象。D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西山之景,如排比、比喻、借代、夸张等,使描写的西山之景精妙传神。11. 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参考答案:6. D(就:接近)7. D(A:副词,相互;副词,表示动作的一方偏指
35、另外一方,翻译成“我”B:介词,因为,由于;于是C:表示修饰;表示并列D:连词,表目的,来;)8. A(B古义:无论;今义:没有;C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接着,表承接;D古义:文中指身子倾倒、跌倒的样子;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9. B(“享受与民同乐”表述错误。)10.(1)译文: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是、未始、被动句式)(2)译文: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然后、向、于是)(3)译文: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
36、各题。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
37、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节选自高祖本纪)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媪:对老年妇女的敬称。B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责:通“债”,欠款。C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阑:尽兴,畅快。 D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善:与友善,交好。10下列文化常识表
38、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亭”是秦汉时期的一种基层行政单位。十里(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亭长”为一亭之长官。B本文“高祖”是指刘季,这是其庙号,应该是在其去世之后才有的称呼。C“箕帚妾”是谦辞。字面意思是“拿着簸箕扫帚打扫房屋的小妾”,这里是吕公欲把自己女儿嫁于刘季为妻的委婉说法。D“龙颜”是说刘邦有帝王之相,而不是说长得像龙的形状;“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也是说刘邦孔武威严,而不是确指其身上有龙的幻影。1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B及壮/试为
39、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C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D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邦志向不小。观看秦皇帝时,他情不自禁地发出“大丈夫,就应该像秦始皇那样”的慨叹,这符合刘邦当时平民的身分,也可以说这是“布衣登基”的起点宣言。B刘邦狡诈无赖。他不持一钱而诈称“贺钱万”,他“好酒及色”,这些都暴露了他狡诈
40、无赖的一面,也是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学写作精神的体现。C吕公富有远见。吕公妻子想把女儿嫁给沛县县令,但吕公“见高祖状貌”后,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刘邦的面相,便执意把女儿嫁给了刘邦。D刘邦豁达大度。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豁达,这是他性格中的另一面,这也是他能容人、善用人的性格基础。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1)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2)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参考答案:9.C10.D 11.B12C13(1)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些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拜见时欺骗说)“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得分点:
41、为-做,素-平时,易-轻视,绐-欺骗,谒-名帖/拜见。) (2)樊哙于是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立,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向上竖立,眼眶都裂开了。 (得分点:遂-于是,披-掀开,西向-向西,瞋目-瞪眼,目眦-眼眶)9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现象较为普遍,解好这类题首先是熟悉几种义项,结合词性来识记。C项,“阑”:将尽。“酣”:尽兴,畅快。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D项“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是指其身上有龙的幻影。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备考时要积累文言文中
42、一些固定用法、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这段话断句可先从容易的地方段,“泗水亭长”是官职,“为泗水亭长”是指做什么官,所以排除A、C。“其”代指“刘邦”,应该和后文“其上常有龙”放一起,所以选B。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筛选整合文章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此类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进行翻译,整体上感知。然后再根据选项内容,有针对性的阅读
43、,逐一加以分析判断。C项“吕公妻子想把女儿嫁给沛县县令”于文无据。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第一句:为-做,素-平时,易-轻视,绐-欺骗,谒-名帖/拜见。第二句:遂-于是,披-掀开,西向-向西,瞋目-瞪眼,目眦-眼眶。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高祖这个人,高鼻子,一副龙的容貌,一脸漂亮的胡须,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他
44、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豁达。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干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到了成年以后,他试着去做官,当了泗水亭这个地方的亭长,对官署中的官吏,没有不加捉弄的。他喜欢喝酒,好女色。常常到王媪、武负那里去赊酒喝,喝醉了躺倒就睡,武负、王媪看到他身上常有龙出现,觉得这个人很奇怪。高祖每次去买酒,留在店中畅饮,买酒的人就会增加,售出去的酒达到平常的几倍。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就把记帐的简札折断,不再向高祖讨帐。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充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象这样!”单父( )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沛中的豪杰、官吏们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前往祝贺。萧何当时是县令的属官,掌管收贺礼事宜,他对那些送礼的宾客们说:“送礼不满千金的,让他坐到堂下。”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名帖递进去了,吕公见了高祖大为吃惊,赶快起身,到门口去迎接他。吕公这个人,喜欢给人相面,看见高祖的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