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北京桥梓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295965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北京桥梓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年北京桥梓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2年北京桥梓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2年北京桥梓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2年北京桥梓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年北京桥梓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了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每

2、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在失去文化之肺;地铁上的“低头一族”,看的不是书报而是手机商业和消费主义冲刷之下的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裸露出干涸的河底。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

3、,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尼采曾对报纸的出现怒不可遏,认为这意味着忙乱、廉价的“短暂之物”取代了“永恒之物”。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这样的感叹固然有其价值,但放宽视野却会发现,从印刷术的普及,到声光电的传播,再到信息技术的兴起,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新中国“17年文学时期”全国仅发表长篇小说200部左右,谁又能想到如今某一文学网站号称有123万个作者,其中很多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正是报纸、影像

4、、网络等技术手段的普及,让人类的文化空间拓展了而不是枯萎了,让知识和文化更能服务大众而不是被一小群精英所垄断。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有人做过统计,在当代中国,活跃在网上的知识分子只是知识界的表层,更庞大的群体基本不在网上发声,比例甚至低于领导干部。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

5、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对于有数千年文化的中国来说,信息化和技术时代带给我们的冲击更为猛烈,产生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6、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01月06日)4. 第段中的加点词“繁花”和“野稗”在文中分别指_5. 联系上下文,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6. 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

7、景观的观看者和文化时尚的制造者。B. 新技术转移了我们的文化话语权,也让我们的文化生活变得很肤浅。C. 当代文化人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这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D. 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因为时代变迁和技术条件升级而改变。7. 阐释第段画线句的含义。8. 联系文章标题,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评析本文最具特色的论证方法。参考答案:4. 新技术带来的许多便利(好处)和许多弊病(不足)。 5. 用尼采等三个例子阐述每一次技术升级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引出第5段对“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的阐述,同时与第6段文字相照应。 6. B 7. 我们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

8、气度、渊博的深度,一方面要让现代与传统、高雅与所谓“低俗”的文化展示各自的美,一方面要欣赏包容“现代”和所谓“低俗”的美,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实现和谐美丽的文化中国。注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是手段或途径,写出其内涵,“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目的,写出其内涵。 8. 本文最具特色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标题中的“文化土层”就是用了比喻,很形象。文中有许多地方如“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形象地论述了在商业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大众的审美水平变得很肤浅。【4题详解】本题考查重要词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其次要理解词语在文本中的含义。解答时离不开上下文的语境。先说本

9、义,“繁花”代表美好的东西,“野稗”代表无用的、不好的东西。结合上文“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可知,“繁花”指新技术带来的许多便利(好处);“野稗”指新技术带来的许多弊病(不足)。【5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要从内容、结构、手法等角度思考。内容上:本题第段举了尼采、海德格尔、美国学者罗斯扎克的例子,证明的是本段第一句话“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结构上:引出第段“从印刷术的普及,到声光电的传播,再到信息技术的兴起,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与第段“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

10、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相照应。【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的本意,其次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本题B项,“新技术也让我们的文化生活变得很肤浅”曲解文意,原文“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文中用的是问句,不确定的语气,只是引发我们的思考。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重要句子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抓住关键词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其次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本题分析结构可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是手段或途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目的。接着分别分析句子的本义,再结合文本理解句子在本文中的含义。“各

11、美其美,美人之美”意思是说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这里的“美”指的是现代与传统,高雅与低俗;据“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可知“我们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一方面要让现代与传统、高雅与所谓低俗的文化展示各自的美,一方面要欣赏包容现代和所谓低俗的美”。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本义是: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这里是指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来达到“加厚信息

12、时代的文化土层,实现和谐美丽的文化中国”。【8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常见论证方法的特征及效果,比如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证等。分析时要举出例子,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作用。本题主要用到了比喻论证,比如“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了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很形象地写出各种文化的汇聚以及信息技术在各种文化之间穿梭的快捷以及作用。“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形象地论述了在商业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大

13、众的审美水平变得很肤浅。“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启发人思考如何提升大众审美水平等。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幽人苏家桥土家野夫幽人之谓,语出易经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颖达疏解为“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此即谓仅仅是幽居岩户还不能唤作隐士,还必须践履大道,守正不阿才行。当世江湖林泉俱为国有,隐逸的客观条件已然无存。然则内心像幽人一样生存于此俗世的人,其实尚未绝迹。以此衡之友侪,苏家桥兄庶几近之。其人好读书,尤擅于旧学;初时痴迷于魏晋,故言行风度颇类于竹林人物。既有拔剑四顾的自雄,也多穷途而哭的绝望。然

14、则哭笑歌行之内,却是心底的悲悯和温良恭让。某夜深雪覆盖寂寂小城,除夕将至,我与他醺然还家,路遇一老丐蜷缩某机关门前。他拉着我上前询问,老丐曰当年水灾,其家颗粒无存,只好年关进城行乞;言毕泣下。老翁勾起我们各自童年颠沛的记忆,顿时三人抱头痛哭于当街;我们倾尽囊中散银,再三拱手揖别。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恍惚还残存这样一点古风。那时,他在故乡利川一乡镇中学教书。他的授课别具一格。经常兴致所至,便抛开教科书大谈某些课文的拙劣。然后从怀中掏出我们诗社的地下油印诗刊,给孩子们开讲其中的佳妙。他的课堂,我称之为“茶馆式教学”;经常组织孩子们自由讨论,他只负责启发思路并偶尔参与评判。最初校长颇为忧虑,不

15、免有些讽谏之词;哪知年年期末会考,他的科目却往往拔得头筹。再后来,则谁也不敢不刮目相视了。1988年,我再次毕业分到海南。回山辞别,那时他也调到了州府某中专任教。他从利川送我到恩施,过家门而不入,又陪我坐货车到武汉。想到旅途迢遥,孤乘无趣,他遂陪我火车到湛江。还是不忍看我独行远引,又颠沛到海安;最后干脆一帆渡海,万里相送到了海口,次日才又独自踏上漫长归途。那时我们都是囊无余钱的人,这样的友道深情,不啻于桃花千尺矣。后来,中文系毕业的苏家桥,竟然成为了银行的经济师;终于步入了他日渐安稳的中年。行长曾经是其父一手栽培的旧部,他的同学也多已成为州里的要员。唯独他坚持不党不群,身于经济时代的洪潮浪底,

16、凭手艺悄无声息地枯澹生活着。他现在是银行唯一最老资格的科员,独往独来,绝不逢迎于任何上司。单位福利甚好,时常瓜分蔬菜水果;他总是在一众挑拣离开后才去看看,倘有残余便随兴取一点回家。他完全与世无争,且幽默豁达,与人为善,自然便成了众人欢喜的怪物。大家戏称其为行长,就是面对真的行长,他也一样朗声模拟官腔应诺。领导知其向无野心,不以为忤,同事则暗佩其浑无体制之俗。他若宿酒未醒,午餐兴致好时,会在食堂把领导叫来陪坐。故意问:你们是党员吧?领导茫然点头。他又问:读过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吗?领导赧然摇头。他会笑着说:那我来给你们上上党课吧。领导只当他是嘻哈疯癫之徒,不以为意,也就顺便听他倾倒满腹掌故。他可以口

17、若悬河地从马恩开讲,从国际共运扯到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老布与托派的区别,斯大林与毛泽东的同异,一直讲到领导瞠目结舌为止。苏家桥日夕坐拥书城,是鄂西不多的藏书小家之一。他腹笥深厚,笔锋暗藏,乃吾侪之中最先泡网的虾客。但他从不投稿梓世,更不以本尊现身,乃至迄今知其何人者无几。他亦新旧文体悉能熟练操刀者,散文之淡雅且冷幽默走丰子恺一路。苏家桥的旧诗词功底也非同寻常,其文白夹杂苦笑冷嘲,则酷似聂绀弩杨宪益一辈之披风刀法。当年我在槛中时,他曾遥寄贺新凉一阕,词曰别后相思久。点支烟,挑灯枯坐,吃杯烧酒。江上飞寒风且大,未晓冬衣可有。怕只怕,杜郎穷瘦。一别经年何日见,偶回来欲语兄寻走。思往事,空垂首。外头过活

18、兄安否?待书来,看它几遍,莫教离手。自是危楼休独倚,怕说吹箫屠狗。但记取,死生师友。留得故园三分地,俟功名料理归田后。我与汝,再相守。许多年来,我曾经为他扼腕而惜,总认为以他的才华品性,埋没深山是一种浪费。现在,我开始慢慢领会他那种生活的自适了。自古读书人多要为“出”与“处”的矛盾而纠结,多半是在出而未果的情形下,再选择做一个处士。而他却是,从青春时代开始,就早早放弃了他在尘世的一切有为,选择了这种不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方式。东坡词谓: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每念及此,我就想起他那时隐时现在故乡人丛中,无人曾识的面容。(有删改)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19、文章开篇引用易经和孔颖达的注疏,点明了“幽人”的涵义,为后文读者理解苏家桥的性格特点和人生选择提供了依据。B. 苏家桥宿酒未醒,强拉领导听他讲党课,一直讲到领导瞠目结舌,说明苏家桥虽然平时不争不抢,内心却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幽愤。C. 文章完整转录苏家桥写给作者的贺新凉一词,不仅展现了苏家桥深厚的古诗词功底,也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D. 对于友人苏家桥的满腹才华和名士风度,作者是赞赏有加,但是对友人“不求上进”的人生选择,作者曾经是难以理解也不认同的。5. 苏家桥被作者称为“幽人”,文中他“幽人”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参考答案:4.

20、B 5. 苏家桥幽隐的人生选择: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在银行工作,不求升迁,不逢迎领导;诗文俱佳,却从不发表。苏家桥践履大道,守正不阿的体现:悲悯善良,对乞丐倾囊相助;特立独行,幽默豁达。教书方法与众不同,成绩显著。对于大家的“行长”戏称,欣然接受,且模拟官腔招呼真行长;满腹才华,饱读诗书,古诗文功底深厚,给银行领导上党课,专业精深;重情重义,千里送友,遥寄诗词安慰好友。 6. 融合文白,凝练自然,有古风。如“其人好读书,尤擅于旧学;初时痴迷于魏晋,故言行风度颇类于竹林人物”一句,“其人”“擅于”“痴迷于”“类于”都属于文言词汇与用法,作者把它们大量自如地融进现代汉语中,语言就具有了古朴凝练而又

21、自然的特点。语言精练,情感浓烈,读来余韵绵长。如“还是不忍看我独行远引,又颠沛到海安;最后干脆一帆渡海,万里相送到了海口,次日才又独自踏上漫长归途。那时我们都是囊无余钱的人,这样的友道深情,不啻于桃花千尺矣”,作者先以“颠沛”“一帆渡海”“万里相送”“独自踏上漫长归途”这些简练夸张的词句铺写苏家桥送他去海南的历程,然后用“囊无余钱”衬托苏家桥万里送友的不易,最后以“友道深情”“桃花千尺”感慨这份友情至深难忘。一气读来,铿锵有力,情味绵长。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B项,文章写苏家桥酒后上演精彩党课一事,主要是生动展现苏家桥的学问才华,而不是写他向领导鸣不平

22、。作为现代“幽人”,苏家桥是无意于名利场的。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探究本文的语言特色,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

23、: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形容词表达。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具体特点,语言本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整散句、长短句、修辞格、叠音词的运用上,有的用整句,有的多用散句;有的多用长句,有的多用短句,有的长(句)短(句)结合;还有的运用修辞格等等,都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掌握语言特色的词语(形容词)、通过比较、选择予以定性,积累常见的语言特色的词语有:平实质朴、含蓄隽永、豪放刚健、黯淡凄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幽默讽刺、富丽清新(清新、华丽)、淡雅肃静等等。结合具体内容,通过比较,使抽象的语言特色词语与具体内容吻合一致。如本题,融合文白,凝练自然,有古风;语言精练,情感浓烈,读来余韵绵长。3. 阅读下面的文字

24、,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本次调查显示,2017 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成年国民的听书率较2016 年平均水平提高近6 个百分点;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与成年国民基本持平。在成年国民的听书介质中,移动有声APP 平台、广播、微信语音推送分别占104%、74%、53%;而2016 年时则分别占65%、84%、36%。(摘编自人民网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有声阅读成新增长点2018419)材料二2018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各知识付费平台优惠活动统计【注:KOL,Key Opinion Leader 的简称,即“关键意见领袖”。KOL 对社交媒体有巨大的影响力,往往是知识付费音频课

25、程(包括解读图书课程)的主要开设者】材料三与西方相比,中国的有声书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多以网络文学为主,2016 年开始增加传统出版物。而且,与知识付费音频课程这个竞争对手相比,有声书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比如优秀主播的培养。因为有声书并非简单将文字读出来,而是融合背景音效、角色设定等因素构成的一种全新艺术形式。同时,移动有声APP 平台竞争激烈,几家公司或多或少都陷入侵权漩涡。而且,在视频领域,单纯以广告“吸金”的商业模式已被证明不可行;在音频市场,围绕版权展开的IP(知识产权)经营,可能是有声书发展的道路。关于有声书的另一种担忧是,“听书”的快速发展会否让静心阅读的习惯受到挑战?至少,对于文字

26、阅读有障碍的老人、孩子乃至视障人群来说,“听书”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对于转型期中的出版业来说,“听书”丰富了数字出版的形态。(摘编自解放日报有声书成新阅读方式:内容版权、商业模式待探索2015917)材料四虽然有声读物(audioBook)是英美市场的热门,但很多细节仍然耐人寻味。去年,来自Audiobookscom 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人从未听到过有声读物的最后一章,这其中包括大部头的战争与和平(有20%的读者完成),扎迪史密斯的畅销小说摇摆时光(有52%的读者完成)和政治明星尼克克莱格的政治:极端之间(有675的读者完成,已经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成功)。当然,有些读物则天然地与有声书的特质

27、更为合拍,比如乔治桑德斯的林肯在中阴界。这部获得布克奖的小说因其剧本式的设计而令人望而生畏,因此,演员阵容强大、长达7 小时的音频版本更符合作者对小说架构的创造性设计,也更易于接受。另一类典型是演员和主持人的回忆录,比如艾伦帕特里奇创作的回忆录我,帕特里奇。作者本人的献声表演,甚至还有一众知名友人的捧场客串,让这一类有声书比普通纸质书拥有更强的吸引力。(摘编自王睿当不读书的人开始听书,图书消费市场会因此获益吗英美有声书报告2018425)7. 下列对材料二表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前各知识付费平台几乎都主打“听书”这一促销点,说明用户听书需求的崛起。B. 在目前平台的“听书”过程中,利

28、用KOL 解读相关图书内容的情况并不普遍。C. 年费价格更高的平台,优惠力度相对较弱,但“听书”过程里提供的服务相对更全面。D. 知识付费音频课程在当前的知识付费平台处于明显劣势,说明其应该另寻发展出路。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有声阅读已经成为2017 年全国国民阅读的新亮点,广播作为成年国民常用的听书介质之一,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B. 促进未成年人听书率的持续提高,有赖于文字阅读障碍的进一步扫除,数字出版形态的不断丰富,降低知识获取的门槛。C. “听书”与付费音频课程的竞争,将会促使部分用户想要通过收听知识类书籍,来替换掉原有知识付费课程的情况。D.

29、即使是在有声阅读发展相对成熟的英美国家,也同样存在着深度阅读不足的情况,人们对严肃的文学经典和通俗畅销小说都不例外。E. 能与有声书特质相对契合的书籍,应该是富有强烈的戏剧性、深厚的文学价值,同时适合作者本人朗读演绎及其知名友人客串捧场。9.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促进目前我国有声书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参考答案:7. D 8. BE 9. 措施包括:重视听书使用介质频率高、增长快的移动有声APP 平台。丰富有声书的内容范围,从网络小说扩展到其他领域。培养优秀的有声书主播,重视有声书朗读艺术。解决有声书的版权问题,避免陷入知识产权纠纷。探索有声书的商业模式,围绕版权展开IP(知识产权)经营。选择

30、与有声书特质更契合的读物。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二表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本题的设题区域在材料二,故应到材料二中寻找信息。D项,“明显劣势”有误。从材料二来看,虽然KOL在“导师领读”列出现频率低,但“会员权益”中的“解读”“精品专栏”“课程”都有可能是知识付费音频课程,故不能说是“明显劣势”。8.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两项”。B项,“促进未成年人听书率的持续提高,有赖于文字阅读障碍的进一

31、步扫除,数字出版形态的不断丰富,降低知识获取的门槛”错误,选项张冠李戴,“文字阅读障碍的扫除,数字出版形态的不断丰富”不是促进未成年人听书率提高的做法。材料三中说的是“听书的快速发展会否让静心阅读的习惯受到挑战?至少,对于文字阅读有障碍的老人、孩子乃至视障人群来说,听书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对于转型期中的出版业来说,听书丰富了数字出版的形态”。E项,“能与有声书特质相对契合的书籍,应该是富有强烈的戏剧性、深厚的文学价值,同时适合作者本人朗读演绎及其知名友人客串捧场”不当,“与有声书特质相对契合的书籍”不一定要同时具备三个特征。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促进目前我国有声书

32、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考生可以圈出我国有声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他人成功的经验,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如材料一中“在成年国民的听书介质中,移动有声APP 平台、广播、微信语音推送分别占104%、74%、53%;而2016 年时则分别占65%、84%、36%”,如材料三“与西方相比,中国的有声书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多以网络文学为主,2016 年开始增加传统出版物。而且,与知识付费音频课程这个竞争对手相比,有声书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比如优秀主播的培养。因为有声书并非简单将文字读出来,而是融合背景音效、角色设定等因素构成的一种全新艺术形式”“

33、同时,移动有声APP 平台竞争激烈,几家公司或多或少都陷入侵权漩涡。而且,在视频领域,单纯以广告“吸金”的商业模式已被证明不可行;在音频市场,围绕版权展开的IP(知识产权)经营,可能是有声书发展的道路”,如材料四中“当然,有些读物则天然地与有声书的特质更为合拍”。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杨子崇杨子崇,高祖族弟也。父盆生,赠荆州刺史。子崇少好学,涉猎书记,有风仪,爱贤好士。开皇初,拜仪同,以车骑将军恒典宿卫,后为司门侍郎。炀帝嗣位,累迁候卫将军,坐事免。未几,复令检校将军事。从帝幸汾阳宫,子崇知突厥必为寇患,屡请早还京师,帝不纳

34、。寻有雁门之围。及贼退,帝怒之曰:“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出为离石郡太守,治有能名。自是突厥屡寇边塞,胡贼刘六儿复拥众劫掠郡境,子崇上表请兵镇遏。帝复大怒,下书令子崇巡行长城。子崇出百余里,四面路绝,不得进而归。时百姓饥馑,相聚为盗,子崇前后捕斩数千人。岁余,朔方梁师都、马邑刘武周等各称兵作乱,郡中诸胡复相啸聚。子崇患之,言欲朝集,遂与心腹数百人自孟门关将还京师。辎重半济,遇河西诸县各杀长吏,叛归师都,道路隔绝,子崇退归离石。所将左右,既闻太原有兵起,不复入城,遂各叛去。子崇悉收叛者父兄斩之。后数日,义兵夜至城下,城中豪杰复出应之。城陷,子崇为仇家所杀。(1)写出下列加点

35、词在句中的意思。坐事免子崇患之(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开皇初,拜仪同A拜见 B表示敬意的礼节C拜谢 D(被)授予官职累迁候卫将军A聚集 B屡次C连累 D劳累(3)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B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C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D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后数日,义兵夜至城下,城中豪杰复出应之。城陷,子崇仇家所杀。(5)第段隋炀帝“下书令子崇巡行长城”的原因是A杨子崇自己主动请缨,希望能去把守边境要塞。B隋炀帝希望杨子崇给

36、边境的入侵犯者有力还击。C隋炀帝惩治子崇,认为他无中生有,扰乱人心。D杨子崇作离石郡的太守时治理有方,远近闻名。(6)“屡请早还京师”和“上表请兵镇遏”两件事反映了杨子崇 和 的特点。参考答案:(1)因犯罪 以为患(2)D B(3)D(4)几天后,义军在夜里打到城下,城中的豪杰也出来接应,离石郡失陷了,子崇被仇人所杀。(5)C(6)聪明而有预见 执着而有忠心【详解】(1)此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中实词的理解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根据“炀帝嗣位,累迁候卫将军”和“未几,复令检校将军事”可知炀帝嗣位子崇已经升官至候门将军,不久

37、又出任检校将军,这中间必有波折,那么“坐事免”的“坐”即为“因犯罪”。句子译为:因犯罪而被免职。,利用课本迁移法可以得知“患”的意思,季氏将伐颛臾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中的“患”即为“担忧”之意,此句中若把“担忧”之意放入句中,句子就理解为“子崇很担忧”,但鉴于“患”字后面的“之”字,把“患”字理解为意动用法更为妥当,那么该句解释为“子崇把这些事当用忧患”。(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的一词多义能力。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解题时,注意一定

38、要结合词语所在的上下文,来判断其在句中的含义。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句“开皇初,拜仪同”意思是“开皇初年,被授予仪同”,所以“拜”的意思是“(被)授予官职”。故选D。句“累迁候卫将军”意思是“子崇多屡次升迁至候门将军”,所以“累”的意思是“屡次”。故选B。(3)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题要求选出“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画线句子中,“怯软”形容词作句子谓语,后面没有宾语,在其

39、后停顿,故排除AC;“我众心”是“惊动”的宾语,是完整动宾结构,在其后停顿,排除B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子崇胆小怕事,没有根据就胡乱上表,惊扰我军心,不能做大臣。句子可以断开为: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本句中“后数日”,几天后;“夜”,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应”,接应;“为所”,表被动,“子崇为仇家所杀”,子崇被仇

40、人所。(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意思,筛选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读懂文言文意思,然后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细心耐心。本题要求选出“第段隋炀帝下书令子崇巡行长城的原因”,第二段叙述说因为子崇上表请求朝廷派兵镇守遏制多次侵犯边塞的突厥和带兵抢掠州郡的胡人刘六儿,隋炀帝很生气,于是下令叫子崇去巡行长城。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意思,筛选信息,分析归纳文言文中人物形象能力。文言文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和现代文言文一样,要首先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圈画出文章中有关这个人物内容

41、,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对这些圈画的内容进行分析,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本题,题干给出了相关事迹,考生只要根据事迹来分析子崇的性格特点即可,子崇知突厥一定会成为寇患,多次请求皇帝早日回京师,皇帝没有采纳,后来果然有了雁门之围,可见子崇对局势分析准确,聪明而有预见;在被贬为离石郡太守后,子崇仍然尽职尽责,请求朝廷派兵镇守遏制多次侵犯边塞的突厥和带兵抢掠州郡的胡人刘六儿,表现得执着而有忠心。【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

42、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无,找不到参考译文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阳人也。平有器干,颇览书记。仕周,释褐卫王侍读。时武帝逼于宇文护,谋与卫王诛之,王前后常使平往来通意于帝。及护伏诛,拜乐部大夫。高祖龙潜时,与平情好款洽,及为丞相,恩礼弥厚。尉迥、王谦并称兵内侮,高祖深以淮南为意。时贺若弼镇寿阳,恐其怀二心,遣平驰驿往代之。弼果不从,平麾壮士执弼,送于京师。开皇三年,征拜度支尚书。平见天下州县多

43、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日义仓。因上书曰:“臣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命,劝农重谷,先王令轨。去年亢阳、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栗,置常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然经国之道,义资远算,请勒诸州刺史、县令,以劝农积谷为务。”上深嘉纳。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后数载,转工部尚书。时有人告大都督邴绍非毁朝廷为愦愦者,上怒,将斩之。平进谏日:“川泽纳污,所以成其深;山岳藏疾,所以就其大。愿陛下弘山海之量,茂宽裕之德。邴绍之言,不应闻奏,陛下又复诛之,臣恐百代之后,有亏圣德。”上于是赦绍。其后突厥达头可汗与都蓝可汗相攻,各遣使请援

44、。上使平持节宣谕,令其和解。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遂各解兵可汗赠平马二百匹及还平进所得马上尽以赐之岁馀,除汴州刺史。其后历许、贝二州,俱有善政。邺都俗薄,旧号难治,前后刺史多不称职。朝廷以平所在善称,转相州刺史。甚有能名。在位数年,会正月十五日,百姓大戏,画衣裳为鍪甲之象,上怒而免之。俄而念平镇淮南时事,进位大将军。仁寿中卒官。 节选自隋书长孙平传) 【注】高祖龙潜:指隋文帝杨坚未登基时。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释褐卫王侍读 释褐:担任官职 B遣平驰驿往代之 驰驿:兼程而进。 C自是州里丰衍 丰衍:充足富裕 D百姓大戏 大戏:非常高兴。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45、正确的一项是( ) A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遂各解兵可汗赠平马二百匹及还平进所得马上尽以 赐之 B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遂各解兵可汗赠平马二百匹及还平进所得马上尽以 赐之 C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遂各解兵可汗赠平马二百匹及还平进所得马上尽以 赐之 D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遂各解兵可汗赠平马二百匹及还平进所得马上尽以 赐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孙平颇有才干,深得上司信任。他在北周为官时,就受到当时丞相杨坚的礼遇;及至尉迥等人起兵作乱时,他果断擒拿了贺若弼,解除了杨坚的大患。B长孙平深谋远虑,应对各地灾荒。他倡建义仓,请求皇帝下令各家各户,每到秋收时节,不管贫富,都要交出粮食

46、,储存在村巷的公共粮仓中。C长孙平为人正直,敢于犯言进谏。当皇帝想要杀掉被人诬告的大臣邴绍时,他能站出来晓之以理,劝谏皇帝要宽宏大量;否则,恐今后有损仁德之名。D长孙平为官称职,善于排忧解难。他曾受皇帝派遣,成功地调解了突厥两部落的争执;也因为广受称誉被调任相州刺史,去管理历来“难治”的邺都。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时武帝逼于宇文护,谋与卫王诛之,王前后常使平往来通意于帝。 (2)然经国之道,义资远算,请勒诸州刺史、县令,以劝农积谷为务。 参考答案:(“大戏”一词,意为“肆意玩乐”)(邴绍并非被人“诬告”,而是被人告发。诬告的意思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陷害他人。邴

47、绍的确说过批评朝廷的话,这可以从下文中“邴绍之言,不应闻奏”看出来)()当时武帝受宇文护的威逼,图谋与卫王一起诛杀宇文护,卫王先后经常派长孙平往来与武帝互通信息。(6分)()但治国之道,应该依靠长远规划,请下令各州刺史、县令,以鼓励农耕积储粮食为急务。(6分)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宇文融,京兆万年人,隋礼部尚书平昌公弼之玄孙也。融开元初累转富平主簿,明辨有吏干,俄拜监察御史。时天下户口逃亡,免役多伪滥,朝廷深以为患。融乃陈便宜,奏请检察伪滥,搜括逃户。玄宗纳其言,因令融充使推勾。无几,获伪滥及诸免役甚众,特加朝散大夫。融于是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并摄御史分往天下所在检括田畴招携户口其新附客户则免其六年赋调但轻税入官。议者颇以为扰人,上书咸陈括客为不便。侍中源乾曜及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