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巢湖私立斯辰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295891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巢湖私立斯辰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巢湖私立斯辰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巢湖私立斯辰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巢湖私立斯辰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巢湖私立斯辰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巢湖私立斯辰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荷塘月色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9分)(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节选自荷塘月色(1)给第一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3分) (2)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遐想。文中“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实际上写了那两种不同

3、姿态的荷花?(4分)一种是 ,另一种是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4分) (4)“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中的“颜色”一词的语义应如何理解?(3分) (5)“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如何理解这句话?(4分) 参考答案:1月色下的荷塘2(1)绽放的荷花 (2)含苞待放的荷花3通感,写出了荷香的若无若无、时断时续的特点。4水的美的姿容5它与作者淡淡的哀愁和片刻的逍遥的喜悦感受相合拍。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鲍勃迪伦:迷人之谜柏琳 鲍勃迪伦是谁?1985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

4、样描述他:桂冠诗人,身穿摩托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体。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1941年5月24日,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少年时他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自学了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1959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同年,他读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读到另一本“垮掉的一代”的著作裸体午餐。他说:“我完全爱上垮掉的一代、波希米亚、咆哮那群人、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格提他们对

5、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一样。”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20岁时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即将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去纽约之前,他给自己起了“迪伦”的艺名。1962年,他发行处女专辑鲍勃迪伦。1963年,他第二张专辑中的答案在风中飘成为20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1964年,时代变了发行,被认为是迪伦的“抗议专辑”。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在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号啕大哭,“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

6、这些表达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以及有关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教旨主义等内容的歌曲,迪伦只花了20个月就全部写完了。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60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他说:“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来创作音乐。”1964年另一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已经不见抗议歌曲的影子。“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当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时,他这样回答。他走了另一个极端1965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伦给民谣音乐插上了电。1965年美国迎来了抗议运动的高潮,迪伦却带上一把电吉他,给一个彷徨的时代

7、诊断了病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孑然一身,你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这首收录在专辑重返61号公路里的摇滚乐,叫做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当时,迪伦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脱逃的懦夫,也被视为民谣的叛徒。但对迪伦来说,这首歌不仅意味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己灵魂深处。此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诗歌和小说上,因为这不受歌词长度限制。他呆在纽约的公寓里,埋首大堆书籍,陷入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也读布莱希特,喜欢艾略特,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

8、的习惯,并学着让自己沉静下来。我读了整本的拜伦的唐璜,从开始到结束都集中精神,同时还有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 70年代末,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1996年鲍勃迪伦正式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垮掉的一代”中最杰出的作家艾伦金斯堡在推荐信中写道:“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迪伦的文学传统是深厚的。2000年,曾被誉为“每个诗人梦寐以求的评论家”的克里斯朵夫瑞克斯曾在迪伦演出后台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迪伦脱口而出:莎士比亚。瑞克斯后来撰写了迪伦对原罪的先见之明,将迪伦称为“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80年代至今,迪伦逐渐减少了发行唱片的数量,他全身

9、心爱上了巡回演出,重新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怀旧者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事实上,这才是伟大文学的源头所在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东方的诗经,文学最初是用来歌唱的。歌唱者本就是诗人,而诗人鲍勃迪伦的灵魂,也是文学的灵魂。(选自2016年10月15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改)相关链接:在诺奖历史上,曾数次把奖项授予“非文学”人士,最出名的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而2015年的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个记者,并非作家。但是,把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却是头一次。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予鲍勃迪伦的颁奖辞是:“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

10、的诗歌形式。”鲍勃迪伦的传记作者戴维道尔顿称他为“最多变的灵魂”,但迪伦认为:“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二战之后,“垮掉的一代”风靡美国,这对年轻的迪伦有很深刻的影响。这种挑战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的思想或许催促着迪伦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寻找属于自己的传奇。B. 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中的代表,艾伦金斯堡在思想上与迪伦产生了高度共鸣,非常肯定迪伦音乐的价值与意义。C. 摇滚乐像一块滚石是迪伦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歌手对自身灵魂的探索,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

11、言人。D. 音乐与文学对于迪伦来说,具有相通性,都意义非凡,两者的价值与魅力在他身上得到了圆融体现。5. 作者为什么称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鲍勃迪伦几次受到诺贝尔文学奖青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 C 5. “谜”在于鲍勃?迪伦拥有多重身份,虽被不断研究、剖析、定义,但从来没有被人弄明白过;“谜”还在于他拥有“最多变的灵魂”,他永远在追求艺术的真谛,对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而不断地改变自己。“迷人”首先在于他的创作成就斐然,引领了当时的音乐漫游,许多人听了他的作品便为之倾倒迷醉;更在于他忠于自我,呈现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无论是辍学出走,

12、还是从“抗议歌手”成为“民谣的叛徒”,又是可回归行吟歌手的传统都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内心与灵魂的忠诚。 6. 鲍勃?迪伦喜好阅读,拥有深厚的文学传统。阅读训练了他的思维,也使他能沉静下来关注自身的灵魂深处,使他在创作的遣词用句时颇受启发,他被称为是“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好似呼应文学传播的源头,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鲍勃?迪伦的创作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4. 试题分析: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的是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

13、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此题的选项均考核内容,其中C理解出现偏差。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从“谜”和“迷人”的角度进行概括。【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

14、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的原因,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谜”和“迷人”的角度进行概括。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

15、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从深厚的文学传统、用巡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创作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的角度进行概括。【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鲍勃

16、?迪伦几次受到诺贝尔文学奖青睐的原因,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深厚的文学传统、用巡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创作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的角度进行概括。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国家、地区的地理空间暨领土历来都是有疆界的,国家疆域因此沉淀并演绎了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宗教、民族等的存在也是有边界的。但此层面的疆界多从人类为主位的角度来界定及研究,具有浓厚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若从自然层面来看,生物、非生物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环境的存在也是有边界的,如森林、草原、荒漠、

17、土壤、灌丛、草甸、草本沼泽等生物及其生态区系都有明显的分界线。与人文层面的边疆相比,自然界的边疆,无论是内涵还是表现形式,都要丰富、精彩得多。自然、生物界既然存在着边界,那生态边疆的客观存在及其影响历史及现实的一条条分界线,就成为界线内外的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相互区分、不会逾越及打破的疆界,一旦疆界被打破或跨越,就会导致生态界域里不同生物类群的减少、退化,甚至是生态系统的紊乱、衰减或灭亡。故生物、生态及其环境视域中的边疆内涵及实际意义不同于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民族、宗教等人文层面的边疆,而是因山川河流等地形地貌阻隔,因温度带、干湿带分隔而形成的自然特色浓厚的一道道分界线。边疆具有多维的内涵。生

18、态层面的边疆与行政区划、领土层面的边疆,无论是边界线还是疆域,既有重合的部分,但更多的则是各自独立的存在。国家疆域,无论陆疆或海疆的疆界,在不同方向、位置上,一般只有一条分界线;但一个国家却可能存在多条民族、文化、经济、宗教、军事等人文特点明显的、大多重合的分界线,气候、自然环境等在其形成中不起主导作用。从自然界的视角来看,在生物物种的分布及其生态系统疆界的形成中,行政、民族、经济、文化等因素不占主要作用。若从国家地理疆域形成的历史及自然原因看,疆域的边疆与生态边疆具有较大的吻合性。但因历史进程及各种人为原因的差异,国家疆域界线与生态边疆界线既可能重合,也可能毫无联系在一条疆域线上的不同经纬度

19、带、不同降雨带,会有多条生态界线,一条漫长、横向的生态界线上也有可能存在一条或几条疆域线。因此,一个国家尤其疆域狭小的国家,可能只有一条生态边疆线,或只有疆域线而没有生态边疆线;疆域面积大的国家可能有多条生态边疆线,生态边疆线可能因自然地理结构气候带、水域面积、地理地貌的分割作用而与疆域线重合,也可能完全不重合。国家疆域层面上的边疆是既靠军事、政治、经济实力,也靠宗教、文化、思想意识、民族等的差异来维系,其改变是因实力与差异发生了程度、高低、大小的改变而发生重组。生态层面的边疆是自然力量划分的,早期生态边疆完全以降雨、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及水域、地理地貌等因素维系,这种自然形成的边疆及其变迁多

20、指19世纪以前的传统社会时期。当时,生物的分布及生态系统受人为干扰较少;虽然自然界生物的自然迁徙和移居不可避免,其中也发生物种的人为引进,但很多越界移民的生物也往往因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异或被当地生物同化,但生态边疆受被同化的移民物种的影响并不大。(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家疆域在地理空间上历来有疆界,它沉淀、演绎了历史人文内涵;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存在也有疆界。B. 若从自然层面看,生物、非生物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也是有边界的,个人无论是内涵还是表现形式,自然界的疆界都要比人文层面的疆界丰富、精彩得多。C.

21、一个国家的陆疆和海疆的疆界在同一位置上一般只有一条分界线,却可能存在多条人文特点明显的其形成与气候等无关的分界线。D. 国家疆域层面上的边疆与生态边疆不同,前者随着军事、政治、文化、民族等的实力与差异的改变而发生重组,后者靠自然力量划分的。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森林、草原、荒漠草甸、草本沼泽等生物及其生态区分的分界线,不同于那些具有能浓厚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的疆界,它们是从自然层面来划分的。B. 生态边疆一旦被打破或跨越,其中的生态系统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轻则生态界域里不同生物类群会减少、退化,重则这个生态系统会紊乱、衰减或灭亡。C. 生态层面的边疆与国家疆域的

22、边疆具有较大的吻合性,但两者的界线既可重合,也可能不重合,原因在于国家疆域形成的历史及自然因素。D. 19世纪以前的传统社会时期,自然界生物的自然迁徙和移居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那时生物的分布及生态系统受人为的干扰较少。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物、生态及环境视域中的边疆,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民族、宗教等人文层面的边疆,他们的内涵及实际意义是不相同的。B. 疆域面积狭小的国家与疆域面积大的国家相比,虽有疆域线,但前者面积小使得生态边界线最多只有一条,后者却可能有多条。C. 生态边疆线的数量、分布与国家疆域的大小有关,也与其跨越的气候带、水域面积、地理地貌等自然

23、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D. 一条疆域线上的不同经纬度带、不同降雨带,可能有多条生态界线;一条漫长的生态界线上也可能存在一条或几条疆域线。参考答案:1. C 2. C 3. B【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项,“一个国家的陆疆和海疆的疆界在同一位置上一般只有一条分界线”错误,原文第三段表述为“无论陆疆或海疆的疆界,在不同方向、位置上,一般只有一条分界线”,选项忽略了“在不同方向、位置上”这一限制词,故错误。【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

24、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C项,“原因在于国家疆域形成的历史及自然因素”分析错误,原文第三段表述为“若从国家地理疆域形成的历史及自然原因看,疆域的边疆与生态边疆具有较大的吻合性,但因历史进程及各种人为原因的差异,国家疆域界线与生态边疆界线既可能重合,也可能毫无联系”,因果关系颠倒。【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

25、,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前者面积小使得生态边界线最多只有一条”错误,原文第三段表述为“可能只有一条生态边疆线”。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东屯北崦杜甫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远山回白首,战地有黄尘。【注】东屯:在四川夔州(今奉节)县境。大历二年(767)杜甫因避战乱迁居到此。崦:山。11. 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 诗歌首联概述百姓因“盗贼”般的贪官污吏的残

26、酷搜刮而陷于赤贫,甚至连偏远的山民也被搜刮得一无所有。B. 诗歌颔联中“空村惟见鸟”一句与王籍入若耶溪一诗中的“鸟鸣山更幽”一句,都使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C. 诗歌颈联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图景。诗人漫步山林,微风拂面,清露滴身,这令诗人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D. 诗歌尾联体现了诗歌的跳跃性,诗句看似断裂,合理想象后,可知语意为:眺望远山,见战地有黄尘,不忍久看而回首。E. 诗歌首联直抒胸臆,颔联、颈联寓情于景,尾联卒章显志,直接揭示诗的主旨,这体现了杜诗手法的灵活多样。12. 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1. CE 12. 对贪官污吏剥削百姓的愤怒:痛斥贪官污

27、吏剥削百姓的行为,称之为“盗贼”,谓其恶行为“诛求”。对百姓的同情:社会民不聊生,百姓异常贫困,乡村一片荒芜,寄寓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对国家、民生的忧虑:诗人想起自身遭遇和远处的战火,对百姓、国家以及自己的前途充满忧虑。【11题详解】试题分析:B 项,颔联用“唯见鸟”“未逢人”表现了乡村荒废的现实以及作者的悲愤之情,这是诗人身处乡村时的所见所感。E 项,尾联并非卒章显志,不是直接揭示主旨。尾联通过诗人远眺所见的“战地”“黄尘”的描绘(侧写:以景结情),以及“回首(不忍卒看)”这一动作,形象地表明了诗人对民生、国家的忧虑与关切。【12题详解】试题分析:避乱蜀中的杜甫靠舅氏崔卿翁之助,做了一个

28、管理官田的职务,迁居到了东屯。过惯动荡生活的杜甫,如今找到这有禄食无官品的工作,至少可以免去奔走之苦了。可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绝不会满足于一己的温饱,而是时刻想到多灾多难的人民。此时唐王朝虽已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军阀依然横行,各地战乱频仍,贪官污吏更加疯狂地搜刮鱼肉百姓。蜀中有崔旰、卫伯玉、柏茂琳等大肆搜刮,又有朝廷派出的侍御史到处追比,这些大大小小如同“盗贼”的贪官污吏的一味“诛求”,把百姓弄得一贫如洗,只有逃亡。杜甫在诗的首联就对这帮盗贼予以了痛斥。颔联描写了东屯北崦一带荒凉景色。因为贪官的搜刮,老百姓无法生活,纷纷逃亡,夕阳照着空荡荡的村舍,唯见鸟飞,未逢人影。以唯见鸟更衬出荒村的空无一

29、人。颈联诗人信步走去,山壑阴凉,清风吹面,露水滴在身上,景色幽美,诗人的情绪似乎略有舒缓,也更衬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思绪很远很深。尾联,杜甫眺望远山,遥望战地,唯见黄尘滚滚。诗人从东屯北崦看到了普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让诗人回首不忍久看。这首五律构思新颖。首联直抒胸臆,痛斥盗贼的诛求;颔联颈联写景;尾联在诗意上是承接首联,也与颔联颈联自然衔接,转折翻腾,更具艺术魅力。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30、。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

31、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不之省。弘政镇徐州,又从

32、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节选自旧唐书)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B.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

33、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C.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D.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9.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B. 古代男子15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15岁左右的年纪。C. 古代皇帝即位

34、,都要改元,称元年。自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多以年号纪年。如文中的“开成二年”“会昌二年”“大中初”均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法。D. “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指降级。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B. 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李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C. 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

35、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D.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2)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不之省。(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参考答案:8. A 9. B 10. A 11. (1)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忘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2)第二年,令狐做宰相,李商隐多次写信陈说内心苦衷,令狐不理睬他。(3)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

36、查、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4)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和着,(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应该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句子译为: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从事”任职的意思,意思紧承下句,在其前停顿,故排除BD。“令狐楚幕”,令狐楚幕中的意思,中间不可断,故选A。【9题详解】

37、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B项中,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纪。女子15岁成年称“及笄”。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A项中, “做了朝廷命官”错,李商

38、隐在令狐楚摩下是担任了巡官,但并非朝廷命官。天成二年,他才考中进士,脱下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参考原文第一段“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卒”,死;“以”,因为;“无行”,品行不端。本题中“明年”,第二年;“陈”,陈说;“省”,理睬。【点睛】文言文语

39、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文言文参考译文: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今属河南)县令。祖父李俌,官位终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事参军。父亲李嗣。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今河南孟县),李商

40、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十二岁还不到。令孤楚因为他少年英俊,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今山东东平)、汴州(今河南开封),李商隐跟随为巡官,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今陕西西安)开成二年(837),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会昌二年(842),他又以书判中拔萃科。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掌书记,得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本来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为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既为王茂元干事,李宗闵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

41、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品行不端。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847-860)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今广东惠阳)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三年(849)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掾曹,让他管草写笺奏。第二年,令狐做宰相,李商隐多次写信陈说内心苦衷,令狐不理睬他。卢弘正出镇徐州(今属江苏),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正遇河南(今河南洛阳)府尹柳仲郢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

42、判官、检验工部郎中。大中(847-860)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今属河南),没多久也就病死了。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他和太原(今属山西)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持操行,恃才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不能进而为名宦,坎坷终身。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

43、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

44、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

45、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

46、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使争斗B.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举:侵犯C. 赵奢之伦制其兵 伦:类D.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北:名词作状语,在北边1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连衡,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军,即联合较为弱小的几个国家共同对付强国。B. 四君,指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C. 墨翟,即墨子,战国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