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辽宁省朝阳市台子乡台子初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抗日名将接收青岛柳已青 驰骋广西的抗战名将,接收青岛的国民党军队中将,就义台湾的红色间谍。这就是陈宝仓一生之中,闪耀青史的三个身份。然而,陈宝仓这位传奇将军,却长期被人遗忘。近年来,随着后人不断地追寻,报刊的钩沉报道,陈宝仓短暂而又辉煌的经历,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应铭记这位接收青岛的大员。他见证了青岛的山河光复,彻底洗刷了青岛近代史上的屈辱。 1900年,陈宝仓出生在河北遵化。他出生这一年,八国
2、联军攻破北京城。生于内忧外患的晚清,这也注定了他这一生要以保家卫国为己任。陈宝仓为了贫弱的国家走上独立富强,弃文从军,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工兵科毕业。抗战爆发后,陈宝仓投身抗战大潮中,立下汗马功勋。值得一提的是,陈宝仓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他运筹帷幄,羽扇纶巾,决胜千里。上马驰骋疆场,下马赋诗作文。1942年,陈宝仓于重阳节,偕边城将士登天保后龙山,赋诗一首: 龙山极目正重阳,不望京华不望乡。欲上层云寻旧品,更登绝巘设新汤。雄关鹫立难飞渡,壮士鹰扬敢跳梁。谁谓秋高防寇入?好凭一战勒南疆。 从这首诗中可见陈宝仓的英雄气概和将军气度。当地百姓将这首诗刻石于山上显著位置,至今犹存。 陈宝仓在驻防
3、广西中越边境靖西时,显示出治理地方的才能,他大力支持越南的抗日武装力量,帮助越南民族解放同盟会培训爆破技术及其他军事项目的人才,营救胡志明。 抗战胜利前夕,陈宝仓因为营救胡志明而遇到一场危机被国民党军委法庭认为有渎职嫌疑,传讯重庆受审。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友陈诚挺身而出,使陈宝仓化险为夷。抗战胜利后,在陈诚的举荐下,陈宝仓来青岛接受日军投降。陈宝仓特派公署在大学路驻守,随其带来的两个团官兵驻守广西路等地。 1945年10月25日,青岛日军受降仪式在汇泉跑马场举行。由国民党军政部胶济区中将特派员陈宝仓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六师司令谢勃尔主持,日方以侵青日军司令官长野荣二为代表。11时
4、,受降仪式开始。日方投降代表长野荣二在准备好的10份投降书上分别用日文和英文签字。投降书共11页,前3页为英文,后8页为日文。签字后,日军投降代表11人将战刀解下列队呈上。随后,谢勃尔和陈宝仓先后作为受降代表签字。美国盟军拍摄的照片,定格了这一幕。 在青岛市档案馆保存的老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陈宝仓的飒爽英姿。将军身穿中将呢子军装,身材魁伟,英俊威武,典范的中国军人风貌使人感到扬眉吐气,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借着老照片,青岛日军受降仪式的各种细节得以呈现,隔着70年的山河岁月,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生动表情。 随后,陈宝仓接收军工厂,稳定市区秩序,遣返日军日侨。他负责接收了日本在青岛的兵器厂、火药库、
5、飞机修理工厂、汽车修理厂、军需品工厂等。陈宝仓下令通知日本驻青领事馆,日本侨民必须将个人手中之枪支、粮食上报,否则予以查封,视情节惩办。11月14日,国民党第八军由海路乘船抵迭青岛。陈宝仓下令将日军集中于日钢(工厂)。11月18日,第一批日军三手多人被遣返回国,23日,第一批日本侨民被集中于第三公园,清点核实姓名后运至大港码头乘船回国。 随着内战爆发,陈宝仓的思想完成转变,同时,身份也完成转变。他身着国民党的中将军装,内心是中共的卧底。1949年,受中共华南局和民革中央的派遣赴台开展地下工作。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台湾风云突变,因“吴石案”,其地下党身份暴露,与吴石、聂曦、朱枫(女)
6、四人被特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于台北马场町惨遭杀害。“浮云夜夜变,征战古今同”,写下这样诗句的将军,也许自选择去台湾做卧底之时,就已经预料到这是一条不归路,充满了风险 戎马倥偬,殊勋盖世间。功勋卓著,英名满天下。斯人已逝,英雄身后不寂寞。 “浮名身外事,应不愧苍穹剑锋削骨峻,云海荡胸清”“旧事渐随岁月淡,忠魂长伴野云眠”吟诵着将军留下的诗句,缅怀英雄的事功,心绪难平。 (有删改)相关链接 抗战开始,国民党第二兵团总司令张发奎在上海拜访郭沫若,请求为其组建一个政治部,郭与上海共产党组织商议,遵照周恩来指示,为张组建一个战地服务队,全队30余人有不少是共产党员。陈宝仓在第二兵团颇多接触共产党人,政治
7、上有明显转变。 (百度百科) 陈宝仓常以文会友,陈每当出巡各地检查指导工作时,地方人士都以笔墨纸张求其墨宝,他从不推辞,县人都称他为儒将。 (摘自靖西县志)(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宝仓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又是辉煌的。因此,后人不断地追寻,报刊不断地钩沉报道, 其光辉的名字,终于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B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的这一年陈宝仓出生在河北遵化,他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 期工兵科,后成为国民党中将,一生经历曲折。 C陈宝仓曾因营救胡志明而被国民党军委法庭认为有渎职嫌疑,传讯重庆受审。校友陈 诚为拉拢陈宝仓而出手,使陈宝仓化险为夷。 D1945年,陈
8、宝仓在青岛汇泉跑马场主持日军受降仪式,日方投降代表长野荣二在准备好 的10份投降书上签字,签字后投降代表们呈上战刀。 E1950年,台湾风云突变,陈宝仓因“吴石案”,他的地下党身份暴露,与昊石、聂曦、朱枫四人被特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惨遭杀害。(2)陈宝仓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将军。请结合材料说说其在“文”方面的体现。(6分)(3)材料为什么要详写青岛日军受降仪式的相关情况?(6分)(4)陈宝仓“闪耀青史”,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参考答案: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两个感恩节的绅士欧?亨利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泉对面人行道旁边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
9、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饥饿。皮特一点儿也不饿。来这儿之前他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他的衣服当然褴褛,衬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因为那顿特别丰富的饭菜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胜负担。那顿饭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他路过五马路起点附近的一幢红砖住宅,那里住有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她们派一个佣人等在侧门口,吩咐他在正午过后把第一个饥饿的过路人请进来,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斯塔弗皮特去公园时,碰巧路过那里,给管家们请了进去,成全了城堡里的传统
10、。斯塔弗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钟之后,觉得很想换换眼界。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把头扭向左面。这时,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脚在砂砾地上簌簌地扭动着。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马路,朝他坐着的方向走来。九年来,每逢感恩节,这位老先生总是来这儿寻找坐在长凳上的斯塔弗皮特,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工眼镜。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而且好象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斯塔弗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你好。”老先生说,“我很高兴见到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
11、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壮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老先生每次都说同样的话。九年来的每一个感恩节都是这样。这些话本身几乎成了一个制度。除了独立宣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同它相比了。以前在斯塔弗听来,它们象音乐一般美妙。现今他却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地抬头看着老先生的脸。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几乎咝咝发响。但是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他掉转身子,背朝着风。斯塔弗抬着头,瞅了他一会儿,自怨自艾,好不烦恼,可是又束手无策。老先生的眼睛里闪出光亮,他脸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深,
12、但他那小小的黑领结依然非常神气,他的衬衫又白又漂亮,他那两撇灰胡髭典雅地翘着。“谢谢你,先生。非常感谢,我跟你一起去。我饿极啦,先生。”饱胀引起的昏昏沉沉的感觉,并没有动摇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老先生带着他的一年一度的受惠者,朝南去到那家饭馆和那张年年举行盛宴的桌子。“老家伙来啦,”一个侍者说,“他每年感恩节都请那个穷汉吃上一顿。”侍者在桌子上摆满了节日的食物斯塔弗叹了口气,举起了刀叉。在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都没有他这样勇敢。火鸡、肉排、汤、蔬菜、馅饼,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他跨进饭馆的时候,肚子里已经塞得实实足足,食物的气味几乎使他丧失绅士的荣誉,但他却象一个真正的骑士,打起精神,坚持
13、到底。一小时之后,斯塔弗往后一靠,这一仗已经打赢了。“多谢你,先生,”他象一根漏气的蒸气管子那样呼哧呼哧地说,“多谢你赏了一顿称心的中饭。”接着,他两眼发直,费劲地站起身来。一个侍者把他象陀螺似地打了一个转,推他走向门口。老先生仔仔细细地数出一块三毛钱的小银币,另外给了侍者三枚镍币做小账。他们象往年那样,在门口分了手,老先生往南,斯塔弗往北。在第一个拐角上,斯塔弗转过身,站了一会儿。接着,他的破旧衣服象猫头鹰的羽毛似地鼓了起来,他自己则象一匹中暑的马那样,倒在人行道上。救护车开到,年轻的医师和司机低声咒骂他的笨重。既然没有威士忌的气息,也就没有理由把他移交给警察局的巡逻车,于是斯塔弗和他肚子里
14、的双份饭就给带到医院里去了。过了一小时,另一辆救护车把老先生送来了。他们把他放在另一张床上。不多久,一个年轻的医师碰到一个眼睛讨他喜欢的年轻的护士,便停住脚步,跟她谈谈病人的情况。“那个体面的老先生,”他说,“你怎么都猜不到,他几乎要饿死了。从前大概是名门世家,如今落魄了。他告诉我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节选自作者同名小说)【注】1620年,英国清教徒因不堪宗教压迫,乘坐“五月花号”船来到美洲普利茅斯,首批船员上有英格兰、苏格兰和茶兰夭移民一百零二人。移民定居后的次年,为庆祝第一次收获,感谢上帝的恩惠,制订了感恩节,后成为美国法定节日,一般在每年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1老先生是一个什
15、么样的人?结合文本简要概括。_1.第15段的语言很有特色,请进行赏析。_2. 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总使人感到“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简要分析。_3. “感恩”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请结合原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_参考答案:1又高又瘦,年过花甲;具有绅士风度;富有爱心,坚守传统美德。2.本段运用比较、夸张的写作手法,将皮特与“在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真正的骑士”比较,并用“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这种夸张,描述皮特用独特的感恩方式来成全老先生善心的行为。语言幽默,作者在调侃中,表达了对皮特的赞扬3皮特因吃得太多被送进医院,老先生却因为饥饿被送进医院,这样的
16、结局出乎人们的意料。但从九年来,两人对施恩、感恩的“感恩节传统”的坚守看,又在情理之中。这个意外的结局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深化了主旨,充满了对人性光辉的赞美。4对“感恩”的理解;联系文本谈认识;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行文思路、语言表达。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
17、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
18、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选自居士集)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一:都 B不见于言可也 言:著作C予窃悲其人 悲:悲痛 D稍稍见称于人 稍稍:渐渐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其所以为圣贤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冰,水
19、为之而寒于冰C而散亡磨灭 惑而不从师D亦因以自警焉 因坐法华西亭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B颜回无甚功和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激励人自省自醒。19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3分)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
20、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参考答案:16C悲叹(为而悲)17C(C而:却。A:的原因/用来的方法;B:到/比;D:因此/由于。)18C19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树立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此文给你。(“摧”字1分,“于”字1分,“告以是言”倒装句1分。)20方其用心与力之劳 / 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 / 而忽然以死者 / 虽有迟有速 / 而卒与三者同
21、归于泯灭 / 夫言之不可恃也 / 盖如此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6分)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孟子曰:“无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孟子告子上)(1)孔子和孟子观点中的相同之处是什么?(2)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各自有着怎样的思想倾向?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2分)(2)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观点强调的是一种明知做
22、不到却偏要去做的处事态度。这种态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意志坚决,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倔强固执。(2分)而孟子则从“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这一角度,分析了无论做什么都要有始有终,坚持不懈的观点。(2分)译文: 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23、。韩邦奇,字汝节,朝邑人。父绍宗,福建副使。邦奇登正德三年进士,除吏部主事,进员外部。六年冬,京师地震,上疏陈时政阙失。忤旨,不报。会给事中孙祯等劾臣人僚不职者,并及邦奇。吏部已议留,帝竟以前疏故,黜为平阳通判。迁浙江会事,辖杭、严二府。宁王宸濠令内竖假饭僧,聚千人于杭州天竺寺,邦奇立散遣之。其仪宾托进贡假道衢州,邦奇诘之曰:“入贡当沿江下,奚自假道?归语王,韩佥事不可诳也。”时中官在浙者凡四人,王堂为镇守,晁进督织造,崔珏主市舶,张玉管营造。爪牙四出,民不聊生。邦奇疏请禁止,又数裁抑堂。邦奇闵中官采富阳荼鱼为民害,作歌哀之。堂遂奏邦奇沮格上供,作歌怨谤,帝怒,逮至京,下诏狱。廷臣论救,皆不听
24、,斥为民。嘉靖七年,起山东副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后入佐院事,进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至山西,为政严肃,有司供具悉不纳,间日出俸米易肉一斤。居四年,引疾归。斋中中外交荐,以故官起督河道。迁刑都右侍郎,改吏部。拜南京右都御史,进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致仕归。三十四年,陕西地大震,邦奇陨焉。赠太子少保,谥恭简。邦奇尝庐居,病岁余不能起。其弟邦靖药必分尝,食饮皆手进。后帮靖病亟,邦奇日夜持弟泣,不解衣者三月。及殁,衰蔬食,终丧弗懈。乡人为立“孝弟碑”。(节选自明史韩邦奇传)【注】正德二年,宁王朱宸濠贿赂太监,密谋
25、起兵。内竖,指宦官。仪宾: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孙女婿、曾孙女婿、玄孙女婿的统称。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B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C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D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26、项是( )A除有任命官职的意思,例如“除臣洗马”,在文言中与“迁”“拜”“授”等意思相同。B疏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或“奏议”。C刑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审定法律,复核刑名案件等职事,其长官称为刑部尚书。D庐居也称“庐墓”,指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在其墓旁搭盖小屋居住服丧的行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邦奇为人耿直,敢于直言进谏。京师发生地震之后,邦奇上书指出了当时政治上的弊端,违背武宗的心意,没有得到回复,后来还因此遭到贬黜。B韩邦奇恪尽职守,遇事明察秋毫。他任浙江佥事时,识破宁王奸计,遣散了聚焦在杭州天竺寺的假和尚
27、,严词拒绝了其女婿假托进贡借道衢州的请求。C韩邦奇为民请命,同情关心百姓。王堂等四名宦官的爪牙四处搜刮,弄得民不聊生,韩邦奇上书请求加以禁止,并作诗表达对宦官为害百姓的忧虑和感伤。D韩邦奇孝悌为重,兄弟感情深厚。他因“庐居”而病一年多,得弟弟周到照顾;后弟弟病重,他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三个月,弟弟死后,他穿丧服,吃素食。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给事中孙祯等劾臣僚不职者,并及邦奇。(2)至山西,为政严肃,有司供具悉不纳,间日出俸米易肉一斤。参考答案:10C 11A 12B 13(1)恰逢给事中孙祯等弹劾不称职的群臣,一并涉及到韩邦奇。(重点词语“会”“劾”)(2)韩邦奇到山西后
28、,处理政务严谨而有法度,部门的官员给他提供的用品他都不接受,他自己每隔一天拿出禄米换一斤肉。(重点词语“严肃”“间日”“易”) 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题中A项,表述错误,“迁”指官职的变动。点睛:文言文中表官职升降的词语 一: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除:任命,授职。 授:授给、给予官职。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封:指帝王将
29、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二: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 黜:废掉官职。 免:罢免。 夺:削除。 三: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擢:在原官上提拔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迁:一般指提升 四: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贬:降职 放: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 左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 五:表调动官职的词语徒:一般的调动官职 调:变换官职 转:调动官职 补:补充空缺官职 改:改任官职 出:京官外调 六:表兼代官职的词语兼:兼任12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
30、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B项,表述错误,由原文“虎迁浙江会事,辖杭、严二府。宁王宸濠令内竖假饭僧,聚千人于杭州天竺寺,邦奇立散遣之。其仪宾托进贡假道衢州,邦奇诘之曰:入贡当沿江下,奚自假道?归语王,韩佥事不可诳也。”可以推测。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参考译文:韩邦奇
31、, 字汝节,陕西朝邑人。父亲韩绍宗,曾做过福建副使。韩邦奇考中正德三年进士,被任命为吏部主事,后晋升为员外郎。正德六年冬天,京师发生地震,韩邦奇上书指出当时政治的过失。违背皇帝的心意,皇帝未予答复。恰逢给事中孙祯等弹劾不称职的群臣,一并涉及到韩邦奇。吏部已经商量决定继续留任,皇帝最终因为之前那篇奏疏的原因,把他贬为平阳通判。后来升为浙江佥事,管理杭、严二府的事务。宁王朱宸濠派遣宦官假装给和尚施舍粥饭,在杭州天竺 寺聚集了上千人,韩邦奇立即遣散了他们。朱宸濠的女婿假托进贡要从衢州借道,韩邦奇质问说:“到京城上贡应当沿江而下,为什么要从此处借道?你回去告诉宁王,我韩佥事是不可欺骗的。”当时在浙江的
32、宦官共四个人,王堂当镇守,晁进管织造,崔珤管市舶,张玉管建筑。他们的爪牙四处搜刮,百姓都无法生活下去了。韩邦奇上书请求对他们加以禁止,又多次遏制王堂。韩邦奇忧虑宦官采办富阳的茶鱼为 害百姓,写了一首诗歌表示感伤。王堂于是上书说韩邦奇阻止对皇上的供给,写诗歌埋怨、诽谤。皇帝大怒,把韩邦奇逮到京城,关进了钦犯监狱。朝中大臣上书挽救,皇帝都不允许,最后韩邦奇被罢官为民。嘉靖七年,韩邦奇被起任为山东副使,以右佥都御史巡查安抚宣府。入朝协助管理督察院的事务,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查安抚辽东。当时辽阳发生兵变,侍郎黄宗明说韩邦奇一向很有声望,请给他见机行事的权力,让他迅速前往平定事变。世宗当时一味采取姑息政策
33、,没 有答应,而是让韩邦奇与山西巡抚任洛做了对调。韩邦奇到山西后,处理政务严谨而有法度,部门的官员给他提供的用品他都不接受,他自己每隔一天拿出禄米换一斤肉。他在山西当了四年巡抚,后告病回乡。居家期间,朝廷内外不断有人推荐,他又以原有官职出来主管河道事务。后来升任刑部右侍郎,又改当吏部左侍郎。后被任命为南京右都御史,提升为兵部尚书,参与朝廷的军政大事。最后退休回家。嘉靖三十四年,陕西发生大地震,韩邦奇在地震中丧了生。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恭简。韩邦奇曾经住在墓旁结庐服丧,病了一年多不能起床。他的弟弟韩邦靖送药一定亲自尝过,饮食都是亲手奉送。后来韩邦靖病重,韩邦奇日夜抱着弟弟哭泣,三个月不解衣休
34、息。弟弟死后,他穿丧服,吃素食,一直到守丧完毕也不懈怠。乡里人为他们兄弟设立了一块“孝悌碑”。6.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少贫贱,以鬻畚为业。猛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少游于邺都,时人罕能识也。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怀佐世之志,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温察而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
35、也。”温默然无以酬之。温之将还,赐猛车马,拜高官督护,请与俱南。猛还山咨师,师曰:“卿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猛乃止。 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及坚僭位,以猛为中书侍郎。时始平豪右纵横,劫盗充斥,乃转猛为始平令。猛下车,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鞭杀一吏,百姓上书讼之,有司劾奏,槛车征下廷尉诏狱。坚亲问之,曰:“为政之体,德化为先,在任未几而杀戮无数,何其酷也!”猛曰:“臣闻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猾。始杀一奸,余尚万数,若以臣不能穷残尽暴,肃清轨法者,敢不甘心鼎镬,以谢孤负。酷政之
36、刑,臣实未敢受之。”坚谓群臣日:“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于是赦之。猛镇冀州,坚遣猛于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简召英俊,以补关东守宰,授讫,言台除正。俄入为丞相,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坚尝从容谓猛曰:“卿夙夜匪懈,忧勤万机,若文王得太公,吾将优游以卒岁。”其见重如此。 猛性刚明清肃,于善恶尤分。微时一餐之惠,睚眦之忿,靡不报焉,时论颇以此少之。 (节选自晋书?王猛传)(1)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B苻坚将有
37、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C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D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僭”是超越本分的意思。“僭位”是指越分窃据上位。文中“及坚僭位”意思是说苻坚登上皇位并不是合法的。B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为“下车”。“猛下车,明法峻刑”中“下车”指王猛刚到任。C“便宜从事”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
38、。“坚遣猛于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一句可见苻坚对王猛的信任。D“言台除正”一句中的“台”指“尚书台”,有官吏任免的权利。“授讫,言台除正”是说王猛对官吏有罢免权力,某官任职后,王猛只要上报尚书台就可以除去官吏的正式任命。(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猛对事情有个人见解。如他与桓温交谈时,指出桓温没有得到关中地区豪杰的原因,是桓温没有渡过灞水到长安,老百姓没有看到桓温的心思。B王猛是既有判断力又能接受建议的人。如徐统征召他,他逃走不应召;他本打算辅佐桓温,但在老师的建议下没去,最终选择了苻坚。C王猛深得苻坚赏识。王猛曾因杀一小吏而受到苻坚亲自审问,但他认为杀人确有酷政
39、之嫌,但这也是为政的需要,最终苻坚称赞他是管仲、子产那样的人。D王猛也有缺点。他对善与恶也尤其分明,即使受人一餐饭这样的小恩惠也要报答,但小小的怨恨他也要报复,这一点为人轻视。(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 。参考答案:(1)B(2)D(3)C(4)桓温入关的时候,王猛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见他,谈论天下的大事,边捉虱子边谈,好像旁边没有人似的王猛治理政事公平,流徙放逐了不尽职的官员,提拔隐居而未被任用的人才,重用贤能的人才,对外加强军备,对内崇尚儒学,鼓励督促百姓从
40、事耕织(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这句话的大意是:苻坚有统一天下的大志,听说王猛的名望后,召见他,一见面就如平素知己,谈论历代兴亡大事,好像不同的符牌却刻有相同的符文一样,所见相同,就如刘备遇到了诸葛亮根据句意“一见便若平生”为一句,不可断,故排除AD“若”意思紧承后句,在其前停顿,故选B(2)D“言台除正”中的“除”是“任命”的意思 “授讫,言台除正”是说王猛可以先授予某人官职,然后只要上报尚书台正式行文任命即可(3)C“但他认为杀人确有酷政之嫌,但这也是为政的需要”错,在原文中为“酷政之刑,臣实未敢受之”对于“酷政之刑”这件事 “未敢受”就是不能接受,他没
41、有承认自己有酷政之嫌(4)“被”, 穿着;“诣”, 拜见;“扪”, 捉译为:桓温入关的时候,王猛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见他,谈论天下的大事,边捉虱子边谈,好像旁边没有人似的“宰”, 治理;“尸素”, 不尽职的官员;“拔”, 提拔;“幽滞”, 隐居而未被任用的人才;“劝课”, 鼓励督促译为:王猛治理政事公平,流徙放逐了不尽职的官员,提拔隐居而未被任用的人才,重用贤能的人才,对外加强军备,对内崇尚儒学,鼓励督促百姓从事耕织参考译文:王猛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县)人年幼时家境贫寒,以卖畚箕为生学识广博,好读兵书,谨慎稳重严肃坚毅,气概雄强高远,不为琐事萦怀,若不是志趣相投之人,根本不与交往,因此
42、浮华之士都轻视与嘲笑他但王猛悠然自得,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王猛年轻的时候到邺都游历,当时很少有人能赏识他只有徐统见到他认为他很奇特,召他做功曹他逃避没有应召,于是隐居在华阴山王猛胸怀辅佐帝王创业的大志,收敛了羽翼等待时机,观察形势然后行动桓温入关的时候,王猛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见他,谈论天下的大事,边捉虱子边谈,好像旁边没有人似的桓温看着他,觉得他是个奇才,问道:“我奉皇上的命令,率领精锐的军队十万人,主持正义讨伐叛逆,为百姓铲除凶暴的奸人,可是三秦大地的英雄豪杰没有人前归附,这是为什么呢?”王猛说:“您不怕千里路远,深入奸人横行的地方,离长安只有咫尺之遥,却不渡过灞水,老百姓不知道您的心思的缘故啊
43、”桓温黯然不语,没有应对的话桓温即将撤军的时候,赏赐给王猛车马,授予他高官督护的官职,请他和自己一起到南方去王猛回到山里向老师请教这件事,老师说:“你和桓温难道能同时建功立业?在这里就可以得到富贵,为什么要远行呢?”王猛于是没有去苻坚有统一天下的大志,听说王猛的名望后,召见他,一见面就如平素知己,谈论历代兴亡大事,好像不同的符牌却刻有相同的符文一样,所见相同,就如刘备遇到了诸葛亮到了苻坚登上皇位,任命王猛做中书侍郎当时始平县地方豪强不守法度,任意胡为,抢劫与偷盗纷行,于是就调任王猛为始平县令王猛到任之初,宣示法令,严刑治理,明察善恶行为,严厉约束地方豪强因以鞭刑处死一个官吏,百姓上诉控告他,有
44、关官员也上奏弹劫,诏令用刑车将他押送交廷尉立案追究符坚亲自审问他,说:”当政的根本,是以道德感化作为首选,你到任不久却杀人无数,这是多么的残暴啊!”王猛说:”我听说主管一个安宁的国家当用礼治,而治理一个动乱的国家当用法治陛下不认为我无能,把政务繁难的县交给我治理,我当为贤明的君主除去凶恶和奸猾之徒刚杀了一个奸贼,其余的尚有上万,如果陛下认为我不能除尽凶暴之徒,维护法律制度,我岂敢不甘心受刑,为我辜负了陛下而谢罪但因残暴施政的罪名所受的刑罚,我实在不敢承受”苻坚对众大臣说:“王景略确实是管仲、子产那样的人啊!”于是赦免了他王猛镇守冀州,苻坚任凭王猛在六个州之内斟酌事势所宜,可自行处理而不必上奏,
45、选拔任用才能杰出者,用补充关东地区的郡守和县令的缺员,授职之后,只要上报台阁正式行文任命即可不久,入朝担任宰相,王猛主管政事公平,流徙放逐了不尽职的官员,选拔隐居和不得志的人才,重用贤能的人才,对外加强军备,对内崇尚儒学,鼓励督促百姓从事耕织,进行正直和知耻的教育,没有人有罪却不被刑惩的,没有人有才却不被任用的苻坚曾经悠然地对王猛说:”你日夜勤劳,毫不怠惰,为日常纷繁的政务担忧、辛劳,有了你,我就如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一样,将可以终年悠闲自得了”王猛就是如此地被看重王猛性情刚毅明察清正严肃,对于善与恶尤其分明地位低下时,受人一餐饭这样的小小的恩惠,没有不报答的;怒目相视这样的小小的怨恨,没有不报复的当时的舆论因此相当地轻视他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法国首先对利比亚动武的原因。3月19日,法国战机打响了空袭利比亚的第一炮。对于法国的单干行动,法国外长朱佩强调说,如果北约领导此次军事行动,势必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反感。事实上,法国打头阵是其对自身利益诉求的结果。在利比亚发生动乱后不久,法国就宣布承认利反对派组织“利比亚全国委员会”为“代表利比亚人民的唯一合法机构”。法国如果不带头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