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遂宁市下东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有: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参考答案:C2. 近代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申报在1919 年报道中写道:“传播此种思想之发源地,实在北京一隅,他们倡导改良文学之论,一方面为消极的破坏,力抨旧文学之弱点,一方面则为积极的建设,亟筑新文学之始基。”文中的“他们”还A.掀起二次革命 B.倡导“实业救国”C.倡导民主科学 D.主张“尊孔复古”参考答案:C3. 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
2、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信件内容推测其背景说法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正在在全力围剿红军 B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战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参考答案: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即1943年,处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时期。“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蒋介石下令不允许刊登与之有关的新闻,实际上反映了国民政府在社会舆论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压制。因此这封信件反映了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选D。答案:D4. 右图
3、为欧洲联盟会徽,欧洲联盟成立的标志是、A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B欧共同体 C“马约”得到欧共体成员国的批准,并生效 D欧元的启动参考答案:C5. 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参考答案:C6. 2012年以来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A、出现多极化的趋
4、势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C、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D.、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参考答案:D7.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土地兼并得到认可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农民地位不断降低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反映的对土地兼并者的称呼由“豪强”或“兼并之徒”演变为“田主”,说明民间对土地兼并者的态度由仇视转变为认同,土地兼并现象得到认可。故答案为B项。土地私有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确立,排除A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点睛:宋朝从立国之初就开始采取“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使
5、土地私有制渐趋成熟,较前代比较彻底地释放了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强大生产力,推动租佃制的繁荣,是宋代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的制度原因。“不抑兼并”使得人们能更自由的进行土地所有权的买卖,使得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更加激烈,客观上促进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土地所有者的看法。8.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汉文帝除肉刑诏,所引用的就是尚书说。汉武帝亦使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这反映了汉代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B.确立了司法审判独立性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参考答案: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除肉刑和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
6、都反映了儒家“仁”、“德”的思想的影响,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司法审判独立性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错在“唯一”,故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孝治天下的思想,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方法是提取关键词“除肉刑”、“尚书”、“董仲舒的弟子”等,正确理解这些词反映的思想特点,即儒家思想的影响,而“除肉刑”、“治淮南狱”都属于司法方面,据此即可大胆判断。9. 1958年6月12月,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指出,“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的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
7、在的产量高出很多。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这反映出()A大众传媒传播信息推动社会发展B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科学家的工作热情C科学家的科学成果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D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正潜滋暗长参考答案:考点:GA:左倾思想分析:本题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内容为切入点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1958年6月12月”、“稻麦每年的亩产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可知,这是浮夸风的表现,说明经济建设
8、的“左”倾错误正潜滋暗长,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10. 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文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归限究底。这说叫陆九渊( )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 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参考答案:宋明理学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指做学问追求的是根本,不必外求,即内心反省,A项符合题意,正确。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六经皆我注脚”,指自己内心反省,自我领悟,不代表自由阐释,C项表述有误,排除。陆九渊仍相信六经的权威,只是强调内心反省领悟学习,
9、并未否定六经权威,D项排除。故选A。11. 1961年,国家规定“在农村集市上出售的农产品,可以由出售的人白己决定出售价格,可以买卖双方自由议价,国家收购这些产品,也应当按集市上自然形成的价格收购”。这可以佐证当时我国A.对国民经济的调整B.城乡经济政策宽松C.农村经济结构改变D.经济体制发生变化参考答案:A12. 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A.自然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十二铜表法参考答案:
10、A13. 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说明“上海精神”A.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B.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宗旨C.旨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D.促进了亚洲各国的友好合作参考答案:A“上海精神”的内涵主要涉及到国家之间的和平相处与合作,这是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对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建设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故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出有关国际争端的问题;C选项过于片面,只强调了经济问题;
11、D选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不仅仅限于亚洲,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14. “一国两制”构想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体现在 A都是伟人提出 B都是解决当时面临的重大问题 C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D都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参考答案:C15. 我国古代货币名称历经变化,秦称半两钱,汉称五铢钱(二十四铢为一两),唐朝时称“开元通宝”(意取流通的宝货),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唐以后历代的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据此分析,唐朝“开元通宝”的流通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商品经济发展、商人政治地位提高C铸币权开始收归国有D货币被视为财富的观念已明显增强参考答案:考点:商业的发展答案:D
12、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A说法错误,古代中国一直强调这一政策;B说法错误,在中国古代,商人虽然富有但地位较低;C说法错误,早在汉代就已经掌握在国家手中;D符合题意。故选D。16. 下列作品中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的是A红与黑 B悲惨世界 C战争与和平 D人间喜剧参考答案:D17. 这是一场思想和社会政治相结合的运动,它企图通过中国的现代化来实现民族独立、个人解放和社会公正。这场运动应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五四运动参考答案:五四运动和中
13、国共产党的成立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这是一场思想和社会政治相结合的运动,它企图通过中国的现代化来实现民族独立、个人解放和社会公正”和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和社会政治相结合的运动,故D正确。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18.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导言中写道:“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不过是这位历史家的书记书而已”这表明A.巴尔扎克的创作风格属于浪漫主义B.文学作品的素材以虚构为主C.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社会历史D.文学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历史参考答案:C【详解】小说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产物,因此在一
14、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历史,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A选项说法错误。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其素材并不是虚构,排除B选项。【点睛】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巩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逐渐暴露,道德观和文化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事物和人物的重要标准。因此浪漫主义文学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在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主流。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普希金和
15、列夫托尔斯泰,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黑暗。19. 斯大林明确提出一个贡税论,就是说要农民除了他要交的粮食,应该交的国家任务之外,在工业品上,他要工业品的价格定得更高一些,然后这样让农民买东西的时候付出更多的钱。斯大林这一做法A.表明新经济政策已被舍弃B.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C.导致国内工农间矛盾尖锐D.保证了工农业比例的平衡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斯大林认为当时苏联工业化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农业,因此B、D项说法错误,A项说法符合题意;C项说法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20.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
16、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C红军长征的胜利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参考答案:B21. 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这主要体现了东汉 ( )A.旨在保证官吏的来源 B奠定了门阀世族的基础C注重提高官员的素质 D主要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参考答案:C材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表明东汉时期察举制不再仅仅以德作为选官标准,而辅之以考试甄别对象,重视对官员
17、文化素质的考查,C项正确。材料信息仅仅是提高官员的素质,没有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B项错误;D项属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22. 胡适在1919年提出“应用批判精神来研究中国的思想传统,惟有如此,我们才能透过历史观点,对我们自己不同部分的文化遗产有一客观的理解,并决定它们的价值。”这反映了胡适研究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 A科学理性 B全盘西化 C彻底批判 D中体西用参考答案:A23. 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
18、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大一统”的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参考答案:C据材料“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可判断C项正确。A、B都错在“消除了”太过绝对。D项和题目材料关系不密切。24. 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古代法
19、律。罗马法中所蕴含的某种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这个“法律观念”是A.抽签选举、轮番而治B.自由、平等、博爱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故选C。A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排除A;B是启蒙思想,排除;D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排除。25. 朱子语类记载:“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
20、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以上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B门下省负责审议C三分相权,保证皇权独尊 D尚书省负责执行参考答案:A26. 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称“玺”,任何人都要对皇帝的名字避讳。秦朝作出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维护皇帝至尊 增加皇帝的神秘感 统一皇家用语 显示皇权至高无上A. B. C. D. 参考答案:C27.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色。下列各项符合唐代手工业状况的是( )A冶铁业
21、开始使用灌钢法 B出现需要多人操作的花楼机C丝织品吸收花鸟画风格 D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参考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结合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唐代制瓷业的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D项正确。A、B项是在汉代,C项是在宋代。28. 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
22、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B.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的利益 D.政府各部门权力机制不断调整参考答案:C29. 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 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D制约民族工业发展参考答案:D30. 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说: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在他看来,这一事件表明人民革
23、命政权替代了反动的封建政权 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中国革命的伟大愈意义当时没有被西方世界认识到 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参考答案:D新中国成立。注意题干信息“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说明正确;“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说明正确;都无从体现。二、 非选择题(共40分)31. 消费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1
24、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3分)材料二、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这或许可以被原谅。但是,并不是所有消费社会的产品都具有复杂的技术。实际上,最为简单的莫过于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尼尔弗格森文明(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4分)材料三、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
25、销,二十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1992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据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原因。19921994年我国物价为什么会大幅上涨?(5分)参考答案:(1)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确立并逐步完善,社会秩序稳定;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扩大,英国可以消费世界廉价产品。(3分)(2)原因: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视发展
26、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冷战”的持续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影响。(4分)(3) 1978年前总体上稳定的原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必答项,1分);生产能力不足;人们消费水平低等(答对一点即得1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9921994年上涨原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答项,1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的初步放开与市场的活跃;科技发展、生产能力的提升;人们消费观念经历剧变。(答对一点即得1分,总计不超过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
27、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张并指出其目的。(2分)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申国家整体实力增强。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年(2)材料二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
28、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4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工业革命英国 明清时期的中国 禁烟运动材料二 破坏与建设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材料三 侵略与学习甲午战争之前,相对来讲,两国之间算是比较平等的。但是甲午以后这种局面就改变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那么大的转折,这跟两国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有一些经验教训不能够轻易忘掉,不过,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甲午以后
29、,这两个国家都输了。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甲午战争:中日双输的历史教训(1)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一中的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50字左右。(2)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认识并说明理由。(3)结合材料三与20世纪上半期有关史实说明,作者为什么认为日本也输了?参考答案:考点:58:英国工业革命;91:鸦片战争;T1:第二次世界大战分析:(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考查鸦片战争的背景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一的四个词语,结合鸦片战争的背景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考查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需要对鸦片战争的影响
30、的掌握(3)本题考查日本的侵略扩张考查20世纪上半期日本输了的原因需要掌握日本侵略扩张的影响解答:(1)本小问的历史短文,依据材料一的四个词语,结合鸦片战争的背景进行阐述即可(2)第一小问的观点,依据材料二可以得出观点一破坏性、观点二建设性以及观点三破坏性与建设性兼而有之第二小问的理由,如观点一破坏性,可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消极影响进行说明;如观点二建设性,可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积极影响进行说明;如观点三破坏性与建设性兼而有之,可从鸦片战争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说明(3)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日本疯狂对外扩张,导致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反抗;二战中广岛、长崎被原子弹轰炸,战后被美国单独占领
31、等方面说明原因答案:(1)写作示例:工业革命后,英国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必然性)明清时期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中国必然会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偶然性)(2)观点一:破坏性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观点二:建设性鸦片战争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使新思潮萌发,从而开始了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观点三:二者兼而有之破坏性: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32、会;建设性鸦片战争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使新思潮萌发,从而开始了向近代社会的过渡(3)原因:日本疯狂对外扩张,导致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反抗;二战中广岛、长崎被原子弹轰炸,战后被美国单独占领从这些方面说,日本输了34. “人”的思考,“人”的探索,“人”的保障。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自愿追求邪恶的东西或者他认为是邪恶的东西。宁愿为恶而不愿为善,这不是人的本性;当一个人被迫在两个恶之间选择时,没有人会在可以选择较小恶的情况下选择较大的恶。”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1)依据材料概括
33、苏格拉底和孟子思想的相同点,在此基础上他们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材料二(2)世界地图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反映,材料二是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请说明:与TO地图相比,双半球投影世界地图有何发展,结合所学分析其发展的原因。(6分)材料三 第八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八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八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国家供给必需的物质上的便利,以保证公民享受这些自由。第九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国家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逐步扩大劳动就业,
34、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第九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第九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3)根据所学判断材料三出自哪部文献,依据材料分析该文献在“人”的保障方面的特点。(6分)。参考答案:(1)第一小问相同点,据材料一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自愿追求邪恶的东西或者他认为是邪恶的东西”和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概括可得相同:都认为人性本善。第二小问主张,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得: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孟子提出“仁政”。(
35、2)第一小问发展,据材料二,比较1472年的TO地图与1570年的双半球投影世界地图可知,后者是新航路开辟以后所绘制的;据所学,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状态,因此可得:亚洲、欧洲、非洲的位置更为准确,出现了美洲;地图制作更科学。第二小问原因,据所学可得: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地理知识的进步。(3)第一小问文献,抓住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国家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可知:出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小问特点,分析材料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
36、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可得: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发展成果;分析材料三“国家供给必需的物质上的便利,以保证公民享受这些自由”、“国家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逐步扩大劳动就业,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可得:在保障权利方面,强调国家的责任;分析材料三“第九十三条”可得:关注弱势群体;分析材料“第八十六条”及“第九十六条”可得:关注男女平等。(1)相同:都认为人性本善。(2分)主张: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2分)孟子提出“仁政”。(2分)(2)发展:亚洲、欧洲、非洲的位置更为准确,出现了美洲;(2分)地图制作更科学。(2分)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地理知识的进步。(2分)(3)文献:出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特点: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发展成果;在保障权利方面,强调国家的责任;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男女平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