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箭头村职业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288776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箭头村职业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箭头村职业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箭头村职业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现代文阅读(12分) 高兴           契诃夫 夜里12点钟了。 米佳·库尔达罗夫心情激动,头发乱蓬蓬的,飞也似的冲进自己父母的住宅,匆匆忙忙地跑遍每个房间,父母已经上床休息。妹妹还躺在被窝里读着一本小说的最后一页。几个上中学的弟弟已经睡着了。 “你打哪儿来?”双亲惊奇地问道,“你怎么啦?” “噢,先别问!我怎么也没料到!没有,我怎么也没料到呀!这……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米佳哈哈大笑起来,坐到安乐椅上,他兴奋得站也站不稳了。 “这是不可思议的!你们想象不到!你们看!” 妹妹跳下床来,把一条被子披在身上,走到哥哥跟前。那几个中学生也醒了。 “你怎么啦?你脸色不好呀!” “我这是由于高兴,好妈妈!要知道,现在整个俄罗斯都知道我了!整个!以前只有你们知道这世界上有个十四等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可现在呢,整个俄罗斯都知道了!好妈妈!哦,上帝!” 米佳跳起身来,在各个房间里跑了一阵,然后又坐下来。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给我们说说清楚吧!” “你们像野兽生活似的,也不看看报纸,不注意众所周知的事情。可是报纸上有那么绝妙的东西啊!只要有什么事发生,马上就会公诸于世,什么也瞒不住。我是多么幸福!啊,上帝呀!报纸本来只报导知名人士的,可现在竟然报导起我来了!” “你说什么?在什么报纸上?” 父亲脸色发白。母亲望着圣像,在胸前划了个十字。中学生们跳下床来,仍旧穿着一个式样的短睡衣,走到哥哥跟前。 “是的!报导我!现在整个俄罗斯都知道我了!您,好妈妈,把这份报纸收起来作个纪念吧!没事拿出来读读。你们请看!” 米佳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报纸,递给父亲,用指头戳戳蓝铅笔画过圈的地方。 “念吧!” 父亲戴上眼镜。 “念呀!” 母亲望着圣像,又在胸前划了个十字。父亲咳嗽了几声,念起来: “12月29日,晚上11点钟,十四等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 “听见了吗?听见了吗?往下念吧!” “……十四等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走出坐落在小勃隆纳亚街的科兹欣啤酒馆时,已是醉醺醺的……” “我这是和谢缅·彼得罗维奇在一块……一切细节都写到了!接着念吧!念下去!听着!” “已是醉醺醺的,他滑了一跤,摔倒在停于该处的一位马车夫的马蹄子底下,马车夫是尤赫诸夫斯基县杜雷基纳村的一个农夫。受惊的马从库尔达罗夫的身上跳过去,拖着的雪橇从他身上碾了过去,上面坐着莫斯科的二等商人斯捷潘·鲁科夫。马在大街上狂奔,最后总算被几个看管院子的人拦住了。起初库尔达罗夫人事不省,被送进警察局,医生给他作了检查。他的后脑勺受到撞击……” “那是我碰到车辕上了。好爸爸。念下去!您往下念吧!” “……他的后脑勺受的撞击系轻度的震荡。对事件的发生经过作了记录。受伤者已予以治疗……” “他们叫我用凉水冷敷后脑勺。现在您念完了吧?啊?事情就是这样!现在全俄罗斯都传开了!拿过来!” 米佳接过报纸,把它折好,放进了口袋。 “我得跑到马卡罗夫家去,给他们看看……还要给伊瓦尼茨基一家人看看,还有娜塔莉娅·伊万诺夫娜、阿尼西姆·瓦西里伊奇……我要走了!再见!” 米佳戴上别着帽徽的制帽,洋洋得意,兴高采烈地跑到了街上。 17、阅读全文,简要回答小说以“高兴”为标题有何含义。(3分) 18、“夜里12点钟了”,小说为何以这句话开头?有何作用?(3分) 19、“米佳一把将报纸拿过去,整齐地折好,放入衣袋。”这句话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20、契诃夫素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请回答作者是怎样塑造米佳·库尔达罗夫这一形象的。 参考答案: 17“高兴”表面上是指米佳库尔达罗夫因报纸报道他而兴高采烈,极度兴奋,实则蕴涵丰富,是借用反语对库尔达罗夫的愚昧市侩,虚荣庸俗的奴性心理予以辛辣的揭露与讽刺。 18说明米佳库尔达罗夫狂野兴奋的心情,反衬其虚荣愚昧的心理。    与小说结尾相呼应,讽刺主人公的奴性性格。 20作者是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1)   正面描写库尔达罗夫的形象。 ①语言描写。如“我这是由于高兴,好妈!……好妈妈!哦,上帝!”作者用反复手法、长短结合句式,将库尔达罗夫语无伦次,癫狂兴奋的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 ②动作描写。如“用指头戳戳蓝铅笔画过圈的地方”的动作生动的表现了库尔达罗夫得意炫耀的神态。 ③细节描写。如“米佳接过报纸,把它折好,放进了口袋”一个“折”字,将库尔达罗夫对刊登自己消息的报纸的珍视之情表现得生动逼真。 ④神态描写。如“头发乱蓬蓬的,飞也似的冲进自己父母的住宅”“ 米佳哈哈大笑起来,坐到安乐椅上,他兴奋得站也站不稳了”,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将主人公的狂喜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侧面描写。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对库尔达罗夫双亲、妹妹及几个弟弟的描写,侧面烘托出主人公的精神状态。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漠里的旗帜 刘建超 夜晚,她躺在床上,他躺在地上。她来看他,是为了离开他。 他不知道,兴奋紧张搓着一双皲裂粗壮的手,这么远,天啊,你怎么来了? 她看着他,看着相恋10年、那个曾经帅气、充满诗意的小哥,如今粗犷得像工地上的装卸工。她还是没有忍住泪水,晶莹的泪珠在白嫩的脸颊冰冷地滑落。 她下了火车乘汽车,走了三天三夜,又搭乘过往的大货车颠簸了一天,才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看到了他居住的那个小屋。西部边陲的一个养路站,只有一个人的养路站,养护着近百公里的国道。 她和他在大学相识,他们都是学校野草诗社的。他俩相恋了,就因为都喜欢泰戈尔的诗,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还在乎拥有什么?在校园的雁鸣湖边,他轻轻地牵着她,说过不了几年,我将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面旗帜。 浪漫似乎只在校园里才蓬勃疯狂地蔓延。当毕业走上社会,才知道校园的美好都被现实的无情的铁锤砸得粉碎。为了寻找工作,他和她早把诗意冲进了马桶。他的父亲是养路工,在西北。父亲生病期间,他去了父亲生活的城市照顾父亲,父亲去世后,他竟然接过了父亲手中的工具成为了一名养路工。 大漠荒烟,千里戈壁,他给她写信,描绘着他眼前的风景,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我真的感受到泰戈尔这句话的含义了。她感受不到那些诗意,没有他在身边的日子寂寞无聊。家里人给她介绍男朋友,她都拒绝了。可是,她也不确定自己究竟能等到个什么样的结果。 一年一年的春花秋月,把他们推向了大龄的边缘。经不住妈妈的哭闹哀求,她妥协了,去见了妈妈公司领导的儿子,小伙子很精干,谈吐也很睿智。她就模棱两可地处着,心中还是牵挂着远方的他。她要了断同他的情缘,这样下去对谁都不公平。她给他带了大包的物品。他笑着说,我这啥都不缺,啥都不缺。她环顾四周,煤气炉,木板床,米面油,咸菜。他笑了,似乎恢复了校园里的神气,笑着说,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我都具备了,就等着天降大任了。 晚饭,稀饭,馒头,她带来的熟制品。他居然端出了一盘鲜绿的青菜。在这一抹黄的沙丘,见到鲜绿的青菜,她都舍不得动筷子。你一个人不寂寞吗?她说。不寂寞,白天养路,晚上看书,看你的信。我能背下来泰戈尔诗集,也能背下来你写的每一封信。 荒漠的风狼一样嚎。 第二天风和日丽,天蓝如洗。她搭上了一辆过路的货车。司机是个很健谈的小伙子,踩上油门也打开了话匣子。小伙子说,这个养路站就像是他们跑长途车的司机的驿站,加油加水,填饱肚子。养路站就他一个人,他还学会了修车补胎。几千公里的路段,就他养护的这段路最好。在一个大拐弯处,司机停下车,提着一只袋子下了车。她伸头望去,路基的远处是一个低洼带,竟然有一片十几平方米的小菜地。菜地里的绿色格外养眼。怕菜苗被飞鸟或小动物侵害,菜地的四周插满了树干,树干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像是挂满了万国旗。司机把袋子里的土倒在菜地边,回到车上说,经常走这里的司机都知道给这块菜地带点土。这地方风沙大,就这一块是个避风的港湾。他每天都要骑车几十里来这里种菜浇水。我们司机每次经过这里都要鸣笛致意,我们把它称为大漠里的旗帜。那些布条上都写着一些字,有人说是诗,我也不懂。反正我记得其中一个上面写着,生如夏花。 她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的名字就叫夏花。 她回到家,眼前总是飘舞着大漠里那五颜六色的旗帜。 她又准备动身去看他,她带了一挎包土。她要告诉他,大漠里的旗帜下不该少了家乡的泥土。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写到“荒漠里的风狼一样嚎”,一方面表现出了小伙生活环境的艰苦,一方面也烘托出了人物内心的不平静。 B. 小说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塑造了一个身处沙漠却积极乐观、爱岗敬业,又忠于爱情的青年形象。 C. “他居然端出一盘青菜”,说明青菜在戈壁上出现是一个奇迹,也为后文写菜地做了铺垫。 D. 小说以“她要告诉他,大漠里的旗帜下不该少了家乡的泥土”结尾,显得含蓄蕴藉,给读者留下了很广阔的想象空间。 5. 文章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孩形象?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6. 文中关于司机的几段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 参考答案: 4. B    5. ①她是一个对爱情充满向往又面临现实压力的女孩;②她深爱小伙。她不怕艰辛来到大漠与小伙告别,她疼惜小伙的艰苦处境,她感动于小伙的真情,她又计划着下次的沙漠之行。③她又有对现实的妥协。在无尽的等待后,她选择了妥协,见了妈妈领导的儿子,决心和小伙断了情缘。因为有挣扎,所以她才活得真实,活得有血有肉,唯此,才更显可爱和可贵。    6. 不能删去,因为司机的描写对全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①人物上,丰富了“他”的人物形象。通过司机的交代我们知道“他”的爱岗敬业,也更明白“他”对姑娘的深情;②情节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正因为听了司机的话,姑娘才改变了主意,决定再回沙漠。同时菜地里的布条被称为大漠里的旗帜也照应了标题。③主旨上,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对“生如夏花”般绚烂的奉献精神的一种肯定与歌颂。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小说的内容及赏析手法的综合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内容,注意把握小说中的手法,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仔细斟酌选项内容。选项B,“心理描写”错误,没有心理描写。故答案选B。 【5题详解】 此题考核赏析文中的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文章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孩形象。答题时先概括形象类型,然后分析根据文中的情节分析其特征。此题先概括“她是一个对爱情充满向往又面临现实压力的女孩”,然后根据文中的“她不怕艰辛来到大漠与小伙告别,她疼惜小伙的艰苦处境,她感动于小伙的真情,她又计划着下次的沙漠之行”“在无尽的等待后,她选择了妥协,见了妈妈领导的儿子,决心和小伙断了情缘”等情节分析其“深爱小伙”“对现实的妥协”的形象特征。 【6题详解】 此题考核探究能力,关于语段是否删除的题目,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语段的内容、对情节的完整性、人物塑造的丰满性和主旨的表达以及文章结构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不删除,就从以上角度分析这个语段的作用,如果删除,就从其它的语段分析这些作用,还要考虑结尾的含蓄性和直白性。此题先明确观点,然后从丰富了主要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的角度作答。只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注意要紧紧围绕文章的内容进行说理。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真宗赵恒,曾作《励学篇》一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把读书后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第一出路,其中“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两句,是这种露骨功利教育的代表,令天下士子趋之若鹜,成了国人读书的动力,实有贪官文化之嫌。   上行下效,接着文人汪洙紧步圣意,搜集整理出《神童诗》一卷,将读书功利化进一步揭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当然,神童诗还有其他题材的作品,但主要是宣扬读书做官,一旦考取功名,就会名利双收,拥有金钱美女。   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学而优则仕”的含义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学”不再是学做人,为立身,而是为“仕”,为功名利禄。韩愈说:“其学其问,以之取名致官而已。”顾炎武说:“凡今之所以为学者,为利而已,科举是也。”只要学得好,就可以做官,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乾隆深有感触地叹息:“科名声利之习,深入人心,积习难返,士之所为汲汲皇皇者,惟是之求,而未尝有志于圣贤之道。”在功名利禄的巨大诱惑下,知识阶层除了求官之外,什么都不关心。这些满脑子“升官发财”思想的人一旦当了官,便如同饥饿者扑到面包上,不疯狂敛财才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其最基本的写照。更有甚者,富可敌国。明宦官刘瑾,贪腐的白银比张居正十年改革充实起来的太仓还多十倍。所以,尽管朱元璋大开杀戒,贪官们仍如过江之鲫,直掏得大明王朝空虚如洗。李自成打开崇祯的国库,发现只有区区二十万两银子,不禁哀叹其怎能不亡。但刘瑾比起后辈和珅来,又是小巫见大巫了。千百年来,升官发财已成为相当一部分读书人的追求,积重难返。今天反腐形势之所以严峻,贪官丁仰宁一语道破天机:“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     有学者痛陈如今的某些大学道德高地失守,被铜臭腐蚀,培养出来的人智商高,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大学已经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温床”。     诚然知识能改变命运,但如果将其庸俗化为追名逐利,就误入了歧途。反思眼下的反贪,总有些木已成舟的马后炮之感。要从源头上防微杜渐,有必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对一些学校提倡学生阅读的《千字文》《神童诗》等来一番梳理,像湖北、山东一些教育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删除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此举,港台一些学者认为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笔者以为,时代变了,教育也要变,否则就是拿糟粕当香饽饽,饮鸩止渴,帮倒忙了。 1.下列关于“功利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励学篇》把读书后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第一出路,这既是一种功利教育,更有贪官文化之嫌。 B.“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是露骨功利教育的代表,历来是读书人的动力,它们腐蚀了读书人的思想。 C.文人汪洙为了迎合皇帝,搜集整理出了《神童诗》,将读书功利化更进一步,诗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便是证明之一。 D.《神童诗》中的作品全部都以宣扬读书做官为题材,认为读书人一旦考取功名,就会名利双收,拥有金钱美女,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功利教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汉以后,儒术得到极大尊崇,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这使“学而优则仕”的含义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B.不论是韩愈还是顾炎武,甚至乾隆皇帝都意识到,为学者在功名利禄的巨大诱惑之下,除了谋官,什么都不关心。 C.在“升官发财”思想的支配之下,为学者一旦当了官,只能是疯狂敛财,“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不足为奇了。 D.“知识改变命运”此话不假,但我们也不能将其庸俗化为追名逐利,否则便是误入了歧途,对受教育者是一种误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今天反腐形势如此严峻,主要是因为千百年来升官发财已成为相当一部分读书人的追求,积重难返。 B.道德高地失守的某些大学培养出来的人虽然智商高,但他们可能会极端利己,这样的人一旦掌握权力,造成的危害会很大。 C.反思眼下的反贪,总有些木已成舟的马后炮之感。要想真正杜绝腐败之风,就必须得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 D.湖北、山东一些教育部门,对《千字文》《神童诗》等书中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进行了删除,但港台一些学者以及作者本人都认为此举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 参考答案: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继先,开封人。奸黠善佞。建炎初以医得幸,其后浸贵宠,世号王医师。至和安大夫、开州团练使致仕。寻以覃恩,改授武功大夫,落致仕。给事中富直柔奏:“继先以杂流易前班,则自此转行无碍,深恐将帅解体。”帝曰:“朕顷冒海气,继先诊视有奇效。可特书读。”直柔再驳,命乃寝。既而特授荣州防御使。 太后有疾,继先诊视有劳,特补其子悦道为阁门祗候。寻命继先主管翰林医官局,力辞。是时,继先用事,中外切齿,乃阳乞致仕,以避人言。诏迁秩二等,许回授。俄除右武大夫、华州观察使,诏余人毋得援例。吴贵妃进封,推恩迁奉宁军承宣使,特封其妻郭氏为郡夫人。 继先遭遇冠绝人臣,诸大帅承顺下风,莫敢少忤,其权势与秦桧埒。桧使其夫人诣之,叙拜兄弟,表里引援。迁昭庆军承宣使,又欲得节钺,使其徒张孝直等校《本草》以献,给事中杨椿沮之,计不行。继先富埒王室,子弟通朝籍,总戎寄,姻戚党与盘据要途,数十年间,无能摇之者。 金兵将至,刘锜请为战备,继先乃言:“新进主兵官,好作弗靖,若斩一二人,和好复固。”帝不怿曰:“是欲我斩刘锜乎?”侍御史杜莘老劾其十罪,奏入,诏继先福州居住。其子安道,武泰军承宣使;守道,朝议大夫、直徽猷阁;悦道朝奉郎、直秘阁;孙锜,承议郎、直秘阁,并勒停。放还良家子为奴婢者凡百余人。籍其赀以千万计,鬻其田园及金银,并隶御前激赏库。其海舟付李宝,天下称快。 方继先之怙宠奸法,帝亦知之,故晚年以公议废之,遂不复起。孝宗即位,诏任便居住,毋至行在。淳熙八年,卒。 (选自《清官贪官传》,有删节)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寻以覃恩           寻:不久 B.命乃寝             寝:停止 C.诏迁秩二等         秩:俸禄 D.其权势与秦桧埒     埒:同等,相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建炎是宋高宗的第一个年号,年号除了是用于纪年以外,另外还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 B.“致仕”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宋代是中国古代致仕制度即退休制度的完善定型阶段。 C.“翰林医官局”是官署名,属翰林院,掌管医药侍奉皇帝,治疗疾病并充当皇帝顾问。 D.“俄除右武大夫”中的“除”是指授予官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继先因为给皇帝、太后治病有功,备受宠信,一度加官进爵,最后做到了承宣使、节度使,贵极人臣。 B.王继先权势可以跟秦桧相比,家富比王室,连子弟们都做了朝官、总军务,亲戚党羽盘踞要害部门。 C.金兵将要南侵,刘锜请求加强战备,王继先却要求杀掉一两个主战将领跟金人媾和,宋高宗没有答应。 D. 侍御史杜莘老历数王继先十大罪状,王继先恃宠作恶的时候,高宗也知道他的不法行为,最后顺应舆论,弃用王继先。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继先用事,中外切齿,乃阳乞致仕,以避人言。(5分) (2)籍其赀以千万计,鬻其田园及金银,并隶御前激赏库。(5分) 参考答案: 4.C(秩:官员品级) 5.C(充当皇帝顾问的是翰林学士不是医官局。) 6.A(A项,没有做节度使,被给事中杨椿加以阻挠) 7.(1)当时,王继先受到宠信和重用,朝廷内外都很反感,于是假意请求退休,以避开别人的议论。得分点:用事、中外、阳、乞、致仕。各1分。 (2)抄没王家财产,多达上千万,出卖王家的田地、园林和金银,全部归入御前激赏库。 得分点:籍、赀、鬻、并、隶。各1分。   【参考译文】 王继先,开封人。为人奸诈狡猾,善于讨好拍马。建炎初年,因医术而受到高宗的宠爱,此后日见贵宠,世人称作“王医师”。官至和安大夫、开州团练使退休。不久皇帝加恩,改授武功大夫退休。给事中富直柔上奏道:“王继先由杂流医官一跃而至武臣前班,那么从此以后转升官阶就毫无限制了,我很担心将帅们会因此而人心涣散。”高宗说。“我不久前染了海上潮气,王继先诊断治疗有奇效,可特加宣授。”直柔再次反对,加恩之命这才作罢。随后又特别授予他荣州防御使的官衔。 太后生病,王继先诊治有功,朝廷特地补授他的儿子王悦道为阁门祗候。不久又命令王继先主管翰林医官局,他极力推辞。当时,王继先受到宠信和重用,朝廷内外都很反感,于是假意请求退休,以避开别人的议论。高宗下诏为他升官两级,并且准许转授子弟。不久又授右武大夫、华州观察使,诏令其它人不得援引此例。吴贵妃进封,高宗施恩,升王继先为奉宁军承宣使,特封他的妻子郭氏为郡夫人。 王继先备受宠信,贵极人臣,各路统帅俯首听命、甘居下风,不敢稍有抵触,他的权势可以跟秦桧相比。秦桧派自己的老婆前去拜访,与王继先结拜为兄弟,内外勾结,互相支持。王继先升为昭庆军承宣使,又想做节度使,指使他的徒弟张孝直等人校订《本草》,进献皇帝。给事中杨椿加以阻挠,王继先的企图没能实现。王继先家富比王室,子弟们做朝官、总军务,亲戚党羽盘踞要害部门,几十年间,没人能够动摇他的地位。 金兵将要南侵,刘锜请求加强战备,王继先却说:“新近提拔的统兵官员,喜欢惹事生非,很不安份,如果杀掉一、两个,跟金人的和约就可以重新巩固。”高宗不高兴地说道:“这岂不是要让我杀掉刘锜吗?”侍御史杜莘老弹劾王继先犯有十大罪状,杜莘老的弹劾奏疏呈入朝廷,高宗诏令王继先到福州居住。他的儿子王安道,武泰军承宣使;王守道,朝议大夫、直徽猷阁;王悦道,朝奉郎、直秘阁;孙子王锜,承议郎、直秘阁;一律勒令免除官职。将王继先掠做奴婢的良家子女全部释放回家,共有一百多人。抄没王家财产,多达上千万,出卖王家的田地、园林和金银,全部归入御前激赏库,作为犒赏前方将士之用。他的海船也被拨给李宝统领的水师,天下人拍手称快。 正当王继先恃宠作恶的时候,高宗实际上也知道他的不法行为,所以在晚年顺应舆论,将他废罢,不再起用。孝宗即位,下诏命令他随便居住,但不得再入杭州。淳熙八年,王继先死。   5.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②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①会计:指征收钱谷之事。 ②揖:拱手行礼,这里引申为“观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指数:一一指着数出来 B.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遇:遇到 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穷:穷尽 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胜:忍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D.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亭子命名为“快哉”原因的一组是 ①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②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③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④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⑤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⑥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④⑤ 8.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人认为开篇“谪居”二字,引起全文议论,其中,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而无往不快的思想,颇含人生的哲理。 B.文章先写江流之胜,再点明筑亭始末及命名由来。这种从大处着眼的笔法,使行文不同凡响,也是览观胜景而“快哉”的需要。 C.作者凭吊赤壁“流风遗迹”,联想到此处发生的楚王宋玉论风、曹操孙权争雄的故事,既点明题目“快哉”二字出处,又使人生快意添上了怀古的内容。 D.文章围绕“快哉”二字着墨,表面上赞赏迁客张梦得“自放山水之间”,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寓有自我劝谕之意。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3分)   (2)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3分)   (3)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4分)   参考答案: 5.B(得志) 6.D(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A介词,“在”;介词,“比”。B副词,“却”或“竟”;副词,“是”;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每组第二句出自必修课本 7.D 8.C(“楚王宋玉论风”的事,发生在楚国宫苑兰台,不在赤壁。) 9.(1)在靠近他住屋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江流的胜景(加点处各得1分) (2)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哪里(怎么)能够(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加点处各得1分) (3)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性情,那么到什么地方没有欢乐呢?(加点处各得1分) 【参考译文】 长江出了西陵峡,开始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向南与沅水、湘水合流,向北与汉水、沔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 海洋。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在靠近他住屋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江流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的,是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的景物.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鸣。景色瞬息万变,令人触目惊心,不能长久地观看。现在我能在亭中的桌椅上玩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看个够。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排列成行,烟云消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历历可数。这就是称它做“快哉”的原因啊。至于沙洲的水边,旧城的废墟,是从前曹孟德、孙仲谋都想夺取,周瑜、陆逊大显威风的地方,他们留传下来的英雄事迹,也足以使一般人称扬畅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 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是我和百姓共同享受的吗?”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哪里(怎么)能够(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可是人却有得志和不得志的不同。楚王的感到快乐和百姓的感到忧愁,这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士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性情,那么到什么地方没有欢乐呢? 现在,张君不把贬谪当作忧患,利用办完钱谷事物之外的剩余时间,山水之间任情游览,这是他的心胸有超过一般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用破瓦片做窗,都没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情,更何况洗涤着清澈的长江水,面对着西山的白云,竭尽耳闻目见的胜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吹拂着它,明月照耀着它,这都是文人思士情绪悲伤容貌憔悴而不能忍受的原因,哪里看得出它是快乐的呢!   略 6. 文言文阅读,完成4—7小题。(19分) 王绩传(节选)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性简放,不喜拜揖。兄通,隋末大儒也,知绩诞纵,不婴以家事,乡族庆吊冠昏,不与也。 大业中,举孝悌廉洁,授秘书省正字。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乃还乡里。有田十六顷在河渚间。仲长子光者,亦隐者也,无妻子,结庐北渚,凡三十年,非其力不食。绩爱其真,徙与相近。子光喑,未尝交语,与对酌酒欢甚。绩有奴婢数人,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欲见兄弟,辄度河还家。游北山东皋,着书自号“东皋子”。乘牛经酒肆,留或数日。 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贞观初,以疾罢。复调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酿,绩求为丞,吏部以非流不许,绩固请曰:“有深意。”竟除之。革死,妻送酒不绝,岁余,又死。绩曰:“天不使我酣美酒邪?”弃官去。追述革酒法为经,又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杜之松,故人也,为刺史,请绩讲礼,答曰:“吾不能揖让邦君门,谈糟粕,弃醇醪也。”之松岁时赠以酒脯。豫知终日,命薄葬,自志其墓。 绩之仕,以醉去职,乡人靳之,托无心子以见趣曰:“无心子居越,越王不知其大人也,拘之仕,无喜色。俄而无心子以秽行闻,王黜之,无愠色。退而适茫荡之野,过动之邑而见机士,机士抚髀曰:‘嘻!子贤者而以罪废邪?’曰:‘子闻蛮蠊氏马乎?一者朱鬣白毛,骤驰如舞,终日不释辔而以热死;一者重头昂尾,踶齿善蹶,弃诸野,终年而肥。夫凤不憎山栖,龙不羞泥蟠,君子不苟洁以罹患,不避秽而养精也。’”其自处如此。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婴以家事              烦扰 B、乡族庆吊冠昏            通“婚”,结婚 C、吏部以非流不许          类 D、龙不羞泥蟠              羞耻 5、以下各句,都能表现王绩“嗜酒避世”的一组是(   )(3分) ①以嗜酒不任事。 ②乘牛经酒肆,留或数日。 ③“天不使我酣美酒邪?”弃官去。 ④追述革酒法为经,又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 ⑤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 ⑥吾不能揖让邦君门,谈糟粕,弃醇醪也。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绩酷爱美酒,曾因酒误政,又因为隋朝末年政治黑暗,他曾经两次辞职。 B、王绩与隐士仲长子光兴趣相投,相邻而居,对酌甚欢,无心仕途,过着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C、王绩生性放纵不羁,他的哥哥隋末著名的学者王通很理解他,从来不拿琐碎的家务事来烦扰他。 D、文章结尾无心子的故事意在说明王绩的归隐实则是其明哲保身的手段,肯定了王绩的归隐行为。 7、翻译下面句子(共10分) (1)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5分)                                                               (2)夫凤不憎山栖,龙不羞泥蟠,君子不苟洁以罹患,不避秽而养精也。(5分)                                                               参考答案: 4.D 5.C 6.A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 请从下面这则新闻材料中提取四个关键词。(4分) 美国和日本3名研究人员在美国蒙大拿西南部一个地下洞穴发现小型恐龙化石,这种恐龙具有挖地洞的习性。 发现恐龙化石的地洞里,一条长2米多,宽约70厘米倾斜蜿蜒的隧道通向洞穴最深处。洞内发现一只成年恐龙和两只幼年恐龙的化石。化石骨骼显示它们具有挖洞和搬土动物的特点。成年恐龙化石长约2.1米,重约22~23公斤,属恐龙家族中最小型。 研究人员说:“这是首次有化石和遗迹证据显示恐龙具有挖地洞习性。”研究人员猜测,这种挖洞恐龙在其他种类恐龙灭绝后可能还幸存了一段时间。                                         参考答案: 发现   挖洞   恐龙  化石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失信”的坏名声普通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为何美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毫无忌惮地玩变脸?深究起来,恐怕还是一些身居高位的美国政客,是否错把国家之间的交往当成了纯粹的一场商业投机活动,误以为国与国之间只有零和博弈。(   ),国家的道义形象早已       。食言而肥,终会自食苦果。美国这些政客的每一次       ,都是对自已国家信誉的又一次       和挥霍。美国《财富》杂志的评论员发出的追问引人深思:即便美方接下来又想和中方谈判,中国人还能信任一会儿说“中国在杀死美国”,一会儿又说“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很好”的美国政客吗?如今,世人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美国的公信力大厦根基正被华盛顿一些政客的言而无信蚕食,长此以往,终将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荡然无存        出尔反尔        损耗        岌岌可危 B. 置之度外        尔虞我诈        消耗        九死一生 C. 置之度外        出尔反尔        损耗        岌岌可危 D. 荡然无存        尔虞我诈        消耗        九死一生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门心思盘算着如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这些政客 B. 如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这些政客们的如意算盘 C. 一门心思盘算着如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是这些政客 D. 这些政客一门心思盘算着如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