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江门市天河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288534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江门市天河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江门市天河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江门市天河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东省江门市天河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东省江门市天河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江门市天河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目送龙应台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 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

2、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 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

3、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

4、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 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 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 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

5、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 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选自龙应台散文集目送,三联书店2010年4月版)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龙应台这篇目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

6、的感慨和温暖,更有一份对生命本质,生命起点与终点的深刻思索。B.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你的孩子并不属于你,他们是生命延续的代表,他们经你而来但非为你而生,你可以给他们爱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心。你可以尽力去爱他们,却不能要求他们爱你。C. 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D. “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说明父亲不愿意让女儿的新同事们知道女儿有一个运饲料的穷酸父亲,他为自己没能风风光光送女儿上班而羞愧。5. 本文语言富有感染力,试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举例并作简要赏析

7、。6. 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参考答案:4. B 5. 妙用叠同,如“慢慢地、慢慢地”“默默”,增加语言的音乐美, 把伤感之情抒发得悠长舒缓,极富表现力。反复手法,突出父女母子离别时那种平静的哀痛。化虚为实,把抽象的缘分具体化为“ 目送”的场景,让读者在想象中身临其境,达到情感的共鸣,感人至深。 6. 是一个细膩温婉(感情细腻)、爱子心切、孝顺父亲、思考冷静的人。【4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本题中,B项,“却不能要求他

8、们爱你”错误,从文中来看,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我们,应教会孩子学会爱你,学会感恩。【5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文语言富有感染力,试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举例并作简要赏析”,这是考查鉴赏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题干给出鉴赏的角度,即“表现手法角度”。如第二段“小小的手,怯怯的眼神”,第九段“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第十段“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第十五段“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第十六段“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这些句子使用叠词,把“我”目送孩子离开与父亲离世的伤感之情抒发得悠长舒缓,极富表现力;文中多次提到“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了解到”,这是使用反复的修辞

9、,作者借用这种反复的手法,突出强调父女母子离别时那种隐含在平静中的哀痛;文中写父母子女之间的缘分,作者把这种缘分用“目送”这样具体的场景来展现,化虚为实,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亲临现场,引发情感的共鸣。点睛:鉴赏表达特色题,须从三方面建立起模式:构建起关于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艺术表现)的知识网络系统模式。如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把握思维模式,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修辞手法(优先) ;表现手法(次之) ;表达方式(其次) ; 文章章法;语言表达(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 。思考分析时的两个结合。 解答任

10、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本题中,题干已经明确是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举例鉴赏,考生需要到文中找出这些句子,然后分析这些手法表达情感的效果。【6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考查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从文中来看,“我”既是母亲,也是女儿,从母亲的角度来看,文中选取送孩子上幼稚园、送孩子去美国上学、目送孩子自己坐车去上学等场景来表现“我”的爱子心切,如“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我看着

11、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从女儿的角度来看,父亲送“我”到大学报道,“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去医院看望父亲,“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这表现出“我”对父亲的孝顺;从面对离别的态度来看,从对儿子的目送中,“我”体会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

12、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从对父亲的目送中,“我”体会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表现出“我”冷静思考的一面。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2.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生傲然苦不谐 在红学的道路上,沿着学术与大众接受、趣味阅读的交叉重合地带,他走出了一条奇异的人生之路,终成一

13、代红学大家。这,有时看上去几乎是神话,令人难以置信。比如,1947年,这是他在红学上扬帆起航的年代,他作为燕京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得到了大名鼎鼎的胡适的赏识和垂顾,他的第一篇红学论文充实了大家对曹雪芹的认识,使考证派获得文献上的新支持得以昂然前行,因此受到胡适的推崇。再比如,2005年已是年近八十八岁的他,一年中有八部著作出版,在耳聋目盲的情境下奋笔快写,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程度,被称为是罕见的学术“大跃进”。他,便是周汝昌。 红学之路,是风雨路,也是显学之路,二者,周汝昌先生可谓兼得。他因研究红楼梦而处于聚讼纷纭、是非争议的中心,也因红学而成为少见的学术畅销书作家。从1953年他的红楼梦新证开

14、始,他就处于红学的论争中心。他的文献资料总被引述,但他的观点也总是飞矢追逐的靶子。周汝昌先生曾不无自嘲地说,我的衣服已经被撕得褴褛不堪,但他们却是使用我提供的材料编制了自己的盛装。 周汝昌先生认为,他在为人之怪(乖僻)上,与曹雪芹相似,都是不同俗流,也不愿意从善如流,他们都是有满腔积愤难以自诉,需要发愤著书以自遣。这种自比,使他钻入曹雪芹的心灵深处,与曹雪芹展开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对话,创作了无以收束的雄文。其实,我们不妨把周汝昌先生所有的红学著作都看作是与曹雪芹的心灵秘语,这里充满了对话的私语性。他自负与曹雪芹心灵相通,与曹雪芹所赞颂的人物一样,都是正邪两赋之人,出离于俗界凡间,一方面万人嘲谤,

15、一方面又超于万万人之上。他曾在红楼无限情周汝昌自传中如此描绘曹雪芹,“倘若细究起来,雪芹是大智慧者,他那话(“愧则有余,悔则无益”)含蓄的内情恐怕还深还厚得多。那无益,也许并不是顽固不化,执迷不悟,死不回头;而是这种悔者,本来丝毫没做什么错事,倒是做极高尚极善美的事可结果呢?做错事坏事的万人都功成名就,位高禄厚,洋洋乎自得,而这个做好事的曹雪芹,却落得万目睚眦,众口嘲谤,一生忍辱负垢,受尽了欺侮贬抑、诬陷伤害。”“狂于阮步兵”的曹雪芹,孤怀难鸣,周汝昌自信是他的旷世知音。 正是他感觉到“世人待他太浅薄、太恶毒”,所以“要为雪芹鸣冤”,因此,“我不幸之至当上了红学家。”周汝昌在媒体界已经成为红学

16、泰斗,而他则说红学正是他不幸的选择。为什么不幸?“受了那些魍魉蛇蝎的那么多的明枪暗钺,可谓遍体鳞伤,若不当红学家,何至于此?” 可是他又不后悔,并且“永远不悔”!正像在大多数场合他语气坚定、铿锵有力一样,个性倔强的他向来是一副坚毅面孔,傲然不群。他认定,因为不但是“悔则无益”,而是“为了给雪芹、脂砚洗雪奇冤,受了这等人的欺侮伤害又算得什么?” 周汝昌不愿意人们称他为红学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观念超出了红楼梦小说的范围,“以红解红”不是他的路数。周汝昌“研红”给人的最大感受是诗性浪漫,这里抒情大于说理,心灵对话超越了形式逻辑,散论并不来自严格的层层推理。对于红楼梦的博闻强识,对于红楼梦相关文献

17、的精研细读,使他能天马行空、左右逢源,余裕自如,触境生春!他以红楼梦为依托,追求的是崇情文化,一种新创的文化,一种存在于诗性创造中的文化。他在中华大文化的背景下,将一部小说和民族的历史、人生的价值、美好的信念等结合在了一起。他一直说,还有一个“真”的红楼梦,这个“真”的红楼梦存在在他的感悟里。 所以,与其称周是一位红学家,不如称他是一位诗人。其实,他更偏爱后一个名字!诗人是个大艺术家,也时常有点儿“怪”,与世俗人不甚谐调。他总有被人误会和嘲谤的遭遇。 (摘编自韦科一生傲然苦不谐纪念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面对学术异己的无端攻击,周汝昌自嘲对

18、手是用从他身上撕下的碎片,为自己编制了华丽盛装,实指对手以学术争论之名,行学术剽窃之实。B.周汝昌初出茅庐即蒙胡适垂顾,足见其作品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年近九旬,目盲耳聋,一年内能有八部著作出版,更见其超人意志与精力。 C.周汝昌不愿意人们称他为红学家,一个原因是,他的观念超出了红楼梦小说的范围,另一个原因是自己不幸之至,当了红学家,悔之已晚。D.本文通过记述周汝昌研究红楼梦的片断经历,以及他“研红”的方法与主要成就,表现了一位学术泰斗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伟大精神。E.周汝昌说还有一个“真”的红楼梦存在于他的感悟里,表明他“研红”诗性浪漫的特点,而这种诗性与浪漫并未脱离中华大文化的背景。周汝昌

19、自信他是曹雪芹的旷世知音,认为自己在好多方面与曹雪芹相似。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6分)周汝昌能够最终成就为一代红学大家,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文章题为“一生傲然苦不谐”,似乎“傲然”则“不谐”,“谐”则未必“傲然”,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参考答案:略3.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元杂剧作者的特殊性,时常为论者所忽略。书会才人加工整理或者创作的杂剧,其作者究竟是哪些才人?数个作者合写的一本杂剧,何以有异同之辨?“正本”“次本”“旦本”“末本”的作者如何辨析?都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其实,元杂剧是“万人糕”,是多层宝塔,不管塔顶是谁耸立,都并非仅

20、只今之所见署名的某一作者。杂剧的最初形态当是框架式的,敷演士庶民众喜闻乐见、早已流传的故事,靠艺人口耳相传加以承续,后经书会才人参与整理加工或者创作,才渐有剧本流传。北宋时期,教坊就罗致才人编写杂剧。南渡之后,教坊废置,杂剧唯靠艺人传唱。端平年间,临安等地书会纷纷涌现,这本为书生聚读之所,显系民间书塾。其中书生,亦参与市民文艺活动,渐成民间艺人为主体的行会组织,才人也为勾栏瓦舍演出的杂剧、讲史、唱赚、诸宫调等通俗文艺撰写脚本,故有杂剧剧本得以流传。于是,下层文人和书会艺人也就成为杂剧作者的主体。至元代科举的长期停滞,迫使不少文人学士投身书会。录鬼簿所记前辈才人和方今才人,录鬼簿续编所记70多位

21、曲家,大半为书会才人。他们的加盟,奠定了元杂剧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第一座高峰的坚实基础。由此可知,元杂剧的作者有变化流动而并非固定为某一作者的特点。如果说,这种数人合作一剧,主要反映出元代杂剧作者彼此协作的一面,那么,同一题材的杂剧,常有不同作家署名的多个剧本,则主要显示出元代作者又有相互竞争的一面。因而也就出现了所谓“次本”。赵公辅东山高卧、武汉臣错勘贼、尚仲贤崔护谒浆、张生煮海等,都有“次本”。有的杂剧,还标有“旦本”或“末本”。“次本”与“二本”到底含义如何,至今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他们都有与“次”“二”相对应的其他本子存在。“末本”“旦本”也是如此,有“末本”就有“旦本”与之

22、对应,有“旦本”同样有“末本”与之对应。这说明在杂剧创作中,相互合作、竞争、借鉴、模仿现象的并非罕见,决定了作者的特殊性,与诗文作者的单一性有所不同。元杂剧不同于重在抒发作者个人感情的诗文,也有别于明清的“案头”之作,主要是作为“商品”用于演出的,不能不更多地关注观众的欣赏情趣、审美爱好,并据以不断在演出中加以修改,而要消解掉作者的独特个性。因此,剧本创作之时观众已经参与进去,成了“意图”作者。观众既是创作动机的最初激发者,也是创作是否成功的检校者。“票房价值”的制约作用,自杂剧产生之日起,就是“铁的规律”。元杂剧剧本是书会人才与教坊或者露台子弟等艺人相结合的产物,元代文人进入勾栏瓦舍,并非像

23、前代文人抱着“补充”或者“聊寄”的心态走向文坛,而是为生活所迫全身心地投入市井文化,以其文学修养提高了杂剧的文学水平,而艺人的舞台实践经济,使其剧本变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场上之作。1下列选项中关于“杂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宋时期,杂剧由教坊罗致才人编写,南渡后,杂剧唯靠艺人传唱。B南宋时,杂剧都是由逐渐形成的行会组织中的主体民间艺人创作的。C元杂剧与诗文不同,其演出具有商业性质,更关注观众的欣赏情趣、审美爱好。D与两宋杂剧不同,元杂剧创作动机的最初激发者和创作是否成功的检校者是观众。2下列对于“元杂剧作者特殊性”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元杂剧的作者大多为书会才人。B元杂剧的作者并

24、非固定为某一人且有变化流动性。C元杂剧作者有合作也有竞争。D元杂剧作者抱着“补充”和“聊寄”心态进行创作。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元杂剧最初形态为框架式,用以敷演士庶民众喜闻乐见、早已流传的故事,其传播方式为“口耳相传”,后文人参与才有剧本流传。B元代科举长期停滞,使得文人学士投身书会,他们的加盟奠定了元杂剧坚实基础。C古代诗人因酬和出现数人联句仅是特例,而元杂剧数人合作一剧的现象并不少见。D元杂剧中“次本”情况亦非罕见。如赵公辅东山高卧、武汉臣错勘贼、尚仲贤崔护谒浆、张生煮海等,都有“次本”。参考答案: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25、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仕州为主簿。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濬谋伐吴,遣攀奉表诣台,口陈事机,诏再引见,乃令张华与攀筹量进时讨之宜。濬兼遣攀过羊祜,面陈伐吴之策。攀善于将命,帝善之,诏攀参濬军事。及孙皓降于濬,而王浑恚于后机,欲攻濬。攀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解。除廷尉。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冲始叹服。迁散骑侍郎。杨骏执政,多树亲属,厚封赏,欲以恩泽自卫。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奏曰:“今承洪基,此乃天授。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今恩泽之封,优于灭吴之功,不安二也;今

26、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臣等敢冒陈闻。窃谓泰始之初,及平吴论功,制度名牒,皆悉具存。纵不能远遵古典,尚当依准旧事。”帝不纳。以豫诛骏功,封西城侯,邑万户,赐绢万匹。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亲,略不入己。征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迁大司农。转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固让不就。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攀莅职,中诏又加切厉,攀竟称疾不起。及赵王伦篡位,遣使召攀,更称疾笃。伦怒,将诛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卒于洛阳,时年五十八。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巴西陈寿、阎义皆西州名士,并被乡闾所谤,清议十余年

27、。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选自晋书何攀传,有删改)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辟为别驾 辟:征召B. 当垂于后 垂:留传C. 以豫诛骏功 豫:参与D. 将诛之 诛:惩罚1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攀“居心平允”的一组是(3分)()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 攀善于将命,帝善之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 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攀不得已,扶疾赴召 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A. B. C.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皇帝又召见何攀,命令他

28、与张华筹划讨伐事宜。B何攀与石崇的奏章提出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旧制的建议,皇帝没有采纳。C何攀在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的时候,他坚决推辞;有人劝他就职,皇帝也下诏催促,他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D陈寿、阎义等都是西州名士,被乡里诽谤,何攀任梁州、益州中正的时候,为他们辩明曲直,引荐他们担任官职。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3分)(2)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3分)(3)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3分)(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3分)参考答案:12、答案

29、:D(诛:诛杀)13、答案:C(为能力;不贪财;被逼应诏)14、答案:D(“引荐他们担任官职”原文无据)15、(1)(3分)当时适逢何攀正在为母亲守丧,于是(毅然)到梁州上奏章,证明皇甫晏没有谋反。(“适”、“遂”句意各1分)(2)(3分)何攀虽然担任显要的官职,家里却非常贫穷寒素,只把周济穷人当作重要的事情。(“居”“以为”及句意各1分)(3)(3分)按照这,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抚他们。(“故”“来”及句意各1分)(4)(3分)大王能够不归罪于荒年,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归顺您了。(“罪”“斯”及句意各1分)参考译文:何攀,字惠兴,是蜀郡郫县人。在州任主簿。刺史皇甫晏被牙门张弘

30、杀害,诬陷他谋反。当时适逢何攀正在为母亲守丧,于是(毅然)到梁州上奏章,证明皇甫晏没有谋反。所以皇甫晏的冤情得以申雪。王濬为益州刺史,征召他担任别驾之职。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诏令第二次接见,于是命令张华与他筹划讨伐事宜。王濬还派何攀拜访羊祜,当面陈述讨伐吴国的策略。何攀善于传命,皇帝爱惜他,让他参与王濬军事。等到孙皓向王濬投降,王浑却因为晚到一步而生气,想要攻打王濬。何攀劝王濬把孙皓送给王浑,由此矛盾化解。被任命为廷尉,当时廷尉诸葛冲因他是蜀地的人,轻视他,等到共同审理疑难案件,诸葛冲开始佩服他。升任散骑侍郎,杨骏执掌政事,大量培植亲族,丰厚地封爵赏赐,想用这种

31、恩惠来保卫自己。何攀以为不妥,便与石崇共同弹劾他,奏章上说:“现在陛下继承宏业,是天意所授。而赏赐封爵厚于武帝泰始革命初期,这是第一个令人不安的;今日施加恩泽的封赏,高于对灭吴功臣的封赏,这是第二个令人不安的;今日封赏的爵位和制度,应当传之于后世,如尊卑之位没有差别,有爵者都要晋升,那么数世之后都成了公侯,这是第三个令人不安的。臣等敢冒死向陛下提出建议,认为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制度和封赏名单,都保存完好,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我朝旧制。”皇帝不采纳。因参与谋划杀掉杨骏有功劳,皇帝封他为西城侯,封赏他食邑一万户,赏赐丝绢一万匹。何攀坚决推辞,让出食邑和丝绢各一半,剩余的分给亲戚,基本

32、上没留给自己。征用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升任大司农。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何攀坚决推辞不就职。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他就职,皇帝手诏又催得紧急严厉,他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等到赵王司马伦篡位,派人召见何攀,他却越发说自己病重。司马伦发怒,将要杀他,他不得已,带病应诏。在洛阳去世,年仅五十八岁。何攀心地公平适当,担任官职严肃,喜欢鉴赏人物,尊儒爱才。任梁州、益州中正,引荐了被埋没的人才。巴西陈寿、阎义等都是西州的名士,被乡里诽谤,评议了十多年。何攀辩明曲直,洗清冤枉。何攀虽然担任显要的官职,家里却非常贫穷寒素,只把周济穷人当作重要的事情。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吴汉,字子颜,

33、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 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

34、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

35、,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迫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壁:营垒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3分)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敢轻冒进兵者斩汉乘利进逼成都 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

36、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1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及得召见,遂见亲信。(3分)译文: 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3分)译文: 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3分)译文: 参考答案:8.D 9.B 10.6

3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

38、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10. 对下列句子中加

39、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 如:到去B. 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枉:白白地C. 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 要:邀请D. 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就:完成11. 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B. 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C. 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D. 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40、,不正确的一项是A. 聂政在作为一名刺客以前是以屠宰为业的,他之所以与母亲等人逃跑到齐国去,是因为他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B. 聂政之所以愿意去刺杀侠累,原因是严仲子登门拜访以及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的举动打动了他。C. 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身为卿相的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D. 仲子想要多派给聂政些军队,聂政以人多不方便刺杀推却。到了韩相侠累的府上,却有很多持兵戟的侍卫。但聂政丝毫不畏惧,直冲上去一剑刺向侠累。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

41、辞独行。参考答案:10. B 11. D 12. C 13. (1)(严仲子)与韩相侠累结下怨仇。严仲子怕侠累杀他,逃离韩国,到处访求能向侠累报仇的人。(2)于是谢绝了车骑随从,聂政辞别(严仲子),独自一人启程前往。【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实词的用法,然后根据实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实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B项,“枉”应解释为“屈尊”。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

42、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这段话是说“前些时候我所以没有答应您仲子,只是因为我母亲尚在;现在不幸母亲已经享尽天年去世了。仲子想要报仇的对象是谁?请让我来办理此事吧!”,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帮助断句。“仲子者”是“不许”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BC;“今”做“不幸而母以天年终”的时间状语,不能断开,排除A;“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主谓宾俱全,其后断开。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

43、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与事实不符,原文无据。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有郤”,结下怨仇;“诛”,被杀;“亡”,逃离;“报”,向报仇;“者”,的人。第二句中,“遂”,于是;“谢”,谢绝;“乃”,于是;“辞”,辞别;“

44、独”,独自。【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聂政,轵邑深井里人。因为杀了人,为了躲避仇敌,于是和母亲、姊姊一起到了齐国,以屠宰为业。隔了很久,濮阳严仲子在韩哀侯朝中供职,与韩相侠累结下怨仇。严仲子怕侠累杀他,逃离韩国,到处访求能向侠

45、累报仇的人。来到齐国,齐国有人谈到聂政,说他是个有勇气有胆量的人,因为避仇而隐身在屠户中间。严仲子登门拜访,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埋葬已毕,在除去丧服之后,聂政说道:“唉!我聂政不过是个市井小民,鼓刀屠宰;而严仲子是诸侯的卿相,却不远千里,屈尊来和我结交。我待他极为淡薄,没有什么大功可以和他所待我的相称,而严仲子又奉上百金为我母亲祝寿,我纵然没有接受,但他这样做,只是说明他对我是知遇很深的。一位贤者,因感愤于一点小的仇恨,而亲近信赖一个穷困鄙陋的小民,我聂政哪能对此独独不吭一声、毫无反应就算了呢!再说前些时候他来邀请我,我只是因为老母尚在。(没有

46、答应他。)现在老母享尽天年,我将要为知己的人效力了。”于是西行来到濮阳,见严仲子,说道:“前些时候我所以没有答应您仲子,只是因为我母亲尚在;现在不幸母亲已经享尽天年去世了。仲子想要报仇的对象是谁?请让我来办理此事吧!”严仲子便详细地告诉他说:“我的仇人是韩相侠累,侠累又是韩国国君的小叔父,他们宗族的人很多,居处警卫十分严密,我想派人刺杀他,但始终没有人能办成。现在幸蒙足下不弃,请允许我加派一些可以做您帮手的车骑壮士一同去。”聂政说:“韩国和卫国,中间相距不很远,如今要去刺杀人家的国相,这位国相又是国君的亲属,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不能多派人去,人员一多,不可能不发生失误,发生了失误,机密就会泄露,机密一泄露,则韩国全国便会和仲子结仇,这岂不危险吗!”于是谢绝了车骑随从,聂政辞别严仲子,独自一人启程前往。聂政自带利剑到了韩国,韩相侠累正坐在府上,手持兵器侍卫他的人很多。聂政径直闯了进去,上阶刺杀了侠累,两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