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宿州市岙环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
2、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实现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
3、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呈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
4、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
5、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
6、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参考答案:1、C A项由原文第一段可知,不是人生境界“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而应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境界,主客颠倒。B项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划分的,不是以年龄段划分的,“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错;D、“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
7、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错,“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没有必然联系。2、B “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求知境界”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文中也没有相应的说法。 3、B A“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错,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错,文中说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这就是关注自我。D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
8、位,其他次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周有光先生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早年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做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在他主导下,中国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百岁过后,周有光又先后出版百岁新稿朝闻道集等数部新作。错位的人生十岁时,周有光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1918年,入常州高级中学(江苏省立第五中学)预科,一年后升入中学,与后来同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1923年,周有光中学毕业,尽管成绩优异,但其时已家道中落,本只能选择免交学费的师范学校,但无意中
9、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得亲友资助,为周有光凑齐了200元学费,遂入学。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因仰慕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周有光离开原本就读的东京大学,转考入京都大学。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
10、,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周有光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却研究了大半生“现代”的知识。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走过那样一个充满动荡与不安的世纪的人生路,得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提起那些往事,老人总是感慨连连。在50岁的时候,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曾称,“这真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该方案于1958年正式公布。而这段“改行”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既来之,则安之”。“这个安不是安静的意思,是要认认真真工作。改行要真正改行
11、,就要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这个机构。”1958年,周有光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革概论也于1961年出版。汉语拼音方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不断完善,目前依然有机构和学者在对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新潮不落伍周有光的的朋友很多,年龄大的有八九十岁,小的只有七八岁,青年人也爱找他聊天,因为他是个“新潮老头”。物质上的“新潮”表现在喝 “星巴克”咖啡,看特洛伊大片,时尚不落当代青年;而思想上,周有光也很先进。凡是新鲜的事物,他都接受的很快,而且跨界发展,“别人说我是新潮老头,因为我主张的观点,在人家看来太新潮。我比较早地提倡在电脑上写文章,不要爬格
12、子,如今我在电脑上写了十几个年头了。”1988年4月,周有光83岁时,他有了一台中英文文字处理机。从此,周有光便用它写文章、写信。高龄“换笔”之后,他开始关注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输入和输出问题。在他看来,汉语拼音输入法,不用编码,就可以输入汉字,值得大力推广。心宽室自大有一次,他去医院做检查,要填一个表,他在年龄一栏写上97岁,可是医生说什么也不相信,于是给他改成了79岁。医生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健康,他告诉医生,最重要的就是放宽度量。他讲过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他有很多年的失眠症史,“文革”时期被下放到农村,那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却将他的失眠症治好了。所以,他相信那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遇到不顺
13、利的事情,他总是提醒自己放宽肚量。“文革”中,他屡遭批斗,饱受迫害,几次濒临绝境。但他内心充满生命的活力。1956年到北京工作时,他被安排在一间小房子里居住,为此他写了一篇新陋室铭:“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的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的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房子虽小,但他却过得开开心心,因为他一直以“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自勉。相关连接:五十岁前的周有光是金融专家和经济学教授;五十岁到
14、八十岁他是优秀的语言文学家,主持拟定的汉语拼音方案家喻户晓;八十五岁之后又是出色的作家和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那种活到老学到老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韧精神,百岁之上还有新作源源出版。他仍在思考,仍在著书立说,仍在清清醒醒地观察着这个风云变幻的多彩世界。他的目光盯着书本,也盯着现实;他的目光在中国,也在中国之外。所以,他有学问,也有思想,他的思想未必有体系,但肯定充满智慧。2017年1月14日,周有关先生与世长辞,但他的学人精神永存,万古不朽。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对语言学和文字学是外行的周有光,最终阴差阳错地成了这一行的大专家。B. 周
15、有光的汉字改革概论1961年出版,标志着我国汉语拼音方案工作完成。C. 周有光有学问,也有思想,他的思想未必自成体系,但充满智慧。.D. 因为周有光一直以“心宽室自大,不室小心乃宽”自勉。所以1956年到北京工作时被安排在一间小房子住,他却过得开开心心。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有光十岁时,进入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就读。他与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是同学。B. 大学毕业后,他本来想当外交官,却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京都大学,向日本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成为经济学教授。C. 晚年的周有光,仍笔耕不辍,勤于思考,先后出版了多部作品,撰写了
16、大量既有学术性又具通俗性的作品。D. 周有光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是个“新潮老头”,凡是新鲜的事物,他都接受的很快,而且跨界发展。参考答案:4. B 5. B4. 汉语拼音方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不断完善,目前依然有机构和学者在对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所以并不是标志着我国汉语拼音方案工作完成。5. 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并不是向河上肇学经济成为经济学教授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B项,汉语拼音方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不断完善,目前依然有机构和学者在对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所以并不是标志着我国汉语拼音方案
17、工作完成。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B项,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并不是向河上肇学经济成为经济学教授。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目前,养老保险还是省级统筹为主。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虽然达到4万多亿元,但是省与省之间不平衡,有的省份养老金结余较多,有的省份已面临支付困难。全国统筹,有助于实现互助共济,均衡地区养老负担畸轻畸重、增强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对建立人工成本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形成顺畅流动的劳动力大市场,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统筹基
18、金,更需要统一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技术,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协调推进。(摘自人民日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何加强)材料二:材料三: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因此,在建立面向整个人群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有必要为老年人制定有关政策,以保障老年人医疗的基本需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退休人员的养老功能基本上由单位和家庭承担。我国“入世”之后,企业不仅面对国内竞争,而且面对国际竞争,企业中的“小社会”功能一定要向社区转移。老年人口中的大多数已从过去的劳动岗位上退下来,活动范围圈在缩小,因此社区成为老年社会活动的基本领域。社区养老服务包括提供家务劳动、医疗保健、老人护理,兴办老年食堂、托老
19、所、法律咨询站以及文体设施等。面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形式的系列服务,努力做到老年人的小事不出家门,难事不出居委会,有些大事也不出街道。老龄产业就是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产、经营、服务等设施和经济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产业尚未完全开发,企业经营者对老年消费市场需求攀升反应比较迟缓,政府部门对此也还没有相应扶持引导政策。但我们应对老龄产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摘自中国产业网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材料四:开展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教育,医学教育要兼顾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在医学院校、护士学校的课程中增加有关
20、内容,使医务工作者系统掌握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疾病特点。同时要培养一批适合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全科卫生工作者,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成员提供初级医疗保健服务。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除了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物质养老外,也必须重视文化养老。发展老年文艺事业,是推动文化养老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文艺的形式对老年世界和人生进行诠释,寻找人类存在和人生发展的根据和意义,将使老年人精神世界得到滋养、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到安抚。(摘自中国产业网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4.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实行的省级统筹为主的养老保险,存在地域之间的不平衡,有
21、的省份养老金结余较多,有的省份已面临支付困难。B. 全国统筹,有助于实现互助共济,均衡地区养老负担畸轻畸重、增强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但并不适合中国国情。C. 材料二的图表显示,从2005年至2015年,老年抚养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15至2050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D. 材料二的图表显示,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将会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警示中国在养老问题上必须及早拿出相应对策。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医学教育要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医学院校、护士学校的课程里增加与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疾病相关的教学内容。B. 国家应该培养一批适合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全科卫生
22、工作者,专门负责老年社区成员的初级医疗保健服务。C. 社区面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形式的服务,使老年人的小事不出家门,难事不出居委会,大事也不出街道。D. 老年文艺事业应该成为养老事业的组成部分,只要让老年人欣赏老年文艺作品,就能使他们升华情感、完善道德。6. 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参考答案:4. 5. 6. 【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对材料一、材料二的理解,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结合文本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系
23、统工程,不仅需要统筹基金,更需要统一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技术,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协调推进”分析可知,“但并不适合中国国情”曲解文意。故选B。【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专门负责老年社区成员的初级医疗保健服务”错误,材料四说“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成员提供初级医疗保健服务”;C项,“大事也不出街道”扩大范围,材料三说“有些大事也不出街道”;D项,“只要就”说法绝对,且“完善道德”之说于文无据。故选A。【
24、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分析,由“在建立面向整个人群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有必要为老年人制定有关政策,以保障老年人医疗的基本需求”分析可知,建立和健全老年医疗保险制度;由“因此社区成为老年社会活动的基本领域”“面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形式的系列服务,努力做到老年人的小事不出家门,难事不出居委会,有些大事也不出街道”分析可知,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建设,发挥社区养老功能;由“老龄产业就是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产、经营、服务等设施和经
25、济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产业尚未完全开发,企业经营者对老年消费市场需求攀升反应比较迟缓,政府部门对此也还没有相应扶持引导政策”分析可知,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点睛】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读下段文言,回答1013题。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是令尉之贤否不难知也。尉以是不善
26、于其令,令以是不善于其尉,是令尉之曲直不知难也。东阳君坦尉宜黄,与其令臧氏子不相善,其贤否曲直,盖不难知者。二人之争,至于有司,有司不置白黑于其间,遂以俱罢。县之士民,谓臧之罪不止于罢,而幸其去;谓何之过不至于罢,而惜其去。臧贪而富,且自知得罪于民,式遄其归矣。何廉而贫,无以振其行李,县之士民,哀其穷而为之裹囊以饯之,思其贤而为之歌诗以送之,何之归亦荣矣。比干剖心,恶来知政;子胥鸱夷,宰嚭谋国,爵刑舛施,德业倒植,若此者,班班见于书传。今有司所以处臧何之贤否曲直者,虽未当乎人心,然揆之舛施倒植之事,岂不远哉?况其民心士论,有以慰荐扶持如此其盛其乎?何君尚何憾?鲁士师如柳下惠,楚令尹如子文,其平
27、狱治理之善,当不可胜纪。三黜三已之间,其为曲直多矣,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己无愠色。况今天子重明丽正,光辉日新,大臣如德星,御阴辅阳,以却氛祲。下邑一尉悉力卫民以迕墨令,适用吏文,与令俱罢,是岂终遗逸厄穷而已者乎?何君尚何憾?虽然,何君誉处若此其盛者,臧氏子实为之也。何君之志,何君之学,遽可如是而已乎?何君是举亦勇矣!诚率是勇以志乎道,进乎学,必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吾所望于何君者。不然,何君固无憾,吾将有憾于何君矣。10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 宜:喜爱B与其令臧氏子不相善 善:友好、和好
28、C其平狱治理之善,当不可胜纪 胜:尽、全部D使富贵不能淫 淫:邪恶、奸邪11下列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东阳君坦尉宜黄,与其令臧氏子不相善 / 蜩与学鸠笑之曰B何廉而贫,无以振其行李 /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C何君尚何憾 / 童子何知D臣如德星,御阴辅阳,以却氛祲 /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1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坦在担任宜黄县县尉时,以廉洁享有声誉,因维护群众利益,与贪官县令藏氏不和。上司不分是非,糊涂弄权,将两人一并予以免职。B藏氏子“贪而富”,宜黄民众庆贺他离县,认为他的罪远不止于罢职;何坦“廉而贫”,民众认为他的过失不至于罢职。C作者借宜黄县名中的
29、“宜”字,阐明民与官、小官与大官、廉官与贪官的关系及其是非曲直,采用了一个轻松又高明的开头和入题方式。D文章先借古之贤人比干、伍子胥、恶来、宰嚭的故事安慰何坦;接着又以柳下惠、楚子文善治狱,也遭遇三次被黜,再次暗示何坦遭遇并非最坏。13翻译下列句子是令尉之贤否不难知也诚率是勇以志乎道,进乎学,必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参考答案:10D。(迷惑)11C。(什么。A和,介词 / 和,连词。B表并列 / 表修饰。D用来 / 因,因为)12D。(先借古之贤人比干、伍子胥遭遇恶来、宰嚭弄权陷害的故事)13(见译文)参考译文:(宜黄县的)老百姓很喜欢他们的县尉,很不喜欢他们的县令;县里的僚属很喜欢他们的县令
30、,很不喜欢他们的县尉。这县令、县尉的贤与不贤就不难知道了。县尉因为这个原因与县令不和,县令因为这个原因与县尉不和,这县令、县尉的是非曲直就不难知道了。东阳人何坦做宜黄县的县尉,跟他的县令藏氏子不和,他们的贤与不贤,是非曲直,大概不难知道的。他们两人之间的争执,到了上司那里,上司不分清红皂白,就一起把他们罢免了。宜黄县的读书人、老百姓说臧氏子的罪行,远不止于罢免,老百姓庆幸他的离去;说何坦的过错不至于被罢免,因而对他的离开感到惋惜。臧氏子贪婪而富有,而且自己知道得罪了老百姓,装满车子就赶快溜走了;何坦廉洁而且清贫,没有什么来置办行李,县里的读书人,老百姓同情他贫穷并为他准备行李,设宴与他告别,想
31、到他的贤德就唱歌作诗来送行,何坦的离开也是很光荣的啊!比干被纣王剖心而死,恶来就掌握了大权;伍于胥被抛尸河中,宰嚭就主持国政。赏罚逆施善恶颠倒,像这样的事情一件件地在书传中见到。现在上司用来处理臧县令、何县尉贤与不贤是非曲直的理由,虽然不合乎人心,然而与历史上那些赏罚滥用,倒行逆施的事情相比较不是还相距很远吗?况且何君他得到了民心和读书人的好评,有慰问帮助他到如此盛况空前的先例吗?何君你有什么抱恨的呢!鲁国的士师如柳下惠,楚国的令尹如子文,他们公正地审理案件和处理政事的善举,应该是记不完的,在三次贬官三次罢官之间,他们正直的作为已是足以令人称赞的了!然而,论语孟子对上述两人的称述,仅仅在于被朝
32、廷抛弃不怨恨,遭遇贫困不自伤,做了官不露喜色,罢了官也不生气。况且现在皇上光明正大,光辉日新,大臣们好像德星一样,调理阴阳,驱退邪气。下面县邑中的一个县尉,尽心尽力地维护老百姓,因此触犯了贪赃枉法的县令,恰好适合监司某一条例,跟县令一起罢免。这哪里是要永远被朝廷抛弃,不会仕途再起呢?何坦你有什么抱恨的呢?虽然这样,使得何君得到这样大的声誉的,实在是臧氏子造成的。何君的志向和学识,难道就到此为止了吗?何君的这番作为是有勇气的啊!真能把这种勇气用在道德修养上,推广到学习上,就能够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的里面,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的上面,走在天下最光明的正路“义”的中间,使得富裕尊贵都不能
33、乱我的心,贫穷卑贱都不能变我之志,权势武力也不能屈我之气节,这也是我寄希望于何君的。如果不是这样,何君本来没有什么抱恨,我将对何君感到遗憾啊!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34、。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节选自
35、晋书?陶潜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B.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C.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D.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36、/(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是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B.古代有人任邑令时用弦歌教化百姓,后人就以弦歌借代任邑令之职。C.古代有人当官时在官邸开辟了三径,后人就以三径借代官员的住处。D.五斗米是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与“升斗之禄”同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潜学识广博,性格率真。他出身官宦世家,年少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写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此文被认为是他的真实写照。B.陶潜外出做官,以谋生路。迫于生计,他多次出仕,在任彭泽县令时,为了长期有酒喝,下令公田全都种上秫谷,遭到家人的反对
37、。C.陶潜隐居不仕,纵情山水。隐居家乡后,他不再接受官府的征召,广泛地交接朋友,与他们饮酒作乐,而且游遍了庐山等风景名胜。D.陶潜志趣高雅,超然物外。他虽不精通音律,但家中备有一张弦徽不具的素琴,每 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应和,享受其中乐趣。参考答案:(1)D(2)C(3)C【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解答】(1)D“未尝有愠喜之色”的主语不能是“仆”排除AB;“雅咏不辍”的意思是“不停止写诗咏叹”,中间不能停顿,排除B
38、C;故选:D.译文为:他不经营生意,家务事都委托给儿子仆人。从没有生气的时候。只是每次逢酒必喝,即使有时不喝酒,也不停止写诗咏叹。他曾经说,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皇。(2)C“后人就以三径借代官员的住处”错误,三径,亦作“ 三迳 ”。意为归隐者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小路。(3)C“广泛地交接朋友”、“游遍了庐山等风景名胜”错误,他不曾拜访别人,只是去一些农田家舍或者附近庐山游玩罢了。原文为“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参考译文陶渊明,字元亮。是晋朝的大司马(官职名)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是武昌太守。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
39、,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被乡邻所称赞。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因为双亲年迈,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不能忍受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官职名)。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平时简朴清高,不私自去巴结上级官员。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因该装束整
40、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折腰,诚心地去侍奉乡里的小人!”义熙二年,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不久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官职名),没有接受。后来他谢绝了所有州郡官的拜见。陶潜的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人有时备了酒邀请他,有时邀请陶潜一起喝酒坐坐。虽然不认识主人,他也很高兴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喝得畅快淋漓后就回家。他不曾去拜访过谁,只是去一些田间家舍和庐山游玩罢了。他的亲朋好友,有时带着酒菜前往陶潜住处,他也从不推辞,每喝醉一次,就感觉很舒适。他不经营生意,家务事都委托给儿子仆人。从没有生气的时候。只是每次逢酒必喝,即使有时不喝酒,也不停止写诗咏叹。他曾经
41、说,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皇。陶潜不懂音乐,但却备有一张琴,琴没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劳烦音乐。”陶潜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63,文集流传于人世。6.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3)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遣,则民不偷。”(4)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5)子曰:“君
42、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请根据上面某一则语录,提炼君子的某种品质,联系你心目中符合这一特点的人物,描述你心目中的“君子形象”。要求:描写形象,具体生动,特点突出。“君子”是儒家倡导的理想人格,请结合上面某一则语录,针对其中蕴涵的“君子人格”谈谈你的理解、认识。在中国文化特别是诗文作品中,许多植物常被人称为“君子”,请选择某一植物,写一段抒情性文字,赞美它的“君子品质”参考答案:(1)示例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君子行事因为按“义以为质”,所以能做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
43、候,他却要多拿。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由此可见,鲍叔牙身为君子,做事从来都是心胸宽广,行为坦荡,不慕钱财的。示例冷月相照,凄冷的月光静静地泻在冰冷的地面上。透过牢房的栅栏可以看到蜷缩在角落的司马迁,此刻的他好像在说:汉武帝啊,你怎能因我直谏而对我动用宫刑?寒冷的夜晚,只有月光与他为伴,抚慰他受伤的心灵。但是司马迁没有放弃,宁愿伏案泼墨,也不愿消沉颓靡;宁愿继承父志,也不愿平庸偷生。假若没有君子“君子不忧不惧”的意念在他的脑海,司马迁又怎会完成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4、”,说的也是君子光明磊落,所以不忧不惧,心胸宽广行为坦荡;而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每每庸人自扰,总是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坦荡之人不为事扰,面无惧色依度而行;戚戚之人踱于事,瞻于事,形容枯槁于事,变坏于事。“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3)示例竹枝修长,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一阵雨露,一丝阳光,它就能发芽、生长竹无私地为人们奉献着一切,要求却极少。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更是因为竹的君子品格给了我哲
45、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我爱它挺拔的身姿、敬它贞洁的品德和超然世外的清高!梅花高洁傲岸。“示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这是王安石对梅花的情有独钟。梅不与百花争艳;你俏而不争,嫣儿不妖,脱俗典雅,为世人尊崇。梅花所表现的正是君子共有的一种高洁而坚贞的品质。如陆游、毛泽东那样,向世人宣告:“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详解】(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题干要求“根据上面某一则语录,提炼君子的某种品质,联系你心目中符合这一特点的人物,描
46、述你心目中的君子形象”,结合所给的语录,选取自己有积累的人物形象,承载所给句子中涉及到的君子的某种或某些品质。注意,一定要用记叙文体中的描写方法,切忌只抒情或者议论。(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解读:这段话意在谈论君子为学所该有的精神与态度,不重物质,追求谦虚谨慎勤奋刻苦认真努力,见贤思齐,修养正直向上的美好品性。在“生活”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孔子认为:不能两全。原因是:一个贪图饱食终日和生活安
47、逸的人,是不可能潜心刻苦学习、钻研学问的;相反,一个致力于刻苦学习、钻研学问的人,是不会有时间和精力过多顾及饮食是否满足、生活是否安逸的。因此,学校里太过注重穿着打扮、美食和玩乐的美女帅哥学生,学习成绩多不尽人意;而教学效果特别好的老师和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往往又都“不修边幅”,可能就是这个道理。(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局促忧愁。解读: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有宽广的胸怀,可容忍别人,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3)“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遣,则民不偷”译文: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这里的偷,是淡漠之意。解读:如果一个人连家人、亲属、故旧都不爱,让他爱国家爱社会爱大众,那都是空话,爱天下是爱自己家人的发挥扩展。意思是说君子是有礼仪仁德,关爱家人亲朋故友的。(4)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又问:不忧愁不畏惧,就是君子了吗?孔子说:在内心不断反省自己,没有任何愧疚和悔恨,还会有什么忧愁和畏惧呢?解读:君子是问心无愧的。(5)“君子成人之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