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宿州市晏路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生命赋(1)我常常在大自然中看到种种生命的奇观。(2)挺拔的巨树,葱茂的森林,绿色的草原,成熟的庄稼,盛开的鲜花,望着它们,或徜徉其中,那种洋溢着的博大的生命力,常常催发我爆发我的生命激情,在体内蔓延,奔涌,激荡。(3)但是,有一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往往特别作用于我的心尖和神经末梢,引起我异常深刻的震颤。(4)早春,当冰尚未完全消融、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还是铁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经顶着严寒冒出来。它就是报春的最早的使者,万木峥嵘的自然之春就是从它开始的
2、。(5)当柳芽发出不久,在棉花地里,可以看见棉芽冲破柔韧的壳子,一个个钻出地面,遍地都写着两个字:突破。(6)麦收过后,麦地里新播种的大豆,不几天工夫,从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壮的一点胚芽,探头顶破地表,满地像是用五线谱写成的生命第一乐章。它预示着,也开始演奏着一部生命交响乐:活泼泼的胖乎乎的豆苗,无边无际的宜人眼目的豆绿色波浪,成熟的金黄色的小山。(7)我害怕见花蕾。特别是那种已露出一点亮色,将要绽开的花蕾。我一看见它,就如痴如醉,就完全被它吸引,不顾一切地去做生命瑰丽峰巅的想象:经过长久的默默经营、吮吸、积累,所蓄积的全部精华、神采、光辉,就要在一刹那间展现,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恰如
3、刚刚构思好一篇十分得意的文章,将要展纸挥笔的当口,也恰如自己崇拜的球员,在终场前得到一个绝佳的射门机会,即将起脚攻入致胜一球的那一刻,我有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8)我还有个执拗的习惯:好在贫瘠的荒凉的山间沙漠流连。岩间石缝中生长的斑痕累累千扭百弯的怪柏奇松,荒漠中的一株或一丛“沙打旺”或骆驼草,石板上的一片黄绿浅灰的苔藓,我都向它们注目。这些景象剥落了我热烈的情感,凸现出严峻的理性,它们并不可怜,我是敬仰它们!(9)这是怎样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它们全都生长得很顽强,很自信,很精神!外在的温度、湿度、肥沃度等条件,对它们都不重要;它们几乎全靠自己内在的生命力。如果条件再
4、恶劣一点,别的茂盛的生命可能化为死亡的尘埃,而它们却能依然故我,生机盎然;如果条件好一点,那它们该是一副怎样的葱茂!(10)还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吗?(11)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11列举文章至段所写的“细微不显眼的事物”有哪些?(4分) 12文章第段“我害怕见花蕾”这句话中,“害怕”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分) 13第段中,对怪柏奇松、苔藓、骆驼草等,作者为什么说“它们并不可怜,我应该敬仰它们”? (6分) 14文末“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11细微不显眼的事物有:柳芽、棉芽、豆芽、花蕾。(漏一个扣一分,全写到
5、4分)12表现了我即将看见花蕾绽放时既激动惊喜(3分)又紧张不安(3分)的复杂心情。(意思对即可)。13因为它们生存条件极端恶劣,却仍保持着顽强、自信和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意思对即可)(6分)14要点:要珍视生命或“要尊重生命”。 要顽强追求或“要努力展示生命光彩”。(抓住一个要点陈述,意思明确,言之成理,就得分)(4分)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
6、谢的副产品。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
7、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01所能完成的任务。这个实验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2001年年底,美
8、国的大卫?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平斯基改变了一些老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HO1的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只有10。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
9、,取得了一定效果。1. 下列对一氧化碳医学作用的解释,最准确的一组是 ( )A. 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是协助-氧化氮管理人体的内部器官。B. 身体组织在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产生了新陈代谢的副产品一氧化碳。C. 科学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大有帮助。D. 一氧化碳虽然是-种有毒气体,但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排斥反应。2. 下列不能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是 ( )A. 让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 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B. 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C. 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
10、,在一星期之内可以幸存。D. 对缺少制造 HO-1 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都死于产生在肺叶中的血块。3. 下列对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氧化碳对大肠的收缩和胃的排空有帮助作用。B. 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 HO1所能完成的任务。C. 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医药界不应该拒绝它的治疗潜力。D. 人体在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的感染时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4.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氧化碳如果使用不当,对人类的危害一般不明显。B. 美国一些著名的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取得了特别理想的效果。C.
11、 一氧化碳在人类器官移植手术中作用明显,不再需要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评估。D. 科学家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使用一氧化碳有可能提高人类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参考答案:1. C 2. B 3. C 4. D【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要求“下列对一氧化碳医学作用的解释,最准确的一组是”,A项,“准确作用”错误。原文第二段内容为“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
12、用”,所以,“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错误。B项,“产生了新陈代谢的副产品一氧化碳”错误。原文是“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D项,“但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排斥反应”错误。原文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故选C。【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要求“下列不能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B项,结合文本内容“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
13、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分析,这是一氧化碳危害人体的情况。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
14、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项,结合文本内容“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分析可知,这是乔和贝奇研究后得出的看法,并非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故选C。【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
15、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题干要求“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A项,“对人类的危害一般不明显”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分析可知,危害是明显的。B项,“取得了特别理想的效果”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分析,只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C项,“不再需要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评估”错误。结合原文最后一节内容分析,希望将其“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就有必要进行评估。故选D。
16、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15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达到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
17、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空白。(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4日)材料二:日本每日新闻23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湾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的报道提到,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例如相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自由港,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关注一个问题:在香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英国广播公司23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
18、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他们更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23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该项目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0月24日)材料三: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路往来三地,只能绕
19、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3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1个小时。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大桥的通车将提升珠海等三地人员和生产资料的流动效率,加深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为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提供交通便利,为港澳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间,并由此促进港珠澳产业的互动交流和升级。也就是说,港珠澳大桥对于港珠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夕,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对大湾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会为区内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远超大桥本身1000多亿元港币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摘编自光
20、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英国广播公司基于成本、效益、事故、环保、质量等一系列“争议”问题,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予以关注。B. 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的路段受海域条件的限制,不能建设悬索桥梁,隧道成为必须的可行性方案。C. 美国彭博新闻社对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不仅关注到它在科技方面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关注到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D. 港珠澳大桥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但孟凡超认为成本回收不是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经济效益持乐观态度。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我国首例采用桥岛隧相结合方式建成的港珠澳大桥,解决
21、了大量实际难题,体现出我国桥梁建设的进步。B.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C.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之间通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人员物资流动加快,产业合作更加便利。D. 由材料二可见,各国媒体都高度关注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深远意义,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6. 人民日报华尔街日报光明日报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参考答案:4. B 5. D 6. 人民日报报道侧重港珠澳大桥以隧道为主的技术创新,突出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度之大。华尔街日报报道侧重大桥通车后大湾区整合面临的问题,突出大湾区整合的复杂性。光明日报报道
22、侧重大桥建设通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突出其所带来的便利性。【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B项,“受海域条件的限制”以偏概全,除了海域条件还有航空领域的限制。因为材料一说,“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故选B。【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台上下文做出判断。D项,“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说法不正确。根据材料
23、二中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的报道中提到的问题是大桥通车后大湾区整合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故选D。【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学生归纳内容要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所给的材料,根据每一则材料中的关键句进行概括。材料一有两段内容,第一段第一句话是总述,“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接下来分析修建的要求,指出“隧道成为唯可行的方案”。第二段文字重点介绍了铺设隧道过程中的“超级创新”。华尔街日报的内容在材料二,主要写的是“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材料三的关键句就是第一句话“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
24、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考生把这些信息分点概括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点睛】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各个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注意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也不缩小,不要无中生有,断章取义、张冠李戴、前后倒置、因果强加等等,说法不能太绝对。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高行周,字尚质,幽州人也。父思继,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干,声驰朔
25、塞。及庄宗收燕,以行周隶明宗帐下。明宗征燕,率其下拥从。梁将刘鄩之据莘也,与太原军对垒,旦夕转斗。尝一日,两军成列,元行钦为敌军追蹑,剑中其面,血战未解。行周以麾下精骑突阵解之,行钦获免。庄宗方宠行钦,召行周抚谕赏劳,而欲置之帐下,又念于明宗帐下已夺行钦,更取行周,恐伤其意,密令人以利禄诱之。行周辞曰:“总管用人,亦为国家,事总管犹事王也。余家昆仲,脱难再生,承总管之厚恩,忍背之乎!”及两军屯于河上,觇知梁军自汴入杨村寨,明宗晨至斗门,设伏将邀之,众寡不敌,反为所乘。时势甚危蹙。行周闻之,出骑横击梁军,遂得解去。明宗之袭郓州也,行周为前锋。会夜分澍雨,人无进志,行周曰:“此天赞也,彼必无备。”
26、是夜,涉河入东城,比曙平之。明宗即位,特深委遇。天成中,从王晏球围定州,败王都,擒托诺,皆有功。贼平,迁颍州团练使。晋祖建义于太原,唐末帝命张敬达征之,行周与符彦卿为左右排阵使。契丹主入援太原也,行周、彦卿引骑拒之,寻为契丹所败,遂与敬达保晋安寨,累月救军不至。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由是不复敢然,敬达遂为光远所害。杜重威据鄴叛,汉祖以行周为招讨使,总兵讨之。鄴平,授鄴都留守,加守太尉,进爵临清王。太祖践阼,加守尚书令,增食邑至一万七千户。太祖以行周耆年宿将,赐诏不名,但呼王位而已。慕容彦超据兗叛,太祖亲征,奉迎舆驾,倾家载贽,奉觞进俎,率
27、以身先,太祖待之逾厚。广顺二年秋,以疾薨于位,享年六十八。(节选自旧五代史)【注】高行周:曾在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多朝任职。建义:起义。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B. 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C. 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D. 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11. 下列对文
28、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昆仲”指兄弟,“昆”为哥哥,“仲”排行第二有时也是称呼他人弟兄的敬词。B. “团练使”是唐代中期以后在不设节度使的地区设立的官职,掌管辖区军队事务。C. “加”指“加官”,旧时于原有官职之外加领其他官衔,有时指在原有官职上升迁。D. “践阼”多指新官履任。古代庇、寝堂前的主阶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故称履新为践阼。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高行周曾带领精锐骑兵解救了庄宗的宠臣元行钦,庄宗欲将其招至帐下,被高行周拒绝。B. 明宗设伏兵截击梁军,却因寡不敌众而陷入险境,危急之中高行周派兵出击,明宗得以脱
29、身。C. 高行周曾与符彦卿一起协助张敬达,阻击契丹军队增援太原,最终击退契丹援军,保住了晋安寨。D. 高行周曾贏得历朝数位皇帝的信任,太袓更是对其崇礼有加,即使对他下诏也不直呼其名。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夜分澍雨,行周曰:“此天赞也,彼必无备。”是夜,涉河入东城,比曙平之。(2)慕容彦超据兖叛,太祖亲征,奉迎與驾,倾家载贽,太祖待之逾厚。参考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恰巧半夜时分下起了大雨,高行周说:“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啊,他们一定没有戒备。”这天夜间,士兵们步行过河进入东城,到天亮时就平定了它。(2)慕容彦超占据(或:凭借
30、)兖州反叛,太祖亲自率师出征,(高行周)迎接太祖,用尽家产,载着礼物,太祖待他更加优厚。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杨光远(人名)”“敬达(人名)”“行周(人名)”“壮士”“性”“人”,虚词“之”“其”“也”,标志性词“曰”,再结合本句意思:杨光远想谋害张敬达,高行周知悉这一阴谋,领着勇壮武士保护敬达。敬达性情憨厚,不知高行周是在暗中保护自己,对别人说“:行周总是跟在我
31、后面,是什么意思呀?”句子可以断开为: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故选C。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D项,“践阼多指新官履任”说法错误,“践阼”多指帝王即位。故选D。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
32、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C项,“最终击退契丹援军”错。原文为“行周、彦卿引骑拒之,寻为契丹所败”,意思是高行周和符彦卿领骑兵阻击他,不久被契丹人打败。故选C。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会”,恰逢,恰巧;“澍雨”,下起了大雨;“赞”,帮助我们;“是”,这;“比”,等到。(2)句中:“据”,占据,凭借;“舆驾”,代指太祖;“贽”,礼物;“逾”,更加。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
33、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高行周,字尚质,幽州人。父亲高思继,有兄弟三人,都英勇豪健有武略,名声传遍朔方。到后唐庄宗收复燕地,将高行周隶归于明宗帐下。明宗征伐燕地时,高行周领兵随行。梁大将刘鄩占据莘地时,与太原部队对阵,一天到晚接战。曾有一天,两军列成战
34、阵,元行钦被敌军追击,一剑砍中了他的脸,而血战仍未停止,高行周带着手下精锐骑兵突进敌人阵营而解了围,元行钦得以逃脱。庄宗这才信任高行周,召来行周抚爱慰问,奖赏功劳,想招收行周到自己帐下,又考虑自己已经从明宗帐下夺过了元行钦,再要夺过高行周,恐怕将伤了明宗的感情,就暗地里叫人以利禄诱招他。高行周推辞说“:总管用人,也是为了国家,服事总管就像服事王一样。我家兄弟们,脱离灾难再获生命,是蒙受了总管的厚恩,能忍心背离他吗?”到两军驻扎在黄河岸边时,侦知后梁军队从汴州进了杨村寨,明宗清晨到斗门,布置埋伏下的兵将截击梁军,而寡不敌众,反被梁军占了上风。这时形势非常危急。高行周听到后,出动骑兵横冲攻击梁军,
35、才使明宗伏兵解了围。明宗袭击郓州时,高行周当先锋。恰逢夜晚下暴雨,士兵都不愿前进,高行周说:“这是上天帮助,他们一定没有准备。”当夜,渡过黄河攻进郓州东城,到天亮时就平定了郓州城。明宗即皇帝位,特别对高行周委以重任和厚待他。天成年间,跟从王晏球包围定州,击败王都,擒获秃馁,都立下战功。贼寇平定后,调任颍州团练使。晋高祖石敬瑭在太原称帝,唐末帝命令张敬达征讨他,高行周和符彦卿担任左右排阵使。契丹国主进入中原援助太原晋军时,高行周和符彦卿领骑兵阻击他,不久被契丹人打败,于是高行周和张敬达据守晋安寨,几个月都不见救兵到来。杨光远想谋害张敬达,高行周知悉这一阴谋,领着勇壮武士保护敬达。敬达性情憨厚,不
36、知高行周是在暗中保护自己,对别人说“:行周总是跟在我后面,是什么意思呀?”因此行周不敢再那样,张敬达就被杨光远杀害了。杜重威占据邺都反叛时,汉高祖以高行周任招讨使,统兵讨伐他。邺都平定后,被授与邺都留守,加封守太尉,进临清王爵位。周太祖登上帝位时,加封为尚书令,增加食邑到一万七千户。太祖因为行周是年高老将,诏令恩赐不称行周名字,只称呼他的王位。慕容彦超占据兖州反叛时,太祖御驾亲征,行周奉侍圣驾,进酒上菜,总是亲自殷勤服侍,太祖待他更加优厚。广顺二年(952)秋天,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八岁。5. 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
37、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
38、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 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悲夫!(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注】蹶:受挫折,折损。“白”:指削去树皮露出白木。“筹策”:谋
39、划,此处指谋划的军事行动。3.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欲隐勿见 见:通“现”,出现B.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趣:趋向,追逐C. 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希望D. 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烛:照亮4.下列加点字意义及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引以为流觞曲水B.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去国怀乡C.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 夹道而伏 侣鱼虾而友麋鹿5.下列对“太史公曰”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有位齐国的使者到魏都大梁,觉得孙膑不同凡响,就偷偷用车把他载回齐国,像善待门客那样礼待他。 B马
40、陵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争。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称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设埋伏,终于计胜庞涓。C最后一段,作者以史学家的眼光评论孙膑军事智慧和胆识过人,却没能避免自己的不幸,对孙膑的遭遇给予深切同情。 D本文通过马陵道智斗庞涓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谋和卓越的战略战术思想。他的兵法为后世传诵。6.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译文: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译文: 参考答案:3C4B 去:离开(A 认为以作为;C 代词,代指庞涓军代词,代指自己;D 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5. A(田忌礼待孙膑)6孙膑
41、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疾”、状语后置各1分,全句通顺1分)庞涓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仅和他的轻装精锐的骑兵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轻锐”、“倍日” 各1分,全句通顺1分)【参考译文】孙武死后,过了一百多年又有孙膑。孙膑出生在阿城、鄄城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事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但自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便暗中派人把孙膑找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去他的双脚并施以墨刑,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进行游说。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
42、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又过了十三年,魏国与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消息后,率军撤离韩国赶回魏国,但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军有怯懦的名声,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兵法上说,急行军百里与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损失上将军,急行军五十里与敌人争利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赶到。命令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魏国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于是
43、丢下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骑兵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天黑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可以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旁,约定说“天黑看见点着的火就万箭齐发”。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见到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失去照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局已定,就拔剑自刎,临死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社会上流传着他的兵法。略6. 文言文阅读(1
44、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间以军事入奏,因进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闵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谓此心之发,即天理之所存也。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无使其或少息,则今日之功可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孝宗异其言,于是遂定君臣之契。 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然,士大夫争言其害,栻亦以为言。上曰:“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栻曰:“今日州郡财赋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旋阅其实,果如栻言,即诏罢之。 知阁门事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栻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