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珠子灯汪曾祺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几个女佣人,穿了干净的衣服,头梳得光光的,戴着双喜字大红绒花,一人手里提着一盏灯;前面有几个吹鼓手吹着细乐。远远听到送灯的箫笛,很多人家的门就开了。姑娘、媳妇走出来,倚门而看,且指指点点,悄悄评论。这也是一年的元宵节景。到了“灯节”的晚上,这些灯里就插了红蜡烛。点亮了,从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接连点几个晚上。平常这些灯是不点
2、的。屋里点了灯,气氛就很不一样了。这些灯都不怎么亮(点灯的目的原不是为了照明),但很柔和。尤其是那盏珠子灯,洒下一片淡绿的光,绿光中珠幡的影子轻轻地摇曳,如梦如水,显得异常安静。元宵的灯光扩散着吉祥、幸福和朦胧、暧昧的希望。 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 王常生在南京读书,秘密地加入了革命党,思想很新。订婚以后,他请媒人捎话过去:请孙小姐把脚放了。孙小姐的脚当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来就不像裹过的。 孙小姐是个才女。孙家对女儿的教育很特别,教女儿读诗词。除了长恨歌琵琶行,孙小姐能背全本西厢记。嫁过来以后,她也看王常生带回来的黄遵宪的
3、日本国志和林译小说迦茵小传茶花女遗事两口子琴瑟和谐,感情很好。 不料王常生在南京得了重病,抬回来不到半个月,就死了。王常生临死对夫人留下遗言:“不要守节”。但是说了也无用。孙王二家都是书香门第,从无再婚之女。改嫁,这种念头就不曾在孙小姐的思想里出现过。这是绝不可能的事。 从此,孙小姐就一个人过日子。这六盏灯也再没有点过了。 她变得有点古怪了,她屋里的东西都不许人动。王常生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永远是什么样子,不许挪动一点。王常生用过的手表、座钟、文具,还有他养的一盆雨花石,都放在原来的位置。孙小姐原是个爱洁成癖的人,屋里的桌子椅子、茶壶茶杯,每天都要用清水洗三遍。自从王常生死后,除了过年之前,
4、她亲自监督着一个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女佣人大洗一天之外,平常不许擦拭。里屋炕几上有一套茶具:一个白瓷的茶盘,一把茶壶,四个茶杯。茶杯倒扣着,上面落了细细的尘土。茶壶是荸荠形的扁圆的,茶壶的鼓肚子下面落不着尘土,茶盘里就清清楚楚留下一个干净的圆印子。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除了逢年过节起来几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整天地躺着。除了那个女佣人,没有人上她屋里去。她就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的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
5、线,珠子落在地上了。 女佣人在扫地时,常常扫到一二十颗散碎的珠子。她这样躺了十年。 她死了。 她的房门锁了起来。 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14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4分) (1)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 (2)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15请根据第12段中划线句子所描写的内容,并谈谈其表达效果。(6分)16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孙淑芸”这一人物形象。(6分)17小学为什么以“珠子灯”为题,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理由。(6分)参考答案:14(1)按照风俗,珠子灯只有到“灯节”才点,“只点过一次
6、”暗示王常生婚后不到三年就死了,孙小姐孤单一个人过日子。(2分) (2)房门紧锁,珠子灯散线掉落,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孙淑芸的悲苦命运,(揭示封建贞操观念的零落)(只要写到珠子与孙小姐的关系就可得分)。 (2分)15对屋外动物活动的描写,写出麻雀、斑鸠等动物的充满生机的生命活动。动物们的热闹与屋中死寂的氛围、孙小姐枯寂的内心世界对比, (或反衬)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形象。(概括内容2分,点出手法2分,具体展开2分)(答运用排比最多得4分)16孙淑芸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但又有非常浓重的封建贞节思想的旧中国女性形象。她虽然受过较为开明的教育,接触过新的思想,但却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丈夫死后,她为了恪
7、守封建贞操观,维护家庭“荣誉”,在“新房”里默默地躺了十年,终于寂寂死去。(形象概括2分,分析4分。意思对即可)17(1)因为珠子灯是小说线索,在小说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 (2)因为珠子灯表现了风俗人情、传统文化,为小说营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社会环境; (3)因为珠子灯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它的华与衰与小说人物的兴与亡是同步的; (4)因为珠子灯表现了主题,通过珠子灯这一形象,作者表现了对孙小姐悲剧命运的同情与深度思考。(1、2点各2分,3、4答对其中一点即给2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银行里的小男孩美菲利普罗斯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黑人
8、,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是我的存折。”“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
9、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我说。“为什么?”他说。“就因为你说的话。”我说,“如果我理解得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不够年龄取出他的钱。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
10、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100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取过。”他说。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他看起来发火了。“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我转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议。”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说
11、道,“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他平静地说。“那么这个人是谁呢?”“银行。”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当然,”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了。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
12、钱的规定?”“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1)下列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5分)A小说情节不很复杂,但在构思上,以矛盾误会为主要内容,以对话、辩论为主要表述方式,这样也增强了情节的曲折性与吸引力。B小说通过银行职员帮助保护小男孩的故事,意在展现银行职员尽职尽责、默默关爱他人、敢于与恶势力作正面斗争的美好心灵。C银行职员默默地了解了真相,暗中对男孩进行保护,并将对作恶的流氓予以惩处,这都表现了他的严谨细心还有善良。D小说以“我”的视角展开故事,巧妙地通过“我”的同情逐步展现了男孩遇到的困境,通过“我”的误会,逐步展现了银行职员帮人解困的责任感。E当“
13、我”质疑银行职员提出的规定时,他稍微提高了声音反驳“我”,这一细节意在表明他对“我”很生气。(2)银行职员与我的矛盾冲突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简要概括。(6分) (3)小说开头通过对银行职员的外貌描写,展现了他是一个细心谨慎的人,那么,小说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他的细心谨慎?试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4)从银行职员的角度看,“我”的确不该插一杠,但从小说艺术构思的角度看,“我”还真该插一杠。试探究作者这样设计的艺术价值。(8分) 参考答案:(1)选D得3分;选A得2分;选E得1分。解析:C项,信息整合有误,“对作恶的流氓予以惩处”的应是警察。D项,“敢于与恶势力作正面斗争”言过其实,只是
14、暗中斗争而已。(2)他热情地要为“我”服务,“我”说现在不想办理了,以此表明不满;(2分)“我”质疑他所说的规定,他坚决执行;(2分)“我”以曾经取过款再次反驳他,他仍以年龄为由拒绝了孩子。(2分)(3)他早已发现了男孩取钱的真相,并默默地采取了措施;他为了不让男孩无意破坏这个计划,而非常认真地演了一场戏;他为了不让“我”无意阻挠计划的进行而倔强地坚守“规定”。(每点2 分)(4)从情节上,“我”的插一杠,使情节顿生波澜,更有吸引力;从人物性格上,“我”的插一杠,更能突显银行职员的细心谨慎;从主旨表达上,“我”的插一杠,以“我”的正直和同情心,正衬银行职员的细心谨慎、关爱他人;从构思技法上,“
15、我”的插一杠,使“我”成为小说的视角人物,使故事更显真实。(每点2分)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这几天,霍夫曼的心情就如同街道上空随风飘飞、不知方向的落叶一样纷乱复杂。霍夫曼名义上是驻某国大使馆的武官,实际上是一名双重间谍,不仅为自己国家工作,也给敌国提供情报。当然,他也获得了他人无法想象的利益。为了方便自己的“工作”,他娶了一个驻在国的姑娘,这样才有借口每天回家。这天早上,霍夫曼刚进使馆,大使就要他去办公室。霍夫曼下意识地摸了摸腰边的手枪。他看到二秘伯朗正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他,顿时意识到失态了,连忙笑笑,问:“有什么事吗?”伯朗耸耸肩,说:“我怎么知道。”大使眯着眼睛吸烟斗,慢悠
16、悠地问霍夫曼:“我亲爱的上校武官,你知道吗,在我们中间出现了一个可恶的家伙,他享受着我国纳税人为他提供的金钱,却在为我们的敌人效劳!”说完,他用一双深邃的眼睛定定地看着霍夫曼。霍夫曼站得笔直,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心里却在紧张地琢磨:看来我已经暴露了,怎么办?是鱼死网破,还是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问,霍夫曼听到一声“坐”。他一个激灵。大使离开座位,朝霍夫曼走来。霍夫曼暗暗捏紧了拳头大使绕过霍夫曼,走到门边,将门轻轻关好,然后回过身,说:“有个重要的任务要你去执行,秘密押解这只狼回祖国,而且不能让他有所察觉,就像平常回国述职一样。当然,一回到祖国,我们就会对他进行正义的审判,让这个该死的家伙受到应有的惩
17、罚!”霍夫曼这才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他挺了挺腰,问:“大使先生,能告诉我这个家伙是谁吗?”大使说:“我们的二等秘书伯朗。”“他?”霍夫曼做梦也没想到伯朗竟然也是双重间谍。他看到大使正用一种说不出的目光看着自己,突然浑身一颤,心中恨恨地骂道:“你这只老狐狸,我差点上了你的当。你这是用特殊的方法考验我呢。混蛋!”大使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两张机票,扬了扬,说:“喏,今天下午的。要记住,千万不能让伯朗有所发现,更不能让他溜掉。”大使拍拍霍夫曼的肩头。下午,霍夫曼和伯朗按时登上了飞机。今天的任务到底是什么他还是摸不清。不过,看来自己暴露的可能性不大。退一步说,就算这伯朗是自己的战友,既然已经暴露,为了长远
18、的利益,也只能让他做出牺牲来保全自己了。霍夫曼看看伯朗,伯朗一路上嘴巴闭得紧紧的,什么也不说。在法兰克福转机要等待三个小时。两人无所事事,就在候机大厅里到处转。突然,伯朗对霍夫曼说:“上校,你替我看会儿包,我去趟卫生问。”说罢,也不等霍夫曼答应,就匆匆向卫生间走去。事情发生得太突然,霍夫曼的大脑竟一片空白,好一会儿没有反应过来。难道他发觉了,准备脱身?想到这儿,霍夫曼不由冒出冷汗。霍夫曼一个箭步冲到卫生间里,没人。他喊道:“伯朗先生!伯朗先生!”没人应声。霍夫曼真的慌了,他抬头看看天花板,有一块似乎有点松动,于是他一个打挺蹿上竖着的隔板,准备钻进天棚里。就这时,下面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霍夫曼
19、上校,您在干什么呢?”伯朗像变魔术般地又出现在霍夫曼的面前,以至于霍夫曼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问:“你刚才”“噢,一个女士摔倒了,我帮了她一下。”伯朗若无其事地说,“你进来干什么,也解手?”“噢,是的。”霍夫曼忙跳了下来。霍夫曼再不敢有一丝的大意了,19个小时的旅程他强打精神,不敢合眼。那伯朗好像也正在等机会,所以整个旅程中虽是哈欠连天,却一刻也不睡。终于到了,两辆高级轿车将他们分别接到了外交部和国防部。霍夫曼对国防部长一个敬礼,然后报告:“上校霍夫曼执行完毕祖国交给我的任务。”部长点点头,然后冲门外一挥手,立时进来两个全副武装的军人,一下子将霍夫曼按倒在地上,给他戴上了手铐。霍夫曼高声抗
20、议:“部长先生,您误会了。我是奉命将伯朗押解回国的功臣!”部长微笑着说:“不错,伯朗是你押回来的。但你不知道,伯朗的任务就是秘密押解你回国。我们早已调查清了,你一直在为德意轴心国效劳,将我们的大量情报出卖给敌国!为了避免引起你的疑心,我们才给了你一项假任务。谢谢你的全力配合。”霍夫曼听罢,目瞪口呆。虽然霍夫曼没有供出什么,但军事法庭还是判处了他死刑。当行刑车停下来后,霍夫曼看到刑场上还停有一辆行刑车,一个人被推下车来。霍夫曼看到他,顿时惊讶得张大嘴巴,因为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伯朗。伯朗看到了霍夫曼,同样也露出惊讶的神情。行刑官将二人推到一起,冷笑了一声,说:“互相认识一下吧,这位是012号霍夫曼
21、,这位是009号伯朗。你们这对人民的败类。”霍夫曼不由仰头长叹。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7.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 小说开篇对落叶的描写和结尾对天空的描写都对人物有烘托作用,前者烘托出人物烦乱不安的心理,后者烘托出人物惊讶恐惧的心理。B. 小说擅长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写伯朗“异样的眼光”“嘴巴闭得紧紧的”“一刻也不睡”等细节就透露出人物的谨慎警觉。C. 当大使说出霍夫曼要押解的对象是伯朗时,霍夫曼看到了大使那“说不出的目光”,说明霍夫曼已经察觉大使在怀疑自己了。D. 小说以二战时的西方战场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充满悬念的谍战故事,看起来是在写两个间谍
22、,暗中却是在写正义力量的谋划,构思巧妙。E. 小说在语言上不追求华丽辞藻,以近乎白描的手法来写情节;在人物描写上注重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不使用修辞手法,文笔简洁明快。8. 小说在刻画霍夫曼的人物形象时,重点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9.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题目是“秘密押解”,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题目是“谍影重重”,你认为哪个更好一些?请结合文本分析?参考答案:7. BD 8. 背信弃义,唯利是图:为了获取利益,他背叛祖国,但又不完全“忠于”敌国,甚至还娶了一位无辜的姑娘为妻作为掩护;为保全自己而牺牲“战友”。经验丰富,做事谨慎:在大使面前故作镇静,押解伯朗的路上不敢合眼。感觉敏锐,警惕性高:下意识摸枪
23、,暗暗捏紧拳头等。 9. 示例一:“秘密押解”好。学# “秘密押解”未交代押送者和押送对象,标题本身能营造紧张神秘的氛围,为小说设置悬念,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秘密押解”是对小说主要事件的概括,霍夫曼和伯朗都是双重间谍,二者间的押解与被押解关系是相互的,但这个“秘密”他们并不知道,“秘密押解”是小说矛盾冲突集中展现的情节。用“秘密押解”为题表现了部长计策的巧妙,突出了正义的一方,彰显了主题。示例二:“谍影重重”好。“谍影重重”制造了神秘氛围,小说一开始只提到霍夫曼是间谍,但“重重”显然不只是一个,标题中已经预示着可能还有其他间谍出现,为小说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谍影重重”交代
24、主要人物身份,霍夫曼和伯朗都是双重间谍,但他们并不知道彼此的真正身份,且不明白在押解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是被押解者,“谍影重重”暗示了情节的复杂; “谍影重重”暗示了押解任务的艰巨,侧面 表现出正义力量的智慧,有助于突出主题。7. 试题分析:A“惊讶恐惧的心理”不合理;C有怀疑但并未“察觉”;E“不使用修辞手法”表述不当,开篇的心情描写、伯朗像变魔术般地出现等就运用了修辞手法。考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8. 试题分析:霍夫曼是个双面间谍,他背叛自己的祖国,为敌国提供情报,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这体现他的背信弃义,唯利是图的特征。这个自私自利的特点还表现在打算保全
25、自己牺牲伯朗上,表现在对妻子的不负责任,他娶妻只是作为自己身份的掩护,为了更方便地出卖祖国。作为一个间谍他也有间谍所具有的谨慎、冷静,如与大使的对话中表面与内心的不一致。他还很机警,如在得到大使召见消息时摸枪的动作,大使离开座位时握紧拳头,发现伯朗不见了很迅速判断周围环境等。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 试题分析:题干中给了两个标题,这两个标题其实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标题,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秘密押解”侧重的是故事的主要情节,小说讲述的主要内容就是“押解”的故事,只是押解者与被押解者是相互的,但这个“秘密”他们并不知道,体现的是行动设计者的智慧,也就是正义力量的智慧,表达的是
26、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秘密押解”这个标题本身就包含着悬念,会激发读者“探秘”的欲望,激起阅读兴趣。“谍影重重”侧重的是人物身份,霍夫曼和伯朗都是间谍,但他们并不知道彼此的身份,小说一开始也只是提到霍夫曼是间谍,但“重重”显然不只是一个,所以,标题中已经预示着还会有其他的间谍出现,至于是谁,这是小说的悬念,也是激发读者探究的地方,让读者带着问题阅读,使阅读更有趣味。小说的最后,霍夫曼与伯朗的被抓体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揭示了出卖祖国必将受到惩罚的道理。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同里顾氏梅林
27、记朱鹤龄同里环湖泊之秀,多故家士族。元末倪元镇、杨廉夫辈尝游憩其地,遗迹至今存焉。东偏有园林一区,故顾氏之居也。老梅铁干几二百株,中有高丘矗上,可十余丈。登其巅,则庞山、九里诸湖皆在指顾,风帆、沙鸟灭没烟波,邨坞、竹树历历可数。当花发时,高高下下,弥望积雪,清香闻数里外。居其侧者,章子两生、顾子仲容。余昔寓同里,与二子为文酒会,晨夕过从。每至春日暄妍,香风馥郁,必提壶造其地,痛饮狂歌,不烛跋不止,翩翩致足乐也。不十余年,仲容举进士,宦游去。余复徙居邑城,键户不出。萍踪离合,感慨系之,盖不过梅林者三十余年矣。今春避兵,栖泊兹土,因与两生至其处,则园林已数易主矣。东阡西陌皆非旧径,推老梅尚存百余株
28、,亭亭发秀,冷艳迎人。鼻观嫣香,沁入肺腑,慨然与两生追数旧游,怳如噩梦。自变故以来,风俗之古今、墟井之盛衰、友朋之生死聚散,其尚有可问者乎?当日与里中数子对案操觚、飞扬跋扈之气不可遏抑,而今于何有?素发历齿,已亦自憎其老丑,而况后生乎?计自兹以往,或十年,或二三十年,此老梅必尚有婆娑如故者,而否与子安得西山之药,驻颜续算?然则人寿之不如草木者多矣,而犹不深省于石火电光之说,岂非庄生之所大哀乎?请与老梅约:嗣后每岁花发时,吾两人必携豚蹄,载醇酎,狂歌痛饮,追复旧欢;送皓魄于夕阳,依清棻而发咏;以嬉暮齿,以遣流光。梅花有灵,当必一笑而许我也。【注】朱鹤龄,本为明诸生,平生历经明清易代的兵火离乱。同
29、里,地名,在今江苏吴江县城东。怳,同“恍”。仿佛。 操觚(g):作文。清棻(fn):散发清香的树木。 暮齿:晚年。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余昔寓同里 寓:居住 B. 键户不出 键:锁闭C. 盖不过梅林者 过:造访 D. 以嬉暮齿 嬉:游戏3. 下列句子陈述内容直接表现“顾氏梅林”景色优美的一组是( )(3分)庞山、九里诸湖皆在指顾 弥望积雪,清香闻数里外 亭亭发秀,冷艳迎人送皓魄于夕阳,依清棻而发咏 春日暄妍,香风馥郁 鼻观嫣香,沁入肺腑A. B. C. D.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同里的东边,顾氏家族的旧居
30、有一片梅园,种有梅花两百多棵,每到花开的时候远望如雪,香气四溢。B. 作者曾居住在同里,每当春天梅花盛放时,常和章、顾两位朋友到梅林饮酒作诗,不到蜡烛燃完不回家。C. 三十多年后,作者再游顾氏梅园,并和当年的同乡的几位朋友在一张桌子写文章,意气风发不可遏止。 D. 这篇并非一般的游记,而是以风景作为触发情感的媒介,面对美丽风景,作者沉痛的故国旧物之思尽寓其中。5.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当花发时,高高下下,弥望积雪,清香闻数里外。(2)或十年,或二三十年,此老梅必尚有婆娑如故者参考答案: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韩褒,字弘业,颍川颍阳人也。褒少有志尚,好学
31、而不守章句。其师怪问之,对曰:“文字之间,常奉训诱,至于商较异同,请从所好。”师因此奇之。及长,涉猎经史,深沉有远略。时周文帝为刺史,素闻其名,待以客礼。及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诸将遣使迎周文。周文问以去留之计,褒曰:“此天授也,何可疑乎!”周文纳焉。大统初,迁行台左丞。 出为北雍州刺史。州带北山,多有盗贼。褒密访之,并豪右所为也,而阳不之知。厚加礼遇,谓曰:“刺史起自书生,安知督盗?所赖卿等共分其忧耳。”乃悉召凶黠少年素为乡里患者,分其地界,有盗发而不获者,以故纵论。于是诸被署者莫不惶惧,皆首伏曰:“前盗发者,并某等为之。”所有徒侣,皆列其姓名,或亡命隐匿者,亦悉言其所在。褒乃取盗名簿藏之,
32、因大榜州门曰:“自知行盗者,可急来首,即除其罪。尽今月不首者,显戮其身,籍没妻子,以赏前首者。”旬日之间,诸盗咸悉首尽。褒取名簿勘之,一无差异,并原其罪,许以自新,由是群盗屏息。入为给事黄门侍郎,迁侍中。 累迁汾州刺史。先是,齐寇数入,人废耕桑,前后刺史,莫能防扞。褒至,适会寇来,乃不下属县。人既不备,以故多被抄掠。齐人喜于不觉,以为州先未集兵,今还必不能追蹑,由是益懈,不为营垒。褒已先勒精锐,伏北山中,分据险阻,邀其归路。乘其众怠,纵伏击之,尽获其众。故事,获生口者,并送京师,褒因是奏曰:“所获贼众,不足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请一切放还,以德报怨。”有诏许焉。 褒历事三帝,以忠厚见知。
33、武帝深相敬重,常以师道处之,每入朝见,必有诏令坐,然始论政事。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而阳不之知 阳:通“佯”,假装 B褒取名簿勘之 勘:校对 C许以自新,由是群盗屏息 屏息:此处指不敢作乱D故事,获生口者,并送京师 故事:先例,成法 (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韩褒“深沉有远略”的一组是( )(3分) 褒密访之,并豪右所为也,而阳不之知 所有徒侣,皆列其姓名褒至,适会寇来,乃不下属县 先勒精锐,伏北山中,分据险阻请一切放还,以德报怨 每入朝见,必有诏令坐,然始论政事ABC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
34、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少年韩褒就有志向与追求,对于学习也有不凡的见解。在恭谨地接受老师教诲的同时,也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有所偏好。B北雍州多盗贼出没,韩褒任刺史期间,先深入调查摸清了情况,又明榜昭告公布自首期限,再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最终制服盗贼。C宽以待人是韩褒为官的特点,为人的品质。在北雍州做刺史期间,他能宽恕诸盗贼的罪过,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在汾州,更是以德报怨,放还俘虏。D韩褒历经北朝三个君主时期,以忠诚厚道而闻名。武帝每每朝见时,先下诏让他坐下,然后才议论朝政,恭敬如执弟子礼。(4)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乃悉召凶黠少年素为乡
35、里患者,分其地界,有盗发而不获者,以故纵论。(5分)(2)所获贼众,不足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请一切放还,以德报怨。(5分)参考答案:(1)B (2)C (3)B(4)6. 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
36、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俱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
37、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太史公曰:韩非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羁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要胜道哉!然此子不困厄,恶能激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注释】釜鬲:行厨炊具。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 ( ) (2)及见之,又倨 ( )(3)三子致功而不见德( ) (4) 卒事始皇帝 ( )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
38、(1) 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 (2) 韩非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 1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乃延入坐,为上客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B. 其君,非也 其皆出于此乎C. 士固有杀身以成名 此物固非西产D. 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0.蔡泽向范雎说起商鞅、吴起、大夫种三人的遭遇,其用意在于 。(2分)21.联系全文,概括蔡泽之所以能够“垂功于天下”的原因。(3分)参考答案:17. (1)求取;(2)傲慢;(3)获得恩惠、有回报;(4)最后18. (1)范雎于是责备他说:“你曾经公开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宰相,难道真
39、有这回事吗?”(2)韩非子认为(辨士们)“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这句话是真的啊!19. C20. 阐明了“人之立功,身与名俱全乃为上”的道理,要让范雎认清盛极则衰的道理,以此三人功成身死为鉴,从而主动让出相位。21. 足智多谋,能言善辩;把握机遇,有赖范雎向秦昭王举荐和让贤而获取相位;在困厄中激励自奋。【参考译文】蔡泽,燕国人。游学四方,向所在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到赵国,被驱逐。又前往韩、魏,在路上,所带行厨炊具又都给别人抢去了,于是蔡泽只好向西到秦国。蔡泽准备去见秦昭王,就(用计)先派人扬言,用以激怒秦国宰相范雎,说:燕人蔡泽,是天下见识高超,口辩厉害的智慧之人,他一拜见秦王,
40、秦王一定会使你窘迫而(蔡泽)定会夺取你的相位。范雎听说后,派人召蔡泽来见。蔡泽进见,却只长揖之礼而不下拜,本来早就(惹得)范雎不高兴。等到接见后,蔡泽的态度又很倨傲放肆,范雎于是责备他说:“你曾经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宰相,难道真有这件事吗?请允许我听听你的说法!”蔡泽说:“假使像商君、吴起、大夫种那样的结局,也可以作为祈向的愿望吗?”范雎料到蔡泽故意引用这三人之事,是要用这些说辞来堵住自己的嘴,于是就诡辩地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像这三个人,本来就是仁义的极致,忠诚的标准。因此君子为保持节义可以以身殉难,视死如归。活着而受辱没,还不如为节义死去而荣耀。士人本来就有杀身成名的,只要仁义所在,即便死也
41、无所怨恨,为什么不可以!蔡泽说:商君、吴起、大夫种作为人臣,做得对;但那些君主,却错了。所以,世人称这三人尽了忠孝之功而不得好报,难道羡慕他们那样不得好报而白死么?人们建功立业,难道不期望成全吗!性命和功名都得成全的,这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就次一等了;性命虽得苟全,但声名却蒙受污辱,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听到这里,范雎称许蔡泽的话。于是请他入座,待为上宾。过后几天,范雎上朝,把蔡泽的情况向秦昭王作了禀报。秦昭王召见蔡泽,同他谈话,大为喜悦,授予他客卿之位。范雎于是托言有病情昭王允话他归还相印。秦召王新宠蔡泽,于是授予蔡泽宰相之位,并在他的辅佐下灭了东周。蔡泽做秦相几
42、个月后,有人说他的坏话,中伤他,蔡泽害怕被杀,于是就托言有病归还相印,秦昭王封他为纲成君。在秦国十多年,奉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最后奉事秦始皇。蔡泽作为秦国使者出使燕国,在燕国三年,就让太子丹被送入秦国当了人质。太史公评论说:韩非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这句话说的真对啊。蔡泽等世上的一切辩士,虽然游说诸侯,但(大都是)到了头白也没有入仕的机会。这并非他们的计策拙劣,而是因为游说的力度不大。等到入秦作客,取得卿相之位,功垂天下的原因,是(游说力度)强弱形势本来就不一样,凭藉不同罢了。辩士也有偶然遇到好机会的,天下有很多像蔡泽一样的贤能之人,却没有遇到好机会,所以就不能尽展他们的才能,(这样
43、的事)又哪能一一数得尽呢!然而,蔡泽如果不被厄境所困,又哪能激励自奋呢!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面是公益类平台“拾柴计划”的标识,请写出文字以外的图形部分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参考答案:图形以抽象的“心形”构成,又巧妙结合人物造型设计。如两人相拥;又如两只手掌承举着火焰,紧密相连为一个爱心。寓意为众人齐心,共助公益爱心事业,使其星火燎原,温暖人间。试题分析:首先明确文中的图案“心形”“两人相拥”“两只手掌承举着火焰”,然后结合标识的名称“拾柴计划”分析寓意:众人齐心,共助公益爱心事业,使其星火燎原,温暖人间。此题虽然没有要求分析
44、标识中文字,但要注意结合文字明确“拾柴计划”的内涵是“帮助好人做好事”。点睛: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常见的题目是写出构图要素和分析寓意,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徽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如此题注意“心形”“两人相拥”“两只手掌承举着火焰”图案,然后结合标识的名称“拾柴计划”分析寓意8. 阅读下面文字,请概括安徽茶叶发展的三大优势。(每条不超过8字)(6分)安徽茶叶具有先天和后发的发展优势:长江南北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特别是以黄山为中心的皖浙赣产区是我国两大“绿茶金三角”之一。山区云雾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效成分的积累,因而茶叶品质优异。全国十大名茶出于此产区的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4种。此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