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七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288074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8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七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七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七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七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七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七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四时之外朱良志中国人有独特的时间观,我们在过程中看待生命,生命是一绵延的流,绵绵不绝,以时间统空间,世间的一切都在时间的流动中活了。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中还有一种超越的思想,即所谓“荣落在四时之外”,就是悬隔时间,截断时间之流,撕开时间之皮,到流动时间的背后,去把握生命的真实,拷问永恒的意义,思考存在的价值。它是中国哲学内在超越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美学中极富价值的思想。 苏州沧浪亭有一小亭,亭廊柱上题有一幅对联:“未知明年在何处,不可一日无此君。”亭子不大,景致也无

2、特别之处,但这幅对联却令人难忘,只是觉得放在这优雅的处所,格调似过于冷峻。前句是中国诗词中常见的感叹,如欧阳修浪淘沙词:“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这是对未来的预想,今年很好,当下很好,但来日如何,明年如何?明年不知流转于何处,时间转瞬即逝,人是未来宴席的永远缺席者。后一句引东晋王徽之对竹子的感叹,强调当下此在的感受。两句又有密切的情感逻辑,正因为我们无法把握未来,正因为必将缺席,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当下的人生盛宴。这幅对联有无奈,但更有惊悟。中国艺术强调,时间、空间带给我们的是局限,超越时空,

3、领略当下的圆融。这里含有中国人刹那永恒的思考。禅家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为妙悟的最高境界,一个悟道者,在一个静寂的夜晚,享受山间之清风、湖上之明月,由当下所见一月,想到万里长空,天下是是处处,都由这一月照耀,由此刻,想到自古以来,无数人登斯山、登斯楼、望斯月,月还是以前的月,山还是以前的山,江湖还是以前的江湖。万古的时间和此顷,无限的长空和此在,就这样交织到一起。这里不是做短长之比、大小之较,也不是强调联想的广泛和丰富,而是在渺小和无垠、短暂和绵久之间流转,作时空的遁逃。强调妙悟就在当下的事实。被闻一多称为“泄露了天机”的刘希夷的代白头翁诗云:“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

4、,岁岁年年人不同。”诗中表达了在如水的时光中如何抓住一些影象的思考。张若虚以他妙绝人寰的千古叩问震撼着人们的心扉:“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而李白一首把酒问月传达了更为放荡的思考:“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应如此。”这些天才诗人几乎是在神秘的颖悟中,和合物我,齐同古今,万古同一时,古今共明月。虽短暂并无局限,虽脆弱但并不能随意摧毁,虽渺小并无缺憾,诗人们在超越中占有了无限,与过去晤谈,与未来商兑。正像沈周诗中所说的:“天地有此亭,万古有此月,一月照天地,万物辉光发。不特为亭来,月亦无所私。

5、”(题天池亭月图)在颖悟中顿入了永恒。瞬间永恒是禅宗最深刻的秘密之一,也是中国艺术的秘密之一。“万古江山在目前”,大道就在今朝,就在此刻,就在此刻所见的十五圆月。明代心学家陈白沙说:“道眼大小同,乾坤一螺寄。东山月出时,我在观溟处。”关键在于“我在”,此在并不因为过去而失去意义,目前不因为广远而丧失可观之处,此顷我在此处,我就是世界的中心,圆满而无缺憾,“我在”,世界因而有意义。 (选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6下列对“四时之外”内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中有一种超越的思想,悬隔时间,超越春夏秋冬四季。B撕开时间之皮,到流动时间的背后,去把握生命的真实,拷问永恒的意义。C我们在

6、过程中看待生命,生命是一绵延的流,绵绵不绝,以时间统空间。D这是中国哲学内在超越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国美学中极富价值的思想。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美学的最高境界,只有禅家悟透。B中国诗人在对生活现象的认知中都能达到“和合物我”的境界。C人是未来宴席的永远缺席者。我们注定无法把握未来,并且无所作为。D只有“我在”,时间和空间才会被赋予意义,世界才会圆满而无缺憾。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的浪淘沙强调的是当下此在的感受,认为时间转瞬即逝,人是未来宴席的永远缺席者,因此更应该珍惜这当下的人生盛宴。B作者通过分析刘希夷、张若虚和李

7、白的相关诗作,强调的是这些诗人在超越中占有了无限,与过去晤谈,与未来商兑,在颖悟中顿入了永恒。C万古的时间和此顷,无限的长空和此在,就这样交织到一起。不作做短长之比、大小之较,也不强调联想的广泛和丰富,而是在渺小和无垠、短暂和绵久之间流转。D苏州沧浪亭里有一小亭,亭子不大,景致也无特别之处,但亭廊柱上的一幅对联却令人难忘,人们都觉得此联放在这优雅的处所,格调似过于冷峻。参考答案:6B(A理解肤浅,这只是表面意思,而不是其实质; C这是中国人独特的时间观,而非“四时之外”的内涵; D是对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中超越思想的评价。)7D(A“美学的最高境界”理解错误;B “中国诗人都能”理解错误; C“无

8、法把握未来,并且无所作为”理解错误。)8A(欧阳修的浪淘沙强调的是对未来的预想。)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说书人师陀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故乡小城里。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一张断腿板桌,几条板凳,一块惊堂木,一把折扇,一个收钱用的小筐箩,便是他的一切。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干净的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呐喊。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说书无疑是一种贱业。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而我被迷住了。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

9、,鼓楼上的云牌。庙里安静下来,黑暗中似乎只剩下十字坡和小商河在远方的暗雾中浮沉。这时候,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当一切曾使我欢喜和苦痛的全随岁月暗淡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还在我昏暗的记忆中出现。跟这些人物一起出现的,还有玉墀四周的石栏,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翔的蝙蝠。时光悄悄地过去,说书人所有的仍旧是那把破折扇,那块惊堂木,那个收钱用的小笸箩。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仍然穿着那件长衫,色儿已经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一

10、个铜元。“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他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他的老听客慢慢减少了,年老的一个跟着一个死了;年少的都长成大人,他们有了大人的职务,再不然他们到外乡去,离开了这个小城。最近一次我到这小城里来,我到城隍庙里(城隍庙早已改成俱乐部),在月台下面,原来说书人放桌子的地方停着一个卖汤的。我感到一阵失望,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多么热闹,现在又如何荒凉。“说书的还没有来吗?”我忍不住问。 卖汤的说:“他正害病,好几天没有来了。” 第二天,我正在城外漫不经意走着,一副灵柩从后面赶上来,我停在路旁让他们过去。他们是两个杠手,另外跟着个拿铁铲的。 “你们抬的是谁?” “

11、说书的。”他们中间有人回答。 “说书的死了?” 他们大概认为我的话没有意思,全不作声。 “他怎么死的?”因此我接着问。 “吐血。” “吐血还说书吗?” “可不,让他别说了,他硬去,还要穿着那件长衫。要脸啊。” “他家里人呢?” “他压根儿没有家。大家集了一点铜元,好歹听了他这么多年书。” 他们顺着大路到郊野去。我跟在他们后面。这所谓灵柩,其实只是一卷用绳子捆着的芦席。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地随着杠手的步骤摆动,他那已成灰黑色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我们全不说话。埋葬的人不久便越过一个土坡,在乱葬岗上停下来了。就在这里,他们在荒冢中间掘了个坑,然后把说书人放下去

12、,将泥土送下去。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当他们把说书人放下去的时候,内中有一位嘲弄地说。 我在旁边看着,毫不动弹地站着。一点不错,说书人,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可是你可曾想到,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了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你另外创造了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吗?郊野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这是怎么回事?十字坡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一九四二年一月三日(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注】 十字坡:水浒传中的地名,张青和孙二娘在此开店,遇见武松。小商河:评书岳飞传中的地名,岳飞手下大将杨再兴在此遇难。(1)下列对小说有

13、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对说书人外貌、动作方面的细节的多次变化的描写,生动形象地体现说书人身体每况愈下,生活也愈见落魄的过程。B作者用沉重的笔调叙述了说书人的悲惨遭遇,缅怀曾经醉心于其中的想象世界,而如今时过境迁,恍然隔世。这是作者对说书人吟唱的一曲感伤哀歌。C作者通过说书人的死仅仅是哀叹他的逝去,感叹从此以后再也不能听说书人讲精彩动人的侠义英雄故事。D“一点不错,说书人,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现实世界中,说书人和他从事的事业已经没有用处了,在这一点上,“我”和其他人的想法一样。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

14、的特色,如说书人技艺高超,结局却如此悲惨,“我”对说书沉迷,却认为它是低贱的职业,说书人是撒谎家。(2)小说中画线的两处语句都提到了“十字坡”和“小商河”,分别有什么作用?(6分)答:(3)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说书人的形象特点。(6分)答:(4)有人评价师陀的小说“贯穿着爱乡心和厌恶乡土的矛盾纠结”,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这句话的含意。(8分)答:参考答案:(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解题思路】C项更悲叹传统文化已经随着说书人的离去而远离我们。D项,“我和其他人的想法一样”错,这句话是“我”悲愤到极点的反语,表达了“我”对现实世界的否定;E项,“我对说书沉迷,却认为它是

15、低贱的职业”不是对比,文中的“世人特准的撒谎家”是对说书人的幽默的说法,不是对他的否定。(2)第一处:烘托了周围的寂静,反衬了说书人所说的内容在说书结束后依然长时间在人们心中回荡,表现了说书人说书技艺的高超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第二处:化实为虚,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已经随着说书人的离去而远离我们,以此结尾,寄托了作者深深的惆怅和无奈之情,深化文章主旨。(每点3分)【解题思路】首先考生通过注解理解“十字坡”和“小商河”的含义,即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其次出现在小说不同的地方,作用不同,第一处位于说书人说书结束后的环境描写后面,对说书人的技艺有一定烘托作用,第二处在结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16、深化了文章主旨。(3)说书技艺高超,让客人沉迷在他的世界当中,给人带来美好的回忆;地位低贱,身份卑微。生活艰难落魄,孤苦伶仃。身体不好,咳嗽着,吐着血,他讲述的动人的侠义故事常换不来一个馒头钱;自尊自爱而且对艺术执着,即使生命垂危也坚持说书,穿长衫。(每点2分)【解题思路】考生要注意形象的分析包括人物身份、遭遇、性格、情感等。另外分析必须联系小说具体内容。如开头写说书人说书的场景,体现其技艺高超。咳嗽着,吐着血体现其身体不好、生活艰难。(4)爱乡心:作者极力赞美故乡小城的说书人的执着的精神,对他展示给人们的美好的侠义天地表现出无限的眷恋;小城中的人们对说书人的遭遇也留存着同情,知道他生病也多给

17、他一些钱,最后筹钱埋葬他。(3分)厌恶乡土:说书人创造的美好世界被故乡的人们渐渐遗忘,连他自己也渐渐被遗忘;传统的文化精神失去了活力,显得荒凉破败。(3分) 爱乡是爱过去的故乡,爱的是传统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性格。厌恶乡土是厌恶现实的乡土,厌恶它目前的荒凉、衰败,因为爱得深,才厌恶得深。(2分)【解题思路】首先考生要理解“爱乡心”和“厌恶乡土”的意思,二者之间的关系怎样,然后结合小说进行分析作者为什么爱,爱的是乡土的什么,为什么厌恶,厌恶的是乡土的什么。考生要立足文本,不能脱离文本泛泛而谈。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5分)伞 汤学春 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师父送至山门。风雨凄迷,

18、山色空蒙。山风拂动师父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父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gng刀法”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j j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几分欣慰。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师父一怔。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

19、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却是扶不起。 师父愕然。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父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徒儿拜磕在地,说:“师父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

20、有解法,望师父教我。”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谢师父。”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别怨徒儿放心不下。”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斜,“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求师父指

21、点。”徒儿又跪下了。师父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你未必一刀能断得了它。”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山雨凄迷,山风如诉。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选自小小说十年宝典)17“风雨凄迷,山色空濛”,写景简洁,试分析这一句写景的作用。(4分)18谈谈“伞”在文中的含义,并分析以“伞”为题的作用。(5分)19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22、6分)参考答案:17. 渲染了师徒离别时的伤感气氛,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也为师父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 / 引出下文(答对两个各得1分,三个得4分)18. 含义:伞,既是师父送徒弟遮风避雨之物,凝结了师徒之情;又是徒弟亲手砍断,终结师徒之义的东西。一把普通的伞,在师父手中,能轻易化作一招毙命的利器,体现了师父所说的“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变化随心的刀法真谛。(3分)作用:以伞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化解了矛盾冲突。(2分)19. (观点2分,分析2分,现实2分)从徒弟的角度:学艺要先学做人。徒儿成功,便要过河拆桥,算计师父,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低之分。一个徒儿,只学

23、武功,无人格可言,此人必败。学武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吗?现代社会,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立足社会。从师父的角度:教徒应先教做人。老师父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艺却没有修得武德,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要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现代教育同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人不能失其本心。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望恩负义,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会失其本心,疯狂追名逐利,结果没有几个不身败名裂的。从武术本身看:哲学人格大于武功。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中国文化的芬芳。中国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击敌和自卫,更含深深的

24、哲理和人生哲学。学中国武术岂能只学眼花缭乱的刀光剑影。只有哲理和武功结合学武功和学做人并重,才能学到真功夫,才能达到高境界。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尉迟敬德,名恭,朔州善阳人。隋大业末,刘武周乱,以为偏将。与宋金刚袭破(唐)永安王孝基,执独孤怀恩等。武德二年,秦王战柏壁,金刚败奔突厥,敬德合余众守介休。王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谕之,乃与寻相举地降,从击王世充。会寻相叛,诸将疑敬德且乱,囚之。屈突通等曰:“敬德慓敢,今执之,猜贰已结,不即杀,后悔无及也。”王曰:“不然。敬德必叛,宁肯后寻相者耶?”释之,引见卧内,曰:“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

25、中,我终不以谗害良士。”因赐之金,曰:“必欲去,以为汝资。”是日猎榆窠,会世充自将兵数万来战。单雄信者,贼骁将也,骑直趋王,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乃翼王出,率兵还战,大败之。王顾曰:“比众人意公必叛,我独保无它,何相报速耶?”窦建德营板渚,王命李勣等为伏,亲挟弓,令敬德执矟,略其垒,大呼致师1。建德兵出,乃稍引却,杀数十人,众益进。伏发,大破之。时世充兄子琬使于建德,乘隋帝厩马,铠甲华整,出入军中以夸众。王望见,问:“谁可取者?”敬德请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驰往,禽琬,引其马以归,贼不敢动。隐太子尝以书招之,赠金皿一车。辞曰:“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今于殿下无功,其敢当赐?若私许,则怀二心

26、,徇利弃忠,殿下亦焉用之哉?”太子怒而止。敬德以闻,王曰:“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然恐非自安计。”巢王果遣壮士刺之。敬德开门安卧,贼至,不敢入。因谮于高祖,将杀之。王固争,得免。(玄武门之变后)王为皇太子。时坐隐、巢者百余家,将尽没入之。敬德曰:“为恶者二人,今已诛,若又穷支党,非取安之道。”由是普原。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敬德曰:“尔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勃然,击道宗目几眇2。太宗不怿,罢,召让曰:“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3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敬德顿首谢。显庆三年卒,年七十四。谥“忠武”。 (

27、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释:1致师:叫阵挑战。2眇:眼瞎。3韩彭:汉初大将韩信、彭越。4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乃翼王出 常以身翼蔽沛公B何相报速耶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C乃稍引却 却匈奴七百余里D任城王道宗解喻之 王好战,请以战喻5下面语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朕 观 汉 史 尝 怪 高 祖 时 功 臣 少 全 者 今 视 卿 所 为 乃 知 韩 彭 夷 戮 非 高 祖 过 国 之 大 事 惟 赏 与 罚 横 恩 不 可 数 得 勉 自 修 饬 悔 可 及 乎A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B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

28、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C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D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尉迟敬德作战勇猛,曾打败过唐军。归顺秦王后有人怀疑他谋反,将他抓了起来,要杀他。秦王不仅下令放了他,还送给他一些金银。B尉迟敬德将隐太子收买自己的事告诉了秦王,秦王断定对方不会就此罢休。果然后来又发生了尉迟敬德被人行刺和遭诬陷等事情。C尉迟敬德自恃功高

29、,在一次侍宴时为了座次而大打出手,惹得唐太宗十分不满,事后对其进行了重重的责罚。D这篇文章通过救王驾、擒王琬、拒收买、闹御宴等情节,多角度来表现人物性格,将尉迟敬德这一形象塑造得丰满鲜活。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因谮于高祖,将杀之。王固争,得免。(2)辞曰:“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参考答案:4B 5A 6C 7(1)隐太子等于是在高祖面前说尉迟敬德的坏话,高祖要杀尉迟敬德。秦王在高祖面前据理力争,尉迟敬德才得到赦免。(谮:说坏话;固:坚决;)(2)尉迟敬德推迟说:“秦王对我实在是有再生之恩,正要拿生命报答他的恩情。(生:使动用法;方:正要;徇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引申为“报

30、答 。)6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C项,表述错误,由原文“太宗不怿,罢,召让曰”可以知道。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7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语句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

31、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析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句式,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题中关键句(1)谮:说坏话;固:坚决; (2)生:使动用法;方:正要;徇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引申为“报答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

32、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参考译文:尉迟敬德,名恭,是朔州善阳人文言文阅读答案 尉迟敬德,名恭,朔州善阳人文言文阅读答案 尉迟敬德,名恭,朔州善阳人。隋朝大业末年,刘武周作乱,让他做了偏将。与宋金刚一起击败了永安王李孝基,活捉了独孤怀恩等。唐高祖武德二年,秦王在柏壁作战,宋金刚兵败逃往突厥,尉迟敬德集合剩余的队伍据守

33、介休。秦王派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招降他,于是和寻相献城投降,跟从秦王一起攻打王世充。后来寻相反叛,诸将怀疑尉迟敬德将叛乱,把他抓了起来。屈突通等人对秦王说:“尉迟敬德为人剽悍骁勇,现在抓了他,猜疑和叛乱之心已经结下,不赶快杀了他,后悔就来不及了。”秦王说:“不能这样。尉迟敬德若是一定反叛的话,难道会在寻相(造反)之后吗?”于是放了他,领他到自己的卧室内相见,对他说:“大丈夫凭义气相许,小的嫌怨不值得放在心上,我终不会因谗言而害了忠良。”于是赐给他一些金银,说:“你若是一定要离开,把这些作为你的盘缠吧。” 这一天秦王等在榆窠狩猎,恰逢王世充亲自率兵数万来挑战。单雄信,是王世充的猛将,骑马直接奔向

34、秦王,尉迟敬德催马大喊着横刺过来,单雄信从马上掉下来,尉迟敬德于是掩护着秦王撤退,又率领士兵回来作战,大败王世充军文言文阅读答案 尉迟敬德,名恭,朔州善阳人文章。秦王看着尉迟敬德说:“近来大家都认为你会背叛我,我唯独确保你,并没有其他意思,可为什么报答我这样快呢?”窦建德的军队驻扎在板渚,秦王命令李勣等作为伏兵,亲自手持长弓,令尉迟敬德拿着矟,攻打窦建德的营垒,大声地叫阵挑战。窦建德的兵出来,秦王于是领兵稍微后退,杀了数十个敌兵,众多的敌兵越发向前。埋伏的军队冲出,将窦军打得大败。当时王世充兄长的儿子王琬在窦建德的军中作使者,乘坐着隋帝用过的马匹,铠甲华丽齐整,出入于军队中在众人面前夸耀。秦王

35、发现后,问:“谁能够把他捉过来?”尉迟敬德请求与高甑生、梁建方三人一起骑马前往,活捉了琬,牵着他的马回来,贼兵不敢追赶。隐太子李建成曾经用书信招他来,赠给他一车金器。尉迟敬德拒绝说:“秦王对我实在是有再生之恩,正要拿生命来报答他的恩情。现在我对殿下没有什么功劳,哪敢承受这样的重赐?如果私下里答应您,就会怀有二心,图利而放弃了忠心,这样的人殿下又哪里会任用他呢?” 太子愤怒而停止了收买他。尉迟敬德把这事告诉了秦王,秦王说:“您的忠心就像山岳一样,即使积蓄成斗的金银(送您),又怎么能改变它呢?可是这恐怕不是自保的方法。”巢王李元吉果然派猛士来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打开屋门安然地躺着,刺客来到后,竟

36、然不敢进屋。隐太子等于是在高祖面前说尉迟敬德的坏话,高祖下令要杀了尉迟敬德。秦王在高祖面前据理力争,尉迟敬德才得到赦免。(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成为了皇太子。当时因受隐太子、巢王的牵涉而获罪的有一百多家,财产都将被没收,人都将被收入官籍(为奴)。尉迟敬德进谏说:“作恶的只是两个人,现在已经除掉了,若是再穷究余党的罪,这不是取得安定的办法。”于是这些人全都获得赦免。曾经在庆善宫陪同皇上喝酒,有人排列在他的前面,尉迟敬德说:“你有什么功劳,(竟然)坐在我的前边?”任城王李道宗出面解说,尉迟敬德勃然大怒,挥拳将李道宗的眼几乎打瞎。太宗不高兴,宴会结束,召他来责备说:“朕看汉史,曾经奇怪汉高祖身边的功臣少

37、有全身而退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尉迟敬德,名恭,朔州善阳人阅读答案。今天看到你的所作所为,才明白韩信、彭越被杀,并不是高祖的过错。国家的大事,只在奖赏与处罚,意料之外的恩惠不能够多次得到,自己多加勉励,不断地修正错误,否则将来后悔还来得及吗?”尉迟敬德叩头向太宗谢罪。显庆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谥号“忠武”5. 文言文阅读(19分)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处,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

38、言:“以不相爱生。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柰何哉?子墨子言:“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

39、“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肱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

40、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选自墨子?兼爱中,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之与人之相贼 贼:偷窃B是以仁者非之 非:反对C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 特:只是D十闻鼓音,破碎乱行 碎:聚集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体现墨子“兼爱”思想的一组是(3分)(1)社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2)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悔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3)天下之十君子特不识其利、

41、辨其故也。(4)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5)然,乃若兼则善矣。(6)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以皆难也。A(1)(2)(6)B(2)(3)(4)(1)(2)(4)(3)(4)(6)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选文开篇,墨子先明“仁人”的事业就是“兴利”与“除害”,然后就什么是“害”进行了明确地阐述。B墨子认为,“害”就是国与国相攻,家与家相篡,人与人相贼,君对君不惠,臣对臣不忠,父对子不慈爱,子对父不孝顺,兄弟之间不协和,并且认为这是天下“祸篡怨恨”的缘起。C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才是“除害”“兴利”的最好办法,只要普遍地不分远近不分亲疏

42、互相施爱,互相使对方得到好处,天下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就不会发生。D墨子认为,“天下士君子”不懂得兼相爱交相利的好处,分辨不清事情的得失,“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楚灵王好士细要”“越王勾践好士之勇”的故事,就是最有力的例证。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2)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参考答案:4.A(贼:残害)5.C(是士君子的话,都不能直接体现“兼爱”思想)6.D(这几个故事是用来证明“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的观点的)7.(10分)(1)(5分)兼相爱、交相利(做到普遍地无差别地相爱、

43、互相使对方得利)有什么困难呢?只是国君不按照这一准则处理政事,而士不实行这一准则的缘故啊。(前一分句1分,后1 分句4分,注意关键词“特”“弗”“故”)(2)(5 分)等到一年,有的朝中大臣脸色变得黑中带黄。这是什么原因呢?君王喜欢这样,所以大臣们就能做到这样。(“比”“期年”“黧黑”“说”各1 分,句意1 分)4.(贼:残害)5.(是士君子的话,都不能直接体现“兼爱”思想)6.(这几个故事是用来证明“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的观点的)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赵方,字彦直,衡山人。淳熙八年举进士,调蒲圻尉,疑狱多所委决。授大宁监教授,俗陋甚,方择可教者亲训诱之,人皆感励,自是

44、始有进士。知青阳县,告其守史弥远曰:“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刑罚无差,是刑罚中教化。”人以为名言。进秘阁修撰、知江陵府、主管湖北安抚司事兼权荆湖置司。时金逼于兵,计其必南徙,日夜为备。荆门有东西两山险要,方筑堡其上,增戍兵以遏其冲。金樊快明谋归宋,追兵至襄阳,方遣孟宗政、扈再兴以百骑邀之,杀千余人,金人遁去。金人围枣阳急方遣宗政再兴等援枣阳仍增戍光化信阳均州以联声势已而枣阳守赵观败金人于城外再兴宗政至与观夹击又败之枣阳围解。方申饬诸将,当遏于境上,不可使之入而后拒之于城下。时麦正熟,方遣兵护民刈之,令清野以俟。再疏力陈不可和者七,战议遂定。方料金人数不得志于枣阳,必将同时并攻诸城,当先发以制

45、之。命宗政出师向唐,再兴向邓,戒之曰:“毋深入,毋攻城,第溃其保甲,毁其城砦,空其赀粮而已。”宗政进破湖阳县,擒其千户赵兴儿;再兴破高头城,大败金兵,遂薄邓州。唐州兵来援,迎败之,降者踵至。已而金兵至樊城,方命再兴阵以待之,方视其师;金人三日不敢动,遂遁。俄得疾,进徽猷阁学士、京湖制置大使。归还,力疾犒师,第其功上之。病革注,曰:“未死一日,当立一日纪纲。”引再兴卧内,勉以协心报国。贻书宰相,论疆场大计。寻卒。赠银青光禄大夫,累赠太师,谥忠肃。 注革:通“亟”,指病重。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还,力疾犒师,第其功上之 第:排列等级B.增戍兵以遏其冲 遏:扼守

46、C.扈再兴以百骑邀之 邀:拦截、截击D.方命再兴阵以待之,方视其师 视:监视5.对文中划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金人围枣阳/急方遣宗政/再兴等援枣阳/仍增戍光化/信阳/均州/以联声势/已而枣阳守赵观败金人于城外/再兴/宗政至/与观夹击又败之/枣阳围解。B. 金人围枣阳急/方遣宗政/再兴等援枣阳/仍增戍光化/信阳/均州/以联声势/已而枣阳守赵观败金人于城外/再兴/宗政至/与观夹击/又败之/枣阳围解。C. 金人围枣阳急/方遣宗政/再兴等/援枣阳/仍增戍光化/信阳/均州/以联声势/已而枣阳守赵观败金人/于城外/再兴/宗政至/与观夹击/又败之/枣阳围解。D. 金人围枣阳/急方遣宗政/再兴等/援枣阳/仍增戍光化/信阳/均州/以联声势/已而枣阳守/赵观败金人于城外/再兴/宗政至/与观夹击/又败之/枣阳围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金人南侵时,赵方一方面派兵在荆门东西两山险要处修筑堡垒,增兵把守,另一方面派遣孟宗政、扈再兴率骑兵截击,杀敌千余人,金兵败走。B. 赵方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