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青岛市私立智荣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287961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私立智荣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青岛市私立智荣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青岛市私立智荣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青岛市私立智荣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青岛市私立智荣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省青岛市私立智荣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王煜1941年的一天,香港机场,一个年轻人,穿着一件非常臃肿的大衣,他的大衣里面密密麻麻全是插袋,插袋里面全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这个毅然抛弃在美国的一切优越条件、和新婚妻子一起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参与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中国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卢鹤绂。11月,卢鹤绂抵达广东坪石镇的国立中山大学,任理学院教授。理学院院长康辛元在迎接卢鹤绂夫妇俩时,感慨地说:“你们从天堂坠入了地狱。”1942年暑

2、假,卢夫人产期将近,坪石镇没有妇产医院,夫妇俩只得乘小船去火车站,再转火车到湖南某县城。卢夫人出院后,卢鹤绂开始操持家务。每天,他背着孩子劈柴、做菜,地上鸡屎、牛粪满地。一日三餐忙完后,便在油灯下备课。在一座古庙里,他给大学四年级学生讲授理论物理、核物理、量子力学、近代物理等课程。1944年,卢鹤绂向西逃避战乱。途经贵州的元宝山,那里土匪出没,烧杀抢掠,大家都不敢前行。卢鹤绂上山找土匪头子,说“现在日本人打进来了,我从国外回来抗战”,还把教授聘书给他看。土匪头子一看是这种情况,非常感动,第二天派人把卢鹤绂一行送下山,还给他们发了土匪间的“特别通行证”,可保卢鹤绂之后畅行无阻。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

3、,卢鹤绂还一边讲课,一边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能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学术札记在炮火中也从未间断。他于1942年写成、1944年在国内科学上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全面阐述了核裂变的实验发现及有关理论,并预言了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被学界认为是“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科学著述。1955年,卢鹤绂被高教部调到北大技术物理系任教,进入了抽调全国院校教师办起来的、绝密的“546培训班”。在后来的“两弹元勋”中,有7位是卢鹤绂在“546培训班”的学生。当时的北大,教学条件非常落后,有些实验无法进行,教学难度很大。为突破难点,卢鹤绂采用了深

4、入浅出、不看讲稿的讲解,许多本来很难理解的核物理过程,经他讲解,学员们理解得都特别深刻。在“文革”那段特殊时期,卢鹤绂仍坚持科研。从1970年至1985年,他留下大量科研笔记。他的日记和一般人的不一样,在封面上标着“红”和“专”两类,“红”是记录日常生活的,“专”则记录专业内容。原来,他怕科研日记被人看到抓“小辫子”。一直到晚年,卢鹤绂从未停止过在科研创新上的步伐。1995年,8l岁的卢鹤绂与他的弟子王世明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一文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上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向。”这篇文章之前曾被美国物理学刊拒绝刊登,对此,卢鹤绂坦然地说:“一般编辑

5、部都不敢登这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们不懂物理学。”他不怕自己被人认为是疯子,关于这篇论文,他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正当研究要继续时,卢鹤绂于1997年病故,为世人留下八大提纲和正在进行的44项研究,已发表的论文仅仅是他研究内容的110。关于这项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美国国家科学院在2002年投入巨资,用发射卫星的手段,深入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卢鹤绂除了是一位全球闻名的物理学大师,还是著名的京剧票友。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卢鹤绂一生中多次登台演出京剧。在燕京大学求学期间,他和同学一起参加过公演并得到好评。在美国参加宋美龄发起的“抗日捐款义演”,演出

6、四郎探母;1945年,再次登台为黄河赈灾义演献唱。他说:“中国的传统京剧蕴含着人生哲学,它对社会安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再说,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吟唱京剧,心情特别轻松愉快,不啻是一种醒脑剂。还有,经常唱京剧可增大肺活量,对一个人的健康长寿很有好处。”他甚至把京剧带到了物理课堂上。在讲到物理学上的概念马鞍点时,卢鹤绂说:“记得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那个地方就是马鞍点。”说完竞唱了几句京剧。这样一唱,气氛变得十分活跃,马鞍点的概念也深深留在学生的脑海里了。正因为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卢鹤绂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均为他树立铜像,美国檀香山市还把每年的6月15日定为“卢鹤绂日”。卢

7、鹤绂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也为他在校园里树立了铜像。 (摘自新民周刊2014年第27期)(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卢鹤绂1941年11月抵达广东坪石镇的国立中山大学学校本部时,任理学院院长的康辛元在迎接中感慨地说:“你们从天堂坠入了地狱。”表达了对卢鹤绂夫妇无比的敬佩之情。B卢鹤绂回国时,正是中国的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他也许知道国内的科研条件一定不会好,便带回了大量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想用教学和科研来参加抗战。C卢鹤绂毅然决定抛弃在美国的一切优越条件,回国抗战,但国内条件让他无法顾及教学与科研,只能白天操持家务,背着孩子劈柴、做菜,收拾满地的

8、鸡屎牛粪。一日三餐忙完后,才能在油灯下备课。D无论在怎样的特殊条件下,卢鹤绂一方面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另一方面一生致力于物理基础理论上的教育工作,成为被国际学界公认的“中国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科学家。E在元宝山上,面对土匪头子,卢鹤绂无所畏惧。“现在日本人打进来了,我从国外回来抗战”,当土匪头子听了卢鹤绂的话和看了卢鹤绂的聘书,非常惭愧。(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卢鹤绂夫妇“从天堂坠入了地狱”?请结合材料简述。(6分)(3)在文中卢鹤绂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请结合文章分析这句话的含意(6分) (4)“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卢鹤绂的“人格魅力

9、”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参考答案:(1) A(5分)是对精神的称赞(3分),D是对成果的概叙(2分 ),B “也许便”属多余,无需推测(1分),C 项国内条件让他无法顾及教学与科研,只能,才能;前后推理不正确。E项不是“惭愧”,是“感动”。)(2)(6分)从生活环境上看,卢鹤绂所在学校坪石镇周边没有医院,妻子生产要辗转到湖南某县城,出院后需操持家务;为逃避战乱,冒生命危险与土匪头子交涉。从教学上看,要在油灯下备课,并且他的课堂是在一座古庙里,为学生讲授理论物理、核物理、量子力学、近代物理等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北大的教学条件非常落后,有些实验无法进行,教学难度很大。从科

10、研上看,战争炮火中,学术杂志难得,一旦获得,卢鹤绂就会全部手写抄录下来,无论环境怎样恶劣,都一直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文革”特殊时期,卢鹤绂怕科研日记被人看到抓“小辫子”,便将日记分为“红”和“专”两类。(3)(6分)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就是一片天,卢鹤绂的文章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向,是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敢于戳洞的人就不怕被人认为是疯子,表现了卢鹤绂敢于质疑权威的胆识和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求真精神。“不过罢了”的语气,表现了卢鹤绂在科学研究中的谦虚态度和坦诚精神。句中的“洞”还指世俗观念。这种观念是人们对爱因斯坦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迷信观念。所以面对美国物理学刊拒

11、绝刊登此文章,卢鹤绂坦然地说:“一般编辑部都不敢登这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们不懂物理学。”(4)(8分)勇于承担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有胆量不畏环境险恶不畏科学泰斗。酷爱京剧,京剧与物理课堂巧妙融为一体。一腔爱国情怀体现在科学与京剧爱好中。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难以逃避的选择张天行 在一个小城,住着两位哲学家,一位是有神论者,另一位是无神论者。两个人都一直努力要说服城里的人,以增加自己的追随者。他们使城里的人常感到迷惑。有时候,一个人会听其中一个哲学家讲话变成有神论者;然而又可能会被另一个说服而相信无神论者。城市的很多人都对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厌烦了,全城的人都被

12、搞得很混乱。 人们想要过安稳平静的生活,很多人对有神论和无神论并不十分关心。 于是有人提议:“让他们两个人去辩论,不管谁赢,我们就跟着他,跟随胜利者总是稳妥的。” 在明澈的月光下,两位哲学家开始辩论。他们都有非常专业的逻辑修养,攻防是一流的,你来我往,辩论越来越激烈,听的人们一时难定输赢。 第二天早上,整个城市陷入了更大的混乱。原来他们互相说服了对方!那个无神论者变成有神论者,而有神论者变成无神论者! 结果有些出人意外,但我们还可以试着同情地理解,两位哲学家通过辩论,看到想到了问题新的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转变立场只要是真诚的,这应是容许的,也是异常果敢的举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哲学的根本问

13、题本来就不像黑白的判断那么简单,当然更不是那么容易统一的。两位的立场换位在一定意义上昭示了问题的复杂性。 哲学家冯友兰曾云:专业哲学家的哲学,一定重视论证证据,其结论是“走进去”的;普通百姓的哲学观念仿佛是“跳进去”的。这话不可绝对化,普通百姓也有自己的人生体认支撑,与哲学家宗教家倡导的观念,也会有或隐或显的互动。 宇宙、人类从哪里来,又走向哪里?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意义何在?人如何从有限走向无限?心灵精神是不断向上追求还是安于世俗红尘?什么社会体制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并通向和谐这些问题仍或强或弱地撞击人的心灵。当今世界上,宗教家、哲学家们仍以各种形式到处游说不言而喻,观念分歧还是巨大的,人们

14、仍会在困惑中。 困惑不仅来自哲学家已有的不同理论,更源于人们自己对某种观念指导下展开的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在人生的行进中,人们选择、可能放弃、再选择类似的事在生活中上演着。有时回看他们有过的选择,差异之巨大,也不亚于两位哲学家的立场换位呢!是什么让人们说服内心,作出巨大的改变?这是不能简单回答的。 我们的依赖心是如此之重,许多事想着最好由其他人决定,我们只要循着方向前行就好了。也许,有些事这样也无不可,但要知道,涉及人生社会特别是内心信仰的大问题,过分信赖名人,搬弄经典,终究是替人数宝。明心见性还是自己修证的好,那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受用。 不可否认,困惑、内心的挣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让我们沉下

15、心来,直面自己的心灵,循着良知的指引,自己选择,勇于承担,走出一条或不是坦途却沐浴人性光辉的路,从而推动社会汇入人类文明的大潮,奔腾向前。 (选自2014年12月1日 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16文章开头讲述两位哲学家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17(1)解释文中的“走进去”、“跳进去”的含义。(4分)(2)说明引用冯友兰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18结合文章标题,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分)参考答案:16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启发读者思索;用故事证明了选择的艰难;述说故事本身,就是巧妙证明论点的过程。(答出三点,即给6分。)17(1)走进去:通过重视论证与论据而

16、得出结论;跳进去:直接接受论断。(每点2分)(2)为下文谈普通人要重视自我选择张本(2分)。如只回答“承上启下”给1分。18阐述人生选择虽艰难但不可逃避;倡导人们遵循良知,自己选择,走一条沐浴人性光辉的路;表达了对社会进步的期待。(每点2分)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在哲学家、艺术家、圣人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形而上的追求。我们在广义上可以把他们都看作哲学家,因为他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做哲学要做的事情,即阐释人生的意义。尼采说,通过他们的出现,“从不跳跃的自然完成了它唯一的一次跳跃”,即实现了“对于存在的伟大解释”。 自然产生哲学家的用意是要阐释人的生存之意义,哲学家应当不辜负自然的重托

17、,负起这个使命。尼采发现,在他的时代中,只有叔本华是负起了这个使命的。他说,叔本华的伟大之处是“站在整幅生命之画面前,解释它的完整的意义”。对于生命之画的完整意义的阐释,不能靠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必须凭借个人真实的生命体验。尼采认为,叔本华的哲学就是这样。这样建立的哲学,“尽管一开始也只是为了自己;但通过自己最终是为了一切人” 。相反,那种空洞说教或抽象演绎的哲学,在人生启迪上对任何人都不会有价值。叔本华最后找到的拯救之道是弃绝自我、听天由命,尼采对此并不赞同,后来还不断地予以猛烈抨击。 与叔本华形成对照的是那些“冒牌哲学家”,他们舍本求末,致力于详尽地研究生命之画所用的画布和颜料,而不是理解画

18、本身。人们看到,“在哲学的大厦中,他们立刻就陷在那样一些地方了,在那里他们得以博学地赞同和反对,得以苦思、怀疑和辩驳”,而对大厦的整体状况却毫无了解的兴趣。按照哲学界相当一致的看法,康德实现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似乎很有说服力地证明了人的认识不可能触及世界和人生的本质。因此,在康德之后,哲学向何处去便成了问题。尼采对此有深刻的感知,他说:“对真理的绝望这一危险伴随着每一个以康德哲学为出发点的思想家。”康德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影响,使得“一种具有腐蚀和瓦解作用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得以流行。康德哲学引起了他们严重的心灵危机。例如,和康德同时代的德国诗人克莱斯特,读了康德哲学之后,说自己 “最神

19、圣的内心深处”被这个思想刺伤了,发出了痛彻心肺的悲喊:“我的最高目标沉落了,我一无所有了。”尼采自己也是因康德哲学而对真理感到绝望的人,但他不甘心停留于绝望,而要怀着这绝望继续前进,即使明知对世界和人生的形而上认识之不可能,仍要为世界和人生寻找一种形而上意义。在这种心情下,从康德哲学出发而仍然试图给世界和人生做出整体解释的叔本华哲学对尼采就有了一种向导的作用。尼采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竭力向人们解释这幅画的悲剧涵义,创建了他自己的哲学。(选自周国平译者导言有删节)注:“形而上”是指比较抽象的规律,包含做人做事的原则。引自尼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5下列关于“生命之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20、是A叔本华没有辜负自然的重托,站在整幅“生命之画”面前,解释人的生命完整的意义。B叔本华对“生命之画”完整意义的阐释是从他自己个人的真实生命体验开始,不是靠抽象的逻辑推理。C叔本华最后的哲学研究背离了“生命之画”,弃绝自我,听天由命,尼采对此并不赞同,后来还不断地予以猛烈抨击。D“冒牌哲学家”致力于研究“生命之画”中的局部细微的东西,不是对“生命之画”做整体理解。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关尼采的哲学思想或认识的一项是A哲学是由客观自然提炼出来的,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解释,需阐释人的生命意义。B哲学是给世界和人生做出整体解释,最先是为了自己,再通过自己最终服务所有的人。C尼采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竭力

21、向人们解释生命的悲剧涵义,为世界和人生寻找一种形而上意义,创建了自己的哲学。D康德“认识不可能触及世界和人生的本质”的哲学思想,使得诗人也对真理感到绝望,内心崩溃,使“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得以流行。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之所以认为艺术家、圣人是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都是以不同的形式阐释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类的规律,做哲学要做的事情。B康德实现了在哲学上的彻底的变革,在康德之后,哲学迷失了发展方向,引起了思想家们严重的心理危机。C康德哲学对德国诗人克莱斯特的心灵伤害巨大,摧毁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诗人对康德哲学极其痛恨。D尼采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解释生命之画,创建自己

22、的哲学,认为对世界和人生的形而上认识并非不可能。参考答案:5. C(背离了“生命之画”,无中生有。)6.D(“使得诗人内心崩溃”是作者的举例,不是尼采的哲学思想或认识。)7.A(B.以偏概全,原文是说“引起了”“每一个以康德哲学为出发点的思想家”的心理危机。C.“摧毁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认识”错,应为摧毁了诗人人生的“最高目标”,“极其痛恨”于文无据。D.理解错误,原文是“他即使明知对世界和人生的形而上认识之不可能”。)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乔执中,字希圣,高邮人。入太学,补五经讲书,五年不谒告。王安石为群牧判官,见而器之,命子弟与之游。擢进士

23、,调须城主簿。时河役大兴,部役者不得人。一夕,噪而溃,因致大狱。执中往代,终帖然。富民赂吏,将创桥所居以罔市利,执中疏其害,使者入吏言使成之,执中曰:“官可去,桥不可创也。”卒不能夺。王安石为政,引执中编修熙宁条例。章惇讨五溪,檄执中取大田、离子二峒。峒路险绝,期迫,执中但走一校谕其酋,即相率归命。录功当迁秩,辞以及父母。就徙转运判官,召为司农丞、提点开封县镇。诸县牧地,民耕岁久,议者将取之,当夷丘墓,伐桑柘,万家相聚而泣。执中请于朝,神宗诏复予民。改提点京西北路刑狱。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元祐初,为吏部郎中,请选人由县令、录事参军致仕者,升

24、朝籍,得封其亲。兼徐王府侍讲、翊善,迁起居舍人、起居郎,权给事中。有司以天下谳狱失出入注者同坐,执中驳之曰:“先王重入而轻出,恤刑之至也。今一旦均之,恐自是法吏不复肯与生比,非好生洽民之意也。”进中书舍人。邢恕遇赦甄复,执中言:“恕深结蔡确,鼓唱扇摇,今复其官,惧疑中外。”迁刑部侍郎。绍圣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郓州。执中宽厚有仁心,屡典刑狱,雪活以百数。明年,谈笑而逝,年六十三。论曰: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六,有删改)【注】出入,指出入人罪。所谓“出罪”是指把有罪判为无罪或把重罪判为轻罪,所谓“

25、入罪”指把无罪判为有罪或把轻罪判为重罪。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B. 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C. 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D. 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26、 太学,文中指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起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相当于现在的大学。B.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C. 元祐,年号。古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可能会更改年号。D. 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职事,部长为刑部尚书。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乔执中工作勤奋,善于治理。他任五经讲书时,五年没请假;有人不胜任官职,导致劳工混乱,他前去治理,稳定了局面。B. 乔执中嫉恶如仇,为人刚正。有富人贿赂官员,想借造桥取利,他不怕丢官,坚决反对;他反对恢复邢恕的官职,认为这会引起疑心。C. 乔

27、执中为民请利,恪尽职守。有人提议收回各县牧地,他上奏朝廷请求还给百姓;黄河决口,他不顾危险登上堤坝,给众人做榜样。D. 乔执中反对滥刑,宽厚为怀。有人把“出罪”“入罪”同等对待,他认为这种行为会使百姓纷纷犯罪;他掌管刑狱时洗清了很多冤案。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安石为群牧判官,见而器之,命子弟与之游。(2)峒路险绝,期迫,执中但走一校谕其酋,即相率归命。参考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王安石任群牧判官,看到(乔执中)后器重他,让自己的子弟和乔执中交往。(2)通往峒的路非常危险,时间临近,乔执中只是派一个校官跑去晓谕他们的首领,就一个个来归顺

28、。【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画线句子在文章的最后,属于“论曰”的内容,有总结上文的作用,由上文来看,乔执中一生坚持操守,故“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D两项,再比较BC两项,“章衡”是人名,在句中做主语,“复”是恢复的意思,动词,在句中做谓语,“山后八州”指地方,可做“复”的宾语,故“章衡欲复山后八州”断句合理,而“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则解释不通,排除C项,原文标点为: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

29、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故此题答案为B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起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不正确,太学之名始于西周,科举制度产生前已有太学。故此题答案为A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

30、,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项,“这种行为会使百姓纷纷犯罪”不正确,原文中乔执中说的是“先王重入而轻出,恤刑之至也。今一旦均之,恐自是法吏不复肯与生比,非好生洽民之意也”,意思是“先王从重处罚把人重判的,从轻处罚把人轻判的,这是慎重使用刑法的极至。现在一旦同等判罪,恐怕从此法官不再愿意让罪人活下去,这不是爱护生命使百姓融洽的本意”,可见,乔执中认为这不是爱护生命使百姓融洽的做法。故此题答案为D项。【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

31、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为”,动词,担任;“见而器之”省略句,应为“见(之)而器之”,看到(乔执中)后器重他;“器”,器重;“而”,表顺承;“之”,代词,代乔执中;“游”,交往。(2)“期”,时间;“迫”,紧迫、临近;“但”,只是;“走”,使动用法,使走,可译为“派跑去”;“谕”,晓谕;“其”,代词,他们;“相率”,一个接着一个;“归命”,归顺。【点睛】第1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32、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参考译文:乔执中,字希圣,高邮人。进入太学,补为五经讲书,五年没有请过假。王安石任群牧判官,看到(乔执中)后器重他,让自己的子弟和乔执中交往。选取为进士,调任须城主簿。当时大举兴起黄河劳役,管劳役的人不能胜任,一天晚上,劳工混乱溃散,就造成大案。乔执中前去代替管劳役的人,终于安定下来。富人贿赂官吏,打算

33、在居住区建桥来骗取利益,乔执中上奏疏陈述这事的害处,使者上奏官吏的意见同意建桥,乔执中说:“我的官职可以去掉,桥不能建。”最终没有建桥。王安石掌管政事,引荐乔执中编辑修改熙宁条例。章惇讨伐五溪,发文命令乔执中攻取大田、离子二峒。通往二峒的路非常危险,时间临近,乔执中只是派一个校官跑去晓谕他们的首领,就一个个来归顺。记录乔执中的功劳应当升官,把恩惠转给父母。就地任转运判官,征召担任司农丞、提点开封县镇。各县的牧地,百姓长期耕作,有人提议要收回,要铲平坟墓,砍掉桑木、拓木,众多人家聚在一起哭泣。乔执中向朝廷请求,神宗下诏(把牧地)重新给百姓。改任提点京西北路刑狱。当时黄河在广武决口,用埽筑成的堤坝

34、非常危险,大家聚在一起不敢上去。乔执中不顾这些,站在堤坝上,大家跟随他像蚂蚁一样附在上面,不到一天用埽筑成的堤坝建成。元祐初年,担任吏部郎中,请求候选官员由县令、录事参军退休的,升为朝官,得以加封他们的父母。兼任徐王府侍讲、翊善,升为起居舍人、起居郎,代理给事中。有官员把审判案件,判重了的和判轻了的,判同等罪,乔执中驳斥他们说:“先王从重处罚把人重判的,从轻处罚把人轻判的,这是慎重使用刑法的极至。现在一旦同等判罪,恐怕从此法官不再愿意让罪人活下去,这不是爱护生命使百姓融洽的本意。”升为中书舍人。邢恕碰上赦免,经审查后复职,乔执中说:“邢恕和蔡确实交接很深,摇旗呐喊,现在恢复他的官职,担心会使朝

35、廷内外疑心。”升为刑部侍郎。绍圣初年,乔执中凭宝文阁特制的身份出任郓州知州。乔执中宽厚有仁慈之心,多次掌管刑法案件,洗清罪名使人活下来的数以百计。第二年,谈笑着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评论说:宋朝的人才,从祖宗培养,到了中期,很兴旺。乔执中始终不改变他的操守,真是难得啊。章衡想恢复山后八州,给国家打开了灾祸。但是瑕不掩瑜,其他的好的地方也有可以称赞的。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李贺集序唐杜牧 大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某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吾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杂为四编凡千首数

36、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夕,一觞,一饭,显显焉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常恨想其人,咏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某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为贺才绝,出前。”让。居数日,某深惟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君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某因不敢辞,勉为贺叙,然其甚惭。皇诸孙贺,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

37、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无得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今古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贺死后凡十某年,京兆杜某为其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发之,果

38、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发:打开B思理往事 思:回忆C明日,就公谢 谢:道谢D子固若是,是当慢我 慢:轻慢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与“某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B徒以吾二人在也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D王好战,请以战喻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贺 且 死 尝 授 我 平 生 所 著 歌 诗 杂 为 四 编 凡 千 首 数 年 来 东 西 南 北 良 为 已 失 去A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杂为四编/凡千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B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杂为四编/凡千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C

39、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杂为四/编凡千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D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杂/为四编凡千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9根据文意,说说李贺的诗与离骚相比较,有何优缺点?答:_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译文:_(2)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君意,如何?译文:_(3)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译文:_参考答案:6C解析 C项“谢”:道歉。7D解析 A项,把,介词。B项介词,因为。C项介词,凭借。 D项介词,用,与例句用法一样。8B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关键要抓住几个作为谓语的

40、动词,如“死”“授”“杂为”。9答案 继承了离骚的瑰丽雄奇的风格特点,语言上或许超过它,但思想不及其深刻,有些让人不能理解。解析 首先要能概括出李贺诗歌的特点,这要根据文章中那些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来理解。再根据一些关键句来整理,如“理虽不及,辞或过之”“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10答案 (1)你对我很好,替我为李贺诗集作序,完全道出诗作的来由,也稍微宽解我的心意。(2)现在如果实在毫不谦让地为李贺作序,一定不能契合沈君的心意,怎么办?(3)追求形象不肯蹈常习故,摆脱开前人的文字痕迹,间或也有一些不能让人理解。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翻译。(1)得分点:厚、与、来由、少解。(2)得分点:

41、让、实、当。(3)得分点:取、离绝、间。【参考译文】大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分,屋子外面有一个紧急呼叫传递书信的人。我说:“一定有特殊情况,赶紧拿灯来!”等到打开书信,果然是集贤学士沈子明的一封书信,信中说:“我的亡友李贺,元和年间,情谊非常深厚,朝夕相处,一同生活。李贺临死,曾交给我平生所著诗歌,杂乱地分为四编,一共上千首。多年来,我东南西北到处(迁移),的确以为诗稿已失去。今夜酒醉醒来,不能再入睡,就阅读整理箱中的书册,忽然找到以前李贺交给我的诗。回想往事,凡和李贺言谈、嬉游,每一处所,每一物候,每一早晚,每一杯酒,每一餐饭,都非常清晰,没有忘记的,不觉流泪。贺又没有妻子和儿女能够抚恤慰问,

42、我常痛心地回想他这个人,回味他的话,(只能)仅此而已。你对我很好,替我为李贺诗集作序,完全道出诗作的来由,也稍微宽解我的心意。”我那天晚上没有做到用书信说明不能作序的理由,第二天,到沈公处致歉,并说:“世人认为李贺才华卓绝,超越前人。”推辞(此事)。过了几日,我深思沈公的话:“您对诗的理解达到了精深美妙神奇博大的程度,而且又全部了解李贺诗歌的优点和不足。”现在如果实在毫不谦让地为李贺作序,一定不能契合沈君的心意,怎么办?我又去沈君处道歉,极力说不敢为李贺作序的原因,沈公说:“你坚持像这样(不肯作序),这应是轻慢我。”我因此不敢推辞,尽力为李贺作序,但是我非常惭愧。 皇室子孙李贺,字长吉。元和年

43、间,韩愈也很称道他的诗歌。云雾联延不断,不足以形容它的风姿;流水悠远流淌,不足以形容它的情思;春色生机勃勃,不足以形容它的和畅;秋天清明高洁,不足以形容它的风格;顺风之船冲锋战马,不足以形容它的刚勇;出土文物,不足以形容它的古雅;鲜花美女,不足以形容它的神采;已成废墟的国都和宫殿,杂乱的草木和荒坟,不足以形容它的哀怨悲愁;张口的鲸跳跃的鳌,牛鬼蛇神,不足以形容它的虚荒诞幻。大概(它是)离骚之流韵,思想虽然比不上它,语言或许超过离骚。离骚有感慨怨怒讽刺仇恨,谈到君臣治理乱政,时常用言辞来激发人的情感。而李贺的诗作,难道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吗?李贺能够探寻前朝往事,来深深叹息感慨古今未曾吟咏的事物,

44、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追求形象不肯蹈常习故,摆脱开前人的文字痕迹,间或也有一些不能让人理解。李贺只活了二十七年就死了,世人都说:“假设李贺还没有死,稍微的用思想来丰富诗作,将离骚视作奴仆也可以了。”李贺死后十多年,京兆杜某为他作序。略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留侯论 【宋】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45、,世人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

46、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1)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2)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古文观止卷之十)16对下列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