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鄂州市第四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拜谒芦苇或许芦苇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植物,但我对它却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童年的故乡,河边和塬下都有芦苇,美丽婆娑,绵绵一片。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所有的春天都是从那里开始绿的。春日里我们像野孩子一般,欢快的影子在绿绿的苇子里蹦蹿。明净的阳光追逞着我们,洒在苇子上,也温暖地绽开在我们脸上。叶如剑,顺手掐一枝,卷成苇笛。不一会儿,芦丛里便悠悠地飘起苇苗的合奏。风是芦苇的语言,幽幽地呢哝着。站在高处看,那芦塘如一幅青翠的长卷;深深的芦丛是鸟的家,总飘着鸟们的低吟或高歌,此起彼伏。盛夏狂
2、风骤雨会常来,风雨中的芦苇翻腾起伏,像泛白的巨浪,像燃烧的绿色火焰。傲岸的身躯侧身相依,紧紧挽在一起,伴着阵阵轰鸣,如旗如幡地漫卷飞扬,任风暴从它的肩背上卷过。一阵阵雨瀑倾泻着,击打着后来长大了,我看到了河中沙洲上的另一片芦苇。那是一个秋水暴涨的午后,我的心绪如水一般苍茫。坐在河边的坝子上,看一河卷着杂物翻滚着的浑黄的洪水。河中央狭长的芦洲,全被洪水淹没了,只露出一片细长的苇尖。它们在洪流中挣扎着,时隐时现。这急流,这挣扎着的苇子,霎时让我的心为之颤动。那漫漫湍流,正在演释一场求生的悲壮与惨烈。水面上那一茎茎绿色是那么纤细,却不折不挠,全力支撑着它们孱弱的身躯,艰难地泅渡着。这是一片在狂流中舞
3、动的芦苇,是一片与急流对峙的芦苇。它们坚韧得如一面面希望的旗帜,染亮我的心。它告诉我,生命在激流中,永不会倒下。秋去冬来,芦花如雪,一蓬飞絮,白发飘飘,像一群乡野里的母亲她们轻吟着生命的沧桑。我知道芦苇心中装着无数大地上的事情,但它不说。鸟儿早已飞走,只有阳光薄而柔软地照着它瘦瘦的叶子。它曾春绿夏荣,趟秋雨,冒冬雪,走完它的四季。在它生命的冬天,只闪耀最纯朴的银白。寒风中的芦苇,每个细节都进出它生命最后的重量那白亮的黄叶和枝干是它生命的全部。经霜后,芦叶干枯,只剩挺直锃亮的枝,那明亮的色泽,就像是它不愿凋零的思想,燃亮了冬天。它想带着这最后一丝光芒,卸下一身负累,随风雪与茫茫荒草为伍,回归大地
4、。它没有一丝凄迷与眷恋,只等农人收割,堆成垛。接着人们又用耙子耧净掉在芦苇地上芦叶,芦荡便干干净净地把自己交付给一场又一场风雪。一夜春风,悄然而至,塘水冰融。不几日,白惨惨的芦塘不知何时又冒出淡绿的芦尖。哦,这就是它的又一次生命,只要根在,它的生命便生生不息。哦,这就是一种生命忽地我不禁又想起了那更遥远更崇高的芦苇。那曾在诗经中读到的“蒹葭苍苍”,该是最古老的芦苇了,然而它比不上让我动情和惊诧的微山湖的芦苇。我曾坐着游艇在当年游击队与日寇斗智斗勇浴血周旋的微山湖上,看到过如汪洋一般的芦苇。水,滚滚滔滔;芦苇如密密的丛林,如威武的战士,在洪流猛浪中向前俯冲那情景令人震撼。那天虽乌云笼罩,细雨吹洒
5、,而我却分明看到了它崇高与卓越的光芒。那是在血雨腥风中曾坚强地与敌人战斗过的芦苇啊;那是曾见证过扒飞车,炸桥梁,芦荡飞舟的壮烈的芦苇;那是见证了一个民族在强敌面前挣断镣铐,冲破封锁的不屈的芦苇;那是在苦难中,在生与死的烈火中生长过的芦苇啊!佛家说一苇可航,渡尽劫波,那是对芦苇最高的礼赞。其实一个人就是一棵芦苇一棵在人世的风雨中,艰辛活着的芦苇。但你要坚守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因为正直的人,灵魂永远是站着的。而现实中有太多弯曲的灵魂,也有太多黯淡污浊的生命。我常想,芦苇虽不伟岸,不强权,像茅草一样活着,但我却很崇敬它。它不与花争艳,只是淡泊从容度着岁月;它也不争宠邀媚,卑躬屈膝,它只是用它的朴素
6、洁净,坦荡高昂,昭示自己生命的平凡。我不知道一棵芦苇能沽多久,但我分明知道,它的前世今生都是一种永恒的高贵。站在芦苇身边,我才发现我的渺小。有那么一天,我能拥有一缕来自芦苇的光芒,照亮我的心灵就够了;有那么一天,我能像芦苇一样,永远清醒顽强守护自己的灵魂,完整地活一生也就够了。11、文章开头说“我对它却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对芦苇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的原因。(5分) 1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意。(6分)(1)我知道芦苇心中装着无数大地上的事情,但它不说。(3分) (2)其实一个人就是一棵芦苇一棵在人世的风雨中,艰辛活着的芦苇。(3分) 13、请从修辞及词语
7、锤炼的角度赏析第二自然段画线部分的表达艺术。(6分) 14、作者在文末说“有那么一天,我能拥有一缕来自芦苇的光芒,照亮我的心灵就够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8分) 参考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前数千年。张骞到达中亚后,发现那里已经大量使用中国的竹制品和纺织品。西汉使团凿开亚、欧、非三大洲的通道,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为“丝绸之路”。实际上,就功能而言,还可以叫“茶叶之路”、“瓷器之路”、“欧亚使道”,而且地理上的具体路线也不止一条。历史上,开辟丝绸之路绝非仅仅出于贸易目的,当时的中原王朝
8、为了巩固北方边界的安全,在信息极端闭塞的情况下,凭借传闻与使团的勇气和信念,搭建起连接东西文明的桥梁。这个过程既有偶然,更是必然。丝绸之路尽管曲折,但仍然是连接亚欧大陆最便捷的通道,极大地滋养了东西文明的交流,但囿于技术条件、自然条件与政治因素,它难以承载大规模的物质转运的任务。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丝绸之路被效率更高的海运所取代。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完整阐述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构想既与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在历史坐标系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内涵。在新技术条件下,丝绸之路具备复兴的客观条件。古老的陆路运输技术不足以承载产生规模效益
9、的运输量。但是铁路和公路运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陆地运输的成本。据测算,从我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如果通过丝绸之路,运输距离可比海运缩短9000多公里,时间缩短近一个月,运费节约近四分之一。此外,古丝绸之路必须避开山地与沙漠,路线选择范围有限,经济、社会效益不高。而今天,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能把铁路修到世界屋脊。因此,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之路覆盖的面积将更广,路线更密集,也更发达,从而可以在更广泛的区域内把资源与市场串联起来。新丝绸之路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对古老的交通通道的复兴与拓展。新丝绸之路构想充分兼顾了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战略需求。从国际角度看,丝绸之路两端是当今国际经济最活跃的两个主
10、引擎:欧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塌陷地带”,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是该地区国家与民众的普遍诉求。这方面的需求与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叠加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丝绸之路复兴的国际战略基础。从国内角度看,我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兼顾地区平衡,并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复兴丝绸之路能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有望形成新的开放前沿。新丝绸之路设想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中亚地区处于地缘战略要冲,又是东西文明的交汇点,更是近年来恶名昭彰的宗教极端势力的发源地。新丝绸之路构想以经济合作为先导与基石,以政治合作为前提与推进手段,以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
11、全风险为重要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战略规划。 (摘编自 2013-12人民论坛学术前沿)1根据文意,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由德国科学家命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中亚人已经通过这条路进行竹制品和纺织品的贸易活动。B“丝绸之路”也可以称为“茶叶之路”、“瓷器之路”、“欧亚使道”,它是中原王朝搭建起的连接东西文明的桥梁。C“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大陆最便捷的通道,十分曲折,难以承载大规模的物质转运的任务。D开辟“丝绸之路”既有偶然,更是必然,不仅出于贸易目的,也为了巩固北方边界的安全。2下列各项,不属于表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12、构想”的内涵的一项是( )(3分)A新丝绸之路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对古老的交通通道的复兴与拓展,两端是欧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 B. 丝绸之路具备复兴的客观条件,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能使新丝绸之路覆盖的面积更广,路线更密集,也更发达。C新丝绸之路的构想需要兼顾地区平衡,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D新丝绸之路设想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是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战略规划。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A古老的丝绸之路滋养了东西文明的交流,而新丝绸之路的构想与它一脉相承,而且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B. 新丝绸之路构想的国际战略基础是
13、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对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遍诉求。C政治合作是新丝绸之路构想的前提与推进手段,而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则是它的重要目标。D古代丝绸之路被海运所取代,新丝绸之路却可能因为在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上优于海运,承载能够产生规模效益的运输量。参考答案:1.A 据原文知中亚人的贸易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而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的“丝绸之路”(即“这条路”)是指西汉使团凿开亚、欧、非三大洲的通道。2.C 我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兼顾地区平衡,并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3.B “国际战略基础”还包括“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3.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画是年画艺术发展之滥觞,门画里不只有门神,还包括历史人物、天仙童子等多种题材。汉代即有画神荼、郁垒守护于门的风俗,他们是中国最早的门神;唐代门神增加了钟馗;宋代兴盛的雕版印刷使得门画由宫廷官府普及到寻常百姓之家;元明时期,唐朝大将秦琼、敬德成为最为流行的门神形象;清代门画更加多样,繁盛一时。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自宋代出现雕版技术后,为木版年画提供了技术制作条件,促使年画不断发展。随着年画的广泛流传,其内容和功
15、能也不断丰富。到了清代,年画从形式到数量上都发展到了高峰。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增加了吉祥如意、多子多寿、娃娃仕女一类的题材,从而也具有了在新一年中表达美好意愿和美化环境的功能。杨柳青的娃娃类年画造型生动、线条工细,设色妍丽雅致,构成一幅幅美丽温馨的画面,闹春的百子为新春增添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同时,年画也出现了表达农民自己现实生活以及民间传说的内容,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题材经久不衰,使年画具有了丰富文化生活,传播知识的作用。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面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有春牛图、岁朝图、嘉穗图等,
16、并有以神话、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作题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新年画是相对于传统年画而言的反映新的时代面貌的年画作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均发挥了重要的革命宣传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新年画运动蓬勃兴起,五六十年代最为繁盛。新年画继承了传统年画的优良传统,摒弃其迷信、落后的内容,打破其固定程式,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创作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以来,年画创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时期的风貌得以精彩呈现。年画是一部我们民族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它不仅是“年文化”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看图识字的大
17、众读物或了解时事的媒体。这种内容够得上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凝聚着我们民间“年文化”的情感精神。现在,具有生活情趣的年画作品更是惹人喜爱,充满了“年文化”大俗大雅的特色,满足了人们喜庆祈福的美好愿望。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许多艺术家采用不同方法,创作表现了过年的喜庆祥和气氛。这些迎新年的原创作品,或许我们可以用个时髦词,称之为“贺岁画”吧!似乎更符合“年文化”的时代特色。 (摘编自光明网年画与年文化)1下列关于年画题材或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年画的发展起源于门画,门画的题材多样,它包括门神、历史人物、天仙童子等等。我国最早的门神应该是汉代的神荼、郁垒。B门神的题材自汉代出现以
18、后得到不断的丰富,唐代增加了钟馗;元明时期,增加了秦琼、敬德;清代的门神更加多样,繁盛一时。C到了清代,年画的内容不只限于门神,还增加了吉祥如意、多子多寿、娃娃仕女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题材。D年画的题材广泛,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能够满足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但祈求吉祥是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共同主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年画”这一名称直到清朝道光年间由文人李光庭确定,在此之前,民间对年画的称谓很多,不一而足,如“纸画”“画贴”“画片”等。B年画不断发展以及后来年画由宫廷官府普及到寻常百姓之家都得益于宋朝雕版技术,年画的内容和功能也因其广泛流传而
19、不断丰富。C传统年画主要具有驱邪纳祥、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丰富文化生活、传播知识等功能,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D年画的发展可以说与时俱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年画,创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印证着独有的时代特色,新时期的风貌得以精彩呈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木刻水印为主的传统年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画面造型生动、形象逼真、线条单纯工细,色彩鲜明,妍丽雅致,画面美丽温馨。B新年画打破传统固定程式,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现在表现喜庆祥和气氛的迎新年原创作品,似乎更符合“年文化”的时代特色。C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年画
20、,地域色彩强烈,体现着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同时点缀着“年文化”,凝聚着“年文化”的情感精神。D新年画的内容反映新的不同时期的时代面貌,摒弃传统谜信、落后的内容,富有时代特色;如今具有生活情趣的年画更受欢迎。参考答案: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垣荣祖,字华先,下邳人。荣祖少学骑马及射,或谓之曰:“武事可畏,何不学书?”荣祖曰:“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食矣。君辈无自全之伎,何异犬羊乎!”伯父豫州刺史护之子袭祖为淮阳太守,宋孝武以事徙之岭南,护之不食而死。帝疾笃,又遣使杀袭祖。袭祖临死,与荣祖书曰:“弟常劝我危行言逊,今果败矣
21、。”明帝初即位,四方反,除荣祖冗从仆射,遣还徐州说刺史薛安都曰:“天之所废,谁能兴之。使君今不同八百诸侯,如民所见,非计中也。”安都曰:“天命有在,今京都无百里地,莫论攻围取胜,自可拍手笑杀。且我不欲负孝武。”荣祖曰:“孝武之行,足致余殃。今虽天下雷同,正是速死,无能为也。”安都曰:“不知诸人云何,我不畏此。”荣祖被拘不得还,因收集部曲,为安都将领。假署冠军将军。安都引虏入彭城,荣祖携家属南奔朐山,虏遣骑追之不及。荣祖惧得罪,乃逃遁淮上。太祖在淮阴,荣祖归附,上保持之。及明帝崩,太祖书送荣祖诣仆射褚渊,除宁朔将军、东海太守。渊谓之曰:“萧公称卿干略,故以此郡相处。” 荣祖善弹弹鸟毛尽而鸟不死海
22、鹄群翔荣祖登城西楼弹之无不折翅而下。元徽末,太祖欲渡广陵,荣祖谏曰:“领府去台百步,公走,人岂不知?若单行轻骑,广陵人一旦闭门不相受,公欲何之?公今动足下床,便恐即有扣台门者,公事去矣。”永明二年,为冠军将军、寻阳相、南新蔡太守。作大形棺材盛仗,使乡人田天生、王道期载渡江北。监奴有罪,告之,有司奏免官削爵付东冶,案验无实见原。 巴东王子响事,方镇皆启称子响为逆,荣祖曰:“此非所宜言。政应云刘寅等孤负恩奖,逼迫巴东,使至于此。”时诸启皆不得通,事平后,上乃省视,以荣祖为知言。九年,卒,年五十七。 (节选自南齐书)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帝疾笃,又遣使杀袭
23、祖 笃:病重 B. 弟常劝我危行言逊 危:正直C. 假署冠军将军 假:假装 D. 领府去台百步 去:距离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荣祖善弹弹/鸟毛尽而鸟不死/海鹄群翔/荣祖登城西楼弹之/无不折翅而下B.荣祖善弹/弹鸟毛尽而鸟不死/海鹄群翔/荣祖登城西楼弹之/无不折翅而下C.荣祖善弹弹/鸟毛尽而鸟不死/海鹄群翔/荣祖登城西楼/弹之无不折翅而下D.荣祖善弹/弹鸟毛尽而鸟不死/海鹄群翔/荣祖登城西楼/弹之无不折翅而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垣荣祖少有胆略才识,不屑苟且偷安,倾慕曹操父子。成年后命运多有坎坷,先后侍奉了明帝、太
24、祖等多位君王,还经受了免官削爵的虚惊。B. 宋孝武帝昏庸无道,不仅将垣荣祖伯父之子袭祖贬谪到岭南,还派人杀他。袭祖临死时,给荣祖写信感慨说自己未能做到“危行言逊”。C. 宋明帝刚即位时,四方反叛,垣荣祖受命回徐州劝说刺史薛安都归顺,却被扣留并做了安都将领,后虽借机逃出却终因担心获罪逃到淮上,后归附了太祖。D. 在巴东王子响事件中,地方镇守官员都奏告说巴东王叛逆,唯有垣荣祖认为是他人辜负圣恩逼迫巴东王,皇帝当时也采纳了他的进谏,认为他是了解实情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食矣。君辈无自全之伎,何异犬羊乎!(5分)(2)
25、若单行轻骑,广陵人一旦闭门不相受,公欲何之?(5分)参考答案:4假:代理 56D根据原文“时诸启皆不得通,事平后,上乃省视,以荣祖为知言”可知,当时众人的启奏都不能上达,不存在采纳他的进谏一说,是事情平定后,皇上才审察这事,认为荣祖是了解实情的论述。7(1)从前曹操、曹丕上马能手舞长矛,下马能高谈阔论,这样生在天地之间才可说是不辜负天地养育之恩。(这样立身世上,才算不白吃饭呢)你们没有保全自己的本领,与犬羊有何不同呢!”(重点词语:横槊,谈论,不负饮食,伎,各1分,句意1分。) (2)如果一个人轻装骑马去,广陵的人一旦关闭城门不接受你,你将到哪儿去呢? (重点词语:若,相,之,各1分,“公欲何
26、之”倒装句式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垣荣祖字华先,下邳人。荣祖少年时学骑马射箭,有人对他说:“习武的事十分可怕,为何不学文走读书之路?”荣祖说:“从前曹操、曹丕上马能手舞长矛,下马能高谈阔论,这样生在天地之间,才可说是不辜负天地养育之恩。你们没有保全自己的本领,与犬羊有何不同呢!” 他伯父豫州刺史护之的儿子袭祖任淮阳太守,宋孝武帝因事贬谪他到岭南,护之绝食而死。皇帝病重时,又派人去杀袭祖,袭祖临死时,给荣祖写信说:“弟弟常勉励我行事要正直语言要谦逊,现在果真败于此啊。”宋明帝刚即位时,四方反叛,授予荣祖为冗从仆射,派他回到徐州劝告刺史薛安都说:“上天要废弃的人,谁能使他兴起呢。使君你不
27、同于八百诸侯,像百姓一样的见识,不是妥善的打算呀。”安都说:“天命有归,现在京城没有百里地盘,不说围攻取胜,当拍手间笑杀之。况且我不想背叛孝武帝。”荣祖说:“孝武帝的行为,足使他招致灾殃。现在天下都是这样,正是加速灭亡,是没有任何办法的。”安都说:“不了解众人怎样说,我不怕这个。”荣祖被扣留不能回京,于是收集部下,成了安都的将领。暂任冠军将军。安都带来北虏进入彭城,荣祖带着家眷往南逃奔朐山,北虏派骑兵追赶不上。荣祖害怕因事获罪,就逃到淮上。太祖(南朝齐太祖萧道成)在淮阴,荣祖归附太祖,太祖保护了他。等到明帝驾崩,太祖写信送荣祖去见仆射褚渊,任宁朔将军、束海太守。褚渊对他说:“萧公赞扬你有才干,
28、因此把这个郡交托给你。” 荣祖善于打弹弓,打得鸟毛都掉光了,鸟还不会死。海鹄群飞,荣祖登上城西楼弹鹄,没有不断翅落下的。元徽(南朝宋后废帝刘昱年号)末年,太祖想渡水到广陵,荣祖劝阻说:“领府离台阁百步远,你离开了,别人怎能不知觉。如果一个人轻装骑马去,广陵的人一旦闭门不接受你,你将到哪儿去呢?你现在只要一动身离开,恐怕就有人去敲台门报告了,你的大事就完了。”永明(南朝齐武帝萧赜年号)二年,任冠军将军、寻阳相、南新蔡太守。他做了个特大的棺材装着兵器,让同乡人田天生、王道期押运到江北。监奴有罪,告了他,官员上奏免除他的官职和爵位交给东冶治罪,经调查罪名不符事实被原谅。 在巴东王子响的事件中,地方镇
29、守官员都奏告说子响叛逆,荣祖说:“这事不能这样说,只能说刘寅等人辜负圣恩,逼迫巴东王,才成了这样子。”当时众人的启奏都不能上达,事情平定后,皇上才审察这事,认为荣祖是了解实情的论述。永明九年去世,终年五十七岁。5. 文言文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贤,曰“识之”。及报命
30、,奖谕甚至。 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催征辄致已命。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从之。 来居官廉,练达政事。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下狱,当徙。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渡河,闻寇退,乃引还。 景泰
31、元年,贵州苗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卒于军,进来右都御史代之。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会兵进讨。贼平,班师。诏留来、珤镇抚。寻命来兼巡抚贵州。奏言:“近因黔、楚用兵,暂行鬻爵之例。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从之。 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珤以来功大,乞加旌异。都给事中苏霖驳之,乃止。来还在道,以贵州苗复反,敕回师进讨。明年,事平。召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尚书悉罢。来归。成化六年卒于家。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横甚,来数抑之 抑:抑制、控制B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 亟:屡次C
32、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 听:听命D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 乏:缺乏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B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C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D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来为人正直,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王来多次对陈武进行打击,陈武向皇帝诉说此事,但皇帝并没有怪罪王来。B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
33、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C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王来与梁珤、毛胜、方瑛联合讨伐苗人,平定之后,皇帝下诏,让王来与梁珤一起留下来镇守。D王来一生官职调动升降非常频繁。曾因杨士奇推荐,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也曾因英宗复辟被罢官。成化六年,死于家中。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5分)_(2)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5分)_参考答案:4C 听:听任。5C6A “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错。7(1)残害百姓的官吏,铲除还唯恐不迅速呢,一定要请示后再执行,百姓的困苦
34、多啊。(关键词:贼:残害。去:除去。困:困苦。)(2)但王来执法严苛,非常痛恨恶人,因公事杖死不称职的县令十人。(关键词:疾:痛恨。以:因为。县令不职者:定语后置句。)参考译文: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凭会试乙榜的身份被授予新建教谕。宣德六年,被推荐提拔为御史,出京兼任苏州、松州、常州、镇州四府知府。皇上下令让他与巡抚周忱一起考察属官,皇上敕令上有“请示皇上后再裁决”的话。王来说:“残害百姓的官吏,铲除他们唯恐不迅速呢,一定要请示后再执行,百姓的困苦多啊。”皇帝为他改了敕令赐给他。中官陈武应太后之命出使江南,非常蛮横,王来多次抑制他。陈武回来,向皇帝倾诉。皇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是谁?”
35、顾佐回答说是王来。皇帝感慨称赞王来是个贤才,说“记下这件事”。等到回来复命,奖励非常丰厚。英宗即位,因为杨士奇推荐,王来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说:“郡县官员不把农业当做根本,导致百姓多游荡懒惰,催征租税动辄逼出人命。朝廷怜悯他们失业,下令免除他们的赋税,而田地一天天荒芜闲置,租税没有出处,累及到良民。应该选择贤能的守官,督促他们以农业为根本。如果这些人荒芜田地,下令让附近的人家与他们通力合作,交租剩下的粮食均分,以前田地的主人恢复本业的就还给他。靠种桑养蚕补充农业的,可任他们自己规划安排。仍旧让提学风宪官监督,百姓知道从事本业。“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王来为官清廉,为政干练通达。侍郎于谦在山西做巡
36、抚时,多次称赞他的才干,认为他可以在皇帝身边侍奉。但王来执法严苛,非常痛恨恶人,因公事杖死不称职的县令十人。(因为这)他被逮入狱,应当流放。正赶上大赦,以原来的官职调任广东。王来从这以后屈尊迁就变得平和了很多,但政事也仍然有声有色。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渡过黄河,听说敌寇撤退才带兵回来。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在军中去世,晋升王来为右都御使代替侯璡。与保定伯梁缶,都督毛胜、方瑛联合进兵讨伐苗人。等到贼人平定,班师回朝。皇帝下诏让王来、梁缶留下镇守安抚。不久下令王来兼任贵州巡抚。王来上奏说:“近来因
37、为黔、楚地用兵,应该暂时实行卖官的先例。现在贼寇稍稍安定,只有平越、都匀等四个地方缺乏粮饷。应该召商中盐,取消收粮的条例。”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景泰三年十月王来被召回,让他兼任大理寺卿。梁珤认为王来功劳大,请求对他给予特殊表彰。都给事中苏霖反驳梁珤,于是此事未得实行。王来在返回的途中,因为贵州苗人又反叛,皇上让他带兵回去再讨伐苗人。第二年,反叛之事平定。任命他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个尚书都被罢免。王来回家。成化六年,死在家中。略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孙振基,字肖冈,潼关卫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除莘县知县,调繁安丘。三十六年四月,以治行征,授给事中,先除礼部主事。四十年十月
38、命始下,振基得户科。时吏部推举大僚,每患乏才,振基力请起废。韩敬受业宣城汤宾尹。宾尹分校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搜得之,强总裁侍郎萧云举、王图录为第一。榜发,士论大哗。知贡举侍郎吴道南欲奏之,以云举、图资深,隐不发。事三年,会进士邹之麟分校顺天乡试,所取童学贤有私,于是御史孙居相并宾尹事发之。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振基谓议者庇之,再疏论劾。帝乃下廷臣更议。初,宾尹尝夺生员施天德妻为妾,不从,投缳死。诸生冯应祥、芮永缙辈讼于官,为建祠,宾尹耻之。后永缙又发诸生梅振祚、宣祚朋淫状。御史熊廷弼素交欢宾尹,判牒言此施、汤故
39、智,欲藉雪宾尹前耻,杖杀永缙。时南北台谏议论方嚣,各自所左右。孙振基等上疏持勘议甚力。而给事中官应震、张笃敬、亓诗教等驳之,疏凡数十上。振基及诸给事御史复极言廷弼当勘,斥应震等党庇,自是党廷弼者颇屈。帝竟纳言,令廷弼解职。其党大恨。吏部尚书赵焕者,惟诗教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于外。振基劲直敢言。居谏垣仅半岁,数有建白。既去,科场议犹未定,策复上疏极论。而宾尹党必欲十七人并罪,以宽敬。孙慎行代正春,复集廷臣议。仍坐敬关节,而为十七人昭雪。宾尹、敬有奥援,外廷又多助之,故议久不决凡与敬为难者,朝无一人。振基寻以忧去,卒于家。(选自明史。孙振基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40、一项是A. 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指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B. 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C. 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D. 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除,文中是任命、授官的意思,跟“拜”“召”“陟”都同义。B. 吏部
41、,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等,长官为吏部尚书。C.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人称举人。D. 疏,文中指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孙振基勤于治政。他在安丘任职时,尽管当时的安丘政务很繁重,但他还是以优异的政绩被皇上征召,授予了给事中的官职。B. 孙振基爱惜人才。吏部推举大官,总是忧虑朝廷内外没有优秀人才,孙振基于是极力请求重新启用被贬黜的官员。C. 孙振其有正义感,汤宾尹任会试考官时徇私舞弊,强迫王图等录取韩敬为第.御史孙居相揭发了此事.孙振基两次上疏。D. 孙振基敢于
42、谏言。对熊廷强的罪恶,他主张审问,虽然皇上反对,公开袒护,但他仍和众给事御史极力进言,最终使皇帝改变主意。13.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生冯应祥、芮水缙辈讼于官,为建祠,宾尹止之。(2)吏部尚书赵焕者惟诗教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于外。参考答案:10. C 11. A 12. D 13. (1)诸生冯应祥、芮永缙等人控告到官府,给(施天德的妻子)建祠堂,汤宾尹以此为耻。(2)吏部尚书赵焕,只听亓诗教的话,于是借助常例将孙振基调到外地。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大体理解所断语句的意思,“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
43、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这句话是说“交付礼官,会同吏部都察院商议,只是没有涉及汤宾尹的事。孙振基于是上疏直言请求一并议处,没有得到同意。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论罢黜童学贤,贬谪邹之麐,也没有议论汤宾尹等人”;然后再抓住一些外在标志作为辅助依据,比如人名、地名、官职,“礼官”“吏部都察院”“宾尹”“振基”“礼部侍郎翁正春”“之麟”“宾尹”;最后还可比对各选项,尤其要仔细思考辨析断句停顿有出入的地方。在此基础上,不难选出正确答案。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学习文言文需要考生掌握古代的文化知识,在平时备考时要识记或了解这些内容,如:人的称
44、谓、古代官职、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目录辞书、古代军制,只有有了这些知识储备才能更好的答题。A项,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召,被皇帝征召,陟,进用的意思,所以这些词语的含义不同。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A项,由原文“三十六年四月,以治行征,与李成名等十七人当授给事中,先除礼部主事”可知分析正确;B项,“振基得户科时吏部推举大僚,每患乏才,振基力请起废”可知分析正确;C项,“振基谓议者庇之,再疏论劾帝乃
45、下廷臣更议”,可知分析正确;D项,由原文“帝竟纳玮言,令廷弼解职”可知皇帝是接纳了建议而不是“最终使皇上改变主意”;故选D。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