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281460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9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省茂名市油城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泰山石刻汪曾祺第一次看见经石峪字,是在昆明一个旧家,一副四言的集字对联,厚纸浓墨,是较早的拓本。百年老屋,光线晦暗,而宇字神气俱足,不能忘。经石峪在泰山中路的岔道上。这地方的地形很奇怪,在崇山峻岭之中,怎么会出现一片一亩大的基本平整的石坪呢?泰山石为花岗岩,多为青色,而这片石坪的颜色是姜黄的。四周都没有这样的石头,很奇怪。是一个什么人发现了这片石坪,并且想起在石坪上刻下一部金刚经呢?经字大径一尺半。摩崖大字,一般都是刻在直立的石崖上,刻在平铺的石坪上的,很少见。这样的字体,

2、他处也极少见。经石峪的时代,众说纷坛。说这是从隶书过渡到楷书之间的字体,则多数人并无异议。经石峪保存较多隶书笔意,但无蚕头雁尾,笔圆而体稍扁,可以上接石门铭,但不似石门铭的放肆,有人说这和瘗鹤铭(瘗y)都是王羲之写的,似无据。王羲之书多以偏侧取势,经石峪非也。瘗鹤铭结体稍长,用笔瘦动,秀气扑人,说这近似二王书,还有几分道理(我以为应早于王羲之)。书法自晋唐以后,都贵瘦硬。杜甫诗“书贵瘦硬方通神”,是一时风气。经石峪字颇肥重,但是骨在内中,肥而不痴,笔笔送到,而不板滞。假如用一个字评经石峪字,曰:稳。这是一个心平而志坚的学佛的人所写的字,这不是废话么,金刚经还能是不学佛的人写的?这样的字,和泰山

3、才相称。刻在他处,无此效果。十年前,我在经石峪呆了好大一会,觉得两天的疲劳,看了经石峪,也就值了。“经石峪”是“泰山”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泰山即使没有别的东西,没有碧霞元君祠,没有南天门,只有一个经石峪,也还是值得来看看的。我很希望有人能拓印一份经石峪字的全文(得用好多张纸拼起来),在北京陈列起来,即使专为它盖一个大房子,也不为过。名山之中,石刻最多,也最好的,似为泰山。泰山上的大观峰真是大观,那么多块摩崖大字,大都写得很好,这好像是摩崖大字大赛。这块地场(这是山东话)也选得好。石岩壁立,上无遮盖,而石壁前有一片空地,看字的人可以在一个距离之外看,收其全貌,不必像壁虎似的趴在石壁上。摩崖字多是真

4、书,体兼颜柳,是得这样,才压得住。蔡襄平日写行草,泰山的石刻题名却是真书。董其昌字体飘逸,但写大字却是颜体。看大字碑刻上的题名,很多都是山东巡抚。大概到山东来当巡抚,先得练好大字。有些摩崖石刻,是当代人手笔。较之前人,不逮也,有的字甚至明显地看得出是用铅笔或圆珠笔写在纸上放大的。这哪里可以呢?很奇怪,泰山上竟没有一块韩复榘写的碑。这位老兄在山东呆了那么久,为什么不想到泰山来留下一点字迹?看来他有点自知之明。韩复榘在他的任内曾大修过泰山一次,竣工后,电令泰山各处:“嗣后除奉令准刊外,无论何人不准题字、题诗。”我准备投他一票。随便刻字,实在是糟蹋了泰山。 (选自汪曾棋散文集人间草木)4. 下列对本

5、文相关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认真的历史考证和多角度的描写,表现了经石峪刻字的价值。B. 作者详写经石峪刻字而略写大观峰刻字,详略得当,结构安排合理。C. 蔡襄在泰山的石刻题名改写真书是为了展示他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D. 文章的语言平淡冲和,朴素简净。篇幅虽短,但文化意蕴极为丰厚。5. 结合文本,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6. 结合文本,谈谈汪曾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参考答案:4. C 5.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经石峪刻字的形与神的融合比成骨与肉的契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经石峪刻字笔法的外柔内刚,直曲丰润合度,笔法到位流畅。写出

6、了作者对经石峪刻字的艺术价值的肯定,表达了作者对经石峪刻字的喜爱之情。 6. 热爱。认为经石峪的字即使是拓本,也是字字神气俱足,使人不能忘记。觉得这些字很美,稳而有佛性。值得远道来看。认为如果把拓印的字,在北京即使专为它盖一个大房子,也不为过。尊重。反对今人随便在泰山刻字,认为是糟蹋了泰山。【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项,要注意文章在此处引蔡襄一例的意图,蔡襄在泰山的石

7、刻题名改写真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书法与摩崖环境相衬,要让刻字“压得住”,即衬得上这个环境。故选C。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我们应该从

8、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作答时注意是“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句子“经石峪字颇肥重,但是骨在肉中,肥而不痴,笔笔送到,而不板滞”,这句话在原文第4段,“肥重”是用来形容经石峪的字的外观,“骨”是字的形,“肉”是字的神,“骨在肉中”,是指经石峪刻字的形与神的融合,就好比骨与肉的契合,这在手法上是运用了比喻修辞,将经石峪刻字笔法的外柔内刚,形神合一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在情感的表达方面,体现了作者对经石峪刻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作品

9、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作答时要先从文本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态度的词句,以重点词句为依托分析作者的情感倾向。如文本第1段“第一次看见经石峪字”“是较早的拓本。百年老屋,光线晦暗,而字字神气俱足,不能忘”;第4段“这是一个心平而志坚的学佛的人所写的字”;第5段“我在经石峪呆了好大一会,觉得两天的疲劳,看了经石峪,也就值了”“泰山即使没有别的东西,没有碧霞元君祠,没有南天门,只有一个经石峪,也还是值得来看看的”;第6段“在北京陈列起来,即使专为它盖一个大房子,也不为过”;第8段“有些摩崖石刻,是当代人手笔。较之前人,不逮也,有的字甚至明显地看得出是用铅笔或圆珠笔写在纸上放大的。这哪里可以

10、呢”;第9段“随便刻字,实在是糟蹋了泰山”等。然后再据此分析这些词句所呈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即可,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点分类,情感态度+文本依据。2.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下列小题。拒绝成熟薛涌一个少年,若是为了自己的一点想法,执拗地与成人争执起来,总是会被人们宽容地冠以不成熟”之名。大多数人,也许都体会过在那个“不成熟”的年华里渴望“成熟”的心情吧。但,什么是“成熟”呢?近读丰子恺几十年前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作父亲,记述了他避居乡间时的一段经历。一日,门前过一挑担的小鸡贩子,被他的几位孩子围住,异口同声地嚷嚷着:“买小鸡!买小鸡!”那人见孩子们要鸡心切,便存心抬价,终于没有成交。孩子们哭成一团,对

11、门的大嫂赶忙来劝:“不要哭,等一会儿还有担子挑来呢!”她告诉作父亲的,那贩子要的价比市价高一倍还多。于是,孩子的父亲便回家开导他们说:“你们大家说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你们下次”他说不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要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走笔至此,作者不禁感慨道:“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找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大概以我们的看法,那些吵着要小鸡的孩子是不成熟的,吃亏上当在所难免,作者那些将说而未能说出的教导,则与我们一样地成熟,但作者偏偏为此羞愧。一位从事过幼儿美术教育的朋友告诉我

12、,他曾很惊奇为什么儿童在画太阳时总是用红色,因为太阳并不是红色的。如果观察有偏差,为什么这些偏差又如此一致呢?于是,他找了一群未经任何美术训练的孩子,领他们到野外对着真实的日出画写生,结果,他们的太阳五彩缤纷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一个幼嫩的花蕾,比一个成熟的果实包含着更多的真理。成熟的过程,意味着我们逐渐走进人类世代相传的生活轨道和习惯。这些轨道和习惯之所以如此固定并能赢得众人,并非是因为它们崇高伟大,而是因为它们是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平庸低能的人也能演习的程式,是维系着社会最起码的水平的准则。它们使人们能够彼此相处,却也可以掩盖人性中的光彩。莫奈在大自然中看到了xun(

13、 )烂辉煌的日出,他画了下来,人类终于又拥有了一个不同的太阳。但结果是举世哗然,讥嘲与诽谤声四起,世代相袭的程式,分享不了这非凡的感受,昏花呆滞的老眼,看不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对于那些心智麻木、感性迟钝的人来说,作为日出的色彩,有什么比大红色更简单、更省得体会、更能令他们接受呢?成熟使人懒惰,也使人世故。记得上大学时,校园里的“交响乐热”排山倒海。我兴冲冲地跟着听讲座、听音乐会,第一主题,第二主题一天到晚琢磨不完。但越用功,音乐越不入耳,越不入耳,心里越紧张,越紧张,越无感觉,越无感觉,就越想再多用用功如此循环,似乎永难入此门了。可是,当我给一个孩子听莫扎特时,他竟那样沉静、愉快!我终于发

14、现,音乐对于耳朵的最高要求莫过于天真。我总想通过音乐来证明自己属于一个时髦的阶层,总怕因没有音乐感觉而被这个阶层遗弃,这种高雅的世故,反而把耳朵堵得死死的。如果我像孩子一样地单纯、坦然、放松,音乐自己会找上门来。就像不经意时,会被一阵意想不到的歌声所感动一样。世故是一道墙,蛮横地切断了我们与世界的天然联系。当你感官塞滞,性情干枯之时,最好的办法,便是捉拿心中的世故,把它们完完整整地送走。学识的渊博需要积累,心灵的敏锐却需要回忆回到你的童年,接受只有孩子才能得到的祝福。所罗门说:“所有的新鲜事都不过是遗忘了的事而已。”童年并非一个行色匆匆的过客,在我们身上小住几日,马上又搬到我们的孩子的躯体里。

15、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童年都是一个真实的人生邀请如果长大成人就意味着走别人安排好的轨道,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不去看看前人没有到过的地方,为什么还要去旅行?如果灿烂的幻想发出了召唤,为什么不紧紧跟随,让生活把生命中的精华吸吮干净?我并非怯于交际。但每次站在孩子面前,都不免慌张-我惧怕他们清澈的目光,他们的真纯,使我感到了心灵中拥塞着污gu( )。成人啊,当你尽心尽意地把孩子培养为成人时,别忘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孩子。因为,只有对孩子,世界才是敞开的。2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把给出拼音的字写出来。执拗( ) 吸吮( )xun( )烂辉煌 污gu( )22. 请分别说明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6、(1)一个幼嫩的花蕾,比一个成熟的果实包含着更多的真理。(2)当你尽心尽意地把孩子培养为成人时,别忘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孩子。23.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为什么要一再地讲述孩子们的故事,一再的说及童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4. 本文标题为“拒绝成熟”,请简要说明,作者主张加以拒绝的是什么,他提倡的又是什么?参考答案:21. (1). 执拗(ni) (2). 吸吮(shn) (3). (xun)绚烂 (4). 污gu(垢) 22.(1)未沾染庸俗思想人,心地单纯,胸怀坦荡,更能发现和领悟生活的真谛。(2)人总要不断长大,但应当永远保持不受世俗玷污的童心。 23. 作者用童年和孩子与世俗的欺诈、世故

17、形成对比,并对后者进行了针砭。正反对比的写法,使文章主旨鲜明,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24. 拒绝懒惰、欺诈、守旧和平庸。提倡保留纯真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真诚地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21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细节,比如声调标在哪个韵母上,注意区别声调;注意与形近字的区分等。拗(ni) 吮(shn)(xun)绚 (gu)垢。【2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找到需要解读的关键词语,其次联系上下文语境分析词语含义,有些复句还要理解句间关系,解读原因等。本题(1)运用比喻手法,“幼嫩的花蕾”比喻“未沾染庸俗思想的人”

18、;“成熟的果实”比喻“走进人类世代相传的生活轨道和习惯”的成熟的人;“真理”比喻“生活的真谛”。这个句子意思是“未沾染庸俗思想的人,心地单纯,胸怀坦荡,更能发现和领悟生活的真谛”。(2)此句重点在后半句,“孩子”指“不受世俗玷污的童心”。这句话意思是“人总要不断长大,但应当永远保持不受世俗玷污的童心”。【23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作品的主旨情感,其次分析为了表现这个主旨,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最后再理解这种手法的好处。本题“一再地讲述孩子们的故事,一再的说及童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本文的主题是“拒绝成熟”,呼吁人们要保有孩子般的天真

19、与纯洁,不要被世俗玷污。根据这个写作主题,“一再地讲述孩子们的故事,一再的说及童年”,正是用孩子和童年与与世俗的欺诈、世故形成对比,目的是针砭世俗的欺诈和世故。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主旨鲜明,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24题详解】本题考查作品主题的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梳理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分析作品的内容,特别是文中寄托作者情感的形象等;借助议论抒情语句把握作者情感。本题在孩子们吵着买小鸡时,“父亲”对孩子进行了一番自以为聪明的教导,但是“他说不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要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作者那些

20、将说而未能说出的教导,则与我们一样地成熟,但作者偏偏为此羞愧”;画太阳事件中作者领悟到“对于那些心智麻木、感性迟钝的人来说,作为日出的色彩,有什么比大红色更简单、更省得体会、更能令他们接受呢?”“一个幼嫩的花蕾,比一个成熟的果实包含着更多的真理”。由此可见,作者“拒绝懒惰、欺诈、守旧和平庸”。文章最后,作者直接抒情说“学识的渊博需要积累,心灵的敏锐却需要回忆回到你的童年,接受只有孩子才能得到的祝福”“当你尽心尽意地把孩子培养为成人时,别忘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孩子”。 由此可见,作者“提倡保留纯真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真诚地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传统

21、文化是文化自信底气之根。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早期,各种思想学派精彩纷呈,多角度地体现中华智慧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中国历史上思想学派众多,各有持论,各有辉煌,虽有差异,但不是彼此隔绝。易传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和而不同,海纳百川,中华传统文化是由各派思想从各种角度切入的关于宇宙人生、治国理政、立德树人相异相成的大智慧,取之不竭,常用常新。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人文文化,它最关注的是现世而非来世,是人间而非天堂它是人的文化,而非神的文化。中国历来不是政教合一、皇权与神权共治的

22、国家。传统中国的治国理政,立德教民,是依据思想家的教导和智慧,而非神谕或上天启示。在中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历代思想家的学说主要是现实的智慧,而无关来世。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的都是这种世俗精神、人世情怀。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关怀,并非没有超越性和神圣性。中华传统文化把为国家为民族而勇于牺牲作为最高价值,其自身就包含超越性,即超越个人的利益,心中有“大我”而不是“小我”;具有神圣性,因为它怀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身殉道、以身殉国,而不是临难图苟免,贪生怕死。中华民族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

23、,也没有宗教殉教者、没有对宗教战争杀戮者的赞美,有的则是对为国牺牲者的歌颂。屈原的九歌国殇就是对战死沙场的勇士们的歌颂,“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文化是极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文化,一部中华文化史,同时是一部中华文化思想创造史。在历史上,历代都有杰出的思想家从不同方面对中华文化积累作出自己的贡献,如积土为山,汇河成海。在中华文化史上,不同时代各有特色和高峰,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各个时代都有各自作出突出贡献的思想家和传世经典文本。至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代表自己时代性的文化珍品。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和时代性特

24、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一种没有创造力的文化,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躯体。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仅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无创造性,不能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当代文化,不会拥有足以自信的文化底气。文化遗产是历史,它代表先人的创造和智慧。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要源远,还要流长;不仅要根深,还要叶茂;不仅要有传统性,还要有现代性。因为传统文化遗产能否保存,能否发挥它泽被子孙后世的作用,不能只依靠祖先的荫应,而应该是后世子孙的继承、发展和创造。历史证明,民族文化遗产无论怎样丰富,后代都不可可能坐享其成。这是北非、西亚曾经辉煌的文明古国的当代命运告诉我们的真理。文化自信的底气不仅来自传统的辉煌,而

25、且更有赖于现实的灿烂。(摘编自陈先达论文化自信的底气)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大量非物质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构成,它多角度体现了中华智慧的全面、丰富。B. 传统中国的治国理政,立德教民,集中体现了思想家的智慧和上天启示于一体的特点。C. 中华文化没有宗教殉教者,没有对宗教战争杀戮者的赞美,而是有对为国牺牲者的歌颂。D. 北非、西亚等文明古国的当代命运启示人们:没有创造力的文化,只会导致国运衰微。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两个角度,阐释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文化的特质的中心。B. 第二段阐释了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

26、化的本质是人文文化,它关注现实与当下。C. 第三段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引证等论证方法,阐释了中华文化具有超越“小我”的特性。D. 作者第四段指出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不仅来自传统的辉煌,而且有赖于现实的灿烂。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学派精彩纷呈,各个流派坚持自己独有的观点,彼此观点截然不同。B. 传统中华文化是人的文化,历代思想家的学说主要是现实的智慧、世俗情怀,无关来世。C. 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想发挥泽被后人的作用,离不开后人的继承、发展和创造。D. 一个国家仅有文化遗产,不能创造与时代相符的当代文化,也不会有自信的文化底气。参考答案:1. C 2.

27、 C 3. A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大量非物质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构成”曲解文意,原文为“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B项,“集中体现了思想家的智慧和上天启示于一体的特点”错,原文为“是依据思想家的教导和智慧,而非神谕或上天启示”。D项,“没有创造力的文化,只会导致国运衰微”属主观臆断,强加因果关系。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论据作用和论证方法的

28、正确使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然后认真思考论据的作用和论证方法的合理使用。C项“第三段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引证等论证方法”错,并没有采用“比喻论证”。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学派精彩纷呈”缺少“在发展的早期”的限制,且“各个流派坚持自己独有的观点,彼此观点截然不同”于文无据,过于绝对。点睛:理解和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

29、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公讳奎

30、,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初举进士, 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隰州军事推官。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老媪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

31、为生以养。”母子遂相慈孝。人皆以公为仁恩。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无一不中。拜参知政事。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 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

32、也?”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注】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B. 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

33、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C. 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D. 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11.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讳”,古代对君主、尊长名字避开不直称叫讳,规矩是“讳名”不“讳姓”,即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前加“讳”字,以示尊重。.B. “进士”,是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考取后进入会试的读书人,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统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C.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

34、唐宋时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D. “谥”,是指对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有地位名望的人死后加给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以总结他一生最主要的功业成败和品德的优劣。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薛奎自其曾祖父三代都没有显达,而薛奎十余岁就能写文章了,因此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第;后来薛奎参与政事,辅佐皇上,终于成为宋朝的名臣。B. 薛奎为官有善政,任隰州军事推官,平反冤狱,挽救了四个被冤枉的人性命;任莆田县令时,全部废除旧时王氏无名目的租税;到蜀地做官,更是有好的政治举措。C. 薛奎为人刚毅,坚守节

35、操,不随便附和别人,参与政事之后,更加坚持原则,不受别人牵制。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拜太庙,大臣们犹豫不决,薛公直谏,阻止了太后。D. 薛奎因病要求告老还乡,皇上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也不用处理政务;薛奎去世后,朝廷追封他为兵部尚书;太常根据他一生的功德,为他议定的谥号是“简肃”。13. 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参考答案:10. C 11. B 12. D 13. 薛公的父亲看着他说道:“这个孩子一定会光大我家门第,我还要干什么呢?”于是不再从事其他的

36、产业,而致力于发放借贷来周济乡邻。(顾:回头看;大:光大;务:致力。各1分,句意2分)薛公为人一向刚毅,坚守节操而不随便附和别人,参与政事之后,更加坚持原则不受人牵制。薛公想要约束天下,各类事务无论大小,全都按照规矩来处理。 (素:一向,向来;与:参与;绳:约束。各1分,句意2分) 10. 试题分析:“夜以锦囊挂之西门”句子结构完整,中间不断句,排除D;“蜀人”为名词,作主语,前面断句,排除B;“所为”为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作“观”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11. 试题分析:“通过殿试考取后进入会试的读书人”错误,应为“通过会试进入殿试”。12. 试题分析:D“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也不用处理

37、政务”错误,应为“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却让他像原来那样处理政事”。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D事件错误。13.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顾”“大”“务”“素”“与”的翻译。参考译文:简肃薛公名奎,字宿艺,姓薛,是绛州正平人。自其曾祖父三代都没有显达,却因为薛公显贵了。当初,太宗皇帝攻打并州,薛公的父亲凭着计谋

38、前往太宗行营求见,未能被任用。薛公十多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薛公的父亲看着他说道:“这个孩子一定会光大我家门第,我还要干什么呢?“于是不再从事其他产业,而致力于发放借货来接济乡邻。此后五十年,薛公开始辅佐当今天子参与政事,成为当世名臣,就像他父亲说的一样。当初考进士时,薛公是州里第一名,但他把第一让给同乡人士严而名列第二,因此乡邻都称赞他。淳化三年,第二次考试才中了第一,被授为隰州军事推官。刚到任上,薛公提取本州案件中己裁定的文书,挽救了四个被冤枉的人的性命。因为别人的推荐他被任命为大理寺承、莆田如县,全部废除旧时王氏没有名目的租税,莆田人至今认为这是他的恩德。等到他到蜀地做官,更有好的政治

39、举措。有个得到伪蜀时期中书官印的人,在夜里用锦囊装着官印挂在西门, 守门的人把这件事汇报给薛公,跟着看热闹的蜀人数以万计,将要看薛公究竟怎么做。薛公回头让主管官员把官印收藏起来,自己丝毫没有拿来看看的意思,老百姓于是作罢。有个老妇人状告她的儿子不孝,儿子申诉自己因贫穷不能赡养老母。薛公拿出自己的俸钱给那个人,说:“用这个去生活并赡养你的母亲吧。“于是母子二人母慈儿孝。人们都认为薛公是个有仁义善施恩的人。蜀地人喜欢动乱而又容易变化,薛公既能用不生事镇抚他们,又能顺应他们的风俗,悠闲快乐,等到面对突发事件,揭穿隐藏末露的坏人,预先发现随情判决,就像逢蒙的射术和东方朔的占术,没有不说中的。薛公被任命

40、为参知政事。薛公入朝谢恩,皇上说:“先帝曾经说你可以任用,我现在用你了。“薛公更加心存感激并勉励自己。薛公为人一向刚毅,坚守节操,不随便附和别人,参与政事之后,更加坚持原则,不被别人牵制。薛公想要约束天下,各类事务无论大小,全都按照一定准则来处理。但事情常常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回家躺茬床上,唉声叹气感到惭愧,常常不吃饭。家人笑他何必如此,薛公说:“我惭愧自己不如古人,又害怕后人讥笑我啊。“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朝拜太庙,大臣们犹豫不决,不敢赞同也不敢反对,只有薛公争辩说:“太后如果一定要穿天子礼服拜见祖宗,怎么拜呢?“太后不能改变他的意见,为此只能改穿其他服装。太后驾崩后,皇上召见群臣,

41、哭泣着说:“太后患病不能说话,却还多次拉扯着她的衣服,好像要有所嘱托,会是什么呢?“薛公连忙说:“大概还是为天子礼服。可是穿着它怎么可以去见先帝呢?“皇上恍然大悟,最终给她穿上太后的衣服安葬了。薛公因为生病要求告老还乡。天子说:“我不可以再多烦劳您了。“于是下诏优待薛公,准许他不用上朝,却让他像原来那样处理政事。在这一年当中,薛公多次告还,才得以回家。景祐元年八月庚申日,薛公死于家中,享年六十八岁,朝廷追封他为兵部尚书。太常商议说 :“据谥号规则:坚持德行毫不懈怠的叫简,坚持自己的意见明于决断的叫肃。现在薛公的情形符合这个规则。”于是给薛公谥号叫“简肃”。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42、。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父孔炤,明湖广巡抚,为杨嗣昌劾下狱,以智怀血疏讼冤,得释。以智,崇祯庚辰进士,授检讨。会李自成破潼关,范景文疏荐以智,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京师陷,以智哭临殡宫,至东华门,被执,加刑毒,两髁骨见,不屈。 贼败,南奔,值马、阮乱政,修怨欲杀之,遂流离岭表。自作序篇,上述祖德,下表隐志。变姓名,卖药市中。桂王称号肇庆,以与推戴功,擢右中允。扈王幸梧州,擢侍讲学士,拜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旋罢相。固称疾,屡诏不起。尝曰:“吾归则负君,出则负亲,吾其缁乎?” 行至平乐,被絷。其帅欲降之,左置官服,右白刃,惟所择,以智趋右,帅更加礼敬,始听为僧。更名弘智,字无可,

43、别号药地。 其闭关金陵高座寺也。友人钱澄之,亦客金陵,遇故中宫为僧者,问以智,澄之曰:“君岂曾识耶?”曰:“非也。昔侍先皇,一日朝罢,上忽叹曰:求忠臣必于孝子! 如是者再。某跪请故,上曰:早御经筵,有讲官父巡抚河南,坐失机问大辟,某薰衣,饰容止如常时。不孝若此,能为忠乎?闻新进士方以智,父亦系狱,日号泣,持疏求救,此亦人子也。言讫复叹,俄释孔炤,而辟河南巡抚,外廷亦知其故乎?”澄之述其语告以智,以智伏地哭失声。 以智生有异禀,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著书数十万言,惟通雅、物理小识二书盛行於世。

44、 (选自清史稿,有删节)10、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A、 以与推戴功,擢右中允 擢:担任B、 遇故中宫为僧者 故:原先的、原来的C、 坐失机问大辟 坐:入罪、定罪D、 友人钱澄之,亦客金陵 客:做客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杨嗣昌劾下狱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吾其缁乎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C.求忠臣必于孝子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D.而辟河南巡抚 而燕国见凌之耻除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以智的父亲曾任湖广巡抚,被杨嗣昌弹劾而获罪,因为方以智血疏申冤才获释。B.阮大铖当权,由于原先结下仇怨,想找借口杀方

45、以智,使他在南都不能久留。 C.桂王在肇庆即位,任方以智为右中允。罢相之后扈王多次征召,他均称病不就。D.方以智在平乐被清兵搜出。清帅反复逼降无效,最后方以智逃出来当了和尚。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会李自成破潼关,范景文疏荐以智,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4分) (2)闻新进士方以智,父亦系狱,日号泣,持疏求救,此亦人子也。(4分) (3)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 参考答案:10、B (A、提拔 C、因为 D、客居)11、A (A、表被动B、语气词,还是;代词C、介词,从;介词,在D、表承接;表递进)12、D (是清帅最后听任方以

46、智做和尚。)13、(1)适逢李自成攻破潼关,范景文上疏推荐方以智,(皇上)在德政殿召见方以智应对,他的回答切中要害,皇上抚着几案说好。(关键词:会、召对、中机要) (2)(我)听说新科进士方以智,他的父亲也被囚禁到牢里,他每天哭号流泪,拿着奏疏求人解救(他父亲),这(同样)也是做人的儿子啊!(关键词:闻、系、持疏) (3)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上白色的衣服戴上白色的帽子来为他送行。(关键词:句式、白衣冠、以)译文: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父亲方孔炤,明朝时任湖广巡抚,被杨嗣昌弹劾下狱,方以智带着血写的奏疏上诉申冤,(他的父亲)才得以释放。方以智,崇祯庚辰进士,被授予检讨之职。适逢李自成攻破潼关,范景文上疏推荐方以智,(皇上)在德政殿召见方以智应对,他的回答切中要害,皇帝抚着几案说好。京师(被李自成军队)攻陷,方以智到殡宫痛哭,到东华门,被抓捕施加酷刑,两根髁骨骨头都露出来了,他始终不屈。李自成军队溃败,方以智向南逃亡,正赶上马、阮乱政,(马士英、阮大铖)报复旧怨想杀他,方以智于是流落岭外。他曾写过一篇文章,上陈述祖上之德,下表白自己隐居之志。更改姓名,在集市上卖药。桂王在肇庆登基,(方以智)因为参与拥戴有功,被提拔为右中允。扈王驾临梧州,(方以智)被提拔为侍讲学士,官拜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很快被罢免宰相之职。后来多次被征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