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茂名市金塘职业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28141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市金塘职业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茂名市金塘职业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茂名市金塘职业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茂名市金塘职业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茂名市金塘职业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省茂名市金塘职业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垫底的人陈大超终于调到一个局机关,吃上朝思暮想的“财政饭”,徐芳高兴得一天到晚都是笑盈盈的,可是等她醒过神来,她就发现在这个既讲级别也讲资历同时也讲能力的机关里,她原来是个垫底的人,谁都可以指派她,谁都可以指责她,谁都可以对她垮下脸来。人到中年、在原来的单位里大小是个头儿的徐芳,心里的高兴劲立刻就烟消云散了。好在没过多久,局里又来了一个脑子不好使的人基本上就是个只能拖拖地夹夹报纸冲冲厕所的傻瓜。虽然傻瓜来头不小,但徐芳仍然可以把他当作垫底的人,只要她受了谁的窝

2、囊气,她立刻就找到傻瓜,或者说“把地再拖一遍!”或者说“把报纸都好好夹起来!”或者说“帮我捶捶背!”傻瓜简直像个一摁按钮就立刻动作起来的机器人,不论你的脸色多难看,不论你对他的指使多么不合情理,他都是一点反应一点想法也没有。这个名叫闵天飞的傻瓜,考大学时离读清华的分数仅仅只差一分,一阵狂笑就变成了一个痴不痴呆不呆的傻瓜了。徐芳也挺同情他的,但她一旦受了谁的气,仍然要把他当作出气筒,恶言恶语地把他使唤一通,让自己产生某种虚幻的优越感。她甚至觉得在这个机关里,对她真正重要的,不是那些局长科长们,而是这个傻瓜没有这个傻瓜给她垫底,她真不知道自己会怎么过下去。这天上班,她居然没见到天飞,楼上楼下各个科

3、室都找遍了,也没见着他的身影。一问,原来是他家里人领着他到上海治病去了。她听了心里猛然一惊,接下来一整天都恍恍惚惚、心神不宁的。她就总是下意识地跟人家讨论:“你说天飞的这种病真的能治好吗 ”“你说天飞的病治好的把握到底有多大”还假惺惺地说:“要是真能治好那就太好了啊!”其实她潜意识中非常害怕他真的给治好了。一个星期后天飞出现在局里的时候,仍然是那副呆不呆傻不傻的样子。徐芳见了差点笑出声来。她也仍然常常在背后整他、吼他,拿他垫底、出气。后来她竟然发展到敢用鸡毛掸子打他了。也就有一次,她一失手,竟然将鸡毛掸子重重地打在他的后脑勺上。打得他当时猛地一激灵,全身仿佛触了电似的一抽搐。谁也没想到,这一击

4、,竟然使天飞的智力因此而恢复了。天飞在家里休息了几天,再到局里上班的时候,脸上就再无半点呆气傻气了,局长也不让他再做那些杂事了,而是要他在秘书科“适应适应”。仅仅过了两三个月,天飞就给人一种英气勃勃年轻有为的感觉了。自然,在这个局里,徐芳又成了一个垫底的人了。她是多么后悔啊!后悔自己竟然用鸡毛掸子去打他这一打,又把自己打入了度日如年的冰窟里。ks5u她常常幻想在天飞独自在办公室里值班的时候,悄悄地出现在他的后面,用一个暗中准备好的小木棒,对着他的后脑勺乒乒乓乓地从各个角度猛敲一气再把他脑子里的那个开关敲关上(原载金山2003年第2期)(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5、()A徐芳能够调到局机关,很是高兴;但后来她发现自己的身份、级别、资历和能力在局里都比不过别人,就高兴不起来了。B闵天飞是个脑子不好使的傻瓜,痴痴呆呆,只能干些杂活,这使徐芳很高兴,因为局里终于有了个不如自己的垫底人了。C徐芳虽然很同情闵天飞因为高考时离清华的分数线只差一分而变傻,但她仍然拿闵天飞做出气筒,这说明她心理严重扭曲。D家人带着闵天飞去上海治病,徐芳心神不宁;闵天飞的病没有治好,徐芳竟然有点幸灾乐祸,说明她没有一点仁爱之心。E徐芳偶然的一打,竟使闵天飞恢复了智力,因此,徐芳懊悔不已,常常幻想再把他打回傻瓜去,使自己不是垫底的人。(2)小说中的徐芳有着怎样的心理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6、)_(3)小说中安排闵天飞去上海看病这一情节,对于故事发展有哪些作用?(6 分)_(4)小说题目命名为“垫底的人”,是出于人物、结构、主旨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_参考答案:.(1)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2)自卑心理,受人指派,被人指责;自傲心理,傻瓜不如自己,可以随意指使;卑劣心理,欺负殴打傻瓜,在精神上找到优胜法、出气法。(每点2分)(3)看病是整个故事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是此前此后的故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使情节有波澜起伏,避免了故事发展的平铺直叙,能够增强吸引力;推动故事发展进入高潮,为后面徐芳殴打傻瓜而使

7、傻瓜智力恢复做铺垫。(每点2分)(4)观点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特点突出。抓住“垫底人”力图想摆脱自己是垫底人,因而不断欺负更弱者的这一心理特征,真实地刻画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围绕“垫底人”这个线索,通过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变化,人物的心理特征得到了更好的集中刻画;通过“垫底人”角色的反复变化,更好地体现出了小说的讽刺特点。观点二: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严谨,完整新巧。通过“垫底人”又把别人作为自己的“垫底人”这一中心,构思故事,发展情节,使情节集中紧凑;以“垫底人”的角色发展变化来结构全文,使小说结构精巧新颖;小说围绕谁是谁的“垫底人”这个问题,形成了两条并行的叙事线索,使结构更加完整有序

8、。观点三:使主题思想更加鲜明新颖,丰富深刻。ks5u通过“垫底人”的故事,揭示出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阿Q式人物,以求在精神上寻得优胜法;越是垫底,越是要欺负比自己更弱的人,讽刺“垫底人”这种卑劣的病态心理;说明大家如果都能够体谅弱者,关怀弱者,就不会出现“垫底人”这种现象,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报志愿闫 岩紧张的高考过后,又要面临着报志愿的难题。报志愿确实是个难题,选择一个好的专业能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可马虎不得。这不,这一家人就围在一起商议着给自家的宝贝报志愿呢。爸爸说:“一个男孩子,以后得有社会地

9、位才行,才能让人看得起,所以我们首先要选对专业,其次才是学校。”妈妈说:“光有社会地位还不行,最主要的是得有钱,最好选的这个专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这个工作除了工资还能挣外快,守着死工资会生活得很憋屈。”奶奶说:“对对对,儿媳说得对,社会地位高,挣钱也多,那我的宝贝孙子就能找个好媳妇,说不定还能攀上什么局长、市长家的女儿呢,到那时,我们家可就风光了。”爸爸说:“你们说的都是我想的。所以,我们不能光动嘴,赶紧打开大脑想一想,小辉应该选什么样的专业最好。”妈妈说:“这不一直在想嘛,什么计算机啦,材料啦,想了好多好多,就是觉得没有一个合适的,就没说出来。”奶奶说:“不行不行,你说的这些专业可不行,都过

10、时了,那是我教书时的热门专业。”爸爸也点头说:“妈说得对,这些专业太古董了,我有好多同学都学过这些专业,大部分都分配在企业了,现在企业不好干,多半人都下岗了。”突然,奶奶拍了一下脑门说:“有了!”爸爸妈妈一激灵,异口同声地问:“妈,你想到什么专业了?”奶奶说:“孩子姥爷不是在市劳动局人事科待过一段时间吗?他肯定比我们清楚什么专业最能找好工作。”爸爸也拍了一下脑门说:“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英子,快,快给你爸打电话。”姥爷在电话那头儿说:“我也在揣摩这事呢,正想给你们打电话问问,你们觉得什么专业合适,能让小辉有个好的前途?”接着,姥爷说:“我想了好几天,觉得学医不错。现在的人条件好了,容易得病,

11、医生的社会地位挺高的,待遇也很好,平常除了工资还会有别的收入,而且最不怕下岗,不知道你们觉得如何?”奶奶突然像开了窍,大声说:“你说我真是老糊涂了,怎么把这个专业给忘了呢!医生好呀,我记得老伴儿住院时,我恨不得跪下来求医生给我老伴儿治病,那时要是医生说能治好病,让我砸锅卖铁我都愿意。”爸爸也笑了:“好专业,那就学医了。”妈妈此时才想起什么,看了一眼正抱着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的儿子,招呼道:“宝贝儿子,快过来,听听你姥爷跟你说说什么专业好。”儿子不耐烦地说:“我都这么大了,有自己的理想,你们就不用再为我瞎操心了,我自己选专业。吵吵闹闹的,真是烦死人了。”奶奶责怪他说:“你太小,只凭感觉,没经验,以后

12、会吃亏的,还是听姥爷的。”爸爸妈妈又异口同声地说:“奶奶说得对。”儿子烦躁地冲他们喊:“我谁的也不听,我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我要学医。”三人听到这里,你看我,我看你,大眼儿瞪小眼儿,突然齐声哈哈大笑起来。电话挂断后,三人一起向孩子扑过来。奶奶激动地说:“没想到我的宝贝孙子比我们还有主见。”爸爸也激动地说:“我的宝贝儿子就是我的宝贝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太棒了。”妈妈更是激动,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最后问道:“儿子,你是怎么想到学医的,你这么小也没见过世面,怎么会想到当医生能有那么多好处,会有个好的未来呢?”儿子瞅了瞅神经质的三个人,从口里飞出一句话:“我只知道医生能治病救人。”然后起身回到自己

13、的卧室,“咣当”一声关上了门。1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奶奶、姥爷、爸爸、妈妈、儿子五个人的意见一致,都主张学医。一家人如此自然地想到了一起,可谓心有灵犀,英雄所见略同。B. 姥爷水平最高,他想到了当医生的许多优点。经他提醒,全家的其他三个大人才恍然大悟。可见人生的阅历和所见识过的世面对填报志愿至关重要。C. 得知儿子要学医,向儿子“扑”过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全家大人填志愿意见一致时的成就感、喜悦感,有讽刺意味。D. “烦躁地冲他们喊”“瞅了瞅神经质的三个人”“咣当一声关上了门”,这些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儿子不耐烦的脾气,无法理解家长的苦心。

14、E. 本文主要采用人物之间的相互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而较少采用叙述性的文字介绍,这使得小说的矛盾冲突更加集中,表现的主旨更紧凑有力。17. 小说中四个大人组成的群体形象有怎样的共同性格特征?请举例简要分析。18. 关于这篇小说的主旨倾向,有人说侧重于“贬”,也有人说侧重于“褒”。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谈谈你的个人见解。参考答案:16. CE 17. 庸俗势利(功利性强)。爸爸说以后得有社会地位才行,才能让人看得起,这是贪图地位;妈妈说光有社会地位还不行,最主要的是得有钱,这是贪图钱财;奶奶说能攀上什么局长、市长家的女儿,这是贪图地位和金钱;姥爷说医生的社会地位高、待遇好、最不怕下岗,这是趋利。自私

15、狭隘。父母、奶奶、姥爷都是从个人、家庭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的方面充斥着大人自私自利的狭隘思想。 18. 示例一:侧重于“褒”。小说有贬也有褒,但贬是为了扬褒,即通过家里的四个大人的言谈举止,表现他们的追逐地位、名利,趋炎附势,用来衬托儿子的单纯却崇高的思想境界,歌颂新时代青年的远大理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示例二:侧重于“贬”。小说有褒也有贬,但主要是为了贬,通过填志愿这件事来批评一群成人的思想意识,批评他们的庸俗、势利、狭隘,揭示出社会需要摈弃功利思想,不能以此来污染青年一代。16.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

16、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A项,“可谓心有灵犀,英雄所见略同”分析错误,虽然都想学医,但儿子与长辈们的出发点不同,不能用这句话概括。“很自然地”也属无中生有。B项,不合文意,“水平最高”无据。“人生的阅历和所见识过的世面对填报志愿至关重要”的推测也不当。D项,概括有失偏颇,“不耐烦的脾气,无法理解家长的苦心”不正确。有脾气不好的一面,但主要是表现儿子有自己的主见,反对大人们对自己的“不放手”,从而更好地衬托出填报志的动机和出发点的差异。)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17、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17.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中四个大人组成的群体形象有怎样的共同性格特征?请举例简要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通读全文,找到描写有关四个大人组成的群体的语句或段落,结合小说的情节举例简要分析他们的共同性格特点。小说采用语言描写塑造四个大人组成的群体形象。爸爸说:

18、“一个男孩子,以后得有社会地位才行,才能让人看得起,所以我们首先要选对专业,其次才是学校。”妈妈说:“光有社会地位还不行,最主要的是得有钱,最好选的这个专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这个工作除了工资还能挣外快,守着死工资会生活得很憋屈。”奶奶说:“对对对,儿媳说得对,社会地位高,挣钱也多,那我的宝贝孙子就能找个好媳妇,说不定还能攀上什么局长、市长家的女儿呢,到那时,我们家可就风光了。” 姥爷说:“我想了好几天,觉得学医不错。现在的人条件好了,容易得病,医生的社会地位挺高的,待遇也很好,平常除了工资还会有别的收入,而且最不怕下岗,不知道你们觉得如何?”总之,爸爸说以后得有社会地位才行,才能让人看得起,这

19、是贪图地位;妈妈说光有社会地位还不行,最主要的是得有钱,这是贪图钱财;奶奶说能攀上什么局长、市长家的女儿,这是贪图地位和金钱姥爷说医生的社会地位高、待遇好、最不怕下岗,这是趋利。这些生动的语言描写表明他们是一群庸俗势利、自私自利的人。18. 试题分析:题干是“关于这篇小说的主旨倾向,有人说侧重于贬,也有人说侧重于褒。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谈谈你的个人见解。”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道题考的是对小说主旨的探究。探究小说的主旨,要结合小说的情节,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可以回答主旨侧重于“褒”,也可以回答主旨侧重于“贬”。不管是“褒”还是“贬”,有贬也有褒,其理由都要

20、围绕“报志愿”这件中心事件,从家里的四个大人的言谈举止来分析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的思想对下一代的影响来回答该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化自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超生物性、超自然性、超现实性的文化生命机能,是人类社会实践在个体生命内部建构的高级文化结构,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和文化创造性的具体表现。从大的方面看,中国学人最关注的一直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与客观环境,并由此形成了“物质在前,精神在后”的客观语境。但在某种意义上,“物质在前,精神在后”的思维定势在当下不仅相当流行,而且已成为影响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深层病症,很多虚假的学术问题与错误判断正是由此而生。就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而言,

21、在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与外部环境解决以后,主体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正在变得更加重要。而对文化发展主体因素与语境的忽视与无知,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当代文化思考和建设出现过多混乱与闹剧的根源。要想深入探讨中国文化发展问题,首先要做的是进行“从客观到主体”的语境调整。中国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同时也需要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特殊结构或达到相当的发展水平。对于文化自信这种文化生命机能也是如此。自近现代以来,人们普遍将中国文化自信的衰落归结为物质条件或社会制度等“硬件”方面的问题,这是形成文化发展客观语境或经济决定论的重要原因。而从主体语境开始则意味着,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主体条件,才能理解或完成中

22、华文化自信的当代建构。由此可知,主体语境构成了文化自信的研究、阐释与现实重建的深层理论框架。在主体语境中,文化自信的消长取决于其作为文化生命机能的性质与存在方式。在逻辑分析上,主体可细分出知识、伦理与审美三种文化生命机能。但正如康德说审美机能在人类身上“总是很薄弱的”,真正影响主体文化生命的建构与实践的是知识与伦理机能。知识与伦理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内在条件,也是文化自信发生和消长最重要的主体基础。在考察中华文化自信的历史流变时,不难发现一种相当普遍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在面临国家、种族与文化兴亡的紧要关头,中华民族很容易通过文化认同和召唤生发出排山倒海般巨大的精神力量,这在历史上是屡试不爽的。

23、但另一方面,这种巨大的主体力量与激情又不够坚实或不能长久持有,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很容易被腐蚀或自我糜烂掉。由此可知,尽管影响文化自信的原因很多,但缺乏一个坚实可靠的理性主体基础,无疑是中华文化自信不能长久或容易腐烂变质的重要原因。(摘编自刘士林中华文化自信的主体考量与阐释)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化自信与个体生命或主观能动性具有高度相关性,其建构的主体语境很重要。B. 中国学人过重关注物质条件,以致出现了文化研究的诸多虚假问题与错误判断。C. 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与环境等物质条件,但更依赖主体素质与能力的发展水平。D. 由于中华文化自信缺乏知识与伦理的坚实基础,因

24、此其巨大精神力量容易消褪。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先从概念界定出发,为下文的论述提供了坚实的共识基础。B. 文章针对“客观语境”而提出“主体语境”并作出了有关阐述。C. 文章能够结合中华文化的矛盾现象来论证主体语境的建构价值。D. 文章在批判问题的基础之上,具体论证了主体语境的建构路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物质在前,精神在后”的客观语境容易导致文化研究中的“经济决定论”。B. 要进行“从客观到主体”的语境调整,必然要求深入地研究主体建构的问题。C. 在文化自信的主体语境实践中,重点应该抓住知识和伦理两种文化生命机能。D. 文化自信受

25、多种因素影响,要在物质条件成熟后,更加重视主体语境的建构。参考答案:1. C 2. D 3. D【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但更依赖主体素质与能力的发展水平”错误。综合原文“在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与外部环境解决以后,主体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正在变得更加重要”“中国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同时也需要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特殊结构或达到相当的发展水平”等信息可知,“更依赖”的表

26、述不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27、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具体论证了主体语境的建构路径”错误。结合“而从主体语境开始则意味着,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主体条件,才能理解或完成中华文化自信的当代建构。由此可知,主体语境构成了文化自信的研究、阐释与现实重建的深层理论框架”“在主体语境中知识与伦理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内在条件,也是文化自信发生和消长最重要的主体基础”分析可知,文章在理论上提出了主体语境的建构方向,并没有作具体论证。故选D。【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

28、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项,“文化自信受多种因素影响,要在物质条件成熟后,更加重视主体语境的建构”篡改文意。原文说“就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而言,在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与外部环境解决以后,主体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正在变得更加重要”,这是“就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而言”,不能泛化为一般的文化自信发展要求。故选D。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

29、“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才能使老百姓脱离贫困与饥饿的窘况。B避免过于苛暴的措施,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C按照时令来役使百姓,老百姓就会服从君王的统治。D君王不应搜括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富足。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答: 3、翻译以下两个句子。 盍彻乎? 既庶矣,又

30、何加焉? 参考答案:1、C(材料中并未体现)2、养民富民是儒家极力主张的政策,并且强调在养民富民的基础上“教民”。3、为什么不实行十成抽一的税制?(“盍”占1分,“彻”占1分) 人口已经够多了,又该做些什么呢?(“既庶”占1分,“加”占1分)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选择每题3分,翻译题6分,共18分)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

31、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

32、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房舍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D.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方其破荆州,下

33、江陵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到后洞“游历艰难”的一组是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A. B. C. D. 1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A. 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B. 文章指出探求只要尽了志与力,即使不能到达险远、非常之境,也没有什么可悔的。C. 作者赞美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旨在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D. 平坦和近旁处,游览的人就

34、会多;比喻如此去治学,其学问当然就难有深度和广度。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分)译文: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译文:参考答案:10.C/舍:筑舍定居。11.A/以:均作连词,表因果,因为。B而:均作连词,上句表因果,因而;下句表修饰,可不译。C其:上句语气助词,不译;下句代词,他。D于:介词,上句表条件,在。下句表结果,到。12.B/写前洞;写“我”还有力量游历,火把还足够照明;写华山洞命名的原因。13.C/文章没有直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14.探询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历的人也不能穷尽。(问

35、、深、穷、)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因而不能穷尽游洞的快乐。(亦、随、极)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人。童稚不戏弄。父高称曰:“吾儿云间鹤,其兴吾门乎!”亲丧,哀毁如成人,有致赙者,悉辞之。服除,游太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调开化令,有政声,召赴都堂审察,时宰不悦,处以监当,改秩,知平江府常熟县。朱勔父冲倚势暴横,光械治其家僮。冲怒,风部使者移令吴江,光不为屈。改京东西学事司管勾文字。建炎三年,车驾自临安移跸建康,除知宣州。光以宣密迩行都,乃缮城池,聚兵粮,籍六邑之民,保伍相比,谓之义社。择其健武者,统以土豪,得保甲万余,号“精拣军”。又栅险要二十三所谨戍之,厘城止为

36、十地分,分巡内外,昼则自便,夜则守城,有警则战。事闻,授管内安抚,许便宜从事,进直龙图阁。溃将邵青自真州拥舟数百艘,剽当涂、芜湖两邑间,光招谕之,遗米二千斛。青喜,谓使者曰:“我官军也,所过皆以盗贼见遇,独李公不疑我。”于是秋毫无犯。他日,舟过繁昌,或绐之曰:“宣境也。”乃掠北岸而去。时秦桧初定和议,将揭榜,欲籍光名镇压。上意不欲用光,桧言:“光有人望,若同押榜,浮议自息。”遂用之。同郡杨炜上光书,责以附时相取尊官,堕黠虏奸计,隳平时大节。光本意谓但可因和而为自治之计。既而桧议彻淮南守备,夺诸将兵权,光极言戎狄狼子野心,和不可恃,备不可彻。桧恶之。桧以亲党郑亿年为资政殿学士,光于榻前面折之,又

37、与桧语难上前,因曰:“观桧之意,是欲壅蔽陛下耳目,盗弄国权,怀奸误国,不可不察。”桧大怒。明日,光丐去。高宗曰:“卿昨面叱秦桧,举措如古人。朕退而叹息,方寄卿以腹心,何乃引去?”光曰:“臣与宰相争论,不可留。”章九上,乃除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改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十一年冬,中丞万俟禼论光阴怀怨望,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藤州安置。越四年,移琼州。居琼州八年,仲子孟坚坐陆升之诬以私撰国史,狱成;吕愿中又告光与胡铨诗赋倡和,讥讪朝政,移昌化军。论文考史,怡然自适。年逾八十,笔力精健。又三年,始以郊恩,复左朝奉大夫,任便居住。至江州而卒。孝宗即位,复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二)4

3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便宜从事 便宜:因利乘便,见机行事B.光于榻前面折之 面折:告发C.是欲壅蔽陛下耳目 壅蔽:堵塞蒙蔽D.中丞万俟禼论光阴怀怨望 怨望:怨恨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秩”,指的是变更官吏的职位或品级,多指提升。其中“秩”是指古代官吏的俸禄。B.“进直”,指的是官员因为业绩突出,被直接提拔调任,一般限于有特殊贡献的官员。C.“授”“除”,这两个词都与官职的调动变迁有关,均可理解为“授于官职”。D.“赐谥”,大臣死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称号。李光被授予的谥号为“庄简”。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

39、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光不畏强暴。朱冲倚仗权势横行霸道,李光捆绑了朱冲的家僮治罪,朱冲暗示讽劝相关部门改调李光,李光也不屈服。B.李光为人正直。秦桧任命亲党为资政学士,李光在皇上面前与秦桧争辩,认为秦桧心怀不轨,贻误国家。C.李光深得皇上的信任。皇上许他便宜从事;在他当面呵斥秦桧后,皇上想把他当作自己的心腹。D.李光也遭人忌妒。同郡人杨炜就指责他攀附权相,毁掉了自己的节气;御史中丞万俟禼也指责过他。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我官军也,所过皆以盗贼见遇,独李公不疑我。(2)明日,光丐去。高宗曰:“卿昨面叱秦桧,举措如古人。”参考答案:1.B(B项谈的是专

40、制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关系而非孔孟之道的关系)2.D(古代贤君良臣面临各种情形时的行为举止是道统的具体体现,而非“就是”)3.D(A儒家也是专制主义的思想根源,不是“主要的”,从结尾“纯粹“一词也可体味出来;B人君行动不当,并不是引起五行变化和四季失常的唯一原因;C“有一点威慑性”,故“决定性作用”不正确。)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面是一位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

41、十分欣慰。参考答案:(1)“光临”改为“回到”。(2)“至今健在”删去,改为“精神矍铄”。(3)“高足”改为“学生”。(4)“欣慰”改为“高兴”。【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具体说,就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同某个或某些有关系的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合乎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关系的要求。是运用语言的一项重要要求。语言的运用受“语境”的制约。“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

42、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光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至今健在”暗含比较之意,暗示很多类似的人不在了。此处不合语境,不得体。“高足”是敬称,称别人的写生,不能称自己或自己的学生。“欣慰”,喜欢而心安。一般用在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的心理状态。用于“我们”对老师不恰当。8.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研究人员成功地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人造血管,这将可能带来一次医学上的变革。3D打印制造血管的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打印材料,同时,这对现有的3D打印技术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技术还可以用于制造多种人体其它组织或器官,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这种材料可以使血管表面分布许多微孔而且也拥有适合于3D打印的可加工特性拥有与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