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西省晋城市城南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28136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城市城南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西省晋城市城南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西省晋城市城南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西省晋城市城南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西省晋城市城南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西省晋城市城南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椭圆形的肖像【美】爱伦坡我受了重伤,我的随从不忍心让我在外面过夜,就领我闯进了一座城堡。这是座耸立在亚平宁山区多年的阴森而雄壮的城堡,绝不亚于拉德克利夫夫人在她的小说中所幻想的那种城堡。从各种迹象来看,城堡的主人离去的时间不会太久。我们主仆两人在一间最小、陈设最美的屋子里住下来。它位于这座城堡边上的一个塔楼里。看得出室内原来的装饰十分富丽,但现在已破旧不堪了。四壁悬挂着花毯和各种各样的战利品,此外还挂着许多惟妙惟肖的现代绘画,画框都是带金色花纹的,连墙角都

2、挂着画。也许是伤势过重,我的神志不甚清醒,只是呆呆地望着这些画出神。这时天色已晚,我吩咐彼德罗把百叶窗全都关上,把屋里的蜡烛统统点亮,然后拉开床前的黑天鹅绒帷幔。这样,即使我不能入睡,至少也可以安静地欣赏一番这些画,也可以读一读枕头上放着的一本小书,那是对这些画进行解释和评价的书。我拿着书,一一对着画欣赏起来。不知不觉已至半夜,烛台的位置离我很远,我又不忍心唤醒酣睡的随从,费了好大力气才将烛台端在手中,以便照亮手中的这本书。烛台上插着好多支蜡烛,交织的烛光照在了室内的一个壁龛上,原先这个壁龛被一根柱子遮住了。此时我转过身来才发现刚才根本没有注意到的一幅画,画的是一个妙龄少女。我朝画匆匆地瞥了一

3、眼,就闭上了眼睛。连我自己都不理解为什么我会这样。稍后,我寻思一下,我之所以闭上眼睛是为了能平静地思考一下是否视觉欺骗了我,也是为了能定睛看个清楚。片刻之后,我便睁开眼睛仔细端详起这幅画来。我已经看得很清楚,再也不用怀疑什么了。烛光把画面照得通亮,刚才那种恍惚的幻觉已经荡然无存了,我的神志也变得十分清醒。正如我开始所见,画上是一个少女。只画了头部和双肩,用的是半身晕映画像法,和萨利的头像画法很接近。双膀、胸脯、明亮的头发和画面背景协调地融为一体。画框是椭圆形的,还镀了金,作为一件艺术品,这幅画真令人赞叹不已。但是,不论是作品的高超艺术,还是画中人的美色艳姿,都不至于这样突如其来地打动我的心弦。

4、不管我怎样神志不清,总不会把画中人当成现实活动中的人。我半坐半倚,一边认真地思考着,一边还是紧紧地盯着画像。就这样,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我逐渐领会到了这幅画的构思、画法、画框的特色以及其中的奥秘,于是我把烛台放回原来的地方,然后仰面躺在床上。是的,是画中人的神情逼真生动的魅力,才使我初见这幅画时心情十分激动,由于躺在床上看不到画像,于是我拿起那本评述这些绘画及指明出处的书来。翻到标明“椭圆形的肖像”的那一页,看到了如下一段文字枯涩、词句含蓄的说明:“她是个绝代佳人,无忧无虑地过着日子。当她与画家一见钟情、结为夫妻之后,命运开始变化。画家勤奋好学、严肃矜持、酷爱艺术。她天真活泼、美丽可爱。她热爱一

5、切,心里只恨被她视为情敌的艺术,她恨那些调色板、画笔等,因为令人生烦的画具夺走了他对她的爱。当她听说画家要给她画像的时候,又气又怕。但她天性温柔恭顺,为了丈夫她还是在塔楼顶上一间幽暗的小屋里一连坐了几个星期,那里仅有一缕光线从头顶照射到画布上。画家的心全部沉浸在他的作品中,已经忘却了世间除此之外的一切,因此他也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摧残了新娘的心。她毫无怨言,始终如一地展现着笑容,因为她开始理解这位享有盛名的画家的甘苦和如醉如痴的乐趣,是艺术的感召力使他夜以继日地专心绘画,她心里像一团火似的爱着他,可身体却日见憔悴。大凡见过这幅画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皆认为它是一个奇迹。从画面上不仅可以看出画家

6、精湛的技能,而且也可以看出他对妻子挚爱的深度。当他的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他的专心致志也到了发狂的程度,他不准许任何人进入塔楼,只顾两眼盯着画布,根本不理睬妻子的容貌。他甚至已经忘记了画布上涂抹的色彩来自妻子的朱颜。几个星期以后,除了嘴唇和眼睛尚未着色以外,其他部分都画好了。这时画家妻子的精神又突然地振作起来,于是,嘴唇和眼睛也画好了。待画稿完成后,画家站在自己用心血创作的画像前,一时看得出了神,过了一会儿,他不禁自言自语道:简直像活的一样!说完他猛地转过头去看妻子,她已经死了!”(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因伤势过重,当“我”被随从领到城堡塔

7、楼里的那间小屋时,“我”已经神志不清了,但墙上的绘画吸引着“我”,使“我”不能入睡。B.文章第五段中的“赞叹不已”“打动我的心弦”等心理刻画,从侧面衬托了肖像艺术水准之高,也为画作的作者和画中人的身份设置了悬念。C.画家的妻子虽然不喜欢艺术,却因为爱嫁给了画家,更因为爱为画家做模特,理解他对艺术的痴迷,甚至为了画家的创作献上了自己的生命。D.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留下了许多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在为画家妻子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发问:画家后来怎么样了?E.这篇小说语言平实,叙事舒缓,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但这个由古堡中的一幅画引出的画家与妻子的忠贞爱情故事格外让人难忘。(2)第一

8、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3)故事中的画家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分点概括。(4)有人说表现爱情美的文学作品,以悲剧收场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也有人说“大团圆”的结局更易于被人接受,更有感染力。联系本文和你熟知的文学作品,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BD(2)交代“我”来到城堡的原因,引起后文的故事情节;介绍“我”进入城堡时的状况是神志不甚清醒的,与下文“我”看到椭圆形的肖像时的反应形成强烈对比;写出了房间装饰的富丽,四壁挂着许多现代绘画,为下文椭圆形的肖像画的出现做铺垫;写出枕头上放着一本对画作进行解释和评价的小书,为下文讲诉画家和他的妻子的故事作铺垫。(答出三点即可)(3)勤奋好学、

9、严肃矜持,工作起来就全身心投入;对绘画有着超乎寻常的痴迷与执着,画技高超;深爱妻子,但对艺术的爱超过了对妻子的爱。(4)示例一:以悲剧收场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本文讲诉了画家和他的妻子的爱情故事,虽以悲剧收场,但画家的妻子为爱情而放弃自我,甚至能牺牲自己的生命,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也深深震撼了“我”,打动了我们。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为爱双双殒命,结尾让人悲叹,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爱情故事得以世界闻名,为人铭记。示例二:“大团圆”的结局更有感染力。本文中,画家和他的妻子一见钟情,本应是甜蜜的。但妻子对画家的付出却没有得到回应,最终以悲剧收场。画家对妻子的忽视让人不敢相信爱情,文章

10、并不能表现爱情之美。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家人把他们合葬在一起,后来他们坟上的树紧紧地合抱在一起,这一“大团圆”结局使“凄美”的爱情故事有了更深的现实批判意义。(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并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墙上的画吸引着我,使我不能入睡”理解错误,原文是说“我的神志不甚清醒,只是呆呆地望着这些画出神”,“我”刚开始并没有被画吸引,只是打算“即使我不能入睡,至少也可以安静地欣赏一番这些画”;C项,“更因为爱为画家做模特,理解他对艺术的痴迷”理解错误,原文是说“她热爱一切,心里只恨被她视为情敌的艺术因为令人生烦的画具夺走了他对她的爱”;E项,“画家与妻子的

11、忠贞爱情故事”理解错误,妻子对画家是忠贞的爱,但画家热爱的只是艺术。(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开头段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内容上一般是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突显作品主题等;结构方面一般是引起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后照应等。本文第一段从内容上看交代进城堡的原因,推动情节发展;从结构上,可抓住一些细节描写,体现为下文的铺垫或照应作用,如“我”的状态、房间的装饰、枕头上的小书等。(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本文对于画家的形象描述集中在最后一段,主要通过那本评述绘画及说明出处的书来表现画家形象的。“画家勤奋好学、严肃矜持、酷爱艺术”是对他的整体评价,其中“酷爱艺术”

12、是核心,另外,主要叙述了他为妻子画像的事件,这一事件体现他深层的性格特征深爱妻子,但对妻子的爱不及对艺术的爱。(4)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是探究题,答案开放,但要言之成理,答题时应先明确观点,再阐述理由,理由要根据题目要求“联系本文和熟知的文学作品”。如果赞同“以悲剧收场”,就具体分析本文以悲剧收场带给我们的震撼,然后联系一部文学作品做类似分析;如果赞同“大团圆”,就具体分析本文结尾的缺陷,对小说意蕴的影响,然后联系“大团圆”的文学作品分析其积极意义。2.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斗漆高巧林四乡八村的人都知道,锦溪镇上的老王漆匠手艺好,人品佳,所以,油漆活一茬

13、接一茬,从来没个空闲日。那一回,老王应邀去镇上一户正筹备嫁妆的大户人家干活。可是才走进后宅工坊,就听到有人嚷嚷:“不行,不行,他的手艺都老掉牙了。”老王回头一看,嚷嚷的人是一位年轻男子。老王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客客气气地说:“老朽愚钝手拙,请多多赐教。”年轻人趾高气扬地说:“免谈赐教,只是我沈某人也想在此混口饭吃。”老王明白了,当即收拾起工具和漆料,准备谦让着离开。东家不许。理由是,哪能轻信一位素昧平生、狂妄自大的年轻人?年轻人睨着狡黠的眼神说:“请东家允许,让我和老王各漆一件家具,比试一下手艺,如何?”东家不知怎样回答是好。老王再也沉不住气了,大声道:“老夫奉陪!”工坊里的气氛骤然凝重起

14、来。公平起见,两人各漆一只同样木质、同样尺寸、同样款式的马桶。两天后,年轻人和老王先后亮出各自的作品。 只是没料,年轻人漆下的马桶特别光彩鲜亮,包括暗红色的荸荠色面漆和黄灿灿的金粉勾描。东家及其家人哑巴似的,缄着嘴,愣着眼。年轻人喜形于色,趁机炫耀,说自己的漆艺如何鲜艳亮丽而无刺目之嫌;如何平整溜滑而无腻子之痕;如何光洁如镜而无挂漆之丑;如何牢固硬朗而无磨损之憾。沉默已久的老王阔步上前,淡淡一笑,厉声说:“年轻人过于张扬了。”接着,信手提起那个特别光彩鲜亮的马桶,一边细细察看,一边当众评点面漆底下所批腻子掺水太多,这样,固然便于批刮与打磨,但年月久了,未免因面漆老化而疏松脱落;所用油漆添加桐油

15、过量,这样固然易于脱水干爽,但也势必增加漆层皲裂的可能性;更要不得的是,这位年轻人性急情躁而缺乏耐心,所以,整个工序有违“七分打底三分面”、“涂漆宜薄不宜厚,打磨百遍不嫌多”等至理行话.东家走到老王跟前,指着年轻人的作品,轻轻地问:“居然如此,那为何那个马桶特别光彩鲜亮?”老王坦言,长期以来,自己使用的是“土漆”,也就是,从漆树上割下漆液,然而,通过风吹日晒加以脱水,再添加少许桐油,使之涂到家具木器上后容易干爽。而如今,改用化学混合物新漆了,老夫也就说不上个子丑寅卯,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此番自己使用的是色调沉稳的暗光漆,而年轻人使用的则是观感强烈的亮光漆。周遭一片肃静。不过,年轻人非但没有半

16、点服输,还针锋相对地想了又一个点子用同样的油漆再比试一下。老王从容应答,奉陪到底!又过两天后,两只同样木质、同样尺寸、同样款式、同样刷上暗光漆的脚盆如期新鲜“出炉”。东家及其家人围上前来一看,禁不住夸奖,不愧是老漆匠的作品,淡雅,幽亮,精致,耐看。不知什么时候,年轻人不见了。老王心一软,立马对东家说:“叫他别走,这活让他干。”年轻人幽灵似的,带着怒气旋即返回。尤为可怕的是,年轻人正胡乱地挥动一个啦啦啦燃烧着的火把。“有人放火啦”东家恳求说:“年轻人,别胡来,有话好好说!”年轻人置若罔闻,只顾将火把触向两只紧挨着的脚盆。结果呢,左边那只火焰升腾而化为灰烬,右边那只只是留下一丝丝淡墨似的烟痕。年轻

17、人带着得意的狂笑,捧起右边那只完好无损的脚盆,摆出反败为胜的姿态,嚷嚷道:“这下你们看明白了吧,到底谁的漆艺高明?”这是为何?莫非遇到魔术师了?东家及其家人大为惶惑。老王默默地掏出腰包,赔偿那一只脚盆的钱,然后,重新收拾起工具和漆料,悄悄地离开工坊。有人告诉老王,眼下市场上有一种油漆,可以防火的。但最后,老王还是欣慰的一天,那位年轻人特意找到老王,频频磕头连声谢罪后,郑重提出,要拜老王为师。(选自金故事2017年第9期)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中两次斗漆都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使得整个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让人物形象在其中得以较好地展现。B. 小说

18、在整体语言上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C. 小说的描写手法运用娴熟自如,其中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给人的印象尤为突出。D. 作者对东家及家人虽着墨不多,但他们的表现却不可缺少,作者旨在通过这种侧面描写,间接地交代斗漆的结果。5. 漆匠老王的手艺好、人品佳,这些特点在小说中具体是如何表现的?6. 小说的结尾非常有特点,试结合文本作简要说明。参考答案:4. B 5. (1)当年轻人自得地夸耀自己漆器的光鲜亮丽之时,老王则详细地解说漆匠的工艺。(2)当年轻人说“混口饭吃”的时候,老王并不争论,而是主动“谦让离开”。(3)老王为人坦诚,坦言对新材料不甚了解。(4)当年轻人用火把

19、将脚盆毁坏之后,老王不多辩解,默默赔偿。(5)当与老王斗漆的年轻人前来拜师,老王不计前嫌,反而深感欣慰。 6. 小说结尾年轻人前来向老漆匠拜师,出乎意料,但属情理之中,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1)情节上:文中叙述了两次斗漆,老漆匠证明了他的技艺高于年轻人,因此文末拜师属于情理之中。(2)形象上:一方面老漆匠的人品决定了其传授手艺的意愿,而另一方面年轻人不服输,有学习提升的动机。(3)主题上:虽然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传统技艺仍然是工匠精神的根本。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B项,错在“散发出浓

20、郁的乡土气息。”小说语言虽极具韵味,但并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5. 试题分析:题干是“漆匠老王的手艺好、人品佳,这些特点在小说中

21、具体是如何表现的”。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认真阅读小说,梳理小说的情节,找出有关漆匠老王的手艺好、人品佳这些特点的句子或段落,结合小说的相关的情节分析。第一次比试后,当年轻人自得地夸耀自己漆器的光鲜亮丽之时,第16节中漆匠老王“当众评点面漆底下所批腻子掺水太多,这样,固然便于批刮与打磨,但年月久了,未免因面漆老化而疏松脱落;所用油漆添加桐油过量,这样固然易于脱水干爽,但也势必增加漆层皲裂的可能性;更要不得的是,这位年轻人性急情躁而缺乏耐心,所以,整个工序有违七分打底三分面、涂漆宜薄不宜厚,打磨百遍不嫌多等至理行话”。还有第18节,“老王坦言,长期以来,自己

22、使用的是土漆,也就是,从漆树上割下漆液,然而,通过风吹日晒加以脱水,再添加少许桐油,使之涂到家具木器上后容易干爽。此番自己使用的是色调沉稳的暗光漆,而年轻人使用的则是观感强烈的亮光漆。”这两节文字老王详细地解说漆匠的工艺,表明他“手艺好”,为人坦诚。当年轻人叫嚷老王手艺老旧时,第7节中老王“当即收拾起工具和漆料,准备谦让着离开。”第二次比试完老王“叫他别走,这活让他干。”老王不多辩解,默默赔偿被年轻人用火毁坏的脚盆。当与老王斗漆的年轻人前来拜师,老王不计前嫌,反而深感欣慰。这些都表明了漆匠老王的“人品佳”。 6.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的结尾非常有特点,试结合文本作简要说明。”本题考查分析作品

23、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结尾属于情节的范畴,要回答结尾的特点,离不开小说情节自身的作用,此外,还要从人物形象塑造,主题的揭示等方面回答。该小说的结尾是“但最后,老王还是欣慰的一天,那位年轻人特意找到老王,频频磕头连声谢罪后,郑重提出,要拜老王为师。”采用的是欧亨利式结尾,出乎意料,但属情理之中。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叙说了两次斗漆,两次都是老漆匠胜出,所以结尾年轻人拜师属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看前文年轻人的张扬,从同行是冤家的角度,结尾的设计又属于意料之外。在人物塑造方面,年轻人前来向拜师一事也说明老漆匠技高一筹,技术好;不计前嫌,人品。在主题的揭示上:时代在不断进步,新科技还应继承传统技艺,掌握传统技艺

24、仍然是工匠精神的根本。点睛: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首先要了解小说结尾的方式。文章的结尾主要有“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直接点明主旨”“急转直下”“环境渲染”等方式,作用分别“结构严谨、悬念丛生”,“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中心突出”“富有戏剧性”等,还要结合小说中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一24题。饮一口汨罗江熊召政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

25、茶更酽。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

26、,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 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惟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

27、,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路;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

28、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的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

29、了,而渔翁仍在。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及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21结合文意,概括“汨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含义不得超过15个字)(4分) 22从全文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分) 23“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4分) 24下列对这篇

30、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作者认为,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已经流了两千多年,浑黄而不清澈,因此,它的味道是苦涩的。B在作者朋友眼中,诗人的追求是崇高的,但行为是怪异的,所以他们是“圣徒”与“疯子”的矛盾集合体。C文中“禅家公案”一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D“嵇康的汨罗江”一段,作者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语势增强。E作者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但虑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而决定躲进书斋,做一个明哲保身的人。参考答案:21、忧国忧民者的精神寄托;忧国忧民者苦难的象征;屈原殉国之处。22、愤世嫉俗(愤怒)、惆怅、索然(

31、失望)23、寓意指只关注眼前物质利益的人; 指明哲保身的遁世者。作用:与愤世嫉俗的屈原形成对比,以凸显屈原的高尚,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感慨。24、A、E(A、汨罗江水的味道是苦涩的并不仅是因为江水“浑黄而不清澈”,更是因为它包含了屈原“愤世嫉俗的味道”。E、“因而决定”错了。作者结尾说“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只是牢骚话。注意文中的“说不定”。)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每小题2分)范雎者,魏人也。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须贾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以告魏相魏齐。魏齐

32、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后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张禄。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王稽知范雎贤,过载范雎入秦。秦相穰候车骑从西来。范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即别去。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于是范雎下车走。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卒听范雎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后二岁,拔邢丘。范雎

33、日益亲,因请间说曰:“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昭王闻之大惧,于是逐穰侯于关外,拜范雎为相。秦封范雎以应,号为应侯。魏使须贾于秦。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须贾归,以告魏齐。魏齐恐,亡走赵。范雎既相,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内臣于函谷关。今臣官至于相,王稽之官尚止于谒者,非其内臣之意也。”昭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戹者。一

34、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秦昭王欲为范雎必报其仇。赵孝成王卒取魏齐头予秦。后五年,昭王用应侯谋,大破赵于长平。已而与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杀之。任郑安平,使击赵。郑安平为赵所围,以兵二万人降赵。应侯席槀请罪。后二岁,王稽为河东守,与诸侯通,坐法诛。而应侯日益以不怿。(节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注】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原为楚国人,秦昭襄王之舅,宣太后异父同母的大弟,凭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独揽大权,后来四次任丞相,因食邑在穰(今河南省邓州市),号为“穰侯”;莝:cu,铡碎的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阴事:隐秘的事情,机密。 B雎详死 详死:感觉(自

35、己)快要死了。 C范雎大供具 供具:摆设酒食。 D与诸侯通,坐法诛 坐法:犯法判罪。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 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雎忍辱负重,坚韧顽强。他不因遭受困辱而沮丧,能够激励意志以奋发。在魏国被魏相魏齐屈打几乎致死,并不因此而气馁,入秦之后命运有了

36、转机。 B范雎机智过人,行事谨慎。须贾告发,魏齐严刑拷打,他假死逃过一劫;去秦国的路上,秦相穰侯有所怀疑,他藏起来,后来又下车步行,又逃过一劫。 C范雎能言善辩,谋深虑远。因此信威于强秦,在国内打击外戚势力加强王室集权,在国外拓疆开土,为秦国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有一定功绩。 D范雎睚眦必报,任人唯亲。先后逐穰侯,辱须贾,迫魏齐;在白起因与秦王有隔阂而被杀的情况下,荐郑安平任大将,后又荐王稽任河东守,造成恶果。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2)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

37、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参考答案:4B(装死。详,通“佯”,假装)5D(应为“纪传体”)6D(白起不是因与秦王有隔阂而被杀的,而是因与范雎有隔阂、范雎向秦王进言而被杀。)7(1)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不久),穰侯果然来到,慰问王稽,又对王稽说:“您该不会和诸侯的说客一起来吧?这些人没有用处,只扰乱(别人的)国家罢了!(“有倾”,一会儿,不久;“劳”,慰劳,慰问;“得无”,莫不是,该不会,恐怕;“徒”,只;)(2)把诸侯国的使臣全都请来(把诸侯国所有来使请来),与他们坐在堂上,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草豆(草豆掺拌的饲料”),命令两个黥徒(受过墨刑的犯人)在两旁夹着,让他像马一样来吃。(省略“

38、与”的宾语“之”;“坐”,使动;“置莝豆其前”,省略介词“于”,“马”,名词作状语,像马一样;)译文:范雎,是魏国人,侍奉魏国的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出使齐国,范雎跟从前去。齐襄王听说范雎能言善辩,就派人给范雎送去了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之类的礼物。须贾大怒,以为范雎把魏国的机密出卖给齐国,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魏相国魏齐。魏齐叫门人鞭打范雎,打断了他的肋骨,打落了他的牙齿,范雎装死,门人就用草席包住他,丢在厕所里。当时,魏齐正在宴客,宾客们喝醉了酒,轮番在他身上撒尿,故意侮辱他。范雎最后得以逃出来。后来魏齐后悔了,又派人要把他找回来。郑安平得知此消息,就带了范雎一起逃走,躲藏起来,把他的姓名改为张

39、禄。秦昭王派遣使者王稽到魏国。郑安平就在夜里带着张禄来拜见王稽。王稽知道范雎是位贤才,载着范雎进入秦国。秦国之相穰侯车马从西边来。范雎说:“我听说穰侯独揽秦国大权,他讨厌接纳诸侯的说客。我不如暂时躲在车子里。”一会儿,穰侯果然来到,慰问王稽,又对王稽说:“您该不会和诸侯的说客一起来吧?这些人没有用处,只扰乱国家罢了!“随即告别离开。范雎说:“我听说穰侯是个智谋之士,他看出您有所迟疑,刚才怀疑车中有人,却忘记了搜查一下。”于是范雎就跳下车来奔走。走了十多里,穰侯果然派骑兵回来搜查车子,没发现有说客,才作罢。王稽于是与范雎进了咸阳。昭王任命范雎为客卿,谋划军事。最后听从了范雎的谋略,派五大夫绾带兵

40、攻打魏国,拿下了怀邑。两年后,又夺取了邢丘。范雎一天比一天更加被秦王亲近,于是趁昭王在闲暇方便之时进言说:“我在山东时,听说秦国有穰侯,没听说秦国有秦王。既然这样那么大权怎能不倾覆,政令怎能由大王发出呢?我暗自替您担忧,您去世以后,拥有秦国的怕不是您的子孙了。”昭王听了这番话,大感惊惧,于是把穰侯驱逐出关外,任命范雎为相国。秦昭王把应城封给范雎,封号称应侯。魏王派须贾出使秦国。须贾去向范雎辞行,范雎便大摆宴席,把诸侯国的使臣全都请来,与他们坐在堂上,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草豆掺拌的饲料,又命令两个受过墨刑的犯人在两旁夹着,让他像马一样来吃。范雎责令他道:“给我告诉魏王,赶快把魏齐的脑袋送

41、来!不然的话,我就要血洗大梁(魏都城)。”须贾回到魏国,把情况告诉了魏齐,魏齐十分害怕,逃到了赵国。范雎做了秦相国之后,进宫告诉昭王说:“如果没有王稽的忠诚,就不能把我带进函谷关来;现在我的官位已至相国,但是王稽的官位还只是个谒者,这不是他带我来秦国的本意啊。”于是昭王召见王稽,封他做河东太守。范雎又举荐郑安平,昭王便任命郑安平为将军。范雎于是散发家里的财物,用来报答所有那些曾经帮助过他而处境困苦的人。凡是给过他一顿饭吃的小恩小惠他也必定报答,而瞪过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报复的。秦昭王一定要替范雎报此仇,赵王最终取下魏齐的头颅送到秦国。五年后,昭王采取应侯的策略,在长平城大败赵军。不久,范

42、雎和武安君白起有了隔阂,就在昭王面前进谗言,杀了白起,又保荐郑安平,让他率领军队攻打赵国,郑安平被赵军包围,他带领二万人投了赵国。对此应侯跪在草垫上请求惩处治罪。二年后,王稽做河东太守,却与诸侯勾结,犯法被处死。为此,应侯一天比一天不愉快。略5. 阅读祖莹偷读,回答1618题(7分)祖莹,字无珍,范阳遒人也。父亲真,位中书侍郎、矩鹿太守。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同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第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

43、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痤。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以才名拜太学博士。北史祖莹传【注释】遒:qi,遒县。中书:即中书省。官署名。耽书:酷爱读书。耽,迷恋,沉溺。属:写,撰著。才器:才气。及:比得上。严毅:要求严格。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生徒悉集()(2)以才名拜太学博士()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译文: 18本文主要表现了祖莹怎样的特点?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 参考答案:1

44、6(2分)(1)全,都 (2)凭借17(2分)他经常偷偷地在灰中藏着火种,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点燃火种读书,用他的衣服被子遮盖窗户,害怕漏光。18(3分)天资聪慧、读书勤奋。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旬月,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

45、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

46、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后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