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西省萍乡市城厢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1182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萍乡市城厢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西省萍乡市城厢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西省萍乡市城厢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西省萍乡市城厢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西省萍乡市城厢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西省萍乡市城厢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2分)阿宠的春天陈力娇阿宠出生不到半年,就被送到煤井下,从此过上了暗淡无光的日子。阿别很心疼阿宠,每天喂它草料时,都忘不了给它多兑些苞谷。阿别说,阿宠呀,虽说你叫阿宠,可是没人真正宠你呀,你知道你到井下意味着啥吗?就是你到死都得呆在这八百米深处呀。阿宠像能听懂阿别的话,它抬头看了看阿别,不吃了,把头别到了食槽的这一方,眼里含着泪。那根拴在它脖颈的绳子,被它拉得直直的,像个棍儿,支在它和食槽之间,再也弹不回来了。阿别就明白,阿

2、宠是上火了。上火的阿宠,任阿别再喂它什么都不会去吃了。阿别知道了阿宠的脾气,从此不和阿宠说这样败兴的话了,他换了一种语气,像哄孩子一样对阿宠说,阿宠呀,你多幸福呀,有我陪着你,哪里找这样的好事呀,我要能再活十年,到时我们一起走呵,走呵,就不再回来了。阿宠听了这话,果真不再耍脾气了,把它毛茸茸的头贴在阿别怀里,不住地拱动,还伸出舌头,去舔阿别苍老的胸脯。阿宠是一匹雪青马,白色重,青色少,像柔软的青白绸缎,均匀地披在它的身上。由于这一身好辨认的皮毛,它的命运注定在井下一生劳作。但是,阿宠却瞎了。终日不见阳光,阿宠的眼睛就什么也看不到了。阿别劝阿宠道,你别当回事呵,有眼没眼对你一样,你只负责拉车,我

3、为你看路,我不会把你往坏道上领呀。阿宠唯有这一次没听阿别的,它躁动起来,嘶鸣起来。阿别的话音刚落,阿宠一个跳跃挣脱了缰绳,沿着它熟悉的巷道,一路狂奔。阿宠毛了!阿宠不听话了!阿宠为自己的眼瞎痛苦了!矿工们放下手里的活儿,嘻嘻哈哈去追,他们追了一个巷道又一个巷道,阿宠却仿佛和他们赛跑一样,在晕黄的灯光下灵便地时隐时现。其实阿宠的眼睛早在两个月前就模模糊糊了。后面的人继续追着,呼啦啦几十号矿工,都是身强体壮,有井下工作经验的,可是任谁也追不上阿宠,到底是五分钟后,阿宠自己停了下来。阿宠刚停下,矿工们就傻了眼了,在他们刚才干活儿的地方,传来轰隆一声闷响,像海浪拍打礁石,直滚到他们脚下。塌方了!矿工们

4、怔住了,愣愣地盯着战栗不已的阿宠,心哆嗦了。忽然有人大喊,阿宠呀,你如亲爹娘呵,家里还有老小呢,不然这会儿我们就成煤下鬼了!这话是阿别喊出的,阿别老泪纵横,他的话,让巷道里顿时叹息四起。连阿宠在内,五十条生命保住了;但是连阿宠在内,五十条生命也濒临死亡。没有粮食了,没有水了,阿宠也没草料了,更没有苞谷了。可是细心的阿别发现,巷道里有空气,因为他们并没感到窒息,却不知风从哪里来。阿别吩咐矿工们找风源,有了风源就可能找到出口。五个人开始行动了,阿别没让所有人一起行动,他想让大家保存体力,他们在井下还不知要呆多少天呢。有人往外打手机,但是信号不好。阿别就让所有人都把手机关了,节省电源,只留一部精良的

5、随时与外面联络。子夜十分,一个叫阿炯的矿工终于和救援队伍联系上了。外面说,他们正在积极想办法,确定方位,让他们坚持住。这话就是说,活命还很渺茫。大家在巷道里坐了下来,阿宠也趴下了,阿别像守护神一样守护着它。大家心里七上八下。找风源的人一出去就迷路了,到了晚上才摸回来。他们告诉阿别,这是一个老巷道,一时摸不清它通向哪里,如果当时阿宠把他们引向别处,一定会比这好找到出口。阿别一听不高兴了,把头扭过去,不理说话的人,却把阿宠搂得更紧了。夜晚来临,人们相继睡去,可是睡下不久,就都激灵醒来,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一晃,两天过去,救援没有进展,希望像撕破的纸屑,一点点飘落。许多人饿晕了,支撑不住了,已经有人

6、把目光一次次集聚在阿宠身上。阿别明白大家怎样想的,但是那是他拼老命也不会让他们做的。人们理解阿别的心思,没人率先行动,这让阿别很是慰藉。可是到了第五天,人们实在熬不下去了,眼冒金花,奄奄一息。阿别与阿宠商量,他说,阿宠呀,眼睁睁看着这么多人死去吗?阿宠没有回答,它也饿得虚脱了几次,没有力气回应主人的话了。翌日清晨,饥饿如恶魔又一次降临。矿工们只剩下活命的欲望了。有一个人忍无可忍,手握尖刀爬到阿宠身旁,他面目狰狞,满眼贪光,可是他很快发现,不用他再费劲了,阿宠已为他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在一个煤坑边,阿宠的一条腿搭在坑沿上,嘴巴上有粘粘的未干的血痕,显然是阿宠自己咬断了大动脉,血像个小喷泉,汩汩地

7、流淌,热气正温温地袅袅地向上盘旋。那边,阿别的泪,把耳朵都灌满了。(选自天池2010年第7期)(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在阿宠看不见以后,阿别安慰它说要为它看路,而阿宠依然躁动和嘶鸣,说明阿宠已深深陷入失明的恐惧里,不能自拔。B阿别告诉阿宠说它到死都要生活在这暗无天日的井下,阿宠就不吃食了,看得出来它是一匹有灵性的马,对未来很失望,希望尽早结束自己的生命。C阿宠对巷道非常熟悉,当它挣脱了缰绳奔跑的时候,几十个身强体壮、经验丰富的矿工也抓不住它。D“连阿宠在内,五十条生命保住了;但是连阿宠在内,五十条生命也濒临死亡”,既是对此前事件结果的交代,又为

8、后面情节作了铺垫。E作者用口语化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匹雪青马的悲惨遭遇,真实地表现了动物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批判了人类践踏生命的行为。(2)小说中的阿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手法?各有什么作用?(6分)(4)你认为小说中的阿宠有春天吗?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6分)参考答案:(1)D,C。(A项阿宠的躁动和嘶鸣不是因为失明的恐惧,而是预感到了塌方的危险。B项说一匹马对未来很失望,希望尽早结束自己的生命,言过其实。E项 “表现动物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批判了人类践踏生命的行为”表述不准确,主要是批判人性

9、的自私和冷酷)(2)善良有爱心。悉心喂养阿宠;像哄孩子一样安慰阿宠;誓死守护阿宠的的生命。 敏感细心。观察阿宠的表情和动作就知道它上火了;最先明白是阿宠把大家救出困境;被困之后,又是第一个发现巷道里有空气;沉着冷静、临危不乱。被困后没有惊慌,吩咐矿工们找风源,存体力,关手机。(每点2分,概括和分析各1分,可任举一例分析)(3)动作、神态描写。“手握尖刀”“面目狰狞,满眼贪光”表现了那个人的凶残和贪婪。对比、衬托。那个人和阿宠形成对比,凸显了阿宠的善良和无私。细节描写(或比喻)。“血像个小喷泉,汩汩地流淌,热气正温温地袅袅地向上盘旋。”借对血液流淌的细节描写,突出阿宠的善良无私,加强了对读者的视

10、觉冲击,给读者留下了更加鲜明的印象。(每点2分)(4)答案一:阿宠有春天。阿别给了它春天般的关爱:阿别心疼它;喂草料时给它多兑苞谷;像哄孩子一样地跟它说话;在别人饥饿想要杀掉它时,决定拼死保护它。(2分)阿宠也把春天般的温暖带给别人:它虽然命运悲惨,却任劳任怨地在井下拉车,并在危难时救人性命,最后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饥饿垂死的人们。(2分)阿宠不仅得到了爱,也为别人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爱,生活中的我们享受别人关爱的同时,也要关爱别人,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帮助。(2分)答案二:阿宠没有春天。它命运悲惨:出生不久就到井下工作,工作环境差,导致眼瞎。(2分)不被珍惜关爱:它救了大家,大家反而抱怨它带错路

11、;危险发生后,人们要杀它以保命。(2分)它的生命中没有多少温暖和希望,所以它没有春天。它的春天淹没在人类的贪婪和私欲里,阿宠的故事警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尊重和善待生命。(2分)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背叛炊烟胡宗波“背叛”炊烟,需要勇气。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我一直认为,我是炊烟喂养大的。少时的

12、我,对炊烟的惦念近乎痴迷。甚至刚吃了饭,就挂念起了炊烟,盼它早点站在屋檐上,手搭凉棚,呼唤我的乳名。在我眼里,炊烟就是宣布吃饭的口令。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对于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食物散发出的诱惑,无疑令我无法抗拒。至于下顿将着落在哪儿,我大抵是不会去理会的。我心里只有炊烟。发展到了最后,就算全村的炊烟同时升起,哪一道炊烟是自家的,我也能一眼分辨出。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可我从来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相反,我回报给炊烟的,大多是怨,是恨:恨它营养不够丰富,恨它花样太过单一,更恨它有时还填不饱我肚子。与我对炊烟的矛盾态度相比,父母从来怀着一颗虔诚之心。他们能看懂炊烟的表情

13、,也能读懂炊烟的语言。炊烟生病了,父母精心呵护着,助它早日康复;炊烟失落了,父母安慰开导着,帮它尽快振作。炊烟有灵性。虔诚的心,换来了炊烟的信任。它配合着父母,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日子。然而,在父母虔诚的背后,其实也蜷缩着一颗不安分守己的心。父母领着我在日子里摸爬滚打的同时,矢志不渝送我去读书。他们已领教了日子的苦。他们不想将这种苦留成“财产”,等我去继承。为了孩子长远计议,父母替我谋划着对炊烟的“背叛”。背叛,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则需要成本。为了抵抗不断膨胀的生活,搀扶起勇气,父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平行,瞪大疲惫的眼睛,在日子里翻拣着能对抗生活的元素。其间,父母还要顶住村人随手扔来的冷嘲热讽

14、。那大都是些认为读书没用的村人。他们将自己的讽刺和挖苦当“礼物”,总是不失时机地免费赠送。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向导。站在父母的“背叛”上,我把父母的期望打包,系在肩膀上,在“背叛”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若干年后,我彻底“背叛”了炊烟,走出了乡村。在异乡,任我踮脚眺望,却看不到一丝炊烟。内心的空虚惆怅如同滚着的雪球。在炊烟的浸泡里长大的人,炊烟就是他的根。一个人,一生里烙印着三条根,那是从国别、地域、家庭三者文化差异中沉淀出来的。“背叛”了炊烟,就斩断了地域和家庭这两条根,我这一生,注定将处于失根后的无根状态。这时,在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仿佛一封封家书,用眼眸盖上思念的邮戳,不时呼唤着我回去。

15、每一年,我都会回故乡,只为亲手摸摸升腾的炊烟。摸着它,我才能暂时找回丢失已久的乡音,才能短暂回收久违了的内心踏实。这些年,每次回去,家乡都有变化。村人的生活水平真正像是芝麻开花。在欣慰的同时,我却觉得与故乡又生疏隔膜了几分。现代化的炊具,不断打压着炊烟氤氲的范围。我希冀的炊烟,越发地单薄瘦削。尽管,那些还对炊烟心怀感恩的人,就像我父母,还忍受着烟熏火燎,顽强地坚守着,但他们培育的那点炊烟,不过蚍蜉撼树。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我也知道,总有一天,我再也看不到炊烟。我更知道,一缕缕炊烟,终会在我记忆的窖藏中酝酿成一种乡愁,继而在我的记忆里,站成一道道风景,更站

16、成一位位亲人。背叛,总是要付出代价。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再也没有远道而来的消息,能把一种叫幸福的感觉催生。失去了炊烟,我们注定还有别的希望。(选自人民日报)7.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点出炊烟,总领全文,交代特定的地点与独特的地理环境,引出下文对炊烟的“背叛”。B. 作者在痛苦挣扎后背叛了炊烟,文章以悠远复杂的笔触通篇叙写了作者逃离故乡的全过程。C. 本文包含了多处对比,例如:我“背叛”炊烟成功与在异乡看不到炊烟的空虚惆怅形成对比,表现出“我”的无奈和思念。D. 面对村人冷嘲热讽,父母冷静坚决,更能表现出父母对生活的深层理解和对我的殷切期望

17、。8. 结合文本,赏析画线句子“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9. 本文为何以“背叛炊烟”为题?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7. B 8. 拟人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故乡传统农耕生活必然会逝去,最终被占据绝对优势的富裕、先进、现代化的生活取代,这句话蕴含作者对这种变化既欣慰、期望,又充满伤感、留恋的矛盾复杂情感。 9. (1)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2)丰富了人物形象。炊烟原本是故乡特有的景致,但故乡生活的艰辛、贫穷使得作者产生了逃离贫穷的家乡、以知识改变命运、追求富足的生活的念头,并付之行动。(3)寄托作者的情感,深化

18、主题。故乡的炊烟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游子心中永远的原点,是家和温暖的隐喻,没有炊烟也就没有了家、根和温暖。以“背叛炊烟”为题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深沉的爱。(4)该标题新颖精妙,吸引读者。【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选项“通篇叙写了作者逃离故乡的全过程。”错误,全文既有对故乡炊烟的逃离,又有对故乡炊烟的思念和牵挂。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重要语句的含义的基本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

19、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作者什么情感。解答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具体分析,侧重于结合文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把握,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中“膀阔腰圆趾高气扬”赋予现代社会人格力量,展现出社会的发展进步,凸显出乡村社会发生的变化,已经逐渐逝去,这样的表达显示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突出一种矛盾之感。9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

20、文、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父母为我设计的对炊烟的背叛,是一种高瞻远瞩。我“背叛炊烟”是想逃离闭塞落后的故土,去寻找远方的新生活。当我得到时,却没感到幸福,反而因看不到炊烟而内心寂寞,思乡之情日益加深。最初的逃离与现在的追思形成一组情感锐利的对比。“背叛炊烟”成功后,我常回家。我内心希望找回有根的踏实感,但故乡在现代

21、化进程中的改变让我生疏隔膜。怀揣巨大希冀的归乡,与对现实的巨大失望形成对比。“背叛炊烟”是经历痛苦挣扎的,“背叛炊烟”成功后,作者其实是陷入更深的痛苦挣扎,丰富了人物形象。【点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等。选择标题作为探究点是命题者的偏好。常见的探究方式有三种:一是侧重标题内容的意蕴探究,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三是拟标题的意图。无论是哪种,都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的联系,或就一个角度谈深谈透,或多角度多层次切入。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儿行千里我第一次骑单车穿越中国的途中,

22、母亲还不时将一封封家书提前寄到我将到达的地方,好让我每次到达一个陌生的城镇,都会收到家人的问候,它温暖了我一程又一程。每次风尘仆仆地归来时,我的背囊里总塞有一摞沉甸甸的家书。 在一座乡村,一个农妇的儿子爱上了美丽的贵族少女。备受单相思煎熬的他,做出了离家到庄园主家当花匠的决定。启程的那天,雨丝纷飞。孤独的母亲坐在滴雨的屋檐下目送儿子欢天喜地朝远方的庄园走去,年轻的农夫欢快地走着,他吹着欢快的口哨,始终也没有回过头。 秋收的一天,他自告奋勇爬上高高的草垛,卖力地干活,因为他心爱的少女正在楼上的阳台注视这里。高傲的少女或许也被这劳动的场面所感染,顽皮地向草垛上的人们伸出了手臂,年轻人踮起脚尖为了握

23、一握少女的纤手,不幸从高高的草垛上跌落摔死。 母亲闻讯赶来了。与儿子分别已久,万万没有想到会以这种结局重逢。当儿子在村人的嬉笑中下葬的时候,她紧紧地搂住冰冷的儿子,没有一丝抱怨,两行热泪从这位一生倔强从不落泪的农妇的脸庞上滑落。她说:“我的孩子!”从小到大看电影无数,许多影片别说情节,就连名字也记不大清楚了,但少年时看过的这部外国影片至今记忆犹新。我恰恰是影片中那样一个孩子,疯狂地爱上了去远方的大路。多少年行色匆匆地穿行于中国的地图,拎起行囊道一声:“我去西藏了!”“我去黑龙江了!”头也不回便出了家门,一心直奔目的地。直到有一天,我离开院子走了很远,忽然漫不经心地回了一下头的时候,发现年迈的姥

24、姥、两鬓染霜的父母仍然伫立在阳台上,望着我。我每次出远门的时候,家人都是这样久久地凝视着我的背影,只是因为我从不回头,所以从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即便我度完周末离家去江对岸的报社上班的时候,他们同样在阳台上目送着我的离去。我回头的那一天,第一次向他们扬起了手。我永远记得家人的笑容。一年一年过去了,站在阳台上的亲人一个个离我而去,如今只剩下母亲,以她不变的柔情站在那里。1998年我得到去南极中国长城站采访的机会,出发的时候,身为画家一生拿惯了油画笔的母亲为我赶织了一双厚厚的羊毛袜子。当时考察队发的靴子没有女性的尺码,是母亲织的那双厚毛袜才使我的一双脚在男式靴子里没有打晃。在南极大陆的暴风雪中跋涉的

25、时候,冰雪毫不留情地灌进了靴子结成冰砣,也多亏母亲给我的羊毛袜让我的双脚抵御了南极的冰寒。四年前我受报社的派遣到海外追访郑和下西洋遗踪,连续三年在印度洋沿线的亚非国奔波。每次出发的时候,母亲都要帮助我准备行囊。她既担心携带的物品多累坏了我,又担心哪一样物品没带上,路上会诸多不便。于是,放进行囊中的每件物品都要掂量再三。将近七旬的老人了,她甚至还吃力地将沉甸甸的行囊试着背到瘦弱的肩上,体验我将承受的分量。我想起了徒步穿越中国的途中倒在罗布泊的余纯顺,他倒下的那年,社会对他的赞颂对他的宣传达到沸点。那年我恰好在上海,他的家乡。经人指点我找到了他的家,上海一条弄堂里一间简陋的房子。屋子虽小,但因为只

26、有他父亲一人而显得空空荡荡。老人低着花白的脑袋正在凝视儿子背着行囊的照片,此刻市内举办的余纯顺徒步中国事迹展览正观者爆满。当时正午已过,听说老人还没有吃午饭,我走进厨房发现只有一把青菜,就帮老人煮了一碗清汤面,老人端着碗仍吃不下,他睁着昏花的双眼望着我说:“人们夸倒下的是个英雄,对我这个父亲来讲,死去的是一个儿子啊!”我永远记住了那句话,正如我难忘阳台上亲人注视我远去的背影一样。有一年的夏天,我遇到一位长年穿行在中国大地的背包族,和我一样被人们称为所谓的“行者”,他拿出一个旅途留言簿希望我在上面写几句话,我说就不用写了吧,有件事你记住就行在路上常给母亲打个平安的电话。15下列对散文的分析和概括

27、,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的主题可以理解为对母爱,对亲情的赞美,呼吁大家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亲情,有很强的现实意义。B“多少年行色匆匆地穿行于中国的地图”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在四方、热衷于工作的青年形象。C“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站在阳台上的亲人一个个离我而去”一句,写出了作者对故去的亲人在情感上的愧疚,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情的珍惜和眷恋。D本文的细节描写非常成功,例如写母亲吃力地试背沉甸甸的行囊这一细节,就很好地刻画出既平凡又伟大的母爱,让人觉得真切可感。E作者直接引用了余纯顺父亲的话,明确的表达了作者对余纯顺行为的不理解,同时也呼吁社会不要盲目的去赞美那些忽略亲情的个人英雄主

28、义行为。16文章24段写了作者少年时看过的一部外国影片,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答:17论语中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出门旅游,外出打工,异地上学,出国留学人们有太多的理由离开亲人。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4分) 答:18.举例分析这篇散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要求答出两点) (6分)答:_ _参考答案:17. 本题考查对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探究能力。回答应有明确的观点,能够自圆其说。既要尊重文本,对文本内容做适当的延伸,又要注意深入理解“父母在,不远游”的深层内涵,同时,注意联系现实。可从下面几点展开论述:(1)论语中的观点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2

29、)我们要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时间,感受亲情的可贵,享受亲情的美好。(3)在与亲人分离的日子,我们要从思想到行动上去关心、关爱自己的亲人,多与亲人沟通。18. 本题考查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评价能力。鉴赏艺术特色要注意从散文的一般性特点和文本的独特个性两个方面考虑,可分别从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捕捉文本的主要艺术特色。分析时要兼及特色和效果两个方面。 (1)本文选取的材料很多,但是都紧紧围绕着母爱、亲情这一线索,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2)本文的语言有很强的抒情性,将抒情与叙事、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

30、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填然鼓之 A五亩

31、之宅,树之以桑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12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13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发展生产,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 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D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来归顺了。参考答案:11.D( 例句中“鼓”为名词用

32、作动词,A、B、C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D项没有活用现象。)12D13.C (“表明害民的是荒年”错误,杀人而归罪于兵器比喻梁惠王治国不好而推卸责任的行为。)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9分)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陶渊明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空。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太尉颍川

33、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麈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永,会稽人,丧亡,君求赴义,路由永兴。高阳许询,有隽才,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客居县界,尝乘船近行,适逢君过,叹曰:“都邑美士,吾尽识之,独不识此人。唯闻中州有孟嘉者,将非是乎?然亦何由来此?”使问君之从者,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注 冲默:襟怀淡薄,语言简默。俦(chu)类:同

34、伴。传(zhun):传舍,古时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麈(zh)尾:拂尘尾。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诸从事既去 去:到、往B、人无能间 间:离间C、辟君部庐陵从事 从事:指办事、治事D、适逢君过 适:刚才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B、以麈尾掩口而笑 以其无礼于晋C、子孙家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D、使问君之从者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A、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B、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C、君既辞/

35、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D、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12、翻译下列句子。(12分)(1)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4分)译: (2)都邑美士,吾尽识之,独不识此人。(4分)译: (3)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4分)译: 参考答案:9、B(A、动词,离开C、官名D、副词,恰好)10、C(A、动词,做、担任/动词,给予;B、介词,用/连词,因为;C、兼词,在那里;D、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1、D12、(1)同郡的郭逊,因为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得分点:“以”“清操”“知名

36、”“右”)(2)都市中的优秀人物我全都认识,唯独不识此人。(得分点:“美士”“尽”“识”“独”)(3)我本来就打算前去拜访他,现在我先去吊丧尽义,不久回来就到许先生那里去。(得分点:“相过”“赴义”“寻”“就”)译文:已故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江夏郡鄂县人氏。曾祖父孟宗,因孝行而闻名,在吴国做官,为司空。祖父孟揖,晋惠帝元康年间做过庐陵太守。孟宗 死后葬在武昌郡新阳县,子孙在那里安家,于是成为该县人氏。孟嘉少年丧 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起,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在家 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孟嘉襟怀淡泊,语言简默,很有度量,二十岁时,已受到同

37、辈人的敬佩。同郡 的郭逊,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不如孟嘉。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之 人,他与孟嘉同时而名声相当,却常对孟嘉推许心服。因此孟嘉名冠卅里, 声传京城。太尉庾亮是颖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受命 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征召孟嘉为其所部庐陵郡的从事。一次孟嘉下郡回来,庾亮召见,问他下面风俗好坏。孟嘉回答说:“孟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当问问随从的小吏。”庾亮拿着拂尘掩口而笑。诸位从事离开后,庾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孟嘉毕竟是有盛德之人啊。” 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

38、步行还家;老母在堂,兄弟 共相欢乐,一派和悦。孟嘉曾经做过刺史谢永的别驾。谢永是会稽人,不幸去世,孟嘉请求前去吊 丧,以尽往日下属之情,途经永兴县。高阳人许询,有俊才,辞去荣禄不愿 做官,常常随心所欲,独来独往,此时正客居在永兴县界。一次他乘船到附 近去,正遇孟嘉经过,他赞叹道:“都市中的优秀人物我全都认识,唯独不 识此人。也只有中州的孟嘉,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这难道不正是他吗?可是 他又因何而至此地呢?”许询请人去向孟嘉的随从打听。孟嘉告诉来人说: “我本就打算前去拜访,现在我先去吊丧尽义,不久回头就到许先生那里 去。”孟嘉返回时,于是就在许询处连住两夜,两人相互成为知音,彼此很是投机,像是多

39、年的老友。6.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

40、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馀,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注,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

41、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注: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以能诵诗属文闻于郡中属:写作B是时贾生年二十馀“馀”通“余”,意思是“多”C为赋以吊屈原吊:凭吊D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本:画册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谊才华出众的一组是()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颇通诸子百家之书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 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为赋以吊屈原AB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

42、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B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忌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C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鬼神形成的情状。D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3分) (2)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

43、去,意不自得。(3分) (3)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4分) 参考答案:4【答案】DD项“本”意为“本原”。5【答案】A【解析】是说贾谊不被信任后遭贬,是说贾谊自感伤心的6【答案】B【解析】B项中“奉命制定”错误,根据原文,他只是修订各项法令的提议者举动,可以排除。7【答案】(1)(吴公)旧时与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应将“故”“学事”“征”的含义准确译出)(2)(贾谊)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受到贬谪而离开,心里很不自在。(应将两个“以”和“自得”的含义准确译出)(3)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文帝的宠爱(文帝最宠爱他),而且

44、爱读书,(文帝)因此派贾谊担任他的老师。(第一句必须译成判断句,“爱”和“傅”的含义必须准确译出)【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召他到衙门任职,特别器重他。孝文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而且旧时和李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吴廷尉就向孝文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很精通诸子百家的书。孝文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同僚中年纪最轻。每次皇帝下令让臣子们讨论问题,各位老先生们都无法应对回话,而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各位老先

45、生们都认为贾生很有才能,自己比不上他。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破格提拔他,贾谊一年之内就升任到太中大夫。贾谊认为汉朝从建立到孝文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国家安定团结,正是应该修正历法、变易服色、制订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孝文皇帝刚刚即位,多谦让而无暇变法改制。但后来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任职等,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议的。于是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让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皇帝也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就派他去担任长沙王太傅。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因为是被贬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有三年。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召京城拜见皇帝。孝文帝正坐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