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1173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文学作品阅读(16分)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迟子建我对虫子是不陌生的。小时候在菜园和森林中,见过形形色色的虫子。绿色的软绵绵的喜欢吊在杨树枝上的毛毛虫,爱在菜园中飞来飞去的有着漂亮外壳的花大姐,以及在树缝中养尊处优的肥美的白色虫子,都曾带给我许多的乐趣。我曾用树枝挑着绿色的毛毛虫去吓唬比我年幼的小孩子;曾经在菜园中捉了花大姐将它放到透明的玻璃瓶中,看它金红色夹杂着黑色线条的光亮的“外衣”;曾经抠过树缝中的虫子,将它投到火里,品尝它的滋味想着啄木鸟喜欢吃的东西,一定甘美异常。至于在路上和

2、田间匍匐着的蚂蚁,我对它们更是无所顾忌,想踩死一只就踩死一只,仿佛虫子是大自然中最低贱的生灵,践踏它们是天经地义的。 成年之后,我不拿虫子恶作剧了,这并不是因为对它们有特别的怜惜之情。而是由于逐渐地把它们给淡忘了。这时候我注意的是飞鸟,是流云,是高耸入云百年老树,是湖泊中的野雁,是森林里的白雪地上奔逃的兔子。虫子就像尘埃一样,被这些事物给深深地掩埋了。然而去年的春节,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这一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它,它就像一盏灯,在我心情最灰暗的时刻,送来一缕明媚的光。如今我写着以上的文字,想要描述它时,又仿佛看见了它那矫健身的影虽然说它是那般的小;又仿佛听见了它被摔下来时那山呼海啸

3、般的声音虽然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声音出现。去年在故乡,正月初一,我从弟弟家过完除夕回到自己的家。推开家门,见陈设还是过去的陈设,杜鹃依然如往常一样怒放着,而窗外的雪山和草滩也一如既往地沐浴着冬日清冷的阳光,这物是人非的场景让我觉得分外的苍凉。我孤独地站在屋子的窗前,久久不肯离开。我想让目光与那些流云做伴,因为它们行踪飘忽,时有时无,与我迷离的心态正吻合。后来是一个电话让我把目光又转向室内。接过电话,我给供奉在厅堂的菩萨上了三炷香,然后席地而坐,闻着檀香的幽香,茫然地看着光亮的乳黄色的地板。地板干干净净的,看不到杂物和灰尘。突然,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开始我以为那是我穿的黑毛衣散落的绒球碎屑,

4、可是,这小黑点渐渐地朝佛龛这侧移动着,我意识到它可能是只虫子。 它果然就是一只虫子!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的黑色,形似乌龟,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它爬起来姿态万千,一会横着走,一会竖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彩的舞。当它快行进到佛龛的时候,它停住了脚步,似乎是闻到了奇异的香气,显得格外的好奇。它这一停,仿佛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在酝酿着什么重大决策。果然,它再次再行时就不那么恣意妄为了,它一往无前地朝着佛龛进军,转眼之间,已经是兵临城下,巍然站在了佛龛与地板的交界上。我以为它就此收兵了,谁料它只是在交界处略微停了停,就朝

5、高高的佛龛爬去。在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斗。它最初的那一跌,让我暗笑了一声,想着它尝到苦头后一定会掉转身子离去。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这回它比上次爬得高些,所以跌下时就比第一次要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乱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佛龛上的香燃烧了一半,在它的香气下,一只无名的黑壳虫子一次一次地继续它认定的旅程。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被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有一回,

6、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一路疾行又朝佛龛处走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它又朝佛龛爬上去了,也许是体力耗尽的缘故,它爬得还没有先前高了,很快又摔了下来。我不敢再看这只虫子;比之它的顽强,我觉得惭愧。当它踉踉跄跄地又朝佛龛爬去的时候,我离开了厅堂。我想上天对我不薄,让我在一瞬间看到了最壮丽的诗史。 几

7、天之后,我在佛龛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虫子。它是黑亮的,看上去很瘦小,我不知它是不是我看到的那只虫子。它的触角残破不堪,但它的背上的黑壳,却依然那么的明亮。在单调而贫乏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2009年文汇报) 1第第段写出了我对虫子们怎样的态度?据此与后文的关系可判断出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略作说明。(4分) 2文章第段中两次用到“我以为,谁料它”这样的句式,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有何效果?(4分) 3文章第段作者说:“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联系后文说説作者被“震撼”的原因有哪些?(4分)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四段作者以细腻的笔触

8、描绘了杜鹃、雪山、草滩以及窗外的流云,与第二段所写的飞鸟、流云、老树等景观前后呼应,强化了成年的我“淡忘”虫子、关注美丽山川的心理。B第六段开头写小虫子“爬起来姿态万千”,“跳着多姿多彩的舞蹈”,突出了它在地面上的爬行是“那么地得心应手”,与后来向着“呈直角的佛龛爬”时的艰难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下文对小虫子的赞美作了铺垫。C在进军佛龛的过程中,这只小虫子不断地受挫,文章前后多次写到了它从高处栽下来的情景;尤其是爬得最高的那一次,它摔得特别重,“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来”。作者这样细致描写,意在突出小虫子不懂得知难而退因而屡战屡败的行为。 D小虫子受了香气的吸引努力地试图爬上佛龛,这几乎

9、是昆虫的本能行为,在我眼里却成了“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在“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的高尚行为;这小虫子也成了“一个伟大的战士”甚至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这真切地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崇敬之情。 E最后,这只虫子死在佛龛下的角落里,触角已残破不堪,可是,在这“心情最灰暗的时刻”,当我凝神着它“依然那么明亮”的黑壳,这闪烁的黑色,却仿佛一盏灯,为我的心“送来一缕明媚的光”,让我精神为之一振。 参考答案:1小时候,我将虫子当作玩物,视虫子为最低贱的生灵;成年之后,视虫子为微不足道的东西,逐渐将它们淡忘了。欲扬先抑。更能突出后文对小虫子的钦佩与敬仰。(回答“我对虫子们怎样的态度”,可以从小时候和成年

10、之后两个时期考虑,小时候“我对它们更是无所顾忌,想踩死一只就踩死一只,仿佛虫子是大自然中最低贱的生灵,践踏它们是天经地义的”,成年之后“成年之后,我不拿虫子恶作剧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有特别的怜惜之情。而是由于逐渐地把它们给淡忘了”再结合最后对虫子的“钦佩与敬仰”,得出手法为“欲扬先抑”。)2这两个句式都是转折意味的句子,用意是为了表明“我”的认识在不断地转变,我原先的认识其实都是一种误解。突出了这只虫子的表现出乎意料非同一般(或令人诧异)。( “我以为,谁料它”这样的句式,是转折意味的句子,转折突出后者,突出了这只虫子的表现出乎意料非同一般。 3(1)小虫子的乐观、自信与执著,让我看到了小生灵

11、的可敬与伟大,逐渐由鄙视变为对它充满钦佩与敬意;(2)小虫子的英勇顽强让苦闷彷徨的“我”感到惭愧,促我警醒,让“我”为之振奋。(为“我”灰暗的心情送来一缕明媚的光)(此题考查概括能力,注意第段“迷离”,第段“茫然”等词语。分析时结合原文,答对要点即可)4BD (A项:第四段的景物描写,是为了引出“这物是人非的场景让我觉得分外的苍凉”这一内心状况,与第二段的描写意图并不相同。C项:作者这样细致描写,意在突出小虫子知难而进、屡败屡战的精神。E项:所谓的“心情最灰暗的时刻”(第三段),并不是此时“我”面对死去的虫子时的心态,应是看到虫子死去的几天前的心态。)2. 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牵着母亲的手

12、像我这样多年漂泊在外的人,只能偶然尽尽孝心。今年暑假,我一人返回大陆探亲,带着年近七十的母亲去大西北旅游访友。母亲一辈子生活在乡下,进了城市比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还眼花缭乱好奇新鲜,往往是腿走不动,眼睛也移不动。每当我止步耐心等待她时,她又笑笑说:“有啥看头吗?城市里就是人多。”最让我操心的是过马路。别说母亲这么年迈腿脚迟缓反应慢钝的老年人,就是我这样眼神好使腿脚灵便的中年人,穿过密密麻麻速度飞快毫不客气从不让人的车辆,每次心惊胆战跑到马路对面都感觉是九死一生。所以,我从不敢让母亲独自过马路,即使马路上车辆不多时。“妈,我把你拉上。” 站在马路边,我不由分说牵住母亲的手,然后东张西望观察来往的车辆

13、,待有颇长的空档,有足够时间让我们“逃”到马路对面时,我发出号令:“妈,咱们过。”我们母女配合默契起步穿梭,有时我故意安步当车,“干吗要跑?看他敢轧?”母亲也抱怨着:“城里这伙二流子开车和疯子一样。”牵着母亲的手让我感觉有点怪异,有点不习惯。有多少年了?我们的身体部位都没有这么亲密地接触过。出生在一个孩子多的家庭,我又是长女,还不到三岁,母亲就忙着哄抱下一个孩子去了,然后是下下一个,真的一点儿都不记得和母亲亲昵的滋味。即便那次我来美十年后第一次回国,母亲高兴得一会儿抹泪一会儿笑,也没有过来拥抱我,拉拉我的手。我要走的时候,母亲三更半夜揉面烙饼煮鸡蛋,却不会和我握别,只是立在那里眼睛红红地一直看

14、着、追逐着来接我的车辆所以老美总是问我:“你们中国人又不说I LOVE YOU,又不拥抱和KISS,你们怎么知道对方爱你呢?”我不由地回想,母亲最后一次牵着我的手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是在我多大?是我五岁或者六岁时?在村里串门子到自家玉米地里转不用母亲牵着我的手,因为那时乡下几年也来不了一辆汽车。那就是到镇子上逛会(赶集)的时候,记得母亲总是把我的头发梳得光溜溜的,扎上红头绳。她自己也拾掇的干干净净的,穿上平日不舍得穿的花衫子。提上一只竹笼。到镇上要穿过一条汽车路,母亲早早就牵住我的手,反复叮咛着:“过汽车路危险得很,小娃不敢乱跑,叫妈把娃引上。”母亲同样是左右看看,然后说:“没车,咱走。”母亲牵

15、着我小跑着穿过马路。母亲夸奖我:“我娃跑得欢得很。”到了镇上,会上人多架子车多自行车多,母亲又牵住我的手,怕大人挤倒我,怕我被挤散了。记得那时皮肤光亮梳着两条粗辫子的母亲手却粗糙得和老榆树皮一般,扎我的手背。因为母亲从天明到天黑总是有做不完的活儿,扫院做饭拔草喂猪纺线磨面。那绽裂着血口粘着洗不净的锅灰指甲缝里钻满面粉的手牵引着我,拽扯着我在人缝里挤着向前。我渐渐发觉,母亲是喜欢让我牵着手的。常常过了马路,我若不先松开母亲的手,母亲就“倚老卖老”由我“稀里糊涂”地牵着,从不会自己主动从我的手中抽开,更是从没有说过:“我能自己走。”其实,母亲还不太老,虽然乡下多年的劳动粗茶淡饭让她早白了头发掉了牙

16、齿驼了脊背,但她这些年来已敢独自坐公共汽车来县城,敢给城里人当保姆买菜做饭,敢找街问巷打问收费便宜的牙医,然后自己去镶牙。按母亲的年龄,还算思维清楚腿脚能动。我终于发现,母亲是极其享受我牵着她手这种感觉的,让她体会到我这从小不在家的女儿对她的爱,我这越走越远,每次回来都匆匆忙忙的女儿对她的孝顺。牵着母亲穿过马路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变“老”了,很有威严,母亲变“小”了,很乖很依赖。于是,一有机会我就去牵母亲的手,乘电梯的时候,下台阶的时候,登火车的时候,爬山坡的时候,跨沟坎的时候,母亲总是温顺地由我牵着,脸上流露出幸福知足的微笑。这些年乡下人不那么辛苦了,家事也多由妹子代替,母亲的手竟然变得光滑

17、柔软起来,热热地由我牵着,不愿意放开。“我还没有逛够。”旅游结束了,我又得飞回自己的小家。母亲对我这么说,我知道,母亲并非想让我花钱带她四处游山玩水,而是希望我能多回来看看能多牵着她的手走走路。-散文海外版2010年第3期17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从结构上和表达效果上看有怎样的作用?(4分) 18第五段中“牵着母亲的手让我感觉有点怪异,有点不习惯”如何理解?(6分) 19文章第六段划线部分回忆小时候和母亲一起过马路赶集母亲牵着我手的情景,结合手法分析母亲形象?(6分) 参考答案:17、答:开头自然而然地引出对母亲的描写,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感情得以升华;既表现“我”对母亲很孝顺,又表现母亲对女儿

18、的不舍和爱。18、答:因为 家里姊妹多,自己又是长女,母亲没有更多时间照顾“我” 很长时间“我们的身体部位都没有这么亲密地接触过”; 中国人表达爱的方式与西方不同。19、答: “那绽裂着血口粘着洗不净的锅灰指甲缝里钻满面粉的手”细节描写和 “母亲手却粗糙得和老榆树皮一般” 比喻修辞使用,生动形象地刻画母亲整日为家辛苦操劳的形象。对比,母亲“皮肤光亮”而手却“绽裂着血口”、“ 粗糙得和老榆树皮”形成鲜明反差来刻画母亲一双操劳的手与她实际年龄不相称,表现母爱。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刻画平凡而又纯朴、勤劳、内心充满母爱的母亲形象。语言质朴平实,感情真挚等。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中和之美

19、“中和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其强调情感的表露要自然而然、居中克制、恰到好处,艺术表达与审美诉求尽量处于平衡、和谐、圆融的格局和状态中。“中和之美”与当下中国文化境遇及大众心灵感受的脉息相通,对当下文学创作某些消极惰性倾向有平衡抑制功能。“中和之美”切近当下日常生活经验的主体部分。文学的审美取向始终随社会主流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震荡与观念不适后进入了平稳有序的发展期,改革温和渐进,罕有社会结构的大幅调整与价值观念的剧烈变迁。尽管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悲欢离合,但在平衡和平稳的社会大格局下,生活不再是荆天棘地和虎狼扑面,经历的大多也不是惊心动魄和生死抉择。“和风细

20、雨”和“微风小雨”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固然,人生难免有波折,情感也必会有波澜起伏,人格也要顶天立地,批判的锋芒也自不可缺,但就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流气质而言,横眉冷对、歇斯底里、咬牙切齿明显是不自然和非常态的。重提“中和美学”,是因为它本身就切近生活的已然状态。以“中和美学”直面人生,钩沉世态,能较为准确地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中和之美”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习惯。“中和美学”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组成,它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的最深处。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贴近社会,而且要切近心灵;不仅要有思想的张力,而且还要有精神的深度。一些文艺创作固然可以通过欲望煽情与极致人格书写产生的强烈风格

21、而获得某种吸引力,但其影响只能是暂时性和有限性的,因为它的本质是刺激性的和消费性的。真正不沉于时间渊薮的富于成就的文学都是关注人的生存,歌颂人的美好天性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中和美学”更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和欣赏心理,它与当下中国人的心灵生活及大众生活精神主脉互息互通。自觉贯彻“中和美学”的文艺创作传递的观念和经验,可以令艺术创造者和接受者分享共同的情感与理念,获得真正的共鸣和相似的联想。中和之美”有利于抑制当下中国文学的某些偏颇。当下文坛,无论是文学观念上的陈陈相因,还是创作意图上与商业文化的亦步亦趋,都要借助血泪涕零的悲戚煽情、正邪价值的激烈对抗、高潮迭起的戏剧夸张、自我撕裂的感官本能以及

22、疯狂诡奇的文本格调来实现,这明显与习见的日常生活相抵触,意识偏见与美学偏执不证自明。以“中和美学”为原则和参照进行艺术选择和艺术升华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能在叙事的奔放与理性的约束间获取某种平衡,能规范和治理文学创作中失之节制的欲望写作与个人化倾向,能赋予当下文学创作以自觉的分寸感和节制感。 (选自 文艺报 ,有删改)1. 下列对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情感的表露要自然而然、居中克制、恰到好处,艺术表达要尽量处于平衡、和谐、圆融的状态中,这是中和之美的基本要求。B. 今天,生活不再是荆天棘地,经历的大多也不是生死抉择,时代也不会有悲欢离合,和风细雨是生活的主旋律

23、。C. 中和美学切近我们今天生活的已然状态,以中和美学直面人生,钩沉世态,就能较为准确地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D. 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最深处的中和美学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组成。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以刺激性和消费性为本质特征的文艺创作,虽然可以通过欲望煽情与极致人格书写来获得吸引力,但其影响只能是暂时性的。B. 贯穿着中和美学的思想,关注人的生存,歌颂人的美好天性,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和欣赏心理的文学是不沉于时间渊薮的。C. 当下文坛,一些与商业文化亦步亦趋的创作,与习见的日常生活相抵触,意识偏见与美学偏执不证自明。D. 中和美学 可以创

24、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能赋予当下文学创作以自觉的分寸感和节制感。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和之美切近当下日常生活的主体部分,因此,当代作家要自觉地以中和美学为原则和参照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旋律。B. 中和之美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习惯,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贴近社会,更要切近心灵;不仅要有思想的张力,更要有精神的深度。C. 借助血泪涕零的悲戚煽情、正邪价值的激烈对抗、高潮迭起的戏剧夸张等手段来实现创作意图的作品不符合 中和美学的主张。D. 全文采用总分式结构,围绕中心论点层层论证,每段先亮出分论点,然后列举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参考答案:1

25、. B 2. D 3. D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本题要求找出不属于该书观点的一项。题中B项“时代也不会有悲欢离合”错,原文“尽管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悲欢离合”。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

26、思的一项是”,答题关键词“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题中D项“中和美学”不能直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 ,原文“以中和美学为原则和参照进行艺术选择和艺术升华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

27、力,题中D项“然后列举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错,本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并没有“列举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共8分,每小题2分)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28、!”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

29、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老予伯夷列传第一)注由、光:人名,指许由、务光。希:稀少。木主:死人的牌位。爰:于是;就。徂:通“殂”,死亡。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而去之

30、:使离开 B天下宗周:祭祀C我安适归矣:往,到 D余甚或焉:通“惑”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儿之成,则可待乎?B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久不见若影C且七十子之徒/北山愚公,年且九十D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淡泊名利、坚持操守的一组是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隐于首阳山A B C D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31、的一项是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参考答案:10B (解析)宗:归顺11A (解析)A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至于;第二人称代词,你的。C再说;将

32、近。D指示代词,哪个;抑,或许,表选择12C (解析)是说伯夷、叔齐不记仇;是说伯夷、叔齐以西伯昌为贤,准备投往;是说伯夷、叔齐进谏;这些都不能体现他们的“淡泊名利,坚持操守”13A (解析)“含蓄地批判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错误。作者对他们是赞扬的态度。文言文参考译文 Ks5u大史公说:我登上箕山,说是山上可能有许由的坟墓。孔子依次论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如吴大伯、伯夷这些人,都非常详细。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但是经书里连一点大略的文字记载也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孔子:“伯夷、叔齐不记以往的仇恨,因而怨恨也就少了。”“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

33、怨恨呢?”我对伯夷的意志深表同情,看到他们未被经书载录的遗诗,又感到很诧异。他们的传记上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于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大公吕尚说

34、:“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大干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从这首诗看来,他们是怨恨还是不怨恨呢?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总是经常帮助好人。”像伯夷、叔齐应该说是好人呢,还是不该说是好人呢?他们如此地积累仁德,保持高洁的品行,却终于饿死!再说,孔子七十

35、名得意的学生里,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天道对好人的报偿又是怎样的呢?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在天下横行,竟然长寿而终。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德呢?这是极大而又显著的事啊。至于说到近代,那些不走正路、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生安逸享乐,过着富裕优厚的生活,世世代代都不断绝。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适宜的机会才肯说话,走路,不敢经由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发愤去做,像这样小心审慎而遭灾祸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我深感困惑不解。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不是天道呢?孔子说:“思想不一致的人,不能相互商量

36、。”也只有各人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所以他又说:“假如富贵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话,即使作个卑贱的赶车人,我也愿去做;假如寻求不到,那还是依照自己的爱好去做。”到了严寒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整个社会混乱污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会显露出来。这难道不是因为有的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重,才显得另一些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轻吗?略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

37、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杀之。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注】,皆以契丹可取为言。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

38、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节选自新五代史?安重荣传,有删改【注】藩镇:指总领一万的军府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 困已敝之民,

39、而充无厌之欲 厌:满足B. 数以此非诮高祖 非:非常C. 高祖患之,为之幸邺 幸:皇帝亲临D. 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 阴:私下里,偷偷地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安重容“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是( )A. 天子宁有种邪/重荣箕踞慢骂B. 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屈中国以尊夷狄C. 重荣诱之入塞/此晋万世耻也!D. 重荣怒,执拽剌/而充无厌之欲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A. 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追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B. 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

40、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己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C. 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的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D. 安重荣举兵起事,借口朝见,聚集数万饥民前往邺地。高祖派遣部队阻击,在双方交战中重荣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级后将它送给契丹。1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参考答案:11. B 12. B 13. B 14. 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41、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非和诮同义连用,讥诮。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题中A项“重荣箕踞慢骂”对象是契丹使者;C项“重荣诱之入塞”对象是吐浑白氏;D项“拽剌”是契丹使者。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

42、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与原文“而姑息重荣不能诘”不符。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利:对自己有利;幸:庆幸;期:希望;两敝:同时受损。参考译文:安重荣,小字铁胡,是朔州人。安重荣孔武有力,擅长骑马射箭,担任振武巡边指挥使。安重荣虽然为一介武夫,但也通晓文吏事务,他的属下也不能欺骗过他。有一对诉讼自己的儿子不孝顺的夫妇,安重荣拔出佩剑,递给这个孩子的父亲,让他亲自杀掉不孝顺的儿子,这个孩子的父亲哭着说:“我不忍心啊!”这个孩子的母亲在旁边诟骂他,然后夺过那

43、佩剑追逐她儿子。安重荣问明情况,她竟然是继母。安重荣叱骂那孩子的继母,并逐出衙门。安重荣从军卒开始发迹,突然达到富贵,可看到晋高祖从藩属诸侯成为国君,曾对人说:“天子难道有种吗?兵强马壮的人担任罢了。”安重荣虽然怀有篡异之志,但始终没有发作。当时,晋高祖和契丹结为父子关系,契丹非常傲慢骄矜,晋高祖更加恭敬地尊奉他,安重荣愤怒地说道,“让偌大的中原大国屈服来尊重蛮夷之邦,困厄凋敝的人,满足贪得无厌的欲望,这是晋国子孙万代的耻辱啊!”于是,安重荣多次凭这件事非难讥诮晋高祖。契丹使者来往过镇州的时候,安重荣张开两腿坐着谩骂他们,不给他们应有的礼节,有时甚至抓住杀掉他们。当时,吐浑白氏从属于契丹,他们

44、深以契丹的暴虐为苦,安重荣便引诱他进入中原。契丹多次派遣使者责问晋高祖,并要求派使者回复。晋高祖对契丹使者点头哈腰,受到责问后更加恭敬,多用花言巧语来自我解脱,而对安重荣无原则地宽容,不追问土浑事。晋高祖天福六年夏天,契丹使者拽剌经过镇州,安重荣侵辱他,拽剌出言不逊,安重荣大怒,拘捕了拽剌。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晋高祖以之为患,因为这件事幸临邺地,告知安重荣:“前朝与虏和亲和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我用天下来臣服契丹,你凭一个镇州来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安重荣认为晋国不能如愿,反叛的意愿便决定了。安重荣虽拿契丹作借口,但暗中派人同幽州节度使刘晞相勾结。契丹也

45、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安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安重荣同时受损。契丹想趁机窥伺中原,所以不再加怒于安重荣。这年冬天,安从进在襄阳谋反,安重荣听说这件事,于是也举兵谋反。这年,镇州大旱,又逢蝗灾,安重荣聚集几万饥民,驱赶着奔向邺地,声言攻入朝廷。晋高祖派杜重威迎击他,战斗已经开始了,安重荣的部将赵彦之与他有嫌怨,临阵脱逃,卷着旗子而奔向晋军。安重荣听说赵彦之投降晋国,非常害怕,只有凭吐浑几百骑兵防守牙城。杜重威派人擒拿他,斩其头颅来进献高祖,晋高祖在御楼接受安重荣的左耳,命令给他的头颅涂上漆(涂漆是侮辱死者,但更主要的目的是防腐),并送到契丹去。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不能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