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十单元10《人间词话》十则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68938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十单元10《人间词话》十则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十单元10《人间词话》十则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十单元10《人间词话》十则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十单元10《人间词话》十则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十单元10《人间词话》十则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人间词话十则王国维之死刘再复雪在无声地飘落,雪花在静悄悄地为你撒着纸钱。你毕竟是天生的美学家,选择那么柔润的波,那样秀丽绝顶的湖,作为你的坟,连死也被美所拥抱。雪飘落着,雪花在为你惋惜。你是聪慧的学者,目光比别人伸延得更加遥远。你看到了近代美的曙色。你的笔,像长天的彩虹,吸取过西方科学的亮光,然后把它撒到故土的地上。你本来应当走在时代的前列,时代也需要你更多地播种。但你却是太认真的遗老,太怜惜那个死去的王朝,太迁就身上那一套过时的花衣布褂。那些古老的鬼魂、陈腐的观念,竟有那么大的力量,搅乱你的神经,蒙住你明亮的眼;还紧紧地拽住你的衣角,把你拖进了永恒的寂寞。学术上的启蒙家呵,政治上的蒙昧者

2、;新的先驱,旧的忠臣;一半朝前向往,一半向后顾恋;在书本上驳斥着陈旧,在现实中恐惧着新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凝成了大苦闷,终于撕碎了你的心,胀裂了你的灵魂,并酿成了昆明湖这一节严酷的悲剧。雪飘落着,雪花在为你叹惜!是呵,如果活的不被死的掐住了咽喉,如果前进的不被守旧的拖住了脚跟,如果春的萌芽不被冬末的残雪征服,那么,活着的,前进的,萌芽的,该会散发出多少更加浓郁的生命的芬芳。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后改名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现代之交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家,哲学家,新兴学科甲骨文、敦煌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任

3、清华研究院教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一生著述62种,批校古籍逾200种,包括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名著,对哲学、文学、史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文字学、金石学、历史地理学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其中以史学为最多,文学为最深,文字学为最基本。其殷商制度史、宋元戏曲史、古文字学等方面的成就,都是空前的。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2背景资料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剧烈动荡、

4、冲突、融合的时代。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社会在经济和文化准备极不充分的情况下,向着畸形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转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思想界的动荡尤为突出,并深深影响着当时的文学。王国维“体素羸弱,性复忧郁”,在多难的时代面前不断追寻着人生的真谛。22岁以前,王国维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为以后治文史、考据之学奠定了基础。但他却不喜欢科场诗文,参加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表现出鄙薄功名、重情多思的人生志趣。1898年后,王国维来到上海,逐渐开始接触康德、叔本华哲学,对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和表象(又译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更是“大好之”,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实人生中的困惑。叔本华哲学的社会批判色彩、高

5、扬生命意志的异端精神,和少年王国维求新求异的思想倾向相顺应,而二人在“悲观主义人生论”上的契合,对王国维此后的人生观、文学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王国维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浸染上了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当王国维发现自己醉心研究的哲学无助于解决现实的人生困惑时,这位集诗人、哲学家气质于一身的学者把研究方向转向了文学和史学,并在诗词创作、文史研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08年,人间词话问世。作为王国维生命底蕴的流露、精神生气的灌注,人间词话给词的创作开辟了一条精微深美的“哲理化”境界的新道路。作为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人间词话沿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

6、中国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相结合,形成了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3文化常识(1)诗话与词话诗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论诗的文体。正式出现在宋代,第一部诗话是北宋中叶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在这以后,诗话成为评论诗人诗作、发表诗歌理论批评意见的一种广泛流行的形式。早期的诗以记事为主,不过不同于一般的记事笔记,它所记的都是有关诗人和诗作的琐事轶闻。后来,诗话的范围不断扩大,除记事外,逐渐增加了考订辨正、谈论句法一类的内容。诗话的再进一步发展,是越来越多地谈论有关诗歌创作和诗歌鉴赏等的理论问题,加强了它的理论批评性质。诗话的一般特点是:多数并不以系

7、统、严密的理论分析取胜,而常常以三言五语为一则,发表对创作的具体问题以至艺术规律方面问题直接性的感受和意见。词话则是诗话的一个分支,指的是评论词、词人、词派,以及有关词的本事和考订的著述。始于宋代,最早的词话专著是宋代杨绘的时贤本事曲子集,今佚。著名者有清代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2)人间词话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力作,也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堪称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之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

8、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在体例和格式上,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自主学习1易误读字澹澹(dn)著一“闹”字(zhu)憔悴(qio cu)蓦然(m) 遽以此(j) 矫揉(jio)豁人耳目(h

9、u)2一词多义故成之观合3古今异义(1)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古义:建树今义:建立(2)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古义:理想的境界今义: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4)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古义:有声望的专家今义:人称代词,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4词类活用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使动用法,使开阔)5文言句式(1)判断句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2)倒装句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介词结构后置)(3)被动句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6熟语集释喜怒哀乐: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情感。沁人心脾:形容吸入新鲜芳香的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后,感到身心

10、俱爽;也比喻优美的诗文、乐曲等极为动人,使人产生清新爽朗的感受。脱口而出:不加考虑,随口说出。用来形容说话不慎重。也用来形容才思敏捷。东施效颦:语出庄子。意为不顾客观条件一味模仿,效果适得其反。豁人耳目:开阔眼界,使耳目清新。7名句集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文本研读【主旨归纳】本文中节选的人间词话十则,重点是王国维的“境界说

11、”的内容,也谈及了理想与写实、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广泛触及了文学创作中的诸多规律性问题,把中国传统诗学理论推向一个新高度。要点解析1境界说“境界”一词本义指“地域”“疆界”。后来“境界”一词进入佛典,比喻“造诣高探难及”。以“境界”论诗,始于唐代。王国维以“境界”论词,将其作为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意境”理论。王氏“境界”说不同于以往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提出的“诗境”“词境”等,它融会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美学思想的成果,独树一帜,自成一格。其美学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在文学小言中也

12、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也,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也,后者感情的也。要之,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两处都道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具备“情”和“景”,且要“意一境浑”。第二,情景须真。崇尚“真”是王国维的一贯思想。他认为“真文学”当不受功利的干预,做到景真、情真,而“情真”尤为重要。因为“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屈原、陶潜、杜甫、苏轼之所以伟大,就在于能“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文学小言)。总之,作品的“原质”不但有“情”有“景”,而且必须有“真景物、真感情”,这才可谓有“境界”。第三

13、,“真景物、真感情”得以鲜明真切地表达。作者观物写景,须感情真挚,而若不能恰当表现,文不逮意,则亦不能有境界。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生动地渲染了杏花怒放、春光明媚前景象,传递了人们踏春的无限兴致;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也写活了明月泻辉、花影摇曳的幽境和作者疏散闲适的情趣,都能把“真景物、真感情”表达得极真极活,故曰著此两字,“境界全出矣”。2“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从作者所举例子看,“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描绘的是落花飘零之景,在独立黄昏、惜春伤逝的“我”的眼中,外物被浸染上无可奈何的伤感。“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描绘的是春寒料

14、峭,杜鹃泣血,夕阳西下之景,在羁旅漂泊的“我”眼里,外物呈现出孤独凄婉的色彩。可见,当主体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观察外物,并把这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时所营造出来的境界,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描绘出一种心境完全融化在客观静穆的景物之中的浑然物化之境。可见,当诗人为外物所吸引而达到宁静忘我的状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观察外物,外物以本来生机勃勃的面目呈现于诗人眼底时,所营造出来的与物俱化的境界,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以我观物”,“于由动之静时得之”,给人以“宏壮”的美感。“无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以物观物”,“于静中得之”,给人以

15、“优美”的美感。两者的创造有难易之分,这是因为人很难完全忘却生活之欲而达到静穆的状态。所以“写有我之境者为多”,而能达到物我浑然的“无我之境”,就较为难得。但“优美”与“宏壮”是不同的美感,不必强分高下。文本探究1“境界”的含义是什么?王国维借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凤栖梧、辛弃疾的青玉案词中的语句谈治学三境界,这三境界各有怎样的特点?思路提示:“境界”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出来的状况。第一境界以“西风凋碧树”,比喻恶劣的形势。说明只有下定决心“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才能排除干扰,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取得成功的基础。第二境界以“衣带渐宽终不悔”,形象描述如何努力奋斗。说明不管遇到怎样的困

16、难,都要坚持奋斗,执着追求。第三境界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指出经过多次周折,反复磨炼,人就会逐渐走向成熟。三个阶段,多个比喻,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文艺、人生等规律性问题。结构巧妙,见解独到,寓意深刻,行文流畅,比喻贴切,引人遐想。2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者是否有高下之分?思路提示:从作者所举的例子看,“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欣赏主体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观察外物,并把这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时所营造出来的境界,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欣赏主体为外物所吸引而达到宁静忘我的状

17、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观察外物,外物以本来生机勃勃的面目呈现于诗人眼底时,所营造出来的与物俱化的境界,是“无我之境”。从观物方式及审美感觉看,“有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以我观物”,“于由动之静时得之”,给人“宏壮”的美感。“无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以物观物”“于静中得之”,给人“优美”的美感。两者的创造有难易之分,这是因为人很难完全忘却生活之欲而达到静穆的状态。所以“写有我之境者为多”,而能达到物我浑然的“无我之境”,就较为难得。但“优美”与“宏壮”是不同的美感,不必强分高下。3作家应该怎样修养自身,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思路提示:从第七则看,要志存高远,甘于寂寞;苦苦探索,执着追求。从第八

18、、九则看,要有开阔的胸襟、真切深刻的见识,要有真性情。从第十则看,要能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注意有所领悟。4本文说理形象,清新雅致。其形象化表现在哪些方面?思路提示:一是善于引用古诗词名句来说理,形象生动。比如以欧阳修、秦观的词诠释“有我之境”,以陶渊明、元好问的词诠释“无我之境”;以宋祁、张先的名句表现言辞表达在营造境界中的效果;以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词表现人生以及学问探索的“三境界”等。二是善于以典型作家为例,增强说服力。如以东坡、稼轩论胸襟,以美成、白石论“出”“入”等。三是善于对比说理,分析透彻,易于理解。如“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等。四

19、是语言含蓄生动,浸透着诗人的真感情、真性情,自有含蓄幽微之美,真切感人。长调冠冕八声甘州赏析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起句气势不凡。清秋时节,潇潇暮雨过后,江天澄澈如洗。“洒”“洗”二字佳妙,一写雨态飘洒,一写江景清朗,摹之入神。明朗阔远,清景毕现于眼前。“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雨后景致为之变化,“渐”字意承上句,犹言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河随

20、着日暮逐渐显现凄凉冷落之态。秋意逼人,直让人无可抵御。“渐”之意收于“残照当楼”,此四字可谓笔力千钧,撼人心魂,悲秋之意骤然袭来,诚有太白忆秦娥之古风。此句意境宏壮,悲秋之意瑟瑟而来,而后更是如残照般深印心间。其境界辽阔苍远,恢宏大气,甚有唐诗之风。宋代赵令畤侯鲭录引苏轼语:“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的确是独具慧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秋意萧瑟如此,雨后红花绿叶凋尽,举目四望,万物皆休。“苒苒”,缓慢却又无力挽留,让人顿生悲叹,与“渐”之意隐然相连。“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江水不解人意,依旧默然流去。“无语”即不语

21、,实为“无情”之举。天地邈远,谁解此悲?世界却依然故我,静默而行。茫茫宇宙之中,那种永恒的思索和悲情如江水东去,悠远不尽。“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登高一望,萧瑟秋景让人不忍相对,不由得思念起故乡,那是诗人心灵永恒的归处。但故乡既远,乡愁更长,易发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乡思既起,怎不慨叹自己为何被世间琐事淹留不及早归去。“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推己及人,故园闺中,佳人也应是登楼遥望,期盼游子归来吧。“误几回”言盼意之苦楚难挨,平添款曲。此句颇有以我心换卿心之意,真挚感人。“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怎知道我也是这般阑干独倚,愁思百结呢?读此句,遥遥相望之情溢于言表,更衬“归思渺邈”之意。从首句“对”至“当楼”,再至“登高临远”“望故乡”,至最后“倚阑干”,呼应转承,结构缜密而运意流畅。全词之悲愁,凝于此句,以“凝愁”二字轻轻一收,干净利落而别具深意。柳永此词,意兴高远,悲凉沉郁,有如清风过悲林,既具流转之姿,亦深有动人之致。词中能与之比肩者寥寥。这首词真情吐露,浑出自然,隐约间我们仿佛能触摸到那个孤独而真实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