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北省秦皇岛市陈各庄乡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1031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秦皇岛市陈各庄乡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陈各庄乡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陈各庄乡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陈各庄乡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陈各庄乡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秦皇岛市陈各庄乡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知人论世”批评模式和词体发展陈丽丽“知人论世”是中国传统文论史上最常见、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自孟子提出“知人论世”后,人们在观照文学时,往往把作品、社会、人作为密切相关的三个要素,这一模式遂成为中国古代诗文批评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就词学理论而言,宋人杨绘的时贤本事曲子集是现存最早的词话,其中收录林逋、范仲淹、欧阳修和苏轼4位词人的本事,尽管该词话并没有对词人、词作进行过多品评,但是在宋代大量词人中仅选取这4家,并以“时贤”来命名,足见杨氏对“人”的看重,由此也可以看出词

2、学理论其实在一开始就在潜意识中被打上了“知人论世”的烙印。从词学发展历程来看,“知人论世”这一文学批评范畴一直贯穿在词体的演变中,并且与“词体诗化”以及“推崇词体”等理论思想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当词仅只作为遣兴、娱乐工具的时候,它与人、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而在词学发展早期以“知人论世”来论词,把词风与人格等同起来,显然是有很大局限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知人论世”说是儒家文学观念的阐释与发扬,其中的“人”带有深刻的儒家烙印。与诗、文比较起来,词是极具特质的文学体裁,自晚唐五代词体确立以来便被视为艳科,使其不可避免地带有轻软艳丽的娱乐色彩。“诗言志”、“文以载道”是儒家的传统文学观,以儒

3、家思想为精髓的“知人论世”说在诗文批评中影响深远,然而词学批评中,尤其在早期词作大多未脱当行本色的时候,“人”、“世”与“词”之间经常存在着一种错位与矛盾,不考虑词体的特性及词体的发展背景,仅以儒家的观点来衡量词人、词作,往往有失公正。许多词论者在评论词的时候,往往坚定地站在儒家正统的立场去“知人论世”,把强烈的个人主观感受添加其中,把对词人思想态度及生活方式的褒贬投射到对词的评价中,导致对一些词人词作的分析常有失客观。由此可知,“知人论世”这种批评模式在词学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种局限性与矛盾性,这种状况在词学批评的前期尤为突出。当词向诗靠近,成为抒情言志工具的时候,“知人论世”对于解

4、读分析具体的词作有一定积极意义。比如,北宋末期,有过南渡经历的词人,其作品内容风格在南渡前后往往有着明显的差异,人们在进行批评分析时,通常无法回避这段独特的社会背景及人生经历对作品的影响。众所周知,岳飞、张元干等人的词作大多充溢一种慷慨悲壮、抑塞不平之气,这与他们抗金将领的身份密不可分,因此在品评岳飞满江红、小重山等词作时,不能不抛开“靖康之耻”的时代背景和他们的家国之情、功名之心。伴随着以诗入词、以文入词的深化,“知人论世”这种模式已经更多地呈现出正面、积极的作用来。清代词学普遍提倡尊体理论,为了把词的地位抬到与诗相齐的高度,词论家把“风骨”、“兴寄”等各种诗学标准运用到词论中,“知人论世”

5、这种批评模式伴随着推尊词体风潮的高涨被广泛用来评论词人词作。在清人的词学观念中,词与诗是同等重要的,“知人论世”成为他们分析作品优劣的重要手段之一。清人不仅用“知人论世”批评模式来评论各家词人词作,而且对词体发展初期的词人也能客观看待。随着清代词论家对词体认识的提高及对词体的推重,“知人论世”批评模式在词论中的正面、积极意义愈加明显。可以说“知人论世”词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与词体诗化的进程几乎是同步的。 (选自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有删改。)6下列有关“知人论世”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知人论世”是指把作品、社会和人这三个密切相关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诗文批评的重要模式。B“知

6、人论世”这种文学批评模式,体现了儒家“诗言志”、“文以载道”的传统的文学观念,一直是评论词作优劣的重要手段。C“知人论世”说是儒家文学观念的阐释与发扬,以儒家观点来衡量词人词作使这种文学批评模式在词学发展过程中避免了局限性。D“知人论世”这种文学批评模式随着以诗入词、以文入词的深化,到清代才呈现出正面、积极的作用。7下列对“知人论世”批评模式和词体发展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现存最早的词话时贤本事曲子集的内容来看,词学理论产生之初就在潜意识中被打上了“知人论世”的烙印。 B在早期词作仅只作为遣兴、娱乐工具的时候,“人”、“世”与“词”之间经常存在着一种错位与矛盾;“知人论世”这种批评模式往

7、往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其进行评价。C在词走向抒情言志的发展过程中,“知人论世”这种文学批评模式也更多地体现出其正面积极的作用,二者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 D“知人论世”这一文学批评范畴一直贯穿在词体的演变中,推动了“词体诗化”的进程和“推尊词体”等理论思想的发展。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词学发展早期以“知人论世”来论词,把词风与人格等同起来,带有很大局限性,因而词与人、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B“知人论世”说在诗文批评中影响深远,在进行批评分析时,只有不回避独特的社会背景及人生经历,对于解读分析具体的词作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C凭借强烈的个人主观感受去“知人论世”,把对词人思想态度及生活方式的褒

8、贬投射到对词的评价中,是导致对一些词作的分析有失客观的原因。D清代词学把词的地位抬到与诗相齐的高度,词论家把“风骨”、“兴寄”等各种诗学标准运用到词论中,使“知人论世”的批评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参考答案:6A(B项“一直是评论词作优劣的重要手段”有误;C项“避免了局限性”有误;D项“到清代才呈现出正面、积极的作用”有误。) 7D(“推动了词体诗化的进程和推尊词体等理论思想的发展”说法在文中缺乏依据。) 8A(因果倒置。)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孔子不知“儒服”峨冠博带,长襟宽袖,近来重受青睐。前不久,百名专家呼吁北京奥运采用“汉服”,同时声称“要立法让大伙全部穿汉服”。4月23日河南

9、商报报道,开封市长宣布支持“满城宋装”的“倾城计划”,并且说:“为了推行宋装,我想我会带头穿。”看来,古代衣冠已经成为今天一些人挥之不去的情结。这让我想起孔子不知“儒服”的故事。礼记儒行记载说:“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杨天宇礼记译注把这一段翻译成白话文,说:“鲁哀公问孔子说:先生的服装,是儒者的服装吧?孔子回答说:我少年时期住在鲁国,穿袖子宽大的衣服;长大后住在宋国,戴章甫之冠。我听说,君子的学问要广博,衣服要随俗。我不知道什么是儒服。”孔子是儒家的开山祖师,鲁哀公尊重他,以为他

10、穿着的就是“儒服”。这似乎符合现代人的逻辑:既然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印度有纱丽,中国人当然就应当穿“汉服”、“宋装”;既然和尚穿袈裟、道士穿道袍,儒家学者当然也应该穿“儒服”。如果用开封市长的眼光看,孔子不但应该穿“儒服”,而且应该“带头穿”。可是,孔子却不免让人大失所望,他_1_说自己穿衣服一贯入乡随俗,不是“儒服”,_2_特别申明,自己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儒服”。作为儒家的祖师爷,孔先生如此特别申明,其中三昧,颇堪玩味。孔子不知“儒服”,而且,对古代衣冠也不感兴趣。按照某些人的逻辑,衣帽是“传统文化的记忆”,是一种“符号”,那么,以复兴尧舜之治为己任的孔子,肯定会对尧舜衣冠特别关

11、注,热心倡导。可惜,事实却并非如此。荀子哀公说:“鲁哀公问舜冠于孔子,孔子不对。三问,不对。”鲁哀公想知道舜戴什么样的帽子,一连问了三遍,孔子却毫不理睬。鲁哀公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回答?孔子说:古代王者衣冠朴拙,蒙头绕颈,并没有什么讲究。是他们“好生而恶杀”的政治品格,给天下带来一片和谐景象。“君不问此,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在他看来,古人穿什么衣裳戴什么帽子,不是后人需要特别了解的问题。不去研究尧舜之治的成功之道,却去关注舜戴什么帽子,是舍本逐末,毫无意义。孔子不知“儒服”,但是,并非说孔子对衣服没有研究。相反,孔子很注意衣服的美观与得体,论语乡党篇就有专门的心得。林语堂孔子的智慧说:“穿

12、的衣服怎样配颜色,他也很有眼光。现代的女裁缝很容易了解为什么孔子要用黑羔羊皮袍子配黑面子,白羊皮袍子配白面子,而狐皮则配黄面子。孔子在衣裳上,也小有发明之才。他盖的被子超过他本人的身长一半,这样好免得脚冷。为了方便做事,他要右袖子比左袖子短。”不过,孔子不主张追求时髦,对华装丽服不羡慕,对破衣烂衫不歧视。他反对衣帽取人。荀子哀公说:“鲁哀公问于孔子曰:然则夫章甫、屦、绅带而笏者此贤乎?孔子对曰:不必然。”他认为,衣服的品格,不能等同于人的品格。一个人穿的衣裳高档,不等于他的品格高尚。他的学生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论语子罕),一点也没有什么不自在,他感到很欣慰。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

13、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钱穆论语新解解释说:“衣食则属一人之私,其人不能忘情于一己衣食之美恶,岂能为天下后世作大公之计而努力以赴之?此等人,心不干净,留有许多龌龊渣滓。纵有志,亦是虚志。道不虚行,故未足与议。”当年大红大紫的慕绥新,从衬衫、领带、西服、皮带到皮鞋,全是世界名牌,到头来证明不过是个大贪官,可谓鲜活例证之一。孔子不知“儒服”,所以,儒家学派流传一千多年,没人能穿上“儒服”。清诗话下册有钱泳履园谭诗,记亡友蒋敬斋轶事,说:“敬斋名溶,长洲诸生。年二十许,辄喜讲道学,言语坐立不苟。尝自制寝衣,长六尺余,本论语所谓长一身有半也。余笑谓之曰:古之寝衣,似即今之衾被,恐泥古太甚。

14、敬斋愕然曰:吾过矣,吾过矣!至于下拜。其风趣如此。”可惜,今人只肯闹蒋先生这样的笑话,却绝不肯像蒋先生这样认错。1.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 所以 B. 由于 才会 C. 不仅 而且 D. 一边 一边2. 第段画线词语“舍本求末”的具体指的是_。3. 根据第段论述,请概括孔子关于衣着方面的观点。4. 第段划线句的含义是:_5. 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引述孔子不知“儒服”的典故是为了批判现在社会上愈演愈烈的“汉服热”。B. 本文第节中孔子“特别申明”自己不知“儒服”为的是强调自己不穿儒服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有儒服。C. 文中大量引用文献典故,论述了孔

15、子不知“儒服”的背后是重视实际意义不盲目追求外在形式的精神。D. 文章最后一节里的“笑话”是指开封市领导不了解服装文化的内涵而附会其意导致犯下低级错误。6. 本文针对的是哪一种文化现象?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参考答案:1. C 2. 舍弃文化内涵的本质,只追求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 3. (1)注意衣服的美观与得体;(2)衣服的样式要实用;(3)不追求时髦华丽;(4)不以衣帽取人。 4. 孔子不追究儒家文化的外在形式,更注重传扬文化的内涵,因此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得以真正传承。 5. C 6. 本文针对的是现在社会上一些人和地方不去了解文化内涵只简单追求文化形式,导致误读“文化”,做出劳民伤财的事。作

16、者希望借助先贤孔子的言行,能够唤醒人们对文化的正确理解,从而真正做好传承文化的工作,提升国民的文化内涵。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内容。立足文本对应语段,孔子不知“儒服”,所以,儒家学派流传一千多年,没人能穿上“儒服”,主要抓住“儒服”的内涵,分析为对应的儒家文化的外在形式,儒家文化。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意理解。A项“批判现在社会上愈演愈烈的汉服热”错误。B项“因为不知道有儒服”错误,不在意形式。D项应该是风趣如此,并不是“不了解服装文化的内涵”。点睛: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

17、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意分析。文针对的是现在社会上一些人和地方不去了解文化内涵只简单追求文化形式,导致误读“文化”,做出劳民伤财的事。意图的分析,需要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现实分析。如希望借助先贤孔子的言行,能够唤醒人们对文化的正确理解。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何其巩与北平私立中国大学戚荣达何其巩早年就读于桐城中学,毕业后进入江淮大学。1919年任安徽省学生联合会会长,带领学生参加“五四运动”而被校方除名,独自来到北京,加入冯玉祥所在的陆军第

18、十六混成旅,成为冯的亲信。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设立北平特别市。经冯玉祥推荐,何其巩得以担任首任北平市市长。其上任后对北平市政建设有许多开创性贡献。早前在仕途上春风得意的何其巩几经宦海沉浮,而后受到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由政界转向教育界。1936年9月,中国大学爆发了驱逐总务长祁大鹏的学潮。何其巩极力支持学生,得到了其他董事以及学校教师的认可,深孚众望的他于1936年10月被推举为中国大学的代理校长。正当何其巩凭借着其由政界积累的广泛人脉力图发展中大时,日寇却发动卢沟桥事变。北平高校除了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部分教会学校凭着外国背景坚持留下继续办学外,大都纷纷内迁。中共的建议是何其巩决定继续

19、办学的主要原因。中国大学是一所私立学校,抗战爆发后,教育部的补助随即中断,加上物价不断上涨,先前预留的经费早已捉襟见肘。有人建议,不妨暂时接受日伪一些经济援助,解决燃眉之急。何其巩认为“如果接受了日伪的金钱,日伪必然派人来校进行控制,这无异于引狼入室”,所以拒绝了这种饮鸩止渴的建议。在何其巩及师生的努力下,中大得以有些许资金赖以维持。因在沦陷区办学,何其巩在舆论方面也颇受压力。日伪教育总署想要接管中国大学,将其改造成为文化侵略的战略基地。他用“我们是中国人的中国大学”的口号以及“为教育而教育”的办学方针与之周旋,利用社会声势迫使日伪目的未能得逞。曰伪临时政府中的汉奸汤尔和早年与何其巩相识,有意

20、拉何其巩入伙,充当教育总长伪职,被何严词拒绝。何其巩还将自己的爱国言行付诸实践,曾帮助张自忠将军成功逃离北平,为抗战保存了一位优秀将领;还利用一些秘密渠道将一批批爱国青年送往大后方,充实了抗战力量。中大与燕大、辅大建立了统一战线,在接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成立了“北方救国会”,并且在成立当天即发表了驳日本近卫首相声明的声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强行封闭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等英美教会学校,致使大部分教师失业,学生失学。中大积极帮助这些师生解决难题,不仅收容了大批失业学生,而且还得以聘请了大量名师,增强了中大的师资力量。 为了应对沦陷区日伪的奴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中国大学大力开展弘扬民

21、族气节教育。何其巩在扩充中国大学图书馆时,在馆内正厅的墙壁上亲自书写“读古今中外之书志其大者,以国家民族之任勉我学人”楹联,用以劝勉在校学生不忘责任,奋发学习。他还亲自选定中国大学国文教本选文百篇,将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选为最后一篇,希望学生通过精读著名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来培养崇高的民族气节。穷途末路的日本人在1944年4月5日傍晚通过罗织“涉嫌营救抗日人士”等罪名,公然冲进何其巩家中将其逮捕,关押在东城煤渣胡同日本宪兵队监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其巩面对日本人的审讯毫不畏惧,以沉默和绝食来与他们抗争。日本人最后在4月12日将何其巩释放,但是并没有放弃对何的监视。就这样,身处沦陷区的中国

22、大学在何其巩校长的带领下,与日伪敌对势力周旋,力克万难坚持独立办学直至抗战胜利。 1947年,何其巩辞去中国大学校长一职,1955年在京辞世,享年56岁。(节选自文史春秋,2017年第5期,有改动)相关链接当时吴(佩孚)宅处在日特严密监视之下,何其巩几经周折, 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与吴见了面。一番恳谈之后,吴表示,坚决不为日寇利用,坚决不做背叛祖国的罪人。(节选自陈俐独斗霜雪韧如菊)何其巩在上任之初,在市政府市政会议第一次常会上就做出一项决议:“财政公开,造成廉洁政府。”在何其巩任内,北平市政府及其附属机构没有贪污腐化的案例。(节选自杰文档案民国时期历届北平市长完全档案)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23、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段交代了何其巩早年就读学校及参加“五四运动”的经历,他投身革命后,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B. 抗战爆发后,教育部对中国大学的补助中断,在何其巩及师生的努力下,中国大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C. 何其巩以教育救国,利用扩充中国大学图书馆和选定中国大学国文教本的机会,劝勉学生不忘责任,弘扬民族气节。D. 面对日本人的逮捕和审讯,何其巩保持气节,并以沉默和绝食来与他们抗争,日本人不得不将其释放。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抗战爆发后,何其巩为抗战保存优秀将领、劝吴佩孚精忠许国和充实抗战力量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B. 何其巩在担任首任北平市市长期间

24、,北平市政府廉洁从政,他对北平市政建设有许多开创性贡献。C. 由于受到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何其巩有意从政界转向教育界,后被推举为中国大学的代理校长。D. 卢沟桥事变后,北平高校大都纷纷内迁,在中共的建议下何其巩凭着外国背景决定留下继续办学。6. 何其巩任北平市市长伊始,即组织评定菊花为北平市市花,有人也因此评价何其巩“人如菊花”,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 B 5. D 6. 菊花高洁象征何其巩高风亮节的精神。作为市长,何其巩廉洁奉公,政绩卓著。菊花坚贞象征何其巩坚忍坚强的品质。无论是在官场浮沉还是在抗战时,何其巩立身行事,讲人格,重操守,贞劲坚强。菊花傲霜斗雪象征何其巩爱国的气节

25、。作为学生,何其巩关心民族危亡,投身革命;作为校长,在抗战期间,他倡导教育救国,气节凛然。【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B项“中国大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于文无据。 由原文何其巩“拒绝了这种饮鸩止渴的建议。在何其巩及师生的努力下,中大得以有些许资金赖以维持”可知,中大在抗战时期仅仅是“赖以维持”的状态。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然后将选项与文

26、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本题D项“何其巩凭着外国背景决定留下继续办学”错,原文是“北平高校除了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部分教会学校凭着外国背景坚持留下继续办学外,大都纷纷内迁。中共的建议是何其巩决定留下继续办学的主要原因”。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菊花的象征意义人手。 菊花作为花中君子,素有高洁傲岸、坚韧不拔之象征意义,结合何其巩的身份,将各个含义与文中相关的情节、事件联系起来即可得出答案。首先筛选相关信息:“何其巩得以担任首任北平市市长。其上任后对北平市政建设有许多开创性贡献”、“爆发学潮。何其巩极力支持学生”、“拒绝接

27、受日伪的金钱的建议”、“因在沦陷区办学,何其巩在舆论方面也颇受压力。日伪教育总署想要接管中国大学,何其巩严词拒绝”、“帮助张自忠将军成功逃离北平”、成立“北方救国会” 、“并且在成立当天即发表了驳日本近卫首相声明的声明”、“帮助这些师生解决难题,不仅收容了大批失业学生”、“劝勉在校学生不忘责任,奋发学习”、“希望学生通过精读著名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来培养崇高的民族气节”、“面对日本人的审讯毫不畏惧,以沉默和绝食来与他们抗争”。整合概括信息,不难看出作为市长,何其巩廉洁奉公,政绩卓著;无论是在官场浮沉还是在抗战时,何其巩立身行事,讲人格,重操守,贞劲坚强;作为学生,何其巩关心民族危亡,投身革命;作

28、为校长,在抗战期间,他倡导教育救国,气节凛然。这些分别体现了他象菊花的高洁、坚贞、傲霜斗雪一样的高风亮节的精神、坚忍坚强的品质、爱国的气节。从而得出答案。【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

29、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参考答案:11C(“善”意思是“好的方面”)12B(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却;A项,均为介词,因为,用、

30、拿;C项,用来,表原因;D项,均为介词,表对象,替、给,表原因)13C(句是说袁枚对别人文章的赞扬:句是说袁枚处理政事)14A(朝廷的博学鸿词科开考,袁枚和其他二百余人是被推举上去,并非考取;而考取进士是乡试考中举人以后的事)15(1)(2分)袁君也竭尽自己的能力对待政事,没有什么回避推托,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2)(3分)袁君仕宦虽不显赫,然而当时的人认为,一百多年来,在充分享受山林的乐趣,获得文章的盛名方面,恐怕没有谁比得上他5. 文言文阅读(19分)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

31、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使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然失利。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

32、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

33、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7、下列文中,画线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B.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C.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D.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

34、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B.迁, 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迁。也有贬谪之,放逐之意。如迁谪(贬官远地)、迁客、“左迁”,就是贬官。C.诏,指上级给下级下的文书或命令。D.河西,在古代指黄河以西地区。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降,力战至被俘,绝食而死。B.杨业为了保全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而劝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而并非是贪生怕死。C.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

35、表明清白和勇敢,决定首先出战。D.杨业年青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暗用兵法运用鹰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在汉语。( )(10分)(1)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2)既降,帝使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 参考答案:7、B。8、C.诏,指黄帝所发的文书命令9、D. (D.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

36、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以上文中语句陈述的就是这一内容。B.“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一句,“以表目的,“生聚即百姓;C.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陈述的就是这一内容; D.“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是拿以后为将用兵和现在用鹰犬逐雉兔打比方,表现自己的报国思想;)10、(1)我并非贪生怕死,只是因为现在时机对我方不利,白白牺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现在您拿不愿牺牲来责备我,那我就在你们之前首先出战。( 盖、徒、责等词

37、的落实,状语后置及语意通顺)(2)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派遣宫中的使者召见杨业,十分高兴,让杨业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的职位。(出征北汉的)大军凯旋回朝后,又加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既、使、以为、授等词的落实及句意通顺)【参考译文】杨业是并州太原人。父亲杨信,担任后汉麟州刺史。杨业少年时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喜欢仗义行侠,善于骑马射箭,喜爱打猎。每次打猎,所得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杨业曾对他的同伴说:“我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他青少年时代奉事北汉皇帝刘崇,担任保卫指挥使,并以勇猛矫健而闻名。经过多次提升以后,出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在战争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

38、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敌”。宋太宗亲征北汉至太原,平日早就听说杨业的名声,曾经出重金想购求他。不久,太原城在宋军的包围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势危在旦夕,杨业劝北汉主刘继元主动投降,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派遣宫中的使者召见杨业,十分高兴,让杨业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的职位。(出征北汉的)大军凯旋回朝后,又加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宋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富有经验,又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正当契丹军队侵入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代州北面的西陉寨出发,从小路赶到雁门关的北口,由北向南从契丹军队的背后发动攻击契丹,将契丹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因立有战功,杨业被升

39、为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事。从此,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领兵逃走。雍熙三年(986),宋朝军队开始了对契丹的大举征伐,任命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令杨业为潘美的副手,然而打了败仗。不久,宋太宗下诏书,要将云、应、寰、朔四州的居民迁往内地,命令潘美等人率领部下的军队护送这些居民。这时,契丹皇太后萧氏与她的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一起率领十几万军队重新攻陷寰州。杨业对潘美等人说:“现在辽国军队正处在士气最旺盛的时候,不能同他们交战。”然而,监军王侁说:“您一向被人称为杨无敌,怎么现在遇到敌人却逗留徘徊不与交战呢?莫非您还有其他的意图吗?”杨业说:“我并非贪生怕

40、死,只是因为现在时机对我方不利,白白牺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现在您拿不愿牺牲来责备我,那我就在你们之前首先出战。”临出兵前,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败。”于是,杨业指着(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说:“请各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两翼准备支援。等我战败退到这里时,你们就用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灭,不剩一人了!”潘美就与王侁带领部下士兵在陈家谷口排好阵式。从寅时一直守到巳时,王侁派人登上托逻台瞭望前面战场,以为契丹军队被杨业打败逃走,就想与杨业争功,马上带领军队离开陈家谷口。潘美不能阻挡,于是(带领军队)沿着灰河向西南前进了二十里。不久

41、,听到了杨业兵败的消息,潘美立即指挥军队退却。杨业奋力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傍晚,果然退到了陈家谷口。当他看见陈家谷口没有伏兵时,当即捶胸大哭,随即再次率领部下奋力拼杀。身上受伤达几十处,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杨业还亲手斩杀了百十来个敌人。后来因为战马受了重伤,无法前进,于是被契丹军队俘虏。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杨业于是仰天长叹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谁知却被奸臣逼迫出兵,致遭惨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于是绝食三天而死。6.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3分)武昌九曲亭记苏辙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

42、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

43、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22.苏轼因“迁”来此,却“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为什么? (2分)23.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及至满足之后,没有人不慨叹自己此前的

44、痴迷可笑。B.及至厌倦之后,人又总是要慨叹自己此前的痴迷可笑。C.及至满足厌倦之后,没有人不慨叹自己此前的痴迷可笑。D.及至满足厌倦之后,人又总是要慨叹自己此前的痴迷可笑。 24.简析第段、第段景物描写的不同。(4分)25.第段展示了苏东坡怎样的形象?(2分)26.选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作具体阐述。(3分)参考答案:22(4分)要点:着眼点第段,汉王身处逆境,表现萧何谋略;第段,汉王已取天下,突出萧何功绩。(2分)写法第段正面表现;第段侧面烘托。(2分)24.(2分)不以个人升迁得失为重;与好友相伴,纵情于山水之间,乐而忘返。23.(2分)C25.(4分)第段是全景、远景;大笔勾勒,展

45、示江南自然、人文景观。(2分)第段是局部、近景;具体而微,描绘亭址周边环境。(2分)25.(2分)苏东坡游山水,得之则喜,失之则忧;(1分)置身于秀山丽水之中,翩然若仙子。(1分)26.(3分)选文将叙事、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融为一炉:(1分)叙游乐、建亭之事,描武昌诸山胜景,抒纵情山水之乐;(1分)景中有事、事中见人,景、事、人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从而凸现了建亭之人苏东坡的情怀。(1分)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2014年10月30号,姓名权的立法解释通过了审议: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包括选取其他直系血亲的姓氏,因由法定扶养

46、人以外人扶养而选取抚养人姓氏。这个消息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以下是一对准父母的对话,请补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对话情境,简明得体。每空不超过15字。(6分)准妈妈:既然可以不跟父姓,那就跟我姓,或者给宝宝起一个独一无二的姓氏。准爸爸:我反对。_。我的爸爸姓杨,所以我也姓杨,宝宝不跟我姓怎么可以?准妈妈:说的也是,虽说_,但也不能随便改姓。仔细想想,姓氏对于一个家族来说,不是区分人的符号,_,把我们连系起来。准爸爸:你明白就好。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孩子从来都是随父姓的;姓氏自由了/可以选择姓氏了;是联系家族血亲的纽带。(意思对即可,每空2分,超字数扣1分)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7、)A政府印发的相关文件,到2020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的价格全部放开,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基本建立。B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法定退休年龄,适时、适度并且渐进式地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已成为各国应对人口因素变化而调整退休政策的发展趋势。C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三件事是这一代人无法回避的责任:强化社会共识和推动改革开放,总结历史经验和推动理论创新,思考深化改革的导航图。D大家正议论着,就听到从学校大门外传来一阵低声的喧哗,只见两个汉子架着一个身材瘦弱的男生,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参考答案:B【考点】病句辨析修改。【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