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璜塘综合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0971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璜塘综合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璜塘综合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璜塘综合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璜塘综合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璜塘综合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无锡市江阴璜塘综合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俄勒冈州火山爆发(瑞士)瓦?弗洛特“喂,是得克萨斯信使报社吗?我是贝德尔?史密斯。请立即记下:我永远难忘的俄勒冈州的这场经历,火山爆发” “怎么回事?”新来的编辑沃克问道,“喂,喂,接线员!” “通往俄勒冈州的线路突然中断了,”电话局总机报告说,“我们马上派故障检修人员出发检查。” “大概要多久? “哦,您得作好一两个小时的打算。您知道线路是穿过山区的。” “完了!”沃克沮丧地说道,并沉重地跌坐在他的软椅上。 “什么叫完了?”主编怒气冲冲地说道,“您是一名记者,还是一个令

2、人丧气的半途而废的家伙?您不是已经收到报告了吗?俄勒冈州火山爆发!这一消息我们起码比民主党人报和先驱报早得到一小时。这一回我们可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了!今天下午,当我们独家登出俄勒冈州火山爆发的现场报道时,他们会嫉妒得脸色铁青的。” 主编从书柜里取出一卷百科全书,“我要让您看看这事该怎做!埃丽奥尔,请您作好口授记录的准备!现在,您这个也算是记者的人过来瞧瞧吧!这儿:俄勒冈海岸地带山脉有了:道森城这一带有几座已经熄灭的火山“噢,看来是这里。您把地图拿过去,抄下四周区镇的地名。”他跳了起来,猛地拉开通向印刷车间的门。“希金斯!您马上过来!给我把头版的新闻全部撤去!我要加进一篇轰动全国的报道!还有,

3、这次要比平常提前一小时出报。”?他叼起一支香烟,大步地在屋里走来走去。?“您写下通栏标题:俄勒冈州火山爆发!电话联系中断!贝德尔?史密斯为得克萨斯信使报作独家现场报道。?“上午在俄勒冈州地区出现了极为可怕的景象,有史以来一直十分平静的巨峰巴劳布罗塔里火山(名字以后可以更正)忽然间喷发出数英里高的烟云。就这么写下去这里是有关火山爆发的资料的描述,剩下的您就照抄好了,反正总是老一套。?“您让沃克把熔岩可能流经的区镇地名读给您听。别忘了写一写人,诸如一个在最后一瞬间被救出来的孩子啦、一个拖着小哈巴狗的老妇人啦,等等。?“最后:得克萨斯信使报呼吁各界为身遭不幸的灾民慷慨解囊。捐款者填好附列的认捐单,将

4、钱款汇往指定的银行账号即可。若填上认捐单背面的表格,您同时还有机会以优惠价格订阅全年的得克萨斯信使报。这样您家里就有了一份消息最灵通的报纸。通过报道俄勒冈州灾难这一事实即已雄辩地证明,本报拥有最迅速、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排字机“咔咔”作响,滚筒印刷机里飞出一页页印张,报童喊哑了嗓子,布法罗市的居民们从报童的手中抢过一份份油墨未干的报纸,转瞬之间,当天的报纸全部售完。?三小时后,通往俄勒冈的电话线路修复。电话铃声响了,沃克、主编和女打字员同时拿起耳机。?“喂!是得克萨斯信使报社吗?”响起了贝德尔?史密斯的声音,“那好,请马上记录:我永远难忘在俄勒冈州的这场经历,火山爆发也不如此刻的吉米?布蒂德

5、雷这般厉害,今晨他在富尔通拳击场频频出击,把俄克拉荷马的重量冠军瓦尔特?杰克逊打得落花流水。在第三局中他以一连串的上钩拳、猛击拳和凌厉而干净利索的直拳将对方击倒在地喂喂您在听我说吗?您能听清楚我说的话吗?”?“请等一下,贝德尔,”沃克说,“主编刚才晕过去了。”(选自读者2010年第23期)4. 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大量运用人物语言。误会因人物对话中断而产生,真相由人物对话得以继续而揭示;为抢占报道先机,主编坐镇指挥,发号施令,其语言既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又让我们从中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B. 小说中,主编开始时叼着香烟编新闻的志骄意满和结尾听到真实信息

6、后的“晕过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C. 本文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与作者巧设铺垫有很大的关系。D. 作为报社的一员,沃克在听到通往俄勒冈州的线路突然中断的消息后,“沉重地跌坐在他的软椅上”,说明沃克缺乏新闻工作者的敏感性,这与主编的迅速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5. 有人认为,小说标题中的“火山爆发”具有多重含义,请作简要分析。6. 请简要分析主编的形象特点,并谈谈这一形象的塑造有何现实意义。参考答案:4. D 5. (1)指地理学意义上的“火山爆发”,即主编所认为的发生在俄勒冈州的“火山爆发”;(2)用的是“火山爆发”的比喻义,即贝德尔以此来极力渲染吉米?布蒂德雷拳击

7、的犀利迅猛;(3)也用来比喻德克萨斯信使报虚假的新闻报道,将会给报社带来“火山爆发” 般的灾难。 6. 形象特点:作为一个职业媒体人和职场老手,小说中得克萨斯信使报的主编对新闻有着敏锐的嗅觉,行事老辣干练,但是为了抢得新闻先机,他只凭片言只语便极富想象力地编造新闻,并借“灾害”谋私利,完全摒弃了应有的职业道德。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该形象很好地影射、讽剌了现实社会中某些所谓的“行业精英”。他们对社会、对专业有深切的洞察,熟悉业内的游戏规则,在法律、商业与道德的边缘,游离漂移,显得游刃有余。但这些人急功近利,利欲熏心,没能坚守住应有的职业操守,往往落得可悲可笑的下场。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

8、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BD项考核手法,C项考核结构,其中D项,“沃克缺乏新闻工作者的敏感性”的解读有误,此处体现的是沃克对灾难发生后的悲天悯人和善良。5.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小说的标题含义,注意结合文章得到情节答出表层含义,结合小说的主旨分析深层含义,表层的含义指指地理学意义上的“火山爆发”,即主编所认为的发生在俄勒冈州的“火山爆发”。深层含义为其比喻义,贝德尔以此来极力渲染吉米布蒂德雷拳击的犀利迅猛;和德克萨斯信使报虚假的新闻报道,将会给报社带来“火山爆发” 般的灾难。点睛: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注意考

9、核标题的作用,分析文章的标题一般先答出含义,然后从文章的和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答题时首先用一句话总括形象特征,一般为什么时代、具有什么特征、什么阶层的形象。分点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此题主编

10、的行为主要是“为了抢得新闻先机,他只凭片言只语便极富想象力地编造新闻,并借灾害谋私利”,可以概括为“对新闻有着敏锐的嗅觉,行事老辣干练,完全摒弃了应有的职业道德”的职业媒体人形象。其意义是对社会上这类人的讽刺。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西汉司马迁认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立论不同,但也有彼此相通的方面。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学说“相反而相成”。由此可见,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这从吕氏春秋一书可以看出端倪。该书亦称吕览,为战国末期秦

11、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以儒家和道家学说为主,兼论名、法、墨、农、阴阳各家。此书肯定了儒家的政治伦理,主张实行仁政,也赞成道家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观点,体现了儒、道的会通。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被封为淮南王,与门客编撰淮南子一书。其中,既有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有儒家、墨家以天下为己任、劳作不息的论述。从战国末期到秦汉及魏晋时期,其间贯串着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由此产生了魏晋玄学。魏晋玄学以周易道德经庄子为基础,称为“三玄”。它既讲自然变化,也谈社会人事变迁;既鄙视世俗,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又主张保持“名教”(身份等级的象征)传统和对自身既得利益的重视,用以论证“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体现了儒家与道

12、家学说的会通。中国思想文化的再次会通,起于唐代“三教并立”,至两宋,由南宋理学完成。唐代,中国佛学吸取了儒学和道家老子学说的某些方面,有些僧人以“人皆可以为尧舜”来解释佛性,并出现了专讲孝道的佛经,如父母恩重经。有些僧人以忠孝思想为内涵、以家族组织为形式编写禅律百丈清规,使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这样佛教才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居庙堂之上讲修齐治平、道德教化,处江湖之远则“栖心释梵,浪迹老庄”。时至两宋时期,儒学吸取了佛学哲学的某些论证方法,使自身的哲学思辨特别是在本体论上有了新的理论创造。“会通”,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话说,就是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否则儒学就

13、会枯竭凋零。他在诗里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和其他理学家将“三教”会通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称为“新儒学”。与朱熹理学有别,南宋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理”,只要“发明本心”,即可“穷理尽性”。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心学传统,论述“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反映了人们要求独立思考的理性要求。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说,思想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公识”,要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在他看来,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有助于打破学术上的门户之见,综合各家之长,开辟出一条新路。(节选自张岂之中华文化具有会通精神)1.

1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诸子百家虽立论、学说不同,但都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都具有会通精神。B. 吕氏春秋不仅会通儒、道两家的思想,还论及了名、法、墨、农、阴阳各家的学说和主张。C. 从淮南子有关道家、儒家、墨家思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汉代在思想学术上也具有会通精神。D. 魏晋玄学以“三玄”为基础,其产生的条件之一就是儒家与道家学说从战国末期到魏晋时期的长期会通。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唐代,中国佛学也吸取了儒学思想,令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使当时的佛教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B. 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

15、佛学,也会通道家的学说和思想;两宋儒学会通佛学,在理论创新上颇有成就。C. 南宋朱熹所代表的“新儒学”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会通了“三教”,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D. 黄宗羲认为思想学术应该是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的“公器”“公识”,因而学术思想上的会通尤为重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战国末期到南宋末年,中国思想文化至少经历两次大的会通,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B. 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其中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C. 思想文化史上的会通,既体现在学说和思想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一些研究和论证

16、方法的彼此借鉴和吸收。D. 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不仅有助于构建新的学术体系和学术流派,还可以丰富传统的思想学术。参考答案:1. A 2. C 3. B1. 试题分析:A项结合文本开头内容“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可知,是儒家易传?系辞上主张思想文化的贯通,不是司马迁和班固这样认为;司马迁、班固只是认为诸子百家有相会通的特点。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A属于事件错配对象,儒

17、家易传?系辞上主张思想文化的贯通,不是司马迁和班固这样认为;司马迁、班固只是认为诸子百家有相会通的特点。2. 试题分析:C项结合文本内容“会通”,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话说,就是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否则儒学就会枯竭凋零”“他和其他理学家将三教会通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称为新儒学”可知,会通“三教”的是朱熹和其他理学家,不是“新儒学”。3. 试题分析:B项“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错,由原文可知,战国末期的吕览体现了儒、道的会通,魏晋玄学也体现了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唐代及以后,才有了佛学、也就是“释”的参与。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萧亮飞张晓林诗人身上,什么事

18、都可能发生。“夷门十子”之一的萧亮飞,是民国期间的大诗人。晚年,曾一度将一把剃头刀视若珍宝。这是一把民国年间很常见的剃头刀,木制的刀柄,一头镶了一块小小的象牙,作为点缀。不使用的时候,刀子可以合到木柄里去。再普通不过了。每天清早起来,萧亮飞都要在磨刀石上磨这把剃头刀子,每次磨一袋烟工夫,然后用大拇指试试刀刃,合起来,放进口袋里。他的这把剃头刀子,却不是用来剃头的,他有别的用途。萧亮飞有一个癖好,他不喜欢大块吃肉,却喜欢吃骨头上面残留的肉筋,而这些肉筋不大容易吃到嘴里,也很难弄下来,他就用这把剃头刀子将这些肉筋一点一点地剔下来,拌上蒜汁,然后吃掉。年轻时的萧亮飞喜欢游历,结交了一大批文人雅士,饮

19、酒,品茶,赋诗。作诗填词之余,萧亮飞还喜欢涂抹几笔,简单画一些荷花、兰草、紫藤等,画的都很飘逸,倒和他的诗词风格相近。他最拿手的是画菊花。他画的菊花,形和神都有一种孤傲之气。能把菊花画到这个境界的,放眼民国夷门画坛,绝没有第二个人。然而,萧亮飞的画名被他的诗名掩盖,竟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画菊高手。在萧亮飞身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阵子,萧亮飞喜欢收进一些当地名人的字画,闲时赏玩。做字画生意的马三隔十天半月都会拿一些字画来兜售。这一天,马三夹着一沓字画又来了。他把画放在桌子上,说:“挑挑看,都是名家的!”萧亮飞一幅一幅地看下来,竟没有一件入眼的,不禁失望地摇摇头。马三一边收拾,一边自嘲地说:“没关系

20、,有好画再送过来!”忽然,萧亮飞眼前一亮,原来马三用来包画的那张纸也是一幅画,只是已经破残,看不清画家的名字了。那幅画看上去颇为不俗。萧亮飞急喊:“慢着,把那张包纸拿来看看。”把残画拿在手里,只细看了一眼,萧亮飞就愣住了。那幅画竟是他不久前画的寒菊图。他不禁喃喃自语:“这世人看重的,多是一个虚名啊!”自此以后,萧亮飞不再收藏字画,也把世事看淡了许多。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似乎一夜之间,萧亮飞的画在夷门风行起来,求他作品的人在门前排起了长队。开始,价位定得很低,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些。“哗啦”,黄包车夫、打烧饼的、卖牛羊肉烫的等等,也都找上门来了。时值盛夏,酷热难耐,来人大都拿着折扇让他画扇。开

21、封人自宋朝就崇尚风雅,讲排场,手里拿把画扇总比拿把蒲扇子排场多了!萧亮飞不胜其苦,只得挂出告示:菊花每朵银币半元。先款后画,概不赊账。后面又加一小注,曰:文人本不应言利,无奈,无奈!不久,无赖牛大扁担找上门来。他将一枚银币“啪”地拍在萧亮飞书案上,说:“萧大诗人,给画幅菊花!我只要一朵!”萧亮飞一愣,接着就明白了对方的来意。他忽然大笑。接着站起身,让牛大扁担坐到自己的椅子上来,然后给牛大扁担泡了一杯茶。牛大扁担端着茶杯,有些不知所措。萧亮飞说:“好,我给你画,一朵菊花半元银币不好收,就不收你的钱了。不仅不收钱,另外再送你一朵梅花,一竿墨竹。”画好,牛大扁担一句话没说,拿起画就走了。走到大街上,

22、却又兴奋起来。见了熟人,把画拿出来让人家看。说:“这画一文钱没掏,萧亮飞乖乖给我画的!”有个懂画的人细细地看了两眼,笑起来:“你这个人,被人骂了还高兴得像捡了个元宝似的!”牛大扁担低头看画,画面上,除了一朵菊花、一朵梅花,就是那竿墨竹了,再无别的东西,哪里骂了自己?他不禁露出一脸的茫然。那人指着画说:“最上边的那朵梅花是往下覆开的,墨竹画在了菊花的下边,一是嘲笑你的下作,二是说你这样下去终究是会倒霉的!”牛大扁担脸上一红一红的,他默默地将画收了起来,低着头往巷子的深处走去。(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萧亮飞本是大诗人,喜欢吟诗作词,风格飘逸;同时

23、也擅长画菊,造诣居民国夷门画坛之首,但曾有一段时间其作品并不为人所重。B. 小说较为详细描写了萧亮飞用剃头刀剔肉筋吃的情节,体现了他的世俗的一面,这是对萧亮飞这一世外高人的性格的有效补充,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C. 萧亮飞挂出“菊花每朵银币半元。先款后画,概不赊账”的告示,又加一小注,这既体现了他的无奈,又体现他怕被人误解的心理。D. 趾高气扬“不知所措”“兴奋”、炫耀“一脸的茫然”羞愧难当,小说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把牛大扁担的心理变化写得极为细腻。5. 小说开篇说“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萧亮飞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小说这样开篇有什么好处?6. 小说设置马三卖字画被萧亮

24、飞发现自己的一幅寒菊图的情节,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4. B 5. 第一问:晚年时将一把剃头刀视若珍宝,并用它来剔肉吃。擅长画菊,但所画的一幅作品沦为包纸。似乎一夜之间,画作忽然风行起来。用所画作品嘲讽无赖。第二问: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情节。评述了主人公生活独特的一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6. 这个情节和上文“能把菊花画到这个境界的,放眼民国夷门画坛,绝没有第二个人”一句相呼应,证明当时的画坛很少有人能达到萧亮飞的画技水平。萧亮飞的画菊作品沦落为包纸,反映了世人看重虚名、轻视实际才华的现实,从一个角度体现了小说主题。与后文萧亮飞的画菊作品忽然风行的情节形成对比和反差,造成情节的跌宕起伏

25、,增添了内容的趣味性和艺术效果。【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小说的主题,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B项,“体现了他的世俗的一面”错,这个情节突出萧亮飞与众不同的个性,体现了萧亮飞悠闲淡泊的心境。故选B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作答时要先认真审题,明确问题指向,然后再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第一问小说开篇说“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题干要求结合小说内容概括萧亮飞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作答时要注意分析这句话的意蕴,这句话“什么事都

26、可能发生”含有出乎人们意料的意思,所以要筛选出在小说主人公萧亮飞身上发生的出人意料的一些事情,而小说中所写的不是出乎人们意料的事情,如喜欢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喜欢收藏字画等事情不属于答案。第二问其实问的是小说首段的作用,考生平时要了解首段的一些作用,本文首句“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独立成段,下面正文部分则是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萧亮飞身上发生的出人意料的一些事情,那么此处首段的则是开门见山,简洁明快,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情节,起到总领全文,以及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作用。【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和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作答时要先明确情节设置的一般作用,然后从内容和

27、结构两方面考虑。小说中间部分设置马三卖字画,结果又被萧亮飞发现自己的一幅寒菊图这一情节,与上文“能把菊花画到这个境界的,放眼民国夷门画坛,绝没有第二个人”以及下文“似乎一夜之间,萧亮飞的画在夷门风行起来,求他作品的人在门前排起了长队”这些情节都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从而揭示了当时世人看重虚名、轻视实际才华的现实这一主题,与小说的开头“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这一内容相照应,这样的情节反差也使得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丰富了小说的内容。【点睛】小说情节安排的作用一般有: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整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照应前文XX情

28、节;为后面的XX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对整个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的作用:或刻画了人物XX更加鲜明的性格,或表现了XX的人物性格;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3)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升华主题。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呼延赞,并州太原人。父琮,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赞少为骁骑卒,太祖以其材勇,补东班长,入承旨,迁骁雄军使。从王全斌讨西川,身当前锋,中数创,以功补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太宗亲选军校,以赞为铁骑军指挥使。从征太原,先登乘城,及堞而坠者数四,面赐金帛奖之。七年,从崔翰戍定州,翰言其勇,擢为马军副都军头,稍迁内员寮直都

29、虞候。雍熙四年,加马步军副都军头。尝献阵图、兵要及树营砦之策,求领边任。召见令之作武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又引其四子以入迭舞剑盘槊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端拱二年,领富州刺史。俄与辅超并加都军头。淳化三年,出为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至屯所,以无统御材,改辽州刺史。又以不能治民,复为都军头、领扶州刺史,加康州团练使。咸平二年,从幸大名,为行宫内外都巡检。真宗尝补军校,皆叙己功,或至喧哗,赞独进曰:“臣月奉百千,所用不及半,忝幸多矣。自念无以报国,不敢更求迁擢,将恐福过灾生。”拜而退,众嘉其知分。三年,元德皇太后园陵,命掌护仪卫,及还而卒。赞有胆勇,鸷悍轻率,常言愿死于敌。遍文其

30、体为“赤心杀贼”字,至于妻孥仆使皆然,诸子耳后别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及作破阵刀、降魔杵,铁折上巾;两旁有刃,皆重十数斤;绛帕首,乘骓马,服饰诡异。性复鄙诞不近理,盛冬以水沃孩幼,冀其长能寒而劲健。其子尝病,赞刲股为羹疗之。赞卒后,擢其子必显为军副都军头。(选自宋史呼延赞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召见令之作武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又引其四子以入迭舞剑盘槊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B. 召见令之作武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又引其四子以入迭舞剑盘槊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C. 召见令之作武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

31、数四又引其四子以入迭舞剑盘槊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D. 召见令之作武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又引其四子以入迭舞剑盘槊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太祖,为帝王庙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B. 堞,指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从孔隙中可观察敌情,对敌人射箭发炮。C. 行宫,指古代帝王在京城以外居住的宫室和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D. 忝,有愧于,谦辞。古文常用谦词还有“鄙”“敝”“垂”“屈”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呼延赞作战勇猛,敢于冲锋在前。呼延赞初为骁骑卒,便以勇,得到太祖的

32、赏识与提拔;后来跟随太祖征伐西川和太原,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英勇无畏。B. 呼延赞出京任官,但无治理能力。呼延赞出京任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到军队驻点后,因没有统领才能,改任辽州刺史;又因为没有治理能力,再任都军头等。C. 呼延赞恬淡自守,受到大家夸奖。皇帝增补军校时,众人都争相表功,有的人甚至争执起来,唯独呼延赞置身其外,对自己所任官职所得俸禄颇为知足,受到赞赏。D. 呼延赞生性率直,对国忠心耿耿。呼延赞勇猛强悍、随和率直,常常言说希望能够与敌拼杀,死而无憾;并且在身上纹上“赤心杀贼”这几个字。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念无以报国,不敢更求迁擢,将恐福过灾

33、生。(2)性复鄙诞不近理,盛冬以水沃孩幼,冀其长能寒而劲健。参考答案:10. B 11. D 12. A 13. (1)我自己考虑没有什么来报效国家,不敢再希求升迁提拔,且担心福分过多而灾祸产生。(得分点:念、无以、将)(2)他性格又俗陋怪异,不近情理,隆冬时把水浇在幼童身上,希望幼童长大后耐寒且强壮。(得分点:鄙诞、沃、能)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旋绕廷中数四”是在庭中旋绕多次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D项。“以入”修饰“四子”,排除C项。结合句意分析,B项正

34、确。句意:宋太宗召见他,命令他表演武艺。呼延赞穿上战装,拿鞬驱马,挥动铁鞭、枣木长矛,在庭中旋绕多次,又带他的四个儿子加入,轮流舞剑挥矛。皇帝赏赐白银数百两,赏给他四个儿子衣服绸带。1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D项,“垂”“屈”为敬辞。“垂”,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屈”,用于说对方的行动。1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A项,结合文本第一节内容“从王全斌讨西川,身当前锋,中数创,以功补副指

35、挥使。太平兴国初,太宗亲选军校,以赞为铁骑军指挥使。从征太原,先登乘城”分析可知,征伐西川是跟随王全斌,不是太祖。点睛: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概括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所导致的结果或某个(几个)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要能揭示出这个事件的意义,或者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者某种现象的本质,或者某种观点等。

36、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念”译为考虑,“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过”译为过多。(2)“鄙诞”译为俗陋怪异,“沃”译为浇,“冀”译为希望。参考译文:呼延赞,并州太原人。其父呼延琮,任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年轻时是骁骑卒,宋太祖认为他有才能且勇敢,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朝领受皇帝圣旨,升任为骁雄军使。他跟随王全斌讨伐西川,亲自担任前锋,身受多处创伤,凭借战功补任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亲自选拔军校,任命

37、呼延赞为铁骑军指挥使。他跟随太宗征讨太原,率先登城,到达城上矮墙又掉下四次,皇帝当面赏赐他金帛。太平兴国七年,跟随崔翰戍守定州,崔翰说他勇猛,提拔他为马军副都军头,不久升任为内员寮直都虞侯。雍熙四年,加授为马步军副都军头。他曾经向上进献军队阵图、作战要领和驻营扎寨的策略,请求到边疆领兵任职。宋太宗召见他,命令他表演武艺。呼延赞穿上战装,拿鞬驱马,挥动铁鞭、枣木长矛,在庭中旋绕多次,又带他的四个儿子加入,轮流舞剑挥矛。皇帝赏赐白银数百两,赏给他四个儿子衣服绸带。端拱二年,呼延赞兼任富州刺史。不久,他与辅超一起被加授为都军头。淳化三年,他外任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到达军队驻扎的地点,因为没有统领

38、驾驭人的才能,改任辽州刺史。又因为没有才能治理百姓,再任都军头、兼扶州刺史,又加授康州团练使。咸平二年,他跟随宋真宗巡幸大名,担任行宫内外部巡检。宋真宗曾经补选军校,人人都叙说自己的功劳,有的人甚至喧哗争执起来,唯独呼延赞上奏说:“我每月的俸禄成百上千,花费的不到一半,皇上照顾我已经很多了。我自己考虑没有什么来报效国家,不敢再希求升迁提拔,且担心福分过多而灾祸产生。”拜后退下,大家都称赞他知本分。咸平三年,为元德皇太后建造墓地。任命他掌管护仪卫,等到回来后就去世了。呼延赞有胆量勇气,勇猛强劲随和率直,经常说愿意战死在敌军中。他遍身纹有“赤心杀贼”这几个字。甚至他的妻子、儿子、仆人都在身上纹有这

39、几个字。他的几个儿子耳朵后面另外刺字有:“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他创制兵器破阵刀、降魔杵,铁折上巾;两边有锋利的刀刃,兵器都重达十几斤;头戴绛色襄头巾,骑着杂毛色的马,身上的穿戴奇特怪异。他性格又俗陋怪异,不近情理,隆冬时把水浇在幼童身上,希望幼童长大后耐寒且强壮。他的儿子曾经生病,他就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汤给儿子治疗。呼延赞死后,朝廷提拔他的儿子呼延必显任军副都军头。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杜甫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注: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人。曾在成

40、都设学校,入学者免除徭役,这些措施对当地文化的发展有所促进。滟滪:即滟滪滩,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仲宣楼:汉末文学家王粲在荆州避难的地方。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诗的开篇写李剑州,从“高义”和“寥落”生发出热情歌颂他“能化俗”的政绩和为他的“未封侯”而鸣不平这两层意思。B. 颔联用典贴切。文翁政绩流传蜀中,用以比拟李剑州任剑州刺史;未封侯的李广,则和李剑州同姓。C. 颈联实写诗人“路经滟滪”,见瞿塘风涛之险恶,“天入沧浪”,见江汉烟波之浩渺。这是他赴荆南途中所经之地。D. 尾联用“仲宣楼”点出李剑州到了荆南以后的情形。诗人清楚地意识到李剑州所处的时代和命运,即使到了

41、那里,也还是和当年避难荆州的王粲一样,仍然作客依人,托身无所。E. 全诗由李剑州写到诗人自己,再由诗人自己的离别之情,一笔兜回到李剑州,脉络贯通,而起结转折,关合无痕。15. 全诗表达出了作者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4. CD 15. 表达对李剑州的赞美和感叹,“高义”“化俗”体现赞美,“寥落”“未封侯”体现感叹;表达诗人飘零、孤独之情,颈联“双蓬鬓”与“一钓舟”能体现;表达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尾联“更何日”能体现;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人以李剑州的遭遇暗示自己的怀才不遇。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

42、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颈联实写诗人路经滟滪”错误,从诗中来看,诗歌标题是“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可见写的是意想中的诗人自己“将赴荆南”的情景,故应是虚写。D项,“尾联用仲宣楼点出李剑州到了荆南以后的情形”错误,从诗歌标题来看,应是诗人将要前往荆南,尾联用“仲宣楼”点出诗人到了荆南以后的

43、情形。诗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命运,即使到了那里,也还是和当年避难荆州的王粲一样,仍然作客依人,托身无所。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

44、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诗,诗的前半部分主要写李剑州,真诚地歌颂了他“能化俗”的政绩,并为他不受重用而鸣不平;诗的后半部分叙写作者的身世之悲和离别之情。全诗由感叹故人境遇落墨,继而写到诗人自己,再由离别之情,写到对未来的预测,脉络清晰,一气贯通。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免归。中郎将爱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

45、者。文帝称善,拜释之为谒者仆射。从行,上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亡穷者。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亡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亡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察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项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门。遂核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拜释之为廷尉。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

46、下廷尉治。案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启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选自汉书张释之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B. 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日/久宦减仲之/产

47、不遂/C. 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日/久宦减仲之/产不遂/D. 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日/久宦减仲之产/不遂/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字:指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通常有某种关系的称呼。B. 免冠:脱去帽子,我国古时可以表示敬意,也可以表示谢罪。C. 廷尉:官名,掌军事。秦汉至北齐时期主管军事的最高官吏。D. 弃市:古时死刑之一,是在人群聚集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张释之素有贤能,才华出众。张释之要辞官回乡,中郎将爱盎知道他贤能,奏请补授张释之谒者的职位;张释之在朝廷上分析秦汉之间的事,受到汉文帝的称赞。B. 张释之理性睿智,眼光长远。汉文帝因啬夫熟知禽兽簿,对答如流,要授予啬夫上林令,张释之以担心上行下效,误导天下人崇尚浮夸,不讲求实际来劝止皇帝。C. 张释之不惧权贵,刚毅严正。张释之阻止过司马门不下车的太子、梁王进人殿门,并弹核他们的不敬之罪,薄太后批评汉文帝教子不严,又传令赦免太子、梁王。D. 张释之执法公正,得到认可。汉文帝要将盗取高祖庙内玉环的人诛灭全族,张释之据理力争,要求按照法律规定判处死刑;张释之议论公正,得到了大家的认可。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