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280884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课内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题目。(6分)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

2、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

3、“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

4、?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宝玉初见黛玉感觉她“与众各别”,这是因为宝玉看到的是黛玉超凡脱俗精神的气质,这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是什么? 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3分) 红楼梦中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形神兼备,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选文中举例说明。(3分) 参考答案:在宝玉的眼中黛玉多愁善感、美丽多情、姿容俊逸,极富神韵,特别是黛玉“眉尖若蹙”所体现出来的愁苦和抑郁更深深地打动了宝玉。 “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贾宝玉的这句话充分体现其骄横不羁、蔑视权贵、大胆否定封建正统教育的性格特征。

5、“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宝玉摔了 “通灵宝玉”,这实际上是对封建宿命论的反叛,是任性率真性格的体现。略2.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匈奴西迁与匈牙利人的祖先崔建国公元374年,一支自称“匈人”,不知来自何方的由剽悍、强大的骑兵部队组成的大军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欧洲东部。它以雷霆万钧之力横扫东、西哥特人,随即又击败东罗马帝国,然后屯兵中欧匈牙利平原,建立了显赫一时的匈奴帝国,并一度与西罗马帝国形成对峙局面。在匈人神出鬼没、势如破竹的重击下,晕头转向的欧洲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未能弄清自己对手的底细。因此,匈人的来

6、龙去脉就好像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时光荏苒,直到18世纪后期,终于有人试图揭去这层面纱。法国历史学家德揆尼首先在其匈奴、突厥、蒙古及其他西部鞑靼各族通史中提出,这个神秘莫测的匈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被迫西迁的匈奴人。此论一出,英国历史学家吉本率先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引用了揆尼“匈人来源于匈奴”的说法。由此,马上在欧洲史学界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激烈的论战。“从18世纪以来,这个问题曾进行过不停地辩论,但毫无结果。”但是,就总体而言,大多数学者趋向于“匈人就是匈奴”的观点。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应有很大发言权的中国学者是持什么观点的呢?事实上,在中国的史籍中,自窦宪将北匈奴击败,迫其西迁后,北匈奴就像断线西

7、飞的风筝,突然失去了踪迹。因此,中国学者并不知道匈奴西迁的行踪。由于中西交通和中西文化交流上的闭塞封闭状况,中国学者直到近代才得知匈奴与欧洲历史有关。首先发现这个问题的是洪均,他在元史译文证补里,从西方著作中引述了匈奴侵入欧洲的过程。此后,章太炎在匈奴始迁欧洲考一文、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也注意并研究了这段历史。不过,与欧洲学者迥异,中国学者几乎全都认定“匈人就是匈奴”。然而,中国学者的加盟并没有使“匈人就是匈奴”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为仍有不少疑点没有澄清。其中,尤其让人困惑的是,从中国史籍记载自公元91年北匈奴西迁起,到欧洲史籍记载公元374年匈人击灭顿河以东的阿兰人止,这中间北匈奴

8、有280多年的历史竟是空白!也就是说,从中外史籍中几乎找不到一点北匈奴西迁的线索。为了查证这280多年的历史,弄清北匈奴西迁的过程,中外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考证和论争。如齐思和认为,北匈奴从公元91年离开漠北单于庭,到4世纪70年代出现在东欧,有一个逐渐西移的漫长的过程,它可分为四个阶段:91160为悦般时期;160260为康居时期;260350为粟特时期;350374为阿兰时期。但林干则将北匈奴西迁的过程分为三站:第一站迁往乌孙的游牧地,第二站为康居,第三站为阿兰聊(奄蔡)。当然,这些考证由于立论的史料过于零散和欠缺,难免疏漏和错误,它们能否成立尚需事实,尤其是地下考古资料的证实。

9、但是,它多少拂去了一些积淀已久的尘埃,使之隐约露出了历史真相的轮廓。其功绩是难以抹煞的!“匈人就是匈奴”的假说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它所具有的合理性却是显而易见的,绝非像某些西方学者所说的是空穴来风。况且,还有资料证实,公元5世纪时,匈人帝国极盛时期的君王阿提拉在述说其祖先时,曾用无比骄傲的口吻自豪地宣称,他可以将其先祖追溯到1 000多年前著名的匈奴首领身上,他列举的名字与中国史籍中的记载大体吻合,这也可以算作“匈人就是匈奴”的一个旁证吧?9下列关于“北匈奴西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中国史籍记载,北匈奴于公元91年西迁,在公元374年匈人击灭了顿河以东的阿兰人。B.神秘莫测的匈人

10、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被迫西迁的匈奴人。C.在研究“北匈奴西迁”这一问题时,章太炎、梁启超等中国学者几乎都认同“匈人就是匈奴”这一观点。D.关于“北匈奴西迁”的过程,在目前的考证和论争过程中有这两种观点,一是四段论,一是三站论。10下列关于“匈人就是匈奴”说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原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中外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但是缺少足够的事实证据,尤其是缺少地下的文献资料。B.北匈奴有280多年的历史都是空白的,中国史籍中几乎找不到一点北匈奴西迁的线索。C.中外学者在弄清北匈奴西迁的过程所进行的相关考证中,由于立论的史料过于零散和欠缺,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D

11、.北匈奴人神秘莫测,被迫西迁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突然失去了踪迹。导致中国学者并不知道匈奴西迁的行踪。1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18世纪后期的法国历史学家德揆尼是世界上第一位研究“北匈奴西迁”的人,他在欧洲史学界引发了一场论战。B.首先发现匈奴与欧洲历史有关的是中国学者洪均,他在元史译文证补里提出了匈奴侵入欧洲的创见。C.虽然匈人帝国的君王阿提拉在述说其祖先时,列举的名字与中国史籍记载大体吻合,但并不能为“匈人就是匈奴”这一问题下定论。D.“匈人就是匈奴”的假说之所以还没有定论,是因为它明显缺乏合理性。参考答案:9-11ACC略3. 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12、419小题。 (一)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

13、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节选自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的一次演讲)14第一段文字中,作者用了“表演”一词,请联系上下文谈一谈你对该词的理解。(4分)15文章描写梁先生的演讲,特别提到桃花扇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用意何在?(4分)16请简要概括以上节选这部分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二)五花肉刘心武 一位年轻的女士我家做客,偶然看见厨房阳台上挂着一块腊肉,先是惊叫了一声,然后便拍着巴掌大笑起:“啊呀!你吃肥肉”她是个嫉肥如仇的人,本并不能算胖,却要每周三次去健康俱乐部花不菲的费用瘦身,这也使得她视吃肥肉为俗。她本是把我引为雅友的,忽然发现了那块腊肉,故

14、有那样的反应。 说实在的,那块腊肉并不应以肥肉呼之,那是一块五花肉,是我的朋友老罗不远几千里,巴巴地从家乡带送给我的。那猪是他自养自宰的,卖掉了大半只的肉,剩下的都腌制成了腊肉。他给我带的那块,是精选出的,最外层的那圈肥花确实厚了一点,不过,老罗对肉的审美观与那位女客的审美观大相径庭,他正是觉得那圈肥花白亮得喜人,才特意提送我。那块五花腊肉限于自家条件的限制,腌得不是很成功,不像北京商场里售卖的那么地道。我们一家虽然都十分感激老罗的真情厚谊,却也很长时间都没有去尝它,主要是不知道究意怎么烹饪,就那么一直挂在阳台上任其风干。 年轻女士和我笑谈间,忽然瞥见楼下小花园里有个人在捡拾白色污染物,便随口

15、建议道:“咱们城里人谁吃这个?你不如拿下去送给楼下那个捡脏的老头儿!”我朝楼下一看,只觉得仿佛有个宝贵的东西,被人轻率地弄脏了,再也不笑,闷闷地对那位女士说:“那正是老罗,这块五花肉就是他送给我的。”女士吐了一下舌头,满脸的歉意。 附近的居民,也大都称老罗为“捡脏的老头”,其实,他并非是个拾些破烂拿去卖钱的人,而是绿化队负责我们小区清洁的合同工;而且他与我同龄,逢到节庆日,也舍得花五毛钱坐到露天理发椅上修理一番门面,穿上他最好的衣服,那时他会显得红光满面,挺拔精壮,看去比我还年轻,哪儿能算老头? 我和老罗从搭话到往到成为好友,那过程大约有半年左右。我头一回去他们绿化队集体宿舍,正看见他买回一块

16、肥膘,切碎了在伙房的大锅里炼大油。他们时兴自己做饭自己吃,伙房的场地、用具轮流使用。开头我疑惑,十好几个人,怎么轮得过?去了几次,发现他们的饭食真是非常地简单,主食往往是大家先用各自的容器装好米或干粮,在同一大锅里焖饭,副食呢,讲究时合熬一些处理贱卖的菜。像老罗,为把每月300元的工资尽量节省下汇回家里,往往就是一碗米饭,舀一勺搁好花椒盐巴的大油,就着一碗粗茶,呼噜呼噜地吃进去。我目睹时心里既有些不忍,却又很羡慕因为他总是吃得很香;而我们,有时面对着满桌的鸡鸭鱼肉,却还总是提不起胃口。 我和老罗为什么投缘?我想我们确实有心灵上的契合点我们都信奉以诚实的劳动去谋取自身生活的改善。我当然比老罗富裕

17、得多。有时在邮局遇上,他把浸着汗水的钱往家里汇,我拿着汇款单兑稿费,相互就聊起各自的梦想。他想把家里的平房改建成两层小楼,我想攒足了钱买套商品房专用于写作。我告诉他干我这行有个好处,就是稿费里超过国家法定数额那部分应纳的税金,汇稿费的机构一定都会帮我代缴,拿到的都是心安理得的干净钱。他问我超过多少才需纳个人所得税?我说是一次800元,他笑了,摸着后脑勺说他怕永远难有那个财运。 但有一天老罗汗津津地找我,我以为他遭到了什么不测。听他细说,原他在清理绿地卫生时,拾到了一个公文包,马上拿去交给了派出所。那公文包是被盗后,被盗贼掏走了现金,扔在那儿的。失主虽然丢了现金,却因老罗及时上交,得以重获里面的

18、文件、信用卡、护照和机票,而感谢得不得了,一定要奖励老罗1000元人民币;老罗执意不要,失主执意要给,最后民警也笑劝老罗收下,老罗这才收下了。但在回宿舍的路上,老罗忽然想起超过800元的部分要交税的规定,心里不安起,他找我,是诉说自己不知到哪儿如何交税的惶恐。我感动地握住老罗粗壮的上臂,一时竟说不出话。 老罗曾经跟我商量,自己收下了800元,那200元分给了宿舍里的伙伴,他说他们也该得到奖励,因为那绿地是他们共同的工作场所。这样他省得去交税,良心上也安稳,而伙伴们也皆大欢喜。 就是那以后过完春节回,老罗带一块五花肉,他从车站径直到我家,送给了我。他并没给自己带一块慢慢地用佐餐。我不能把这块五花

19、肉还给他,更不能转送他人,我应该和家人一起,从中享受人间的一份可贵真情。谁有烹饪这种五花腊肉的绝佳方案?请快快告诉我? 17文中两次写到年轻女士说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18作者善于描绘性格鲜明的小人物,请结合全文分析老罗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5分)19当老罗诉说自己不知到哪儿如何交税的惶恐时,“我”被老罗感动得说不出话,看到这里,你是否也被感动了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受。(6分)参考答案:(一)14.“表演”一词并非说梁先生只要形式而缺少真情实感,而是对他的外在表现而言的,(2分)赞扬他的演讲不枯燥,不呆板,有感染力。(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5. 用意主要是:桃花扇

20、与杜甫这首诗内容分别表现大悲大喜之情,梁先生讲到此处之痛哭与大笑极好地表达现了两篇作品的各自感情,有力突出了梁先生演讲的投入与精彩。(4分)16.梁先生的演讲精彩而富有感染力。(共2分,意思对即可)(二)17.(1)引出下文。年轻女士第一次说的话引出了五花肉的历;第二次说的话则引出了老罗这一个小人物。(2)形成对比。年轻女士对五花肉和老罗的态度与“我”对待二者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共4分,每点2分)18.老罗是绿化队负责我们小区清洁的合同工。(1分)他质朴节俭到露天理发店理发,用肥膘炼油,饭食非常简单,讲究时也只是熬些处理贱卖的菜,省吃俭用给家里汇钱;诚实本分:清理绿地卫生时拾到公文包立刻

21、交给派出所,经过多番劝说后收下1000元奖励金还想着要纳税;重情谊:春节回不远千里地把自己精选出的五花肉送给我。(共5分,老罗身份1分,形象特点2分,分析2分)19我被老罗诚实本分的高尚品质感动了。作为一名小区绿化队的清洁工,老罗是一个极平凡的小人物,他每月的工资才300元,钱对他而言应该是很重要的。但是他不但拾金不昧,而且在得到奖励金后竟还着急地想着要交税,与当今社会那些身处高位、锦衣玉食却仍挖空心思去偷税漏税的人相比,老罗不知道要高大多少倍,他的身上闪烁着童话般美丽的光芒,社会需要老罗这样的人。(共6分。观点明确,能适当结合文本联系实际即可)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

22、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汪应轸,字子宿。少有志操。正德十四年,诏将南巡。应轸抗言:“自下诏以来,臣民旁皇,莫有固志。临清以南,率弃业罢市,逃窜山谷。苟不即收成命,恐变生不测。昔谷永谏汉成帝,谓陛下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宇数离深宫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逐典门户奉宿卫者执干戈而守空宫其言切中于令。夫谷永,谐谀之臣;成帝,庸暗之主。永言而成帝容之。岂以陛下圣明,不能俯纳直谏哉?”疏入,留中。继复偕修撰舒芬等连章以请。跪阙门,受杖几毙。教习竣,拟授给事中。有旨补外,遂出为泗州知州。土瘠民惰,不知农桑。应轸劝之耕,买桑植之。募江南女工,教以蚕缲织作。由是民足衣食。帝方南征,中使驿骚道路。应轸率壮夫百余人列

23、水次,舟至,即挽之出境。车驾驻南京,命州进美妇善歌吹者数十人。应轸言:“州子女荒陋,无以应敕旨。臣向募有桑妇,请纳之宫中,传受蚕事。”事逆寝。世宗践作,召为户科给事中。山东矿盗起,流入裝辅、河南境。应轸奏言:“弭盗与御寇不同。御寇之法,驱之境外而已。若弭盗而纵使出境,是嫁祸于邻国也。凡一方有警,不行扑灭,致延蔓他境者,俱宜重论。”报可。在科岁余,所上凡三十余疏,威切时弊。以便养,乞改南,遂调南京户科。张璁、桂萼在南京,方议追尊献皇帝。雅知应轸名,欲倚以自助。应轸与议不不合,即奏请遵礼经、崇正统,以安人心,不报。嘉靖三年春,出为江西佥事。居二年,具疏引疾,不俟命而归,病卒。(选自明史。汪应轸传)

24、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弭盗与御题不同尽而个 弭:安抚。B. 欲倚以自助 自助:协助自己。C. 应轸与议不合 合:一致。D. 教习竣,拟投给事中 竣:完成,完毕。17. 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谓陛下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数离深官/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逐典门户奉宿卫者/执干戈而守空宫B. 谓/陛下庆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数离深宫/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逐/典门户奉宿卫者/执干戈而守空宫C. 谓/陛下厌高美之尊号/好西夫之卑字/数离深官/挺身展夜与群小相逐典门户奉宿卫者/执千戈而守空宫D. 谓陛下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数离深宫/挺身晨夜/

25、与群小相逐典门户奉宿卫者/执于戈而守空官18.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汪应轸以民生为重的一组是苟不即收成命,恐变生不测 夫谷永,谐谀之臣继复偕修撰舒芬等连章以请 土療民情,不知农桑募江南女工,教以蚕缫织作 即奏请遵礼经、崇正统A. B. C. D. 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汪应轸敢于直言进谏。他曾以古代贼臣昏君的故事当面劝止皇帝南巡,但因讽喻失当,招引圣怒,维而被罚跪宫门,遭受杖责几乎丧命。B. 汪应轸担任地方官能造福当地百姓。出任泗州知州时,针对土地贫瘠、百姓懒情、不懂农桑的具体民情,采取买桑劝农、募工教织的措施,使得泗州百姓丰衣足食。C. 汪应轸为了维

26、护百姓利益不惜违抗皇命。他曾断然拒绝皇帝的旨意,还用请蚕妇入宫的话提醒皇帝要以百姓利益为重。D. 汪应轸能够认清当时社会弊端。他要求地方官严惩盗贼的主张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他在户科一年多,一共呈上三十多道疏章,都切中时弊。2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应轸言:“州子女荒陋,无以应敕旨。臣向募有桑妇,请纳之宫中,传受蚕事。”事遂寝。(2)凡一方有警,不行扑灭,致延蔓他境者,俱宜重论。参考答案:16. A 17. B 18. B 19. A 20. (1)应轸说:“本州女子粗俗浅陋,没有用来应从皇上的旨意的人。臣过去曾招募了一些善养蚕纺织的妇女,请收入宫中,传授养蚕纺织的技术。”此

27、事才作罢。(2)凡是一方有盗贼作乱的消息,不进行剿灭,以致(盗贼)蔓延到其他地方的(地方官,都应从重论处。16. 试题分析: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A项,结合上下文可知,“弭盗与御题不同尽而个”意思是“平定盗贼和抵御贼寇不同”,弭:平定、平息。17. 试题分析:画线句子中“谓”是“说”的意思,其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D两项。“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结构相同,意思相对;“数离深宫”“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逐”主语都是“陛下”,再结合上下文可推知画线部分的句意为“陛下厌弃高贵的尊号,喜欢平民的卑称。几度离开深宫

28、,早晚露身在外,与众小人为伍。掌管宫延门户和在宫中值宿警卫的人,手持武器却守卫空宫”,据此可知答案应为B项。18.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把所给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写任应轸为民请命,表明其以民生为重;写汪应轸发展生产的行动,体现了其以民生为重;是写汪应轸对谷永的评价;是写泗州百姓的情况;是写汪应轸主张尊崇儒家正统思想。故答案应为B项。19. 试题分析:A项,“他曾以古代贼臣昏君的故事当面劝止皇帝南巡”不当。根据原文,汪应轸并非当面劝谏皇帝南巡,而是通过上疏奏请的方式,此处属无中生有。此外,汪应轸及联名上书的官员遭受的杖责最主要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奏请时讽喻失当,主要是由于汪应轸这种

29、直言敢谏的方式触怒了皇帝。点睛: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没有赏析的内容。解答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一般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答题时注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差别和重点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言中经常省略主语,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语,区分“人物”,总体关照段首的“时间”、“地点”,区分“事件”表述是否错误等。2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

30、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荒陋”,粗俗浅陋;“无以”,没有用来的;“向”,过去;“纳”,收入宫中;“寝”,搁置。(2)“凡”,凡是;“警”,盗贼作乱的消息;“扑灭”,剿灭;“宜”,应该;“重论”,从重论处。参考译文汪应轸,字子宿。少年时就有志向操守。正德十四年,皇上下诏书宣布即将往南方巡视。应轸上疏反对说:“自从皇上下诏以来,大臣和百姓徘徊不定,没有主意。临清以南一带,百姓都抛弃家业不事贸易,往山谷逃窜。

31、如果皇上不立即收回成命,恐怕发生意外。从前谷永劝阻汉成帝,说:陛下厌弃高贵的尊号,喜欢平民的卑称。几度离开深宫,早晚露身在外,与众小人为伍。掌管宫廷门户和在宫中值宿警卫的人,手持武器却守卫空宫。他的话对于现在很确当。谷永,是谄媚阿谀的臣子;汉成帝,是昏庸的君主。谷永进言汉成帝尚能容忍他。难道以陛下的圣明,还不能接受臣下的直言进谏吗?”疏章呈入,滞留在宫中。接着应轸又与翰林院修撰舒芬等人联名上奏请求(这件事)。跪在宫门外,受杖责几乎丧命。 (汪应轸)在翰林院学习结束后,朝廷准备授官给事中。皇上有旨任他为地方官,应轸于是外任泗州知州。泗州土地贫瘠人民懒惰,不懂耕种养蚕。应轸鼓励百姓耕种,买来桑树种

32、植。又招募江南的女工,把蚕茧抽丝纺织的技术教给当地人。百姓因此丰衣足食。皇上正在南方征伐, 中使驿车骚扰道路 。汪应轸率领一百多个精壮农夫排列在水边,船来了,立即把船拉出本州境外。 皇帝车驾驻住南京 ,命令泗州进献善于歌唱奏乐的美女数十人。应轸奏道:“本州女子粗俗浅陋,没有什么人用来应从皇上的旨意。臣过去曾招募了一些善于养蚕纺织的妇女,请收入宫中,传授养蚕纺织的技术。”此事才作罢。 世宗登基,应轸召入任户科给事中。山东的矿盗兴起,流窜进入京师地区和河南境内。应轸上奏说:“平定盗贼和抵御贼寇不同。抵御贼寇,只要将其驱赶出境即可。如果为了平定盗贼听任其流出本地,这是嫁祸邻近的地方。凡是一方有盗贼作

33、乱的消息,不进行剿灭,以致(盗贼)蔓延到其他地方的(地方官),都应从重论处。”获得皇上批准。应轸在户科一年多,一共呈上三十多道疏章,都切中时弊。为便于养亲,请求改任南京官职,于是调往南京户科。张璁、桂萼在南京,正在议论追封献皇帝尊号。一向知道应轸有名,想靠他协助自己。应轸与他们的提议不一致,就上奏请求遵循礼经,尊崇正道,以安人心,皇上不予答复。 嘉靖三年 (1524) 春天,他出任江西佥事。过了二年,上疏称病,不等到命令下来就回家乡,因病去世。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师说(节选)韩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

34、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

35、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未见其明也 明:明智B. 士大夫之族 族:类C. 圣人无常师 常:固定的D. 作师说以贻之 贻:鼓励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拘于时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C.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贤不及孔子D. 小学而大遗 群聚而笑之9.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选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

36、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B. 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指那童子的启蒙教师,又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C. 选文在批判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时主要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比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D. 选文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10.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参考答案:7. D 8. C 9. B 10. (1)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

37、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2)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艺上各有研究方向,像这样罢了。【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因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不对,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一进行排除。D项,“贻”,意思是“赠送”。这句话的意思是写师说来赠送给他。D错误。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

38、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A项,“师不必贤于弟子”中“于”是介词,意思是“比”;“不拘于时”中的“于”是介词,意思是“被”。二者意义不同。B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中的“则”是连词,意思是“却”;“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中的“则”是副词,意思是“就”。二者意义不同。C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的“其”是代词,意思是“他的”;“其贤不及孔子” 中的“其”是代词,意思是“他的”。二者意义用法都相同。D项,“小学而大遗” 中的“而”是连词,意思是“

39、却”;“群聚而笑之” 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不译。二者不同。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出“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B项,“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指那童子的启蒙教师”错误,根据原文“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可知,韩愈所

40、说的“师”不是指童子的启蒙教师。B错误。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关键词(1)所以:的原因,其:大概。(2)闻道:懂得道理术业:学术技艺,如是:像这样,而已:罢了。【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

41、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流传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

42、,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断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

43、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然反而不如他们。难道不值得奇怪吗?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艺上各有研究方向,像这样罢了。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当时的不良习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

44、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元光元

45、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王恢从代主击其辎重。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安国为人多大略,

46、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无何,梁内史缺居:过了 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倍:违背C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 行:将要D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 怪:责怪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B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D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相如因持璧却立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句子是(3分) ()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击之不便,不如和亲阴使聂翁壹为间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A BC D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B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