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丽水市高湖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28080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丽水市高湖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丽水市高湖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丽水市高湖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丽水市高湖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丽水市高湖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丽水市高湖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无论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中国文化而言,五四运动都是一个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与此相关联,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近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之一。其中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是:新文化运动是否真的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应当说,新文化运动的确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一定冲击,但这种冲击究竟是不是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恐怕是一个需要在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认真考量的事情。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历程是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被迫起步的。对于后起的文化系统而言,这种“外在

2、冲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重要阶段,因为没有这种外在冲击作为解构的力量,要想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构必然困难重重。对中国文化而言,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东西进行揭露批判,可以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系统的重建廓清内涵的空间。同时,正是通过“外在冲击”,源起于西方的科学、民主等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并没有停留在被动接受外在冲击的阶段,而是在经历冲击的过程中,逐渐开启了通过将现代化内化为现代中国文化生命的基本价值目标,从而实现由“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转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文化运动成为历史性的转折点。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标

3、志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冲击已深入到精神理念的层面,在形式上可以看作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的解构达到了较为彻底的程度。正是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中西更为深刻的差距不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而在文化理念层面。由此,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深入到核心层面,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从而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由“破”到“立”的历史分界线。如果说此前主要体现为中国文化逐渐被由外而里不断解构的过程,那么,此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主旋律则是

4、要寻求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者葚至是西化派的共同的理想目标,而马克思主义无疑成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导。由此,新文化运动也就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规定了基本方向。此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虽然并没有径直走上坦途,但通过近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中国文化不仅没有衰败,反而迎来了由复苏到兴盛的新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文化所内蕴的强盛生命力也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尽管新文化运动中确实存在着对中国文化传统彻底批判的一面,尽管这种批判曾经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了一定冲击,但它没有也不可能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反而在

5、“破”与“立”的双重变奏中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选自李翔海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一定冲击,这种冲击是否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还需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考查。B. 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中西更为深刻的差距不仅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而且在文化理念层面。C. 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落后东西进行批判,能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系统的重新廓清内涵的空间。D. 藉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的批判与解构,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6、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五四运动不管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中国文化方面,都是一个已经产生并会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B.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彻底批判并没有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反而成为了中国文化新的发展起点。C. 如果把中国文化分成由外到里不断地被解构和寻求现代重建这两个阶段,那么新文化运动就是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线。D. 新文化运动是西方现代化将要对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理念冲击的标志,它会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彻底结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种“外在冲击”对后起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这种外在冲击的解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后起文化的现代建构。B. 新文

7、化运动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此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经过艰难跋涉,最终迎来了新发展。C. 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实现由“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转变的这一过程中,新文化运动成为了历史性的转折点。D. 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各种主义、派别的共同的理想目标,而马克思主义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导。参考答案:1. B 2. D 3. A【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B项,“不仅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而且在文化理念层面”表述错误,由原文“正是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

8、进的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中西更为深刻的差距不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而在文化理念层面”可知,是“不在而在”,也就是说更为深刻的差距在文化理念层面,而不是“不仅而且”,“不仅而且”的意思是两个方面都有,而原文的意思只是在“文化理念层面”。B错误。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D项,“将要对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理念冲击的标志,它会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彻底地解构”表述错误,由原文“新文化运动标志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冲击已深入到精神理念的层面,在形式上可以看作是对中国

9、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的解构达到了较为彻底的程度”可知,是“已”深入到精神理念的层面,而不是“将要”。D错误。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通过分析比对,得出答案。A项,“没有这种外在冲击的解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后起文化的现代建构”表述错误,由原文“这种外在冲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重要阶段,因为没有这种外在冲击作为解构的力量,要想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构必然困难重重”可知,没有这种外在冲击的解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构必然“困难重重”,而不是就没有,只是有困难。A错误。故选A。【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

10、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

11、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

12、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2.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记者:最近媒体对你的心得和心得

13、争论很多,有人说你把国学经典讲得出神入化,有人认为你误读了经典,你怎么看这些争论? 于丹:这些争议,关系到我们究竟怎么看文化,文化是狭义、静态的,还是广义、动态的。在我看来,文化首先是一种生态,在周易中文化的意义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观察世间百态、人间万象,最后进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文化是流动、生长的形态,重要的是“文而化之”。过去很多文化人,著作等身,但他的生命境界 远没达到“化”境,比如苛刻、斤斤计较、不通达透彻,这都是“文而不化”。另外,文化是个“金字塔”,越到塔尖越是精英化,但它的研究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精英研究肯定是必需的,但绝不是文化的全部。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

14、是草根。我个人有个理解,民主这个词不是政治的专有名词,更重要的,民主在于文化权利。难道经典仅仅是精英的特权吗?我认为,经典是大众的文化权利。过去我们把经典供奉得太高,以至于让大众去膜拜。记者:所以你的心得是面向草根的?于丹:经典在塔尖上的价值已被历朝历代证明过了,我想提出一个新命题:在金字塔的基座上我们还有一个陌生的证明的可能吗?我们不再以研究者、膜拜者的心理去证明那个塔尖,而是让经典进入大众生活。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过去,我们文化中有种不良的东西,就是简单的二分法、一元论 ,凡事非此即彼、非对即错。其实文化选择是多选的啊,塔尖上的精英文化、塔基上的草根文

15、化、生生不息的大众文化,所有文化熔铸一体,越多元越健康,文化是需要一种胸怀去建设的。“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记者:作为一个不是古典文化专家的人,解读论语,你认为精准性是不是必要的东西?于丹:我首先要特别严肃地澄清一个概念,我做的从来不是经典的解读,我做的就是心得,我从没出过论语解读或庄子解读。我是一个传媒研究者,并不是古典文化有话语权的经典研究专家,但我所了解的古典文学知识,在我和大众沟通时,我想,它应该是相对够的。之所以选择“心得”方式,就是从不追究解释的精准性,从不做字句的训诂,而是做意义的阐释。训诂学、音韵学这些东西人民大众了解吗?大众需要了解吗?“心得”就

16、是“一心所得”,是在外延、感悟上的一种延伸,我不做内涵上的解释,这里无所谓什么是本意。记者:很多观众仍会把你的心得看做是孔子和庄子的本意,对此你怎么看? 于丹:我出的两本书后面都附了原文,是我对出版社提的要求,读者看了前面之后,自己有什么想法,翻原文再想一想。我想做的就是一个导读,我想告诉大家读完经典的效果;在心灵上我们可以这么快乐、豁达,这不好吗?“无非是以一种快乐心情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每个人都不要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标准答案,你可以进行自己的延伸和感悟。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结论,提供的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有删改)(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17、) ( )A记者针对有人认为于丹的心得讲得出神入化,而心得误读了经典的争论,对于丹进行了专题采访。B于丹面对媒体对她的“心得”的争议,非常冷静,她以如何看待文化的标准来阐述自己的“心得”,强调“文而化之”的流动、生长的生态文化观点。C“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的言外之意是:不要把矛头对准我于丹,希望大家都能够走进论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D“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是于丹对“文而不化”的“文化人”的委婉批评,是对自己观点和做法的肯定。E于丹采用了避重就轻的策略,从如何看待文化、如何认识经典等方面,比较巧妙、机智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令人

18、叹服不已。 (2)记者从四个方面(角度)对于丹进行了深入访谈,请简要概括。(每个方面15字以内)(8分) (3)第三段中有“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一句,结合前文,谈谈用“金字塔”和“草根”来表达有什么含义。(6分) (4)本文结尾说:“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终点。”请联系文中提到的“准确性”和“本意”问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1) (共5分)AE(2)(共8分)如何看待争议;心得的所向;解读论语,精准性是否必要;心得是不是孔子、庄子的本意。(每点2分)(3)(共6分)“金字塔”和“草根”是形象、生动的比喻,(1分)“金字塔”比喻文化,是全部、整体(“塔尖”即

19、经典文化,是少数);(2分)而“塔基”即“草根”,比喻大众文化,是多数(1分)这样写,形象地表达了经典是大众的文化权利,要让经典进入大众生活的观点。(2分) (4)(共6分)“方式”“结论”“起点”“终点”,简洁概括了自己写作的意图。(2分)作为非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的于丹选择“心得”方式,并以此为起点,但不在结论和终点上去追究解释的精准性、不做内涵上的解释,(1分)而是做意义的阐释,在外延、感悟上延伸,(1分)其本意其实就是一个导读,告诉大家读完经典的效果,(1分)在心灵上可 以快乐和豁达。(1分)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们大都记不起2到3岁以前的事,此后几年发生的事即便记得一些,

20、但也相当模糊。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幼年记忆缺失”。可是,幼儿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在人生的最初两年里,幼儿掌握了许多复杂的、终生受用的技巧,例如走路、说话和识别人的脸,但幼时记忆怎么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呢?科学家们研究发现,2-3岁的幼儿并非没有记忆,但那种记忆很微弱,且容易消失。为什么会这样呢?早期的研究一直认为这仅仅是因为人们在幼儿时期没有形成构建记忆和描述事件的能力。但是近年来研究有了新突破。美国科学家帕特里夏鲍尔认为人大脑中的海马体有巩固和强化记忆的作用,它把人们在经历中产生的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在那个区域中有一个很小的被称为“齿状回”的地方,那里的成熟要待人们长到4-5岁以后才会最终完

21、成。齿状回的作用很像一座桥,来自周围结构的信号只有通过它才能抵达海马体的其他地方。因此,在这个部分尚未发展完善以前,人们的记忆便无法转变成长期记忆。英国科学家马克豪的观点是,“幼年记忆缺失”现象需要等待人们出生18-24个月以后自我意识出现才会消失。这时,幼儿们开始意识到了“我”的独特性,自我意识帮助我们组织记忆,并使我们更容易唤起记忆,许多记忆开始被“固定”下来。不过,科学家又发现,在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的相当时间里,我们的记忆依然是模糊不清的,这说明自我意识并不能完全使我们的记忆变得清晰起来,一定还有其他的因素。新西兰哈琳海恩是研究儿童和青少年记忆能力的科学家,她认为,这个因素是语言。她邀请一

22、些2-4岁的幼儿玩一种特制的玩具,并记录下了一些在玩这种玩具时能说出词汇和能够理解词汇的幼儿。6个月以后,她再次和这些孩子谈论那次“往事”。结果发现,孩子们都记得那次游戏并再次描述了那次经历。海恩由此得出结论,“孩子们描述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与发生那件事时他们的语言发展程度相关联的。”也就是说,我们最早期的记忆有赖于我们最早期的语言去固定它。海恩和她的同事们还做了另外一次实验,他们记录了一些孩子在2-4岁时与他们母亲之间的语言交流。在那些交流中,有的母亲使用了“详尽”的描述和“重复”的述说,而另一些母亲则只是简单的叙述。10年以后,那些在幼年期与他们的母亲经历过“详尽”和“重复”的语言交流的孩子能

23、明显地记得更早一些时候发生的事。这个实验说明,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与孩子的说话方式影响了他的早年记忆。现在,一个很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人们逝去的早年记忆是否能够被唤回呢?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幼儿是有短期记忆的,而且能记住不少东西,但这些记忆很脆弱,并且有科学家认为它们不可能被贮存,因而也不能被唤回;但另一些人对唤回早年记忆并没有失去信心,他们认为,人的早年记忆并没有真正离去,只是我们无法接近它。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早年记忆就是一些经历中的感觉“快照”,当人们成年后,有了语言,有了自我意识和其他概念性的知识,人们便能唤醒它或者接近它。但这需要找到正确的路径,这些路径也许是语言,也许是图像,也许是气味

24、和音乐,总之,我们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通过某些东西唤醒我们封尘的记忆。假若这些科学家是对的,那么我们终将找到一种方式把我们逝去的早年记忆重新找回来。 1.下列关于原文“幼年记忆缺失”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幼年记忆缺失的原因与幼儿学习能力的高低没有必然关系,也不全是因为人们在幼儿时期没有形成构建记忆和描述事件的能力。B.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类“幼年记忆缺失”是因为人在18-24个月大以前没有自我意识,所以许多记忆无法被“固定”下来。C.由于海马体,这个为人类巩固和强化记忆的大脑生理结构,要在4-5岁后才成熟,所以之前的记忆无法变成长期记忆储存下来。D. 新西兰科学家哈琳海恩认为,即使有

25、了自我意识,还是孩子的早期语言发展程度影响着孩子最早期的记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实验表明:孩子们如果能在游戏时更好地理解说出一些词汇,那么一段时间后也就能够更好地复述这件事,这段记忆就没有缺失。B.虽然人类幼年记忆缺失了,但是并不能说明幼儿没有记忆,只是幼儿的记忆是短期的,而且也很脆弱,容易消失。C. 科学家的实验说明:只要在孩子早期时母亲越详尽地与孩子交流,就越能使孩子记住更早些时候发生的事。D. 来自周围结构的信号只有通过齿状回才能抵达海马体的其他地方,并经海马体巩固和强化转换成长期记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对“幼

26、年记忆缺失”原因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文中提到了三种观点:器官没有发育成熟,没有形成自我意识,语言发展程度不够。B. 我们可以肯定幼儿的记忆虽然很脆弱,但他们是有短期记忆的,其中自我意识和语言都发挥了重要作用。C. 一些科学家认为由于记忆不能被储存,所以一旦被忘记就不可能被唤回,所以幼年缺失的记忆也不可能找回来。D.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人长大,有了自我意识,语言能力提高,就能接近甚至唤醒幼年缺失的记忆。参考答案: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文,完成(47)题ks5u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

27、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

28、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 俨骖騑于上路(高高的山路)B.访风景与崇阿(崇敬逢迎)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做宰相)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迅速,顿时) 披绣闼,俯雕甍(推开)D.命途多舛(不幸,错乱,磨难) 北海虽赊(遥远)5.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9、 )奉宣室以何年 老当益壮 处涸辙以犹欢 穷且益坚A.和相同 和相同 B.和不同 和不同C.和不同 和相同 D.和相同 和不同6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例:披绣闼,俯雕甍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7把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4分)_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6分)_.参考答案:4. B(崇阿:高大,高山,高大的丘陵;作宰:做官,县宰,县令)5. C(以,在;益,更加)6D(动宾结构)7(1)使贾谊遭受委屈,被贬至长沙,并不是没有

30、圣明的君主。(4分)(2)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哪能在白头时改变志向?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绝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6分)略5. 古代诗文阅读(共3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0解释下

31、列加点的字词(有些不在本段)(7分)知效一官( ) 行比一乡(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而后乃今图南(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 御六气之辩( )有感于斯文( )11. 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夫列子御风而行B.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之二虫又何知C.此虽免乎行 虽人有百手D.未数数然也 宋荣子犹然笑之12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旬有五日 B.宋荣子犹然笑之C.圣人无名 D.御六气之辩13.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A.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B.彼且恶乎待哉!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急于星火。14.文中哪

32、一句指出了怎样才可以达到逍遥?(2分)15.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1)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2)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比去,以手阖门。(4)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参考答案:10、(7分)知效一官(才智、智慧 ) 行比一乡( 合 ,符合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劝勉,勉励)而后乃今图南(向南飞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到,往)御六气之辩( 变化 )有感于斯文( 这 )111213DCA14、(2分)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15、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1)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这虽然免于走路,但还是有所依赖。(2)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33、齐彭殇为妄作。我本来就知道,那种把生和死看成一样的是虚妄荒诞的。(3)比去,以手阖门。等到离开的时候,用手把门关上。(4)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题每题3分,共9分) 陈遵字孟公,杜陵人也。遵少孤,与张竦(字伯松)俱为京兆史。竦博学通达,廉俭自守,而遵放纵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哀帝之末俱著名字,为后进冠。并入公府,公府掾史率皆羸车小马,不尚鲜明,而遵独极舆马衣服之好,门外车骑交错。又日出醉归,曹事数废。西曹以故事谪之,侍曹辄诣寺舍白遵曰:“陈卿今日以某事谪。”遵曰:“满百乃相闻。”故事,有百谪者斥,满百,西曹白请斥。大司徒马宫大儒优士,又重遵,

34、谓西曹:“此人大度士,奈何以小文责之?”乃举遵能治三辅剧县,补郁夷令。久之,与扶风相失,自免去。 槐里大贼赵朋、霍鸿等起,遵为校尉,击朋、鸿有功,封嘉威侯。 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尝有部刺史奏事,过遵,值其方饮,刺史大穷,候遵沾醉时,突入见遵母,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母乃令从后阁出去。遵大率常醉,然事亦不废。长八尺余,长头大鼻,容貌甚伟。略涉传记,赡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时列侯有与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陈惊坐云。王莽素奇遵材,在位多称誉者,由是起为河南太守。既至官,当遣从史西,召善

35、书吏十人于前,治私书谢京师故人。遵冯几,口占书吏,且省官事,书数百封,亲疏各有意,河南大惊。数月免。久之,复为九江及河内都尉,凡三为二千石。而张竦亦至丹阳太守。后俱免官,以列侯归长安。竦居贫,无宾客,时时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论道经书而已。而遵昼夜呼号,车骑满门,酒肉相属。先是,遵常谓张竦:“足下讽诵经书,苦身自约,不敢蹉跌,而我放意自恣,浮沉俗间,官爵功名,不减于子,而差独乐,顾不优邪!”竦曰:“人各有性,长短自裁。子欲为我亦不能,吾而效子亦败矣。虽然,学我者易持,效子者难将,吾常道也。”及王莽败,二人俱客于池阳,竦为贼兵所杀。更始至长安,大臣荐遵为大司马护军,使匈奴。单于欲胁诎遵,遵陈利害,

36、为言曲直,单于大奇之,遣还。会更始败,遵为贼所败,时醉见杀。 (节选自汉书游侠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涉传记,赡于文辞 赡:富足,充足。B.遵冯几,口占书吏 冯:通“凭”,靠着。 C.足下讽诵经书,苦身自约 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D.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 期:约会。5.以下句子中,分别表明陈遵“放纵不拘”和“富有才华”的一组是 A.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 复为九江及河内都尉,凡三为二千石 B.而遵昼夜呼号,车骑满门,酒肉相属 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 C.突入见遵母,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 遵陈利害,为言曲直,单于

37、大奇之 D.遵独极舆马衣服之好,门外车骑交错 时时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论道经书而已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遵为人放纵不拘,张竦清廉节俭,二人虽操行不同,却互相亲近友爱。文章多次拿张竦和陈遵对比,衬托出陈遵“放意自恣”的性格,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B.陈遵热情好客,大宴宾客时,把客人的车辖投入井中,不让他们离开。一位刺史和尚书有约却无法脱身,只得去拜见并请求陈遵的母亲,才得以从后门出去。 C.陈遵在公府为官的时候,每日喝醉酒后才归来,官署的事都耽误了。官署旧例,如犯错满百将被罢官,陈遵最终被罢官。 D.陈遵虽放纵不拘,好酒任性,但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受到王莽和匈奴

38、单于的赏识。但在最后,还是因兵败时酒醉被杀。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公府掾史率皆羸车小马,不尚鲜明,而遵独极舆马衣服之好,门外车骑交错。(5分) 单于欲胁诎遵,遵陈利害,为言曲直,单于大奇之,遣还。(5分) 参考答案: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古代章回小说,都有回目,一般为偶句。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回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请为雷雨(课本节选部分)写个回目。(每句八个字。4分)参考答案:示例:鲁侍萍悲愤忆旧事,周朴园冷酷露真容8. 图是法律援助中心的图标,命名为“携手同心”。请仔细观察,说明图标的构图特点并揭示其寓意

39、。参考答案:答案:图标由盾牌、一颗心、两只握在一起的手和“法律援助”四个字四部分组合而成。寓意是法律援助中心伸出法律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爱心,突出了法律帮助、亲和的一面和爱心的汇聚。【考点】图文、表文转化。【分析】此题考查了语言的简明连贯。属于图文转换题,构图要素就是图表中的直接信息,有“法律援助”、“爱心”、“两只握在一起的手”、“盾牌”;寓意主要抓住有引申义的要素进行分析,比如“盾牌”、“爱心”字形、“携手同心”等。9.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在这次全市举行的环境知识考试中,一些行业的负责人竞然对“污染源”固体废弃 物污染”“环境监理”等环保基本知识素昧平生。周敦

40、颈的家训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如果把它作为无所不能的文明教条,那就容 易带来误导,毕竟要建成文明社会,一个家训就不足为训了。近年来,明星出书很是火爆,在成名之后出几本书,本无可非议,只是有的书中错 别字连篇,让人简直不忍卒读。唐天宝四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相遇。这年冬天,李 白南下江东,杜甫北上长安,从此南辕北辙,再也没见面。今年署假期间,山东、广东等地发生3起大学生造电信诈骗致被害人猝死或自杀案 件,目前案件全部告破,2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真是大快人心。李安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定于11月在台湾上映,日前李安接受媒体采 访时说,拍摄这部片子时,自己如履薄冰,面

41、临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A. B. C.D.参考答案:B10.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个爱笑的人,是一个阳光的人;_。_。_,_。_。这一张张笑脸,犹如友谊的春风,吹向世界。一张张笑脸,充分体现了我们的自信,我们的宽容,我们的友善让五千年文明中国的魅力,让中国人的友善如花绽放一个爱笑的民族,是一个阳光的民族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犹如“吹面不寒杨柳风”阳光,来自积极的心态,源自宽容的胸怀A. B. C. D.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 结构上与前文一致,内容上与前文形成递进关系。所以放最前,将B、C、D全部排除了。承接前文,解释“阳光”;“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

42、是的主语;中“一张张笑脸”与后文的“这一张张笑脸”照应。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六、写作(60分,共1题)11. 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参考立意】快乐的含义是行动;不要贪图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要勇于逆流而上;在奋斗中享受快乐等。切割方案选择题每题一个分数,主观题7、8、9、10各一个打分板(跟前几次月考切割方案保持一致),11题(1)、(2)、(3)小题各一个打分板,15题(作文)一个打分板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