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282623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省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好着呢安东天一阴,郝明就赶紧给爷爷打电话。爷爷是老风湿,一遇阴雨天就犯病。爷爷说:“我好着呢,别惦记我,干好你的事!”听上去,嗓门很大,气量很足。暴雨倾泻而下。郝明在楼道里吼了一嗓子,就率先冲到大堤上。处理好几处险情,人早成了落汤鸡,走进指挥部帐篷时,郝明才感觉腰腿酸疼。他想起爷爷的病,又拨家里的电话,爷爷还是那句话:“我好着呢,别惦记我,干好你的事!”他任上这个乡有好几个村子临河,防汛任务极重。他干脆把铺盖卷搬到帐篷里,不敢离开大堤半步。河水暴涨,像千万匹

2、野马一窜一窜要越过河堤。河堤被冲刷浸泡得像块松软的蛋糕,时有管涌和垮塌。哪里有险情,他就带人往哪里上。郝明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只剩下祖孙俩。他跟着爷爷长大,跟爷爷最亲。每逢阴雨天,他就赶紧生火烤炕,抱出狗皮褥子给爷爷裹上腿脚。爷爷年岁大了,身子骨羸弱了,赶上这场连阴雨,他担心爷爷的老毛病会犯,不知能否扛得住,本想回老家去看看爷爷,可哪里脱得开身,只能抽空给爷爷打个电话问询。爷爷每次都是那句话:“我好着呢,别惦记我,干好你的事!”十多天下来,郝明人累瘦了,眼睛熬红了,头发打缕,胡子拉碴,衣服成了迷彩服,泛着汗碱,粘着泥巴,哪里还有个乡长的模样。不过,人们都听他的。只要他一招呼,呼啦啦就

3、都跟上了。他都冲在最前,每次化险为夷。上任之初,他还担心,能否镇得住人,担得起事。此时他有了底气,越发信服爷爷过去常说的一句话当头儿,就是领青,你带头干,大伙儿才会跟着你干。爷爷在村里当了一辈子村干部,用他的话说,叫干了一辈子领青的活。先是当生产队长,每天清早,第一个起来,敲钟,集合人,安排活计,带头干最脏最累的活。天黑,各处收拾妥当了,最后一个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后来当了村支书,领着村里人挖鱼塘。已经入冬了,鱼塘里齐腰深的水,结了冰碴,人人看了发怵。他一言不发,挺着胸脯一步一步趟进水里,挥锹干起来。大伙儿面面相觑,随后都下了水。水冰冷刺骨,别人干会儿就赶紧上岸烤火,他硬撑着,一干就是大半天。

4、鱼塘挖好了,村里人过年过节有鱼吃了,他却从此落下了病,一遇阴雨天,常常疼得呲牙咧嘴满炕滚。家里人埋怨他不该这样傻干,他说,过去领青,雇主是财主家。如今,村里人让咱当支书,雇主就是全村人,咱不领青下死劲干咋行。郝明当了乡长后,爷爷点着他的脑门告诫,孙子,记住:全乡人都是你的雇主,你可要干好领青的活哟。雨终于停了,洪水渐渐退去。县里开了总结表彰大会,郝明上台领了奖。本是喜庆事,他却高兴不起来,心里无端地有些慌乱,会一散,就马上赶回了老家。爷爷躺在炕上,好像睡着了,脸上笑着,身上却罩着老衣。郝明使劲摇爷爷的胳膊,凑近爷爷的耳朵大声说:爷爷,你醒醒啊,我是你孙子郝明!我回来啦,我没给你丢脸!爹抱住他,

5、惶惶地跟他解释,这次刚一闹雨,你爷爷的病就犯了,疼得要死要活,把别的病也勾起来了。路都毁了,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在村里治。你来电话,他死活不让告诉你病情,怕你回来耽误公家的事。再后来,吃药打针输液都不济事了,他一直撑着,说是要等你完事回来。今儿在电视上看见你披红戴花领奖,一笑,就过去了。郝明哭着喊:我不信,每回打电话,爷爷嗓门那么大,你们骗我!爷爷,爷爷,你醒醒啊!快醒醒啊!?爹拿过手机,打开播音键,递给郝明。?爷爷说话了,嗓门很大:“我好着呢,别惦记我,干好你的事!”(选自2017年12期金山)【注】领青:过去地主家带领雇工干活的人。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6、A. 小说第段将河水比作“千万匹野马”,将河堤比作“松软的蛋糕”,对比鲜明,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水患之重,反映了抗洪形势的危急。B. 小说标题是“我好着呢”,文中也多次提到爷爷说“我好着呢”,最后却以爷爷的去世结尾,前后对照,意在突出小说的悲剧色彩。C. 爷爷看见孙子披红戴花领奖,“一笑,就过去了”,既表明他对孙子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同时也照应上文爷爷“好像睡着了,脸上笑着”。D. 小说刻画的率众防汛抢险的青年乡长郝明,有力烘托了勇于吃苦、甘于奉献、一心为公的老村支书“爷爷”这一感人形象。5. 从全文看,小说第五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6. “我好着呢,别惦记我,干好你的事!”

7、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简析其作用。参考答案:4. B 5. 插叙。作用:交代爷爷的身份,使其身先士卒的“领青”形象丰满突出;为郝明奋不顾身率众抢险说明了原因,使故事情节更加合理;郝明身上的公仆精神,正是爷爷言传身教的结果,突显了传承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深化了小说主题,提升了小说境界;结构上,使行文跌宕起伏,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6. 这句话饱含了爷爷对郝明的理解、体谅、关爱和嘱托,有利于刻画爷爷一心为公的感人形象;这句话令郝明得到宽慰,安心带领群众抗洪抢险并取得最终胜利,有利于推动情节发展;这句话自始至终一字未变,最后揭晓是一段录音,这样处理既出乎读者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有利于增强小说构思的艺

8、术性。4.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B项,“意在突出小说的悲剧色彩”错,目的是为了突出爷爷的形象。 6.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理解文中“我好着呢,别惦记我,干好你的事!”一句多次出现的作用。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全文的内容。理解句子的作用可以从,该句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对小说相关情节的作用,对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我好着呢,别惦记我,干好你的事!”这句话是

9、爷爷对作为乡长的孙子说的话,表明爷爷对郝明的理解、体谅、关爱和嘱托,也塑造了爷爷感人的形象。正是因为爷爷的鼓励和宽慰,孙子才能全力以赴带领群众抗洪抢险。这样有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结尾才揭示出这句话是爷爷手机里的录音,这样的结局既出乎读者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构思很有艺术性。2.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审美到审善江 岳近些年来,美在文学中已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但善似乎又被边缘化了。在当下社会生活中,善的迷失已十分严重的语境下,文学在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的可能性已显现在历史的天平上。古人常将“道德文章”连用,文以载道是源远流长的传统。如何高扬道德之善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10、这样的道理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熟知并非真知,我们恰恰常在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上陷入迷津。试以春晚著名小品不差钱为例,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典范,它博得了许多人喝彩。不差钱艺术地浓缩了中国当下诸多负面文化滋生的生活图景:“小沈阳”拿红包合谋欺蒙顾客,红包文化、面子文化、关系文化、吃喝文化、模仿文化等浸透在维妙维肖的表演中,博得了一阵阵笑声。但这笑声与其说是喜剧的不如说是悲剧的。善的迷失已使人浑然不觉地陷入到 “愚乐”状态。在当前严重的道德滑坡状况下,小品缺乏对负面文化自觉的艺术否定,因而有毒;但它艺术地浓缩了真实的生活,提供了一部当下严重道德滑坡状况的形象教材,引人警醒。当“搞笑”作为诗意贫乏的代用品

11、风行天下,许多以营利为目的的“三俗”快餐产品涌现,推动物欲、肉欲泛滥之时,不差钱让我们意识到“盲人骑瞎马”的善的迷失,这有警示意义。近年来相继发生了“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 、“染色馒头”、“牛肉膏”等一系列危及民生国计的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防盗防毒,防不胜防,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被一点点吞噬,这一切表明,善的迷失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增强文学中的善,也就是增强文学建构人心的力量,文学是人学,这应是当下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提出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意味着文学发展的新一轮的否定之否定。近些年来热闹的文学争论中,由于思维与实践的惯性,往往导致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反复发作和折

12、腾,走不出从一种片面到另一种片面的怪圈。这里所谓简单的否定即倒洗澡水时总是将小孩子连同脏水一齐倒掉,以艺术自身价值的美排斥艺术社会价值的善;所谓简单的肯定即捡小孩子时又将倒掉的脏水连同小孩子一道捡回,以艺术社会价值的善排斥艺术自身价值的美。在人类文艺史上,美与善的纠葛由来已久。入乎侧重审美自律的“内”与出乎侧重社会历史他律的“外”的矛盾运动是生生不息、历久常新的。如从诗歌这一文学体裁来看,它在我国古代有着“厚人伦、美教化”,注重善的社会价值的传统,至魏晋南北朝,重心则逐步向内移,开始从声律、语言、风格、手法技巧等方面进行诗歌艺术自身价值的探索,而唐诗正是在汲取这两方面的营养的基础上,兼容统一前

13、两种艺术形态,才以“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为理想的文学标准,达到新的超越,造就了空前的繁荣。这也对我们当下建构理想的文学有重要启示。在文学发展中,似乎有一个规律性的周期;一个正确的思想、一种有益的文学潮流,总会经过“适度”与“过度”的反复。开头矫枉过正,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带来“深刻的片面”,而后又引发否定之否定的“文学轮回”, “适度”总是要以“过度”为代价,才能克服两方面的片面性,达到辩证的整合,从而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得以螺旋式上升。(选自2011年09月2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审美”与“审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善的迷失已十分严重,文学

14、必将从“以审美为中心”发展为“在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B古人强调“文以载道”,人们也熟知高扬道德之善是文学的永恒主题而不是真知,因此当下文学中的善似乎又被边缘化了。C在人类文艺史上,美与善的纠葛由来已久,侧重审美自律与侧重善的社会价值的矛盾运动是生生不息、历久常新的。D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以审善为中心的文学潮流,总会经过“适度”与“过度”的反复,才能克服片面性,达到辩证的整合。2下列对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作者肯定了近些年来美在文学中获得的应有地位,但同时严正指出,在当下的社会生活和语境下,善被边缘化了,善的迷失将使审善议题出现在历史的天平上。B

15、第二段有古及今,确立了“高扬道德之善是文学的永恒主题”这一中心论点,第三段以不差钱为例深入剖析,第四段扩大论证,直指当下善迷失之严重,令人警醒。C第五段站在否定之否定的哲学高度,审视了近几年文学争论的片面化怪圈,指出“适度”总是以“过度”为代价,才能达到辩证的整合,使文学发展得以螺旋式上升。D文章运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式论证结构,通过对以不差钱为代表的“三俗”快餐作品的批判,总结出了文学发展的周期性规律。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善作为道德文化最重要的一环,植根于人性深处,关注着人何以成为人这一根本问题,文学是人学,也就不能不受善的制约。B在新

16、的历史阶梯上,善应当重新成为文学价值判断的重要的标准,由此出发,我们就能对那些走红的作品说“不”。C文学发展的新一轮否定之否定,就好比捡小孩子时不能将倒掉的脏水一道捡回,或者当初就应该看好孩子,只倒脏水。D唐诗以“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为理想,既注重文学自身之美,又注重善的社会价值的传统,达到新的超越,造就了空前的繁荣。参考答案: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个体性与普遍性为哲学的重要论题,作为心与理统一的具体形式,王阳明良知论体现了联结个体品格和普遍规定的哲学意向。从哲学史上看,最早提出良知概念的是孟子。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里的良知,主要指先天

17、的道德意识。王阳明将这一范畴引入其心学体系,并赋予它新的内涵,并主要体现在良知与“心即理”这一命题的沟通。心即理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为心,另一为理,“心”更多地侧重于个体性的方面,“理”则主要表现为一种普遍性的原则,包括天道意义上的普遍法则与人道意义上的普遍社会规范。在王阳明看来,个体之心与普遍之理并非截然分离,两者存在着内在的统一关系,而良知便是心和理统一的具体形态。王阳明一方面注重个体在评判是非善恶中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又赋予判断的准则以普遍的内涵,个体性与普遍性在王阳明那里内在地结合在一起。在理智与意志关系的辨析方面,王阳明一方面对个体的意志非常重视,认为“志”如同船之舵,提供了个体的行动

18、导向、规定了个体走向何方:“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意志的作用则表现为一种坚忍不拔的力量,赋予行为以坚毅性。另一方面,王阳明又肯定,意志在总体上受到内在理性的制约。在王阳明的心目中,意志总要受到理智的引导。如果缺乏这种引导,“志”就会演化为个体的意气之私,蜕化为一种私人化的意向。王阳明一再提到在行为过程中应该做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这里的“当”即“当然”,引申为普遍的规范。按王阳明之见,行为取舍应该以当然之则、普遍规范作为依据。对个体意愿和普遍规范的双重肯定,从另一个层面展开了良知之中个体性的规定和普遍性的内涵。具体到社会之中,每个个体往往会面临群和己、个体

19、和群体、个体和整体等关系。孔子区分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为己”的特点在于以自我完成、自我充实为学习过程和道德涵养的目标,“为人”则仅仅是学给他人看。王阳明所注重的“为己”,这里不难注意到他对个体、自我的关注。但与仅仅从个体意愿的层面强调个体性有所不同,成己、为己已开始将个体性落实到一个现实的社会层面。王阳明提出了无我的观念,无我侧重于认同社会、认同整体的价值,反对因个体利益的追求而否定、消解对群体的责任。王门后学以对个体性方面和普遍性方面的不同理解展开而衍化为不同流派。到了明清之际,在黄宗羲那里,王学的内在二重性开始在理论上得到某种扬弃。黄宗羲他一方面强调个体自身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黄宗羲又

20、提出“为天下”的观念,即出仕、做官,不是为君主一个人,而是为整个天下。这一思想表现了把个体性与群体性重新加以沟通的趋向,这是王门后学演化的积极理论成果。(摘编自杨国荣:王学的内在张力与王门后学的衍化)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孟子最早提出了良知的概念,即先天具备且不需后天理性的道德意识。B. 心即是理,因此网络舆论中的善恶评价,网民持心公正起决定性作用。C. 当止则止,即个体通过对普遍规范的理智认知,对个体意志进行制约。D. 肯定个体价值又强调“为天下”,这是个体性与群体性重新沟通的趋向。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

21、,论证了王阳明良知论的内在二重性特征。B. 孔孟先贤、王氏心学的经典言论并非一成不变,这是作者论证的前提。C. 本文系统阐释了王阳明良知论的具体内涵及后世演化,论证通俗形象。D. 个体性、普遍性两个层面以及其内在联结,贯穿全文每一个论证段落。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心与理、“当”与志的联结,体现了王阳明良知论个体与普遍内在统一的特点。B. 意志既能给人行动方向,又能予行为以坚毅性,是一种永恒积极的精神力量。C. 在具体社会中,王阳明虽然关注个体,但仍提出无我的观念对个体进行否定。D. 王阳明良知论内含个体性与普遍性的内在张力,这是王门后学分流的理论内因。参考答案:1. B

22、 2. C 3. D【1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解答此类题目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让选“不正确的一项”,B项以偏概全,由原文“王阳明一方面注重个体在评判是非善恶中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又赋予判断的准则以普遍的内涵,个体性与普遍性在王阳明那里内在地结合在一起”可知,判断是非善恶中,既要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即“持心公正”;也要注意普遍法则的

23、规范。选项在具体情境中,片面错误地理解了心即是理的内涵。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论证通俗形象”错,全文并无使用类比论证等可以让论述通俗易懂的论证手法,语言特点也是学理性强。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根据原文“王门后学以对个体性方面和普遍性方面的不同理解展开而衍化为不同流派”可知,二

24、重性本身为王阳明良知论的理论特征,而王门后学从对个体性与普遍性方面的不同演化分流成不同学派,“以”突出了前后因果关系。根据文后的标题以及全文论证逻辑可知,“内在张力”即内在二重性的对立统一,故D项正确。A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三段,“志”为个体志气,“当”为普遍规范。个体与普遍的统一,对应语序应为“志”与“当”。B项“永恒积极的精神力量”过于绝对,根据原文“如果缺乏这种引导,“志”就会演化为个体的意气之私,蜕变为一种私人化的意向”可知,志缺乏普遍规范的情况下,会发生蜕变,故“永恒积极的精神力量”错误。C项曲解文意,王阳明提出无我观念,并非是对个体的否定。根据原文,无我只是强调对社会价值的认同,

25、反对的是“反对因个体利益的追求而否定、消解对群体的责任”。故选D。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 注:不得已:达不到、得不到。觑:轻声和缓地吐气;吹:急吐气。 载:安稳;隳:危险。泰:极端。23.上述材料体现老子 的政治思想。(1分)24.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老子这一思想的理解。(4分)参考答案:23.(1分) 无为(或无为而治)24.(5分) “无为”的政治

26、思想,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 (解读“无为”的含义,2分)老子希望那些得“道”的统治者治国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不要存奢望,不要好大喜功,尊重民意,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政治智慧,这与我们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联系现实给2分)【译文】想要治理天下,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用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的刚强,有的赢弱;

27、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奢侈的、过度的政令和手段。略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陈咸,字逢儒。登淳熙二年进士第。调内江县尉,县吏受贿,赋民不均。咸以闻于部使,为下令听民自陈利病,而委咸均其赋。改知果州南充县,转运司辟主管文字。岁旱,税司免下户两税,转运使安节以为亏漕计,咸白安节曰:“苟利于民,违之不可。”安节从之。蜀岁收输绢钱,民以为病,咸白安节,核入节出,奏岁减二十余万缗。大修学宫,政以最闻,改知普州。开禧元年,边事兴,四川宣抚使程松奇其才,辟主管机宜文字。咸贻书劝松捐金帛,募死士,搜人才;考图籍以疏财用之源,视险要以决攻守之计。松复书深纳,然实不能用。副使

28、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迁利路转运判官。曦叛臣于金,关外四州继没,人情大骇。咸留大安军督军粮,檄其守杨震仲振流民,备奸盗,众稍安。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曦以咸蜀名士,欲首胁之以令其余,檄咸议事,咸不往,遂之利州。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时僭乱后,帑藏赤立。咸至武兴,与丙商榷利病,兵政财计,合为一家。核诸司羡余,移支常平广惠米。汰弱兵二万余,规画备至,故军兴增支之数,皆不取于民。咸昼夜精勤,调度有方, 不二岁,钱粮布帛饶足。嘉陵江流忽浅,或云金人截上流,咸不动,疏而导之,自益昌至于鱼梁,馈运无阻。金州地险,咸增

29、馈米以实之,人皆曰:“金州之险,金人不可向,何益之为?”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召为司农少卿,卒。丙列奏其功,赐谥勤节。 (节选自宋史卷一百七十一)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B.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C.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D.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

30、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漕计,指漕运总量。漕运是古代利用水道来调运粮食(公粮为主)的运输方式。B. 以最闻,指因政绩考核优秀而闻名。古代考核政绩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C. 图籍,图是指地图;籍是指书籍。古代官府通过图籍来了解疆土、居民等情况。D. 檄,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在本文中作动词,用檄文告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咸长于政事,体恤百姓。内江县官员贪贿无为,赋民不均。陈咸陈情部使,部使让他听准百姓自陈利病,并

31、让他来做调整赋税工作。B. 陈咸应变有方,效果显著。吴曦叛宋投金,多地失守,民心震惊。他督促收集军粮、发布文告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百姓最终安定下来。C陈咸总理蜀赋,调度有方。安丙推荐他总理蜀地赋税,他和安丙一同研究财政现状,把兵政财计合为一家,合理调度,收到明显效果。D陈咸面对困境,积极有为。面对嘉陵江被金人上游截流的传闻,他并不惊慌,而是积极疏导航道,使得从益昌到鱼梁的航运保持畅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2)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参考答案:10.【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

32、考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分析】本题在A项设置两处错误,“据险厄”“立关堡”应该为并列的举措,“以备不虞”为目的。C、D项各设置三处错误,“不白正使”为动宾搭配,不可断开;“为缓急用”中的“为用”搭配不可断,“据险厄”与后“立关堡”为同一结构。(原文为“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11【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以及语境中文言实词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试题分析】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含义的词语,结合上下文,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文化意

33、义,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项考查漕运方面的知识。“漕”字的本义即为“利用水道转运粮食”,“计”,根据原文中“亏”可知“数量”。B项考查古代考核政绩方面的内容,“闻”指得名,被知晓等。C项考查是是关于古代地理、户籍的词语。根据原文“考图籍以疏财用之源”,可知这“图籍”应该与理财有关,可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籍。(荀子荣辱:“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所,慎不敢损益也。”杨倞注:“图谓模写土地之形,籍谓书其户口之数也。”)D项“檄”字比较熟悉,但也要结合文意判断。文中“檄咸议事,咸不往”,可见并不是文书之意,可以理解为用文书征召。12【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内容分

34、析综合的考查,重点在于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试题分析】本题在拟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又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选项来进行分析和概括。A项分析概括的内容是传记的第一部分内容。陈咸任职内江县尉,面对当地“官员贪贿无为,赋民不均”的现状,陈咸作为一个中等官吏,自己陈情上级部使官,借助上级的力量和委任施行官职,可见他在政事的“得体”与“尽责”上,都是有特点的;从他担任“调整赋税的工作”的目的上看,他处理政事是从“体恤百姓”的角度去考虑的。B项分析概括的主要内容为陈咸任迁利路转运判官期间。当时身为四川宣抚副使的吴曦叛宋投金、造成

35、乱局,陈咸为稳定局势,主要做的工作有“督促收集军粮”、 “檄其守杨震仲”,但是具体的“发布文告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的行为都是“太守杨震仲”所为(在实施),这是第一处错误。第二处错误则是对安定民心效果的概括,原言为“民稍安”,“百姓最终安定下来”的表述不准确。 C项涉及陈咸到利州和武兴两地后的内容。“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与丙商榷利病,兵政财计,合为一家”等内容概述正确,“不二岁,钱粮布帛饶足”为效果的表述,也正确。D项涉及陈咸“疏导嘉陵江”的内容,“或云金人截上流,咸不动”可知他处变不惊的心态。具体内容,转述不误。13【参考答案】(1)安丙暗中把吴曦投金弃宋的谋反计划告诉陈咸,陈咸马上就派人

36、告诉程松,程松却不去核查这个情况。(关键实词有“密”“察”;关键虚词有“以”“即”;重点句式“松不之察”。)(2)陈咸说:“敌人来了再去考虑,可能就来不及了。”不久,金人(果然)侵犯上津,金州靠提前做好的准备来固守不失。(关键实词有“犯”“无及”“ 未几”;关键虚词有“而”“以”;重点句式“赖以固”。)【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方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分析】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章的理解取决于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第(1)小题关键词有“密”“察”两处。“密”意是暗中,暗地里;“察”意为了解。关键虚词有“以”和“即”。“以”的宾语是“曦反谋”,动词是“告”,可知“以

37、”为介词“把”;“即”意为“就”,“马上”。重点句式“松不之察”,为宾语前置句,即“不察之”,指“曦反谋”一事。第(2)句关键实词有“无及”“未几”“犯”“赖”;关键虚词有“而”“以”;重点句式“赖以固”。【参考译文】陈咸字逢儒,南宋淳熙二年中进士。(初)调内江县(属四川)尉,当时县吏受贿,不能公平收取民赋,陈咸把这种情况上报部使,让他授权地方官吏听取百姓反映陈述弊端,部使官员委托陈咸平均民赋。后改南充(属四川)知县,转运司征召陈咸主管文书。那年大旱,朝廷税司部门免除百姓两种税赋,转运使安节认为这样会影响朝廷的漕运收入,陈咸禀告安节说:“如果这项措施是对下户平民有好处的,违备它是不应该的。”安

38、节听从了陈咸的建议。蜀地每年强行征收绢钱,致百姓怨声载道,陈咸禀告安节,应该核定收入,节约开支,并奏请上司每年减免20余万缗。陈咸还大修学宫,政绩卓著,改任普州(今四川)知州。开禧元年边关发生战事,四川宣抚使程松视其才华出众,授陈咸主管机宜文字,他向程松写书信建议程松拿出金帛,招募为国效死的将士,网罗人才,考查土地和户籍(材料)以疏理财用之源,根据险要的地势情况来决定攻守的策略。程松复信深表接受,实际上没有采用。副使吴曦瞧不起程松,调动将兵,不告诉正使。陈咸对此深感忧虑,又劝程松收纳义士作为战情紧急的备用,要据守险要扼口,建立关隘战堡,来防备意外的变故,程松仍然没有采纳。陈咸后来迁任利路转运判

39、官。吴曦叛宋投金,关外四州(阶、成、和、凤)相继被割给金国,民情大惊。陈咸留下大安地区的军队来督促军粮,发布文告给大军地区的太守杨震仲让他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百姓才稍稍安定。安丙暗中把吴曦造反的阴谋告诉陈咸,陈咸立即派人告诉程松,却不去深入了解(侦察、核查)这个情况。吴曦觉得陈咸是蜀地名士,就想欲先胁迫他让他来影响其他将兵(投降金人)。他向陈咸用公文征召请他来议事,陈咸(觉察到其中的阴谋)没有前往,于是就去了利州。安丙不久又上奏朝廷让陈咸总理蜀地赋税财政,陈咸接受了这个建议。当时国家动乱之后,国库出现赤字。陈咸到武兴,与安丙商讨(现实中)赋税政策的利弊,把军事和行政财政合为一体,请安丙上奏朝廷

40、。(陈咸)又查核诸司财政盈余,移支常平广惠粮仓的米粮。减弱兵二万多,精心规划,所以用于发展军队的新增支出的资金,全不从百姓收取。陈咸日夜精心理财,调度有方,不到两年,钱粮布帛充盈富足。嘉陵江流量突然减小,有人说这是金人在上游截流造成,陈咸并不为所动,在当地疏通河道引导流向,从宜昌到鱼梁,确保粮草运输无阻。金州地势险要,陈咸增拨金州粮草来充实战斗力,人们都说:“金州地势那么险要,金人根本不可能有进攻的可能,那给金州增加粮食有什么必要呢?”陈咸说:“敌人来了再去考虑,可能就来不及了。”不久,金人(果然)侵犯上津,金州靠提前的准备来固守不失。(后来)被朝廷征召为司农少卿。去世后,安丙上报他的功劳,赐

41、谥“勤节”。6. 参考答案:18嫁、有贵人相、反叛、寻找(4分)19C(3分)20我的儿媳妇尚且能当国母,何况我呢(3分) 皇后性情温和贤惠,又聪明果断,皇帝非常看重她(3分)21看相人的一句话,使她遭来命运的不测,但她的胆量、气度,在乱兵中镇定自若,临危不惧,不仅保全了性命,而且,凭自己性和惠而明决,最终被立为皇后。(5分)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某人写给一位慕名已久的诗刊编辑的一封信的正文:寄上拙作秋月,望拜读。敝人素喜诗歌,学习之余,附庸风雅,凑成几句,微瑕颇多,但自己不能修改,望您于工作之暇给与斧正并不吝赐教。B.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

42、便条:余爷爷,获悉您老病了,家父让我登门探望,未能见面。现敬献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C.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大家知道令尊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拜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儿子,能在百忙之中应邀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D.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回到母校,给我们精神矍铄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学生,我们都感到十分高兴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

43、望拜读”不得体。“拜读”是敬称,指阅读别人的作品,不能用来指别人读自己的作品。这里可以用“过目”或者“垂阅”。8. 请把下面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参考答案:示例: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有两条途径:一是农民通过到城市打工,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二是农村人口通过求学进入大学、职高等高等院校,就业后成为知识人士、技工融入城市。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图片类,图片有解说和描述,解说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

44、图片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内涵等,同时注意一些修辞的要求,此题属于描述图片类的题目,注意突出主题。9. 阅读下面的两则新闻材料,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1)进入9月份中日钓鱼岛争端以来,全国人民爱国热情高涨。但其中各地在游行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打砸抢事件。9月15日,西安市民李建利驾驶日系车途中遭遇反日示威人群。随后车辆遭十几个人打砸,李建利本人也被人用U形钢锁重击头部,致使颅骨被砸穿,当即倒地昏迷。在车被砸时,李建利妻子曾哀求,“都是老百姓辛苦攒钱买的车,我们买日本车不对,以后不买了,好不好?”李建利随后被送往西安市中心医院,医院对李建利做出的诊断为,开放性

45、颅脑损伤(重型)。(2)在9月18日北京抗议日本政府“购岛”的爱国游行队伍中,两个青年人举着一幅床单,上书“毛主席,我们想念您”,一名老人对此标语提出异议,说“想个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韩德强认为老人卖国,是个汉奸,上前搧了老人两个耳光。之后,韩德强又在博客上发帖,义正辞严地宣告自己打人的理由:老人是汉奸,收拾他合情合理。参考答案:短评: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套用一下,爱国,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举行的抗日游行,是爱国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和强大的凝聚力。但是,李建利的车子被砸和他本人被抗日人群重伤,一位老人仅仅

46、因想法观念与北航教授韩德强不同,就招致韩的殴打。这与爱国的主旋律是多么的不协调。如果有人借助一个好听的名字作为挡箭牌,把自己装扮成正义的化身,把自己当成执法者,任意地损害他人的财富,践踏他人的自由、人格和尊严,那么,这种人就已经变成了赤裸裸的暴徒,其行为也已经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犯罪。结果只能是让亲者痛,仇者快。我们要提倡理性爱国,要学会合法地表达爱国热情,并把这种热情转化干好本职工作,实实在在地为提升国力做出自己的一分贡献,也许到那时,不要游行,也可让小日本胆寒。短评:借助暴力表达爱国不是真正的爱国。西安举行抗日游行完全是一种爱国的表现。但有少数人借游行之机打砸日系车辆,并重伤车主,则不仅仅不

47、是爱国,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犯罪行为。要知道,你损害的是自己同胞的生命和财产利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内斗事情?其实,我们可以从韩德强痛打一位老人的行为中得出某种答案。韩某仅仅因为别人与自己的思想观点不同,便认定别人是卖国,是汉奸。韩某不是法官,凭什么这么说?又是谁给了他权利可以随意痛打一个陌生老人?其实这种先入为主,自认为自己真理在握随意给人戴帽子、打棍子的做法,和缺乏宽容心态的一元思想、霸道思想以及由此产生出的霸气、戾气和匪气,与打砸日系车等行为难道没有某种渊源关系?根子不除,暴力爱国的恶行就不可能消除。(其它观点,只有言之成理即可)10.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

48、恰当的一句是(3分)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 ,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感到非常窘困。物理学家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如管弦乐的合奏,虽然音波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A这一看法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B对大多数人来说现在这一看法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C这一看法对大多数人来说现在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D对现在大多数人这一看法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参考答案:A【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题中这段话由“低调与简单”到“简单的快乐”,有很强的逻辑关系。六、写作(60分,共1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