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280817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省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2022小题。记忆力 申 平这帮老人家都已年过六旬了,这日却突发奇想,要搞小学毕业50周年同学会。50年,整整半个世纪。岁月的风霜早已染白了他们的头发,揉皱了他们的面庞,如今他们再见面,彼此还能认得出来吗?他们是否把珍贵的少年时期的友谊埋藏心底? 于是就打电话、发通知,足足折腾了半个月,还真的把人给弄齐了。全班除4人提前去了另一个世界聚会以外,其余41人都答应一定来。 聚会选在一家酒店的一楼,门口挂了标语和彩球,显得非常隆重。来得最早的当然是几个发起者。他们发现,

2、这家酒店的服务真不错:门外有侍应生开门;一进大厅,服务员就把热毛巾递了过来;还有一个提着篮子的小老头儿,给每个人都发一包纸巾。显然,这是为他们流泪准备的。发起者连连赞叹:好,真是想得太周到了。同学们陆续来到。每一个人的到来,都会引发一阵激动。大家先是静静审视来人,然后突然有个人叫出了他的名字,于是就是一阵欢呼,就是一阵热烈拥抱。也有一些人实在认不出来了,但当他自己一报家门,大家立刻恍然大悟。这种激动就更热烈,因为其中还包含着惊喜。 想想吧,50年一聚,容易吗?人生会有第二个50年吗?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那位小老头儿发给大家

3、的纸巾真的派上了用场,而且有人发现,这个小老头儿竟然也被他们感动得热泪纵横。他也频频用篮子里的纸巾擦自己的眼睛。激动过后,发起者开始清点人数,发现已经来了40人,就差一个人没有来。大家都在询问:他是谁呢? 那个提着篮子的小老头儿此时突然放下了篮子,走上前来说:是我啊,你们谁都没有把我认出来啊! “刷”地一下,众人齐齐把惊讶的目光向他射去:你?你是谁啊,有没有搞错啊? 小老头儿在40双眼睛的审视下有点发窘,他急忙挺了挺腰,大声地说:我是陈大福啊,你们再看看、再想想。 发起者赶紧去查名单,果然有陈大福这个名字,可是40双眼睛又从头到脚把他审视了半天,有个发起者忍不住说:你不是酒店干这个的吗?他指了

4、指老头儿的篮子。接着他又说:你别开玩笑,我们可是同学聚会小老头儿就显得有点着急:我知道是同学聚会,这种事情谁会冒充啊。我明明就是陈大福嘛,你们睁大眼睛好好认认嘛!小老头儿随后又有点委屈地嘟哝道:这纸巾是我自己给大家买的酒店还管你这个! 于是40双眼睛再次聚焦,恨不能看穿了他的骨头,可结果还是失望地摇头。小老头儿这回可真有点急了,他说:你们的记忆力怎么这么糟呢?你们仔细回忆一下,那时咱班每天是谁最早来搞卫生的?你们再想想,学校开运动会,是谁给你们看衣服,是谁给你们打开水?班里组织劳动,又是谁干得最卖力气众人仍然半信半疑。突然,一个女同学尖叫了起来:哎呀,我想起来了,他的确是陈大福,他是我们的同学

5、啊! 众人就一齐把目光投向女同学,显然希望她拿出证据来。女同学就有点兴奋地说:大家还记不记得,有一次他偷了学校附近农民的地瓜,让人家抓住,押到学校门口来示众 噢!众人齐发一声喊,他们的记忆闸门一瞬间呼啦啦全部打开。现在再看陈大福,怎么看怎么像他们的同学了。 但是此时的陈大福却没有半点兴奋,反而像中了枪一样痉挛了一下,他张大嘴巴,面部扭曲,用颤抖的声音说:天哪,你们还记着这件事啊!我做了那么多好事,就是想让你们忘了这件事,可是你们太太伤人了! 陈大福慢慢转过身去,提起他的篮子,摇晃着向门外走去,任凭后面喊破了嗓子,他也一直没有回头。20.小说第一段写到这群老人“岁月的风霜早已染白了他们的头发,揉

6、皱了他们的面庞,如今他们再见面,彼此还能认得出来吗?他们是否把珍贵的少年时期的友谊埋藏心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1.联系全文,请简要概括小说人物之一的陈大福的形象。(5分)22.本文标题为“记忆力”,有什么深刻的内涵?(6分)参考答案:20、从情节上看,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如今他们再见面,彼此还能认得出来吗)。(2分)从小说的主题来看,引起人们对小说的主题的思考(他们还将少年时期的友谊埋在心底吗?)。(2分)(答案围绕这两个方面来组织都可以。)21、是个平凡、普通、知错就改的人。(1分)热情洋溢,非常珍惜少年时期友谊的人。(2分)十分注重个人尊严的人。(2分) (围绕以上几点来答

7、都可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2、50年前的同学如今聚会能认出对方,这说明他们的记忆力之好。(1分);同为同学,陈大福却被同学们遗忘,说明了人们的记忆力的之差。(2分)女同学靠回忆陈大福当年不光彩的事情而准确地认出了他,彻底打击了陈大福的自信和自尊,显示出不恰当的记忆给人带来的伤害和打击。暗含了对人们善于遗忘别人的帮助和恩惠,只记得别人的缺点和错误的思想的批判。(3分)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一)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

8、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二)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三)自从那个下午我无

9、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四)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

10、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地坛具有哪些特点?(2分)19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1)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2)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

11、界的另一个世界。20第(四)段文字中描写的地坛景物有何特点?作者有何感悟?(5分)21请结合作品内容,探究:“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中“宿命”的深刻内涵。(6分)参考答案:18.参考答案: 历经沧桑,荒芜但不衰败;宁静19.参考答案:(1)“等”,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情感上对地坛的感激、精神上对依赖以及心理上对地坛的迷恋。(1分)(2)宁静的地坛是(1分)一个可以让“我”暂时远离残酷的现实生活、摆脱苦闷的精神状态(1分)的去处。20.参考答案:(1)卑微而富有生机(或诗情画意)(1分)(2)昔日作为皇家祭祀圣地的地坛历经岁月的沧桑,到如今已是荒芜而沉寂,(1分)但园

12、中的“蜂儿”“蚂蚁”“瓢虫”等小昆虫,“竞相生长的草木”,这些平日并不引人注意的事物,它们丝毫不受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仍然按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从而使园子不再“衰败”。(1分)(3)作者由此感悟,一个人身体虽然残疾,但生活的信念之火不能熄灭。(2分)(意思相近即可)21.参考答案:(1)五十年间搬过几次家,越搬离地坛越近(2)自从进入地坛后,我渐渐认识到地坛“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的“一个宁静的去处”(3)由地坛的历史变迁,思及“我”的人生遭遇,不仅心生同病相怜的感慨,更是感激地坛对我人生的启迪和精神的抚慰。3. 本大题4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

13、的眼睛。刘熙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正如凯罗(Gottfried 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 (Fensterlein),佳景收历历。”同样地只说着一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所以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梅特林克戏剧里的情人接吻时不闭眼,可以看见对方有多少吻要从心里上升到嘴边。我们跟戴黑眼镜的人谈话,总觉得捉摸不住他的用意,仿佛他以假面具相对,就是为此。据爱克曼(Eckermann)记一八三年四月五日歌德的谈话,歌德恨一切戴眼镜的人,说他们看得清楚他脸上的皱纹,但是他给他们的玻璃片耀

14、得眼花缭乱,看不出他们的心境。窗子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 人看进来,所以在热闹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子,替他们私生活做个保障。晚上访人,只要看窗里有无灯光,就约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开了门再问,好比不等人开口,从眼睛里看出他的心思。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与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 (节

15、选自钱钟书窗)1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透过眼睛,我们可以看见外面世界,别人也可以看见我们的内心,眼睛就像灵魂的窗户。B.戴黑眼镜的人,仿佛戴着假面具,总会使得与他谈话的人觉得捉摸不住他本人的用意。C.窗户让里面人看出去,也让外面人看进来,因此所有人都喜欢用窗帘子来保障其私生活。D.不张开眼睛也能看见外界的景象,人有时要抛开人声物态的影响,自由、安静地探求。14.下列说法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A.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B.“围春风”犹言“春风围”,人在屏风内,而屏风又在春风中,障风而正为风裹也。C.看过

16、春天关上窗子,心灵中便可浮现出经过你理解过的、加工过的、修补过的自然风景。D.我做诗往往成于初得某种感触之时,而无法用想象装成那些模糊影响的轮廓,表诸文字。15“同样只说了一半”,“一半”具体指什么?从文意看,另“一半”又指什么?(4分)16“窗子也不能整天整夜不关的。”结合整个文段意思,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关窗”的作用。(5分)参考答案:13.C(原文“在热闹地方住的人”,并非所有人。)14.D(文学创作方法多种多样,文中强调想象力在文学创作中所起的作用。)15. “一半”具体指窗和眼睛一样,都可以看到外面(2分),另“一半”指的是窗也和眼睛一样,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2分)16. 保

17、障个人私生活;让灵魂更加自由。(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5分,不分点扣1分。意思对即可。) 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8、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0.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越国以鄙远 鄙:边疆、边境B. 唯君图之 图:考虑、谋划C. 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D. 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焉用亡郑以陪邻B. 郑

19、既知亡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 行李之往来 因人之力而敝之D. 无能为也已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B. 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C. 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得以智退秦师。D. 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

20、队,使得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箭双雕。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参考答案:10. A 11. B 12. C 13.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用混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现在将军表面上假托服从的名义可是内心里怀有犹豫不决的主意,事情紧急却不做出决断,灾祸很快就要到来了。【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

21、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鄙”,把当作边境。“以”是连词,可理解为来;“远”是形容词做名词,解释为边远的地方;“鄙”本义是名词“边境”,在这里支配后面的远;所以从大范围讲“鄙”是名词做了动词。不过不是做一般动词,而是特殊的意动,翻译为“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作为自己的边境”。故选A。【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

22、,需要逐项分析。A项,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B项,副词,已经。C项,主谓之间取独;结构助词“的”。D项,动词,做;动词,给予。故选B。【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结合文本内容“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分析可知,“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故选C。【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

23、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因”,依靠;“而”,连词,表转折;“敝”,损害;“之”,代词,他;“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易”,代替;“整”,指一致的步调;“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2)“外”,表面上;“之”,的;“名”,名义;“而”,连词,表转折;“内”,内心;“计”,主意;“而”,连词,却;“断”,做出决断;“至”,到来。【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

24、,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

25、。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

26、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27、;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

28、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未几,赐爵河东县侯。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

29、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选自新唐书?裴炎传,有删节)8.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宗幸东都 幸:到达B. 以定策功 以:因为C. 蔓草难图 图:对付D. 或勉其逊辞 勉:勉励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

30、/炎独固争/后愈衔怒B. 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C. 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D. 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裴炎性格宽厚,受到信任倚重。唐高宗病重时,他奉诏协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唐高宗病危时,他接受遗诏辅政太子治国。B. 裴炎不惧龙颜,能够坚持己见。中宗想要任命皇后的父亲为侍中并授予乳母的儿子五品官,他坚决不同意,此举惹怒了皇帝。C.

31、 裴炎忠君爱国,以国为重。裴炎策划拘捕执掌大权的太后,但事与愿违,后来徐敬业发兵讨伐太后,裴炎又进言希望太后还权于太子。D. 裴炎正直勇敢,得到同僚支持。裴炎因勇于进言而被捕入狱后,胡元范为他辩白,言其有功于国,其他人也相继为他辩解。11.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参考答案:8. D 9. B 10. C 11. (1)不应当追封死去的祖父、父亲为王,显示自私,况且难道没看到吕氏失败的事吗!(2)不通晓断句,不解决疑惑,有的(断句)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

32、师学习(3)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意。D项,“或勉其逊辞”的意思是有人劝他说些恭顺的话。“勉”译为“劝说”的意思。故选D。【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

33、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承嗣又讽太后”的意思是武承嗣又劝说太后。句中的主语是“(武)承嗣”,谓语是“讽”,宾语是“太后”。所以应在“太后”之后停顿,排除A、C项。“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的意思是刘祎之、韦仁约畏惧,沉默不敢说话。“默不敢言”的主语承前省略,是“刘祎之、韦仁约”。所以应在“默不敢言”的前后停顿,排除D项。断句后,疏通语意为:武承嗣又劝说太后诛杀汉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以断绝李唐宗族的希望,刘祎之、韦仁约畏惧,沉默不敢说话,唯独裴炎坚持争执,武后愈加愤恨。故选B。【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

34、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错在“后来徐敬业发兵讨伐太后,裴炎又进言希望太后还权于太子。”原文“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文中的意思是徐敬业起兵,太后提议讨伐他。裴炎又进言希望太后还权于天子。故选C。【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

35、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王”:“称王”;“祖考”:“祖父、父亲”。“独”:“难道”。第二句关键点:“句读之不知”:“不通晓断句”;“惑之不解”:“不解决疑惑”;两个“之”都作助词,起到提前宾语的作用;“师”:“向老师学习,从事学习”;“不”同“否”。第三句关键点:“云”“响”: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似的”;“赢”:“背着”;“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点睛】解答概括

36、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裴炎,字子隆,是绛州闻喜县人。性情宽厚,很少谈笑,有奇特的节操。高宗前往东都,留皇太子在京师,让裴炎辅佐。皇帝有病,太子监

37、国,下诏裴炎和刘齐贤、郭正一在东宫商量处理政事,等到皇帝病危,接受遗命辅佐太子,就是唐中宗。中宗想要任命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并授予乳母的儿子五品官,裴炎坚持不同意,皇帝发怒说:“我即使有意把国家让给韦玄贞,难道又有什么不可以?为什么要吝啬侍中这一职位呢?”裴炎感到担忧,便与武后谋划废掉皇帝,武后命令裴炎、刘祎之带兵入宫,宣布武后命令,扶皇帝下殿,皇帝说:“我有什么罪?”武后说:“将天下交给韦玄贞,难道没有罪吗?”便废皇帝为庐陵王,改立豫王为皇帝。裴炎因为制定谋策的功劳,封永清县男。武后执政后,逐渐放纵,于是武承嗣请求建立七庙,追封自己的父祖为王,裴炎上谏说:“太后是天下的母亲,以盛德临朝听

38、政,不应当追封祖父、父亲为王,显示自私,况且难道没看到吕氏失败的事吗!”武后说:“吕氏的封王,是将权力交给活人,如今我追封的是祖先,存亡互异,怎能相提并论呢!”裴炎说:“蔓草难以对付,不可任它萌芽生长。”武后不高兴而作罢。武承嗣又劝说太后诛杀汉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以断绝李唐宗族的希望,刘祎之、韦仁约畏惧沉默不敢说话,唯独裴炎坚持争执,武后愈加愤恨。不久,赐爵河东县侯。豫王虽然是皇帝,不曾处理天下事务。裴炎谋划趁太后出游龙门时,派兵拘捕她,将国政归还天子。正值久雨,太后不出游而停止此事。徐敬业起兵,太后提议讨伐他,裴炎说:“天子长大了,不参与国政,因此小人有借口。如今假如还给儿子明君之政,逆贼

39、不用征讨就会自行瓦解。”御史崔詧曰:“裴炎受先帝顾命之托,大权在手,听说叛乱不去征讨,却请求太后归还国政,此中必定有异图。”太后便拘捕裴炎押送诏狱,派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共同审讯他。凤阁侍郎胡元范曰:“裴炎是国家大臣,对国家有功,一心侍奉皇上,天下人都知道,我知道他不会谋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相继为他辩解,太后说:“裴炎谋反已有端倪,只是卿等不知道罢了。”胡元范、刘齐贤说:“如果裴炎能谋反,我们也能谋反了。”武后说:“我知道裴炎谋反,你们不谋反。”便在都亭驿杀了裴炎。裴炎被弹劾时,有人劝他说些恭顺的话,裴炎说:“宰相下狱,没有自我保全的道理。”最终不屈服。官府抄没他的家财,没有一

40、石粮食的积蓄。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

41、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

42、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B.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C.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D.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秩满:谓官吏任期届满。如唐代钱起“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中“秩

43、满”即为此意。B. 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C. 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D. 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B. 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为不足挂齿。C. 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

44、大加赞赏,王禹偁也大力举荐他。D. 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参考答案:10. C 11. B 12. C 13. (1)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2)(汉武帝)就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旄节出使匈奴,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并趁机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10题详解】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

45、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毕”,是结束的意思,承接前文的“谒文宣王”,应在其后断句,排除A、D两项;“左右”指身边的侍臣,作“言”的主语,后面不可断开,排除B项。故选C。【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错

46、误,礼记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故选B。【12题详解】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题中C项,“王禹偁也大力举荐他”错误,原文“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王禹偁奏言,李觉不应该居史职,而非大力举荐他。故选C。【13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词句,第(1)句,意,怀疑;宿,预先;就,完成。第(2)句,以,以的身份、凭借的身份;因,趁机;定

47、语后置句。【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参考译文:李觉,字仲明,本是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因通晓九经被举荐,开始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任期将满,建州百姓请求让他留下,皇上下诏书褒奖他,晋升左赞善大夫,做泗州知州,转任秘书丞。宋太宗拿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下令让孔维和李觉等人校定。孔维推荐李觉,认为他有学问,皇上升迁李觉为礼记博士,赏赐绯袍鱼袋(五品官职)。雍熙三年,和右补阙李若拙一同出使交州,黎桓对他说:“这地方山川艰险,中原的人忽然到这里,难道不疲倦吗?”李觉说:“我们的国家疆土有万里之广,郡县有四百个,土地有平坦的,也有险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