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丽水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280788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丽水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丽水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丽水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丽水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省丽水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丽水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共17分)西湖梦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不是为了风雅,甚至不是为了文化上的目的,纯粹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清人查容咏苏堤诗云:“苏公当日曾筑此,不为游观为民耳。”恰恰是最懂游观的艺术家不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形象雕琢成游观物,于是,这样的堤岸便成了西湖间特别显得自然的景物。不知旁人如何,就我而论,游西湖最畅心意的,乃是在微雨的日子,独个儿漫步于苏堤。也没有什么名句逼我吟诵,也没有后

2、人的感慨来强加于我,也没有一尊庄严的塑像压抑我的松快,它始终只有一条自然功能上的长堤,树木也生得平适,鸟鸣也听得自如。这一切都不是东坡学士特意安排的,只是他到这里做了太守,办了一件尽职的好事。就这样,才让我看到一个在美的领域真正卓越到从容的苏东坡。但是,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他们有他们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东奔西颠,极偶然地调配到了这个湖边,搞了一下别人也能搞的

3、水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代文化良心所能作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也许正是对这类结果的大彻大悟,西湖边又悠悠然站出来一个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隐居孤山20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远避官场与市嚣。他的诗写得着实高明,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来咏梅,几乎成为千古绝唱。中国古代,隐士多的是,而林和靖凭着梅花、白鹤与诗句,把隐士真正做地道了,做漂亮了。在后世文人眼中,白居易、苏东坡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能够偏偏到杭州西湖来做一位太守,更是一种极偶然、极奇罕的机遇。然而,要追随林和靖却不难,不管他有没有他的才分。梅妻鹤子有点烦难,其实也很宽松,

4、林和靖本人也有妻子和小孩的。哪儿找不到几丛花树、几只飞禽呢?在现实社会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扮作半个林和靖是最容易不过的。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有浓重的霉味,却是安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

5、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书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有删节)17写出你对这篇散文中的几个词语的理解(4分)(1)第段中“一架僵硬机器”指的是(答案不超过10个字)(2分)(2)第段中加点的三个“志向”,内涵是否相同?(2分)答:与_;与_。18文章第段中划线语句含义是什么?(4分)答:。(不超过30个字)19第段末作者为什么说白堤和苏堤是“生命堤坝”?第段说“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为什么说“太狭小”?(4分)答: 20概括指出作者对白居易、苏东坡和林和靖分别抱什么态度?(5分)对白居易、苏东坡的态度(3分

6、):_对林和靖的态度(2分):_参考答案:17(1)封建(社会的)官僚(或:行政)体制(文中已说白居易、苏东坡做了太守,再联系他们“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器中的零件”,“极偶然地调配到这个湖边”。)(2)与相同;与不相同。(是指林和靖之类的归隐文人隐居前所怀有的改造社会,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意愿和决心。是指林和靖之类的归隐文人隐居后要将自己隐居前的意愿和决心清除掉的志向。)18隐居文人个人的气节保全了,却影响了整个社会文明的突进。(“封闭式的道德完善”是指隐居文人实现了自己不与社会抗争而安贫乐道的志向,即隐居文人保全了个人的气节。至于“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联系前面的“文化成了一种无目

7、的的浪费”,后面的“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等等。)19它们保护了百姓的利益。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4分)20要点:肯定(或赞赏)(1分);遗憾(1分) (1分)要点:否定(或批判)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战争【美】迈尔尼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哦,我想是。”我忙插

8、嘴。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兼职什么也

9、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哈罗?”“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

10、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

11、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我放下了话筒。(沈东子译,有删改)

12、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B. 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C. 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D. 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5.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

13、要分析。6.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 D 5. 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6. 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4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14、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可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的基础上,从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等三个角度分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误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D项,“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有误。这道题是从主旨角度考查,本文是揭露战争的残酷性,并非“表现民众的必胜信念”,有拔高之嫌

15、。故本题项D项。【5题详解】试题解析:题干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这道题考的是考查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可以依据“我”的感受和她的表现来概括其性格特点。此题从主要性格“大方热情、机智幽默”、“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等方面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列

16、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例如:“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我们越来越

17、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本题根据以上的有效答题段落或语句概括答案要点,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6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这道题考的是考查物象的作用。根据题干的提示,本题从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两个方面回答“电话”在文中的作用。阅读小说可知:“电话”连接了两个陌生人,了解了两人的情况,透露两人的心声,加深两人的感情,连接了两人命运,都是通过“电话”里的通话完成的。因为是文中使用的

18、语言描写就更多一些,便于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在内容的表达上,更为自由。所以,“电话”的作用,在结构上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到连接人物的纽带作用;在情节设计上起到强化了戏剧性情节;在主题的揭示上起到凸显了战争的残酷性;在读者方面,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点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以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

19、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

20、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上下先生龙会吟在野月岭,“上下先生”是个贬义词,是指那些在任何事情上都无己见,一切服从别人决定的人。六爷爷就是个上下先生。六爷爷还不到做爷爷的年纪,可村里人都叫他六爷爷,他们家族的人这么叫,别人家族的人也这么叫,也不知是怎么叫起来的。六字还好理解,因为他在堂兄弟们中排行第六。至于为什么要叫他爷爷,就难理解了,他不到五十,没有孙子,离爷爷的资格还差得远。大概是他性情随和,好说话,别人说上,他就上;别人说下,他就下,上也上得,下也下得,从不与人争什么高低,脾性好得像个白胡子老爷爷,所以老老少少就叫他六爷爷了。年初,村民小组调整土地,

21、有块差地谁也不要,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动手打起来。组长没办法,找到六爷爷,说:“六爷爷,那块地分给你家,怎么样?”六爷爷点头,说:“要得,你说分给我家就分给我家,没意见。”土地调整只差一步扫尾了,县里修水泥路,恰好从那块差地旁经过,差地变成了黄金地,商业价值一下子翻了几十倍。于是家家户户都争着要了,又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动手打起来。组长焦头烂额地找到六爷爷,说:“六爷爷,你把那块地让出来,好不好?”六爷爷连说:“好好好,谁想要就分给谁。”为此,老婆孩子骂他傻,没得到那块地的人怪他傻,就连争到那块地的人乐得喘不过气来时,也笑他傻。村主任老松知道了,却一个劲地赞扬他,说六爷爷不是傻,六爷爷是风格高

22、尚,这样高风格的人应该进入村委领导班子。老松提拔六爷爷当了村委会的秘书,把村委会的公章交给了他。老松是个老资格村主任,村主任这一职务叫村长时,他当了十来年。后来村长改称村主任了,他又当了十来年。他在村委会的最高位置上一直没挪窝,手下的村秘书却换了好几个,村民群众都戏称他像换刀把一样不停地换秘书。换秘书的主要原因是几任秘书都和他合不来,闹得他很烦心。现在发现了六爷爷这么一个上下先生,不重用就是浪费人才。六爷爷掌管村里的公章一个月后,村主任老松拿来几份低保户申报表,要六爷爷盖上村委会的公章。六爷爷的视线在低保户名单上久久地停驻着,一直没把公章盖上去。老松不耐烦了,催他:“快盖章,我马上要报到乡政府

23、去。”六爷爷好像没听见村主任的催促,用种疑惑的口气说:“这些人怎么会是困难户?”老松怔了一下,他没想到六爷爷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他定的这些低保户名单,的确没有一户困难的,之所以作为低保户报上去,是因为这些人不是他的本家兄弟,就是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亲戚。见六爷爷还在犹豫,他有点儿生气了,说:“这章你是盖还是不盖?”六爷爷说:“这章我不能盖。”“为什么?”老松气急地问。六爷爷平静地回答:“因为这些人不是困难户,不能享受低保待遇。”老松吃惊地看着六爷爷,他不相信这话是从六爷爷嘴里说出来的。六爷爷是个上下先生啊,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从来没有违拗过别人的意志,今天怎么连他村主任的话都不听了?真是人一阔,

24、脸就变,当上了村秘书,就不是上下先生了。老松两眼冒火,说:“那你说,哪些人才能吃低保?”六爷爷说:“我们一家一家去摸底,集体研究决定低保户名单,再报上去。”“那你去摸底,你去研究。”老松生气地说。“好,坚决照你的指示办。”六爷爷爽快地答应,好像根本不懂得老松说的是气话。他和村委会其他成员,到各组走访调查,定下名单,张榜公布。村民群众非常满意,说多少年来,村委会办事从来没有这么公平公正过。老松一肚子火,又想撤换秘书。他对乡长说:“六爷爷不适合当秘书,还是换一个人好。”乡长连声答应,说:“你这个建议很好,村里的群众也都有这样的反映。”老松高兴了,急切地问:“群众是怎么反映的?”乡长看着老松急切的样

25、子,笑了笑,说:“村委班子马上要换届了,你们村的群众都推荐六爷爷当村主任。”老松的脸色突然灰了,说:“他是个上下先生,怎么能当村主任?”乡长说:“私事不计较,公事讲原则,这样的上下先生群众欢迎,怪不得你们村老老少少都尊称他六爷爷。”(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以“上下先生”为标题,既带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又巧妙地突出了人物形象的特点,可谓新颖别致,颇具吸引力。B. 从村主任老松“像换刀把一样不停地换秘书”可以看出,这几位秘书和六爷爷一样,也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干部。C. 当老松生气地说“那你去摸底,你去研究”时,六爷爷装作听不懂他说的是气话,

26、爽快地答应了。这正体现出他的机智。D. 小说描写生动传神,如写老松找六爷爷盖章,从“怔”“生气”到“气急”“两眼冒火”,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他的情绪变化。8. 小说在塑造六爷爷形象时,除刻画其言行举止外,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选取两种简要分析。9. 结尾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7. B 8. 欲扬先抑:先写六爷爷是凡事无己见、一切听别人的“上下先生”,后写他私事不计较、公事讲原则,先抑后扬,更能突出六爷爷形象。反衬:以其他村民为分地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动手衬托六爷爷谦让大度,以老松的虚伪狡诈、以权谋私衬托六爷爷的坚持原则、办事公道。 9. 借乡长之口,揭示出六爷爷的可贵品质,

27、使六爷爷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交代村里老少称六爷爷为“六爷爷”的原因,照应前文,使小说结构严谨;揭示了只有“私事不计较,公事讲原则”的干部才能受到群众欢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7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从人物形象、手法分析、环境描写、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答题时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本题B项,“这几位秘书和六爷爷一样,也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干部”不正确。原文中说“几任秘书都和他合不来,闹得他很烦心”,但并不足以说明他们都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故答案为B。【8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知道人物形

28、象塑造的手法都有哪些,比如,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塑造人物,可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衬托来塑造人物,还要考虑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等。本题要求“除刻画其言行举止外,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就规定了不是答正面描写,而要考虑其他的表现手法。小说开头写“上下先生是个贬义词,是指那些在任何事情上都无己见,一切服从别人决定的人。六爷爷就是个上下先生”,接着用“分地”的事表现他的下上先生的特点,这是欲扬先抑;“村民小组调整土地,有块差地谁也不要,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动手打起来”“六爷爷点头,说:要得,你说分给我家就分给我家,没意见。”“差地变成了黄金地,商业价值一下子翻了几十

29、倍。于是家家户户都争着要了,又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动手打起来。组长焦头烂额地找到六爷爷,说:六爷爷,你把那块地让出来,好不好?六爷爷连说:好好好,谁想要就分给谁。”,这是用其他村民来反衬六爷爷;“他有点儿生气了,说:这章你是盖还是不盖?六爷爷说:这章我不能盖。”这是用村主任来反衬六爷爷。故选取的两种主要手法是“欲扬先抑”和“反衬”。【9题详解】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人物、情节、主题、结尾段本身的特色和效果,几个方面思考。本题对人物、主旨的作用:“私事不计较,公事讲原则”借乡长之口赞颂六爷爷的品质;揭示并深化主题。对情节的作用:“这样的上下先生群众欢迎,怪不得你们村老老少少都尊称他

30、六爷爷”与开头形成呼应、对比,使结构严谨。【点睛】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从表达方式角度。看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景物描写等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从选材组材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从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二、 古代诗文阅读(3

31、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彭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宽饶初拜为司马,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及岁尽交代,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报宽饶厚德。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宽饶为人刚直高节,志在奉公。家贫,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

32、为耳目言事者。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公廉如此。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又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同列后进或至九卿,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王生高宽饶太子庶子节,而非其如此,予书曰:“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奉使之权,尊官厚禄已施于君矣。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虽日有益,月有功,犹未足以称职而报恩也。”宽饶不纳其言。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周、召,以法律为诗、书。”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书中二千石。谏大夫郑昌愍伤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

33、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节选自汉书盖宽饶传,有删节)注岁尽交代:汉时每岁末更换卫卒。奸:同“干”。太子庶子:官职。刑余:指宦官,周、召:周公、召公,西周贤臣。中二千石:官职。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案行士卒庐室 案行:巡视,察看B多所称举贬黜 称举:提拔,举荐C皆恐惧莫敢犯禁 犯禁:私闯禁地D然深刻喜陷害人 深刻:严峻苛刻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盖宽饶“刚直高节,志在奉公”的一组是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

34、戍北边 又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 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 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宽饶因通晓儒经被选为郡文学,凭孝廉身份做了郎官;升任谏议大夫后,曾向皇帝检举揭发彭祖过殿门不下车及其父卫将军张安世居高位而无补朝政之事。B宽饶任司马一职时,善待士卒,年终按例交接更换士卒时,数千人叩头自请,愿意留下再服役一年,宽饶因此受到宣帝嘉奖,被升任为太中大夫,巡察各地风俗。C宽饶为司隶后,刺举无所回避,与公卿贵戚结怨甚多;又好借事批评朝政,冒犯皇上意旨,因此他的职位不升反降,被同列及后进超越,对此他很是失意不快。D当时皇上正用刑法治国,重用宦官,宽饶

35、却不识时务,仍对此上疏奏事,触怒皇上,虽有郑昌为其求情,也无济于事,最终宽饶落得个引刀自刭的结局。参考答案:8C(犯禁:触犯法令)9B(是叙述盖宽饶官职升迁;是王生规劝盖宽饶的话)10C(“他的职位不升反降”错)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秋水节选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

36、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16. 本文作者是_,是_学派的代表人物。17.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1)不见水端 ( ) (2)而轻伯夷之义者 ( )(3)今吾睹子之难穷也 ( ) (4)笃于时也 ( )18. 与“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B. 今尔出于崖涘C. 拘于虚也D.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19. 翻译下面句子。(1)闻道百,以为

37、莫己若者,我之谓也。20. 采用寓言的形式来说理,这样写有什么妙处?参考答案:16. (1). 庄子 (2). 道家 17. (1). 尽头 (2). 轻视 (3). 穷尽(看到尽头) (4). 限制 18. C 19. “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20. 形象生动 说理充分【16题详解】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考核庄子的相关内容,平时注意积累。【17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38、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比如句中的“轻”就是形容词作动词。【18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题中例句和C项,介词,被;A项,介词,对;B项,介词,从;D项,介词,比。故选C。【19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注意重点,闻:听到;百:多;莫己若: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宾语前置句;我之谓:说的就是我这样

39、的人,宾语前置句。【20题详解】此题考核文章的风格及手法的能力,要求分析运用语言的妙处,答题时注意从寓言本身形象和说理深刻的角度分析。【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 ,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直流的水畅通无阻,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在这个情况下河伯高

40、兴地自得其乐,认为天下一切美景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在这个时候河伯转变了原来欣然自得的表情,面对海神若仰首慨叹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况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浅陋,伯夷的道义微不足道,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广阔无边,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将永远的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北海神若说:“对井里的青蛙不能够与它谈论关于大海的事情,是因为井口局限了它的眼界;夏天的虫子不能够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因为它被生存的时令所限制;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道

41、理的问题,是因为他的眼界受着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看到大海后,才知道你的不足,这就可以与你谈论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大海却不会满溢出来;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停止,但海水却不曾减少;海水不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增减,也不因水灾旱灾而受影响。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每小题3分,共9分)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

42、,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觊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觊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宋书孝义传)注白粲:白米。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职归家奉养。9对“辄货市粟麦”一句中“货

43、”、“市”词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卖出、买入B都是“买入”C买入、卖出 D都是“卖出”10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 躬亲抚养每有赠鲜肴者 终鲜兄弟A两个“亲”字相同,两个“鲜”字不同B两个“亲”字相同,两个“鲜”字也相同C两个“亲”字不同,两个“鲜”字也不同D两个“亲”字不同,两个“鲜”字相同11下列对何子平去职归家奉养老母一事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老母“籍注失实,年未及养”,子平依律仍可在州任职,但他出于“归养之愿,又切微情”的考虑,坚持归家。B由于老母“籍年已满”,子平去职归家;尽管顾觊之希望他在州任职,但

44、他碍于“公家正取信黄籍”,婉言谢绝。C子平不愿以老母“实年未满”而“苟冒荣利”,又不肯“以母老求县”,归家养母,竭尽全力,从而深受顾觊之敬重。D子平归家之后,“竭身运力,以给供养”,认为“希禄本在养亲”,坚持“县禄唯以养母一身”,从而实现了“归养之愿”。参考答案:9 A 10C 11B 参考译文:何子平世代居住在会稽,很小的时候(就)有理想,被乡里称赞,事奉母亲非常孝顺。在扬州被征召从事史,每月的俸禄给的是白米,(他)总是卖出白米买入粟麦。别人问他说:“获利不多,为什么那么麻烦呢?”子平说:“我的母亲在东边,不买卖难得到白米,(我)怎么忍心独自吃白米饭。”每当有人赠送鲜鱼时,如果不能送到母亲家

45、,那么不肯接受。母亲原本是妾,户籍注册不符合实际情况,没到供养的年龄,而户籍上的年龄已经到了供养的年龄,便离开职务回到家里,当时镇军将军顾觊之是州上的长官,对他说:“你母亲的年龄实际上未满八十,你原来就知道。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我)将禀告上司挽留你。”子平说:“官家从户口登记取得凭证,户籍年龄已经到了,我就应该在家奉养母亲,为何要以实际年龄未到冒取荣誉利益而宽容自己呢?况且归去奉养母亲,又符合我个人的情感。”觊之又劝他以母亲年老要求县令照顾,子平说:“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觊之更加看重他。已经回到家,竭尽全力而使供养充足。后来授予官职为吴郡海虞县令,县里给的奉禄只用来养母亲一个人,而他的妻子、孩子丝毫不允许用奉禄。有人疑心他太俭朴,子平说:“奉禄本来是用来养母亲,不为自己,”问的人惭愧而退出去了。母亲死后而不再担任官职,丧事情况超过一般礼节,每到了哭恸时,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