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孝感市应城第三高级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孔子时代,所谓“诗”通常指的是“诗三百”,即汉代以后所说的诗经,而“诗”的涵义要远远大于我们今天的文体概念,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我们要懂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最好的资料无过于此诗经三百首”。因此,诗经称得上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百科全书”。从总体上看,“兴”“观”“群”“怨”说充分体现了孔子诗学强调个体心理欲求
2、与社会道德伦理相统一的特色。其中的“兴”和“怨”偏重创作者主体情感意志的抒发。“兴”是指眼前景物或者人事对主观情感的触动生发,“怨”则是不满情绪的宣泄。“观”与“群”取自不同的视角,主要关注诗的作用和意义。“观”是俯视或置身局外的观察;“群”则关涉人与人之间的共处、互动与交流等诸多方面,是社会、心理、伦理及情感等各种关系的多维聚合。汉代孔安国将其解释为“群居相切磋”。孔安国注意到了人的社会属性,人若在社会丛林里生存,就一定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磨合、切磋制约的关系。宋代朱熹则将“群”注为“和而不流”。朱熹关注到了“群”的另一面,即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又不苛求自己与别人完全一致,从而保持自
3、己独立的个性,与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意义相近。孔安国和朱熹的阐释道出了“群”的内在辩证关系,那就是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孔子一生都在宣扬并实践“克己复礼”。他认为,诗是必须服从于“礼”的,也就是说,人要以“礼”来约束个人的性情,所谓发乎情,止乎礼。学诗可以教人如何处理和对待各种社会关系,从而达到人与我的协调。这便是“兴于诗,立于礼”。“礼”是以象征意义的仪式或程序去规范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从深层次上看,“群”与“礼”二者在某些方面也有交集,二者在协调个人意志与社会秩序、个人欲望与道德规范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礼”更偏重人与人之间的砥砺与相处,是一种生存的外在需要,因为无
4、视别人的存在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之中;也是个体生命精神上的内在需要,即个人在群体中的存在感。同时,我们不要忽视“群”“和而不流”的一面,即个体生命自主性、独立性的一面。人就是在自我意志与外在现实间复杂关系的交错扭结中存在的,除了以“礼”为象征的规定性和稳定性之外,还有生生不息、潺潺流动的个体生命意志。(2015年2月3日人民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诗学强调个体心理欲求与社会道德伦理的统一,如“兴”“怨”偏重作者主体情感意志的抒发,“观”“群”则主要关注诗在社会道德伦理方面的作用意义。B在论语中,孔子高度概括了诗的功能。其中,“兴”是指情感的发端,“
5、怨”是不满情绪的宣泄,“观”是观察,“群”是社会、心理等关系的多维聚合。C孔子时代所说的“诗”与今天所说的“诗”并不完全相同,前者通常指“诗三百”,即汉代以后所说的诗经,其涵义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D诗经被称为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百科全书”,因此要了解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就要研读诗经。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对于孔子所说的“群”,孔安国的阐释注意到了人的社会属性,道出了“群”的内在辩证关系,即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B“礼”是一种生存的外在需要,即重视周围人的存在;也是个体生命精神上的内在需要
6、,即个人在群体中的存在感。孔子认为诗必须服从于“礼”。C孔子“兴于诗,立于礼”这句话告诉我们:学诗可教人如何处理和对待各种社会关系,从而达到人与我的协调;要以“礼”来约束个人性情。D“群”与“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深层次上看,二者在某些方面有交集,在协调个人意志与社会秩序、个人欲望与道德规范中都有重要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既要“群居相切磋”,又要“和而不流”;不仅要有以“礼”为象征的规定性和稳定性,还要有生生不息、潺潺流动的个体生命意志。B朱熹所注的“和而不流”,其意义与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相近,是指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不
7、苟求与别人的完全一致,从而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C我们每个人既不要忽视“群”“群居相切磋”的一面,即个体生命的自主性、独立性;也不要忽视“和而不流”的一面,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磨合、切磋制约。D孔子一生都在宣扬并实践“克己复礼”,“礼”是以象征意义的仪式或程序去规范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与“群”相比,它更偏重人与人之间的砥砺与相处。参考答案:2. “自然之子”梁从诫2010年10月28日下午4时许,这是一个注定要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时刻。这一刻,“自然之友”创始人、中国公民环保的启蒙先驱、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自然之子”的梁从诫因病在京逝世,享年78岁。出身名门、北大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的梁从
8、诫多年一直从事历史教学研究工作。9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各界为之欢呼雀跃的时候,梁从诫却敏锐地意识到其背后环保问题之严重:如果十几亿同胞都以达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为目标,需要的资源将是现在的60倍,自然将无法承受!他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大家只能同归于尽。发展经济若不惜以破坏、践踏生态环境为代价,则是对大自然的一种犯罪。身世、家教给予了梁从诫对于整个社会天然而坚定的责任感,为无告的大自然请命,他觉得自己义不容辞。于是在1994年梁从诫毅然告别他热爱的历史学研究,辞掉了包括公职在内的一切身份,创建了我国第
9、一家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专注于环保,义无反顾。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立之初,就面临着重重困难:办公条件简陋,经费严重不足,到国家机关举办环保讲座听众寥寥无几,到农村学校做环保教育被拒之门外可是困难并未使梁从诫退缩,他充满着直面困难的勇气。梁从诫自嘲说,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梁从诫和“自然之友”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自然之友”在环保事业上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滇西北的金丝猴和原始森林被从刀斧下解救,可可西里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钢迁出北京,参与圆明园地膜事件等环评风暴,发起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自然之友”作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精神源头,至
10、今已累计发展会员近万人,由“自然之友”会员发起创办的环保组织已达十多家今天它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环保组织的标志。2005年印度洋海啸之后,国内掀起了一场“自然是否需要敬畏”的大辩论,力主“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是当时号称论坛“辩士”的何祚庥、方舟子,他们主张,敬畏自然就意味着人类只能匍匐在大自然脚下而无所作为,敬畏自然就是反科学。一时间,这一主张赢得了无数掌声。此时,骨子里继承了祖父与父亲的论战传统的梁从诫一反平时的谦恭和顺,站在了辩论的最前沿,他接连撰文,为自然发声。在一篇题为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文章中,梁从诫阐明:“人要敬畏大自然这个提法有两层含意:一、人类应当尊重大自然;二、人类应当
11、畏惧大自然敬畏自然才是对待科学真正理性的态度。须知科学技术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到处挥舞它的时候,请留神别伤了自然,到头来,也伤了自己”这场长达十余天、波及整个科学界的论战虽在当时未有定论,但梁从诫对“敬畏自然”的独到理解和人类伤害自然最终自伤的警示却促使人们理性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为后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深入人心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梁从诫是环保精神的积极倡导者,更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一切从简约开始,是他的生活准则:名片用废纸复印而成;从来不用一次性筷子;坚持用自行车当交通工具梁从诫离世后,“自然之友”发出的讣告称:“为遵从梁老及其家人的意愿,告别仪式婉拒花圈和花篮,一切从
12、朴、从简。”最后还特别提醒参加葬礼者:“请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出行。”“自然之子” 梁从诫,中国的环保事业将因为他的人格光辉而更加光明,更有力量。【相关链接】 梁从诫(19322010),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梁从诫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办人、会长。曾获得过亚洲环境奖、大熊猫奖、地球奖和公众服务奖等荣誉。 学界泰斗季羡林曾做过如下评说:“从诫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历史学家,然而,他不甘心坐在象牙塔里,养尊处优。他毅然抛开那一条无灾无难到公卿的道路,由一个历史学家一
13、变而为自然之友 我对他只能表示钦佩与尊敬。宁愿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文中介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在今天的会员规模和地位影响,是为了突出其缔造者梁从诫在中国环保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B梁从诫在从事环保事业前一直从事历史教学研究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他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学家。C梁从诫说当今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如果有一天撞上冰山,大家只能同归于尽。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要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否则人类必将毁灭。D梁从诫说“科学技术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到处挥舞它的时候,请留神别伤
14、了自然,到头来,也伤了自己”,意在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E在“人类是否需要敬畏自然”的大辩论中,梁从诫站在了论战的最前沿,他据理力争,阐发了对“敬畏自然”的独到见解。这场辩论促使人们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2)为什么称梁从诫为“自然之子”?请结合文本相关材料简要分析。(6分)(3)文章倒数第二段写梁从诫逝世后“自然之友”所发的讣告内容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4)梁从诫能在环保事业上取得突出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风的影响非常重要。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家风对梁从诫的影响,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8分)参考答案:(1)ACA项3分,C项2分,B项1分。(2) 因为
15、梁从诫很早就敏锐地意识到一味发展经济对自然造成的巨大破坏,成为较早的为无告的大自然请命的人。 因为梁从诫是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创始人,中国公民环保的启蒙者和先驱。 因为梁从诫在大辩论中,力主敬畏、尊重大自然,他的独到见解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产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为梁从诫是环保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一生致力于环保,鞠躬尽瘁,对大自然、环保事业无比热爱,充满着赤子情怀。(3) 从讣告中可知梁从诫对身后事的安排也是以“从朴、从简”的环保为前提,更加突出梁从诫是环保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突出他终其一生,致力环保的献身精神。 突出梁从诫的光辉的人格精神的巨大影响
16、和感染力。他一手创立的“自然之友”正继承他的遗志,将他的人格精神发扬光大。预示着中国环保事业后继有人。中国的环保事业将因为梁从诫的人格光辉而更加光明,更有力量,充满希望。(4)家风给予梁从诫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他义不容辞为无告的大自然请命,义无反顾辞掉了包括公职在内的一切身份,创建了我国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并终其一生,致力环保。家风给予梁从诫屡败屡战的勇气和精神。“自然之友”创立之初,面临重重困难,梁从诫承继家族屡败屡战的精神,直面困难,带领“自然之友”走出困境,并在环保事业上取得卓著的成绩。家风给予梁从诫坚持真理、无所畏惧的论战精神。在“自然是否需要敬畏”的大辩论中
17、,梁从诫骨子里继承了祖父与父亲的论战传统,他一反平时的谦恭和顺,站在了辩论的最前沿,力主敬畏自然,为自然发声,影响巨大。梁从诫受家风影响从而在环保事业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这启示我们,良好的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作用。家风是无言的教育,家长的日常生活准则、行为习惯,对孩子有着直接的教育和影响,它不仅影响孩子的现在,更作用于他们的未来。因此,在今天,更要重视家庭教育,形成良好的家风。(1)试题分析:B项“一定会成为”过于绝对;D项“意在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错,意在阐明“敬畏自然才是对待科学真正理性的态度”的观点及揭示不敬畏自然可能造成的后果;E项并非“这场辩论”,而是“梁从诫对敬畏
18、自然的独到理解和人类伤害自然最终自伤的警示促使人们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手法的题目,考核点涉及到文章的局部信息、文章的主旨和手法的运用,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对读,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关于手法首先看手法概括的是否得当,然后看分析的是否合理,如本题D项“意在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错,意在阐明“敬畏自然才是对待科学真正理性的态度”的观点及揭示不敬畏自然可能造成的后果。(2)试题分析:注意是分析的是称梁从诫为“自然之子”的原因,注意从原文中寻找传主在对自然保护中的相关贡献:很早就敏锐地意识到一味发展经济对自然造成的巨大破坏,第一个
19、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创始人,他的独到见解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是环保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名师点睛】此题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根据题干的要求明确答题的方向,题干要求是分析“称梁从诫为自然之子的原因”,可见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结合全文,尤其不要丢掉“材料链接”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语句,尤其是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取关键的信息分条作答。【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注意首先答出语段的内容,然后分析作用,作用要结合人物传记的文本特征分析,主要是突出传主的某种精神品质。如本题突出梁从诫的光辉的人格精神的巨大影响和感染力。他一手创立的“自然之友”正
20、继承他的遗志,将他的人格精神发扬光大。预示着中国环保事业后继有人。(4)试题分析:此题注意根据材料得到观点,然后明确观点后用材料论证。分析家风对梁从诫的影响,家风给予梁从诫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家风给予梁从诫屡败屡战的勇气和精神,家风给予梁从诫坚持真理、无所畏惧的论战精神。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最后结合论证的内容谈对自己的启示。【名师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
21、中的事例进行论证。此题属于二者的结合,首先结合文本谈家风对传主的影响,然后谈对自己的启示。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乡 土 本 色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
22、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
23、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
24、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25、。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有删改)1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5分)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膜,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礼俗社会是人们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
26、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过程中,原有生活方式暴露出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13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村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形成了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由于受地方性的限制,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十分熟悉,于是终老乡土便成为一种生
27、活常态。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中国社会的乡下人被称为“士气”?(4分)15结合文意,简要概括乡土社会有哪些特点?(4分) 参考答案:12A选项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膜,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解说:原文出现在第二段第三行。选项“相互了解,没有隔膜”错,隔膜,是乡土社会的特征。如果不是同一村落,人们是有隔膜的。原文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B选项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
28、生活的根本原则,礼俗社会是人们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解说:原文出现在第四段第二行。选项“人们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错,张冠李戴,这是法理社会的特征。原文一种是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D选项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解说:原文出现在第六段末尾。选项中“远胜于”错,原文并没有将两种社会的“信用度”进行比较,原文只是指出,乡土社会的信用不适用于法理社会。原文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
29、加思索时的可靠性。13DD选项D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解说:原文出现在第四段开头。文中说:乡土社会是“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因此,“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14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靠种地谋生。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乡下人的生活方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现在“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答对一
30、点得分,答对两点得分,意思对即可。问题出处在第1段,注意“土气”内涵的理解。)15乡土社会具有地方性,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遵从的规矩是礼俗。乡土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答对一点得分,答对两点得分,意思对即可。答案在第2、5、7段中整合。)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宫之奇谏假道晋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公许之。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
31、,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馨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
32、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注)启:启发晋的贪心。晋、虞、虢都是姬姓诸候国,属同一祖先。玩:忽视。大伯:周太王的长子。虞仲:周太王的次子。昭:古代宗庙神主排列分昭、穆两行,昭左穆右。始祖后第一代为昭,第二代为穆,依此而推。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庄伯是桓叔之子,桓叔是晋献公曾祖,庄伯是晋献公祖父。晋献公曾尽杀桓叔、庄伯的后代。逼:威胁。冯:同“凭”。腊:岁终的祭祀。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假道于虞以代虢 假:借B虢亡,虞必从之 从:听从C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再:第二次D弗听,许晋使 许:同意,允许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3、相同的一项是( )A师还,馆于虞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B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是寡人之过也C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吾其还也D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国吞并虢国和虞国的成功,说明其心狠手毒,六亲不认,不顾同宗亲情,唯利是图。B晋国第一次借道攻打虢国,虞公同意了,并且会合晋国军队一道去讨伐虢国。C晋国第二次借道攻打虢国,宫之奇力谏虞公,虞公也有所犹豫,但是最终答应了晋国的要求。21世纪教育网D虞公第二次同意借道之后,宫之奇率领家族的人离开了虞国,并断言虞国将会灭亡。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4、(1)晋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公许之。译文:_(2)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译文:_(3)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译文:_参考答案:1.B 2.D 3.C4.见译文划线句1.“跟从,紧随其后” 2. A介词,在,表地点;介词,对,引进说话对象。B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代词,这。C表反问语气副词,难道;表商婉语气副词,还是3.C虞公没有犹豫。 4.见译文划线句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何之元,庐江灊人也。之元幼好学,有才思,居丧过礼,为梁司空袁昂所重。服阕,昂表荐之,因得召见。解褐梁太尉临川王扬州议曹从事史,寻转主簿。及昂为丹阳尹,辟为丹阳五官掾,总户曹事。
35、寻除信义令。之元宗人敬容者,势位隆重,频相顾访,之元终不造焉。或问其故,之元曰:“昔楚人得宠于观起,有马者皆亡。夫德薄任隆,必近覆败,吾恐不获其利而招其祸。”识者以是称之。会安西武陵王为益州刺史,以之元为安西刑狱参军。侯景之乱,武陵王以太尉承制,授南梁州刺史、北巴西太守。武陵王自成都举兵东下,之元与蜀中民庶抗表请无行,王以为沮众,囚之元于舰中。及武陵兵败,之元从邵陵太守刘恭之郡。俄而江陵陷,刘恭卒,王琳召为记室参军。梁敬帝册琳为司空,之元除司空府谘议参军,领记室。王琳之立萧庄也,署为中书侍郎。会齐文宣帝薨,令之元赴吊,还至寿春,而王琳败,齐主以为扬州别驾,所治即寿春也。及在军北伐,得淮南地,湘
36、州刺史始兴王叔陵遣功曹史柳咸赍书召之元。之元始与朝庭有隙及书至大惶恐读书至孔璋无罪左车见用之元仰而叹曰辞约若此岂欺我哉遂随咸至湘州。太建八年,除中卫府功曹参军事,致仕不得,寻迁谘议参军。及叔陵诛,之元乃屏绝人事,锐精著述。以为梁氏肇自武皇,终于敬帝,其兴亡之运,盛衰之迹,足以垂鉴戒,定褒贬。究其始终,起齐永元元年,迄于王琳遇获,七十五年行事,草创为三十卷,号曰梁典。祯明三年,京城陷,乃移居常州之晋陵县。隋开皇十三年,卒于家。 (节选自陈书)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之元始与朝庭有隙/及书至大惶/恐读书至孔璋/无罪左车见用之/元仰而叹/曰辞约若此/岂欺我哉/
37、遂随咸至湘州B.之元始与朝庭有隙及/书至大惶恐/读书至孔璋无罪/左车见用/之元仰而叹曰辞约若/此岂欺我哉/遂随咸至湘州C.之元始与朝庭有隙/及书至/大惶恐/读书至孔璋无罪/左车见用/之元仰而叹曰/辞约若此/岂欺我哉/遂随咸至湘州D.之元始与朝庭有隙及书/至大/惶恐读书/至孔璋无罪左车见用/之元仰而叹曰/辞约若此/岂欺我哉/遂随咸至湘州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褐,褐,粗布或粗布衣服。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使其从者衣褐”即为此意,“褐”常用来指贫贱的人。故后来多以“解褐”比喻入仕做官。B.服阕,古代官员服丧期满一年脱去丧服。一般情况,斩衰三年,期服一年
38、,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C.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D.开皇,隋文帝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继位后首创年号。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之元年幼好学,才思敏捷,被司空袁昂赏识,举荐他到朝廷为官。因此宗人都很器重他,但何之元却怕受牵连不愿与他们交往。B.侯景之乱,何之元因与蜀中人士阻止
39、武陵王率兵东下而被囚禁在军舰中,后来武陵王兵败,他跟随刘恭到江陵。C.何之元到北齐吊丧,返回途中恰逢王琳兵败,他就担任了齐的扬州别驾。D.何之元在萧叔陵被杀后,断绝与世人的往来,转而著书立说,著成梁典,开皇十三年死于家中。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之元宗人敬容者,势位隆重,频相顾访,之元终不造焉。(5分)(2)以为梁氏肇自武皇,终于敬帝,其兴亡之运,盛衰之迹,足以垂鉴戒,定褒贬。(5分)参考答案:4.C5.B服阕,服丧期满脱去丧服。6.A“因此宗人都很器重他”与文意不符。7.(1)何之元的族人何敬容,位高势重,多次造访,之元始终不曾回访。(“宗人”1分,“相”1分,
40、“顾访”1分,“造”1分,句意1分)(2)(何之元)认为梁朝起自武皇,终于敬帝,其兴亡的运数,盛衰的轨迹,足以垂示后代以鉴戒,确定史书褒贬之准则。(主语1分,“肇”1分,“兴亡的运数,盛衰的轨迹”1分,“垂”1分,句意1分)译文:何之元,庐江灊人。之元幼时好学,颇有才思,因居丧过于毁顿,为梁司空袁昂所看重。服丧结束,袁昂上表举荐他,因而得蒙召见。初仕为梁太尉临川王扬州议曹从事史,不久转为主簿。及至袁昂为丹一陽一尹,征辟之元为丹一陽一五官掾,总领户曹事务。不久任信义县令。何之元的族人何敬容,位高势重,多次造访,之元始终不曾回访。有人问其故,之元说:“当年楚国观起受宠于令尹,禄位低而有马数十乘,因
41、而遭诛,此后,像观起这样无其禄而有其马的得宠之人便都逃亡了。德薄而受重用,必然已到了败亡之边缘。我怕的是未能从中得利而先已招致祸患。”有识之士因此而称道他。适逢安西武陵王为益州刺史,以何之元为安西刑狱参军。侯景之乱发,武陵王以太尉之位而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授之元为南梁州刺史、北巴西太守。武陵王自成都举兵东下,之元与蜀中百姓均进言请求武陵王不要东下,王认为他败坏军心,囚之于舰中。及至武陵王兵败,之元随邵陵太守刘恭到郡。不久江陵陷落,刘恭卒,王琳召何之元为记室参军。梁敬帝册封王琳为司空,之元授职为司空府谘议参军,兼任记室。王琳立萧庄时,任之元为中书侍郎。适逢齐文宣帝薨,令之元前往吊唁。还至寿春
42、,而王琳败,齐主以之元为扬州别驾,治所即寿春。及至众军北伐,取得淮南地,湘州刺史始兴王陈叔陵遣功曹史柳咸赍书招徕之元。之元因先前与朝廷有误会,等到书信到,十分惶恐,读信至“孔璋无罪,左车被重用”,之元仰天叹息说:“词意如此,怎会是欺诳我呢?”便随柳咸到了湘州。太建八年(576),任中卫府功曹参军事,之元想辞官不得,不久升任谘议参军。等到叔陵遭诛,之元便断绝与陈人交往,潜心于著述。认为梁朝起自武皇,终于敬帝,其兴亡的运数,盛衰的轨迹,足以流传后代以供鉴戒,确定史书褒贬之准则。考究其始终,起自齐永元元年(499),终结于王琳被擒(太建五年即公元573年),七十五年大事,起稿为三十卷,命名梁典。祯明
43、三年(589),京城陷,于是移居于常州之晋陵县。隋开皇十三年(593),死在家中。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郑大纯墓表闽县郑君,讳际熙,字大纯,为人介节而敦谊,勤学而远志,年三十六,终于举人,而士知其生平者,靡弗思焉。君初为诸生,家甚贫,借得人地才丈许,编茅以居,日奔走营米以奉父母,而妻子食薯蓣,君意顾充然。邻有吴生者,亦介士,死至不能殓。君重其节,独往手殡之。将去,顾见吴生母老惫衣破,即解衣与母。母知君无馀衣,弗忍受也,君置衣室中趋出。 君既中乡试,将试京师,行过苏州。或告之曰:“有闽某举人至此,发狂疾,忽詈大吏。吏系之,祸不测矣。”君瞿然曰:“吾友也!”即谢同行者,步就其系所
44、,为供医药,饭羹至便溺皆君掖之。适君有所识贵人至苏州,求为之解,某始得释。君即护之南行,至乍浦,乃遇其家人,君与别去。于是君往来苏州月馀,失会试期,不得与。 君文章高厉越俗,其乡举为乾隆丙子科。同考知龙溪县阳湖吴某得君文大喜,以冠所得士。及君见吴君,吴君曰:“吾不必见生,见生文,知生必奇士也。然已矣!生文品太峻,终不可与庸愚争福。”君自是三值会试,一以友故不及赴,再绌于有司。君意不自得,遂不试,往主漳州云阳书院,归谒吴君于龙溪,遂于龙溪卒。 君有弟字曰大章,少与君同学,同执家苦,长而同有名。君殁八年,大章登进士为编修。去年,馀与大章同纂修四库全书。大章日见余,每如欲有言而止。今秋,余疾请假,大
45、章乃凄然曰:“世好文者多矣,莫若吾兄。吾兄鄙夷凡近人,而追慕古人,则忘寝食、弃人事,以求其文之用意。惜乎不见君文,吾兄必爱之也。今吾兄没十四年矣,君又将去,安得君文传之?”余为恻焉。昔吾乡方望溪宗伯与兄百川先生至友爱,百川死而宗伯贵。吾乡前辈皆告馀,宗伯与人言,一及百川,未尝不流涕也。今大章何以异是? 大纯学行皆卓然,虽生不遇,表其墓宜可以劝后人。余固不惮为辞,而大章之志,则亦益可悲矣。君无子,其诗文曰浩波集,大章为镌行之。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刑部郎中桐城姚鼐撰。(惜抱轩文集卷十一)【注释】墓表: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碑文。詈:骂。掖:扶持。同考:明清乡试、会试中协同主考阅卷的官员。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君置衣室中趋出 趋:疾走 B. 即谢同行者 谢:辞别C. 君自是三值会试 值:遇上 D. 百川死而宗伯贵 贵:看重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靡弗思焉 余为恻焉B. 日奔走营米以奉父母 以求其文之用意C. 长而同有名 每如欲有言而止D. 余固不惮为辞 大章为镌行之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终于举人 终于成为举人B. 君意顾充然 郑君却觉得很满足C. 再绌于有司 两次被官吏排除在外D. 世好文者多矣,莫若吾兄 世上喜好文章的人很多,没有谁比得上我的兄长12.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