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280218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晋国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一直以来被传为佳话。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防止官吏任人唯亲的回避制度。从现有史籍上看,最早在西汉的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地方官任职必须回避本郡的规定,而到了东汉桓帝时,就已经正式出现“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相对临监”的“三互法”,从此初步奠定了中国历代行政回避制度的基础。中国历代实行的回避制,主要包括地域回避与亲属回避两方面的内容,简单来说即是“避地”与“避亲”。所谓避地,是指地方官员任职时必须回避某些地域,主要是官员籍

2、贯不能与他的任职地重合;而避亲则是指官员担任行政职务或执行公务必须回避与自己有亲属关系之人。随着时代变迁,行政回避制度也在发展,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制度越来越严格,回避范围越来越大,处罚越来越严厉。西汉武帝时期,为了防止官员与地方豪强勾结,规定各郡、国的守相以至于县令、丞、尉等官职,都不允许由本郡人担任,可谓是首开地域回避制度之先河。此后,除了在魏晋时期曾一度放松外,历代对地方官任职都有严格的回避规定。如唐代初期,已开始明确规定除了京兆、河南两府外,其余地方官员均不得在本籍及邻近州县任职。到了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已不限于本州、县,而是扩大到了路一级区域,宋神宗以后更是不仅要求回避本

3、籍,同时还需要回避田产所在地。明清时代,中国官僚体制最为成熟,对官员任职回避的规定也最为严格。明太祖时期,为了防范各级官员弄权地方,一度实行南北更调制度,即南人只能任职北方、北人只能任职南方,同时又将全国划分为三大行政区,施行地方主要行政官员轮换制。但是,由于地域回避限制过于严格,地方官员调任频繁、任职遥远,导致很多地方空缺官职难以得到及时补充,不得不又将回避地域限定为省一级,同时将滇、贵等边疆地区地方官员任职回避范围缩至府级区划。入清以后,在继承明代回避制度的基础上,对官员任职回避要求进一步细化,如康熙四十二年规定,各级地方官员任职,“五百里内,均行回避”。实行回避制度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

4、行政廉洁。历代之所以制定日益严格的回避制度,是因为中国有重乡土、重血缘关系的传统,各级地方官员很容易陷入各种复杂关系网,难免会利用自身的权力为亲友谋利,从而导致行政腐败。而回避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官员在任职与具体行政公务中,脱离原本熟悉的关系网,避免官员利用亲属、乡土关系腐败,防止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后果。从历史经验来看,尽管历代王朝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但是随着唐宋以后回避制度日趋严格、规定日益细密,官员的腐败现象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汉、魏晋时代梁冀、石崇那样庞大、富可敌国的家族腐败,官场腐败更多的是官员个体行为,证明严格回避制对防止腐败确有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郑金刚的

5、中国历史上回避制的困境)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汉桓帝时制定的 “三互法”,包含了亲属回避与地域回避两方面的内容,初步奠定了中国历代行政回避制度的基础。B. 任人唯亲的现象在中国早已有之,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以防范,汉武帝时禁止地方官吏在本郡任职的规定开避亲制度之先河。C. 为抑制地方官员的势力,唐代初期,地域回避规定更加明确和严格,大部分地方连官员籍贯所在地的邻近州县都要回避。D. 回避本籍一直是行政回避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变迁,回避范围曾不断扩大,回避田产所在地也曾纳入了制度规定。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严苛的地域回避制度

6、是一把双刃剑,虽能起到防范各级官员弄权腐败的作用,但也带来了有位无官的负面影响。B. 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严格规定官员只能在田产所在地以外的区域任职。C. 在限定行政区域的基础上补充里程限定,是清代较明代在地方官员任职回避制度制定上更显细化的表现。D. 回避制降低了重乡土、重血缘关系的传统对官员行政的影响,减少了地方官员依靠宗族、地方势力弄权的可能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历代实行的回避制度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防范地方滥权,事实证明这一制度在历代都有它的积极作用。B. 魏晋时代石崇富可敌国的家族腐败,证明回避制

7、度一旦松懈或执行不力,容易导致地方势力极度膨胀。C. 自回避制实行以来,历朝历代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细化,且日趋严苛,入清后,清政府规定各级地方官员任职,“五百里内,均行回避”。D. 清代对官员任职回避的规定最为严格,但单纯依靠人事回避制并不能杜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类腐败现象的发生。参考答案:1. B 2. B 3. C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开避亲制度之先河”有误,从文中来看,第三段说“西汉武帝时期,为了防止官员与地方豪强勾结,规定各郡

8、、国的守相以至于县令、丞、尉等官职,都不允许由本郡人担任,可谓是首开地域回避制度之先河”,应是“开地域回避制之先河”,选项偷换概念。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

9、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如B项就混淆了“避亲制度”和“地域回避制”这两个概念。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

10、为已然。B项,“只能在田产所在地以外的区域任职”有误,第三段说的是“到了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已不限于本州、县,而是扩大到了路一级区域,宋神宗以后更是不仅要求回避本籍,同时还需要回避田产所在地”,文段中提到宋代的地域回避制始终要求回避本籍,从宋神宗开始才进一步回避田产所在地。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

11、与全文保持一致。C项,“入清后,清政府规定各级地方官员任职,五百里内,均行回避”错误,文章第四段说“入清以后,在继承明代回避制度的基础上,对官员任职回避要求进一步细化,如康熙四十二年规定,各级地方官员任职,五百里内,均行回避”,可见选项中的“入清后”应改为“康熙四十二年”,另“日趋严苛”也不够严密,文章第三段提到“此后,除了在魏晋时期曾一度放松外,历代对地方官任职都有严格的回避规定”,可见“魏晋时期曾一度放松”。2. 刘慈欣:当代中国科幻第一人2013 年 8 月 23 日,一个消息震惊了中美科幻界:著名科幻读物出版社托尔出版社宣布,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科幻扛鼎之作三体,即将登陆美国这是中国大

12、陆长篇科幻小说首次在海外主流出版社出版。刘慈欣,1963年出生于北京,当时他父亲是北京煤炭设计院的干部,母亲是一名复员军人。“文革”爆发后,全家被下放到山西阳泉一家煤矿,父亲做矿工,母亲当小学教师。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读的是水电工程专业。追溯刘慈欣爱上科幻文学的源头,当是那本父亲从北京带回来的凡尔纳的地心游记。读到这本书,刘慈欣说自己“一下子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就像是寻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在父亲床下的一个小木箱里,他还看到了卡赞采夫的太空神曲、叶弗列莫夫的仙女座星云。入了迷的刘慈欣手不释卷,把这些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文革”结束后,一些外国的科幻作品在国内解禁,他又读到凡尔

13、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环游月球及一些苏联的科幻文学作品。英国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的作品,更使刘慈欣领略到科幻的震撼和巨大魅力。刘慈欣说自己从克拉克的作品中感受到宇宙的广袤和神奇,看到科幻“像造物主般”创造出一个个“真实到精致可触摸的想象世界”。1978年,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面世,初版就销售一百六十万册。看到中国人写的科幻小说,刘慈欣倍感亲切,从而跃跃欲试。这个当时只有十五岁的初三学生开始尝试写作科幻小说。这篇小说虽然没有发表,却开启了他的想象之门。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文学陷入低谷,许多科幻作家纷纷搁笔,而迷恋科幻的刘慈欣欲罢不能,他一有想法,就写出来,稿子写了不少,

14、却连能投稿的杂志都找不到。短篇写得不过瘾,刘慈欣又摆弄起了长篇。1989年,他完成了中国2185,两年后的1991年又写了超新星纪元。后者被评论界赞誉为“一部文明浴火重生的宏大史诗”。创作于20世纪末的“大艺术三部曲”(梦之海诗云和欢乐颂),已凸显出刘慈欣在写作上新的感悟:细节写得越细,越能显示出作品的宏大。1999年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的鲸歌,标志着刘慈欣真正走上了科幻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道路。刘慈欣从此走上了创作优秀作品的快车道。书评人彭忠富说:“他的科幻都是根植于现实之上的科幻,而不是毫无根据的捏造。他为未来打开一扇窗口,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在这种未来与现实的有机杂糅中,充满了作者对弱势

15、群体的同情和悲鸣,对未来人性的拷问和反省。”沉积了二十余年,寂寞了二十余年,刘慈欣火了,拥有了无数的粉丝。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低调内敛,甚至在“三体”系列在中国文坛大红大紫之后,他的同事对他的写作仍一无所知。一天,一位要好的同事见到他,说:“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写科幻小说的人很火,他的名字竟然也叫刘慈欣!”刘慈欣听了,一笑置之。在中国文坛,科幻文学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而刘慈欣的出现,引起了主流文学的广泛注目。刘慈欣认为:“真正好的科幻作品是要把很虚幻很空灵的东西描写得很真实,像新闻报道那般真实。”科幻作品要持续不断地突破想象的边界,一般科幻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时时有枯竭之虞。而刘慈欣却一部接一部地出作

16、品,令人目不暇接。在他看来,比起主流文学,科幻的世界广大丰富得多。他说:“现在主流文学,为什么手法变革那么快?有种说法是,因为故事已经讲完了,只能在形式上面创新。但是科幻的故事还没有讲完,科学也在继续为我们提供新的故事。每年科学都提供大量新故事,而最普通的科学,比如牛顿三定律,仍然有巨大的故事资源,要写完,很难。”超越自恋科幻给文学的机会一文,对科幻文学的边缘化地位发出了不平之声:在主流文学中,由于人性超越一切的吸引力,太阳和其他星辰都是围绕地球转的。太阳的存在只是为了照亮纯朴的田园,月亮的存在只是为了给海边的情侣投下影子,银河系的存在几乎没有必要,好在有个东方的神话用到了它,虽然那对情侣即使

17、以光速跑过鹊桥,也要花十万年时间才能拥抱。在刘慈欣看来,主流文学就是一场人类的“超级自恋”,而科幻文学恰恰是文学“再一次睁开眼睛的努力”,超越主流文学的“超级自恋”,让文学与宇宙重新连接起来。(节选自2015年第二期名人传记,有删改 )相关链接刘慈欣也喜欢钻研科幻文学理论。他认为,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科幻文学既涉及文学,也涉及科学,希望“科幻与科学永远成为好基友”。他还曾对文学界一直奉为圭臬的“文学是人学”的理论提出了疑问。(重庆日报网“刘慈欣与中国科幻文学”研讨交流活动综述)刘慈欣的写作,构思宏大,善于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注重表现科学的美感,又兼具人文关怀。通常,科幻小说似乎并不被主

18、流科学家看好,甚至被后者轻视,但大刘的书是个例外。科普作家李淼说:“他的书特别有想象力。看了大刘的东西,就像看金庸一样,你都不想看别的同类作品。大刘对物理学非常熟悉,这是让人吃惊的,他想探索现代物理学给未来提供的无限可能性。”(南都周刊人物:本土科幻作家刘慈欣)(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刘慈欣的科幻扛鼎之作三体在著名科幻读物出版社托尔出版社出版,这标志着中国大陆长篇科幻小说在海外产生重大影响。B.刘慈欣深受家庭科幻氛围的熏陶,从小就爱上了科幻文学。当读到凡尔纳的地心游记时,他非常兴奋,感觉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目标。C.“文革”结束后,一些外国的科幻作品在国内解禁,他

19、又读到凡尔纳和一些苏联的科幻文学作品,尤其是英国作家克拉克的作品,使他收获颇丰。D.刘慈欣“寂寞了二十余年”,科幻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后来他大红大紫,拥有无数粉丝,但在生活中依然保持低调作风,十分可敬。E.刘慈欣以其杰出的科幻创作,引起了国内主流文学的重视。他还认为主流文学就是一场人类的“超级自恋”,而科幻则是对主流文学的某种超越。(2)从刘慈欣的创作经历看,科幻文学应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刘慈欣的科幻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当代科幻第一人”刘慈欣成功的主观因素有哪些?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一谈给你的启示。参考答案:(1)CE(答C给2分,答E给3分,答

20、B给1分;答A、D不给分)(2)要突出细节。科幻小说应创造出“精致可触摸”,而且越细越能显示作品的宏大。与现实相结合。科幻作品内容要根植于现实之上,而不是毫无根据的捏造。描写得真实。把虚幻空灵的东西描写得真实,像新闻报道那般真实。要不断突破想象的边界。(3)广泛阅读中外的科幻文学作品,并吸取这些作品的优长。进行科幻文学写作实践,并努力坚持,不断提升和超越。深入研究科幻文学理论,如思考科幻与科学的关系等。(4)刘慈欣的成功离不开如下因素:浓厚的兴趣:没有兴趣他就不能广泛地阅读,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对物理学非常熟悉。不懈的坚持:当中国科幻文学陷入低谷之时,他却在坚持阅读、写作。持久的沉积:寂寞了二十

21、余年,一部一部地推出作品,因其沉积而走上了创作优秀作品的快车道。不骄不躁的平常心:在他大红大紫粉丝众多之时,连同事都不知道。刘慈欣的成功启示我们要从兴趣出发选择自己热爱的事,并努力坚持,持之以恒,并调整心态,终有一天一定会取得成功。(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这标志着中国大陆长篇科幻小说在海外产生重大影响”说法语意过重,原文是“这是中国大陆长篇科幻小说首次在海外主流出版社出版”。B项,“深受家庭科幻氛围的熏陶”说法无中生有。D项,“科幻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于文无据。(2)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理解题干的指向“从他的创作经历看,

22、科幻文学应具有哪些特点”,信息主要集中在第5、6、8段,重要的信息有“已凸显出刘慈欣在写作上新的感悟:细节写得越细,越能显示出作品的宏大”“他的科幻都是根植于现实之上的科幻,而不是毫无根据的捏造”“真正好的科幻作品是要把很虚幻很空灵的东西描写得很真实,像新闻报道那般真实”,整合这些信息即可归纳出答案。(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科幻文学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刘慈欣的经历来看,这一过程走了20多年。从父亲给他带回的那本地心游记开始入迷,继而又看了太空神曲仙女座星云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环游月球,兴趣渐浓,广泛阅读;尝试写作,坚持写作。“这个当时只有十五岁的初三

23、学生开始尝试写作科幻小说。这篇小说虽然没有发表,却开启了他的想象之门。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文学陷入低谷,许多科幻作家纷纷搁笔,而迷恋科幻的刘慈欣欲罢不能,他一有想法,就写出来,稿子写了不少,却连能投稿的杂志都找不到。短篇写得不过瘾,刘慈欣又摆弄起了长篇。”从相关链接中可知“刘慈欣也喜欢钻研科幻文学理论”,至此,慢慢地形成了的科幻文学观。(4)本题考查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刘慈欣成长为中国科幻第一人,成功的个人因素主要有兴趣、坚持、平常心等。如:“刘慈欣火了,拥有了无数的粉丝。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低调内敛,甚至在“三体”系列在中国文坛大红大紫之后,他的同事对他的写作仍一无

24、所知。”这可以看出他生活上很低调,专心搞科幻创作。他的成功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如,兴趣是很好的老师,对工作事业的兴趣可以帮助我们成功;为了事业坚持不懈地奋斗;取得成功也不骄不躁,保持平常心。解答时,联系文本内容分析,能自圆其说即可。3.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的最南部,南临黑海,东扼亚速海,它仅在北部的狭长地带与乌克兰大陆相连,东部则与俄罗斯相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克里米亚半岛犹如一只伸展开的巨型章鱼,将触角从东欧平原南端伸向黑海中央,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被称为“黑海门户”。“谁占领克里米亚,谁就能控制整

25、个黑海”早已成为军事家们的共识。 因地理位置独特,所以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战略要地。自18世纪,俄罗斯在这里一直有海军常驻。克里米亚的南部城市塞瓦斯托波尔是俄黑海舰队的出海口。2010年,俄乌签署条约,同意俄罗斯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的军事驻扎延长至2042年,此前租用的截止日期是2017年。 克里米亚半岛地处欧亚交通的枢纽位置,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港口码头建设,且也拥有许多设施良好的港口,它曾是苏联对外经济贸易和交流的重要海上桥梁。拿中国与乌克兰合作建设的深水港来说,克里米亚深水港建成后将会缩短中国和欧洲之间贸易运输距离近6000公里,年吞吐量将达到1.5亿吨,直接缩短中国到北欧的运输距离

26、近6000公里,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与亚欧国家的商贸往来。从经济角度来,克里米亚这块战略宝地的发展优势也让其成为欧盟和俄罗斯想要争夺的对象。“正因战略位置重要,早在300多年前,极度渴望出海口的沙皇俄国就发动了克里米亚远征。17世纪,沙俄同土耳其进行了9次争夺克里米亚的战争。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争夺,在叶卡捷琳娜女皇时期,俄国终于击败土耳其帝国,将克里米亚纳入自己的版图。志得意满的叶卡捷琳娜曾骄傲地将克里米亚比作自己带给俄国的嫁妆。此后的两个多世纪里,沙俄军队和苏联红军为保卫克里米亚与欧洲列强又多次展开殊死之争。 然而,上世纪中期,为获得克里米亚付出高昂代价的俄罗斯却主动将这块宝地送给了自己的斯拉夫兄

27、弟。1954年,为了庆祝“兄弟的乌克兰与俄罗斯结盟300周年”,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主导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把属于俄罗斯版图的克里米亚半岛作为“恒久友谊的象征”赠给乌克兰,决议的理由是“鉴于克里米亚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经济和文化关系密切”。前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成为自治共和国,继续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 人口近260万的克里米亚有占61%的人系俄罗斯民族,大约160万人,他们多认为自己是俄罗斯人。另外有60万乌克兰人,此外还有一些鞑靼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居民。克里米亚共和国政府的业务工作开展主要还是使用俄语。 1下列关于克里米亚对俄罗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8、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克里米亚半岛地处交通枢纽位置,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港口码头建设,拥有许多设施良好的港口,具有经济发展优势。 B克里米亚南部城市塞瓦斯托波尔是俄罗斯海军的重要出海口,俄罗斯黑海舰队常驻于此。 C克里米亚俄罗斯族人大约160万人,占克里米亚人口的6l%,他们大多对俄罗斯有较强的归属感。 D克里米亚半岛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被称为“黑海门户”。“谁占领克里米亚,谁就能控制整个黑海。”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叶卡捷琳娜女皇时期,俄军击败土耳其,将克里米亚纳入俄国版图,因此她将克里米亚比作自己的嫁妆。 B300多年来,俄罗斯为始终拥有克里米亚,同土耳其帝国和欧洲

29、列强进行了激烈斗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C克里米亚同乌克兰地域接近,经济上有共同性,二者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密切程度超过俄罗斯。 D1654年,乌克兰与俄罗斯结盟。300年后,克里米亚半岛被苏联作为“恒久友谊的象征”赠给乌克兰。3下列各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与乌克兰合作建设的克里米亚深水港建成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亚欧国家间的商贸往来。 B俄乌双方在2010年签署的条约规定,俄罗斯舰队在塞瓦斯托波尔的军事驻扎截止期从2017年延长至2042年。C克里米亚半岛南临黑海,东部与俄罗斯相连接,从地图上看,犹如一只伸展开的巨型章鱼。 D前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从中独立出来成为自治共和国,后

30、根据前苏联的决议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1. 参考答案:C(此项表明克里米亚与俄罗斯关系密切,而与题干无关。)(3分)2. C(原文未对联系密切程度进行比较。属于无中生有。)(3分)3. B(A 东部与俄罗斯相邻,并不相连接。C 克里米亚深水港还未建成,也没有极大地促进商贸往来。把未然当作已然。D 上世纪中期克里米亚已经归属乌克兰,苏联解体后它从乌克兰获得自治权,时间先后错位。)(3分)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复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镛请豫选妃嫔备六宫。迁上言:“山陵未毕,礼当

31、有待。祥禫之期,岁亦不远。陛下富于春秋,请俟谅阴既终,徐议未晚。”尚书周洪谟等如迁议,从之。帝居东宫时,迁已为讲官。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进讲,敷词详切,帝数称善。八年,诏同李东阳入内阁参与机务。迁时居忧,力辞,服除始拜命。进詹事兼官如故,皇太子出阁,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尚书马文升以大同边警,饷馈不足,请加南方两税折银。迁曰:“先朝以南方赋重,故折银以宽之。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且足国在节用,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尚书倪岳亦争之,议遂寝。孝宗晚年慨然欲厘弊政。而内府诸库及仓场、马坊中官作奸骫法,不可究诘。御马

32、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禁军不隶兵部,率空名支饷,其弊尤甚。迁乘间言之,帝令拟旨禁约。迁曰:“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庶积蠹可去”帝允之。世宗即位,遣使存问,迁乃遣子正入谢。劝帝勤学、法祖、纳谏,优旨答之。嘉靖二年复诏有司存问。六年,大学士费宏举迁自代。帝乃遣人赍诏书即家起之。迁年七十九矣,不得已拜命,居位数月,力求去。帝待迁愈厚,以天寒免朝参,除夕赐御制诗。及以病告,则遣医赐药饵,使者相望于道。迁竟以次年三月辞归。十年卒于家,年八十有三。赠太傅,谥文正。(选自明史列传七十二,有删改)【注】祥禫(xingdn):丧祭名。谅阴:居丧时所住的房子。10. 下列对文中划波

33、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庶积蠹可去B. 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庶积蠹可去C. 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庶积蠹可去D. 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庶/积蠹可去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科举制中,最高级别考试称殿试,皇帝在朝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生亲自考核,以定甲第。考中一二三甲统称进士。B. 服除,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守丧期

34、满除去丧服称“服除”。C. 兵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D. 赠,是古代皇帝为在任或已故官员及其亲属赐予官爵或荣誉称号,以示恩荣。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迁奉守礼法。因先皇陵墓尚未完工,居丧期限未满,他建议孝宗居丧期满后再商议选妃嫔充实六宫。B. 谢迁关心百姓疾苦。大同发生战事,尚书马文升请求增加南方两税折合的银两,遭谢迁和尚书倪岳反对而作罢。C. 谢迁有政治才干。孝宗晚年想治理弊政,谢迁向孝宗报告并提出治理弊端的策略,得到皇帝同意,收效明显。D. 谢迁晚年宠命优渥。天寒时不用上朝参见,除夕赐诗,生病派医送药,死

35、后赠谥,极尽荣耀。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且足国在节用,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六年,大学士费宏举迁自代。帝乃遣人赍诏书即家起之。参考答案:10. B 11. D 12. C 13. 假如又增加,恐怕百姓不能忍受。况且使国家富足的方式在于节省费用,花费无节制,即使增加赋税又有什么用?六年,大学士费宏推举谢迁代替自己。世宗于是派人带着诏书到谢迁家去起用他。【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庶积蠹可去”,这句话的含义是“虚言禁止无

36、益,应该命官署收集弊端,详细地奏报朝廷。然后严格订立条约,违犯者必诛,那样积蠹可望除掉”,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虚言”“曹司”“条约”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设禁无益”说的是“虚言”,而“宜”意思是“应该”,是修饰“令”,即“应该命令”,故应从“无益”后断开,排除C项;“搜剔弊端”是命令“曹司”去做的事情,故应从 “弊端”后断开,这就排除AD两项,故选B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

37、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赠,是古代皇帝为在任赐予官爵或荣誉称号,以示恩荣”表述有误,“赠”是针对已故的官员及其亲属而言,不包括在任的。故选D。【1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收效明显”表述有误,文中说的是“庶积蠹可去”,意思是“那样积蠹可望除掉”,后面说“帝允之”,但没有说到收效明显。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故选C。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

38、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

39、句中,“若”,假如;“堪”,承受、忍受;“且”,况且;“足”,使动用法,使富足;“节用”,节省费用;“虽”,即使;“奚”,代词,什么;“益”,益处,用处。第二句中,“举”,推举,推荐;“自代”,宾语前置,应为“代自”,即代替自己;“乃”,于是;“赍”,持,拿着;“即”,到;“起”,起用。【点睛】参考译文: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又是第一名。授修撰职,连续升迁至左庶子。弘治元年春,宦官郭镛提出预选妃嫔以充实六宫。谢迁上言道:“先帝陵墓未完工,理应等待。除服之期也不远了。陛下年轻,请等居丧期满后,再慢慢地商议也不晚。”尚书周洪谟等也同谢迁意见一致,孝宗同意了。孝

40、宗为太子时,谢迁已是讲官,到这时,参加日讲,致力于竭诚启发开导皇帝。日讲前天晚上,他必定衣冠整齐地练习背诵,到为皇帝讲解经史时,对词的讲解详细准确,获得孝宗多次称赞。八年朝廷下诏书命谢迁同李东阳进入内阁参预机要事务。时逢谢迁居丧期间,他极力推辞,直到服满才接受任命。升任詹事兼任原来官职。皇太子前往封地,加封谢迁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上疏鼓励太子亲贤远佞,勤于学习,力戒一味享乐,孝宗很赞赏。因为大同发生战事,满足不了供应,尚书马文升请求增加南方两税折合的银两。谢迁说:“先朝因为南方的赋税重,所以用折银的办法解决,假如又增加,恐怕百姓不堪忍受。况且富国在于节省费用,如果花费无节制,即

41、使增加赋税又有什么用?”尚书倪岳也持反对意见,此议于是搁置下来。孝宗晚年感慨地要治理弊政,而内府诸库及粮仓、马坊的宦官行奸枉法,不能深入追究。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为禁军不隶属兵部,一律以空名领取粮饷,其弊尤为厉害。谢迁趁此机会向孝宗提出来,孝宗命令草拟旨文禁止。谢迁说:“虚言禁止无益,应该命官署收集弊端,详细地奏报朝廷。然后严格订立条约,违犯者必诛,那样积蠹可望除掉。”孝宗表示同意。世宗即位,遣使慰问谢迁。谢迁于是派儿子谢正入朝致谢。鼓励皇帝勤学、师法祖先、纳谏。世宗用褒奖的语言做了回复。嘉靖二年,又下诏命有关部门去慰问。六年,大学士费宏推举谢迁代替自己,世宗于是派遣官员带着自己亲手写的诏

42、书到谢迁家起用他。谢迁时年七十九岁了,不得已接受任命。谢迁任职数月后极力请求离去。世宗对待他更加优待,天寒免去上朝参拜,除夕日赐御制诗,有病时则派遣太医去为他治病,并赐药和食物,道路上尽是派往谢迁家慰问的使者。谢迁终究在第二年三月辞官回家。十年在家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正。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温,吴郡吴人也。温少修节操,客貌奇伟。权闻之,以问公卿曰:“温当今与谁为比?”大司农刘基曰:“可与全琮为辈。”太常顾雍曰:“基未详其为人也。温当今无辈。”征到延见,文辞占对,观者倾竦,权改容加礼。罢出,张昭执其手曰:“老夫托意,君宜明之。”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甚见信

43、重。时年三十二,以辅义中郎将使蜀。权谓温曰:“卿不宜远出,恐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与曹氏通意,以故屈卿行。若山越都除,便欲大构于蜀。行人之义,受命不受辞也。”温对曰:“臣入无腹心之规,出无专对之用,惧无张老延誉之功,又无子产陈事之效。然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温至蜀,诣阙拜章,蜀甚贵其才。 还,顷之,使入豫章部伍出兵,事业未究。权既阴衔温称美蜀政,又嫌其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思有以中伤之。会暨艳事起,遂因此发举。艳亦吴郡人也,温引致之,以为选曹郎,至尚书。艳性狷厉,好为清议,见时郎署混浊淆杂,多非其人,欲臧否区别,贤愚异贯。而怨愤之声积

44、浸润之谮行矣竞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温宿与艳彪同意数交书疏闻问往还即罪温权幽之有司,下令曰:“昔令召张温,虚己待之,既至显授,有过旧臣,何图凶丑,专挟异心!呜呼温也,免罪为幸!”将军骆统表理温,乞恕之,权终不纳。后六年,温病卒。二弟祗、白,亦有才名,与温俱废。(节选自三国志?张温传)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而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矣竞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温宿与艳彪同意数交书疏闻问往还即罪温B. 而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矣竞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温宿与艳彪同意数交书疏闻问往还即罪温C.

45、 而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矣竞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温宿与艳彪同意数交书疏闻问往还即罪温D. 而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矣竞言艳及进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温宿与艳彪同意数交书疏闻问往还即罪温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拜,古代官职任用语,指授予官职,“授”“除”“摄”“封”也表此意。B. 行人,对使者的称呼,奉命前往四方出使他国,也掌管接待诸侯使者之礼。C. 部伍,既是军队的编制单位,也泛指军队,文中使用的是第二个意思。D.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级官吏各有专司,故称有司。11. 下列对原文有关

46、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温少修节操,声名远扬。朝中公卿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纷纷表示愿与他结交,孙权也对他礼遇有加,非常信任。B. 张温受命出使,娴于辞令。他用既谦虚又透彻的分析劝慰消解孙权对蜀国的担忧,出使时又赢得了蜀国对他的尊重。C. 张温才高名显,招致嫌忌。张温使蜀遭孙权猜忌,孙权借张温与改革弊政却遭祸的暨艳等人有往来的由头,治了他的罪。D. 张温始兴终废,为才所累。他以才名被孙权发掘重用,又因才高被猜忌冶罪,侧面折射了统治者对待贤才上的得失。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卿不宜远出,恐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与曹氏通意,以故屈卿行。(2)权既阴衔温称美蜀政

47、,又嫌其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思有以中伤之。参考答案:9. B 10. A 11. A 12. (1)您(本来)不适合出使远地,(但是我)担心诸葛亮不了解我和曹氏互通心意的原因,所以委屈您前去出使。(2)孙权既暗中怀恨张温赞赏蜀国政治,又嫌忌他的声名过于显赫,百姓都被他的德行才能迷惑,担心(他)最终不能为自己所用,就想着用什么方法来中伤他。9. 试题分析:“怨愤之声积”和“浸润之谮行”句式相同,中间应断开,排除A、D两项;“爱憎不由公理”意为“爱憎不出自公理”,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10. 试题分析:“摄”不表授予官职,指暂代官职。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摄”不表授予官职,指暂代官职。11. 试题分析:“朝中公卿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纷纷表示愿与他结交”于文无据,文中只写到张昭对刘温的亲近之意。12.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宜”译为“适合”,“所以”译为“原因”,“通意”译为“互通心意”,“以故”译为“因此”,“屈”译为“委屈”,“阴”译为“暗中”,“衔”译为“怀恨”,“炫惑”译为:迷惑“,“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