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1%2B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教学设计——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613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1%2B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教学设计——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1%2B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教学设计——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1%2B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教学设计——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1 卷 第 3 期Vol.11,No.3CBZYJY2023 年 5 月船 舶 职 业 教 育SHIPBUILDING VOCATIONAL EDUCATIONDOI:10.16850/ki.21-1590/g4.2023.03.006收稿日期:2022-05-05基金项目:2021 年无锡市科协软课题;2021 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21SJA0985)作者简介:周琦(1981),男,江苏江阴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虚拟制造。The Teaching Design of Course and Certificates IntegrationBased on

2、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基于1+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教学设计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摘要:针对 1+X 证书制度下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提出丰富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并以典型任务来说明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流程。结果表明,通过以企业案例为主线,课程资源和智慧教室为平台,综合交互动画、微视频和虚拟仿真三种技术的“一二三”设计方案,分设教学项目、改变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职业体验”,有效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体验岗位职责,做到“学能致用、学有所乐、学而有效”。关键词:1+X 证书;课证融通;教学设计;实施案例中图分

3、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28(2023)03-17-031.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江阴 214405;2.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江阴 214433周琦1;张惜君2ZHOU Qi1,ZHANG Xijun21.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Jiangyin 214405,China;2.Jiangy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of Jiangsu Province,Jiangyin 214433,ChinaAbstract:In response 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4、course and certificates integration in the mechanical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urse under 1+X certificate system,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enriching classroom teachingdesign are proposed,and typical task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ideas and process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Theresults indicate

5、 that by using enterprise cases as the main thread,course resources and smart classrooms as platforms,and integrating three technologies of interactive animation,micro video,and virtual simulation,a One,Two,Three design scheme is proposed,which includes setting up teaching projects,changing teaching

6、 strategies,creatingteaching scenarios,and utilizing information based teaching method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professionalexperience.This can effectively help students experience their job responsibilities while mastering knowledge andskills,achieve the goal of learning can be applied,learning

7、is enjoyable,and learning is effective.Key words:1+X certificate;course and certificate integration;teaching design;implementation cases2019 年国务院印发的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开展 1+X 证书制度试点。其中,“1+X”是指在保证学生取得毕业证书顺利毕业的前提下,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软硬件设备,组织系统性的培训,帮助学生获取相应技能等级证书,使之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生产环境。2021 年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在机械制造与

8、自动化专业群推广实施数控车铣加工课程的 1+X 证书试点工作,由过去各专业注重学生单个技能转向多种技能的教 学 改 革Teaching Reform17第 11 卷 第 3 期Vol.11,No.3CBZYJY2023 年 5 月培养,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深层次地剖析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针对数控车铣加工课程 1+X 证书所对应的专业课程内容,将专业技能所需内容融入相关课程,有计划地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创新改革,推进“1”和“X”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1-2。本文结合数控车铣加工课程 1+X 证书中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大纲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的内容,开展

9、基于 1+X 证书制度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课政融通”教学设计,将职业技能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融入课程教学,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1 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现状1.1 教学形式单一,内容设计缺乏互动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具体表现为对于金属切削和基础原理等理论基础内容,教师多以单方面口授、配以 PPT 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较为单一,缺乏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无法让学生直观接受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和课堂参与度,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机械加工工艺和装备设计等实践性较强内容虽也通过

10、选取典型零件进行了项目化教学,但设计产品的合理性没有通过具体实践来进行验证,仅停留在学生熟悉工艺工装的设计流程阶段,且设计流程只是根据教师自身已知的实践知识来进行安排,没有参照企业现代化的机械加工工艺工装设计流程施行,使得学生虽然是按照任务完成项目实践,但与企业和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1.2 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偏向于机械类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是理论基础知识。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素质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偏向于知识灌输式教学,课堂教学任务繁重且效果较差。由于实践教学相关知识技能会在后续课程进行实践训练,因此实践教学内容及时间大大缩减,导致后续课程的实践只能是

11、“敷衍”式训练,根本达不到课程和专业培养计划预设的技能目标3。另外,课程考核也是以理论知识记忆为主,也相对限制了教师在计划课时内强化技能训练的积极性,造成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难以提高学生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实践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4。2 1+X 证书制度下开展课程教学设计的必要性机械制造技术作为机械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应紧跟相关企业转型升级后对机械制造人才的技能要求,在实施 1+X 证书制度的情况下,将企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和考工标准融入课程,适时调整课程知识与能力结构,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证书标准相统一,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如课程中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内容,针对加工工

12、艺没有对错只有是否合理的特点,教学中除了讲解设计流程外,还需要选取适应学生能力要求的企业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技能训练,进而安排学生进入企业的技术部门开展工艺设计实训。通过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和企业实际案例的实战练习,学生在校期间即可达到数控车铣中级工的要求,毕业后能更快适应企业岗位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更加扎实,有利于学生的岗位转换和长远职业发展5。1+X 证书制度下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设计,需要针对学生学情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尽可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使之能够真正学到企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首先,教师需要通过技术服务和企业实践,不断强化自

13、身专业水平,认真钻研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艺术,提升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其次,在有效融合 1+X 技能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地方行业企业需求和特色,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活页式或工作手册式教材,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激发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积极开展新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模拟企业真实生产情境和设备进行教学和学生训练,弥补学生不能长久待在企业开展技能训练的不足。最后,积极推广线上教学,将课程中的原理性基础教 学 改 革Teaching Reform船舶职业教育18第 11 卷 第 3 期Vol.11,No.3CBZYJY2023 年 5 月知识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现,收集并

14、整合企业的典型案例,构建虚拟现实环境。3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实施案例以本课程中“罢工的四方电动刀架”这一学习任务为例,具体说明 1+X 证书制度下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课证融通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流程。3.1 教学设计思路“罢工的四方电动刀架”具体任务是学习数控机床四方电动刀架的结构、换刀过程及刀架故障的诊断。四方电动刀架是数控机床换刀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结构封闭不便观察,运动抽象不易分析。针对此特点采用“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种技术”(简称“一二三”)的设计方案,即首先以企业案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氛围中进行职业体验,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融入工作任务中以获取新知识

15、,并做到学能致用。其次,依托教学资源和智慧教室两个平台,课前智能导学,课中积极互动,提升学习兴趣与成就感,做到学有所乐。最后,采用交互动画、微视频、虚拟仿真三种技术,创设立体化教学情境辅助学生认知,化解学习难点,并以“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为原则,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组员合作探讨的团队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7。3.2 教学设计流程课堂实施中本课程分为“课前导学、课中学习、课后提升”三个环节,分别完成任务的准备、学习和拓展。课前导学。该环节通过发布任务单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课前主动探索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前利用资源平台向学生发布任务提示,学生

16、登录平台查看任务书、观看四方电动刀架动画。学生不仅可以全方位反复观察平台内容,还可以通过平台多角度认识关键零件,从关键零件导航中了解其功用,可以通过微视频观看刀架的拆卸,进一步了解刀架结构,教师可通过在线测试成绩把握学生预习情况,依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课中学习。该环节又分为“任务导入、新知探究、线索收集、线索推理、推理验证”等五部分。第一,任务导入。以学生观看案例视频展开教学,角色转换进入学习情境,就企业操作工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出课堂学习任务:作为维修工师傅,如何排除四方刀架的故障?第二,新知探究。首先从刀架换刀过程的视频入手,利用自制的交互动画将刀架内部传动过程

17、清晰地表达出来,激发学习兴趣;然后以卡片趣贴形式提炼刀架传动步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小组间进行相互比对、展示自我、找出差距;最后教师进行小结点评,并对课前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答疑,完成换刀过程分析表。第三,线索收集。在熟悉换刀过程后,学生已基本具备分析刀架故障的基础。此时安排学生观看视频,引导学生从师傅的“望、闻、听、问”中收集四方刀架故障信息,帮助判断故障。为调节课堂气氛展开小组抢答,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最后师生共同整理归纳后,得出结论。第四,线索推理。以上线索收集后,故障究竟出现在哪里呢?首先借助教师设计的线索推理表,弱化故障分析的难度;其次引领学生分析推理,初步完成

18、零件现象的推断;最后结合问题得到近期发生轻微撞刀事故的线索,展开小组间辩论,各自阐述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并得出推论。第五,推理验证。为了检验推论正确与否,教师播放企业诊断排故实录,共同验证推断结果。课后提升。该环节作为课堂的延伸,课后教师在课程资源学习平台 APP 推送多种刀架故障视频,由点到面,由个例到一般,让学生自主练习线索推理法,从企业设备报修单中收集故障线索,借助换刀过程、故障诊断交互式动画等资源展开讨论,实战推理及故障判定,提高自我分析故障的能力;利用模拟拆装软件让学生学习规范的拆装步骤,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的拆装习惯和严谨细致的职业习惯,为实地维修做好知识准备。最后,整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

19、从资源学习、在线测试、抢答汇报、线下作(下转第 32 页)教 学 改 革Teaching Reform基于 1+X 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教学设计19第 11 卷 第 3 期Vol.11,No.3CBZYJY2023 年 5 月业等几个方面按照比例权重进行多元评价。4 结语实践证明,1+X 证书制度下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课证融通”教学设计,以企业案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习任务来源于企业真实岗位,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体验岗位职责,做到“学能致用”。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和智慧教室,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让课堂充满活力,做到“学有所乐”。借助微

20、视频、虚拟仿真、交互动画等信息化技术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化解学习难点,做到“学而有效”。参考文献院1 杜怡萍,李海东,詹斌.从“课证共生共长”谈1+X证书制度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4):9-14.2 段兰兰,谌玮.我国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3):132-133.3 乔海燕.“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 宴会策划与设计 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轻工科技,2021,37(2):158-160.4 胡江,黄金萍.“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探索:基于高职模具制造工艺课程的实践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21、5(5):85-87.5 王智慧.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应用型高校教学设计:以 茶艺学 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2):92-94.6 魏德才.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技能训练操作规程设计初探: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17):175-176+196.7 王建磊.“1+X”证书制度下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Unity引擎开发”课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2):112-115.责任编辑:秦锦文(上接第 19 页)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为三个指标,归一化处理后建立方程,形成矩阵,逐步分析主要

22、采集点的水质并得出结果。针对高锰酸钾和氨氮的主要污染源分析是通过对各主要采集点的高锰酸钾和氨氮水平建立方程并形成矩阵,进行运算得出结果。对未来 10 年的水质预测可以采用线性回归算法进行求解。虽然线性回归内容学生没有学习,教师此时可以不讲解求解方法,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自学。学生在通过数学建模解决工程问题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兴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3 结语数学是高职理工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在面向高职理工类学生讲授数学课程时,可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根据课程内容灵活地选用工程案例,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今后专

23、业学习中的巨大价值,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 学 改 革Teaching Reform船舶职业教育参考文献院1 黄文宁.“互联网+教育”下地方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调查:基于地方高校H大学2648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J.教育观察,2021,10(5):9-12.2 刘洪运,张伟丽.改革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 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6):34-37.3 顾婷.以专业为导向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6):137-139.4 杨波,崔艳丽.以专业为导向的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21):85-87.责任编辑:宋艳华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