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0 2 3年3月第2 2卷第1期滁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 o u r n a l o fC h u z h o uP o l y t e c h n i cM a r.2 0 2 3V o l.2 2N o.1收稿日期:2 0 2 2-0 8-1 0基金项目: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以 化学素养提高 为目的的高职化学与生活教学路径研究与实践”(2 0 2 1 j y x m 0 4)作者简介:谭康慧(1 9 8 9),女,安徽滁州人,硕士,讲师。高职院校化学与生活课程思政的构建及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谭康慧,王 磊,谢小花,陈静,戴缘缘(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2、 滁州2 3 9 0 0 0)摘 要:在高职院校化学与生活课程教学设计中将知识模块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该课程特征和不同授课专业学生群体的特点,从建立德才兼优的师资队伍、深挖思政元素将“立德树人”“三全育人”贯穿课程教学始终、创新教学设计、专题设计、思政内涵的挖掘五个方面阐述了化学与生活课程思政的构建及教学设计的初步探索。思政元素的融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养,增强了家国情怀、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化和思政化水平、信息化教学能力。关键词:化学与生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 7 1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1-
3、5 9 9 3(2 0 2 3)0 1-0 0 6 8-0 5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P r a c t i c eo f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P o l i t i c a lT h e o r i e sT e a c h i n g i nt h eC o u r s eo fC h e m i s t r ya n dL i f ea n dI t sD e s i g na tV o c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sTANK a n g h u i,WANGL e i,X I EX i a o
4、h u a,CHE NJ i n g,D A IY u a n y u a n(C h u z h o uP o l y t e c h n i c,C h u z h o u2 3 9 0 0 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t e a c h i n gd e s i g no fC h e m i s t r ya n dL i f ec o u r s ea n dt h ek n o w l e d g em o d u l ew i t h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p o
5、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c a ne f f e c t i v e l yp r o m o t et h ef u n d a m e n t a l t a s ko f f o s t e r i n gv i r t u et h r o u g he d u c a t i o n.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c o u r s ea n ds t u d e n t sf
6、 r o md i f f e r e n t m a j o r s,t h ep a p e rd e s c r i b e s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t h e o r i e st e a c h i n ga n dp r e l i m i n a r ye x p l o r a t i o no f t e a c h i n gd e s i g no fC h e m i s t r ya n dL i f ec o u r s e i nf i v
7、 ea s p e c t s:e s t a b l i s h i n gat e a m o fq u a l i f i e dt e a c h e r s,e x p l o r i n g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l e m e n t s,f o s t e r i n gv i r t u et h r o u g he d u c a t i o n a n d t h r e e-w i d ee d u c a t i o n t h r o u g h o u tt h ec o u r s et e a
8、 c h i n g,i n n o v a t i v et e a c h i n gd e s i g n,t h e m a t i cd e s i g n,a n de x p l o r i n g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p o l i t i c a l c o n n o t a t i o n.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l e m e n t sn o to n l yi m p r o v e ss t u d e
9、n t s c h e m i c a ll i t e r a c y,e n h a n c e st h e i rp a t r i o t i s m a n d t h e a b i l i t y t o s o l v e p r o b l e m s,b u ta l s oi m p r o v e st e a c h e r s t h e o r e t i c a ll e v e l,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p o l i t i c a l l e v e l a n
10、d i n f o r m a t i o n-b a s e dt e a c h i n ga b i l i t y.K e yw o r d s:c h e m i s t r ya n dl i f e;c u r r i c u l u mi d e o l o g y;t e a c h i n gd e s i g n 课程思政要求在各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三全育人”为引领,“隐形嵌入”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86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 0 1 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构建了“大思政”教育格局,
11、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今后发展的新方向。“大思政”的理念核心是“协同育人”,即在教育体系的各阶段、各环节、各部分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1,“立德树人”是“大思政”的本质。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求授课教师在课程的设计和教育教学中自觉挖掘有效的思政元素,并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理科专业课程主要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以及呈现自然科学知识,从表面上看与当前提出的“大思政”关联不大,故而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所开设的理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所面临着的挑战难度较大2。一、化学与生活课程特征化学与生活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是高职食
12、品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高职非化学专业通识类教育课程。该课程研究的是化学与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生活等的紧密关系,主要涉及食品与营养、环境污染、能源、高分子材料等国际社会关注的挑战性问题。课程强调化学知识的社会功能,着重培养学生对于衣、食、住、行、医药、健康等生活中热点问题的学以致用,促进学科交叉,旨在 拓 宽 学 生 的 知 识 面、提 升 学 生 的 化 学素养。二、化学与生活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大学阶段是青年正确的“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复杂的社会环境极易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影响,故而高等教育重要的职责包括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一)大思政格局构建
13、的必然要求就是将思政教育融入化学与生活课程中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归根到底它还是一种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协调传道、授业、解惑与育人育才之间的关系,因此“育德”是“育才”的第一步。课程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注意传授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在实现立德树人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高等教育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课程教学中加强思政元素的融入是授课教师实现“育德”的主要渠道,因此,作为高职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高职非化学专业通识类教育课程,化学与生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需要,更是“大思政”格局的必然要求。在化学与生活教学中融入思
14、政元素,加强对学生思想引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化学与生活课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修养,加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爱国、爱校、爱岗敬业的意识。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深挖思政元素,通过交流、互动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在领略化学学科深奥多彩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升道德修养,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二)将思政教育融入化学与生活课程中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重点研究如何把高等教育从传统“以量的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到“质量和效益”上,在重要指标的考量上需着重考虑国
15、家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培养是否符合其需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人才培养是否符合其需求2。青年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化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联系密切、互为补充也是其在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体现。化学专业知识的传授可以作为思政教育的价值依托,以提升思政教育的说服力,与此同时,思政教育的渗透亦可反过来提高化学与生活的教学质量以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化学与生活课程想要提高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融入思政元素。在化学与生活课程思政教学中,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课程知识中的社会焦点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思政教育“隐形嵌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化学知识的授予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培
16、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三、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的理科教材为了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考核,大多以知识的体现、学术研究等内容为主,却很少考虑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思政育人如何96谭康慧,等:高职院校化学与生活课程思政的构建及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体现。在引入知识点时部分化学相关教材会埋下伏笔,如介绍相关的国外人物、事例、故事等4,却很少介绍专业知识的发展史、科学史及对应的人物思想、世界历史等内容,课程思政可融入教材和课程的切入点也相对较少,因此,将来在国内教材建设过程中可能需要慎重考虑这些问题。四、化学与生活课程思政的构建及教学设计(一)树立思政 意识,建 立 德 才
17、 兼 优 的 师 资队伍教师,既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引领者,也是学生灵魂的唤醒者和塑造者,因此,打造德才兼优的师资队伍是实现高质量化学与生活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保障。他们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结合思政教育,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指引大学生关注国情民情社情、勇于担当,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重培育学生的辩证思维、创新精神和科学道德。化学与生活授课教师想要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具备渊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品质等要素2。正因为青年教师是“大思政”教育目标实现的新生力量,所以学校需重
18、视青年教师在“大思政”格局构建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沟通交流,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小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无障碍,更有利于在学 生 的 日 常 学 习 和 生 活 中 全 面 渗 透 思 政教育2。(二)深入挖掘化学与生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贯穿课程教学始终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独有的知识体系,专业课老师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认识本学科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在领悟其中内涵的同时提炼出能影响学生精神层面的资源5。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获取和感悟新型思维方式、科学知识、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内容。教师在化学与生活课
19、程设计时,需关注国家大事、国际焦点,实时搜寻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深挖其中的思政元素,并恰到好处地找准课程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等。(三)通过创新教学设计,提升化学与生活课程思政育人质量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化学与生活课程,有利于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让课程思政变得有情感、有温度,通过热点问题的衔接让思政元素变得鲜活生动,化学与生活课程教学需通过积极探索自助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方法去创新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手机、微信等现代技术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多以与化学相关的时事为切入点,
20、用身边的小事导入新的知识点,在授课的各个环节适时引入思政元素,利用微视频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进行课堂讲授,以深化思政教育。(四)专题设计对于高职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来说,化学与生活总学时为3 2课时;对于高职非化学专业通识类教育课程来说,化学与生活总学时为1 6课时。在化学与生活课程教学设计中更多地关注了当下的社会焦点问题,包含了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为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高职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化学与生活的教学设计作为学生接受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化学与生活课程是依据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在课程的设计上,深入浅出、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抛弃以研究为
21、目标的学科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对于衣、食、住、行、医药、健康等生活中热点问题的学以致用,促进学科交叉,集知识性、实用性、技术性、趣味性于一体,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教育等贯穿到知识点的讲授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食品专业的化学与生活在课程设计上分为6个模块,主要涉及制定合理的个性化营养方案、探索对健康有影响的其他常见物质、探寻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秘密、探索生活日用品的化学奥秘、探讨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控制、探索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课程的设计便
22、于学生了解化学在社会发07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0 2 3年第1期展中作用,学会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对化学的处处可用有更深刻而具体的认识,并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处理生活中碰到的相关化学问题,进而提升科学素养。2.高职非化学专业通识类教育课程化学与生活的教学设计针对高职非化学专业通识类教育课程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及其思维模式的特点,化学与生活通识课在选择教学主题以及课程编排上,主要遵循三点原则6:第一,在第一堂课介绍化学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史,便于其他各个模块知识的介绍。第二,从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吃、穿、住、用、行、健康等方面入手,介绍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提升学
23、生在生活中将化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第三,化学在给社会带来大发展、给人类带来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不仅给我们人类自身带来较大的危害,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可逆的损害。在前期的专题模块的铺垫下,课程最后立足于化学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介绍现代绿色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化学与生活公选课在课程设计上安排了8个模块,包括化学的发展、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日常生活、化学与高分子材料、化学与食品、化学与医药、绿色化学。课程主题设计均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学生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五)思政内涵的挖掘1.文化自信、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教育食品中加入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在我
24、国很早就有应用,如在 神农本草 中就记载了用栀子染色。用肉桂增香始于周朝。用石膏、盐卤制作豆腐在北魏的 齐民要术 等书中就有记载。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体现在书中记载的这些传统饮食文化之中。授课中告诉学生我国很早就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记载,古人不仅对部分食品添加剂有初步认识,并对它们的应用原理进行了初步解释,很容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7。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含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需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以培育有担当、勇于奉献的新时代大学生。教师在化学与生活课程教学中需充分结合当今社会热点,深挖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显性要素和
25、隐性要素,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环境保护、社会服务意识。在“探寻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秘密”的教学设计中引入“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事件“双汇瘦肉精”等反面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及职业道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中设计引入反面案例,旨在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利于学生法律意识的树立和形成,指引学生日后走上正确的职业道路、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3.职业素养教育职业素养不仅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养,也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职业规范。如在化学与食品模块,尤其是食品添加剂的授课中,可通过讲述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了解
26、职业素养的含义、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化学与生活课程的每一模块都蕴含着职业素养元素,例如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大气污染的防治、水体污染的防治等。在授课过程中,为敦促学生形成自觉提高职业素养的主动性,教师在强调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时,可选取环保与污染等社会焦点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在教学设计中,可采用翻转课堂、讨论互动、案例分析等方式,通过视频、实例、图片等信息化载体融入职业素养,可更直观地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增 强 学 生 对 自 己 的 职 业 素 养 提 升 的 主动性8。4.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化学是当代国民经济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通过
27、将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学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化学积极向上的形象,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责任意识6。五、结语将思政教育融入化学与生活课程中是“大思政”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化学素养的提升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高职院校开设与日17谭康慧,等:高职院校化学与生活课程思政的构建及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与生活课程意义重大,针对高职食品相关专业学生以及高职非化学专业通识类教育课程学生的特点,量体裁衣,在挖掘思政元素的同时,设计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化学与生活思政课程体系,可以让学生轻松地学到更全面、更多的化学知识。传授
28、化学知识,强调它的社会功能,重在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培育学生求真务实以及创新精神。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使得在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融入“大思政”较为容易,在关注与化学相关的国家大事、国际焦点、社会热点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进一步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进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孙凡.“大思政”视野下的思政课教学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 0 1 7,3 6(3):4 5-4 7.2彭莘媚,李云萍,贺银菊,等.“大思政”格局下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云 南化 工,2 0 2 0,4 7(5):1 8 4
29、-1 8 7.3陈红艳.“化学与社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北 京 林 业 大 学 为 例 J.中 国 林 业 教 育,2 0 2 0,3 8(6):2 4-2 7.4郭玉鹏,王瑞,李艳梅.“拔尖计划”2.0背景下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化学专业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 0 1 9,(9):6 5-6 8.5张汉壮.立德树人玉汝于成J.中国大学教学,2 0 1 9,(1):1 3-1 6+3 2.6裴强,丁爱祥,吴晋晋.高师院校化学的魅力思政课程的构建及教学模式探索J.广州化工,2 0 2 1,4 9(1 0):1 9 1-1 9 3.7李昌文,白艳红,刘骁,等.食品添加剂课程思政教育教
30、学改革的研究J.轻工科技,2 0 2 1,3 7(2):1 3 2-1 3 3+1 6 0.8郭丽,周志强,陈立钢,等.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 0 1 9,3 6(4):3 1-3 4+8 9.(上接第6 3页)(四)学习效果差异大通过在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平台上几轮教学周期的实施,发现MOO C教学模式辅助园林树木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对于大部分学生都具有明显的效果,学生在园林树木识别、应用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但是,仍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很难让其听从教师的安排,有效地完成学习和任务,学习效果不理想。这主要和极少数学生的主观学习意愿、学习态度有关,还需要进
31、一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不断地激发 学生的学习 动力与兴趣。参考文献:1田学辉.基于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园林树木学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 0 1 9,(2):8 2-8 32易咏梅,艾训儒,姚兰.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 0 1 2,5 3(6):1 4 3-1 4 43胡卫霞,杨宝玲.园林树木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 0 1 3(1 0).4赵大球,孟家松.多媒体教学在园林树木学课程中的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 0 1 5,4 3(1 5):3 7 9-3 8 0+3 8 3.5李萍,罗玉秀,司建萍,等.慕课平台辅助项
32、目驱动的遗传学 实 验 对 分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J.生 物 学 杂 志,2 0 2 1,3 9(2):1 1 6-1 1 9.6陈默,李封,李海燕.基于MOO C理念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 学 模 式 研 究 J.计 算 机 教 育,2 0 1 5(2 4):9 3-9 7.7郭玉华.“慕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 0 2 2,2 1(1):9 4-9 5.8戈 雅 超.高 中 数 学 教 学 反 思 J.魅 力 中 国,2 0 1 8,3 0:1 6 8.9周婷.微课资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 0 1 9.1 0周祥.突破限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 0 1 9(3):4 5.1 1范桂生,王健.“两山理论”义利之辨思想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2 0,2 0(4):5 6-6 3.1 2李子莹.基于慕课的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国际市场营销实务课程为例J.大学(研究版),2 0 2 1,(1 5):1 1 6-1 1 9.27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0 2 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