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一、准备:
1、护士准备: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室内完成)。
二、评估:评估病情,注射部位、合作程度等。
三、操作程序:
1、注射前:
①核对注射卡,检查药品,做到“三查八对”。
②用正确方法抽吸药液,再次核对,放治疗盘中备用。
2、 注射:
①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取得合作。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选择注射部位,臀大肌定位:十字法、联线法。
③规范消毒,核对排气,垂直快速进针,回抽无回血方可缓慢推药,并注意观察病人反应。
④注射完毕快速拔针,用干棉签按压针刺处,不出血为止。
3、 注射后:
①再次核对,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观察用药后反应。
②整理床单位及物品,分类处置。
③洗手,记录。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
一、准备:
1、护士准备: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在治疗室完成)做好三查八对,按医嘱配液,检查输液器并打开,针头插入液体瓶塞至针头根部,关闭调节器。
二、 评估: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输液卡和瓶贴,备输液贴。
2、挂好输液瓶、排气,管调节器。
3、协助卧位,选择静脉,以手指探明静脉方向几深浅。
4、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待干,再次核对,排气,嘱病人握拳,正确穿刺,三松(松止血带、松拳、送调节器),固定。
5、调节滴速。
6、询问,观察病人有无不适,再次核对,在输液卡上打勾,签名并挂好,告知注意事项。
7、注意巡视,及时更换液体。
8、输液完毕,核对,解释,去除固定,关闭调节器,拔针,正确按压。
9、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分类处置。
10、洗手、记录。
大量不保留灌肠
一、 评估:
1、病情、年龄、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2、排便习惯,肛周局部皮肤黏膜状况(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不宜灌肠)。
二、准备:
1、洗手、戴口罩、着装整齐。
2、准备所需用物,检查包装无破损,在有效期内,配制好灌肠溶液,成人用量5000-1000ml,小儿200-500ml。39-41℃,降温用28-32℃,中暑用4℃冷盐水。
3、环境:温度合适,光线充足,左侧卧位,保护病人隐私。
三、操作:
1、携用物至床旁,询问患者姓名、核对、解释操作目的和需配合的事项取得合作。
2、检查并挂灌肠袋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
3、左侧卧位,双腿弯曲,将裤腿退至膝部,暴露臀部并移至床沿,将治疗巾放在臀下,卫生纸放于病人易取处。
4、戴一次性手套,润滑肛管前端,打开调节器,排尽气体并关紧调节器。
5、左手分开臀部暴露门,嘱患者深呼吸,呼气时右手顺势轻轻插入7-10cm固定好,松开调节器,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黏膜。
6、使溶液缓慢流入,如受阻可移动或转动肛管,必要时检查是否粪便阻塞,密切观察液面下降和患者反应,如有便意,嘱张口呼吸,同时适当放低灌肠液以减轻压力。如病人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气促,应立即停止灌肠,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7、溶液将流空时关紧调节器,用卫生纸包住肛管轻擦拔出,避免拔针时灌肠液、粪便流出。
8、嘱病人平卧,尽可能保留5-10min以后再排便。
9、清理用物,再次核对。
10、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相应处理。
11、洗手,记录(时间、内容、签全名),灌肠后大便1次为1/E,灌肠后无大便记为0/E。
女病人留置导尿
一、 评估:
1、病情:生命体征及生理焦虑和其合作程度。
2、有无尿道病变,膀胱充盈度,排尿情况及会阴部皮肤黏膜状况。
二、准备:
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准备所需物品,导尿包,导尿管型号符合成年14-18F,检查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