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编电子法规二维码单元五习题答案.pdf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161252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电子法规二维码单元五习题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编电子法规二维码单元五习题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编电子法规二维码单元五习题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维码】参考答案【二维码】参考答案 1.1.单选题:单选题:(1)D 2.2.多选题:多选题:(1)A、B、D、E 3.3.简答题与论述题简答题与论述题 1)试论述电子支付当事人在支付过程中的权利义务。)试论述电子支付当事人在支付过程中的权利义务。答:1.支付账户开设(1)电子商务企业或者经营机构应当在银行或者支付机构开设支付账户。(2)银行或者支付机构应当事人的申请,为其开设电子支付账户时,应当核验申请人身份以及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向申请人公开支付业务规则和支付账户使用规则,告知用户的权利义务和风险事项,并以书面或者电子方式与申请人签订协议。(3)电子账户申请人必须提交真实的开户信息。因提交

2、虚假信息而产生的损失和后果由申请人承担。2.指令执行(1)用户授权的电子支付指令是有效指令。支付指令按业务规则发出后,用户不得要求撤回或者撤销指令,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2)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完善业务规则,在受理电子支付指令时应当对指令信息进行验证。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可与用户约定,对较大数额或者特定时段的支付指令进行多因素验证;发现支付指令可疑时,应当取得用户确认后再进行安全的资金划拨。金额较小的电子支付,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可与用户约定便捷的核实方式。3.支付完成 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完成电子支付后,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用户提供支付结果信息或者符合约定方式的交易回单。4.电子错误(1)电子支付

3、发生差错时,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因用户原因造成电子支付指令产生错误的,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通知用户改正。(2)用户发现支付指令错误时,应当及时告知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在查明原因后将处理结果通知用户。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在收到用户通知后未及时采取措施导致用户损失的,应当赔偿用户的直接损失。(3)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就电子错误发生的原因承担举证责任。5.非授权交易 我国电子商务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用户应当妥善保管交易密码、电子签名数据等安全工具。用户发现安全工具遗失、被盗用或者未经授权的支付的,应当及时通知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未经授权的支付造成的

4、损失,由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承担;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能够证明未经授权的支付是因用户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责任。2)试述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的基本内容。试述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的基本内容。(1)电子支付活动中客户和银行的权利和义务。指引明确要求,客户申请电子支付业务,必须与银行签订相关协议。银行有权要求客户提供其身份证明资料,有义务向客户披露有关电子支付业务的初始信息并妥善保管客户资料。客户应按照其与发起行的协议规定,发起电子支付指令;要求发起行建立必要的安全程序,对客户身份和电子支付指令进行确认;要求银行按照协议规定及时发送、接收和执行电子支付指令,并回复确认。(2)信息披露制度。办理电子支付

5、的银行必须公开、充分披露其电子支付业务活动中的基本信息,尤其强调对电子支付业务风险的披露,并明示特定电子支付交易品种可能存在的全部风险;建立电子支付业务运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提醒客户妥善保管、妥善使用、妥善授权他人使用电子支付交易存取工具。(3)电子支付安全制度。指引要求银行采用符合有关规定的信息安全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标准;建立针对电子支付业务的管理制度,采取适当的内部制约机制;保证电子支付业务处理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数据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不可否认性。(4)电子证据的合法性。指引规定:电子支付指令与纸质支付凭证可以相互转换,二者具有同等效力;指引要求银行认真审核客户申请办理电子

6、支付业务的基本资料,妥善保存客户的申请资料,保存期限至该客户撤销电子支付业务后 5 年,从制度上保证了诉讼期间相关证据的可采纳性。(5)差错处理。指引不仅明确了电子支付差错处理应遵守的据实、准确和及时的原则,还充分考虑了用户资料被泄露或篡改,非资金所有人盗取他人存取工具发出电子支付指令,客户自身未按规定操作或由于自身其他原因造成电子支付指令未执行、未适当执行、延迟执行,接收行由于自身系统或内控制度等原因对电子支付指令未执行、未适当执行或迟延执行致使客户款项未准确入账,因银行自身系统、内控制度或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原因造成电子支付指令无法按约定时间传递、传递不完整或被篡改等多种实际情况

7、,明确了处理差错的原则和相应的补救措施。3)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主要考虑哪些方面?)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主要考虑哪些方面?答:(1)资格审查条件(2)业务范围(3)风险监督(4)客户备付金存管(5)网络支付业务监管 4)简述网络支付业务的监管办法。)简述网络支付业务的监管办法。网络支付业务是指收款人或付款人通过计算机、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依托公共网络信息系统远程发起支付指令,且付款人电子设备不与收款人特定专属设备交互,由支付机构为收付款人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的活动。(1)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的,应当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2)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信托、货币

8、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3)支付机构应根据客户身份对同一客户在本机构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进行关联管理和分类管理。(4)支付机构应当确保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追溯性以及在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不得篡改或者隐匿交易信息。(5)对于客户的网络支付业务操作行为,支付机构应当在确认客户身份及真实意愿后及时办理,并在操作生效之日起至少 5 年内,真实、完整保存操作记录。(6)支付机构应当向客户充分提示网络支付业务的潜在风险,及时揭示不法分子的新型作案手段,对客户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并对高风险业务在操作前、操作中进行风险警示。(7)支付机构可以组合选用下列 3 类要素,对客户使用支付账户

9、余额付款的交易进行验证:仅客户本人知悉的要素,如静态密码等;仅客户本人持有并特有的,不可复制或者不可重复利用的要素,如经过安全认证的数字证书、电子签名,以及通过安全渠道生成和传输的一次性密码等;客户本人生理特征要素,如指纹等。4.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 答:(1)犯罪分子有哪些新型洗钱的方法和手段)犯罪分子有哪些新型洗钱的方法和手段?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犯罪分子新型洗钱的方法和手段层出不穷。为了应对洗钱行为的发展演变,反洗钱措施需要不断更新变化。(1)利用网上银行洗钱。不法分子可以通过开立或控制一个或多个账号,并办理网银功能,完成一系列的洗钱过程。(2)利用互联网支付洗钱。犯罪分子一般通

10、过构造虚假交易的方式进行洗钱。(3)利用 P2P 借贷洗钱。P2P 平台对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审核力度不够,对借贷双方客户身份资料进行网络认证,难以进行有效的客户身份识别。(4)利用“虚拟货币”等非法货币洗钱。(2)阐述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义务和监管职责。)阐述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义务和监管职责。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在 2012 年发布了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对持支付企业在各个细节上明确了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义务和监管职责。(1)建立清算业务风险防范机制,制定并实施识别、计量、监测和管理风险的制度。(2)建立参与者信用风险损失分担的规则和程序。(3)建立应急系统,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支付清算系统安全可靠运行。(4)提供担保或缴存支付清算风险保证金,保证金实行专户存储,用于抵补参与者因头寸不足而发生的流动性风险,保证支付清算业务持续进行。(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的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按照规定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6)银行主管部门依法对支付清算组织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