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会计学全书重点难点总结归纳.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159194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全书重点难点总结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会计学全书重点难点总结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会计学全书重点难点总结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会计学全书重点难点总结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会计学全书重点难点总结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会计学全书重点难点总结归纳第一章 总论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阐述了会计的含义、特征及发展历程,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财务报告的种类和要素,会计等式的本质,以及企业的组织形式等内容。难点在于对会计要素含义及会计等式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本教材比较赞成第一种观点,会计本身也是一种管理活动。作为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有其固有的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具有一整套系统、完整的专门方法。有用的会计信息都存在一个质量问题,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在质量上

2、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应具备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四大基本特征。一个企业必须发布各种各样的会计信息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这些会计信息需求因企业的规模、是否由公众持股以及管理政策等而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会计信息需求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它们分别是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是与企业具有利益关系的个人和其他企业,但他们不参与该企业的日常管理。具体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机关、职工、供应商和顾客等。企业的内部员工也要使用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包括:董事会、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分厂经理、生产线主管等。与外部的信息需要对比,对内报送

3、的会计信息具有较多的自由性。因此,设计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会计信息系统,比设计外部报表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会计具有核算(反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会计的作用是运用会计的职能在会计实践中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它是会计职能的外在表现。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归纳起来包括: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合理的决策;考评企业管理当局管理资源的责任和绩效;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特殊信息;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由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构成。其中,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是财

4、务会计信息的最终体现。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该表是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编制而成的。财务报告要素也称会计要素,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也是财务报告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财务状况要素是反映企业在某一日期经营资金的来源和分布情况的各项要素。财务状况要素一般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构成。经营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具体地说,

5、它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收入与发生的耗费相比较的差额。经营成果要素一般通过利润表来反映,由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构成。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本质联系,对会计要素内在联系的表达方式,称为会计等式,也称会计方程式、会计恒等式。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建立复式记账系统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会计等式具体表示为: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即:资产总额=权益总额增量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综合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阐述了会计核算基础中的基本前提、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

6、账户设置及复式记账法。难点在于对复式记账规则和借贷记账法的理解和把握。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必须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做基本的限定,这就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因为这些基本前提都是以合理推断或人为的规定而做出的,所以也称会计假设。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四项基本假设,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这四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也是确定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基础。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

7、和目标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即人为地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等间距的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可以是日历年,也可以是营业年。我国规定以日历年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此外,企业还需按半年、季、月份编制报表,即把半年、季度、月份也作为一种会计期间。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在货币计量前提下,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货币本身也有价值,它是通过货币的购买力或物价水平表现出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水平总在不断变动,说明币值

8、很不稳定,那么就不可能准确地计量。因此,必须同时确立币值稳定的前提条件,假设币值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基本上是稳定的,不会有大的波动,才能用以计量。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针对具体的经济业务,会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才能使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相关可靠。因此,在建立了会计假设后,应建立会计核算的行为规范,即建立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主要包括资产、收入、费用与利润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分别是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所谓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的名称设立,用来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

9、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在实际工作中,为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应分别按总分类科目设置总分类账户,按明细分类科目设置明细分类账户。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联系是: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会计账户的名称就是会计科目。它们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也是相同的。区别是:会计科目只表明某项经济内容,而会计账户不仅表明相同的经济内容,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结构、格式,并通过这些结构具体反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情况。在会计账户中,一般将其用来登记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的那部分格式称为账户的基本结构。每个账户一般可以反映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四个金额要素。一个会计主体需要设置哪些账户,应根据会

10、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要求和会计核算的需要来决定。一般说来,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类,作为连续、系统地记录会计对象的账户,也相应地设置为六类,即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利润类账户。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一类的具体内容、特点和管理要求,分别设置若干个账户,每个账户都记录某一特定的经济内容,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借贷记账法是根据复式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一种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的经济含义是“借方记录资产、成本费用在金额上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

11、润在金额上的减少或转销;贷方记录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在金额上的增加或资产、成本费用在金额上的减少或转销”。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贷记账法有发生额法和余额法两种试算平衡方法。平衡公式分别为: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发生额平衡法建立的依据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余额平衡法建立的依据是静态会计等式!即使试算平衡表期末余额和本期发生额的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分别相等,也不能说明账户记录是完全正确的。如果将某笔经济业务重记、漏

12、记、多记或少记、借贷方向弄反、应借应贷科目写错,通过试算平衡是不能发现错误的,还必须辅以其他方法进行检查核对。第三章会计循环 重点与难点会计循环就是指确认和计量经济业务、编审原始凭证、编审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对账簿记录进行对账与结账、编制财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核算程序的总和。会计循环的第一步是遵循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对企业单位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以确定经济业务。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需要用到会计凭证和账簿等载体。所谓会计凭证就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证明文件,会计凭证是重要的会计资料。会计凭证按填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其中原始

13、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填制或取得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包括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就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的用来履行记账手续的会计分录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其中专用记账凭证是专门用来记录某一特定种类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按其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与货币资金收付有关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在此特别强调:一定要对专用记账凭证的具体使用与会计账簿结合起来!所谓会计账簿是由具有专门格式而又联结在一起的若干账页所组成,按照会计

14、科目开设账户,用来序时、分类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簿籍,会计账簿是会计资料的主要载体之一。会计账簿按其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会计账簿按其外表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会计账簿一般由封面、扉页、账页三部分组成。不同的会计账簿,其账页格式也不尽相同。序时账簿主要是指特种日记账,包括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其常用格式是收、付、余三栏式,通常设置收入、支出、结余或借方、贷方、余额三个主要栏目,用来登记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总分类账的格式有三栏式(即借方、贷方、余额三个主要栏目)和多栏式两种,其中三栏式又区分为不反映对应科目的三栏

15、式和反映对应科目的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的格式主要有三种,即三栏式(适用于债权债务类)、数量金额式(适用于财产物资类)和多栏式(分别适用于费用成本类、收入类和利润类)等。会计账簿要按照规则进行登记。如果账簿记录发生错误,不得任意使用刮擦、挖补、涂改等方法去更改字迹,而应该根据错误的具体情况,采用正确的方法予以更正。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更正错账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即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为了总结某一会计期间的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营成果,便于准确编制财务报表,必须定期进行对账和结账工作。所谓对账,简单地说就是在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之后,对账簿记录所进行的核对工作,包括账证核

16、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所谓结账,是在将本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方法对该期内的账簿记录进行小结,结算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并将其余额结转下期或者转入新账的过程。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期末结账时,需要对某些跨期间的账项进行调整,包括收入的调整(应计未收收入的调整、应计预收收入的调整)和费用的调整(应计未付费用的调整、应计预付费用的调整)两部分内容。为了保证财务报表提供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在编制财务报表之前需要进行试算平衡。在借贷记账法下,试算平衡包括发生额平衡和余额平衡两种方式。会计循环的终端输出物主要是财务报告中的财务报表。所谓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

17、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要求,企业需要编制的主要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等。第四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重点与难点货币资金,是停留在货币形态,可以随时用作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是企业一项比较重要的流动资产,在其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现金经常会出现长、短款现象,即现金的账实不符。造成现金账实不符的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说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会计人员操作失误造成;另一类是人为舞弊造成。对现金进行清查之后应将清查结果填列到“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原始凭证)中

18、,并按规定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包括批准前和批准后的会计处理。银行存款是企业存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企业应根据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在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银行存款的清查主要是指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开出的对账单两者的核对。在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开出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时,应首先将截至核对日为止的所有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登记入账,并对发生的错账、漏账及时查清更正,然后再与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如果二者余额相符,则说明基本正确,如果二者余额不符,则可能是企业或银行某一方记账过程有错误或者存在未达账项。所谓未达账项是指企业和开户银

19、行双方之间,由于传递单证需要时间、确认收付的口径不一致等原因,而造成对于同一笔款项收付业务,由于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银行和企业中一方已经接到有关的结算凭证确认收付并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尚未接到有关的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总体来说,未达账项有两大类:一类是企业记账而银行未记账的账项;另一类是银行记账而企业未记账的账项。在与银行对账时首先应查明是否存在未达账项,如果存在未达账项,就应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有关的账项进行调整。其他货币资金是指性质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相同,但其存放地点和用途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不同的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存出投资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20、和在途货币资金等。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构成企业的应收及预付款项,即应收项目,包括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向客户提供商品或劳务而收到的由客户签发在短期内某一确定日期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承诺,是持票企业拥有的债权。应收票据在核算上应区分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不带息票据是指票据上未注明利率,只按票面金额结算票款的票据;带息应收票据是指根据票面金额和票面利率计算到期利息的票据。对于带息应收票据,应于中期期末、年度终了和票据到期时计算票据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同时冲减财务费用。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应收票据利息=应收票据面值票面利率

21、时间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它代表企业获得未来经济利益(未来现金流入)的权利。应收账款按交易日的实际发生额入账时,应注意现金折扣的内容。在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对应收账款入账价值的确定有两种方法,即总价法和净价法,我国对现金折扣采用总价法进行核算。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称为企业的坏账,由于发生坏账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对于坏账损失的核算会计上曾经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按照我国现行会计规范的要求,我国企业单位应该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金。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包括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22、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等,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为了核算坏账准备金的提取和实际转销情况,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企业需要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和“信用减值损失”账户,年末计算提取坏账准备金时,首先用应收账款余额乘以计提比例,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前年度已经计提(或提取不足)的坏账准备金进行调整(注意观察“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方向),确定本次应该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其计算公式为: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估计)=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本期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金=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应收款项中的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要注意其各自核算的内容

23、和账务处理等。第五章存货 重点与难点所谓“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存货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以确认: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企业的各种存货都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投入或实际支付的现金等值作为入账价值,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等。不同的方式(途径)形成的存货,其入账价值包括的内容不同。要特别注意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问题!企业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有“原材料”账户、“

24、在途物资”账户、“应付账款”账户、“预付账款”账户和“应付票据”账户等。材料和有关的结算凭证同时到达,企业应根据结算凭证、购货发票、运费收据、收料单等凭证,对于买价及采购费用等借记“原材料”账户,对于购入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货款如果支付,则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账户,货款如果没有支付,则贷记“应付账款”等账户,货款如果开出已承兑商业汇票,则贷记“应付票据”账户。结算凭证等单据已到,材料未到或尚未验收入库,此时形成在途材料,应根据结算凭证、购货发票等借记“在途物资”账户,对于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如果货款

25、支付,则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账户,如果货款未付,则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账户。待材料到达并验收入库时,再根据收料单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在途物资”账户。材料到达企业,但有关结算凭证等未到,这种情况在月内一般暂不入账,待凭证到达之后再按前述情况入账,如果到了月末,有关凭证仍未到达,为了使得账实相符,应按暂估价或按合同价格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账户,下个月初用红字冲回。待有关结算凭证等到达企业之后,再按当月收料付款处理。预付货款的材料到达企业,根据供货单位发来材料时附带的有关凭证,将材料的价款、税款等与原预付款进行比较,如果原预付款大于材料的价款和

26、税款,应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预付账款”账户;如果原预付款小于材料的价款和税款,而且其不足部分当即通过银行付清,则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贷记“预付账款”“银行存款”等账户。购入材料发生短缺或损失的,应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其中,如果货款已付的材料在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毁损,应根据造成损失的原因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应由供货单位负责赔偿的部分,借记“应收账款”账户;应由运输部门或责任人负责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账户;尚未查明原因或超定额损耗部分,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贷记“在途物资”账户。如果企业

27、购入的材料在货款支付之前发现短缺、毁损,应根据短缺、毁损的具体金额向银行办理拒付手续。按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对于发出的存货按照实际成本核算的,可以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存货数量的确定方法有两种,即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存货发生盘盈,待查明原因,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存货发生盘亏,待查明原因,报经批准后分别不同情况计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第六章投资 重点与难点(一)投资的分类1.金融资产企业应当根据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

28、分为以下三类:(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对被投资方施加影响的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能够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2)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3)具有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二)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应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要点如下:(1)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29、,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2)企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3)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4)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以实际收到的处置价款减去所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作为处置损益,同时,将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已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确认为处置当期投资收益。(三)债权投资企业应当设置“债权投资”科目,核算持有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权投资。债权投资会计处理的要点如下:(1)债权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2)债权投资在持有

30、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计量,并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3)企业处置债权投资时,应将所取得的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四)其他债权投资企业应当设置“其他债权投资”科目,核算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会计处理的要点如下:(1)其他债权投资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2)其他债权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3)其他债权投资的价值应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4)处置其他债权投资时,应将取得的处置价款与

31、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五)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企业应当设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核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会计处理的要点如下:(1)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3)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价值应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4)处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时,应将取得的处置价款与该金融

32、资产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留存收益。(六)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方能够实施控制或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要点如下:(1)企业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当区分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分别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2)企业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要根据对被投资方是否能够实施控制,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3)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当按取得的处置收入扣除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已确认但尚未收到的现金股利之后的差额确认处置

33、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还应将与所处置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的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能结转损益的除外)或资本公积项目的金额转出,计入处置当期的投资损益。 本章应重点掌握前几种投资的内容!第七章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重点与难点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对于从事一定产品生产的企业而言,固定资产是指那些实际应用于产品的生产过程或经营管理的机器设备和房屋及建筑物等。(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等。此外,固定资产作为有形资产有其

34、显著的实物形态。企业的固定资产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分类:(1)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可以划分为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经营用固定资产。(2)固定资产按照使用情况可以划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出租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3)固定资产按照来源渠道可以划分为外购的固定资产、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改建扩建新增的固定资产、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和盘盈的固定资产。(4)固定资产按是否需要安装可以划分为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确认包括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两个方面。初始确认是指决定是否将某项资产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将一项资产确认为企业的固

35、定资产,必须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此外,还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固定资产的计量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计算固定资产的价值额,是进行固定资产价值核算的重要内容。固定资产的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个方面。初始计量是指企业在以不同方式取得固定资产时对固定资产成本的确认和计算。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来源方式不同,其初始成本的组成内容也不尽相同。固定资产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

36、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以及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计量等。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是确认和计量固定资产的折旧。为进行固定资产增加业务的核算,企业主要应设置“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工程物资”和“在建工程”等账户。“固定资产”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所持有的固定资产的原价;“应交税费”账户用以核算企业购置设备时按规定应从销项税额中扣除的进项税额,发生进项税额时应记录在该账户的借方;“工程物资”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器具等;“在建工程”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基建、技改等在建工

37、程发生的价值。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企业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最终也要转化为企业的成本或费用。对发生在固定资产上的支出应根据其使用寿命,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被分摊的那部分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在会计上称为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应计折旧额一般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用公式可表示为: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折旧的发生一方面会形成企业的成本

38、或费用,另一方面会影响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与其折旧之间的差额称为固定资产的净值。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时,对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寿命等几个方面的因素都应给予充分考虑。(1)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是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以其作为计算折旧的基数,可以使折旧的计算建立在客观、统一的基础上,不易受会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于个别无法确定原始价值的固定资产,如盘盈固定资产、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39、,应以其重置成本等作为折旧基数。(2)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终了时,可以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一般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收入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净额。预计残值收入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预计可收回的器材、零件和材料等的残料价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预计发生的拆卸、整理和搬运等费用。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数额为应计折旧额。(3)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

40、损耗;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主要应当考虑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该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等。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在以上四种计提折旧的方法中,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和工作量法属于平均折旧法,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内,计入各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用

41、相对比较均衡;而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属于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内,先期计入各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用比较高,后期计入各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用相对比较低。这样就可以尽快收回发生在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避免由于技术进步等引起的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对于以上四种折旧方法,企业可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结合自身的经营性质和特点选择使用。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包含的经

42、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应设置“累计折旧”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样一种情况。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所形成的损失。企业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应设置“资产减值损失”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固定资

43、产清查盘点是企业财产清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其账面数相符,从而真实地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的固定资产盘亏及毁损等,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进行核算。但应注意的是,企业如有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固定资产满足规定条件时应当予以终止确认。当固定资产减少时,一方面应在“固定资产”账户的贷方冲减其原值,在“累计折旧”账户转销其已提折旧;另一方面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对于出售和报废的固定资产,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核算,清理后发生的净收益应转入“资产处置损益”账户、“营业外

44、收入”账户、“营业外支出”账户;对于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亏固定资产应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经批准转销时,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企业在对外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文件时,应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披露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下列信息: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分类、计量基础和折旧方法;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率;各类固定资产的期初和期末原价、累计折旧额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当期确认的折旧费用;对固定资产所有权的限制及其金额和用于债务担保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准备处置的固定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45、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无形资产的确认: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无形项目,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1)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2)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无形资产的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应区分购买或自行研发等不同情况处理;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如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

46、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地摊销。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无法可靠确定消耗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进行无形资产的核算,企业应当设置“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和“研发支出”等账户。“无形资产”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累计摊销”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作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土地使用权的累计摊销,也通过本账户核算。“研发支出”账户用以核算企业自行研

47、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企业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类别在附注中披露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下列信息:无形资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余额、累计摊销额及累计减值损失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无形资产摊销方法;作为抵押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额等情况;当期确认为费用的研究开发支出总额。第八章负债 重点与难点本章在阐述负债特点之后,主要介绍了各种流动负债和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会计核算。本章的重点内容包括负债的特点以及短期借款、应付利息、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核算。其中,长期借款费用

48、的会计处理和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为本章的难点。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借款。这部分借款一般是企业为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借入的或为抵偿某项债务而借入的款项。为了核算短期借款业务,企业应当设置“短期借款”账户。借入短期借款时,按本金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短期借款”账户;归还短期借款时,按本金金额借记“短期借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应付利息是指企业应支付而未支付的利息。企业应设置“应付利息”账户,反映企业应付利息的发生与支付业务。在预提利息费用时,借记“财务费用”等账户,贷记“应付利息”账户;在实际支付时,按已预提的金额借记“应付利息”账户,按实付金额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实付与预提数的差额(尚未提取的部分)借记“财务费用”等费用类账户。应付票据是因采用商业汇票方式结算而形成的一项负债。企业应该设置“应付票据”账户,反映因签发票据而承担的负债及其归还情况。在购入货物开出商业汇票时,借记“在途物资(或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贷记“应付票据”账户;在支付货款时,借记“应付票据”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该账户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支付的票据金额。企业应设置“应付账款”账户反映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