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引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按产品的理论成本,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
A.生产管理人员工资 B.废品损失 C.生产用动力 D.设备维修费用
答案:B
2.对本期生产经营性支出,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应划清的界限是( )
A.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B.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费用
C.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D.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答案:B
3.制造成本的确认标准是( )
A.按职能部门确认 B.按费用性质确认 C.按管理目的确认 D.按配比关系确认
答案:A
4.成本的性态是指( )
A.成本发生的原因 B.成本的具体形态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补偿
答案:A
5.根据有关资料,在若反个与生产经营成本有关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确定目标成本是成本会计的( )职能
A.成本核算 B.成本决策 C.成本预测 D.成本控制
答案:B
6.应计入产品成本而不能分清应由哪种产品负担的材料、人工等费用,应( )
A.不计入产品成本 B.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C.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D.直接冲减本期损益
答案:B
7.下列选项中,属于成本会计基础职能的是( )
A.成本预测 B.成本计划 C.成本核算 D.成本控制
答案:C
8.下列选项中,不包括在“成本”中的是( )
A.盘点过程中发生的自然灾害损失
B.获取某一项资产或劳务所要付出的代价
C.商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以价值表现的各种耗费
D.管理生产和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
答案:D
9、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的基础工作之一是( )
A.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B.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C.正确划分生产经营费用和非工作经营费用的界限
D.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式
答案:A
10.以下各项不属于成本核算基础工作的是( )
A.制定、修订定额与厂内计划价格 B. 做好原始记录
C.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D. 做好材料物资的计量、收领、盘点工作
答案:C
11.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专业会计,其对象是( )
A.企业 B.资金 C.会计主体 D.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
答案:D
12.成本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概括为( )
A.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
B.各行业企业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
C.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
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和各项专项成本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 )
A.营业收入的实现
B.盈余公积的提取
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
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
E.企业利润的实现及分配
答案:CD
2.属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使用的会计帐户有( )
A.”基本产品成本”
B.“辅助产品成本”
C.“制造费用”
D.“营业外支出”
E.“待摊费用”
答案:ABCD
3.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包括( )
A.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
B.正确划分各个月的费用界限,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C.将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
D.将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
E.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答案:ABCD
4.要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必须( )
A.合理设置成本会计机构
B.配备成本会计人员
C.按照成本会计有关的法规和制度惊醒工作
D.编制成本计划
E.加强成本控制
答案:ABC
5.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 )来确定
A.产品产量
B.生产组织的特点
C.生产工艺的特点
D.成本管理要求
E.生产规模大小
答案:BCD
6.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 〕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A.生产规模的大小
B.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
C.成本计算方法
D.企业机构的设置
E.成本管理的要求
答案:ABDE
7.要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必须( )。
A.合理设置成本会计机构
B.配备成本会计人员
C. 按照成本会计有关的法规和制度进行工作
D.编制成本计划 E.加强成本控制
答案:ABC
8.下列各项中,应计人产品成本的费用有( ABCD )。
A.车间办公费
B.季节性停工损失
C.车间设计制图费
D.在产品的盘亏损失
E.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答案:ABCD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BC )。
A. 外购动力 B.工资费用 C. 折旧费 D.直接材料 E.燃料及动力
答案:ABC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 CD )。
A、营业收入的实现
B、盈余公积的提取
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
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 E、企业利润的实现及分配
答案:CD
11.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
A.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
B.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D.各个会计期间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答案:CDE
12.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有〔 〕
A.车间办公费B.季节性停工损失
C.车间设计制图费D.在产品的盘亏损失E.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答案:ABCD
13.不形成产品价值,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
A.废品损失 B。季节性停工损失
C.三包损失 D.非常损失E.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答案:ABE
14.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 )
A车间照明用电费 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E.车间办公费
答案:BD
15.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
A.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 B. 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
C. 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D.各个会计期间 E.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答案:CDE
16.下列各项中,为了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的费用界限有 ( )
A、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B、营业费用与管理费用的界限
C、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D、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答案:ACDE
三、判断题
1.在理论成本法下,将价值耗费区分为生产费用和非生产费用。 ( )
答案:错
2.在制造成本法下,将价值耗费区分为生产费用和非生产费用。 ( )
答案:对
3.成本会计集中工作方式比较适合中小型企业,而大型企业则有会造成工作成本高效率低。
( )
答案:对
4.成本会计的基础职能是成本核算。 ( )
答案:对
5.企业的成本项目事实上是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下级的基础明细项目。 ( )
答案:对
6.直接计入费用由于有直接的成本归属对象,因此不需要进行在成本计算对象间的分配。
( )
答案:对
7.若“生产成本”不足以满足核算需要,可以将其分为“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 )
答案:对
8.成本会计是一种成本费用会计。 ( )
答案:错
9.企业的全部支出构成了企业费用。 ( )
答案:错
10.生产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 )
答案:错
11.直接费用必定是直接计入费用。 ( )
答案:错
12.对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形成要素费用。 ( )
答案:错
13.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实际上就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 ( )
答案:对
14.成本核算对象就是指生产费用的承担者。 ( )
答案:对
15.产品成本是生产费用的最终归宿是指生产费用最终会形成产品的成本。 ( )
答案:对
16.要素费用一定是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 )
答案:错
17.生产车间生产产品品种的多少与生产费用处理方法无关。 ( )
答案:对
18.比例分配法的基本公式适用于各种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 ( )
答案:对
19.直接费用就是直接计入费用。 ( )
答案:错
项目一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可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是( )
A.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机物料 B.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
C.生产过程中间接耗用的材料 D.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
答案:D
2.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费用应借记( )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
A.生产成本 B.基本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辅助生产成本
答案:C
3.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不可能借记的账户是( )
A.销售费用 B.财务费用 C.基本生产成本 D.辅助生产成本
答案:B
4.月末车间已领未用的材料,如果下月生产还需要,不能计入本月的生产费用由本月产品成本负担,应办理以下哪项手续?( )
A.计入成本 B.重新领用 C.退库 D.假退料
答案:D
5.“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反映材料成本的( )
A.超支差异 B.节约差异 C.计划成本 D.实际成本
答案:A
6.企业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的耗费,应计入( )
A.基本生产成本 B.辅助生产成本 C.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答案:A
7..在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中,回收废品残料时应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 )
A.“废品损失”科目 B.“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C.“制造费用”科目D.“管理费用”科目
答案:B
8.下列关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完工入库的产品成本记入该科目的借方
B.该科目的余额代表在产品成本
C.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直接记入该科目的借方
D.该科目应按产品分设明细账
答案:B
9.基本生产车间为本企业其他车间和部门提供少量的加工和修理作业,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一般( )
A.作为加工和修理作业的成本
B.直接作为材料成本差
C.记入管理费用
D.由基本生产的主要产品成本负担
答案:C
10.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 )
A.可以随其变动计价
B.不能随其变动计价
C.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D.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答案:C
11.在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的种类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简化分配计算工作,可按各种材料的( )比例分配材料实际费用。
A.定额消耗 B.定额费用 C.消耗定额 D.定额消耗量
答案:B
12.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原料费用是( )
A.直接计入费用 B.直接生产费用 C.间接生产费用 D.间接计入费用
答案:A
1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节约差异,应以( )字从“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 )方转出。
A.红……借…… B.红……贷……C.蓝……借…… D.蓝……贷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基本结构是( )。
A.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成本节约差异B.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
C.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成本超支差异D.月末贷方余额反映库存材料的成本节约差异
答案:BD
2.企业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时,对应贷方账户可能有( )。
A.原材料 B.辅助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E.财务费用
答案:ABC
3.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 )
A车间照明用电费 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E.车间办公费
答案:BD
4.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费用的是( )
A.辅助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B.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C.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 D.车间机物料消耗
答案:AD
5.不可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是( )
A.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机物料 B.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
C.生产过程中间接耗用的材料 D.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
答案:ABC
6.直接材料费用包括( )。
A.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费用 B.生产工艺过程耗用的燃料费用
C.与产品实体相结合的辅助材料费用 D.车间管理耗用的材料费用
答案:ABC
7.消耗材料实际成本的计价方法有( )。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加权平均法 D.个别计价法
答案:ACD
8.制造业的外购材料采购成本应包括( )。
A.买价 B.购入材料的增值税 C.保险费
D.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E.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答案:ACD
9.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常用的分配方法有( )。
A.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B.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C.产量比例分配法 D.定额工时比例法 E.重量比例法
答案:ABCE
10.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材料费用,按其用途分配应记入下列( )科目的借方。
A.制造费用 B.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C.在建工程 D.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E.管理费用
答案:ABD
三、判断题
1.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材料购买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支出。 ( )
答案:错
2.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原材料账户的备抵性质的调整账户。 ( )
答案:错
3.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都要记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 ( )
答案:错
4.对发出加工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是按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的。 ( )
答案:错
5.材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折旧费、制造费用属于要素费用。 ( )
答案:错
6. 属于几种产品生产共同耗用的辅助材料,可以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 )
答案:错
7. 几种产品生产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属于间接计入费用。 ( )
答案:对
8. 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与按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
配的计算结果是不相同的。 ( )
答案:错
9. 低值易耗品作为劳动资料,其摊销的核算与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完全相同。 ( )
答案:错
10.产品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 )
答案:错
四、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产品1000件,乙产品1500件,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材料费用500,000元,其中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为50公斤,乙产品单位消耗定额为20公斤。
要求:(1)按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列出算式);
(2)编制分配材料费用的会计分录。
答案:(1)材料费用分配率=50000/1000*50+1500*20=6.25(元/公斤)
甲产品应负担才料费用=6.25错1,000错50=312,500(元)
乙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6.25错1,500错20=187,500(元)
(2)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12 500
——乙产品 187 500
贷:原材料 500,000
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624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220件,乙产品256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甲产品120元,乙产品100元。
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答案:甲=62400/(220*120+256*100)*220*120=31680(元)
乙=62400/(220*120+256*100)*256*100=30720(元)
3.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产品1000件,乙产品1500件,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材料费用500,000元,其中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为50公斤,乙产品单位消耗定额为20公斤。
要求:(1)按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列出算式);
(2)编制分配材料费用的会计分录。(6分)
答案:
(1)材料费用分配率==6.25(元/公斤)
甲产品应负担才料费用=6.25错1,000错50=312,500(元)
乙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6.25错1,500错20=187,500(元)
(2)借:基本生产成本 500000
贷:原材料 500,000
4.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10000元。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8元、B产品4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600件、B产品800件。
要求: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
答案
B产品定额耗用材料费用=4*800=320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8*600+4*800)=1.25
A产品耗用材料费用=4800*1.25=6000元
B产品耗用材料费用=3200*1.25=4000元
5.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25台,B产品40台,C产品50台。共同耗用甲材料3672公斤,甲材料单价5元。三种产品单位材料消耗量分别是60公斤、40公斤和10公斤。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答案
(1)分配材料费用
A产品定额消耗量=25*60=1500元
B产品定额消耗量=40*40=1600元
C产品定额消耗量=50*10=50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3672/(1500+1600+500)=1.02
A 产品分配材料数量=1500*1.02=1530公斤
B产品分配材料数量=1600*1.02=1632公斤
C产品分配材料数量=500*1.02=510公斤
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530*5=7650元
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632*5=8160元
C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10*5=2550元
(2)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产品 7650
—B产品 8160
—C产品 2550
贷:原材料 500,000
6.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10000元。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8元、B产品4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600件、B产品800件。要求: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
答案
A产品定额耗用材料费用=8*600=4800元
B产品定额耗用材料费用=4*800=320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8*600+4*800)=1.25
A产品耗用材料费用=4800*1.25=6000元
B产品耗用材料费用=3200*1.25=4000元
五、综合题
1.长江制造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35台,B产品50台,C产品40台。共同耗用甲材料3672公斤,甲材料单价5元。三种产品单位材料消耗量分别是60公斤、40公斤和10公斤。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答案
(1)分配材料费用
A产品定额消耗量=35*60=2100元
B产品定额消耗量=50*40=2000元
C产品定额消耗量=40*10=40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3672/(2100+2000+400)=0.816
A 产品分配材料数量=2100*0.816=1713.6公斤
B产品分配材料数量=2000*0.816=1632公斤
C产品分配材料数量=400*0.816=326.4公斤
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713.6*5=8568元
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632*5=8160元
C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26.4*5=1632元
(2)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产品 8568
—B产品 8160
—C产品 1632
贷:原材料—甲材料 18360
2.某企业月末由仓库转来发料凭证汇总表,表中登记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总计42000元,其中:甲产品领用22000元,乙产品领用15000元,生产车间一般耗用4000元,企业管理部门领用1000元,该企业“原材料”帐户借方期初余额和本期发生额合计数(计划成本)67000元,“材料成本差异”帐户贷方期初余额和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670元。
要求:(1)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和发出材料成本差异额;
(2)编制发生材料和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额的会计分录。
答案(1)材料成本差异率=-670/67000=-1%
发出材料应结转的差异额=42000错(-1%)=-420元
(2)会计分录:
发出材料: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2000
——乙产品 15000
制造费用 4000
管理费用 1000
贷:原材料 42000
结转差异: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20
——乙产品 150
制造费用 40
管理费用 10
贷:材料成本差异 420
项目二 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生活福利部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科目是( )
A.应付福利费 B.职工福利基金 C.管理费用 D.产成本
答案:C
2.计提非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福利费是应进( )
A. 应付福利费 B. 生产成本 C. 管理费用 D. 制造费用
答案:C
3.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
A. 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 B. 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C.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 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
答案:C
4.某工人本月加工完成的甲产品数量为100件,其中合格产品为95件,废料产品为2件,由本人过失造成的工废产品为3件。计件单价为10/件。据此计算的该工人本月计件工资为( )元。
A.950 B.970 C.980 D.1000
答案:B
5.工资和福利费成本项目是指( )
A.直接参加制造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B.按厂部管理人员工资提取的福利费
C.按生产工人工资提取的福利费 D.全体职工工资及福利费
答案:A
6.( )属于工资费用,但不应计入产品成本或经营管理费用。
A.长病假人员工资 B.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C.福利部门人员工资 D.退休人员工资
答案:C
7.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有( )
A.房产税 B.车船使用税 C.土地使用税 D.印花税
答案:D.
8.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
A.职工教育经费 B.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C.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 D.因筹资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
答案:B
9.下列人员中,其工资应计入产品成本中直接人工项目的是( )
A.产品生产工人 B.车间管理人员 C.厂部管理人员 D.专职销售人员
答案:A
10.企业车间因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等,属于( )成本项目。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直接人工 D.直接材料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属于工资总额组成内容的有( )
A. 差旅费 B.节约奖 C.技术性津贴 D.市内交通补助 E.洗理费
答案:BC
2.计入产品的工资,按其用途应分别借记( )账户
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辅助生产成本”E.“营业费用”
答案:ABD
3.职工薪酬的内容包括( )等。
A.职工工资 B.职工福利费
C.社会保险费D.住房公积金
E.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答案:ABCDE
4.工资总额的组成内容包括( )等。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独生子女补贴 D.物价补贴
答案:ABD
5.几种产品共同发生的人工费用,常用的分配标准有( )
A.实际生产工时 B.机器工时 C.产品定额耗用量
D.定额生产工时 E.产品产量
答案:AD
6.成本项目中的直接人工包括( )
A.直接生产工人工资 B.计件生产工人工资
C.直接生产工人福利费 D. 计件生产工人福利费
答案:ABCD
7.分配结转人工费用时,会计分录中应对应的借方科目主要有( )
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E.在建工程
答案:ABCE
8.计算应付计时工资的月工资时的方法有( )
A.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按扣缺勤日数算月工资
B.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算月工资
C.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按扣缺勤日数算月工资
D.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算月工资
答案:ABCD
9.下列人员中,其工资不应计入产品成本中直接人工项目的有( )
A.产品生产工人 B.车间管理人员
C.厂部管理人员 D. 专职销售人员
答案:BCD
三、判断题
1.凡是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款项构成企业的职工薪酬。 ( )
答案:对
2.按月薪制计算计时工资时,不必考虑当月的日历天数。 ( )
答案:错
3.计算集体计件工资时,计件工资分配率通常以计时工资为分配依据。 ( )
答案:对
4.薪酬费用应当按薪酬费用发生的岗位及受益情况进行分配。 ( )
答案:对
5.按企业福利机构人员工资计提的社保费用由计入管理费用。 ( )
答案:对
6.要素费用中的“职工薪酬”与成本项目中的“人工费用”的内容是相同的。( )
答案:错
7. 生产人员、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应直接计入产品生产
成本。 ( )
答案:错
8. 按照医务及福利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的应付福利费,应在应付福利费中列支。
( )
答案:错
9.企业如果采用计时工资制,当生产多种产品时,工资费用需要在几种产品之间分配,分配标准通常选择生产工时。 ( )
答案:对
10.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适用于机械化程度较高和企业车间。 ( )
答案:错
四、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1950元,9月份共30天,病假2天,事假1天,连双休日共休假11天,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80%计算,病事假期间无节假日。
要求:
(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天数计算月工资;
(2)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按扣缺勤天数计算月工资;
(3)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天数计算月工资;
(4)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按扣缺勤天数计算月工资;
答案:
(1) 日工资率=1950/30=65
8月份月工资=(20+7)*65+65*2*80%=1924
(2) 日工资率=1950/30=65
8月份月工资=1950-65-(65*2*20%)=1859
(3) 日工资率=1950/20.83=93.61
8月份月工资=19*93.61+93.61*2*80%=1928.37
(4) 日工资率=1950/20.83=93.61
8月份月工资=1950-93.61-(93.61*2*20%)=1818.95
2.成都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甲、乙、丙三种产品,9月份发生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14700元,甲产品完工1000件,乙产品完工400件,丙产品完工45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2.5小时,乙产品2.45小时,丙产品1.6小时。
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答案:
分配工人工资费用:
甲产品耗用定额工时=甲单件工时定额*甲完工数量
=1000*2.5=2500(小时\件)
乙产品耗用定额工时=乙单件工时定额*乙完工数量
=400*2.45=980(小时\件)
丙产品耗用定额工时=丙单件工时定额*丙完工数量
=450*1.6=720(小时\件)
工人工资费用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甲乙丙耗用定额工时之和
=14700\(2500+980+720)=3.5(元\件)
甲分配负担的工资=甲产品耗用定额工时*分配率
=2500*3.5=8750(元)
乙分配负担的工资=乙产品耗用定额工时*分配率
=980*3.5=3430(元)
丙分配负担的工资=丙产品耗用定额工时*分配率
=720*3.5=2520(元)
3.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实际工时为:甲产品20000小时,乙产品32000小时,根据工资计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为2392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41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2350元,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300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