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44-第五章-阅读理解能力.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156120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44-第五章-阅读理解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44-第五章-阅读理解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44-第五章-阅读理解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44-第五章-阅读理解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44-第五章-阅读理解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阅读理解能力第三节 阅读理解能力命题分析文章一般是议论文,一般为总分总格式,首尾点题。4+10=14分,第一题为含义题,第二题为概括题。例如:2019下:(1)为何黛玉认为不能学“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样的诗?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2)文章认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体现了王维怎样的作诗境界?请简要分析。(10分)一、阅读材料中的词、句理解(一)阅读中对词语及其表达的重要概念的理解解题通法1.以题干中的词语为参照物,定位原文。2.直接抄或转述定词段附近(或本段)材料中内容。3.如果这一段答案的段落“废话”很多,把句子缩写,不能照搬。(2017年阅读材料:)从最根

2、本的意义上来说,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寻觅知音,而读者则通过阅读,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作家通过区分不同的读者类型,针对特定的阅读对象,使用相应的语言和叙事策略,为他们提供读物,从而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同。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不仅考虑现实的读者,同时也在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寻求认同。比如说,在文学出版、印刷、传播很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作家们的作品在当世的传播受到极大的限制。对古代的作者而言,他们的写作大多没有任何商业报酬,也很少现实的读者。正因为如此,他们只有对未来的读者加以想象,才能获得写作的基本动力。所谓的“文章千古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在现代社

3、会中,很多作家的写作也向未来敞开,当时不为人知,在后世却成为一代经典的作品,即便是在近现代文学史上也比比皆是。所以说,文学本身就具有某种“待访”的性质:作家有点像是在茫茫大海上建立岛屿的人,而读者则像是航海者和旅行者。作家之所以在孤寂中建立岛屿,当然是希望有一天能与他们的读者相遇。对于另一些作家来说,他们的目光也会投向过去。他们试图与那些早已不在人世的文学先辈们进行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在与先驱者所确立的文学标准对话。当然,他们也是在跟自己内心的目标进行对话。每一个优秀的作家,心中都有一个隐秘而清晰的目标,读者和社会的认同、商业上的成功是一回事,而能否接近和达到这个目标,则是另一回事。就

4、中国文学而言,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人确立了古典文学的标准,而鲁迅先生则代表了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和思想的新高度。也可以说,我们实际上面对着两个伟大的传统。我们置身于这两个传统之中,受到它们的护佑,分享它们的文学资源,向它们表达敬意,同时也在与它们进行对话,并尝试着做出新的文学变革。因此,任何有价值的写作,都是对传统的某种回应,即便是对传统的质疑和挑战,也是一种重要的回应。所以,严格地来说,文学写作中对读者的想象,即是一种向现实和未来读者寻求认同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传统的再确认过程。我认为,只有具备了过去、现实和未来开放性视野的创作,才称得上是一种开放的写作。(摘编自格非文学在读者中寻求认同)

5、【例2017年上真题】问题:画线句“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中“认同”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材料节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寻觅知音,而读者则通过阅读,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作家通过区分不同的读者类型,针对特定的阅读对象,使用相应的语言和叙事策略,为他们提供读物,从而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同。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不仅考虑现实的读者,同时也在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寻求认同。网校答案:作者以“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总领全文,其中“认同”是共同认可之意。作者要寻觅知音,得到现实读者的认同。(1分)作者通过提供读物获得市场的

6、认同。(1分)作者在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中寻求认同。(1分)读者通过阅读建立与作者的认同。(1分)(二)阅读中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解题通法1.选取题目中特殊“语素”为关键词,定位原文。2.直接抄或转述定词段附近(或本段)材料中内容。【例2016年下真题】问题:文中画线处“镜头够不着的地方”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材料节选:不过,再想一想就会发现,文学从不限于实录,并非某种分镜头脚本,优秀的文学实中寓虚,虚实相济,虚实相生,常有镜头够不着的地方。网校答案:指的是文学有影视产品所表现不出来的领域:文学从不限于实录,并非某种分镜头脚本,文学在实处还有虚,是实外有虚,实中寓虚,虚实相济,虚实相生的。

7、二、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一)作者观点类解题通法1.以设问为出发点,通读全文,总分总类的文章重点段落一般为首尾段。2.找下定义的“语素”。(如:“我认为”“所以”“但是”)3.以材料中其他内容结合理解作者的核心观点。4.不要认为你以为的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例2018年上真题】问题:文章论述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第一段)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第二段)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的感情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更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

8、便难于辨別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 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第三段)“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访:“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箫”三字所以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而这里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第四段)“明月照积雪

9、”,清洁而寒冷,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易水歌点出了寒字,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诗说“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为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朔风是北风,它自然要刚劲无比,但这个哀字却正是这诗的传神之处。那么壮士这一去又岂可还乎?一去正是写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况又各不相关。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这便是艺术的普遍性。(第五段)我们每当秋原辽阔,寒水明净,独立在风声萧萧之中,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必有壮士的胸怀,所以这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它虽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枯

10、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这一点相知,我们人与自然间的一点相得,这之间似乎可以说,又似乎不可以说,然而它却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去。那广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记,在文艺上乃又认识了它,我们生命虽然短暂,在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第六段)专诸刺吴王,身死而功成,荆轲刺秦王,身死而事败。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士固不可以成败论,而我们之所以更怀念荆轲,岂不正因为这短短的诗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网校答案:艺术具有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

11、致。一首诗可以离开一个人而存在,虽然一首诗针对荆轲说出来,却属于每一个人,诗可以赋予人永生的意味,在狭小的人生中可以将一些事情忘记,但是在文艺上又认识了它。 核心:艺术具有普遍性,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离开所表现的人、事而单独存在,诉之于情操,某时因一些因素引发共鸣,从而将所表现的人、事永久铭记。网校答案:艺术具有普遍性,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离开所表现的人、事而单独存在,诉之于情操,某时因一些因素引发共鸣,从而将所表现的人、事永久铭记。【例2015年下真题】问题:本文对孙犁的作品有怎样的评价?孙犁论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划,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书时的自在,是没有任何疾病的自

12、在。好文章好在了不觉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孙犁那里难寻着技巧,也无法看到才华横溢处。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却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儒,一个大儒。数十年的文坛,题材在决定着作品的高低,过去是,现在变个法儿仍是,以此走红过许多人。孙犁的文章从来是能发表了就好,不在乎什么报刊和报刊的什么位置,他是什么都能写得,写出来的又是文学。一生中凡是白纸上写出的黑字都敢堂皇而之地收在文集里,既不损其人亦不损其文,国中几个能如此?作品起码能活半个世纪的作家,才可以谈得上有创造,孙犁虽然未大红大紫过,作品却始终被学习。且活到老、写到老,笔力未曾丝毫减弱,可见他的创造能力有多大。题材在决定着作品的高

13、低他是什么都能写得创造能力有多大。网校答案:(1)孙犁作品的写作题材广泛。评论界素有“荷花淀派”之说,其实哪里有派而流?孙犁只是一个孙犁,孙犁是孤家寡人、他的模仿者纵然万千,但模仿者只看到他的风格,看不到他的风格是他生命的外化,只看到他的语言,看不到他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便把清误认为了浅,把简误认为了少。因此,模仿他的人要么易成名而不成功,为一株未长大就结穗的麦子,麦穗只能有蝇头大,要么望洋生叹,半途改弦。天下的好文章不是谁要怎么就可以怎么的,除了有天才,有夙命,还得有深厚的修养,佛是修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风格/他生命的外化网校答案:(2)孙犁作品体现出的特色是孙犁自身深厚文化修养的体现。

14、评论界素有“荷花淀派”之说,其实哪里有派而流?孙犁只是一个孙犁,孙犁是孤家寡人、他的模仿者纵然万千,但模仿者只看到他的风格,看不到他的风格是他生命的外化,只看到他的语言,看不到他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便把清误认为了浅,把简误认为了少。因此,模仿他的人要么易成名而不成功,为一株未长大就结穗的麦子,麦穗只能有蝇头大,要么望洋生叹,半途改弦。天下的好文章不是谁要怎么就可以怎么的,除了有天才,有夙命,还得有深厚的修养,佛是修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网校答案:(3)孙犁的作品有他自己的情操内涵。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初学者都喜欢涌集孙门,学到一定水平了,就背弃其师,甚至生轻看之心,待最后有了

15、一定成就,又不得不再来尊他。孙犁是最易让模仿者上当的作家,孙犁也是易被社会误解的作家。孙犁不是个写史诗的人(文坛上常常把史诗作家看得过重,那怎么还有史学家呢),但他的作品直通心灵。到了晚年,他的文章越发老辣得没有几人能够匹敌。举一个例子,舞台上有人演诸葛,演得惟妙惟肖,可以称得“活诸葛”,但“活诸葛”毕竟不是真正的诸葛。明白了要做“活诸葛”和诸葛本身就是诸葛的含义,也就明白了孙犁的道行和价值所在。但他的作品直通心灵。到了晚年,他的文章越发老辣得没有几人能够匹敌。网校答案:(4)孙犁的作品直逼心灵,晚年的文章越发老辣。网校答案:(1)孙犁作品的写作题材广泛。(2)孙犁作品体现出的特色是孙犁自身深

16、厚文化修养的体现。(3)孙犁的作品有他自己的情操内涵。(4)孙犁的作品直逼心灵,晚年的文章越发老辣。二、谈看法或开放类命题解题通法1.通读全文,了解作者观点。2.谈自己观点。(可支持可反对)【例2015年上真题】问题:结合作者对阅读与思考关系的阐述,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看法?(10分)读书是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尽管它不见得是严密紧凑,但总是个有脉络可寻的总体,我们可赖它向某种体系开展,比起看书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说是利多害少。为什么呢?因为后者的思想是从各种形形色色的精神而得来,属于别人的体系,别人的色彩。它不能像自己思考的人,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

17、等融合成一个总体。他的脑子里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思想纷然杂陈,显得混乱不堪,这种思想的过度拥挤状态,攫夺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见,并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学者身上都可发现。所以,在健全的理解力和正当的批判力等方面来说,这类人远不如那些所学无几的人。以读书终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汲取而得,他们有如阅读了许多山水、游记之类的书籍,对于某地或某国的有关知识虽可粗枝大叶地说出来,但是甲地和乙地是如何地联络?人文、物产、习俗又是如何等等,则说不上来。反之,以思考终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长的父老,一打开话匣子便能把本地事事物物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事实或

18、传说和事物的总体关系等,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摘编自叔本华读书与思考) 网校答案:读书,是一种成长,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真正有所进步。思考,是一种创新,我们要不断思考,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若能将“活读书”与“勤思考”相结合,必能达到人生的金字塔。我们可以热爱读书,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伏尔泰也说过“读书使人心明眼亮”。可以说,读书是通往天堂的阶梯。但是我们不能死读书,读死书。书籍的世界千姿百态,我们要取舍有度,即鲁迅先生所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别人的思想吸收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地咀嚼,要真正消化到灵魂深处。我么要将那看起来纷然杂陈、混乱不堪的各种思想观

19、点进行整合吸收,而不至于因为这种思想的过度拥挤状态,攫夺了自己的正确观察力,也失去了自己的主见,这样真的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但是,我们不能否定思考的力量,正如作者所言,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尽管它不见得是严密紧凑,但总是个有脉络可寻的总体,我们可赖它向某种体系开展,而且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合成一个总体。思考,可以为我们的打开原生态创新的大门,思考,可以使我们向没有开拓的文化领地、向新的巨人迈进一步,更可以使得我们成为独立的个体。善于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活书。善于思考,不断创新,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会更加豁亮。乘着天使的两只翅膀,我们一定能翱翔高空,开辟自己的新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