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3∕T 3518-2023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314439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8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T 3518-2023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23∕T 3518-2023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23∕T 3518-2023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23∕T 3518-2023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23∕T 3518-2023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01CCSB05DB23DB23/T35182023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2023-07-021 发布2023-08-20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3518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院、哈尔滨丘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桦南县柳毛河林场、黑龙江肇源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

2、保护中心、哈尔滨易成电气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妍妍、吕跃东、卢慧颖、王妍、何广军、唐志亮、于琳琳、庄园、刘瑞东、李智伟、吴国峰、刘会锋、韩乐乐、陈兴玉。DB23/T 351820231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山杏(Prunus sibiricaL.)种质资源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种质资源评价和技术档案。本文件适用于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0452仁用杏杏

3、仁质量等级NY/T 1306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杏NY/T 2028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杏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调查内容4.1立地因子调查记载内容见附录A。4.2植物学性状调查记载内容见附录B。4.3物候期按NY/T 1306的规定执行。5调查方法5.1调查准备查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文件、技术规程与有关基础知识,统一技术要求,通过短期培训及试点,掌握外业、内业的工作程序与技术要求、外业工作的安全常识。查阅山杏基础生物学特征、实地照片影像;同时查阅所需要调查地区的森林档案、林相图等相关资料。制定调查实施方案,准备调查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表格资料等。DB23

4、/T 3518202325.2外业调查5.2.1访问调查通过走访山杏重点分布区县、乡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和当地林农,了解野生和栽培山杏资源及优特资源的分布情况,掌握山杏种质资源基础信息。5.2.2样线调查确定当地需要调查的山杏种质资源的基础信息,实地踏查,按照自然环境因子的变化和山杏种质资源的分布,选择有代表性的路线,对山杏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填写表C.1。5.2.3样方调查对山杏种质资源所在群体进行样方调查,每个群体设置3块标准地,根据群体大小设置标准地面积50 m2400 m2,正方形或长方形,对样方内的山杏单株进行每木调查。填写表D.1。5.2.4单株调查对附表B的内容进行调查。填写附表E。

5、5.2.5物候期调查对4.3的内容进行调查。填写表F5.3调查技术质量要求各项定量调查因子,包括经纬度、坡度、海拔、树龄、树高、地径、冠幅等,测量误差要求5%。误差允许范围之内者,以调查值为准;反之,则以检(抽)查值为准。种质鉴定正确率95%;调查因子正确率95%;种质信息漏登率5%。5.4内业整理5.4.1材料整理对外业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数据分析,如发现数据缺失或异常等问题,进行补充调查,将外业调5.4.2影像整理影像资料应反映山杏种质资源整体情况及优特性状。在影像资料中注明拍摄地点、地理坐标、拍摄时间、拍摄部位,同时进行编号,与对应的外业调查表的编号相一致。将影像资料附于对应的外业调

6、查表中。同时保存电子版和纸质版文件。5.4.3标本整理检查标本制作情况,妥善保存并组织鉴定。6种质资源评价6.1丰产类型6.1.1区域群体产量确定DB23/T 351820233选取有代表性的山杏林分进行样方调查,计算单株产核量,统计群体平均值(m)、群体标准差(s)、变异系数(cv)等。产核量a(g/m2)计算公式(1):?=?式中:b:标准枝果个数;c:单株含标准枝的个数;d:平均单果重;e:出核率;f:树冠垂直投影面积。6.1.2丰产优良单株初选标准10 m半径范围内结实量明显大于邻株、树势健壮、树形整齐、树冠开张、无严重病虫害、冠幅大于2 m的非林缘植株,且单株产核量多于山杏群体平均单

7、株产核量,确定为初选丰产优株。6.1.3丰产优良单株复选标准第2年对初选丰产优株的产核量继续进行测定,以两年平均单株产核量作为丰产指标,如果比复选标准X复选值大,即确定为复选丰产优株。X复选值计算公式(2):X复选=m+cs式中m:群体平均数;c:1/100选择概率下的c值;s:群体标准差。6.1.4丰产优良单株决选标准第3年对复选丰产优株的产核量继续进行测定,以三年平均单株产核量作为丰产指标,如果比决选标准X决选值大,即确定为决选丰产优株。X决选值计算公式(3):X决选=m+cs式中m:群体平均数;c:1/2000选择概率下的c值;s:群体标准差。6.2晚花类型观察同一坡向、同一坡位的山杏个

8、体盛花期,比山杏群体盛花期晚7 d以上的山杏植株确定为初选晚花类型。经多年连续观测,晚花特性稳定,确定为晚花山杏。6.3抗逆型根据附表B中1 a生枝和病虫害果实调查结果,1 a生枝条未出现冻死的为抗冻型山杏;果实未出现病害的为抗病型山杏。6.4甜仁类型应符合 GB/T 20452 的规定。DB23/T 3518202346.5特异类型应符合 NY/T 2028 的规定。7技术档案应建立技术档案,内容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及种质资源评价等。DB23/T 351820235附录A(资料性)山杏种质资源调查立地因子描述表A.1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立地因子描述见表A.1表A.1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立地因

9、子描述表序号调查内容调查指标调查因子描述1调查地点地理位置(1)省(2)县(市、区)(3)乡(林场)(4)村(工区)(5)林班(6)小班(7)地理坐标。2地形因子地貌类型(1)高山(2)中山(3)低山(4)丘陵(5)平原。坡向(1)北坡:方位角337.5360,022.5;(2)东北坡:方位角22.5 67.5;(3)东坡:方位角67.5112.5;(4)东南坡:方位角112.5157.5;(5)南坡:方位角157.5202.5;(6)西南坡:方位角202.5247.5;(7)西坡:方位角247.5292.5;(8)西北坡:方位角292.5337.5;(9)无坡向:坡度5。坡度(1)级为平坡5

10、;(2)级为缓坡515;(3)级为斜坡1525;(4)级为陡坡2535;(5)级为急坡3545;(6)级为险坡45以上。坡位(1)山脊(2)上腹(3)中腹(4)下腹(5)山谷(6)平地。海拔单位 m。3土壤因子土壤类型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记载到土类。土层厚度(1)土层60 cm:厚;(2)土层30 cm59 cm:中;(3)土层30 cm:薄。土壤质地(1)砂土(2)砂壤土(3)轻壤土(4)中壤土(5)重壤土(6)粘土。4植被因子植物种类主要植物种类(建群种、优势种)及多度、盖度等。5气象因子因子类型(1)日照时数(h)(2)年均温度()(3)最高温度()(4)最低温度()(5)积温()(6

11、)降水量(mm)(7)无霜期(d)。DB23/T 351820236附录B(资料性)山杏种质资源调查植物学性状描述表B.1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植物学性状描述见表B.1表B.1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植物学性状描述表序号调查内容性状性状描述1树体树形(1)自然开心形(2)主干形(3)自然圆头形(4)灌丛形。树姿(1)直立(2)半开张(3)开张。枝条状态(1)直立(2)斜生(3)弯曲(4)下垂。2枝一年生枝长度一年生枝平均长度,单位 cm。一年生枝粗度一年生枝平均粗度,单位 cm。一年生枝颜色(1)绿色(2)灰褐色(3)黄褐色(4)红褐色。一年生枝被毛(1)疏毛(2)无毛。果枝类型(1)长果枝率(长度30

12、 cm以上果枝数占总枝数的百分率)(2)中果枝率(长度15 cm30 cm果枝数占总枝数的百分率)(3)短果枝率(长度5 cm15 cm果枝数占总枝数的百分率)(4)花束状果枝率(长度0 cm 5cm果枝数占总枝数的百分率),单位%。3叶叶片长度从叶基切线至叶尖基部的长度,单位为 cm。叶片宽度叶片最宽处的长度,单位为 cm。叶形指数叶片长/宽的比值。叶柄长度叶柄的长度,单位为 cm。叶柄粗度叶柄的粗细程度,单位为 mm。叶柄腺体数量(1)1个(2)2个(3)3个(4)无。叶片颜色(1)浅绿色(2)绿色(3)深绿色(4)紫红色。叶片形状(1)卵圆形(2)倒卵圆形(3)圆形(4)椭圆形。叶基形状

13、(1)楔形(2)圆形(3)截形(4)心形。叶尖形状(1)渐尖(2)钝尖(3)尾尖(4)突出尖。叶缘形状(1)钝锯齿(2)复钝锯齿(3)细钝锯齿。叶面光滑度(1)光滑(2)粗糙。叶表绒毛(1)有(2)无。叶背绒毛(1)有(2)无。4花花瓣颜色(1)白色(2)粉白色(3)粉色(4)粉红色。花瓣数量山杏单株多数花瓣的数量。花瓣褶皱(1)是(2)否。DB23/T 351820237表B.1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植物学性状描述(续)花大小(1)大花 花径3 cm(2)中等花 1.5 cm花径3.0 cm(3)小花 花径1.5 cm。花萼颜色(1)紫红色(2)红褐色(3)绿色。雌蕊数量(1)1个(2)2个(3

14、)多个。雌蕊发育程度(1)低于雄蕊长(2)等于雄蕊长(3)高于雄蕊长(4)显著高于雄蕊。花丝颜色(1)白色花丝(2)红色花丝(3)其他。花药颜色(1)黄色花药(2)粉色花药(3)红褐色花药(4)其他。完全花百分率完全花占总花数的百分比,以%表示。5果果实形状(1)圆形(2)扁圆形(3)卵圆形(4)椭圆形(5)扁卵圆形(6)扁长圆形。果皮颜色(1)黄色(2)桔红色(3)青红色(4)红色点、状片。果肉厚度果皮厚度,单位 mm。果肉汁液(1)多(2)中(3)少(4)极少。果肉开裂程度(1)开裂(2)半开裂(3)不裂。核粘离性(1)离核(2)半离核(3)粘核。果实口感(1)酸(2)甜(3)涩(4)无味

15、。果三径果实的长、宽、厚度,单位 cm。单果重单个成熟果实的重量,单位 g。6核核形状(1)扁圆形(2)扁卵圆形(3)扁宽圆形(4)扁长圆形(5)圆鼓形。核背基(1)平(2)突出。核基部(1)聚合(2)不聚合。核翼纹(1)内凹(2)平(3)外凸。核缝翅(1)锐(2)钝(3)展翅。核面光滑度(1)平滑(2)较平滑(3)粗糙。核三径杏核的长、宽、厚度,单位 cm。单核鲜重单个成熟核的重量,单位 g。出核率山杏核重占果实重的百分比,以%表示。产核量以每平方米树冠垂直投影面积的杏核产量表示,单位 g/。7仁仁数/核(1)1个(2)2个。杏仁口感(1)苦(2)甜。单仁重单个成熟山杏仁的重量,单位为 g。

16、出仁率山杏仁重占核重的百分比,以%表示。DB23/T 351820238附录C(资料性)山杏种质资源样线调查表C.1 山杏种质资源样线调查表见表 C.1表C.1 山杏种质资源样线调查表种质资源名称种质资源编号种质资源来源地省县(区、林业局)乡(镇、林场)调查地地理坐标经度:纬度:海拔:m分布点序号分布点株数调查者单位调查者姓名联系方式图像编号标本编号种质资源图像证明备注DB23/T 351820239附录D(规范性)山杏种质资源样方调查表D.1 山杏种质资源样方调查表见表D.1表D.1 山杏种质资源样方调查表标准地林分因子调查省份县调查地点调查者填表人调查日期经度纬度海拔(m)坡向坡度坡位土壤

17、类型土壤质地土层厚度(cm)腐殖质层厚度(cm)土壤含水量(%)标准地大小(m2)郁闭度主要伴生树种植被类型林龄(a)平均树高(m)林分平均地径(cm)平均冠幅(m)密度(株/公顷)林分面积(公顷)结实情况病虫害情况DB23/T 3518202310附录E(规范性)山杏种质资源单株调查表E.1 山杏种质资源单株调查表见表E.1表E.1 山杏种质资源单株调查表省份县编号填表人调查地点调查日期树龄树高(m)地径(cm)冠幅(m)树形树姿枝条状态1 a 生枝条数1 a 生枝条长度(cm)一年生枝条粗度(cm)1 a 生枝颜色1 a 生枝被毛果枝类型叶片长度(cm)叶片宽度(cm)叶形指数叶柄长度(c

18、m)叶柄粗度(mm)叶柄腺体数量(个)叶片颜色叶片形状叶基形状叶尖形状叶缘形状叶面光滑度叶表绒毛叶背绒毛花瓣颜色花瓣数量(个)花瓣褶皱花大小花萼颜色雌蕊数量(个)雌蕊发育程度花丝颜色花药颜色完全花百分率(%)果实形状果皮颜色果肉厚度(mm)果肉汁液果肉开裂程度核粘离性果实口感果三径(cm)单果重(g)虫害果数核形状核背基核基部核翼纹核缝翅核面光滑度核三径(cm)单核鲜重(g)出核率(%)产核量(g/)仁数/核杏仁口感单仁重(g)DB23/T 3518202311表E.1 山杏种质资源单株调查表(续)出仁率(%)单株性状描述照片编号拍摄者拍摄日期标本编号采集者采集日期备注DB23/T 3518202312附录F(规范性)山杏物候期调查表F.1 山杏物候期调查表见表F.1表F.1 山杏物候期调查表优树序号观测地点花芽芽膨大初花期盛花期落花期叶芽萌动期开绽期叶片变色期落叶期果实幼果出现期生理落果期果实着色期果实成熟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手工业/轻工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