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开放与短缺:论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中的高层住宅——以重庆白象居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34731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放与短缺:论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中的高层住宅——以重庆白象居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开放与短缺:论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中的高层住宅——以重庆白象居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开放与短缺:论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中的高层住宅——以重庆白象居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40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开放与短缺:论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中的高层住宅以重庆白象居为例Opening-up and Scarcity:the High-rise Residence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s Early Reform Era-Taking Baixiangju in Chongqing as an Example文/陈力然 CHEN Liran陈力然/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助理研究员,香港大学博士,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信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M693728);重庆市博士后研究

2、人员科研项目特别资助(XmT2020147)中图分类号:TU-092.1/.7 文献标识码:A摘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高层住宅发展因置身于对外开放与资源短缺的双重现实而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对1982年启动的重庆白象居高层住宅设计如何回应该现实进行历史考察。研究发现资源短缺对白象居建设有一定限制,但同时也使改革开放初期高层住宅建设模式尚未固化,白象居设计师在引入香港高层住宅设计经验并将其与重庆地方现实和个人灵感结合的过程中,得以积极探索高层住宅现代化的在地模式,并有效发挥住宅的社会效益。本文试图揭示“开放与短缺”并存的时代语境对改革开放初期高层住宅建设的复杂影响,为理解当时处于社会转型与过渡中的

3、中国建筑的独特性补充一个新视角。关键词:近现代建筑、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高层住宅、资源短缺、重庆、香港、跨文化传播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residence in Chinas early reform period was endowed with stro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s it was rooted in both opening-up policy and resource scarcity.This paper is a historical survey of the hig

4、h-rise residential quarter“Baixiangju”in Chongqing whose design was initiated in 1982,aimed at investigating how the design responded to the dual reality of opening-up and resource scarcity.The study finds that although re-source scarcity imposed some constraints o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Ba

5、ixiangju,it also made the high-rise residence construction mode in the early reform era open for experiment.In this context,the design of Baixiangju managed to introduce Hong Kongs high-rise residence de-sign tactics and combined it with Chongqings local reality as well as the designers own design i

6、nspiration,positively exploring a localized high-rise residence modernization mode,and exerting the social benefit of the residence proj-ect.The paper attempts to reveal the complex influences of the dual reality of opening-up and resource scarcity in Chinas early reform era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

7、gh-rise residence then,and contribute a new perspective of under-standing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at the outset of reform.Keywords: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the early reform era,social transformation,high-rise residence,resource scarcity,Chongqing,Hong Kong,tr

8、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041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一、引言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我国市场化改革方向之间的时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早期阶段。此时我国处于从较封闭的计划经济社会向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过渡的特殊阶段,既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又不同于1992年以后的市场化改革时期,在中国当代史中较为独特。在该时期,我国在建筑现代化路径尚未明确时对建筑现代化模式进行了各种尝试与摸索,且建筑实践既受到改革开放影响,又还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期的印记,呈现出明显的社会转型与过渡特征。该特征的其中一个表现是对外开放与资源短缺并存:计

9、划经济时期,处于封闭状态的内地建筑现代化发展资源(财政资源、现代知识、技术、制度等)较匮乏;改革开放初期,建筑现代化的知识开始从境外涌入内地,但资源短缺的现实还未消退。近年来,改革开放初期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新兴关注点之一,但对于当时建筑现代化如何回应“开放与短缺”并存的现实尚未有深入探讨。解答该问题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建筑发展的独特性,揭示建筑以怎样的方式体现、参与了社会转型与过渡。改革开放初期,标志性公共建筑往往备受关注,资源支撑(资金、技术、知识、建材供应等)充足,短缺对其影响相对较小。而集合住宅等大批量生产、满足大众日常需求的项目,其资源支撑相对较少,更易受资源短缺影响。

10、本文关注集合住宅。目前,涉及“短缺”话语的中国当代住宅史研究主要考察计划经济时期,当时国内与国外的建筑交流少,住宅发展在短缺与封闭的双重现实下进行。与之不同,改革开放初期住宅发展在资源短缺的同时迎来信息开放,需单独研究。目前与改革开放初期集合住宅史相关的研究很少深入考察住宅如何回应“开放与短缺”并存的现实,更鲜有研究以深入的案例分析来探讨该问题。改革开放初期,高层住宅逐渐在内地兴起,其建设尤为鲜明地体现出开放与短缺并存的现实:一方面,当时高层住宅知识主要从境外、尤其是中国香港地区引进,是对外开放的结果;另一方面,高层住宅对资金、技术等要求较高,不可避免地与资源短缺产生碰撞。研究高层住宅如何回应

11、开放与短缺并存的现实,仅靠探讨建筑形制与风格已不够。近年来,建筑史研究“开始更着意建筑牵涉的设计、投资、以及建造过程,而不单是建筑物本身和其风格特征”1。选取特定案例,梳理其设计生成的历史过程,能更好地了解改革开放初期高层住宅发展与时代的互动。本文考察1982年启动的重庆无电梯高层住宅项目“白象居”设计史。白象居因其高层无电梯的特质和显著的山地特征,近年来引起媒体和学界关注,既有研究较关注其三维立体且对城市环境高度开放的空间形式逻辑,但尚未有研究深入探讨其设计与改革开放初期时代特征的关系。本文通过设计档案解读、设计人员访谈及实地考察,梳理白象居设计思想来源、设计生成过程,为探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

12、转型与过渡中的高层住宅发展史提供案例分析。二、改革开放初期的白象居设计:对香港地区高层住宅形态的移植与本地化计划经济时期住宅属国家福利分配物,而当时我国对工业领域的投资优先于生活领域,故作为生活福利的城市住宅发展受限,导致住房供应不足、建设标准偏低等问题2。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开始改善住房供应。位于重庆长江沿岸坡地上的望龙门片区在改革开放初期是棚户区,1982年被重庆市房地产管理局(以下简称房管局)设为危改重点项目3,拟为片区居民就地建设新房“白象居”。当时内地尚无房地产市场,白象居是国家投资的福利房项目。此外,改革开放后内地开始从境外广泛吸收现代建筑知识。但开放之初,因语言、文化等隔膜,内地和

13、西方国家直接接触还不多,其接受的第一波境外影响很多来自海外华人社会和港澳台地区。其中,香港因语言和内地相通、地理位置和内地接壤等原因,对当时内地现代化影响深远4。香港人多地少,高层住宅建设经验丰富。改革开放初期,内地出042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1 白象居鸟瞰(上)、总平面(左下)和1-1剖面(右下)现很多受香港影响而建的高层住宅,可分两类:一类是在珠三角分布较多、常面向港人出售的“外销房”,由香港发展商投资、香港建筑师设计,较完整地延续了香港高层住宅模式,也对当时内地高层住宅建设有示范作用。另一类由内地建筑师受香港影响而设计,遍布全国,其蕴含的香港建筑知识在从香港向内地传

14、播时经历了转译与变异。白象居属于第二类。1总体布局:对香港地区高层住宅模式的借鉴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住区建设强调低标准与节约,行列式布局盛行,空间较均质、简单2。白象居项目启动时,房管局将设计委托给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张从正(以下简称张)率领的设计团队,并建议张延续多层行列式布局的思路。而张受香港地区住宅建设模式启发,提出将白象居设计为高层住宅,这超出房管局既有的建设经验,但房管局未加干涉。当时内地建筑期刊开始广泛介绍香港地区建筑,亦有香港的售楼书随两地民间往来而流入内地。结合从内地期刊和香港售楼书上获取的高层住宅知识,张提出沿用地边缘布置五栋高层(1、2、3、5号楼为住宅,4号楼为

15、宾馆)(图1),在提升住宅供应量的同时留出足够户外空间1。2.建筑形制:多方向并行的设计探索2、3号楼各由三个塔式高层住宅单元拼接而成。塔式高层住宅自1960年代起开始在香港流行,平面为各户环绕垂直交通核布置,空间紧凑5,043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是人多地少的香港最主要的高层住宅类型,自改革之初就是内地建筑师学习的对象,至今已风靡整个内地。白象居2、3号楼的住宅单元采用塔式高层的模式,显示出香港模式的影响。套型方面,房管局未要求建筑师设计有客厅的套型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住宅的套型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特征,以若干独立房间为主体,客厅尚未普及。但张受香港模式影响,在2、3号楼引入客

16、厅2,将套型设计为两室一厅,超出了房管局预期,但未受其干涉。此外,2、3号楼各单元都有旋转,让尽可能多的住户看见江景。此做法当时在香港已兴起,以“太古城”为代表。太古城由英资洋行太古集团投资,始建于1970年代,是当时面向香港新兴中产阶级的中高档住区。用地内离维多利亚湾最近的一排高层住宅将常规的井字形平面旋转45度,保证每户都能看到维港海景,即“钻石型平面”。太古城在改革开放初期内地建筑期刊中被广泛介绍,白象居2、3号楼直接受其钻石型平面影响3(图2、3)。总之,2、3号楼试图兼顾高密度模式(体现为住宅高层化)和居住品质(体现为对景观视线和客厅的考虑),这正是香港高层住宅的重要特征。与2、3号

17、楼不同,1、5号楼是退台式高层板式住宅,分别为内廊式布局和单元式布局,每户入口设过道和厨卫设施,主体为13个独立房间,无客厅。可见1、5号楼更接近计划经济时期板式住宅形制。2 白象居2、3号楼平面旋转布局3 香港太古城临维多利亚湾塔楼“钻石型平面”布局044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但1、5号楼的退台式设计比计划经济时期更个性化。其中,平行于江岸的1号楼离江最近,其退台目的是削减体量,让约75%的白象居住户能看到江景6,并给白象居旁边街道上的城市公众一个江景视线开口。建筑师舍弃1号楼部分面积以提升白象居住户及附近市民的景观视线体验,房管局亦同意该做法4。无论是香港高层商品住宅,

18、还是1990年代以后内地高层商品住宅,一般都有较明确、统一的住宅形制,以便高效率设计、建造。但白象居没有主导的建筑形制,既有“香港模式”,又有计划经济时期住宅模式,还有个性化的体量处理,体现出改革开放初期高层住宅尚未总结出成熟形制时,对多种方向与可能性的开放探索。3.无电梯高层住宅:对建设资金与设备供应短缺的回应改革开放初期,内地建筑界对是否推广高层住宅尚有争议,一个重要原因是高层住宅建设对资金、技术、管理维护要求高,而这很大程度上又与电梯有关:电梯安装会增加住宅投资,且当时内地电梯设备供应少,对电梯的维护与管理也缺乏经验,故当时电梯主要用于标志性高层公共建筑而非住宅。为保证项目可行,白象居利

19、用山地地形将高层转换为多层以去掉电梯。当时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试行)(1983年试行)将高层住宅定义为十层及以上的住宅,住宅不超过九层则不强制设电梯。建筑师利用地形高差,架设空中连桥将高层住宅中间楼层与临近的室外坡地连接,从而使住宅中从任何位置上/下至室外的垂直距离可不超过九层(图4),以此变高层为多层,免去电梯安装6。当时高层建筑规范还未精细化,对于利用地形取消电梯的做法未专项说明,重庆市消防部门认为该做法合理,最终批准。张在访谈中提到,改革开放初期建筑规范还不精细化,客观上给建筑师提供了一些创新余地,且当时社会“欢迎新的思想”,故这种非常规做法在当时能实现5。白象居并

20、非无电梯高层住宅孤例。改革开放初期规定高层住宅(10层以上)必须有电梯、中高层住宅(79层)建议有电梯,而安装电梯困难是当时高层住宅建设常见问题,广州、武汉、重庆等地均有8、4 利用地形高差设置空中连桥将高层转换为多层(左:2、3号楼;右:5号楼)045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9、10层住宅不设电梯。和白象居类似,一些项目通过设计来免除电梯。如1979年动工、由香港发展商投资的广州东湖新村住区,其部分住宅为“7+1”层(顶部两层为复式套型)而无客运电梯,做法是将各住宅底层用空中平台连通,居民可经二层到达室外平台再由室外楼梯到地面,从而所有住户可向下不超过6层到达室外,免去客运

21、电梯2(类似做法亦见武汉等地)。但同时,东湖新村又设置造价远低于客梯的小型杂物电梯以协助居民运送生活物资7。1987年住宅建筑设计规范颁布,规定住宅最多可6层无电梯,但之后各地仍有兴建7、8层无电梯住宅,亦有建筑界人士在规范颁布后将7层住宅楼不设电梯的可行性作为一个专业议题加以讨论8。可见当时为应对高层住宅安装电梯的困难,各地曾有不同尝试,催生各种权宜之策,体现出改革开放初期鲜明的时代烙印。4.景观设计:来自香港的启示改革开放初期重庆集合住宅设计主要关注实用功能而不强调景观绿化,但白象居有详尽的屋面景观设计,而集合住宅屋面景观设计在当时的重庆尚属首次。据张回忆,白象居景观设计与他1985年走访

22、香港的经历有关。1985年,张因工作需要到香港考察,在参观太古城等中高档商品住区时,他看见其见缝插针布置精细、生动的景观(图5),在住区裙房屋顶也常有景观元素。此外,张在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购物中心中庭看见音乐喷泉(图7),其在室内引入活水的做法让其印象深刻6。受到启发,张回重庆后带领设计团队为白象居设计了景观,在1号楼退台屋顶、2、3号楼屋顶布置喷泉、绿化、汀步、雕塑等(图6),并受沙田广场室内喷泉影响,在1号楼门厅内布置水景(图8)。据张回忆,当时设计团队“有个强烈的想法”希望让白象居环境生动起来,为此在景观设计上倾注大量精力7,绘制了详细的景观施工图。计划经济时期,许多建筑师对追求形式美有

23、所忌讳9,加上彼时住区建设注重经济实用而非体验性,故长期以来住区环境较单调,不重视景观设计。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时期思想桎梏逐渐消退,建筑师长期被压抑的对形式美与个性化的追求得以释放,白象居设计团队对景观的热情正是此现象的体现。但当时项目经费匮乏,房管局难以追加投资建设景5 香港太古城住区景观6 白象居1号楼4层退台屋面景观施工图046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观;此外在1980年代,重庆居住区综合管理刚刚起步10,房管局对如何管理住宅屋面景观感到为难8。白象居景观设计因财政资源及管理制度资源短缺而未实施。5.交通设计:对车行交通的片段化探索改革之初内地居民鲜有私家车,对住区车

24、行交通的考虑(如人车分流、车库)更多针对外销房等高标准住区而非普通住区。白象居未明确考虑人车分流,其小区道路没有人行道,人车混行,纯步行路径主要集中在2、3号楼空中外廊和1号楼退台屋顶,无完整的步行系统。但同时,白象居却有车库。张1985年在香港看见当地住区普遍配备车库,受此启发在白象居设置了一个半地下车库,使其成为重庆首个有车库的集合住区9,车位30个3。然而当时私家车远未进入重庆市民生活,设置车库远超实际需要,也超出当时房管局的预期,但房管局未干涉10。白象居的设计没有构建一个成熟的交通系统,却为项目配备了远超当时需求的车库,体现出一种片段化、但富有开放性的设计探索,具备鲜明的社会转型特征

25、。6.小结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对外开放,白象居得以移植香港高层住宅的设计要素。但因当时内地城市发展语境与香港差别很大,白象居无法整体移植香港高层住宅建设模式,而是部分借鉴其形态,将“香港模式”本地化、进行各种变异与拼贴。白象居不是一个成熟、明确的现代居住范式,而是改革开放初期重庆局部借鉴“香港模式”对高层住宅现代化的一次开放探索。三、“开放与短缺”对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中白象居建设的影响机制白象居设计受“开放与短缺”并存的现实影响,这是改革开放初期高层住宅普遍带有的时代烙印。该现实对白象居有以下影响:一方面,计划经济时期“左”倾思想对建筑创作的束缚正在消失,对外交流增加,社会逐渐开放,内地建筑师

26、得以广泛接触境外设计知识。在白象居中,建筑师得以从香港借鉴现代、灵活、富有形式美的设计手法,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开放的社会氛围对建筑实践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早期,与建筑现代化相关的经济、知识与技术、制度与规范、市场化机制等资源较短缺。当时内地经济体量还不大,且对住宅是否该商品化还有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2,故地产市场机制未立即建立,住宅建设主要靠国家投资而非市场,这些因素导致高层住宅建7 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购物中心音乐喷泉8 白象居1号楼门厅水景设计047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设常面临资金匮乏。此外,高层住宅建设还面临建筑材料与设备供应不足、住宅现代化知识与范式缺位、相关建

27、筑规范与住区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资源短缺对高层住宅建设影响尤为明显,且这种影响有复杂性。在白象居中,短缺带来三方面影响:第一,短缺对白象居建设有一定阻碍,部分设计无法实施,或以权宜之策被动适应资源短缺。比如因资金匮乏及管理困难,屋面景观未建;因资金和设备短缺,利用地形取消电梯。第二,短缺在特定情况下亦戏剧性地提升了建筑探索的自由度与开放性。首先是现代化知识短缺。如前所述,房管局很少干涉白象居设计,张在访谈中提到“他们(指房管局笔者注)还是比较尊重我们,觉得我们的想法多只是说有些事情他们没有遇到过”11。该现象颇有深意:由于当时重庆对高层住宅现代化缺乏足够知识,所以对建筑师的设计想法未预设太多

28、限制,由此建筑师得以参与构筑高层住宅范式与规则,一些当时还较超前的设计(如住区高层化、配备车库)也得以实施。其次是空间商品化机制短缺。由于当时重庆尚无地产市场,建筑师不受空间商品化逻辑的限制,得以较自由地发挥。比如江景视线最好的1号楼通过退台为小区其他居民和城市公众留出江景视线的做法之所以能实现,有赖于改革开放初期重庆地产市场的缺席:1990年代重庆建立地产市场后,滨江商品住区兴起,它们往往竭力提升开发量以充分利用江景的商业潜力,此时像白象居1号楼主动舍弃部分面积为周边居民和公众留出江景视线的做法已很难实现。第三,短缺让建筑的社会意义在跨文化移植中有所转变。白象居设计受香港中高档高层住宅影响,

29、但这些住区与白象居的建设语境区别很大。香港自1960年代步入小康社会,1970年代开始经济腾飞,中产阶级兴起,市场推出各种面向中产阶级的现代高层商品住区。此类项目常将客厅、住区花园、山水景观视线等要素作为营销重点,其现代化、富有体验性的设计元素,除改善业主生活,亦是彰显、建构中产阶级身份与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是住区作为商品所承载的符号象征价值之体现,遵循体验式消费的逻辑。但1980年代初重庆尚无地产市场,白象居是为望龙门片区棚户而建,以福利房为主。因此白象居将香港高层住宅形态移植到重庆时,其建筑含义已变化,从为资本主义中产阶级提供体验式消费、建构其文化身份,转变为内地对居住模式现代化的自主探索

30、及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怀。可以认为,白象居体现出改革开放初期内地居住现代化的另一种可能、一种被遗落的现代化愿景:在空间商品化机制在内地尚缺席时,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居住空间环境与内地的住房公有制特征结合,形成一种有较强的社会保障倾向的住房现代化模式。可见,白象居与1990年代以后高层住宅明显不同:1990年代以后,高层住宅建设所依赖的经济、知识与经验、建筑规范、管理制度、市场机制等资源逐渐到位,建设模式遂愈发清晰甚至固化,带来成熟的开发流程、建筑形制与市场标准,建筑师往往在市场预设的框架下被动参与项目。而改革开放初期高层住宅建设处在资源短缺的现实中,短缺对建设起到一些限制,但同时也使其建设模式尚

31、未固化,客观上减少了对建筑师的束缚。在白象居中,建筑师得以将境外现代建筑知识、本地现实及个人灵感拼贴、融合,在开放自主的设计探索中能动地介入、创造高层住宅现代化的范式与规则,在此过程中更积极地想象现代性、更有效地发挥建筑的社会效益。以白象居为例的改革开放初期高层住宅,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有某种相似性。二战以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主流,形制日渐成熟,但此时其很大程度上已从一个综合的现代化项目(建筑在社会关怀、艺术追求、技术发展上的全方位现代化)缩减为一种“国际风格”,出现形式固化、社会关怀减弱等问题。而置身于充满变革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虽尚未风靡全球,却有更开放多元的探索

32、方向和更广阔的社会关怀,并不断带来新的、让人感到美好与身心解放的建筑体验。这种现代化范式固化前开放多元、富有人本关怀的建筑探索,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高层住宅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共性,也是社会转型与过渡期特有的活力在建筑上的显现。四、结语在内地从封闭和计划经济转向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建筑现代化的048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走向并非随着时代变革而无缝切换,而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与过渡中呈现一种独特的中间状态,和计划经济时期以及1990年代以后的市场经济时期都不同。本文以白象居为例,指出“开放与短缺”并存是改革开放初期高层住宅发展特征之一,且短缺对高层住宅现代化的影响是多面

33、的,这为理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建筑(尤其是满足大众日常需求的建筑)的独特性补充了一个新视角。本文亦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除了标志性的公共建筑,大批量生产的、为日常生活服务的建筑同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关注,以更全面、综合地认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建筑史。注释1 本段内容除引用参考文献2,亦综合了笔者2016年2月5日、2017年3月9日、2017年8月30日、2018年3月18日对张从正的访谈记录。2、11 张从正访谈,2016年2月5日。3 张从正访谈,2018年3月18日。4 张从正访谈,2017年8月30日。5 本段内容除引用参考文献6,亦综合了笔者2016年6月26日、201

34、7年3月9日对张从正的访谈记录。69 张从正访谈,2017年3月9日。10 张从正访谈,2016年2月5日;张从正访谈,2017年3月9日。参考文献1 罗坤(Cole Roskam).国际宾馆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建筑和经济实验J.建筑学报,2018(12):56-62.2 吕俊华,彼得罗,张杰 编.1840-2000中国现代城市住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 韩绍清,庹联玉,郭江.广厦千万间,片区俱欢颜望龙门片区改造工程简介J.重庆建筑,1993(01):52-55.4 薛求理.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汪灏,阮昕.高层住宅的误区中国

35、居住模式再思考J.建筑学报,2022(06):82-89.6 张从正.无电梯高层住宅群设计重庆市望龙门片区改造规划与设计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6(04):54-63.7 潘式民.大城市应多建七、八层住宅,适当发展高层住宅J.建筑施工,1982(01):39,51-52.8 胡德发,也谈七层住宅楼不设电梯的可行性J.住宅科技,1991(12):9-11.9 曾昭奋.建筑创作中美的追求谈几位中年建筑师的作品J.文艺研究,1986(03):70-79.10 熊焰.重庆市旧城改造与环境改造初探J.重庆建筑,1987(03,04):38-40.图片来源图1(上)张坤琨拍摄、提供,作者添加标注图1(

36、左下)、图2 张兴国,谢吾同 编.教师建筑与规划设计作品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2,作者添加标注图1(右下)作者自绘图3(左)K.W.Chan.Density and design:high density private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TaiKoo Shing and Mei Foo Sun Chuen)D.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3:83;(右)袁镜身,于家峰.香港几个住宅区规划设计介绍J.建筑学报,1980(06):49-54:52.图4(左)参考文献660,作者重绘;(右)望龙门白象街群宅 5号楼工程:建筑竣工图(1992年编制),重庆城市建设档案馆藏,编号070100184,作者重绘图5 作者自摄图6、图8 望龙门白象街群宅1号楼工程:建筑竣工图(1991年编制),重庆城市建设档案馆藏,编号070100-154,作者重绘图7 https:/.hk/viewthread.php?tid=26978685&nomobile=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