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美眉 2023.07 下教研与美育美育园地课程思政背景下美育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宋瑜璇(苏州科技大学,江苏苏州215009)摘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学校思政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指的是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到具体学科课程中,有效发挥各学科独有的立德育人价值。中小学教育改革把课程思政中的教学思想纳入美育课堂中,不但可以充实课堂的内涵,而且是对德育内容的有力补充。因此本文将针对当前中小学阶段美育教学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加以研究,并给出了把教育思政工作纳入美育改革中的具体对策,希望对当前中小学阶段美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小学;美育一、引
2、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愈加重要。美育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在当前的课程思政背景下,美育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探讨美育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美育的实践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二、“课程思政”背景下美术教学的主要 问题中小学阶段是学校美术教学课程建设的最基本阶段,同时也是学校培育审美、培养个人性格、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最关键时期。然而,在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基本观
3、念里,创作美术专业能力却受到了高校政策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评价制度等多种原因的影响而始终得不到合理发挥,并由此暴露出了“审美取向单一”“创作重技法轻思想”“重效果轻创意”“思政意识不足”的现象。这样,把“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向前移动至中小学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美术欣赏中审美取向单一在中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由于学校美术课时有限,老师们为了快速出作品效果,通常选择教授表现性较强且出作品效果好的西方现当代艺术形式。我国传统的国、油、版、雕等传统中国美术表现形式,由于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技艺学习以及较高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认识,在学校绘画课程中常常被忽视,以致被学习者们摒弃。这造成了我国中小学生审
4、美观念单一,更偏向于相信西方的现代美术样式才是真正富有创造性的优秀的美术,这些行为造成了美学偏差,进而导致了美学思想的错误。(二)美术教学过于重视技巧在我国的美术教学中,往往会把学生的写实水平作为评价指标,这导致了一种“技大于艺”的误区。由于写实技术相对而言更加易于教授和掌握,不少绘画老师都将写生、色8美眉 2023.07 下教研与美育美育园地彩、速写等技术当成课程的重中之重,让学员不断训练排线、润色等枯燥的技巧,或者长期对石膏几何物体、陶罐、蔬果等物品的创作或描摹。这些方法都导致了他们的画作完全没有理念和内容,只能单纯地堆砌线条和颜色,使得作品看起来千篇一律,陈丹青先生甚至戏称这种所谓的素描
5、都是“黑乎乎的东西”。这种偏重技法而忽略艺术表现力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得学生的作品缺乏独特性和创造性,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画得像”就是好画的错觉,从而忽略了艺术作品的思想性和感性。因此,我们需要在美术教学中重新审视技法和艺术表现力的关系,更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同时,能够发挥个人的特点和风格,创造出独具个性的艺术作品。学生除了能够在作品中找到一点“画得像”的肯定,无法体会到美术所提供的文化享受。但是,因为绘画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讲技巧的课程,所以孩子们如果仅仅学会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并不能了解美术的真实内涵,也无法对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人物做出真实审美。所以在 2001
6、年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一次把小学绘画课程确定了人文地位,把对绘画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到了人文角度。2016 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其中“人文底蕴”为六大素养之一。艺术专业的基础素质中,还把“文化理解”视为五项基础素质之一。由此可见,在中小学教育中必须培养人文意识,主张观念与艺术并重才是艺术培养的关键。(三)美术创作过于重视效果对于思维活跃、富于创意的中小学生来说,当掌握了必要的美术表现手段以后,美术表现内容便成了整个中小学时期的美术课程的基本构成。不过,在整个中小学时期的美术课程一般都不被教师重视的前提下,为了更快地体现出美术价值,部
7、分教师在课程上强化了简笔画、重色彩、重复线描的艺术效果。三笔画一条竹叶、五笔画一个苹果的几步式绘画的“机械式速成技巧”已经成为了教师们学习的法宝。如今,在创意美术教学时期,开始更加关注孩子的自由表现,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孩子们更宽广的眼界和积极思维的表现。在新素质美育过程中,教师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素质的培养。而大问题小探究的美术课程中,也彻底摒弃了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用“探究”的模式培养孩子终身认知的主体能力。(四)美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和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当前,我国的教育政策已经转向了素质教育,并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最重要的教育目标。然而,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并不够。一
8、方面,很多学校在美术教学中重视技能训练,忽视了美育的培养。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在注重美育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局面不利于中学美术教学的全面发展。教师是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很多教师对于美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了解不够,缺乏系统的美育培训和实践经验。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美育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五)美育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地位不明确在当前课程思政背景下,美育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民教育任务。然而,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地位却并不明确,很多学校在教学中并未将美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之一。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
9、综合素质和审美素养的培养,还阻碍了美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全面 推广。三、“课程思政”背景下美术教学的改善 路径(一)在鉴赏中挖掘思政美术教育家朗格指出,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技艺训练,更在于对自身审美意识的训练,所以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并不仅仅是训练画家,更在于培育真正拥有美术鉴赏力的人。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也以自己对古今中外著名文艺作品的艺术欣赏能力为荣。而中国当代的著名美术教育家尹小淳先生也在论文中指出,绘画中知识的训练与提高应该和绘画欣赏课互为辅翼,正因如此才赋予了中国美术教学的整体性价值。由此可见,艺术欣赏在绘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文艺教育是指画家们对艺术实践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在艺术
10、中不仅表达了艺术家的观点,而且还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观点和社会主义理念。(二)在写生中浸润思政写生指通过直接对事物中的具体景象加以描写的艺术形式。在创作时借助于直接对真实事物的描写,并通过作者的主观或能动意识对客观物体的形象内容加以加工处理,进而构成艺术作品。写生的主要目的为通过提高中小学生洞察社会、了解外界的能力,进而提高中小学生艺术综合素质。另外,由于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实践性教学是艺术课程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艺术课程中的写生教学往往以专业特点明显、实用性较强为特色,是中小学生艺术实践课堂的关键部分。于是,在学校教学中的户外写生教学等活动,就已经9美眉 2023.07 下教研与美育美育
11、园地完全符合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所强调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实践性特色的户外创作教学中创作情境的设置是课程的基础。在课程思政的模式下,把中小学生引入富有典型教学价值的情境中进行创作教育,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意识、作画方法、绘画表达等艺术素质,更可以使他们从“浸润式”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感受到思政教育,让美术教学融入德育,为中小学生品德成长夯实基石,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成效。身为文化老师,必须全面发掘当地的文化资源,既能够把他们带到红色遗址、革命纪念馆中去体验红色历史的文化内涵,通过现场聆听、展示、录像的各种形式体验红色文化,还能够去民间文化场所,通过现场体
12、验、陈列、制作的形式体验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工艺的匠心精神,更能够通过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去体验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精神。全员把对所参与的活动的切身感受反映出来的艺术作品,就应该是真正有价值的把“眼”“心”“手”高度结合的艺术作品。(三)在创作中融入思政艺术创造是指学生们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观察、感受,提取真实材料,刻画艺术形象,创造作品的创造性劳动。但其实艺术创造并不是画家的专利,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中小学生开展艺术创造活动也是培育中小学生创造意识、提高智力开发水平的有效方式。在“核心素养”中,被称为“实践创新”能力,在美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是“创意实践”的重要构成。在学校提倡“课程思政”的大
13、背景下,艺术写作便成为了老师传达给学生理念与意识的最直观的方式,而老师在教授艺术写作时怎样引领学生思想,便成为了将思政意识渗透到艺术写作中的关键方面。传统的美术创作常以生对生活中的直观感受为起点,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细节。不过,在中小学时期,学生的教育意识大多是以直接体验为主,思政教育的主体意识无法自主形成。在学科思政的视野里,老师需要引领他们把自己感受的由“客观世界”直观感知引向“心灵世界”的主观感受的核心层次上来。引领中小学生思考防疫、航天航空、奥运会、乡村振兴等,使他们在实践中感悟出文化自信。这些思政教育观念的结合将形成大量富有吸引力的文艺作品,将成为滋润广大中小学生灵魂乃至影响全社会的重
14、要精神力量。(四)促进美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美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还要注重其思想道德、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其次,教师应该将美育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目标融入到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的深层含义。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美育相关的社会活动,如美术展览、艺术品鉴等。提高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招聘更多具有美育理念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其次,加强美育培训,让教师了解美育的意义
15、和教学方法,并掌握相关的教学技能。最后,建立教师的实践平台,鼓励教师参与美育相关的活动和项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五)美育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地位得到明确为了促进美育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我们需要从校方、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入手,确立美育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地位。首先,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美育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并在课程设置中增加美育的内容。其次,教师应该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最后,学生也应该了解美育的意义,培养对美的热爱和审美能力。四、总结在中小学生的美术教育中推进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对学校美育课程的进一步充实与提高。在以德育发展为首位的中小学新专题研究中,艺术教育与德
16、育发展相得益彰,是中小学校的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从艺术教育的欣赏、写生、创造等系列内容中,汲取、熏陶、整合艺术教育思政意识,并在训练孩子们认识、欣赏、运用艺术创作技能的同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切实起到教育以美育人、以艺术美育人的积极作用。【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 融合、创新、合作的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研究”(编号:2021JSJG370)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 王一芳.美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研究以声乐教育为例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0(01):157-160.2 康存杰.中职美术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 J.快乐阅读,2022(11):76-78.3 王巧,叶蓓.新时代大美育背景下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J.西部皮革,2022,44(22):122-124.4 常成,李汉琳.课程思政背景下建筑类专业加强美育教育的实践路径 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3):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