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物质文化遗产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一、锦灰堆概述1.锦灰堆的起源锦灰堆起于元代,盛于清末民初,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成为中国画的独特画种,延续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锦灰堆又被称作“八破图”,也叫“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等,创作者主要使用中国画传统的工笔画表现技艺,将古代文人的作品或其书房的部件、杂物以相对写实的方式和堆叠的形式表现在画面中,画面中的物品一般呈现出不完整的、焦黄的边缘和底色,给人以被折断、烧制过后残留物的感觉,展现出独特的残缺之美。“锦灰堆”起源于何时何地,缺乏明确的记载。王世襄 锦灰堆 一书的 自序 写道:“元钱舜举作
2、小横卷,画名 锦灰堆,所图乃螯钤、虾尾、鸡翎、蚌壳、笋箨、莲房等物,皆食余剥剩,无用当弃者。窃念历年拙作,琐屑芜杂,与之差似,因以 锦灰堆 名吾集。”从锦灰堆名称的三个字看,“锦”是美好的事物,锦灰堆作品中的画作源于古时的绘画精品和书法巨作,所以称之为“锦”;“灰”是指被烧制、损坏的残迹,或者被丢弃之物;“堆”是将各类画作堆放在一起的动作,画者将“灰”重新复刻组合,通过独特设计,使其成为全新的绘画作品。2.锦灰堆的题材与分类锦灰堆涉及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工笔、写意等技法,以及书法中真、草、隶、篆、行甚至印刷体和各名家书体,又包含拓片、碑帖、画像砖、器物、瓦当、古旧书籍、废弃信札、契约等,集
3、各种珍品于一体。虽然锦灰堆包含的题材繁多,但由于时期不同、画家不同,所选题材也不大相同。明代画家钱选创作的锦灰堆题材多为食物、植物等,是与文人雅士聚会时偶然的游戏之作。清代末期,锦灰堆融入书法题材的残片纸张、书信残页、绘画残片、碑帖等,同时吸纳了金石、古印题材,主要代表人物是僧六舟,他对金石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是锦灰堆艺术的开创性人物。六舟将金石墨拓的价值展现在锦灰堆中,使其成为画面唯一的题材。在六舟之前,拓片元素只被运用在文章或书法方面,在绘画中少有表现。1 8 3 1 年,六舟创作的 百岁图 将拓片作为主要题材,将拓片、金石题材融入锦灰堆,成为1 9 世纪锦灰堆的开端,也为金石艺术拓展了一种
4、独特的发展方式。2 0 世纪初期,博古元素融入锦灰堆创作,博古图也在这一时期成为锦灰堆题材中的一种。到了民国初期,受到海派绘画的影响,锦灰堆题材中加入了民俗文化元素,如钱币、契约等。二、锦灰堆的绘画表现特征1.写实风格的绘画表现古代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的画作,重点往往在于写意而非写实,其运用的透视方法也与西方绘画不同,不拘泥于固定的视角,运用散点透视。锦灰堆与古代中国画不同,运用的是极为写实的方式和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锦灰堆鼎盛时期是清代,当时西方艺术已传入中国。其最早体现在博古图中,而后发展于全形拓作品中。与六舟的全形拓不同,西方美术影响下的全形拓更加注重拓片的空间立体感和
5、光影的变化。将西方绘画思想融入全形拓作品创作的代表人物是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他借鉴了西方绘画思想,运用焦点透视,追求全形拓的写实性和准确度。此外,杨渭泉的 锦灰堆(图1)中的青铜器也采用焦点透视,表现了青铜器的真实样貌,凸显了光影的变换。除了透视方法,锦灰堆还在细节上追求写实,讲究每一个细节都刻画清晰。以书法题材为例,创作者注重模仿古人名士的字体,包括对字帖边缘、纹路的刻画。锦灰堆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细节上都追求以假乱真的写实描绘,体现出三维空间感,表现出中西方技法的融合。2.“画中画”的构图表现不同于中国传统绘画,锦灰堆的构图表现出“画中画”的特征。传统中国绘画往往每幅仅表现一个绘画主题,且皆
6、为画作。锦灰堆的主题多元,一幅作品中可能有书法、拓印、花鸟画、人物画等;画面往往是残缺的,有烧破、撕毁、折断的痕迹;多幅画被安排在一起时,其摆放也并非像传统中国画一样讲究章法,往往是凌乱地堆叠,在乱中体现形式。画家打破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局限,分割画面整体,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和综合记忆,将分割的小画面重新组合,通过堆叠、平铺等方式重新构成一幅完锦灰堆的绘画表现与艺术特色探究江雨心蒋彦摘要:锦灰堆是中国画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该文分析锦灰堆写实的绘画风格、画中画的独特构图方式、雅俗结合的色彩表现,概括锦灰堆残缺美和民俗性两方面的艺术特色。关键词:锦灰堆 残缺之美 艺术特色 民俗化7 1整的画作。画家精
7、心处理画面与画面连接的部分,打造出“残破”的假象,打破画面原有的形式美和完整性。这种“画中画”的构图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构图方式,区别于传统中国绘画,能使画面更加丰富且层次感强,同时延伸画面视觉感。当欣赏大画面之后,画面中一个一个拼接的小画面足以带给欣赏者不同于整体的视觉体验,给其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图2)。将多幅作品放置于一个画面的构图形式最早出现于唐代,有书籍记载,创作者将多幅绘画或书法作品绘制在一扇屏风上供人观赏。南唐画家顾闳中的著名作品 韩熙载夜宴图 也是将几段画组合为一幅作品。将具有章法的画作毫无章法地安置于锦灰堆的画幅中,这种特别的形式来自钱选和六舟的尝试,锦灰堆创作从此一直遵循着这种“
8、画中画”的构图方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不同形式的“画中画”表现方式。如杨渭泉的“太湖石法”,他仔细观察太湖石的外观特征,在细节上将纸张烧焦、穿孔,以表现太湖石“洞”的肌理效果,在构图上选用瘦长构图,体现太湖石的“瘦”。杨渭泉还创作了“福寿禄”字样和如意图案的构成方式。如,作品 福字:造福延年图 将“福”字作为一个整体,该字由画家摘取的小画面组合而成,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构图也表现出画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美好愿望。3.雅俗结合的色彩表现早期的锦灰堆保留了明清时期文人画色彩淡雅的特点。清末民初,锦灰堆艺术逐渐成熟,当时的外来文化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锦灰堆的色彩也发生了变
9、化。创作者受当时上海流行的民俗画色彩表现形式的影响,将其融入锦灰堆淡雅的色彩,形成雅与俗的碰撞,淡雅的墨色和民俗画鲜艳的颜色得以融合。创作者将文人画中淡雅的色彩与世俗画中的艳丽、对比强烈的色彩结合,形成了“墨易古雅,色易艳丽”的雅俗共赏的色彩效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画家通过大量运用“墨易古雅”的灰色和青色抒发爱国情感,灰色调更能烘托出悲伤、压抑的情感。“色易艳丽”来源于民俗性色彩,当时的民俗性色彩常常呈现出用色大胆且艳丽、画面对比度强烈的特点,体现了中国画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的融合。锦灰堆在整体淡雅的基础上增添了跳跃的艳丽色彩,使画面更为丰富,形成雅俗共赏的特征。如,杨渭泉的 美轮美奂图
10、整体画面大面积运用灰色、图1图27 2非物质文化遗产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下转第9 3 页)黑色,偶尔穿插几抹艳丽的红色,淡雅与艳丽的色彩结合,体现了锦灰堆雅俗结合的特点(图3)。三、锦灰堆的艺术特征1.残缺美锦灰堆是由古人的书画、文物的拓形等多种元素组合,构成完整的画面。锦灰堆又叫八破图,顾名思义,“破”即锦灰堆的一大特色,呈现出残缺美。锦灰堆虽多元却不完整,“灰”即事物毁坏之后的残留。书法、绘画作品虽然美好,但毁坏后则无法再作为完整的作品存在,成为可弃之物,所以称为“灰”。锦灰堆是具有残缺感的,锦灰堆的残缺感和拼贴组合,与西方的拼贴艺术
11、有相似之处。锦灰堆的另外一个名称也体现出残缺的特性“打翻字纸篓”。锦灰堆最早只是画家成画后对剩余笔墨的随笔创作,他们将残破的画卷、书帖、草稿堆放在画面中,并无具体有序的摆放方式,远远看上去像是书房里的废纸篓被打翻了一般,故得此名。锦灰堆是破损的、残缺的,但画家将材料以独特的形式置于画面,又展现出残缺的美感。锦灰堆的构成元素多样,但是这些元素往往经过绘画技艺的处理和修饰而呈现出残缺的效果。加之锦灰堆的画面具有设计美感,构图平衡微妙,展现出抑扬顿挫的凌乱美。在内容上,那些残破的书法碎片、碑刻残拓,再加上当时时兴的全形拓,以与西方拼贴艺术代表人物毕加索不谋而合的创作方式重新拼贴组合,构成了全新的画面
12、。不同朝代、不同字体的碎片都聚集在一幅画里,文明的痕迹仿佛有了实体,历史的重量在观者眼前铺展开来。锦灰堆的残缺美寄托了画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锦灰堆是中国拼贴艺术的最早体现,是一种打破中国传统审美习惯的新形式,可给予观赏者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享受,是一种时代价值的体现。“残缺”表现了一种废墟感,这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中很少出现。锦灰堆的残缺美体现出1 9 世纪中国社会观念的转变,是时代进步的一种文化体现(图4)。2.民俗化民俗来源于百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人墨客追求的清高风雅、超然脱俗不同,民俗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向往。民俗通常与传统
13、生活习俗有关,中国的传统习俗讲究吉祥如意,民间审美也由此而生,凡事追求喜庆吉祥。从六舟的创作开始,锦灰堆逐渐成为一种受百姓欢迎的民俗艺术。锦灰堆的民俗化,主要体现在其用途上。如,六舟将创作的锦灰堆送给好友,具有祝福之意。浙江省博物馆藏 百岁图 和上海图书馆藏 百岁祝寿图,画面以金石拓印为题材,注重金石趣味的表现,从命名看,“碎”与“岁”谐音,用数以百计的金石拓片象征“百岁”的吉祥寓意,不仅金石文字得以千年永存,而且祝福友人长命百岁。六舟将古人原本忌讳的残破变为民俗化的吉祥寓意,为带有文人画气息的锦灰堆增添了民俗感。清末民初时期,锦灰堆的创作受到海派绘画的影响,融合了民间审美,受到百姓的喜爱。从
14、色彩上图3图47 3理论研究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上接第7 3 页)看,这个时期的锦灰堆在保留文人画淡雅色彩的基础上,加入了当时流行的民俗画的艳丽色彩,体现出雅俗共赏的色彩效果,包含吉祥寓意,表达美好祝福。又如,杨渭泉以“福寿禄”构图的锦灰堆采用具有吉祥寓意的文字的轮廓作为构图框架,除了常见的锦灰堆题材,还新添了钱币、地契等带有民俗文化特征的新题材,丰富了画面内容,这种民俗化的内容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现实。结语锦灰堆于2 0 1 3 年5 月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锦灰堆以其强大的包容性、概括性,为观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
15、间。锦灰堆集文玩、绘画、篆刻、全形拓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身,将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素材有序、和谐地表现在一幅作品中,以包容打破了单一的艺术形式。锦灰堆的残缺美和民俗性将自身的艺术特色表现到了极致。随着时代的发展,锦灰堆艺术传承人需要具备丰富的文物鉴赏经验和高超的构图技巧,还要擅长书画、熟悉各家字体,所以能胜任者较少。锦灰堆的创作过程复杂烦琐,其文化传承有待进一步发展。如今,一些设计师创造性地应用锦灰堆元素,将其运用于服装、瓷器等物品上。2 0 2 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在西安举行,锦灰堆非遗传承人封晶为运动会设计的锦灰堆非遗丝绸方巾成为特许商品。封晶将大雁塔、兵马俑、秦砖汉瓦、碑石拓
16、片等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符号与运动会元素结合,设计既有传统元素,又有创新性。锦灰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独特形式。锦灰堆在内容上表现出写实的风格,追求素材表现的还原度和准确性,运用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在色彩上,将文人画的淡雅色彩与民间绘画的鲜艳色彩结合,形成雅俗共赏的色彩效果;在构图上,采用了独具特色的“画中画”方式,给观者新颖的视觉感受,体现出残缺美和民俗性。探究锦灰堆的艺术特色,传承和发展锦灰堆绘画技艺,开展创造性的相关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 刘嘉琦,李永轮.锦灰堆视觉形态的发展变化研究 J .化纤与纺织技术,2 0 2 1,5 0(5):3 3-3
17、4.2 邢悦仪,吴国良.对中国绘画锦灰堆艺术形式的研究 J .美与时代(中),2 0 1 7(1 0):4 9-5 0.3 李峰.“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锦灰堆的审美内涵及其传承拓展 J .中国书法,2 0 1 7(1 6):1 0 1-1 0 5.4 李春阳.由宋元锦灰堆到近代八破画对“锦灰堆(八破画)”历史演进之研究 J .美术观察,2 0 2 0(8):4 5-5 1.5 焦梦格.毁烬残篇底蕴深从“锦灰堆”画看1 9 世纪的中国绘画特征 J .收藏界,2 0 1 9(3):8 8-8 9.6 王世襄.锦灰堆 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 0 0 1.(作者单位:浙江理
18、工大学服装学院)编辑王旭强文化认同还是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都离不开大众的参与。良好的环境氛围,活跃的市场表现,将会进一步推动传统服饰的创新和流行,并最终使其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同时,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也将随着传统传统服饰的流行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逐渐调动人们的文化热情,促使更多人关注、了解中华优秀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将成为大众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不断增强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结语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对大众增强文化认知、产生文化共鸣和构建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服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展
19、现自我的外在形式,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媒介,加之服饰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将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枢纽。认知、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传播、传承和创新传统服饰文化的过程,二者相互协同,对建立文化自信和培育一流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E E E 2 2 0 0 9 7);天津市科研计划专项任务项目(2 0 2 0 Z X X L-G X 4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 2 Y J C 7 6 0 0 7 9);“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 0 2 1 B K J G L X 7 4 0)。参
20、考文献:1 徐雯.略论中华民族服饰的传统 J .艺术设计研究,2 0 1 9(1):4 6-4 8.2 马胜杰.“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的价值要义与方法构建 J .艺术设计研究,2 0 1 9(2):1 5-1 8.3 何思彤.多元文化框架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转换 D .长春:吉林大学,2 0 1 8:3 7-3 9.4 刘元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国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的交流融合 J .艺术设计研究,2 0 1 6(2):7-9.5 宋炀.中西方传统服饰礼仪文化比较研究 J .艺术设计研究,2 0 1 7(4):3 0-4 0.6 亓延,迟瑞芹.儒家礼教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服饰研究 J .
21、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3,2 3(5):8 4-8 7.7 张铁.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 J .江西服装学院学报,2 0 1 5(2):6 9.8 朱剑波,袁大鹏.美化、便利、防护中国古代服饰中的人体工效意识 J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 0 0 3,2 3(3):3 7-3 9.9 吴聪.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近代中原地区儿童云肩艺术探析 J .艺术设计研究,2 0 1 7(2):5 8-6 0.1 0 史亚娟.服装文化中的文化记忆、文化想象与身份建构 J .艺术探索,2 0 1 5,2 9(4):7 5-8 0.1 1 刘元风.衣裳浩荡,礼耀中华 J .艺术设计研究,2 0 1 4(4):3 6-3 9.(作者单位:1.天津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2.天津工业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编辑缪健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