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消防水上救生类预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110901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水上救生类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消防水上救生类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消防水上救生类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消防水上救生类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消防水上救生类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水上救生类预案一、指导思想近年来,由于消防部队的救援功能的拓展,水上救援逐步形成,并不断增长,XX地区地处多水域地区,有辽阔的海域、X江、内河、池塘以及气候条件导致的洪涝灾害逐年增长,水上救援工作日趋繁重,为更好承担消防抢险救援任务,保证水上救援和保卫工作的完毕,现结合我大队现有器材装备和人员,编写本预案。二、XX市水域特点XX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全市总面积11,9X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X3平方公里;总人口5X0多万,其中城区人口1X6万。XX江发源于XX山脉的,在水口镇流入XX境内,自西向东流经XX、XX、XX、XX,分别从长门水道和梅花水道注入东海。X江流经XX境内长达1X0公里,

2、流域达6.09万平方公里。其余支流有XX、XX、XX、营前溪等。除了XX是XX境内最大的主河流外,尚有龙江、鳌江和大漳溪分别是XX市、XX县和XX县的重要水系。XX市区水道密布,有XX、XX河、XX港、XX河等30多条。市区内的XX与X江沟通。.海域总面积X.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X公里,占XX省岸线总长的三分之一,沿海多天然良港,可兴建万吨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有多个,XX湾、XX湾、XX湾是全国少有的深水港湾,东部沿海的海坛岛面积251.4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大岛,全国第XX岛,岛上的XX湖,湖面积达2.1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大淡水湖。其它较大的岛屿有XX岛、XX、XX岛、X岛、XX岛等。XX

3、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侯,全年冬短夏长,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偏南风为主,79月是台风活动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三、事故设立1、溺水者有自主意识(水面救援),事故水域为内湖;2、溺水者失去意识(潜水救援),事故水域为内湖;3、溺水者有自主意识(水面救援),事故水域为闽江;四、大队指挥机构(一)、指挥部人员组成总指挥员:XX任务:负责全面指挥及协调各部门工作成 员 :XX(负责后勤保障)、XX(负责摄影宣传报道)、XX(负责现场指挥)、XX(负责中队器材保障及现场观测员)(二)、指挥部下设:侦察组、救生组、保护组、现场急救及疏散组、保障组、警戒组、通讯组五、处置方案1、接到报警,迅速

4、调集特勤大队指挥车;特勤二中一部多功能抢险车、一部水罐车、一部五十铃后援车赶赴现场,并设立火场指挥部将战斗人员进行具体分工组成侦察、救援、保护、急救、疏散、警戒、通讯、保障等战斗小组。2、各组任务:侦察组由一名干部及救生组组长组成,负责侦察现场地形、判断水流,拟定救援方案;救生组负责对被困群众实行救助;保护组负责对救援人员以及船只实行固定保护;现场急救及疏散组负责对伤员进行紧急现场急救,之后运送伤员至救护车辆;保障组负责救生绳、救生衣、抛绳枪等个人防护装备及相关器材;警戒组负责维护现场秩序;通讯组负责现场联络,同时充当观测员角色。3、到场处置程序成立指挥部,明确各组分工;侦察小组查看现场,拟定

5、救援方案;部署各组任务,实时指挥。同时向指挥中心反馈、联系公安、医疗等部门到场,作好救援协助工作根据事故设定不同,选择不同救助方法,具体操作程序附后:(1)、溺水者有自主意识(水面救援),事故水域为内湖;处置方法:池岸赴救、水中赴救、抛绳枪救人操、救气愤囊操;2、溺水者失去意识(潜水救援),事故水域为内湖;处置方法:池岸赴救、水中赴救、潜水搜索操、潜水救人操;3、溺水者有自主意识(水面救援),事故水域为闽江。处置方法:池岸赴救、抛绳枪救人操、冲锋舟救生操。六、注意事项1、特种灾害事故的处置,要坚持“统一指挥、科学判断、有效处置、保证安全”的原则。2、增强第一出动,特别做好后勤工作(如泡沫液及油

6、料)。3、进入火场的以小组为准,每小组均由组长负责,进入现场由警戒组负责检查个人防护,做好记录,同时及时做好特勤器材使用登记工作,并派人专门看管,负责登记、报告。4、保持火场通讯联络的畅通。5、火场观测员时刻关注火场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如轰然)及时反馈。附:水上救生技术池岸赴救池岸赴救是指救生员在岸边运用水域现场的救生器材(如救生圈、竹杆、绳子等)对较清醒的溺水者进行施救的一种救生技术。水中赴救入水1、跨步式入水:合用于救生员距离溺水者较近时。2、蛙腿式入水:救生员距离溺水者较近,蛙泳腿技术较好的救生员宜采用此方法。3、鱼跃浅跳式:当救生员距离溺水者较远时,可采用此方法。4、直立入水式:当救生

7、台较台时,救生员明确池水有足够的深度时,可采用脚先入水的跳水方式。5、其他式:探索滑行入水、团身入水式等接近1、背面接近:救生员游至溺水者1米处急停,然后右手托腋,另一手从溺水者的左肩处来胸托右腋或双手拖腋。在一般情况下,救生员应尽也许采用此方法。2、侧面接近:救生员至溺水者3米处,故意识向转向溺水者侧面游进,看准并果断、利索地用同侧手抓挣扎中的溺水者近侧手腕部,将溺水者拉向救生员的胸前。然后,右手托腋,另一手从溺水者的左肩处夹胸托右腋,控制溺水者或双手拖腋。此方法合用于溺水者尚未下沉,特别是两手在水面上挥动挣扎时。3、其它接近方法:正面接近、溺水者沉底接近4、接近时的注意事项:(1)、救生员

8、游至距离溺水者安全距离后,需急停,以免水浪将溺水者冲压下沉,进一步引起溺水者恐慌;(2)、施救时不要太靠近溺水者,以名被溺水者抓、抱持;(3)、正面接近时,需下潜时至溺水者髋部以下后,转动溺水者的身体。(4)、托腋夹胸时救生员手臂着力点应在溺水者的胸和腋下,不要掐住溺水者的颈部;(5)、在尚未控制溺水者时,不要放开抓握溺水者的手腕;(6)、救生员成功地接近并控制住溺水者后,假如溺水者有知觉,应大声、迅速地告诉他(她)“我是救生员,请不要慌张,我将保证你的安全”。以便救生员能顺利地将溺水者救上岸。解脱1、单手(臂)被抓解脱法方法一:转腕法当救生员右手被溺水者右手抓时,则救生员可用被抓的右手上提转

9、腕外翻下压解脱,并用右手及时抓住溺水者的右手腕部向右拉出,使溺水者背贴救生员前胸,另一手夹胸控制住溺水者。方法二:推击法如救生员的左手被溺水者的右手抓时,则救生员可用右手虎口推击溺水者的右手腕部,撞击时应迅速、有力。解脱后,应仍紧握溺水者的右手腕部,并及时把溺水者的右手向救生员右侧拉出,使其背贴救生员前胸,夹胸控制住溺水者。2、交叉手被抓解脱法当救生员双手交叉被溺水者抓握时,救生员用上面一个手臂(右臂)的肘部撞击溺水者的另一侧(左手)腕部,先解脱救生员的左手,然后转腕解脱右手,趁势将溺水者向右面拉出,转体180度后,左手臂穿过溺水者前胸托其右腋,控制住溺水者。3、双手(臂)被抓解脱法应用以上的

10、“转腕法”或“双手交叉的“推击法”进行解脱。4、单手被双手抓握解脱法(以左手为例)救生员的左前臂被溺水者双手被抓握时,救生员右手虎口向下,用力撞击溺水者的另一侧右手腕部,使之溺水者松开一手,并紧握溺水者右手腕,然后,救生员上身前倾,以右上臂近肘处回击溺水者左手腕部,使致所有解脱,并趁势将溺水者的右手向救生员自己的右侧拉出,将将溺水者转体180度,呈背贴救生员前胸,然后夹胸控制。5、颈部被抱持解脱法当被溺水者抱住颈部时,救生员应及时内收下颌,以防气管被卡,救生员下沉,双手上推溺水者的双肘,同时头部下抽,趁势抓握住溺水者的一手腕,将溺水者转至背贴救生员前胸,夹胸控制溺水者。6、腰部正面被抱持解脱法

11、救生员一手的食、中指紧夹溺水者的鼻、掌心盖住溺水者的嘴,并用掌根托住溺水者的下颌,用力向前推出,迫使溺水者头部后仰,另一手紧抱溺水者腰,并用力向自己方向压,迫使溺水者松开双手,之后及时将溺水者转体180度,夹胸控制住。7、其它解脱法:腰部背面被抱持解脱法、曲肘扩张解脱法、抓发解脱法、正面双腿被持抱解脱法、双人抱持解脱法。8、解脱时应注意的事项(1)、当被抓抱持后,救生员应保持冷静,切勿在尚未搞清自己是如何被抱持时,就匆忙做解脱;(2)、解脱的技术动作应迅速、连贯;(3)、解脱时,用力适当,不应使用蛮力,以免伤害溺水者;(4)、解脱后,应及时用合理的技术动作将溺水者控制住,以便拖带;(5)、在进

12、行双人解脱时,应先确认两个人中谁是溺水者,再进行解脱。寻找当溺水者淹没在池底时,救生员必须采用有效的寻找方法,徒手下水寻找可分单人、双人和多人寻找等多种方法。可分为折线型寻找法、“之”字型寻找法、圆型寻找法、排列式寻找法、方型式寻找法、多层次寻找法等。拖带拖带是指救生员徒手在水上运送溺水者的一项专门技术,可分为夹胸拖带法、托双腋拖带法、托枕拖带法、双手托颌拖带法、穿背握臂拖带法、二救一拖带法。上岸上岸是指救生员将溺水者拖救起水的一项专门技术,分为昏迷溺水者上岸、清醒溺水者上岸两种方法,其目的是尽快将溺水者迅速安全送到岸上进行抢救。人工运送1、肩背运送法:救生员必须拟定溺水者无脊柱受伤时,方可采

13、用此方法。肩背运送的作用在于起到“运送”、“倒水”、“畅通呼吸道”和“挤压心胸区”,有助于溺水者的心肺复苏。2、肩背接力:两救生员背靠背,各抓、抱溺水者的一臂一腿,接背的救生员发出“预备,送-”的口令时,肩背的救生员后仰送出,接者同时前拉紧背接过溺水者。水上救生基本训练操法:潜水救人操:训练目的:使战斗员熟悉掌握潜水救生的操作方法。场地器材:选深水游泳池一座,在游泳池边标出起点线2米处为器材线,在器材线上放置潜水服一套、绳索一条,并在深水区放置模特一个。操作程序:战斗员在游泳池一侧3米处站成一列横队。听到“出列”的口令,三名战斗员答“是”,并跑步至起点线成立正姿势。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2号

14、员协助1号员穿好潜水装具,3号员携带绳索。听到“开始”的口令,3号员将绳索的一端系在1号员的身上,并将另一端固定在岸边,1号员潜入已放入的模特儿的深4-5米的游泳池中,2、3号员抓住系在1号员身上的导绳,并随其下潜而慢慢放松,1号员在水中搜索被救人员,当寻找到被救人员时,1号员将导绳拉三下发出信号,当听到信号后2、3号员将导绳拉回,将1号员和被救人员拉上岸,并将被救人员抬至起点线喊“好”。听到“收操”的口令。战斗员收回器材放于原处立正站好。听到“入列”的口令,战斗员答“是”然后按相反的程序入列。操作规定:1、战斗员必须有较高游泳技术。2、操作时按规定规定的信号联络。3、潜水员必须按导绳返回。救

15、气愤囊操:训练目的:使战斗员熟悉气囊救生的方法。场地器材:宜以游泳池(静水)训练为主。在岸边5米处标出起点线,起点线上放置冲锋舟一艘、救气愤囊一个、高压气瓶一个、安全绳一条、救生衣三件。操作程序:战斗员在起点线一侧站成一列横队。听到“前三名出列”的口令,三名战斗员跑步至起点线成立正姿势。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战斗员将冲锋舟放置水中,3号员将冲锋舟开至被救者附近,2号员将安全绳一端固定在气囊上,另一端固定在冲锋舟上,1号员用高压气瓶对气囊充气,充气后把气囊扔至被救者旁,后跳入水中,游至被救者位置协助被救者抓住气囊,用手语示意3号员把冲锋舟开至岸边安全地带,把被救者救上岸。听到“收操”的口令,将

16、器材放置起点线,成立正姿势。听到“入列”的口令,三名战斗员跑步入列。注意事项:1、战斗员佩带好个人防护装备。2、拟定联络信号与方法。3、下水前作好准备活动防止肌肉痉挛。4、夜间作业时、必须携带照明灯具。5、不要盲目进入比较复杂的水域救援。潜水搜索操:练目的:使每位战斗员熟悉和掌握潜水装具的用途及潜水、搜索的方法。场地器材:宜以游泳(静水)训练为主的游泳池一个,在岸边5米处标出起点线,在起点线上放置安全绳一根、潜水装具一套、方位灯一盏、水下照明灯一盏、冲锋舟(艇)一艘、救生衣一件、电台一部。操作程序:战斗员在起点线一侧站成里一列横队。听到“前三名出列”的口令,1号员穿戴好潜水装具、方位灯、水下照

17、明灯,2、3号员穿好救生衣,2号员携带安全绳,3号携带电台。听到“开始”的口令时,战斗员将冲锋舟放置水中,3号员驾驶冲锋舟至事故点,2号员用安全绳的一端打好双套腰结对1号员进行身体束缚,并将另一端固定于冲锋周上,做好保护工作,1号员潜入水中实行水下搜索,2号员待1号员潜到一定位置时举手示意。 听到“收操”口令时,返回起点线将器材放回原地,立正站好。听到“入列”口令 ,三名战斗员跑步入列。注意事项:1、战斗员佩带好个人防护装备。2、潜水人员必须通过安全人员检查,拟定联络信号与方法。3、夜间作业时,必须携带照明灯具。4、控制潜水人员的入水时间、并对水温和水流进行观测与检测。冲锋舟灭火操:训练目的:

18、使每位战士员熟悉和掌握水上灭火的基本方法。场地器材:在岸边5米处标出起点线,起点线上放置冲锋舟一艘、手台泵一台、3米水带一条、水枪一把、救生衣三件、电台二部,在离水边100米处设立一艘事故船。操作程序:战斗员在起点线一侧站立一列横队,听到“前三名出列”口令,三名战斗员跑步至起点线成立正姿势。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时,战斗员穿好救生衣,将器材放置在艇中,3号员携带电台。听到开始口令时,3号员将冲锋舟开至事故船附近,2号员连接吸水管,启动手抬泵,1号员连接水带水枪进行射水,面向起点线举手示意。听到收操的口令,回到起点线。放好器材成立正姿势。听到“入列”的口令,三名战斗员跑步入列。注意事项:1、战斗

19、员必须佩带好个人防护装备。2、拟定联络信号与方法。3、夜间作业时必须佩带照明设备。水上救生操(一):训练目的:使每位战斗员学会水上救生的方法。场地器材:宜以游泳为主的游泳池一个,在池边5米处标出起点线,起点线上放置30米绳一条,救生衣三件,冲锋舟(橡皮艇)一艘。 操作程序:听到“前三名出列”的口令,前三名行进起点线成立正姿势。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战斗员做好器材准备,穿好救生衣,2号员携带好安全绳。听到开始的口令,战斗员将冲锋舟放置水中,3号员将冲锋舟开至被救人员附近,2号员用安全绳一端打好双套腰结,对1号员进行保护后,1号员下水游到被救人的位置后,把被救人抱到胸前示意2号员拉绳,2号员和1

20、号员将被救人救上冲锋舟后,3号员将冲锋舟驾驶到岸边,将被救人抬上岸。听到“收操”口令,战斗员收起器材放回原处,并成立正姿势。听到“入列”口令,战斗员跑步入列。注意事项:1、救援人员必须佩带救生衣,安全绳。2、救援人员下水前必须通过安全员的安全检查并做好登记拟定联络信号和方法。3、下水前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肌肉痉挛。4、不要盲目进入深水区或地形比较复杂的水域救援。水上救生操(二):训练目的:使每位战斗员熟悉的掌握水上救生的方法。场地器材:宜以游泳训练为主的游泳池一个,在池边5米处标出起点线,起点线上放置30绳一条,救生衣3件,冲锋舟(橡皮艇)一艘。操作程序:战斗员在起点线一侧3米处站成一列横队。听

21、到“前三名出列”的口令,三名战斗员行进至起点线成立正姿势。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战斗员做好器材准备,穿好救生衣,2号员携带好安全绳。听到“开始”的口令,战斗员将冲锋舟放置水中,3号员将冲锋舟开至被救者附近,2号员用安全绳一端固定在舟上,1号员携带绳索另一端跳入水中,游至被救者位置取下绳索与被救者救生圈连接好,向2号员示意,2号员将被救者拉至舟旁,1号员协助被救者,将其救到舟上,3号员将冲锋舟开至池边,并将被救者抬上岸。听到收操口令,战斗员收回器材,放回原处,成立正姿势。注意事项:1、救援人员必须佩带救生衣,安全绳,保险绳。2、救援人员下水前必须通过安全员的安全检查,并做好登记,做好联络通信和

22、方法,夜间作业要带好照明灯具。3、下水前必须做好活动准备,防止肌肉痉挛。多艇救人操:训练目的:使战斗员熟悉掌握班(组)水上救人的操作方法。场地器材:假设一辆汽车从桥上翻入河中,距离河边5米为起点线,起点线上放置救生衣8件,救生艇3艘,液压剪扩器一台,切割机一台,撬棒一根。操作程序:战斗班在起点线一侧一列横队。听到“一班出列”的口令,一班战斗员出列跑步至起点线成立正姿势。听到“准备器材”口令,战斗员穿好救生衣,将器材分别放置在艇中,液压剪扩器放置1号艇,切割机放置2号艇,撬棒放置3号艇。听到“开始”口令,战斗员将艇开至事故现场,1号艇停于车门对其进行破拆救人,2号艇停于车旁对其顶部进行破拆救人,

23、3号艇停于车头(尾)对其挡风玻璃进行破拆救人,直到被困人员救出,将艇驶向岸边。听到“收操”口令,战斗员收回器材放于原处成立正姿势。听见“入列”的口令,战斗员跑步入列。注意事项:1、战斗员穿好个人防护装备,破拆时注意安全。2、夜间作业要佩带照明灯具。3、解救被困人员时,避免对被困人员的二次伤害。抛绳枪救人操:训练目的:使每位战斗员熟悉掌握抛绳抛绳枪救人的方法。场地器材:对岸50米处有人员被困,岸边3米处为起点线,起点线上放置抛绳枪1把,救生圈1个、80米绳2条。操作程序:战斗班在起点线一侧一列横队。听到“前三名出列”的口令,三名战斗员出列跑步至起点线成立正姿势。听到“准备器材”口令,1号员携带抛

24、绳枪,2号员携带绳索、救生圈。听到“开始”口令,战斗员跑至岸边,2号员将第1根安全绳的一端连接在抛绳枪头,另一端连接在救生圈上,后将第2根安全绳一端连接在救生圈上,另一端固定在岸边,1号员将连接好的抛绳枪打向被困人员身边,由被困人员将自行将救生圈拉至身边,并套在身上,看到被困人员举手示意后,1号员协助2号员将被困人员拉到岸上。听到“收操”口令,战斗员收回器材放于原处成立正姿势。听见“入列”的口令,战斗员跑步入列。注意事项:1、使用前必须对绳索严格检查,严禁绳索打结。2、战斗员必须穿戴救生衣,做好个人防护。3、夜间操作必须采用照明措施。水上疏散操训练目的:使每位战斗员熟悉掌握水上疏散的方法。场地

25、器材:在水上200米处设立事故船一艘,有被困人员需疏散。在岸边3米处标出起点线,起点线上放置救生衣3件,20米安全绳2根,冲锋舟一艘。操作程序:战斗班在起点线一侧一列横队。听到“前三名出列”的口令,三名战斗员出列跑步至起点线成立正姿势。听到“准备器材”口令,战斗员穿好救生衣,1、2号员各携带20米安全绳一根。听到“开始”口令,战斗员将冲锋舟放置水面,3号员将冲锋舟开至事故船附近,1号员站在船头,将第1根绳索一端固定在冲锋舟上,另一端丢至事故船,2号员将第2根安全绳一端固定在冲锋舟上,另一端丢至事故船,让被困人员将丢至事故船上的两根安全绳的另一端固定在事故船上,待冲锋舟靠上事故船后,组织被困人员

26、疏散到冲锋舟上,将冲锋舟驶向岸边。听到“收操”口令,战斗员收回器材放于原处成立正姿势。听见“入列”的口令,战斗员跑步入列。注意事项:1、使用前必须对绳索进行严格检查。2、战斗员必须穿好救生衣。3、夜间操作必须采用照明措施。4、疏散时,冲锋舟严禁超载。现场急救技术一、现场急救的目的和原则(一)目的1、抢救生命,提高生存率。2、减轻病痛,防止病情恶化,减少伤残率。(二)原则1、抢救生命,时间上要争分夺秒。2、实行救助措施,操作上要准确无误。3、观测现场环境,保证自己和患者的安全。4、大胆、果断、迅速、不慌乱、不推托、不随意中止(直至医院医生接手或现场急救成功,转送医院进一步观测护理)二、现场急救检

27、查程序现场急救,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做到动作迅速,方法对的,检查程序可分为八个环节:1、判断意识2、高声呼救3、急救体位4、打开气道5、人工呼吸6、人工循环7、紧急止血8、保护脊柱(一)判断意识(二)高声呼救(三)急救体位1、单人抢救体拉:抢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肩部,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该侧肩腰部水平位,避免在实行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时来回移动膝部,便于操作。2、双人抢救体位:一人跪于溺水者头部水平位,进行人工呼吸,另一人跪于溺水者胸部水平位,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四)打开气道抢救者应先将溺水者衣领扣、领带、围巾等解开,同时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涕、呕吐物等,以利呼吸通道畅通。

28、1、仰头举颏法:抢救者将一手掌小鱼际(小拇指侧)置于溺水者前额,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头部后仰,拇指则可轻牵下唇,使口微微张开。婴儿头部轻轻后仰即可2、腹部冲击法:抢救者站在溺者的背后(令患者弯腰头部前倾),以臂围绕其腰,一手握拳,使拇指侧顶住其腹部正中线肚脐略上,远离合剑突尖。另一手紧握此拳以快速向内向上冲击,将拳头压向溺水者腹部,连续610次,每次冲击都应是独立的,有力的动作。3、其他冲击法:卧位腹部冲击法、自做腹部冲击法。(五)人工呼吸1、判断有无自主呼吸2、人工呼吸有口对口的吹气、口对鼻吹气两种方法。(六)人工循环1、判断有无脉搏

29、判断溺者心跳是否停止,常用触摸静动脉或肱动脉来拟定(成人、儿童触摸颈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2、人工循环抢救者判断溺者有无脉搏动、心脏跳动停止,应立刻实行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救治,成人与儿童、婴儿按压手略有不同。3、胸外心脏按压法(1)、原理:从体胸廓有一定的弹性,肋软骨和胸骨交接处可因受压而下陷。因些,按压胸骨下段即间接压迫心脏,使心脏内的血液排空。这种压力可以使血液射向肺动脉、积极脉、流向肺和全身各脏器,部分经颈动脉流入脑。放松压力时,胸骨由于两侧肋骨及软骨的支持又回到原位。由于胸腔的扩张,胸内负压增强,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心室又得到血液的充盈,这样有规律地按压和松驰,从而建立起人工的血液循环

30、。(2)、胸外心脏部按压部位成人:胸骨分为上、中、下各1/3段,按压部位在胸骨中的中1/3与下1/3段的交界处。儿童:按压部位在两胸骨中1/3段。婴儿: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与胸骨正中交叉点的下方一横指处。(3)、操作方法成人:抢救者的上半身前倾,两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两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于自身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按压深度4-5厘米,用力均匀,不可过猛按压后,要放松。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放松时,手掌根不要离开胸壁按压速度,每分钟60-80次儿童:抢救者以单手掌根按压,手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深度2.5-4厘米按压速度,每分钟80-100次婴儿:抢救者以单手中指和无

31、名指并拢按压按压深度1.5-2.5厘米按压速度,每分钟应大于100次(4)、对的有效的按压技术与规定对的按压技术:抢救者的上半身前倾,两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两臂伸直,两肘关节不可弯曲。运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不可偏向一侧或前后摇摆。用力均匀,不可过猛,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儿童2.5-4厘米,婴儿1.5-2.5厘米。每次按压后,要所有放松,使胸部恢复正常部位。按压与放松时间要相等。放松时,手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以免因改变位置而无效或导致骨折损伤。按压速度,每分钟成人60-80次,儿童80-100次,婴儿大于100次。按压常见错误:双手手指和手掌紧贴胸壁,使力的作用点不在胸骨上,而引起肋骨骨折。定位不准确或虽定位准确,但抬起时,手掌根部离开胸骨,使按压点移位而引起剑突受压导致肚破裂等损伤,还也许顶压充盈的胃而引起呕吐和呕吐物误吸入肺等。按压时呈冲击式(忽然猛压)、揉面式、摇摆式、搓搓板式等,以致效果差,导致操作。按压时用力不垂直,导致压力分散。按压节律忽快忽慢,频率太快或太慢。以上常见的错误,都应在按压进度注意。(七)紧急止血紧急止血可分为伤口压迫止血、指压止血、止血带止血三种方法。(八)保护脊柱在现场救治中,要特别注意保护脊柱,避免脊髓受伤或受伤脊柱进一步加重,导致截瘫甚至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