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格林童话》汉译本考辨.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105069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格林童话》汉译本考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格林童话》汉译本考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格林童话》汉译本考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格林童话》汉译本考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格林童话》汉译本考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选文档格林童话汉译本考辨格林童话汉译本发展轨迹及典型译本评析付 品 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摘要:格林童话在中国的译介经历了开创、探索、成熟和新变四个时期和三次高潮。不同时期译本的样态变迁折射出中国历史文化语境的不同以及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迥异。本文通过几个典型译本对原著内容、风格传达的忠实度比较,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适度衡量,来探索童话译介的具体规律和总体评价标准。关键词:格林童话;汉译本;发展轨迹;译本比较虽然“忠实于原文”是译者们一直追求的翻译理想,但事实上,翻译并非是中立的,远离文化、政治等意识形态的纯粹文字转换活动,而是“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对另一种文化

2、、思想、意识形态的改造、变形与再创作”。 朱耀先论翻译与政治,载中国科技翻译2007年第1期不同时期的译者,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和个人素养的不同,其“先在结构”相差很大,而“先在结构”是译者对原著文本理解、阐释的内在前提,这种“先在结构”的差异使同一部原著出现了不同的译本。格林童话在中国的百年历程中,产生了上百种译本。本文希望藉借对格林童话汉译本百年发展轨迹的研究,探析中国历史文化语境的不同对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从三个时期典型译本的比较分析,探索童话译介的具体规律和总体评价标准。一 格林童话汉译本的发展轨迹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经了天翻地覆的变革。格林童话在中国的这一个多世纪,其译本也随着中

3、国社会结构、文化样态以及意识形态等的巨大变迁而形态各异。总体来说,格林童话在中国的译介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开创期、探索期、成熟期和新变期,和三次高潮:二三十年代第一次高潮、五十年代的第二次高潮和新时期第三次高潮。白话文运动以前的格林童话译本基本上都是采用文言译法,第一个把格林童话译介到中国的周桂笙用文言译成12篇格林童话。1915年的时谐(郑贯公)译本也采用文言,译介篇目达到50多篇。最先进入中国的这两种译本之所以选择文言译法,与当时的语言环境密切相关。清末民初外国文学的读者多数是知识分子,他们习惯于阅读文言作品,非文言写成的作品在他们看来缺乏文学性而受排斥。囿于当时特定的接受语境,周桂笙等译

4、者自然就选择了受人尊敬的文言文来操作格林童话的翻译。但是由于当时的书面与口语的严重分离,造成大众群体多数与文言文相隔甚远。这样以来,艰深的文言译文势必会影响翻译文学读者圈的扩大,影响到格林童话的传播与接受。另外,此类文言译本纵使如胡从经所说“比较平易活泼”,但还是“和儿童不很接近”,“况且童话的特点,就在于小儿说话一般的文章,现在他用古文腔调说起来,弄得一点生趣也没有了。”童话评论,赵景深著,上海新文化书社,1929年版P184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译文的受众面,因而无法走向普通大众。虽然这一时期的格林童话译本无论在选本还是语言上都十分稚拙,但它们所具有的开拓意义却无可否认。五四新文化运动从

5、1917年一直持续到1927年,被认为是现代中国文学最重要的十年。新文化运动以文学革命为主潮,首先是成人文学革命,其次扩展到儿童文学领域。在此期间,革命先哲们提倡文学语言的平民化,坚持白话文写作应该代替古文写作的主张,这便是中国语言历史上重要的“白话文运动”。白话文的提倡不仅影响着成人文学,也影响着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翻译。同时,国人的儿童观念也由“父本位”转变到“儿童本位”,儿童从被看成“缩小的成人”回复到“小野蛮”的本真状态。此背景下,格林童话由古文翻译经过半白半文,最后进入白话文翻译,译语也由成人语言的操纵到儿童语言的初成,童话开始以儿童文学的面貌正式进入中国儿童的视野。随着白话文运动和儿童

6、文学运动的微波渐起,格林童话的译本也进入了探索期。孙毓修、茅盾共同编著的童话第一集,文言的成分就去掉了很多,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白话译文肌体。那一代成长起来的儿童很多都是看着这套童话长大的。张天翼后来在张天翼论创作一书中回忆说:“在初小有一次开全城小学运动会,我去参加五十码赛跑,得第二,给了我许多奖品:十几册商务印书馆的童话,孙毓修先生编的。有许多字不认识,母亲就读给我听。于是渐渐地自己看,买了一些,借了一些。商务中华那时所出的童话都看全了。”张天翼论创作,张天翼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P7但是显性教育观一直居于中国知识分子头脑中,外国童话经过这样的头脑过滤,也就出现了孙毓修和茅盾带有教

7、训性的语言出现在童话丛书里,这当时就遭到了儿童的不满。著名童话专家赵景深就曾说:“儿童对于儿童文学,只觉他的情节有趣,若加以教训,或是玄美的盛装,反易引起儿童的厌恶。我幼时看孙毓修的童话,第一二页总是不看的,他那些圣经贤传的大道理,不但看不懂,就是懂也不愿去看。”赵景深、周作人关于童话的讨论,收入王泉根编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此后,从黄洁的童话集到安愚、干之、芳信等的译文,文言色彩渐退,白话语体初成,且训诫的大道理也少了很多。这一时期,王少明对德语版的格林童话进行了中译探索,用白话文第一个从原著语言国德语版直译了格尔木童话集(即格林童话)。格尔木童话集无论在语言上

8、,还是在忠实于原著上都更上一个台阶。赵景深、黄洁、封熙乡等也在尝试译介格林童话,他们从别种文字转译了一些格林童话片段,结集成格列姆童话集、童话集、德国民间故事集等。随后,还有谢颂羔、张昌祈、陈骏、彰兆良以及李宗法等转译过格林童话。这些“探索尝试集”扩大了格林童话在中国的影响圈,同时也使格林童话的白话翻译语言渐趋成熟。20世纪二三十年代,格林童话的翻译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各种转译本纷纷问世,同时还有一些期刊,如当代文艺、开展等,进行刊载。虽然很多版本的译文有大量的删减和杜撰,但他们的翻译实践经验为后来格林童话的成熟译本做了很好的铺垫。格林童话在中国的第一个成熟的全集译本是1934年的魏以新译本,魏

9、译本成功传达了格林童话全集的文本信息,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源语国文化蕴含的传送上,都远远超过前期译本,也是之后很长时间无法企及的榜样。在魏译本的译介高潮之后的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刘美丽的白雪公主、林俊千的格林姆童话、徐达年的德国童话集等一些选本相继出版。但比较起来,这一时期的格林童话译介仍处于相对低谷状态。因为当时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翻译家等多数都投入到救国救民的战争中,有的甚至拿起枪支上前线,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翻译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文化的重建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50年代伊始,翻译工作开始受到政府的重视,第一次文学翻译工作会议和全国文

10、学翻译工作会议的召开仔细讨论了译什么、怎么译的问题,怎么译的讨论直接影响了50年代翻译家们对格林童话译介策略的选择。同时,儿童的教育被提到了“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重要地位,“1952年底,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年又在北京建立了第二家专业少年儿童出版社,即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陈子君主编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明天出版社,1991年第23页在这种时代氛围下,从1951到1957年,格林童话的译介出现了第二次“小小的高潮”,这一期间的译本主要是俄语转译本,如丰华瞻、丘陵、寇清林等译者的译本。新时期,儿童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迅速提高,儿童的教育随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普及而受

11、到了空前未有的重视。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全面扩大了儿童的阅读需求,但国产儿童文学杰作的相对贫乏却不能使其得到满足。于是,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日渐高涨,90年代以来格林童话的译介再掀高潮,杨武能译本的诞生是这一高潮中的浪尖。格林童话90年译介史,新时期童话本体意识的日渐成熟,再加上译者多年丰富的德语翻译经验,带来了格林童话译介史上一次质的突破与超越。杨译本所代表的新时期格林童话译本的超越,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上:语言的“儿童化”、“中国化”是译者 “通变”意识的体现,而格林童话质朴、幽默文风的保留正是译者严谨译风的表达,两者的有机结合即保证了童话的受众面,又再现了童话固有的韵致和风格。格林童话的译

12、介经历了一个从零散到系统,再到日趋成熟的过程,从20世纪初的片段翻译到三四十年代的系统全面的译介再到新时期90年代的突破与超越。译者在文本的传播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首先,译者是作为非源语国语言文本的接受者来阅读、阐释并转换文本的,在这个接受的过程中,文本的意义受到译者的文化背景、个人经验及其兴趣偏好的影响。再者,对于译语国的广大受众来说,译者又是以传播者的身份出现的,受众接受到的文本是已经通过译者过滤的“第二文本”。所以,译本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读者的接受效果。但不同时期的接受语境不同,读者的口味也就有别,为契合当时读者的审美偏向,译者遵循的翻译理念和采用的翻译策略各不相同。二 典型

13、译本的比较分析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格林童话汉译本是魏以新译本和杨武能译本,而时谐译本的文言走向则代表了格林童话首批译者的价值取向和当时的文化语境,笔者拟比较这三个译本,从三个译本的不同“阐释”(杨武能语)来探讨译者对原作内容和风格的忠实传达及译者阐释过程中体现的主体性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我们参照的原文版本是权威版本Philipp reclamjun.stuttgant 1989年出版的三卷本。格林童话全集的首篇,也是格林童话中的名篇青蛙王子,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被施了魔法的王子“青蛙”和小公主的爱情故事。先看不同译者对童话的开篇的译介,笔者意欲从开篇译句洞察译者对原著的忠实度,因为是否忠实原著始终是

14、对翻译最基本的要求。德语原文:In alten Zeiten,als das Wnschen noch geholfen hat,lebte einmal ein knig,der hatte wunderschne Tchter. Die jngste von ihnen war so schn,dass die sonne selber,die doch so vieles schon gesehen hat,sich verwundene,sooft sie ihr ins gesicht schien.时谐译本:夕阳将下,暮景苍茫,一幼稚之公主,魏译本:在愿望还可以成为现实的古代,有一

15、个国王,他有几个女儿,都生得很美丽,最小的女儿生得尤其美丽。太阳看见过的东西可算是多的了,但是每逢见到了她,也要对她的美丽惊讶。杨译本:在愿望还能变成现实的古代,有过一个国王。他的女儿个个都长得很漂亮,尤其是那个小女儿,就连什么东西都见过的太阳每次照在她脸上,也要对他的美丽感到惊讶。从以上几个译本的片段与原著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时谐译本增译了具有中国古典韵味的“夕阳将下,暮景苍茫”,并以此作为开篇第一句,似乎给全文一个悲凉的基调。而漏译了原著开篇句“In alten Zeiten,als das Wnschen noch geholfen hat”,这句话是西方民间童话独具风格的开篇模式。

16、由此,时谐译本开始便改变了原著的内容、转变了其风格,充分发挥了译者主体性,但主体性“度”的失衡使文本在语际转换之间遗失了重要的文化密码,违背了翻译最重要、最基本的忠实原则。魏以新译本和杨武能译本则用通俗的白话文忠实地传达了原著的内容,且行文流畅自然。只是他们对词语的选择和句子的组装的差别形成了不同的译文风格,如魏译本中的“他有几个女儿,都生得很美丽,最小的女儿生得尤其美丽”和杨译本中的“他的女儿个个都长得很漂亮,尤其是那个小女儿”,其中前者译语“生得很美丽”显示出译语的书面化与读者的成人化、雅化倾向,而“长得很漂亮”却富有一种俏皮的语调,并透出一股童心洋溢的生趣。显然,后者注意到了儿童读者的特

17、殊性和童话应有的审美品格。选择青蛙王子还因为该篇文本中有歌谣式对话,而歌谣式对话最能反映出译者的文学素养和个人风格。下面是青蛙王子在得到公主的许诺后,为公主捡回了宝贵的玩具金球,而公主食言回宫,“青蛙”跑到皇宫门前呼唤公主开门的一段:德语原文: Da klopfter zum zweiten mal,und eine Stimme rief:Knigstochter,jngste, Mach mir auf! Weisst du nicht,was gestern Du zu mir gesagt Bei dem khlen Brunnenwasser? Knigstochter,jngste

18、, Mach mir auf!时谐译本蛙(即青蛙王子) 有一人轻叩殿门而歌曰:卿卿试开门,开门纳情郎。莫忘当日语,寒泉碧树旁。魏译本 这时候,青蛙第二次敲门,叫道:最小的公主,给我开开门,你不记得昨天你在清凉的井边向我说的话吗?最小的公主,给我开开门吧。”杨译本 这时候,只听外边又敲起门来,并且在喊: 小公主啊小公主, 快给我把门开开! 难道你已经忘记, 昨天说过什么话, 在那清凉的井台? 小公主啊小公主, 快给我把门开开!众所周知,叙述视角的选择会影响到文本的叙事效果,对上述叙述语“Da klopfter zum zweiten mal,und eine Stimme rief”译介视角的选

19、择,三个译者的策略各不相同。我们从原文的前半句“Da klopfter zum zweiten mal”并不能清晰判断叙述的视角,而“und eine Stimme rief”却传达出叙述者侧重从听者小公主来叙述。时谐译本漏译的德语原文“zweiten mal”(第二次、再、又的意思)暂且不论,该译本的“有一人轻叩殿门而歌曰”采用了模糊的叙述视角:这句话可以说是第三人称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也可以说是从听者的视角来叙事的。而魏译本的“这时候,青蛙第二次敲门,叫道”显然从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叙事。再看杨译本的“这时候,只听外边又敲起门来,并且在喊”,“只听外边”透露译者从殿内小公主家人的角度叙述故事的

20、,“只听”二字影射出小公主惊恐、害怕的心境,“又”比“第二次”更能传达出小公主对“青蛙”的厌恶之情。关于歌谣,时谐译本以五言诗的形式来译青蛙王子对小公主歌谣式的呼唤,有其时代的原因和价值。1910年左右,白话文运动尚未兴起,白话诗歌的创作还没有出现过,囿于译者的视野所及,自然把歌谣译成古诗。另外,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诗词的推崇、民谣的贬低也不能不说是译者把歌谣译成古诗的原因之一。“五四”前后,以北大歌谣周刊为核心的民间文学运动唤起了学界对以歌谣为代表的民间文学的重视和研究,经过这场运动,国人对待民歌的态度有了显著的改观,开始看重民歌这种最初的文学形式。于是,1934年的魏译本也就选择了与原文对应

21、的文体歌谣来译这段歌谣,魏译本歌谣的译文有对话的亲切自然,却少了几分童趣和歌谣应有的节奏和韵律,因而显得较为平淡,但无论从语言,还是文体风格的传达上,魏译本已经是一部比较成熟完整的格林童话中译本。处在新时期90年代的德语翻译家有着得天独厚的翻译文化环境,而杨武能先生自身兼有的诗人气质与学者风范另其译本更是锦上添花。无怪乎他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对歌谣的译介充满了文学性与艺术性。20世纪后半期,接受美学观念在中国的逐步深入加深了读者在译者心中的印象,提高了读者的地位。译者杨武能曾说:“你如果在翻译时经常考虑到了读者的接受这在修辞造句上表现得格外明显,就可以说你的读者已无形地参与了译本的创造”杨武

22、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录入三叶集德语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四川出版集团 巴蜀书社,2005年第290页,原文载自中国翻译这种重视读者的观念体现在他的译文中。如在上述引文中,首句 “小公主啊小公主”词语的重复带来明快的节奏感,同时,开头“小”字和重复词语中间的叹词“啊”的结合运用读起来童趣昂然又琅琅上口,正符合童话的审美特征和儿童的审美趣味。可以说,心中装着读者的杨译本很好地将歌谣的“儿童化”与“中国化”融合在了忠实原则下。 白雪公主是众人皆知的格林童话名篇,我们可以通过不同译本对这篇童话中王后和魔镜对话的译介比较来探析译本的不同风格和时代因素的影响。王后追问魔镜:谁是全国最漂亮的女人

23、,下面是原文和三个译者对魔镜答语的不同译介:德语原文:Spieglein, Spieglein an der Wand,Wer ist die Schnste im ganzen Land?Da antwortete der Spiegel:Frau knigin,Ihr seid die Schnste hier,aber Sneewittchen ber den Bergenbei den sieben Zwergenist noch tausendmal schooner als Ihr.时谐译本: 数去名闺秀, 阿谁貌最妍, 明镜傥相告?镜答曰: 后魁百花先,山中高士宅,林下美人眠,为

24、报雪英在翩翩世外仙魏译本:“墙上的小镜子,小镜子, 谁是全国最美丽的女人?”镜子又像从前一样回答: “王后啊,这里是你最美丽, 但是越过山岭,在七个矮人那里的白雪公主,比你要美丽一千倍呢!杨译本: 镜子镜子,挂在墙上 全国上下,哪个女人最漂亮? 镜子便回答: 王后娘娘,这里数你最漂亮; 可是白雪公主越过了山岗, 住在七个小矮人家里, 是比你漂亮一千倍的姑娘。从以上原文我们可以看出,魔镜以乡间儿歌的形式回答王后的问话,问句的词尾Wand、Land和答句的词尾hier、Bergen、Zwergen、Ihr都是德语中典型的“押韵”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小儿吟唱般富有节奏感。以上三个译本中,时谐译本

25、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依然采用古典诗词译法,没有注意到韵律的传达,也许是因为译者并非译自原文,而是转译他种语言。在魏译本中,译者很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旨,并采用了与儿童亲近的童化语言,只是译者忽略了原文是“押韵”的儿歌形式,不利于儿童的诵读。但是,从译介史的角度看,这样的译文已经很难得,特别是在30年代那样充满硝烟的战争年代,更显得弥足珍贵。新时期诞生的杨译本在前人的基础上,不仅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旨,而且首次注意到了原文中的押韵问题,做到了:儿童性和音乐性近乎完美的统一。如问句的句尾“上”、 “亮”都是押ang韵,答语的“亮”、“岗”、“娘”都是押ang韵。虽然问语镜子镜子,挂在墙上/全国上下,哪个

26、女人最漂亮?没有完全按照原文的句式传达,但是在适合的范围内,译者把原文的意思和风格忠实地传达了出来,这不能不说是对前辈译者的质的飞跃。造成以上不同译者语言和风格的迥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社会背景和个人因素。社会背景是指当时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个人因素则是指个体的“先在结构”(包括语言感知力、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等)。如前所说,时谐译本囿于当时知识分子对文言的偏爱与推崇,选择了文言作为译语。而德语原著的不可得或译者语言能力的有限致使译本非根据德语原著,而是通过英法等译本转译,转译为漏译和增译等提供了更大的生存契机。再加上当时由林纾而起的自主性译风,诸种因素的合力成就了时谐译本的独特风景。魏以新译本

27、诞生的1934年,一方面,语言上,中国白话文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译者的语言也达到了一定功力,所以译文的行文通顺、畅达。另一方面,由于当时中国儿童文学正处在建构过程中,借鉴外国儿童文学的现有成果成了主要的驱动力,所以儿童文学的翻译在整个文学系统中还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当翻译文学占据中心地位时,译文会尽量忠于原文,并忠实于原文的结构和内容,以便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学。”孟昭毅 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译者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便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内容和结构,相应地忽略了童话风格的传达。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杨译本即是对前辈版本的继承,同时也是对其的突破与超越。继承的

28、是翻译的忠实原则和译文的通顺、畅达,超越的是在此基础上对原著风格的传达。“广大读者能不能很好地实现对作品进行对话,同样有一个先结构的问题。翻译家还有责任改善他的读者的先结构,常用而可行的办法就是认真负责地为译本作序跋、加注释、写评价赏析文章等等。”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录入三叶集德语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四川出版集团 巴蜀书社,2005年第289页,原文载自中国翻译格林童话刚到中国不久的时谐译本里没有序言、注释,也没有后记和评价赏析文章,这个时候的中国对外国文学的译介和接受还处在初创阶段,对格林童话也只是片段零星的译介,所以对其译者以及写作背景等都还没有触及到是可以理解的。魏以新

29、译本较之前者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当时可以说已经是一部相当完整的格林童话全集。德语学者绿原为魏译本写了前言,绿原在前言中,简略地介绍了童话的种类,格林童话的作者、产生背景和过程,以及童话的名篇和基本特点等,这有利于读者对童话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与之相比较,新时期的杨译本前言更上一层楼,译者用一首亲笔创作的“童谣”永远的温馨作为代译序,与读者进行了首次简单对话,这支童谣通过歌唱的方式告诉了读者童话中经典化的魅力人物和典型宝物。在“你们和我们”“听听、瞧瞧”的温馨过程中,道出了格林童话的永恒价值和意义。简简单单的代译序先将读者的兴味提起来,216篇童话之后,有译者的感言谈片。说是感言,其实是译者

30、一篇深入浅出的学术论文,讲述了格林童话产生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同时,通过与安徒生等其他童话的对比分析,阐述了格林童话的内容特点和叙述模式及其部分篇目与中国故事的因缘关系。另外,译者也坦诚向读者披露了格林童话的内部缺陷。把感言谈片放在最后,是译者深思熟虑后的安排:当读者有了译本这个完整的阅读经验后,译者再与其详细“对话”,“谈谈”各自的体会,加深读者的阅读印象。这也许正是译者的良苦用心吧。 结 语如何评价一部译作的优劣成败?历代翻译家有着各不相同的标准,从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的“化境” 到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当代翻译家杨武能认为“应对译著作文学的批评、总体的批评。这种批评,我觉得更为

31、本质和重要;没有它,我看就会犯瞎子摸象的错误,就会做出不正确和不公正的判断来。” 杨武能美玉与蜡泥文学翻译批评管窥,录入三叶集德语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四川出版集团 巴蜀书社,2005年第350页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他认为由于不同语言的音形义结合上的差异,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原文的多义性以及某些言外之意难免有所损失,但“总体上忠实而富有文学性的译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也难免有缺点错误,仍然是浑然天成、弥足珍贵的美玉;反之缺少了文学的资质,即便字字句句甚至标点符号都毫无走样,也只不过是一点点拼捏而成因此便毫无生气、少有价值的蜡泥而已。” 杨武能 许钧:漫谈文学翻译主体,译林2

32、000年第4期,第216页从总体上看,格林童话中,杨译本的译文风格呈现为:朴实、畅快的民间语言,童趣盎然的诗风,幽默风趣的结语同纳于忠实的原则下。严谨的学者风范和浪漫的诗人内质使杨武能先生在守与变的角力中寻求到平衡点,杨译本守的是原文的终极旨意和语体风格,变的是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导致的读者欣赏趣味的独特追求。杨译本的翻译风格正逼近于钱钟书说的:“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通过比较时谐、魏以新、杨武能的译本,我们可以看出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的翻译风格。他们对翻译策略的多样选择也表现出

33、明显的时代烙印。而译者的翻译策略,译者对文本多方面的操控,受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文化风尚,诗学理念以及翻译系统内外其它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译作是时代主流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同一原著在不同的时代,适应着读者的不同接受能力和倾向爱好,”杨武能尴尬与自如 傲慢与自卑文学翻译家心理人格漫谈,录入三叶集德语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四川出版集团 巴蜀书社,2005年第310页同时,“再成功的译本也只能各领风骚数十年乃至几百年,所以重译就成了时代的需要。”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录入三叶集德语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四川出版集团 巴蜀书社,2005年第286页,原文载自中国翻译作者简介:付品晶(1976),女,河南汝南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方向是比较诗学电话:13438994196 02885470960 地址:成都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5级博士注释:(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